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编
春晚台词-节日祝福语大全
篇一 《统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99页,我换牙了——统计。
教学目标:
1、在体验自己换牙的
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
识象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
初步的统计的意识。
3、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
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
学们,看照片上的女孩笑的多开心,你能猜猜他有几岁呀?
(6岁)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因为他的牙齿掉了,所以和你差不多大。)
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
2、介绍乳牙、恒牙的有关知识。
同
学们,你知道吗?每个人一生中能长出两副牙齿,从你一
出生,就长出的牙齿,叫乳牙,大约2岁半就长
齐了。可是这副
牙伴随咱们的时间可很短,从6岁开始,乳牙就一个个脱落,大
约12岁左右,
乳牙会全部掉光,长出一种新的牙齿,谁知道这种
牙叫什么?对,叫恒牙。所以刚才同学说根据牙齿猜他
的年龄是
6岁是很有道理的!告诉你们,这个女孩今年啊,还真是6岁。
来,露出你最灿
烂的笑容,让我看看你的小牙齿,同桌之间
互相看看换牙了没有?找找哪是乳牙?哪是恒牙?有谁换牙了
大
声告诉老师——我换牙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换牙了,让你
感觉很自豪,
很高兴!是啊,换牙也是一种成长的标志!
师:那你现在换了多少颗呢?
哦,你换了1颗牙,你换了两颗,你换了三颗,还有换了四
颗,五颗牙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颗、2颗、3颗、4
颗、5颗……)
可是呢,老师又特别想知道换2颗牙的有几人,还想知道换
3颗牙的有几人。你还想知道什么?
这么多问题可把老师难住了。
你们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不少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看这样行不
行:一会儿,你
把你想到的调查方法先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一比谁讲得最
明白;谁听的最
认真。
(3)集体交流。
师:刚才只有几个人有办法,现在这么多了!哪个小组先来
说说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a、你觉得可以让你们组的小朋友换1颗牙的坐在一起,换2
颗牙的坐在一起……
师:就是按照种类分一分是吗?(教师板书:分一分)
b、可以问小朋友谁没换牙,
举手数一数,再问谁换了1颗牙
再举手数一数,就这样一直问下去。(问一问,数一数)
c、黑板上不是写的“0颗”、“1颗”、“2颗”……的吗?可
以在上面做记号,换了几颗牙就在“几
颗”的上面做个记号。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能把换牙的情况清楚明白地在黑板上
表示出来。
师小结:刚才只有
几个人有办法,小组一交流,就有这么多
同学想到了办法;你说,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法好不好?
师:就是啊,人多力量大嘛!在以后的学习中,咱们碰到什
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3、选择合理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
师:瞧,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
法!都可以调查出换牙的
情况。那么到底用那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又清楚地表示出每
种情况
的人数呢?(记一记,记下来。)
都喜欢这种方法?
2、小组交流
那好,老师也准备了几种办法,把他们绘制成表格发到了各
个小组长那儿,请同学们,一
组一起想办法整理一下。
师巡视指导学生真确填写、涂画表格。(表格为课本所提供的
三种表格)
3、课堂讨论
下面请小组汇报一下。(预设小组可能出现的答案)
一组:我们用的是这个表格,从左向右画笑脸。每一个笑脸
就代表一个人。画三个笑脸就代表有3个人。
二组:我们从上向下涂表格。每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每行中
途了三个格就代表环2颗牙的人就有3个人。
四组:我们在3颗牙后写4就代表有4人换了3颗牙。
师: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有了这么多的发
现,像这样整理的办法就叫做统计
生:统计。教师板书课题:统
计
师:看了小朋友们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
那些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a:我知道我们组有几人换了2颗牙,有几人换了3颗牙,有
几人换了4颗牙。
b:换2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多几人?
c:换4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少几人?
d:一共几人换过牙?
师:通过统计小朋友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洁,
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
,更不要咬铅笔头,
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这样才能使你的牙齿更整洁、更漂
亮!
(引导学生了解换牙期间的卫生常识)
4、、教师小结。
师:看,本
来咱班的换牙情况让我们觉得很乱、很糊涂,后
来大家这么一统计,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说,
统计的
作用大不大?
师:以后,咱们想要了解个什么情况,就可以用咱们这节课
学到的统计方法。比如:咱们可以统计一下8岁小朋友的换牙情
况,还可以统计一下小朋友喜欢看什么动
画片,你还想到哪些情
况也可以用到统计?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
果。
生: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上什么课。
三、应用总结:
1、巩固练习:1、做课本练习第一题。
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统计。我们学校的大同学在海
边
捡到一些贝壳,打算用来做手工,瞧!他们也统计了一下自己捡
到的贝壳,并把它们排起了队
。看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能把你知道的填到旁边的统计表里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答案。
2、拓展延伸
同学们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
起!看到你们学得这么棒,老师
想请你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棒
老师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看,课间休息时间到了
。瞧!操场上多热闹啊!虽然热闹,
可是看起来有点乱是吗?如果咱们能统计一下各小组的人数,划分一下场地,那多好啊!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图上画的,统计一
下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吗?
学生填完后集体订正。
根据大家统计的情况,我们学校就可以合理地安排活动场地
了!小朋友,谢谢你们了!
3、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啊?统计。
四、课堂检测
下面同学们试着来完成119页的第8题,比一比看一看谁做
的对。
交流答案,都做对了举手。
篇二《平均数》
教学目标:
1、在丰富
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
意义,学
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
的过程专用,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合
作学习的效率。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例3的主题图
谈话:四年级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你
想了解他们的比赛情况吗?
第一轮:
课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谈话:我们来看
这两个小组同学的套
圈情况,第一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刚,女生是
小燕(分别出示表示两位同学套中个数的直条),他们各套中
多少
个?(6、4)谁套的准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谈话:这数字6可以代表男生组的水平,那么女生组的水平
可以用?来代替。
第二轮:
谈话:第二个出场的男生分别是小明(课件出示直条6),女
生是小娟课件出示直条4),
(结合手势,表示整体)比较每组中
同学的比赛成绩,你认为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些?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预设:生1,比总数,生2,比每个人套中的
个数)
提问:这时
,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水平吗?(预设:
生1,6、4,生2,12、8)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
什么意思。
第三轮:
谈话:第三、四个出场的男生是小宇和小杰(7、9),第三
、
四、五个出场的女生分别是小敏、小芸和小芳(7、5、10)(完整
出示条形图),现在,
你能比较是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啊?你想
怎样来比较呢?学生讨论
提问:我们先来想想,你能用哪个数来表示男女生的一般水
平?
生交流,总结出(28、30)来表示不合适,也就是比较总数
不合适。
那你认为要找哪
个数,才能代表男生组的一般水平呢?(这
个数要基本反映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数
叫
做平均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1、探究男生求平均数的方法
谈话:我们先来仔细找一找男生组的这个数,男生的得分各
不相同。我们怎么来找这个数呢?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能代表整
体水平吗?那你觉得这个数应该在什么范
围呢?
给大家3分钟,在练习纸上想办法找到男生组的那个数。(练
习纸)
交流:
方法一:移多补少(课件演示)
方法二:先合后分(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预设:
如果只答出方法一:除了像这样局部调整,得出平均数,还
有其它调
整方法了吗?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可以把所有男生的个
数先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再把这些个数平均分配给
他们。
如果只答出方法二:除了像这样,把他们的得分先加起来,
再重新平均分配给他们
。还有其它调整方法了吗?给大家一个小
提示:能否只移动其中一小部分个数,使得男生的个数一样多。
交流。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能表示男
生组的这个数7,我们来回顾一下。
一种方法,通过移动来局部调整,把多的一部分,移给少的,
从而得到男生的平均个数,你
想帮它取个名字吗?(板书“移多
补少”);
另一种方法,通过整体重新分配,先把所有
的个数先加起来,
再平均分给他们,也得到了男生的平均个数,你也能取个名字吗?
(板书“求
和平分”)。
2、揭示课题
谈话:两种方法都得到了一个新的、能够反映男生组整
体情
况的数据,就是7个。没错,这个数就是男生组(6、6、7、9)
的平均
数。
用课件显示图中平均数画线,直观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让学生也在练习纸上画线。请你用一条线把这个数7表示到
图上来
提问:得到的这个数7
表示什么含义?你觉得这个数是一个
怎样的数?能不能说男生组中每人都套中了7个?这个数7与小宇套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平均数比最厉害的个数?比最差
的呢?
3、迁移类推,感悟意义
谈话:现在,请你们也来找一找女生组的平均数吧。(学生在
练习纸上操作并交流)
说说“6”的意义
交流,提问:现在可以比较出哪组套的准了吗?(完整板书)
提
问:仔细观察这两组的平均数,你想说些什么?原来的数
据和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发现?高于、低于平
均数的有几个?
(其中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高,有的比平均数低,初步感受平均
数的范围)
感受平均数的优势:老师啊觉得平均数真厉害,因为它在人
数不等的情况下也能公平的比较
出男生和女生哪组的水平高,老
师说的对吗?
三、巩固练习,应用平均数
1、书本练一练。(课件逐个出示笔筒)
第1个笔筒有( )枝,第2个有(
)枝,第3个笔筒有( )
枝。
怎样移动笔筒中的铅笔,找到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铅笔
。
(课件动态显示移多补少的过程,然后逐步变化为条形图)我们
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这样更直观。(显示移的过程)
交流:当然,你还可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求和平分)
如果用求和平分,怎么计算?综合算式?
2、第一题
出示丝带图,提问:这时你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一下子找出
它们的平均数吗?
估一估,平均长度到哪儿?
想一想,应该在多少厘米到多少厘米之间?(平均数在最小
数和数之间)
算一算,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
提问:如果每条丝带都增加1厘米,平均长度会有什么变化
?
(相当于每条丝带的长度增加了1厘米,也就是平均长度在原来
的基础上增加1厘米)
如果把其中一条丝带的长增加3厘米,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
是多少厘米?如果减少3厘米呢
?(刚刚每条丝带增加1厘米,
总体增加了3厘米,那么现在呢?)
指出:一组数中有一个数据变化了,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也会
发生变化,平均数很敏感。
3、第4题(假如我当经理)
先估计一下苹果和橘子平均每天卖出的箱数,再同桌分工计
算,然后画出表示平均数的那条线。
提问:如果你是水果店的经理,看到这样的数据和平均数的
情况,你会有什么想法?
4、第3题(篮球队员的身高)
提问:李强是学习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
可能吗?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出示篮球队5名队员的身高统计表)
小结:同学们,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整体情况的数,如果
只知道平均数,要去推测其中一个数据是多少,这个数据会有很
多种可能性,这就体现了依据平
均去推测其中一个数据的(不确
定性)。
但是,知道了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可以用“
移多补少”
或者“先合后分”明确地得到平均数是多少,体现了求平均数的
(确定性)
思考:如果姚明加入学校篮球队,平均身高会如何变化呢?
(图片显示)
出
示现在的平均身高,提问:这时得到的平均身高,具有什
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增加了姚明,小队员的身高
都在平均数一下
了?(太高的人,对平均数的影响很大,所以姚明的身高在这组
数据中属于极端
数据,具有极端数据的话,平均数就变得不一样
了)
介绍: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像这种不一样的平均数,你想知
道吗?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生读)
谈话:通过xx的介绍,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那么我们就带
这这个新认识去看看吴萌的诗朗诵比赛吧。
完成练习八第9题。(口答综合算式)
四、总结经验,感悟平均数。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平均数有那些认识?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
作用,愿大家能带上今天的学习内容,更好地
认识生活中与平均
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篇三《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实验
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
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的大
小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们,我们来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好不好?每人轮流摸一
次球,哪个队摸到的白球次数多就取胜。
每队拿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白球和黄球。
(男生队的袋子
里3白1黄,女生队的袋子里34黄1白) 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
这方面的内容
二、实践探索,初步体验
1.学生小组操作(出示要求)
(1)在还没摸之前,请大家猜一猜,白球会摸到几次?黄球
会摸到几次?
(2)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组长负责记录,其他组
员轮流摸球,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抛正方体
2.做完了摸球游戏,下面我们要来玩抛正方体。
(1)请大家猜一猜,会出现什么结果?
(2)出示统计表,师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