三年级数学下册1-28页

玛丽莲梦兔
815次浏览
2020年08月30日 00: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成绩查询-总结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环节
一、激
趣导入,
引入新
课。




认识东、南、西、北
新授

课时
主备人
第1课时
历永悦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其余
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 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
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
位知识的作用和价 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介绍

学生交流。看太
阳辨别方向。用
指南针辨别方

二次备课

师:请同学们自己介绍我们的家乡有哪些风
景名胜。
1.辨别方向。
(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么做
的?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总结:看来自然课里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2)介绍班级情况。
二、合作同学 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体验了东、
探究,学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这些方
习 新知。 位词介绍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呢?

师:谁来评一评,他介绍得好吗?

(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①老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请坐在教师东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跺

跺脚;请坐在教室西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

起拍拍手......

②学生帮助老师喊口令。

③指明学生到台前做动作。

④学生喊口令,教师做动作。

(4)引导小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已经学会辨别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了,那么这四个

学生站在教室
中间说说自己
所看到的物体
在什么方向。

学生点评

听口令做动作。
学生帮助老师
喊口令。
听口令做动作。
学生帮助老师
喊口令。


29





















三、分层
练习,巩
固提高。


方向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2.体验方位的相对性。
现在,老师来到同学们的中间 ,请大家认真
观察老师在你们组的哪个方向?并认真听同
伴的发言,看看谁能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站的位置没有变,
但老师为什么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
会儿在 南,一会儿在北呢?谁能回答这个问
题?
3.制作校园平面图。
同学们能不能把我 们小学的平面图画下
来呢?请各组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小组合
作。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摆出学 校的平面图
来。
先确定方向,再摆出建筑物,摆完后交
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摆法。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2.完成填空:小红早晨背对太阳,她的前面
是( ),后面是( ),左面是( ),
右面是( )。
四、总3.说一说,你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结提高。 都有些什么?
五、课后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得开心吗?
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各小组学生交
流。
学生回答因为
我们从不同的
位置看老师就
有不同的方向


学生交流。
学生研究摆法
学生做练习 及
时巩固所学



结合所学知识,
能够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学生回顾新知


认识东、南、西、北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30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环节
地图上认识方向
新授
课时
主备人
第2课时
历永悦
1.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四 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
描述地图上物体的位置。
2.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决办法。
3.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的方位。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的方位。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
想法



观看图片说方向








思考、讨论、交流




谈想法

二次备课

一、激趣
在地图上,我们怎样说出物体的方位
导入,引
入新课。
呢?

1.出示教材第4页例2情景图。
二、合作
探究,学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
习新知。
个方向?

(2)说一说,教学楼、体育馆在操场的


什么方向?

2.描述地图上的方位。


(1)小明的妈妈到学校参观,进入大门

后,不知该怎么走,你能告诉她该如何


到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吗?

(2)讨论后交流。


(3)她想到教学楼共有几条路线呢?

(4)学生交流想法。


31
















选路线并说出原因
3.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1)操场在图书馆什么方位?
学生之间互相提出问
(2)图书馆在体育馆什么方位?
题,解决问题。

(3)教学楼在大门的什么方向?

(4)大门在教学楼什么方向?

小结: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其它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


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
三、分层
练习,巩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独立解决问题
固提高。 (1)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2)交流订正。


(3)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及时解答。




2.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并订正。



(2)提出与图中有关的问题并解答。
谈收获,谈方法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该如何辨认地图上
提高。

的方向呢?

五、课后
1.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6题。
(5)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条呢?
作业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
习。

地图上认识方向











32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课时
主备人
第3课时
历永悦 新授
1.使学生在认识东、西、南、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 方
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 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 得成
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
课件、指南针、动物图片、正方形纸等。
学具

环节
一、情
景导入









二、新
课讲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成语吗?

师:四面是指哪四个面?(四面是指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四面八方这个
东、南、西、北这四面)
答四面是指东、
南、西、北这四面
2.复习东、南、西、北。

师:教室的哪一面是东面?你是怎么
复习旧知便于新
知的学习
知道的?

1.出示教材第7页例3的校园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怎样辨别东、南、西、北?


1、观察指南针的盘面。

师:指南针的盘面上除了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还有哪些方向?
回答指南针

(1)认识东北方向。

33
二次备课








观察指南针,发现
东北、东南、西南、
面(东),这 根箭头指向哪一面(北),
西北的、方向。
东与北之间所指的方向叫东北方向。


(电脑演示)


(2)认识东南、西南、西北方向。



师:东和南之间所指的方向是什么方
观看大屏幕认识


东北方向
向?问:你是怎么想的?


3.说方向。



辨别操场平面图上的东北、东南、西



南、西北。



独立思考后,小组
师:看操场平面图

合作交流
(1)谁能用“什么在操场的哪一面”




说一句话吗?

汇报交流结果
(2)小组说


通过之前辨别方
三、

1.教材第7页“做一做”。
固练习

向的方法,认识西
2.指方向活动。
南和西北方向。

四、课堂
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看图回答问题
小结

小组之间交流
1.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3题。
组与组之间互动

五、课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
指方向
谈收获
后作业
练习。
师:请看大屏幕,这根箭头指向哪一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4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简单的路线图
课时
主备人
第4课时
历永悦 新授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3.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交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
挂图
学具
环节
一、情
景导入






二、新
课讲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朋友们,你 们坐过公交车吗?有
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没去过
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 试,
走,我们出发吧!
1.教学公交路线图。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
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
2.教学公交站牌。
可是当我们到了站 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
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
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 说一
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到动物园要按照什
么方位走吗?
3.动物公园平面图。
二次备课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回答问










学生独立思考,运用
(1)辨认平面图。
上节课知识回答问
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

35






















三、巩固
练习

找到了吗?各地点分别在动物园的哪一
面?
(2)请你为游客设计游览路线。
①教师扮演游客A,我想从大门出发去熊
猫馆,你们能帮我设计游览路线吗?
1.评一评,哪些组把设计的游览路线说得
最准确?
2猜一猜,我会选择哪一条游览路线呢?
为什么?
②教师扮演游客B,我想从大门出 发去飞
禽馆,然后再回到大门,你们还能帮我设
计游览路线吗?
(3)请你为自己设计游览路线。
①在教材第8页的动物园导游图上为自
己画一条游览路线。


仔细观看图片,找方
向标志回答问题


a.同学们分组设计
几条不同的游览路
线。
b.各组汇报设计的
游览路线。


小组合作,汇报讨论
结果


学生独立设计路线
点名汇报设计结果
并说清理由

学生独立做练习,汇
报路线
谈收获





②把你的游览路线告诉全班同学。

三、课
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6题。
堂小结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


给大家听听。
四、课

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简单的路线图
狮子山在哪里?怎么走?
熊猫馆还可以怎样走?
飞禽馆怎么走?



36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走的路线。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位置与方向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位置与方向有关的实际问题。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位置与方向有关的实际问题。
练习课
新授
课时
主备人
第1课时
历永悦
1.学生理解平面图上的八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行
教具
学具

环节
一、复
习导入






二、新
课讲授















练习题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我们在这单元学过了哪些有关
《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2.导入:
二次备课


学生回顾交流。

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复习有关


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1.说一说。

(1)早上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的哪
边?为什么?
(2)中午你家房子的影子在它的哪
边?为什么?
(3)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你家房子的
影子在它的哪边?为什么?
(4)如果学校在你家的北面,那么你
放学回家要朝哪个方向走?
2.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
图填空。
37
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



















三、巩
固练习






四、课
堂小结

五、课
后作业





学生独立做练习,教师
巡视,集体订正


学生讨论后交流


3.根据描述,设计出新野文化广场周边


平面图。

观看地图,用语言描述
1.猜一猜。
路线
2.操作题。

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
2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

3.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7题。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

谈收获
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练习课




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描述路线和物体的位置 :以其中的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的标准,看要描述的物
体相对于这个参照物来说,在它的什么方向上。
















38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口算除法(1)

课时
主备人
第1课时
历永悦 新授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 解并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
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通过分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通过分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熟练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
小棒
学具
环节
一、情
景导入










二、新
课讲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快速抢答
(1)口算


(2)口答
随机指名回答
2.创设情境。

呈现教材第11页例1中题图。

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根据故事情节,你能提出什么相


关问题?

每盒手工纸有多少沓?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你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吗?
1.复习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1。
2.教学教材第11页例1后的想
一想。
(1)出示第二个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
书:
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汇报分法

生独立完成
说出计算方法

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计算方
法。

二次备课



39




三、巩
固练习




四、课
堂小结





五、课
后作业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
6000÷3 60000÷3 异同。
360÷6 640÷8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
有什么收获?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


谈收获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


的第1、2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
中本课时练习





口算除法
口算方法:用被除数最高位的数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
数末尾同样多的0。























40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口算除法(2)

课时
主备人
第2课时
历永悦 新授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开火车练习,当学生
口算到第四组的时候,后
面的两个会有难度。(两
二次备课
一、情
卡片口算:
景导入
难度增加了,那应该怎样计算


呢?

那么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口


算除法,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
讲授
1.出示教材第12页例2的情景画面: 道题为一组)
(1)学生读题。
(2)找出题中的信息,并说出哪些
是已知,要求什么,应该怎样求?
(3)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合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三种
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
方法

试一试。

140÷7= 350÷7=
自己独立运算,并说
出自己的想法。
2.教学教材第1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观看图片,列出算式。
(2)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怎


样求解呢?
41








三、巩
固练习









四、课
堂小结
(3)学生根据例1、例2的学习,提
出解决方法。
(4)分析、汇报并板书。
3.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3~14页练习三的
第3~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的第
7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的第
8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的第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互
相汇报、交流。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汇报
交流。

谈做完第五题后的发现。

先独立计算,再教师引
导,最后集体订正。

分组进行比赛练习,然后
集体交流订正。



畅所欲言谈收获

9、10题。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五、课
后作业
学到了哪些知识?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
时练习。

口算除法(2)
方法一:




(结合实物)把6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2,所以66÷3=22(张)。
方法二:66 是由6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因为60÷3=20(张),6÷3=2(张),
20+2=22(张)。 所以66÷3=22(张)。
方法三: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2×3=66,所以66÷3=22(张)。







42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环节
一、情
景导入








二、新
课讲授













一位数除两位数

新授
课时
主备人
第1课时
历永悦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 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的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
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 继续除的道理。

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口算24÷2时你是怎样想
口算比赛

的?


2、计算:

1.口算。

2.出示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

回答问题
二次备课

教师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集体笔算,找四名同学
到黑板前板演
3.出示教材第15页例1。
(1)提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
题,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2)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3)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




仔细读题,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42÷2)



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平均分成两份?要分

思考
得又对又快。

(4)笔算:42÷2。


43




这道题用笔算怎样算?
摆一摆,分一分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
的最

独立尝试笔算
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
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
那一位的上面。
①学生独立计算,反馈。
二、巩
固练习

四、课
堂小结




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

②提问:做笔算时,先从哪一位除


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五、

4.出示教材第16页例题2。
后作业
(1)比较例题1和例题2的异同。

(2)小结
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本节课学
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1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 练
习。


在老师引导下说出笔
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
最高 位除起,除到被除
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
在那一位的上面。

独立分析,列出算式。

比较异同点,引导学生
总结出一位数除两位
数的笔算方法


谈收获


一位数除两位数












44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一位数除三位数(1)

课时
主备人
第1课时
历永悦 新授
1.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算理。
2.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 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
地进行计算。
3.在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环节
一、复
习导入





二、新
课讲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口算。
2.计算。
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81
÷9的商为什么 要写在个位上?54÷6
你是怎样算的?
1.创设情景:
2.教学教材第17页例3。
出示教材第17页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
信息?
(2)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
数学问题吗?
(3)怎样列式?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4)尝试计算,探究新知。
①你能计算一下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
45
二次备课




口算接龙游戏



说计算方法







仔细阅读情境学生说
出:小 梦和小欣一共有
256张照片,用2张相
册正好插完。
列式:256÷2
















三、巩
固练习


四、课
堂小结


五、课
后作业
片吗?
②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正确竖式
的计算过程。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
答案

(5)提问:我们在计算完后,怎样知


道结果是否正确呢?
学生思考,回答问
生:验算。
题。

师:那应该如何进行验算呢?

师:你们自己试一试验算吧!


学生自己完成后汇报并板书

(6)小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竖式除法,
在教师引导下说出列竖
式的计算过程。
我们应该怎样算?

完成教材第17页的“做一做”。
验算计算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汇报结果
谈收获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2~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
练习



一位数除三位数(1)
256÷2=128(张)





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完之后要验算。







46


教 案 设 计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2)

课时
主备人
第2课时
历永悦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思考的能力。
1.理 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 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卡片、挂图
教具
学具

环节
一、情
景导入












二、新
课讲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示教材第18页例4的情境图。
二次备课

仔细阅读情景,列出算
师:先估算一下“256÷6≈”。
式256÷6

2.师:如何笔算?
独立尝试计算
请每个学生在本子上试算。

1.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


活动。

2.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

组员之间探讨,教师巡
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3.全班交流。

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
让学生闭眼,回忆 笔算
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的六步骤:①先判断;
②除;③乘;④减;⑤ 查;⑥
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
放……理清笔算除法的
运算程序.
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5.以例4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说计算过程并说说竖式
6.列竖式计算。
中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
7.探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47















三、巩
固练习



四、课
堂小结


五、课
后作业
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板书验算方法:用商乘以除数再加上
余数。

8.小组讨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
样计算?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
先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19~20页练习四第5~7
题。
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
习。
师生共同讨论计算方
法。




列式计算



学生讨论后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商的位数
和验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做练习,教师
巡视,集体订正。
谈收获


一位数除三位数(2)
①2个百除以6不够商1,怎么办?……和十位一起当作25个十再除以6;




②余下的“1”表示什么?……“1”表示1个十;
③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
小结:









48


教 学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教具
学具
环节
一、复
习导入

二、新
课讲授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课时
主备人
第1课时
历永悦 新授
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 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零
或末尾有0的除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理解 “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零或末尾有
0的除法。

熟练进行计算商中间有零或末尾有0的除法。

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口算:
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一)创设情景。
出示猪八戒吃西瓜动画
引入数学问题:
通过动画,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
几个?

口算比赛

仔细阅读情境,提出
数学问题。
二次备课





学生回答4÷4=1


(2)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

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 br>个西瓜也没分到,怎样用算式表示呢?这
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
领会 含义





结合导入,说说自己
的想法。

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二)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例5。
49

























三、课
堂练习


四、课
堂小结


五、课
后作业
(1)0÷5=_______
结合导入,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5×0=0,所以0÷5=0。
(3)做一做。
0÷2 0÷4 0÷8 0÷102384393
(4)观察后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5)设置另一情境:
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
呢?0÷0=?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出示教材第23~24页例6情景图,
说出信息。





观察算式,说出0
除以任何不是0的
数都得0的结论。


①学生独立计算。
②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汇报计算过程,师
生共同解决学生计
算中遇到的问题。

(1)计算208÷2:
独立计算,小组讨
汇报结果,解决
讨论:哪种算法正确?你是怎样判断的?
论,
问题。
(2)计算216÷2:

并说出理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2、
判断对错,
由。
3题。

找同学说计算过程。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1~2题。
独立做练习后集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醒大家在计算
订正。

中要注意什么)
谈收获
1.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3~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做除法时,中间的0不能省略。

50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重点
难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课时
主备人
第2课时
历永悦 新授
1.使学生掌握除法计算中,当不够商1 时写0占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商
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解决笔算除法的难点。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正确地进行商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

能熟练地进行商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

教具
课件
学具
环节
一、复
习导入






二、新
课讲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件出示:
306÷3= 816÷4=
师: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0时,
怎么办?为什么?
二次备课

组织学生独立算一算,
并用乘法进行验算,小
组中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和过程。
回答问题

根据情境列算式


学生提出在试算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并谈一谈
解决的办法。


学生发言





2
.教师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
(1)情景画面和应用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650
÷5=
②组织学生试算,遇到什么问题,在
小组中交流、讨论。
③用计数器帮助理解算理。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分的过程。
学生试拨,在百位上拨一颗珠,还余
1,与十位上的5 一起组成15个一,
所以十位上拨了就正好除尽,个位上
51














三、巩
固练习












四、课
堂小结

五、课
后作业


学生讨论商个位不写0行不行?

④对照刚才的拨珠子的过程想一想,
用计数器分一分

黑板上的几种算法中,哪些是正确


的?哪些方法简便些?

⑤教师边板书计算过程,边讲计算方
思考后选出简便算法
法。(当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时,就


在它个位上占位。)

(2)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前


两小题。
独立做练习, 做完的同
(3)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第(2)
学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检
查,交流计 算过程和方
题。
法。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①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②教师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的0怎么办?
个位还余5,为什么商的个位上写0? 生:被除数的个位上不
③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后两小
题。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哪
些收获?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 练
习。
够商1,就商0。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中互
相检查,交流计算过程
和方法。然后师生共同
订正。
谈收获

第5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例7:(1)650÷5=130(根)
(2)245÷8=30(根)…5(元)
1、不够商1,就商0。2、做除法时,除到十位,刚好除尽,个位不是0
时,只需在个位上补0就可 以。

52



教 案 设 计
课题
课型
练习课
新授
课时
主备人
第1课时
历永悦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 除法的
认知结构,掌握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
间、末尾有0的除法特 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
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重点
难点
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
课件
学具
环节
一、复
习导入



二、练
习分析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分工合作,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
行整理。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
识?
(2)再看例题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
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
来。
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

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
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
个 概括性的整理,可以
用文字、表格或图等方
式表示出知识结构。
二次备课


思考问题,看目录。


2.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

概括知识,用自己
知识结构图。
的理解表示出来。
1.巩固除法的基本计算法则。

53


三、课
堂作业





















四、课
堂小结




五、课
后作业
出示教材第20~22页练习四第
8~12、16题。
第8题看图列式计算,272÷4。
首先分析题意,写出解
题思路,再列式计算。

第9题用圈里的数分别除以2、5、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
7,看看余数各是多少, 再填在相应圆
圈里。
第11题根据文字列式计算。
价。



第12、16题先判断商有几位数,

再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点学生上台板


演。


2.巩固解决问题能力。

出示教材第21~22页练习四第
13~15、17~18题。
注意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的计算。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同学们对于除法的
知识都掌握了吗?
1.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13~1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
习。
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
四第19~20题。
完成教材第27~28页
练习五第7~12题。


谈收获

练习课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除法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除式中的0: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54

艾滋病宣传资料-青云岩


交通安全作文-销售个人简历


天津劳动保障局-优美文段


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汽车销售实习报告


托教-北京联合大学分数线


今年国庆阅兵吗-护士长述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武汉教育局


立秋诗句-党员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