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788次浏览
2020年08月30日 00: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生物工程专业介绍-中学德育工作总结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 东 南 西 北
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能
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
物体所 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
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 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
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课件出示例1: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
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
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
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
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许昌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
边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认方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画示意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认方向”的游戏。
二、新课:
(一)课件出示例2:
1、观察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
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
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 吗? 并注意标上“北”的方
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
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3、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
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
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
指一指。
四、总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 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并 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
向。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
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这个方
向称为“东北方向”。
2、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
吗?
3、我们又认 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
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4、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5、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正确的运用方位词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
东北等。
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
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课件出示例5挂图: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请认一
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
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 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
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
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
说同一动物馆而 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学生的描述。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 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
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36÷3 24÷2 30÷3 60÷6
二、教授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
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
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①、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20
②、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20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小结:除数是一位数 的口算除法,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
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 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三、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
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
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情景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课件出示口算: 1800÷3 2400÷6 250÷5 42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
部运完。)
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同桌交流、讨论。请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板书: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
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 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
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1(箱)
四、小结:
师: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
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 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
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五、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口算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17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1、 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则。
2、 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听算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二、课件出示: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三、课件出示: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5×8 40÷5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说一说:
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总结: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哪些经验?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19—P20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9÷3 37÷9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
列式?(根据学生的 回答师板演)
3.师: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生:40÷2=20 2÷2=1 20+1=21)同学
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课件出示例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
最高位除起。
2.教学例2 :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3)比较例1和例 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
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4)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
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用一 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 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课件出示书22页例3的情境图。
师:寒假期间 ,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他们数了数共有238张照片,
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问:要插多 少页?(列式238÷6)
师:先估算一下“238÷6≈”。
2、师;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全班交流。(重点可针对 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先用6除几?2个百除以6不够上
一个百,怎么办?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 位上?商是几位数?)3、通过观察、
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 什么——最后做
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师生共同小结:
①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② 除。用23除以6,等于3,3写在十位上。
③ 乘。用口诀“三六十八”算出商3个十乘以6等于18个十,写在 23
个十的下面。
④ 减。用23个十减去18个十等于5个十,5写在十位上。
⑤ 查。检查余数5是否比除数小。
⑥ 放。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放下来,和余数5个十合起来是58个一。
⑦ 除。用6除58,等于9。
⑧ 乘。……(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4、师:笔算的结果正确吗?如何知道?
二、问题延伸,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进 而解决例3的延伸问题:“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
片吗?2本呢?”。
三、基本练习,独立完成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2、通过辨析错题,找出原因,从而探求出一位数除三、四 位数应注意的地方,
进而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重点:通过辨析,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展“小诊所”活动,人人争当“好医生”。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错题,如:
315÷2 807÷5 713÷89

317÷8 183÷4 317÷2

提出要求:“小诊所”里来了6个病人,同桌合作,一起当医生,给它们把把< br>脉、找出病根,开出药方。
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病根在哪里?怎么治?”
二、商是几位数
课件出示书24页第5题,重点分析276÷6和640÷3。
问:商是几位数?
要使它的商是三位数,百位上又可以填几?
引导学生小结出: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是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
三、激发问题,拓宽思路。
1、出示书24页第6题。
先让学生读题,问:你有哪 些问题?先自己小声说,再同桌说。交流时,要求
不提相类似或重复的问题。
2、完成书24页第7题。
3、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关键字“一种、哪种、各、这些 、只买”。学
生独立解题,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说说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课件出示书25页例4的情境图。
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学生汇报)
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 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 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2、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 ”,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
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 的竖式,
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二、巩固练习
1、书2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学生单独练习)
2、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
3、小结: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用竖式计算。
85÷4 112÷9

985÷9 423÷4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件出示)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 676÷4 791÷7
249÷8 343÷5 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25 33 16 40 51
28 94 35 100 45
被2除余数为0的 被3除余数为0的 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 12×3=□÷3
□+63=25×4 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P27 5)
校对答案
二、综合练习
1、P26 2 学生独立完成
2、P26 4 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 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三、小结
四、分层作业
1、P 27 7(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
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来看一幅画,(课件出示)张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 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
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 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
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 尚和唐僧啊?
二.新课
1、课件出示例题6 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 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
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
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
以省略呢? 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
为什么?商的十 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2、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3、试一试
750÷5 980÷7
对比例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在 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教学重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春天到了,同学们要去春游了,就要准备出发了,我们三年 级
有218人每2人准备一袋食物,需要准备多少袋?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老
师解决这 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算式:218÷2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投影反馈
方法一: 方法二:
109 109
2)218 2)218
2 2
1 18
0 18
18 0
18
0
师生评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2、练一练
出示例题7(课件演示过程)
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展示交流。学生质疑问难。
3、小结: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练习八
教学内容:教科书33页5至8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除时要商0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5÷7 32÷8 63÷9 63÷7
42÷6 56÷8 28÷4 15÷3
3、 列竖式计算,并从中选一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4、 游戏:比比谁跑得最快
⑴700÷7 7200÷9 4000÷8 880÷4
⑵600÷2 5400÷6 5500÷5 390÷3
二、综合练习
1、643盆花平均放进5个花坛,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几盆?
⑴读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
⑵集体订正
2、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 成人10元 学生6元 团体6元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买票合算。
⑵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⑶全班汇报。
三、数学游戏
1、每人从0-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
2、求出商和余数
3、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玩,看谁先得20分
5、思考:从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什么?
四、课堂作业
1、算出每种物品的单价
物品
单价
数量
总价

5本
60本
笔记本

3架
209元
电吹风

6架
630元
电话机

2个
900元
电饭煲
2、文化用品厂有840本日记本,每7本打一包,一共能打多少包?
3、一个城市去年设的 人工鸟巢216个,今年设的人工鸟巢是去年的2倍,今年
设的人工鸟巢多少个?
3、服务部运来8盒乒乓球,每盒12个,正好4天卖完,平均每天卖出多少个?
4、学校图书馆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
少本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
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 平年、闰年的天数。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2小时=( )分 60秒=( )分
60分=( )小时 1星期=( )天
二、新授。
1、课题: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 知道还
有哪些时间单位?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2、认识年历。(课件出示年历主题图)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
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哪几个月是31
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3、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955 2100 1976 1987 1900 2400
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归纳:习惯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 方法: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
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
5、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简便的算法有:
(1)31×7=217(7个大月) 30×4=120(4个小月)
平年217+120+28=365(天) 闰年217+120+29=366(天)
(2)平年:30×12+7-2=365(天)闰年:30×12+7-1=366(天)
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83页的“做一做”题目。
第2题做完后让学生看年历验证。
四、小结。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注意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重难点: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纳时间单位表。
(1)课件出示时间单位表。(未填的)如下表:
(2)提问:
①我们已学过哪些时间单位?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讲。
②一年有几个月?每月31日的有哪几个月?每且30日的呢?
③平年二月多少日?闰年二月呢?
④一日几小时?一小时几分?一分几秒?
(3)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上表填完整。
2、复习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230 1338 1978 1979
学生上台板演,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3年=( )个月 120小时=( )日
让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练习题(课件出示)
1、填空
闰年有( )天,平年有( )天。
1900年的二月有( )
连线:
闰年 平年
1800 1267 1945 1949 1964
2、解决问题:
小明今年12岁了,但他只过了两个生日,那他是那年出生的 ?

学校的棕榈树是1990年1月1日种下的,那到2003年的1月1日一
共长了多少天?

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
周年?
3、完成课本51页 第5 题,第6题、第7题。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24时计时法,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问
题的计算。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24时计时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件出示课本52页图,生观察,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1:00表示几
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二、用24时表示时间(课件演示)
1、我们的钟面时针一周要几小时?那一天要转几周?
2、那一天一共有几个小时呢?(24)
3、所以我们把从0到24时的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
4、用24时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
早上从1时到12时就用1——12时来表示。
但时从中午12时开始,下午1时我们用24时计时法又该怎么表示呢?
同学们讨论一下?
5、那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么表示呢?
6、小结方法:
同学们怎么样很快的知道我们通常习惯的表示时间的方式,改成用24
时计时法来表示?
下午以后的时间只要用12加上我们通常说的几时就可以得到24时计时
法表示的时间
比如:晚上9时 就用12+9=21 所以就时21时。
三、习简单的时间计算
1、教学例三
学生说题意: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坐火车,17时45分到达石家庄。
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2、学生讨论。
3、汇报:你是怎么计算的?
4、师生共同总结:1、统一时间表示法。
2、用图表示
3、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只要到达时刻减去发
车时刻,就是经过时间。
四、练习:
1、抢答比赛:老师说时间学生说24时计时法表示。
2、完成课本P53页 做一做。
3、完成练习13的第一题。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24时表示法,并能准确的计算
出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2、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练习。(课件出示)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4时是( )时 上午8时是( )时
晚上10时是( )时 深夜12时是( )时
2、13时是下午( )时 17时是下午( )时
21时是晚上( )时 14时是下午( )时
3、连线
18:06 23:38 5:00 13:00
下午6:06 晚上2:00 下午5:00 早上5:00
4、和平街新设一个邮筒,需要在邮筒上标出3次信,早上8时3 0分第
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消失取一次信,请你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
5、春雷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
多长时间?
6、看图填空(图在课本55页)
春风饭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 到晚上 。
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洋洋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 )小时。
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8、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二、小结。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内容:制作年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制作年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巩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从年到
月再到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引导学生在探索年历制作方法的同时,体验年历在生活中 的作用,激发
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各项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旧知
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现在想请大家自己动手来制作今年的年历,有兴
趣吗?
1、谁来说说这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什么知识?
2、介绍不同的年历
展示收集到的年历,并作简单的介绍。
二、小组合作,共同制作(看见出示制作过程)
1、制作2005年1月的月历
2005年1月1日是星期六
小组合作教师参与。
说说制作过程
2、计算每月1日是星期几
这是今年每月1日的星期数,可是少了几个,你们有办法补充完吗?
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1月1日
星期六

7月1日
星期五
4、动手制作年历:
每个小组做2个月,老师做12月
5、展示交流:
给我们制作的作品提点建议?
三、拓展练习
课后自己制作2008年的年历
2月1日
星期二

8月1日

3月1日


4月1日
星期五

5月1日


6月1日
星期三

9月1日 10月1日 11月1日 12月1日
星期四 星期六 星期二 星期四
小组汇报,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1)
教学内容: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 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
形统计图。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会看两种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
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瞧,这是课前老 师统计的咱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表,
利用表中的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分析解决问题了,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简单的数据分析。(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2.师:这是一家超市的老板在询问售货员上周矿泉水的销售情况
课件出示超市ABCD四种矿泉水上周的销售统计表,提问:从这个统计
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 息?
3.师:除了统计表,咱们还学过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数据,使
它们更直观?出示 一个空白的统计图
谁来给大家说说这个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
小格表示多少?
师:你们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画出下面的统计图吗?请大家拿出第一张
空白统计图,开始吧
4.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5.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6、课件出示例1的横向空白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一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这两种 统计图有什么不一
样?我们把条形朝上画的统计图叫做纵向条形统计图。那么这种条形横着画
的 就称为……其实它和我们原来学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
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 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才把它画成横向的
条形统计图,这样横轴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 相应发生变化。
请大家翻开课本P38,自己试着把书上这个未完成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补
充完整,生独立完成。
7、展示完成的统计图,简单订正对错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小动物 们也喜欢体育活动呢。瞧,它们正在举行
跑步比赛呢。出示P40第1题
五、课外作业:请你 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
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2)
教学内容:第39页例2及练习十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 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
形统计图。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
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制图铺垫
1、谁来说说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请5位同学将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写在黑板上的统计表中。
姓名 身高 体重
2、如 果让你将他们的身高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你准备每格代表多少
厘米?(学生10厘米、20厘米等)
二、探究、经历折叠式统计图产生的过程与必要性
1、展示汇报,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
⑴课件出示制好的具有代表性条形统计图
每张统计图提问:它能清楚地看出五位小朋友的差距吗?你满意吗?
(每格代表10厘米、5 厘米的条形统计图: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
异每格代表1厘米、2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能明显反映数据 间的差异,但太
长)
⑵重点观察:每格代表2厘米、1厘米的条形统计图,教师慢慢的移动< br>统计图,提问: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的差距只要那些部分?(底下的名
字与0,上面的一部分 )那中间一部分怎么办(剪掉、盖住、折起来),教
师用一张长长的纸折一个样子?
⑶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师生共同在黑板上做草图)
⑷课件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仔细 观察,那一部分是折叠的,如
何表示,表示多少?与过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 0~~~137表示什么意
思?
⑸我们该如何读数据
⑹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
⑺小结:什么时候要用折叠式条形统计图(数据比较大、数据相差比
较小)
三、拓展应用 < br>独立完成书P40页第2题、41页第3题。(重点突出:第二题:如果准
备进1000本新书( 四类),你准备如何分配)
七、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平均数(1)
教学内容:第42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情景图,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 ”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
水瓶情境,谈话导入。问: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 、、5个 、、4个 、、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
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
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汇报
(1)他 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
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 (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
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 呢?
(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
样多,就得到了 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板书)还
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7+5+4+8)
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
求吗?
4、刚 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
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 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
四、巩固
1、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 平均数的问题
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课件出示下列信息:
(1)美 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
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
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杯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500-2000= 300×5= 96+25= 56÷8=
2、 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
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 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
的平均重量吗?
3、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 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
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 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
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 数来比
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课件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 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
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
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 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
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 平均数能较
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帮
助的?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
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练习目标:
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出示)
1、口算:
6×8+32= 87-35= 56÷8+4=
800-140= 500-250= 30×7=
800×5= 0÷40= 64÷7=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二、指导练习
第一题,是 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
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 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
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 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
计 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 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
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 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
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 三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统计能力。
第四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
均销量的 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
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 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
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 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
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 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五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 天
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课本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
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 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
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在
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探究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咱们班有哪些同学喜欢画画?(学生 举手)这时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
纸,问:如果要在这两张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 你会
选择哪一张白纸?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 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
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
(3)展示操作要求。
①四人小组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方法
③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引导 后放手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拿一拿、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
估一估、试一试等活动中,充分感 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
行研究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 ,从而帮助
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二)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个纽扣的面积大约是1( ) (2)一张邮票的面
积是4( )
(3)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4)课桌高7
( )
(5)教室的面积是80( ). (6)
一棵大树高12( )
2、小小设计师
用水彩笔画出面积是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是1平方
厘米)(发给每人一张方格作业纸 )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 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
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
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
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课件出示例1,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
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 、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
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 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
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件出示第76页第4题。
2、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
3、课件出示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 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
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正确应用。长方形、正方
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宝图片、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说出你喜欢哪个样子的海宝,并观察这些图片的形状 。要
想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 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海宝图片,及若干个小正 方形,思考一下
怎样测量出这张图片的面积?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
3、引导发现,长方形的长与每行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宽与所摆正
方形每列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4、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会和它的什么有关?
三、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请你们小组合作搭 出3种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看,摆出的3个长
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
积是多少?完成下面的表格。
长(厘米) 宽(厘米) 正方形的个数 面积(平方厘米)












长方形(1)
长方形(2)
长方形(3)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课件演示过程)
(二)探究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图形是什么样的?从而得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
长乘以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在餐厅中设置了一 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
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大?
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正确运 用公式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通过对比,使
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从而选择正确 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
二、新课
1、课件出示例3:一 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
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 分米?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三、运用、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区分了周长和面积,你们现在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5题:先独立进行估计,再进行测量并计算。展示
校对。
2、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3、练习十九第9题:先分组讨论,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必须先算
出什么。
4、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11题:在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
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 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剩下部
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7、8、10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十九,课本第79—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
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回顾再现
师:今天,小羊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来帮助它吗? (课件出示情景图)
太阳升起来了, 小羊“咩”的一声冲出了家门,想去外面走走,顺便吃
点青草。当它停下来时,在它面前出现了两块草地 ,一块是长方形,另一块
是正方形,小羊遇到难题了,“我到哪一块草地上才能吃到更多的草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引入课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小明画了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宽延长3厘米,
现在这个图形的面积是 多少?
2、聪明题:一张纸长3分米,宽2分米,如果要把这张纸剪成一个最大
的正方形,剪 去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课件出示)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 )分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
长是( )厘米。
(二)判断
1、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
2、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3、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三)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各是多少?
2、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
地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书上第82-83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难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小结: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
二、探究新知(课件演示)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
是多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
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小结 :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
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 br>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
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 多少平方厘米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 厘米,那么同
学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讨论,
进行 汇报。)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
位间的进率是100)
(3)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4)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七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书上第84页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公顷、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1公顷、1平
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1 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
位间的进率。建立1公顷及1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 个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巩固旧知,作好铺垫。
1、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 用打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 引入:
同学们,我们 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那还能用我
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
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公顷、平方千米)
三、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
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 起来,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 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
是1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 4、(1)前面,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着我们来认识比公顷
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 米。平方千米也叫平方公里。
先来猜一猜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你能想象的出来吗?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1平
方千米=100公顷)
知道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换算。
2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2平方千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2、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五、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二、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3米=( )分米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 )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 )
三、学习总结: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 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
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换算。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
识结构,并 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明确复习目标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 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对于面积的知识在这 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
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课件出示)
1、填空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平方千米=500公顷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4)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5)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
面积相等。
(6)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5、课本第87页第9题: 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42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书本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
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出示)
1、口算: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
计算的问题吗?
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 60×30分别表示什么?b.你怎么口算?
(2)汇报口算方法:
(3)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
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新知。
1、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2、第60页第3题:
(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第59页例2 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说明估
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1、口算下面各题:
40×10 60×20 30×40 300×70 200×8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2 18 87 95 58 42
3、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4 53×7 89×5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第59页 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 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2、教学例2: 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3、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18×22 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 = 400(个)
方法二:18≈20 22×20 = 440(个)
方法三:22≈20 18×20 = 360(个)
(4)小结: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3、尝试解决问题:第59页做一做:
① 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2)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乘法口算估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书上第61—62页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
百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口算与估算
教学难点: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口算估算练习课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 70×20 40×40 500×70 600×8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 30×20 30×50 300×10 300×80
4、估算:(课件出示)
42×11 68×12 32×47
45×17 26×18 36×21
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题,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3、合作完成练习十四第10、12题。集体讲评。
四、课堂总结:生生互相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书上第63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笔算方法,掌握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算理。
2、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同学们爱看书吗?四月是我们学 校首届读书节,书可以丰富我们的
知识。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买书,看看买书中有哪些数学问题?(课 件出示)
2、提出问题:出示:一本书23元。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买2本要 多少钱?算式怎么列?买10本呢?算式怎么列?这些算式会算
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3、如果要买12本要多少钱呢?算式怎么列?(23×12)这是一道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算式。板书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究算法,解决问题
1、估算:估一估,23×12大约是多少?生解决
2、自主探索: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 完成后和小组成员说说计算的方法。
3、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参与交流,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4、组织学生汇报: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的?
5、研究笔算:
主要问题:
① 46是怎么来的?230又是怎么来的?276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
0是否 可以省略。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6加0,0只○
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 以省略后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省略后23是否需要往后移?为什么3必须写在十位?23实际上是表示多少?
师边写边问: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注意什么?最后算什么?
3)同桌互相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课件演示过程)
三、巩固练习:
1、你能接着算吗?发现同学们做题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查一查错在哪儿?
2、我们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呢?
3、一套连环画21本,每本14元;一套科技书11 本,每本29元。我带300元,
可以买哪一套书?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不进位乘法笔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口算练习:
60×20 80×20 60×40 300×70 30×80
12×40 330×2 240×2 60×3 33×30
3、笔算: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2题:
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21×32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综合练习:(课件出示)
1、笔算:23×33 56×41

2、买来21袋茶叶,每袋24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3、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妈妈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3分钟,应
付多少钱?
4、一个餐桌可以坐12位客人,21个餐桌一共可以坐多少位客人?
四、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书上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的理解,培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
用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估一估19×19大约是多少?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3、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4、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重点评议笔算。
三、练习(课件出示)
1、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争当小医生:下列题目对吗?有错的请改正
3、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
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 算时要认真仔细。
四、课堂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第68页的内容和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
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小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1)一个字一个字的数。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再数共有多少行。 (3)22×13≈200。
(4)可以用笔算,22×13=286。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巩固拓展(课件出示)
1、 练习十七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估算练习
42×18 39×11 57×28 42×12 63×47
你是怎么估算的?能有几种方法?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
请学生回答
3、 完成练习十七第3、4题
(1)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再去做。
四、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七课时 笔算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两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 60×20 80×40 400×70 12×30
12×40 44×20 230×2 70×3 11×400
2、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 33×31
39×27 17×28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 相同点和不同点。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3题 ?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课件出示,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反馈。
三、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88---P8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
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引入小数,一天,老师去超市逛了一下,看到一些商品的价格如
下:
商品
名称
火腿






格元
5.
98
0.
85
2.
60
表 示
元 角

元 角

元 角

师: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入课题: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
叫做小数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小数
1、、探究小数的读法: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教师加以引导小数的
正确读法。
2、探究新知,教学例题
(1)汇报自己的身高
师:刚才大家都用厘米做单位,如 果用米做单位,又该怎样表示?下面我们就
一起研究不足1米的数该怎样表示。
(2)教学零 点几米: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几段,其中一段是多少?1分
米用分数可以怎样表示?
教师说明还有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可以写成0.1米(板书)
小结:不够1米的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就表示1分米,
零点几米微 表示十分之几米。
(3)教学几点几米
(4)教学零点几几米。出示米尺:平均分成100份
小组讨论:每份是多长?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又该怎样表示?
如果3份呢?18份呢?123米表示什么?
师:百分之几米不够1米,可以写成零点几几米 ,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表示的
是分米,第二位表示的是厘米,零点几几米可以用百分之几来表示。
三、巩固
1、出示小数,让学生读一读
2、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听写。
3、完成P89做一做1、2、题。
四、小结归总: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小数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本90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
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教学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
16 ○ 12 28 ○ 38 86 ○ 84
45 ○ 35 712 ○ 512 1620 ○ 920
导入新课:前一 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
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 课题)
二、新课。
1、课件出示例2表 单位:米
姓小小小小
名 明 刚 强 林
成0110
绩 .9 .2 .15 .88
师;这四位男同学的跳高成绩到底是谁的最好呢?
2、共同讨论、比较
小组讨论,把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上。完后展示,并说说怎样得出结果?
以比较大小为例着重研究比较的方法
(1)我们以前比较整数的时候怎样比较的?
(2)那小数点左边的数一样大怎么办?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有整数的情况下,小数大小 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
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就如同比较整数大小一样,先要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 ……
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3、学生试练。
2.5 ○2.3 8.6 ○ 8.9 0.23 ○
0.53 3.22 ○ 1.28
4、教师简单小结比较小数的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 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
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有整数部分的 小数,要先比整数部分,再比较小
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三、练习:
1、P90下面的“做一做”
2、补充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 > ○ > ○ > ○ > ○ > ○



四、全课总结(略)。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93-94页的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常见的小数的含义,并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2、能较熟练的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0.2 0.67 0.03 1.28 2.03 3.40 15.56
2、写出下面各小数。(课本第93页练习二十一的第8题)
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3分米=( )米 4厘米=( )分米
8厘米=( )米 12厘米=( )米
1米6分米=( )米 2米30厘米=( )米
2元5角=( )元 4元6分=( )元
20元4角5分=( )元 3米1分米5厘米=( )米
二、课堂活动
课件出示课本第93页练习二十一的第七题。
先要求学生测量长度,并记录下来,然后再要求写成用分米来作单位的小数。
可帮学生设计一张 表格。
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1、课件出示课本第94页的第9题。
请学生来比较它们的价格,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课本第94页的第10题。
(1)先让学生比较人均绿地面积,说一说哪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最大,
哪个国家首都人均 绿地面积最小。
(2)按照人均绿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 )>( )>( )>( )>( )>( )>( )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从这些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3、补充练习。
五位同学身高统计表 单位:米
小刚 小王 小芳 小红 小明



1.08 1.10 0.98 0.97 1.02
请比较他们的身高。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教学内容:P95页例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去商店买过东西吗?现在咱们再去商店一角看一看,好吗?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画面中你 知道了什么信息?引导学生说出商品名称及价格。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1)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2)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3)学生活动后汇报。(引 导学生说出两种想法:(1)从小数看,十分位上
的6加8等于14,在十位进1。(2)从联系人民币 的单位看,6角加8角等于1元
4角)
(4)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5)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课件演示过程)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 2.3 0.9 + 6.2 14.1 + 3.6 2.08
+ 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 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
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
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 食盐一袋 火腿肠 味精一袋
1.86元 1.00元 5.06元 9.47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小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P96页例4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再现课本主题图,让学生提出一个用加法算的问题,全班解

2、再次说明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课件出示P96页例4。
师: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1)让学生提问,教师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选减法计 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解
答。完后指名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从例4中你学到了 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
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3)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小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减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做十再减
3、课件出示: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 铅笔 作文本 图画本 笔盒 彩色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1)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2)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 。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
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笔算练习。
4.6 + 5.4 0.36 + 0.4
0.9 - 0.7 1 - 0.6
(1)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老师小结口算情况,让学生说出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课件出示P97 第4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2、课件出示P98 第6题。第6题:将条形统计图与小数加减计算结合起来,让
学生看图列式计算。
3 、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
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 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
4、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二第5题
让学生读题后复述题意,搞清1 0千米以内1元是指坐10站以内都只要1元,
坐十几站就要1元加几个0.5元。如有学生用乘法计算 ,列出1+0.5×2,应当给
予表扬和鼓励。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 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
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 0.95 - 0.58 = 0.37 ; 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
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 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
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



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
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1、 三个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小红用了14.2秒,小丽用了15.3秒,小红和小
丽谁跑得快?快几秒?
2、妈妈买笔花了15.6元,还剩18.4元,妈妈带了多少钱?
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例1。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实际 生活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理解解题的思路。掌握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
问题,必须先求出 一个关键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体操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
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大家猜猜:参加体操表演的一共有多少人?学
生猜想。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问题,收集信息。
师:到底有多少人呢?请再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尝试解决,感悟方法。
师: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和你的同伴说说你的做法和
想法。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反馈做法。
①师:谁来说说你的做法和想法?
预设: 10×8=80(人) 80×3=240(人) 你是怎样想的?
师:要解决一共有多 少人这个问题,一步能算出来吗?那你先求的是什么?(一
个方阵有多少人?)
② 师:还有其它做法吗?
预设: 10×3=30(人) 30×8=240(人)
师:你愿意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吗? 学生当小记者提问。
③师:你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预设: 8×3=24(行) 24×10=240(人)
④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回答。
师:你能把每种方法里的两道算式分别合并成一道算式吗?
4方法比较,发现异同。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小结内容。
三、变式练习。(课件出示)
(1)游泳池长25米,他游了3个来回,他已经游了多少米?让学生充分发表
看法。
(2)操场上有5个女同学和一个男同学在进行投篮训练。每个女同学投了10
个,男同学投了20个 ,一共投了多少个?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练习内容:
课本第102-104页练习二十三第5-9题。
练习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课件出示)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2×2×8= 9×7×0= 6×3+20= 19-4×4=
81÷9÷1= 20÷2÷5= 3+14÷2= 56÷7-8=
2、课本练习第102-103页二十三的第5、6、7、8题。
(1)第5、6题,是学生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常常遇见到的情景。学生很快会
进入“角色”,积极性很高。
(2)第7 题是计算家庭产生的垃圾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还应该教育学生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要勤俭 节约,要爱护环境,热爱劳动。
(3)第8题是计算一座楼房里的住户问题。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单 元每层住
3户”这句话的意思。
练习要求:
①学生独立完成。想:先解决哪一题的问题,就先思考,解答哪一题。
②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③组织交流。
二、课堂活动
(1)“短跑冠军”猎豹每小时最快可以跑110千米,鸵鸟最快3小时可以跑 210
千米。谁跑得快?快多少?



(2)工人叔叔4次运走120块砖,如果运7次,能运多少块砖?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页,例2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导入新课
1. 出示:植树节到了,学校要植树24棵,平均分给3个年级,每个年级要植
树多少棵? 每个年级又把树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要植树多少棵?
(1)列式计算。(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样的问题。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春季运动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你们看又在进行什么比赛?
2.观察收集,提出问题:
(1)独立观察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2)交流收 集的有关信息:有60人表演团体操,平均分成2个大圈,每个大
圈平均分成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 。
(3)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探讨交流:
(1)小组内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着重探讨书本提出的问题,确定第一步解
决什么问题?
(2)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 每个大圈有多少人? 60÷2=30(人)
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0÷5=6(人)
综合算式: 60÷2÷3=6(人)
 2个大圈共有多少个小圈? 5×2=10(个)
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60÷10=6(人)
综合算式: 60÷(2×3)=6(人)(课件演示过程)
4.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100页
(1)独立解答。
(2)组织交流: 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步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方法:第一步解决一共可装多少盒? 960÷6÷8
第一步解决一箱共装多少个杯子? 960÷(6×8)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学校用400元钱买了5盒钢笔,每盒有20枝,每枝钢笔多少钱?
2.练习二十三第11、12题
四、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探索交流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二十三第13-16题。
教学目标:
1、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问题,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和除法两步
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感受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难点:
学会运用表内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口算。
23×2= 4×5÷2= 32×5-100= 63÷9= 105÷5=
800÷4= 9÷3×2= 1200÷4= 88÷4+75= 200×7=
2、看了下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吗?
妈妈买回36个苹果,吃了8个苹果, ?
每盘4个梨子,有3盘, ?
24本书,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
二、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104-105页练习二十三13-16题。
1、第13题。
(1 )谈话导入: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应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
再来学习应用乘法和除法两步 计算解决的问题。
(2)课件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团中的几个小朋友在那里想做什么活动。(出示文字部分双人船4元每小时、四人船7元每小时。)
(3)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他们一共有多少人,你认为应该如何乘船合算些?(学生讨论)
②7人租两条四人船,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
7×2÷7=2(元)(请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2、第14题(出示插图)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板演,全班讲解
3、第15、16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读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实践活动:设计校园
活动内容:课本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 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
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 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
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
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 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
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 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



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 学情分析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 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
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 br>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
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
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
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 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
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
衡量。
三、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 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
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



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
发向上的信心,从小 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
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 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
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
为 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
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 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 必有时日来保证。“冰
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
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 br>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2、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 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
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
极 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诲学生:自古学艺无捷径,
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天赋自 来是有,但不学无术,
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
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
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
鉴、引用、学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 信,展示自己、发挥才
能、发表作品。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 br>达到顶峰。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
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 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
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
爱 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
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 ,以此提高学生的兴
趣和求知欲。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
品、学、练 ”五点上下功夫。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
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四、采取措施。
自来学艺均有百日之功,无论成效大小,观其自晓。时久习练,
可以 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成,耗日太多使学生情绪低落。可也
不能急于求成,对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循序 渐进,初见成效,
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自己喜爱的字体去练;
(二)按字形的要求,正规严格去指导习练;
(三)学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
(四)教学生掌握运笔和写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练习,分步检查
书写效果强化过关。
第一课 认识基本的笔墨工具
教学内容: 认识基本的笔墨工具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
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 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
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 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
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
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
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 ,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
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 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
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 点是弹性
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
成(又叫羊毫、鸡 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
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 ,其性能介于
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 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
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 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
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



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
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 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
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
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 、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
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 毫纯
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
八面出锋。“健”指笔 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
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
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用
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
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 。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
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 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
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 书写。



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
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
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
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 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
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
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 书,但易浮滑;执
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小结;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
艺术的热爱。
板 书 设 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 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执 笔 法----- 擫、押、钩、格、抵。
书写方法----用腕法 发力法 执笔
课后反思: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对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没有学习书法
的基础,连基本的抓毛笔的姿势都不 会,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坐姿,
以及对毛笔的种类,构造,保养,抓笔姿势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魅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在好奇中期待新的知识。
第二课 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教学内容: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
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 法。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
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 、草五
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
器碑》、《张迁碑 》、《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
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 《十七帖》、《书
谱》、《自叙帖》……等等。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瀚星
海中的颗 颗明星,熠熠生辉。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
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 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
本质的东西。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

< p>

墨法。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大家肯定很 奇怪,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一杯清水来。我们这节课
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 中的各种变化。如
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而蘸清
水,我们 不但能写,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
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 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
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 方”,就像是
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
左面、右面, 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
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 正好能反映它的“四
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
走向。 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
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运笔< br>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
的艺术效果。初学书法,务必 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同学
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 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
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它所表现 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



墨不入纸。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 字,而大多数初
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
笔法。
(1)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
越来越粗。
侧 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
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 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
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2)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行笔时笔毫铺
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 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形态。这种运行状态就
是“中锋行笔”。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于纸面的中锋移
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 ,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
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
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
锋,形成弧线。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
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
(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 放锋是在收
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横的外形:粗 — 细 — 粗
用力感觉:重 — 轻 — 重
速度感觉:慢 — 快 — 慢
(二)墨法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三、作业(要求:笔毫不能短于3.5厘米,至少用笔腹处书写)
1、蘸墨汁,分别写三遍各种笔法(于旁边注明笔法名称),体会和
控制笔毫的形状和方向。
2、蘸墨中加水,体会墨分五色所带来的笔墨情趣。
3、用逆起回收法写横画五遍,体会各种笔法的综合运用。
板书设计:
一、毛笔的“四面八方”
二、中锋、偏锋、侧锋



三、笔法的分解
起笔——顺锋、侧锋、藏锋
笔画 行笔——铺毫、平移、提按、转折
收笔——回锋、放锋
四、笔法的综合运用
课后反思
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相互探讨,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书法知
识,大 部分同学能够认真的对陌生的书法知识有接受的勇气,还有一
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较慢在笔法的分解上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不断地讲解和练习。不足之处是很多学生上课时行为习惯不好,
需 要长期抓,长期督促,影响了课堂进度。
第三课 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 2、知道笔画的
完成过程;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 发学生热爱祖
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
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1、顿笔的写法;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学具预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 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
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 八种基本笔画,点、
横、竖、撇、捺、钩、折、提。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
(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 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
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


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2、师小结并导入下节。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出示PPT1:上 二 三 七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
过渡:有人这样写长横,你当评委,你看看怎样来写好汉字当中的长
横呢?
1、书写“二”、“三”。
(1)“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 在
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
(2)“三”:第一横和第 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
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
2、出示卡片
1: 旦 旦 旦
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
3、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4、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
(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
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有人怎样写出示卡片
(见小黑板) 上、世、甘、止 、万、有、布、右
6、师生小结:横长的字,竖要短。横长的字,撇要短。
7、教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



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
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8、每组挑两个练写一遍。请两生上前板演(音乐伴写)。
9、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投影展示优秀作业。
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
教师出示PPT3
工、亚、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
导学生归纳特点:(见PPT)
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放音乐)
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上台板演。(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
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
引申部分
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
1、教师范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
如:七 也 戈 毛 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
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4、任意挑其中三个请三生板演。
5、评议板演的字。
6、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
(学生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板演,较差的,板演其字后请他人
指点。)
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8、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 长横和短横,还要
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六、请生自己挑选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
师生互动: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签名留念。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
圈出来。
七、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
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结束语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周我上了两个不同的班级,同样这些内容 来上课,可是由于学生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我觉是不同班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
受能 力也不相同,学习时的情绪和态度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及时
地调整自己的上课方式、方法和策略,甚 至是教学内容和导入和衔接
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我在课前所要上的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
做到胸有成竹。就要加强自己的知识学习。另外上课时可能班级学生
太多总是顾此失彼一个笔画的学习还 没有看完就下课了。有的学生还
没有带工具对学生发起脾气吧,时间有限,学生也可怜多个科目的老师滔滔不绝的给他们灌输知识,作业,工具,因此我如何以一种比较
自然,随和的态度来进入我们的 课堂角色,让学生喜欢不厌烦,是我
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第四课 竖的写法



教学内容:竖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
2、 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3、 练习“十”“干”“丰”。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
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 笔姿势,认识了田
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今
天,我们 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 坚画与横画一样也有态势问题。
古人称竖画为“努”笔。“努”即弓弩的意 思。竖画不可太直,直则
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
复 到挺直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 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 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
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
就仔细地研究。



(一)、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
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教 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
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 br>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收笔出锋的
称为“悬针竖”,其写法:① 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
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一种是垂露竖,但 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
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
下面我们来 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
写的田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 线)把笔在竖中线一
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
边向 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
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
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
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
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
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 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
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 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
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 意)



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
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 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 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
“ 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
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
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
时要稍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 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要(教师
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干”的写法。 前面我们 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
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 时,
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
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 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
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丰”的写法。 下面 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
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 缩小,再
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 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垂露竖
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
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
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 学生练习
“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
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 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 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 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
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板书设计
悬针竖
垂露竖
课后反思
课后,我集中了一些问题。1、导入讲评时间过长。我将前一节课 的
作业进行归类,较好的为一类,大概有10多份,但我每一份都进行
点评,这样时间过长,应 挑选几份典型即可。2、教师或学生演示后,
教师应及时鼓励,激发兴趣。3、在课堂上,我经常在黑板 上作示范,
也请同学上台演示,上台同学都表现的很害怕,可以看出学生回家没
有及时巩固,单 凭我上的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新授知识讲完,
还没练习多久就下课了。4、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 还不端正,需要正
确引导,如何引导我也很困惑,。5、偶尔有的同学表现很好,大家
给以掌声 鼓励,我应就此作题,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课堂气氛会更好。
第五课 撇的写法
教学内容:撇的写法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
法。
过程方法:1.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
法作品之美。
情感价值:1.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 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拓展: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学会 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得
到思想道德教育;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盘子、多媒体等。
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书画作品欣赏
师:同学们欣赏了《墨竹》
①墨竹(与书法一样是线条的艺术);书法古诗(有正文,有落款);
②国画大师作品(略)。
师:这几副国画中,除了画,看,还有些什么?所以要学好国画,必
须得先练好书法,所以古人 说“书画同源”。



2.小结
师:所以,练好书法很重要,练好书 法,最好从楷书着手。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柳体楷书基本笔画。柳体特征:具有“严谨端庄、遒(qiu)
劲丰润”的风格。


二、墨画游戏:
师:在练习书法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墨画的游戏。
1. 学习画小鱼
2.添一幅完整的画,看谁画的小鱼多,看谁画的小鱼好
(画得又要多又要好,并且落款。)





三、新授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 学习“短撇”。有同学要问:我们已
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
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
“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1.短撇





(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 短撇的意境
啄(zhuo)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
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
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 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
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 角起
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
锋利撇出。
师:其实我们刚在进行墨画游戏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短撇。
3. 教学范字“牛”“ 千”
“牛”字有一个短撇,“千”有一个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
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




(1)、练习平撇。
(2)、教师示范 “牛” “千”(拓展:“爱”字下面的两个长撇也
有变化。)
(3)、学生练习。
4. 教学范字“仁”“午”
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


(1)、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
(2)、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结构:布
白匀称)
5. 教学范字“华”




四、缤纷展示
五、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小结
板书设计:
短 撇
课后反思:


第六课 点的写法
教学内容:瓜子点 长点 撇点 挑点
授课时间:4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
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点”在我们的学书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吗?现在
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点。
二、呈现,定义:
文:瓜子点(右点)
下:长点
半:撇点
洁:挑点
观察不同点在字的位置。(老师事先在小黑板上画田字格,写好字。)
讲解定义:
瓜子点:一般在字或部首的中心上,使结构平稳
长点:一般在字的右侧,使字向右下方伸展
撇点:一般都有另一点与之呼应,对称
挑点:一般用在左旁如“三点水”中,和右部遥相呼应
三、练习:
教师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临摹时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纠正学生
书写。
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请大家欣赏,评价



四、讨论:
教师把点抹掉,请学生先讨论,然后说说此字用什么点为好,给出名
称。
高:瓜子点
池:挑点
洋:撇点
织:长点
教师再呈现原字中所用的点,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
让学生临摹。
五、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
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 ,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
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 色
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好吗?
六、作业
把“下,半,洁,高,,洋,只,样,羊”八个字写到田字格本上。
每个字写四个。
七、拓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
字之左 ,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



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
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
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
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 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
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
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
点, 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
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
部斜点稍大。





板书设计

致自己-两会心得体会


夜景作文-党性小结


安装工程师岗位职责-余额宝取缔


未选择的路教案-雷锋的日记


义和团运动-中国民航大学迎新网


杭州银行招聘-初三记叙文


动漫人才-大二个人总结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国银行业协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