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预习卡

余年寄山水
853次浏览
2020年08月30日 00: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期中反思-江西省职业资格工作网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 读课本第2页例1,完成以下思考。
1.我找到的信息是:体育馆A区有( )排,每排有( )个座位。
2.问题是:体育馆A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我们仔细观察情景图。
(1)要求体育馆A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实际上是求( )个( )是
多少,用( )计算,列式( )。
(2)方法一: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10个48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是
( )。
(3)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计算。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 )所以
列式( )。
(4)方法三:直接将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48×1=( ),再在所得的积
后面添上( )个0。
(5)以上三种方法中,( )最简便。计算后你发现了
( )。
(6)小结:两位数乘十,就是求这个两位数的10倍是多少,因此,只要在两
位数的后 面添上一个0就是应得的积。
(7)口诀:一个两位数和十来,相乘乘积特好记,两位数添0。
练一练;
15张10元人民币一共有( )元,23张10元人民币一共有( )元。
三年级有118人,每人一盒彩笔,每盒12支,搬来10箱够不够用?(记住问够
不 够时不要忘记比较大小哦)。


二、 读课本第2页例2,完成以下思考

1. 我找到的信息是:图中有( )袋面粉,每袋面粉( )千克。
2. .问题是:这些面粉共重多少千克?也就是求( )个( )是多少。
3. 我们应该用( )来计算,列式是( )。
4. 我们仔细观察情景图。
(1)图中共有3堆面粉,每堆10袋,一共有( )袋,每袋面粉重( )
千克,就是求( )个( )是多少。
(2)方法一:可以把30看成3×10,先口算25×3得( ),再口算75×10
得( ),所以25×30=( )。
(3)方法二:可以把30看成10×3,先口算25×10得( ),再口算250
×3得( ),所以25×30=( )。
( 4)方法三:可以借鉴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乘另一个
因数,再在所得的积后面 添上( )个0。
(5)以上三种方法中,( )最简便。
(6)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在所得
的积后面添上一个0。
(7)口诀:两位数乘整十数,下面算法最可行,先把0前数相乘,再在积后添

1


个0。
练一练:
判断是非。
60是6个十,35个十是350。 ( )
25×80=200 ( )
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15千米,这架飞机一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三、 读课本第3页例3,完成以下思考。
1.我找到的信息是,方法一::计算20×30 时,可以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方法进行计算。口算20×30,先算20×3得( ),再用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
法,在所得的积末尾添上( )。
2.问题是:计算20×30时还可以怎么算?
3.方法二:可以借鉴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就是把两个因数( )
上的数相乘,即( )得( ),然后在6的后面添上( ),
所以列式是( )。

4.以上两种方法中,( )更简便。

5.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先把两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
上两个0。
练一练:
某校三(1)班同学组织去夏令营,他们每分钟走10米,那他们30分钟能走多远?


四、 读课本第3页例4,完成以下思考。
1.我找到的信息是:篮球每个( )元,足球每个( )元,乒乓球拍每副
( )元。
2.问题是:买20个足球需要多少元?
3. 我们应该用( )来计算,列式是( ).这是一个整十数
乘整十数的计算,就是先用两个因数( )上的数2和9相乘得( ),
再在18的末尾添上( ).所以20×90=( )。
练一练:
60×80= 70×50= 40×20= 60×40=
20×50= 60×50= 50×80= 40×50=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整十数
( ) ×( )=800 ( ) ×( )=3500 ( ) ×( )=3000
我是小法官,
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 )
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和大。 ( )
40×50积的末尾有2个0 。 ( )
一个修路队修一条1600米长的公路,每天修50米,30天能修完吗?




2


4.特别提醒: 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不但 要看因数末尾共有几
个0,还要看两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的结果中会不会产生0。
5.规律: 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最少有2个0,最多有3个0。
6.口诀:两个整十数相乘,方法简单又易行,先把0前数相乘,再在积后添两0。
五、 读课本第7页例5,完成以下思考。
1. 仔细观察情景图。我找到的信息是:图中有( )个装卷笔刀的纸盒,每盒

里都装有( )个卷笔刀。
2.问题是:14盒共有多少个卷笔刀?
3.我们应该用( )来计算,列式是( )。
4.方法一:口算12×14,先求10盒有多少卷笔刀,就是求( )个( )
是多少,列式是( )。再求4盒有多少卷笔刀,就是求( )
个( ),是多少,列式是( )。然后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就得
到14盒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列式是( )。
5.方法二:笔算12×14,先把( )对齐,列好竖式;然后用第二个因
数个位上的( )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 );再用第二个因数( )
上的1去乘( ),得12个( ),也就是(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
起来得48+120=( ),所以12×14=( )。
列竖式计算:





6小结:两位数乘两位 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首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用
一个因数的个位数与十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 数,用哪一位去乘,积的末尾就
和哪一位对齐,再将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7.特别提醒: 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时,积的末尾就要和十位
对齐。
练一练:
竖式计算21×23时,因数23十位上的2乘21得( )
A.42 B. 420 C. 63 D. 630
用竖式计算
41×12 = 13×23 = 21×42= 11×55=





妈妈带了300元钱去给小红买课外书,,每套12本,每本24元。这些钱够不够?



一本书有400页,小熊每天看23页,13天看了多少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3


六、 读课本第8页例6,完成以下思考。
1.仔细观察情景图。我找到的信息是:这只青蛙每天吃( )只害虫。
2.问题是:这只青蛙25天要吃多少只害虫?
3.(1)方法一:口算:要求它25天要吃 多少只害虫,就是求25个34是多少。
应该用乘法计算,就是34×25。可以先用25个位上的( )去乘( ),
求出( )天吃多少只害虫;再用25 ( )的( )去乘( ),求
出( )天吃多少只害虫;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就是( ),
所以34×25=( )。
(2)方法二:竖式笔算




4.小结:两位数乘两 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首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用
一个因数的个位数与十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 数,哪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5.验算:根据两个因数相 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道理,可以用交换因
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 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
否则就是计算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笔算12×39时,先算( )×( )=( ),再算( )×( )=
( ),最后把( )和( )相加,结果是( )。
37个12连加的和是( )。59的10倍是( )。
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6×13= 45×38= 35×39=




围棋棋盘面由纵横各19条线交叉组成,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5.怎样用竖式计算79×80?
(1)方法一: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
方法一竖式 方法二竖式



(2)方法二:根据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可以只需计算整十数( )
的数乘( ),再把( )移下来。
(3)以上两种方法( )最简便快捷。
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计算时0不参与,结果中直接把0移下来。
练一练:

4


判断正误。
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 )
32个21相加与21个32相乘,结果相等。 (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
65×24和42×35的积的末尾一定都是0。 ( )
布置教室需要12串纸鹤,每串有13只,一共需要多少只?


一个书架有3层,平均每层有23本书,15个这样的书架可以放多少本书?


七、 读课本第9页例7,完成以下思考。
1.仔细观察情景图。我找到的信息是:汽车每时行( )千米。
2.问题是:2时、6时、12时分别能行驶多少千米?
3.汽车每时行驶60千米是汽车的( ),1时、2时、6时、12时……是汽车
行驶的( ),所求问题是汽车1时、2时、6时、12时……分别行驶的总( )。
4.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知,解决本题中各个小问题均用( )法计算。
60×2=120(千米) 60×6=360(千米) 60×12=720(千米)
5.观察例题中表格我们发现;每时行驶的路程(即速度)不变,时间用得越( ),
行驶的总路程就越( )。即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大几倍,行驶的总
路程也就( )。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行驶的总路程也就( )。
6.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
一), 积也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练一练:
填空:
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如果要想使它们的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另
一个因数要( )。
45×26=117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积是( )。
60×12,如果其中的因数60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变成( ),那么积也要
( ),积是( )。
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60千克蜂蜜,10箱这样的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15箱呢?


.
八、读课本第13页例1,完成以下思考。
1.仔细观察情景图。我找到的信息是:参加训练的有( )所学校,每所学
校的同学都站了( )列,每列有( )人。说明每所学校的同学站的( )
和( )都一样多。
2.问题是: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
3.(1)方法一:可以先求出( )所学校参加训练的学生人数,再算( )

5


所学校参加训练的学生的总人数。列综合算式为( )。
(2)方法二:页可以先算出( )所学校一共站了多少( ),再算参加训
练的( )所学校一共有多少( )。列综合算式为( )。
4.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
法。通 常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练一练:
同学们去春游,每辆车可以坐40人,已经开走 了7辆车,余下的同学还要坐满
3辆,参加春游的同学有多少人?
方法一: 40×7=280(人) 求的是( )。
40×3=120(人) 求的是( )。
280+120=400(人) 求的是( )。
列综合算式为( )。
方法二;开走的车辆数+还要坐满的车辆数=一共可坐满的车辆数 列式为
( )。
每辆车做的人数×一共可坐满的车辆数=参加春游的同学的总数 列
式为( )。
列综合算式为( )。
每个同学要用9个练习本,三(1)班有49人。三(2)班有51人,这两个班一
共需要多少个练习本?以下解题过程错误的是 ( )
A、9×49=441(个) 9×51=459(个) 441+459=900(个)
B、51+49=100(人) 9×100=900(个)
C、9×49=441(个) 441+51=900(个)
少儿百科全书一套12本,每本24元,买3套要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每箱纯净水有24瓶,每瓶零售价是4元,批发价是3元,买5箱这样的纯净水,
批 发价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 (用两种方法解答)



每袋化肥98元,刘叔叔买了16袋,还剩32元,他一共带了多少元钱?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就少收1元。当人数少
于30人时,至少要 有( )人去世纪公园,买30张票反而划算。




九、读课本第14页例2,完成以下思考。
1.仔细观察情景图。我找到的信息是:3箱共有( )瓶矿泉水。
2.问题是: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6


3.要求出24箱矿泉水共有多少瓶,必须知道( ),要求每箱矿泉水有
多少瓶,其实就是把3箱36瓶平均分成3份,求出每箱的瓶数,应该用( )
法,计算列式为:( ),再求24箱的瓶数。用应该用( )法
计算,列式为:( ),综合算式( )。
4. 小结: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是理清题目中
的数量 关系,首先用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量(即单一量),然后再根据题目要
求,用乘法算出若干个单一量。
练一练:
小胖的体重是50千克,是小玲体重的2倍,三(1)班全班同学的体重是小玲的< br>45倍,三(1)班全班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本题的单一量是:( ),用( )法计算,列式为( )。
三(1)班全班同学的体重就是( )个单一量,用( )法计算,列式为
( )。
列综合算式并解答:


小明家养了一些母鸡,3天下了93个鸡蛋,这些鸡一星期能下多少个鸡蛋?


商场里卖一种袜子,每6双一包,售价72元,买12双这样的袜子要多少钱? (用
两种方法解答)



一个坏了的水龙头5分钟要浪费250克水,一小时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8个工人3天可以做完96个玩具,15个工人3天可以完成多少个玩具?



幼儿园有大、中、小三个班级,平均每个班有24个孩子,每个孩子做了19朵小
红花,这个幼儿园的孩子大约做了多少朵小红花?



3瓶可乐15元,每人一瓶,36人要付多少元?




一盏台灯的价钱是49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比一盏台灯的20倍还多40元,买
一盏台灯和一台电视 机一共要花多少元?

7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复习
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两位数乘十,就是求这个两位数的( )倍是多少,因此,只要在两位数的
后面( ),就是应得的积。
2. 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 )上的数乘这个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 )
添上一个0。
3. 整十数乘整十数,先把两个因数( )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 )。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
( ),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也可以把两个因数分别看成与之接近的
( ),然后把两个数相乘。
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首先把相同的( ),然后用一个因数的
( )位数与( )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哪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 ),
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6.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1)哪位上的数相乘或相加满几十,就
应向前一位( ),(2)计算完成后,可以( )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
遍,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两次计算结果相同,说明计算( ),否则,
就是计算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7.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积也同时( )几倍(或( )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二、问题解决
1.当题中涉及多个量时,要看清要求的问题和给出 的条件,认真读题,仔细审题,
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最便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用归一法解决问题时,需要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首先用( )法求出单
一的量,是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


第一单元复习检测
一、 填空。
1.估算79×61可以把79看作( ),把61看作( ),结果大约是( )。
2.30×40积的末尾有( )个0,,50×80积的末尾有( )个0。
3.学校买了21个篮球,每个47元,一共大约需要( )元。
4.□2×32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5.要使38×□8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6.□里能填几.(有几个写几个)
41×4□≈1600 73×6□≈4900 82×3□≈3200

8


二、判断。
1.78×89的结果一定比7200小。 ( )
2.40×11=430+43 ( )
3.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
5.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25,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积是
100 0,另一个因数原来是40 ( )
三、精挑细选
1.琳琳每分钟写48个字,她12分钟写( )个字。
A、144 B、576 C、400
2.50乘20,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3.小明每分大约步行69米,他走到学校约29分,小明家离学校约( )米。
A、1200 B、1800 C、2100
4.10名同学一分能叠35个纸鹤,他们一时能叠( )个纸鹤。
A、600 B、350 C、2100
5.1只小猫吃2条鱼需要5分钟,10只小猫吃20条鱼需要( )分钟。
A、5 B、10 C、20
四、细心计算
1.口算
14×10= 41×20= 53×30= 65×10=
20×50= 38×40= 40×25= 70×32=

2.估算
21×24≈ 27×52≈ 51×19≈ 27×22≈
49×87≈ 25×72≈ 78×32≈ 59×61≈
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48×34= 52×67= 24×15= 26×40=






五、解决问题
1.超市运来10箱苹果汁和12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一共 运来饮料多少瓶?
(用两种方法解答)



2.李师傅7时做了4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40小时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9




3.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是丙数的2倍,这三个数的和是60 ,求甲、乙、丙
三数各是多少?

4.有76个座位的森林音乐厅将举行音乐会,每张票15元。
(1)已经售出42张票,收款多少元?



(2)剩余的票按每张12元出售,最多可以收款多少元?



5.三(1)班的语文、数学、科学老师带全班46名同学去参观科技馆,儿童每票
15元,成人每票3 0元,他们买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6.有两袋糖,一袋有68块,另 一袋有20块,每次从多的一袋里取出8块放进少
的一袋中,要取出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块数一样多?




7.同学们站队跳集体舞,小芳站在右起第9个,左起第1 4个,从前边数是第6
个,从后边数是第11个,每行和每列的人数同样多,跳集体舞的同学共有多少< br>人?



8.一辆汽车每时行驶50千米,4时行驶多少千米?8时呢?20时呢?




9.蓝天旅行社推出西山风景区一日游,有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方案一:成人每人160元,儿童每人70元。
方案二:团体10人及以上,每人120元。
(1) 成人6人,儿童4人,怎样购票划算?





10


(2) 成人4人,儿童6人,怎样购票划算?







11

灿烂千阳读后感-广告公司实习报告


天文学知识-2013年高考语文卷


爱护公物作文-个人总结思想方面


爱荷华大学-元旦黑板报设计


验资报告范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


五一劳动节-图表作文模板


工作证明怎么开-责任心作文


神农溪-微笑服务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