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汇总

别妄想泡我
797次浏览
2020年08月30日 08: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幼儿舞蹈教案-马云经典语录














2019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汇总





1







一、错例目录
1.解决问题
1.1.1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
1.1.2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5
1.1.3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6
1.2用小括号的两步计算………………………………………………………(***)7
1.3用乘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8
2.表内除法(一)
2.1.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0
2.1.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
2.2用除法解决问题…………………………………………………………(***)14
2.3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15
2.4四则混合运算……………………………………………………………(***)16
3.图形与变换
3.1锐角、钝角的特征………………………………………………………(***)19
3.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20
4.表内除法(二)
4.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2
4.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3
4.3.1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24

2



4.3.2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26
4.3.3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33
5.万以内数的认识
5.1千以内数的读写…………………………………………………………(***)35
5.2万以内数的读写…………………………………………………………(***)36
5.3.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7
5.3.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8
5.4.1近似数…………………………………………………………………(***)39
5.4.2近似数…………………………………………………………………(***)40
6.克与千克
6.1.1克和千克的认识………………………………………………………(***)41
6.1.2克和千克的认识………………………………………………………(***)43
6.1.3克和千克的认识………………………………………………………(***)44
6.2.1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问题………………………………………(***)45
6.2.2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问题………………………………………(***)46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48
7.2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49
8.统计
8.1复式统计表………………………………………………………………(***)51
9.找规律
9.1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53


二、原始错例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3



采集样本 83
错误

41.7%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新授

课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堂作业本第1页
运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陈述性知


综合 √ 单元
相关知识 拓展
总复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本题是学生初步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后出现的一道自己提问解决
教学简述 的练习,条件中开走了9辆(4 辆小轿车, 5 辆大客车),是个比较复杂
的条件,学生容易顾此失彼。
◆典型错题
题目:停车场上原来停有小轿车 24 辆, 大客车 18 辆, 后来开走了 9 辆(4 辆
小轿车, 5 辆大客车),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
错解1:共有几辆车? 列式:24+18-9=33(辆)
错解2:还剩几辆车? 列式:24-9=15( 辆) 18-9=9( 辆) 15+9=24(辆)
◆原因分析
1.问题与解答不相符,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
2.笔者对这些有错误的同学进行了访谈 :错解1的学生基本上认为其实是想先求一
共有几辆车,再求还剩几辆车,结果思维一混乱,就出现错误 了。错解2的同学错误地
认为24辆小轿车里开走9辆,大客车里再开走9辆,然后把剩下的15和9加 起来,
没有考虑到其实9辆车里包括4辆小轿车和5辆大客车。

4



◆教学建议
数学是培养思维的学科, 解决问题是学科的重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需平时的
训练, 学会口头表达与书面叙述相结合。两步 计算解决问题还要求学生有收集、筛选信
息的能力,如何从三个条件( 或更多) 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如何让学生学
会同一个信息再利用?这些也都是平时须加强训练的内容。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4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4
错误

33.3%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拓展
总复


***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 √
新授

课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教科书第6页
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陈述性知


综合 单元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这是第一单元练习一中的一道题,学生在分步计算 时问题不大,但尝
试让学生用综合算式表示时,出现很多问题。
5



题目: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一组收集了34个,二组收集了29个,三组收集
了几个?
错解: 算式:94-34﹢29﹦89(个)
◆原因分析
1.对于二年级在解决 问题时初次接触用一个算式表示,学生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特别是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更是不大容易。
2.教材中的出现是通过聪聪的一句话导出的,并没有过多的去强调学生加强练习,
能让学生了 解知道也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对喜欢或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综合算式有了
多种选择。
3.很 多学生喜欢列综合算式,但对题的理解不够,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没有理清,
特别是什么时候要用到小括 号没有掌握好。
◆教学建议
1.重视在教学时从分步算式到综合算式的导入。当先算两个组 一共收集是34﹢29
﹦63(个),然后再算94-63=31(个)。在综合算式里,先算的两个组 就应该要用到
小括号。
2.不要太拔高学生的要求。在练习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列式方 式,并不一
定每个学生要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列出,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困难。
3.要有一定量的 练习。其实当学生每接触新的知识点时还是需要一些练习帮助巩
固,这样教师练习的设计就非常重要。
4.对想列综合算式又列不好的学生要特别辅导。
◆资源链接
强化训练:
1.图书馆里有100本故事书,一年级借走了12本,二年级借走了32本,图书馆
还剩下多少本故 事书?
2.商店里有56台空调,上午买出12台,下午买出26台,商店里还剩下几台空调?
3.羊圈里原来有68只羊,先走出6只,后又走出7只,现在羊圈里面有几只?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7.2 %

6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
学校
课时


拓展
总复



采集样本 83
错误

41.7%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新授

课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外作业
运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陈述性知


综合 √ 单元 √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这是在学生这是第 一单元学习后的一道题,学生受干扰条件的影响和
原来比多少思维定式的影响,错误比较多。
题目: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比第二天多看了18页。两天一共
看了多少页?错解: 55+18=73(页)
278-73=205(页)
◆原因分析
1.受干扰条 件“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应告诉学生,有些题
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 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2.思维定势干扰。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许多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受到思维定势
作用,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减”就用减法。
3.分析题目的能力缺乏 。遇到题目没有进行仔细分析思考,没有找出谁多谁少的
量。审题能力弱。

7



◆教学建议
1.教给学生如何判断谁多谁少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 尝试。像例题中,让学生罗列
出这样一组比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然后分析出第二天少 ,第一天多。
求第二天,用减法进行计算。
2.进行这一类题型的强化练习。强调在解决比多 比少问题时,关键在于先确定比较
中的两个量,是谁多谁少,然后根据问题,寻求计算方法,求多的量用 加法,求少的量
用减法。
3.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画简单的示意图,用 示意图来帮助理
解题目的意思,再进行解题。
◆资源链接
比多比少这一类问题,需 要学生能熟练地比较出哪个量多,哪个量少。在理解的基
础上,要提高准确率,需要进行专项强化练习。 因此,可以展开此类型的练习:
小红比小明大6岁。比较出( )大,( )小。
A比B少10。比较出( )多, ( )少。
比34大6的数是几?求大的量还是小的量?
70比( )多20?求多的量还是少的量?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5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单元
采集样本 36 38.9%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第一单元
课堂内独立作业

基本

综合 √
8




新授

练习




100以内加减乘除两步计
相关知识

及数的大小排列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程序性知


拓展
总复


复习


策略性知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类似的题型——将算式按得数大小用<或
教学简述 >连接。但每次 这样出题时,学生的错误就会很多。显然,这并不是学生
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不能正确地提取题目中 的相关信息要求。
◆典型错题
题目:
将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用<连接。
32+18-15 76+(52-29) (25+63)-39 8×8-47
错解:
1.8×8-47 <76+(52-29)<32+18-15<(25+63)-39 (错3人)
2.76+(52-29)<(25+63)-39< 32+18-15<8×8-47 (错6人)
其余错解其中有两位学生在写得数,还有几位学生是出现计算错误导致排列出错,
◆原因分析
1.错解1的错误原因是这三位学生将76+(52-29)这一算式只计算了第一步
52-2 9,并将得数写在旁边,按得数排列时就以这一步得数为准在排,故排在了第二。
2.错解2的错误原 因是学生将题目中“按得数大小”误解为“按得数从大到小排
列”,并忽略了“用<连接”这一要求。
其余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计算时不仔细或者在进退位时出错。
◆教学建议

9



一直从事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也教过几年中年级,发现低年级孩 子许多时候不是因
为没掌握知识出错,而是因为不会审题或读不明白题目意思出错。在和其他老师交流中 ,
他们都有同感,分析深层原因,这和孩子的阅读能力乃至语言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 因为数学独有的表达方式(简洁、较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一个接受和熟悉的
过程,因此此类错误在所 难免。
那如何避免这种类似的错误多次出现呢。我以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读
题、 审题的指导,通过让学生找找其中的关键词,想想题目要求什么,再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来分析题目意思 和要求。同时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强调至少读三次题目再答题,
如果弄不懂,应该多次读题,直至明白再 解答,应避免模棱两可就答题。对于一些语义
表达容易引起误解或歧义的题目,教师应当加以解释,并进 行对比、强化训练。
◆资源链接
对比练习1:
1.将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用<连接。
52-36 2×7 72÷9 27+38

2.将下列算式根据得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3×8 64-36 57+15 56÷8

对比练习2:
1.将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用<连接。
31+28-16 46+(54-29) (25+63)-78 8×9-68

2.将下列算式根据得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32-18+15 67+(43-29) (27+63)-41 4×8-4


10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7.1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70 31.4%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作业本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用乘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陈述性知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教材在应用问题的 具体情境中,安排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
式题。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包括带小括 号)后,安排的一
教学简述
节应用问题的综合课,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尽量用综合算式来解
决问题。
◆典型错题
题目:新华书店运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80本,每8本装1包。卖出7包后,
还剩多少本?
错解:80÷8-7
=10-7
=3(本)
◆原因分析
1.从学生学的角度看。
(1)用加减乘除两步计算式题来解决问题是学生新接触的题型,在乘加(减)、除加
(减)、

11



减除(乘)这几种类型中,减除(乘)无疑是学生 最难从题意中去理解把握的,而本题
也正属于其中的类型。
(2)低年级孩子缺乏完整读题再 思考解决的解题习惯,而是往往读了前两个条件,就
不假思索地先列出第一步计算式题,然后再读完后面 的条件,将算式补充完整,很少去
关注所列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所解决的实际问题,
2.从教师教的角度看。
学生出现这样的错题,很显然是缺乏对解决问题所需条件的 分析能力,这就需要教
师在平时的解决过程中让每个孩子经历完整读题、仔细分析、思考解决的过程。
◆教学建议
1.要加强学生完整读题后再解决问题的解题意识。
2.要加强学生画图意识、画图能力的培养。
很多时候,在教师示范讲解时都会作线段图帮助 学生理解,但却很少让学生动手画
一画。虽然教材中不要求学生自己画图,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用教师的 画来代替学生的
画。如果让学生根据条件,能亲自动手画一画线段图,有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要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本题中可试着让学生从问题入手,要求还剩多少本?必需 知道哪两个条件?(原
有的、卖出的)再从题目中找这两个条件有否直接告诉我们?如果没告诉我们,又 可通
过哪些条件来解决?如果在应用题解决中能一直坚持让孩子们学着这样一步一步地分
析,他 们也不会拿到题目盲目落笔。
◆资源链接
强化练习:
1.同学们种茶树和桂花树共60棵,其中茶树种了6行,每行8棵。桂花树种了多
少棵?
2.仓库里有笋干45千克,每5千克装1箱,后来又运来10箱。现在有多少箱?
3.仓库里有香菇15箱,每箱重8千克。运走72千克后,还剩多少箱?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4
错误

24%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时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二单元 题 基本 √
12
√ 课
新授




题目出处 口算训练 综合

单元
总复



型 课
练习

复习



相关知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陈述性知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在做该练习前,教材练习五出现了相关的习题第9题,而这题都是求
教学简述 商的基本题,所以,当口算训练中出现这个变式后,学生出现了一定量的
错误。
◆典型错题
题目:填一填:(类似教材练习五中的第9题)
被除数
除数

8
2

18
3

12
4

20
5

24
6


4
4
30

5
错解:全班24%的学生在填写第6列答案时全部填成1。
◆原因分析
看到这样的 错误后,当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想前面都是求商而第六列是求
被除数应该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同 的思维,然而24%的错误率摆在眼前又不得不相信。
叫上一些学生进行访谈,大部分学生都说因为前面 都是用除法做的,等做到这题的时候
想也没想就直接做成除法了。仔细分析学生的错因,我们不难看出, 引起学生错误最主
要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导致的。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罗在对恒河猴的实验中发现,动物在
反复进行同类课题的学习中,会逐渐找到解答这类问题的固定方法,以后学习类似课题
时,会大 大地提高解答效率,这种现象被称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一方面会
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 度和能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因固定方法
的限制,而妨碍对新课题的具体分析,甚至产 生错误结论,这就是消极影响。学生在解
决该题时,因为前面一连串的用除法计算出商造成了学生这个思 维定势,无疑这都是思
维定势“惹的祸”。

13



◆教学建议
针对这个错误,我觉得学生在解答最后一个变式时学生或许也根本没有去 想过这是
求除数,要用被除数÷商=除数的方法进行解答,也就顺势地用求商的方法去进行解答
了。所以,针对这些错因,我尝试用下列方法去加以避免,取得一定的效果。
1.除法的意义有待于更清楚。从回忆除法的引入,得出数量关系式:总数÷每份数
=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再结合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明白
被除数 就是总数,在知道了每份数和份数的时候求总数要用乘法计算。
2.变式练习要加强,打破学生已有的 思维定势。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出一些变式的练
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在做教材练习五中的第9题时,教师 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表格进行
求除数和被除数的发散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矛盾冲突,从而逐渐养成认 真观察题
目的习惯。
◆资源链接
教学片段:课件出示练习五中的第9题

被除数
除数

6
2

18
6

20
4

24
6

16
4

30
5

1、 生独立练习后反馈小结:这张表格中知道了什么?求什么?该怎么求?
2、 变魔术:
(1 )师:看,老师变魔术了——(课件点出后面一列空白)如果现在被除数躲起来了,
只知道了除数是4, 商是3,你能找出这个被除数吗?
被除数
除数


6
2

18
6

20
4

24
6

14
16
4

30
5


4
3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用乘法来求呢?
(4)小结:被除数是一个总数,求总数可以用乘法计算。
(5)再变魔术:再出示一列求除数
被除数
除数

6
2

18
6

20
4

24
6

16
4


4
3
18

6
师:




不见了?该怎么找出来呢?
学生练习,反馈
师小结:(略)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4.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108 29%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二单元


基本 √



新授



练习


题目出处 单元测试卷 综合 单元 √ √

15



相关知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陈述性知

拓展
总复



复习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这个练习是在学完表内除法(一)时的一次综合测试,学生对于题目
教学简述 中的隐含条件关 注程度不是很高,而诸如此类的题目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乘
法时也出现过,下册中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中 练习二中的第1题也类似。
◆典型错题









错解:20÷4=5(本)
◆原因分析
在这题出现时我没有想到学生的出错率会这么高,所以在没发给学生前就直接叫了
那些出错的学生一起 进行访谈:
师:这题你们都错了,你能告诉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生1、我直接看到后面的 4,没有去看小红,所以就直接做成20÷4=5(本)了。(很
多同学附和着说:“我也是这样想的! ”,数了一下,如此说的学生占错误同学的65%)
生2:图画上的那个小女孩我觉得就是小红,因为是她说的所以我就忘记她自己了。

16



师:如果现在让你重新做一次,你觉得应该怎么做了?
生:20÷5=4(本)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是小红和4个同学,那么一共就是5个,所以要去除以5.
师:希望你们今后能仔细看清楚题目,思考了后再下笔哦!
【分析】
从学 生的访谈结果不难发现学生的审题是不够仔细的,但是一细想,我们也可以发
现,学生在做题时有两点值 得我们关注:一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被直观的数字而抢了
他们的视线。二就是更多的学生表现出来有一 种怕烦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多读题,多思
考,理所当然的认为就是这样,从而导致学生的错误。而再从教 师层面来分析,因为低
段学生认字的有限性,使得其在平时独立完成作业中常会为了一个与题目本身可能 无关
紧要的字问老师这是什么字,而教师为了简单就说:“这个字不认识没有关系,你只要
看问 题是求什么就可以了!”久而久之让学生也逐渐养成了只看数字和问题就盲目做题
的习惯。
◆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的种种原因,我觉得要尽量少的避免上述的错误可以尝试以下的办法:
1.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如要求学生
题目至少要读 两遍,要求学生第一遍读时要特别仔细,在脑海中留下初步印象的基础上
再读第二遍,判断题意的理解是 否正确,再指导学生学着找出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词。
特别是数学术语,如“平均分”,“和、差、商、 积”,“一共,还剩”等等。让学生
在平时能根据关键词找相应的条件。
2.题组训练辩异同 。根据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出一组题,分为基本题和变式题,
同时出现,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解答,从而 使学生不因结构的定型化而产生思维定势,影
响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组训练如下:
(1)有20本书,分给4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分到几本书?
(2)有20本书,分给小红和4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分到几本书?
◆资源链接

17



推荐文章《中小学数学》2011、(1—2)“透视错例 巧开处方”。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6.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83 51.7%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二单元


基本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堂作业本第9页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用除法解决问题
陈述性知

拓展 √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这是在学生初步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 行的拓展练习,其
实是一道典型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题目:



18






错解:30÷5=6(棵)
◆原因分析
1.学生才学了用除法解决问题,几乎在这 个阶段的练习中所有的题目都是用除法解
决的。因此,学生拿到题目看到30米和5米这两个条件直接除 法做本无可非议,关键
在于根据“总长30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这两个条件可以直接得到的 解答
不是“几棵树”,而是“有这样的5段”。要求“要种几棵树?”还必须5+1=6(棵),
很多学生都不能独立想到这一点。
2.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对利用图画、线段图帮助解题的训练不够 ,造成虽有图示,
但形同虚设的情况。
◆ 教学建议
1.适时地渗透《植树问题》 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其中一点(棵数=段数+1)。
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植树问题是在一定的线路 上,根据总路程、间隔长和棵数进行
植树的问题。为使其更直观,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 的沿线用线来表示,
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
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2.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明眼”训练,提高学生“视力”,让 学生处处
能“明察秋毫”,
◆资源链接
推荐文章《小学数学教师》2010,(11)“错误的心理机制探源”。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58.9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采集样本 36 33.3% 采集者 *** ***

19



错题来源 第二单元


基本


课时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教科书第32页 综合 √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策略性知

这 一单元首先安排学生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口诀求商,
以及用一步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求每 份数和份数),最后一个例题是对以
上知识以及乘法的综合应用: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二 年级
教学简述
的孩子来说,这一内容本身比较难,学生的思维水平接受着新的挑战和锻
炼,其次,将乘除法结合起来又是一个难点。教材中,有这一两步计算的
例题,但对于各种类型没有一 一举例,只是引导学生学习一种分析的思路,
后续的练习也不是很多(课本中只有7题)。
◆典型错题
题目:


错解:5×8=40朵
◆原因分析
1.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造成对“2张纸可以做8朵花”的误解,经访谈,
多数学生断句为:有两张纸,可以做8朵花。理解成:有2张纸,每张纸做8朵花。
2.部分 学生虽然具有较好地文字理解能力,但没有仔细分析其中的意思,而忽视
了2张纸这一重要的数学信息。
◆教学建议

20



在“解决问题”的 教学中,数学教师不妨做做语文教师的工作,在指导读题、分析
题意时,应当引导学生多次读题,在“读 ”中“悟”清文句的含义,可以通过请学生交
流各自的理解逐步培养“认真审题”的能力和意识。如本题 中,可以请学生给“2张纸
可以做8朵纸花”加上一个词,然后再理解“2张纸一共可以做8朵纸花,那 么一张纸
呢”;通过对一些容易误解(如有双重含义的词、不符合本地或学生口语习惯)的语句
要进行强化认读,使学生熟悉并理解此类表达。
◆资源链接
相关习题:
1.3张纸可以做9朵花。7张纸可以做几多花?
2.4个人需要8瓶矿泉水,6个人需要几瓶矿泉水?
3.2组积木可以拼成4架飞机,5组积木可以拼成几架飞机?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70 错误率 40% *** ***
错题来源 第二单元


基本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作业本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四则混合运算
陈述性知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21



教学简述 此练习的知识点是在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初步认识四则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为以后复杂 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作基础。
◆典型错题
345-40+60
=345-100
=245
100÷2×5
=100÷10
=10
◆原因分析
教师在新授课中,强调了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乘除后加减。因此,学生在计算
时,根据思维定势在第 一种类型的题目先做加法,在第二种类型的题目先做乘法。在第
二步时没有再定运算顺序,导致运算顺序 错。
◆教学建议
1.重视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重视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四则混
合运算顺序。 混合运算教学:
2.在教学中, 从实际生活背景中抽象归纳运算顺序, 并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
顺序。
3.注意解题指导,让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看清数和运算
符号包括是否有括号。 二想:根据混合运算符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在要先算的
部分下画上横线。 三算:算画线部分,没有画线的部分照抄下来。 四查:让学生做到
一步一回头,每做完一步检查计算部分是否算正确,没有计算的 部分是否抄正确了。
◆资源链接
一、强化练习:
4×10÷5 20+10×3 30-25+5

22



40÷8×5 100-80+20 58-8×1
二、 理论资料: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 题”是二年级上册学生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
也是本册教材安排的唯一一节含有两级运算的式 题的新授课。本册教材将计算教学的内
容通过一幅小熊掰玉米生动有趣的画面来呈现,意在将计算教学和 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
起来,利于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顺序,避免原省编教材(六年制第 五
册P36)直接用算式抽象灌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 算加减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弊端。
回顾以往“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的教 学,传统教材是直接用算式抽象灌输“在
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 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
加减。”的运算顺序,然后就进行大量的练习,以巩固运算顺序,达到掌握算理的 目标。
殊不知,这里面还有许多的秘密存在。对于学生来说要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就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问他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学生往往一片茫然,或者
回答:老师是这 么说的或书上是这么说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计
算教学就单单为了计算而计算,以 致于造成计算课的简单、枯燥、乏味。传统的教法,
教师要么小心翼翼的带领学生走,要么指明一条明明 白白的路,叫学生照样走。这无疑
是一种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而且计算的实用性在这里毫无价值可言 。
如何给计算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笔者通过自己在设计和执教《乘加、乘减两步计
算式题》 之后,谈谈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在情境中理解式题的含义

23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和小
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
学, 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
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 识数学知识。
在执教“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一课时,根据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笔者
用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幅美丽、富有动感的,具有丰富潜质的素材情境。在池塘里,荷
叶下有一群自由 游动的金鱼,还有一只蝴蝶在荷叶上飞舞。这些童话般的情境都带给学
生新奇的视觉冲击,很快的吸引了 学生的眼球,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引
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解决鱼 的总数时,学生碰到了困难,因为
鱼是无规律地游动,数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此时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 境。怎么办?我
们可以给小鱼排排队。只见一列列小鱼整齐地游了出来,这些小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br>这其中就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仔细思考,理解式题的含义:几个几
多几或几个 几少几。
利用情境图的具体、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小鱼排列的顺序,在为学生创造一
个 感性的情境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也帮助学生支撑起对式题含义
的理解,使学生从含 义中明白式题的来源。这样,学生在愉悦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更加集中精神去 关注我们要去探讨的内容。
二、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机会结合

24



原省编教材的两步计算式题教学,就是从旧知引入,简单、机械的要求学生“ 理解”
运算顺序,然后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达到掌握运算顺序的目标,计算教学是为了计算
而 教学,缺乏计算的现实意义。
人教版教材对于计算教学的处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体现在计算教学 从实际问
题引入,创设情境,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索提出问题,再应用计算知识来解决。
这样就使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机会,
使学生在学习计 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
成应用意识。
例如,本 册教材对于两步计算式题的教学安排,从创设情境图开始,有4株玉米,
每株有3颗玉米棒,经过小熊掰 走1棵玉米棒,这样的情境图,通过小鸟提出 “还剩
几个玉米棒?” 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很自然的就导出了“乘加、乘减两
步计算式题”。而笔者在设计和执教时,创设了小鱼游玩的情境图, 通过小朋友的观察、
叙述,然后让小朋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样,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 题,
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
在 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编排,
不仅让学生经历了“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
这一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 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
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 用的意识。
三、把握时机,以含义带动运算顺序

25



教学运算顺序时,关键是理解式题的含义,理解含义是理解运算顺序的前提和基础。
经过几次的 试教,总觉的在式题含义与运算顺序的有机含接上,处理的欠妥,把这两块
本是联系在一起内容的分隔开 ,使学生无法自然地正确理解运算顺序的由来,那这两块
内容应该如何处理呢?经过笔者的实践与反思, 认为主要要做到把握时机,找准一个切
入口,渗透运算顺序。真正做到以理解式题的含义为主线,以含义 带动运算顺序试教时,
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两块内容的,先集中对各个式题进行含义上的理解,然后再讨论 这些
算式是如何计算的。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回到了传统的教法,把运算顺序孤立出来进行探
究了 ,这是失败的尝试。经过老师的指点与自己的反思,我是这样处理的:生:3×3+2
师:你是怎么想到 的?生:竖着看,每列在3条,有3列,后面还有2条师:你能用“几
个几……”来说一说你算式的含义 吗?生:3个3多2。师:3个3多2,那在计算时,
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呢?为什么呢? 通过这样一环 扣一环的下来,学生自然明白,3个3
多2应该先算3个3,再算多2,那么在算式中,就是先算乘法了 。这样,运算顺序的
由来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在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式题的含义,同时,及时渗透 运
算顺序,使式题含义与运算顺序显得有机结合,顺理成章。这样的引导,就在于一个“准”
字 ,把握好时机、找准运算顺序的切入口,即当学生表达出式题的含义时,就应该及时
引导出运算顺序。把 握好时机,以含义带到运算顺序,不费吹灰之力,学生就能理解为
什么先算乘法,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 其所以然。
思考:对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是本课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解决策略
多样化是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的基础。“我们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多种
策略解决问题,但我们不一味地追求 多样化,我们的理由是,在众多的方法中应该有一

26



种比较一般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不等于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可以
自行其事,鼓励每 个学生具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等于他们可以满足了现状,
而拒绝学习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摘于斯苗儿老师的《案例透视》) 笔者在执教过
程中,由于过分追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忽略了多样化 的另一对立面——优化。学生根
据一幅情境图,经过发挥和创造,提出了10多种解决方案,这种现象既 带来利的一面,
给学生展示自己、张扬个性的机会,同时,也为某一些学生过分追求多样化,而钻牛角< br>尖,来个舍易求僻,直接的、容易的方法不选,来个“创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
于多样化之 后的优化应该如何处理最为恰当?有待于我进一步的探索。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3.1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54 18.1%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三单元


基本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堂作业本18页 综合 单元
总复

√ √
相关知识 锐角、钝角的特征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这是学了第三单元锐角和钝角后的一道题。在以前角的初步认识中已
经在练 习中对这一个知识点有所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会判断,对一部分
27



学生还习惯直观的去判断问题,不能很好的理解。
◆典型错题
题目: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课桌上的直角比数学本上的直角大。 ( )
错解:课桌上的直角比数学本上的直角大。 (√)
◆原因分析
1 .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判断错误。以为“边长的角就大,边短的角就小”,还有同
学认为物体大的直角就大 ,物体小的直角就小。这样就出现了以为“直角有大小”的知
识性错误。
2.知识点掌握不好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学生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3.实际操作的欠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让学生真正操作中比较角的大小,学
生就不能很好的建构 知识点。学生知识建构的不完整就导致学生知识的错误。
◆教学建议
1.在操作中帮助理解 。在教学时,教师借助实物通过看一看,找两个边长不同的
直角观察,然后重合再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 两个直角大小怎么样,让他们自己说一说
直角大小跟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2.可以借助多 媒体展现生活中直角。数学来自生活,所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观
察,不同大小的物体他们的直角大小如 何,这样的展示会使学生加深理解。
3.加深对知识点的重点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
◆资源链接
强化训练:
1.角的大小与( )无关,与( )有关。
2.操场上的直角与三角板中直角谁大? ( )
A.操场上的直角 B。一样大 C。三角板中的直角

28



3.在格子中画直角。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9.7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36
错误

41.7%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三单元


基本 √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教科书第43页
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

陈述性知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这是在学生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在方格纸中按一
定的方向和距离平移。距离的确定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典型错题
题目:
分别画出将梯形向上平移3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像。





29





错解:
向上平移4格,向左平移7格或11格;
◆原因分析
向上平移4格的错因:
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从图形的那部分开始数格子,许多学生从图形的 上半部分开
始数,数到3格后,再由下往上画整个图形,故多了一格。
向左平移7格或11格的错因:
1.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学生仍不清楚如何确定8格:有的往右数到第8 格后从格子
左边开始画,故少了一格;有的从没移动的图形开始数(应该是移动后才开始数格子),故也少了1格。
2.部分学生将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视为图形平移的距离,故8格的距离变成了11
格。
◆教学建议
首先,在新授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确定平移距离的体验。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让
学生体会平移的活动有:向左(右)走几步,在桌上推动铅笔盒等等,这对学生理解平
移很有帮 助,但对平移多少距离的体会却不深。因此教学中要增加相应的体验活动,如
向前走一张桌子的距离,再 问问学生:你怎么确定刚刚移动的距离是一张桌子的?又如
请学生拿实物在方格纸中移动,让大家判断, 移动了几格,是如何确定距离的。
其次,在教学例1时,一定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让更多的人了解 在方格中确定
移动距离的正确方法,尤其要注意确定哪条边为起点,从起点开始数0,1,2……而不是
1,2,3……然后,教师再将物体移动的距离用一条线段表示出来,使学生直观地有所了解。
最后,画好后一定要求学生再数一次,检查一下是否按要求画图了。
◆资源链接
教学片段:

30



活动一:亲身体验平移运动
师:你想亲身体验平移运动吗?
全体起立,走到桌子旁边,向前走过一张桌子的距离。
组织交流:怎样走才刚刚是一张桌子的距离?
活动二:在格子图中用剪下的平面图形进行平移。
教师在大屏幕中展示,请学生按要求移动平 面图形(原来的位置要把它描下来),
再组织学生交流:他移动地对吗?你是怎么数平移的格数的。(通 过多位学生在大屏幕
上指一指,摆一摆,说一说,加深对平移的体验,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可以找到平面图 形
中的一个点,看它移动了几格,就是整个图形平移了几格。)
活动三:他们说对了吗?




① ② ③
小明:①号船向左平移了4格。( )
小红: ②号船向右平移了3格。( )
小亮:③号船向右平移了7格。(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8.9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4
错误

第四单元
18.51%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时 课时
***
错题来源

题 基本 √
31

新授




题目出处 教科书第51页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

陈述性知


综合

单元
总复



型 课
练习

复习



相关知识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这是第四单元练习中的题,主要训练学生对7、8、9的乘法口诀的运用,
教学简述
以及训练学生比较大小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对题的不够理解,仍然出现下
面的错误。
◆典型错题
题目: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35÷7 42÷ 6 7 × 7 72
错解:
( 49)﹥(9 )﹥( 7 )﹥(6 )﹥(5 )
◆原因分析
1.审题不清。题中要求“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而学生却把得数在进行排
列。 2.学生学习习惯使然。从一年级开始就有类似题目的练习,学生往往不看题目,
眼睛一看大小排列 ,就想当然的进行排列,不注意细小的地方,因此列出错误的顺序。
÷8 36 ÷ 6

32



3.从教材练习的角度分析。因为教材里也好,还 是练习题的设计中也好,经常出
现一会儿用算式排列,一会儿出现用得数排列,做的多了以后,对学生造 成一种混淆,
使学生的判断出现偏差。5
◆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看清题中要求,多读几次。
2.要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阅读能力 ,养成好的习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完
所有信息,学会用笔划一划,圈一圈再解题。
3 .对于教材的安排时而算式排列,还是得数排列,教师强调特别是算式出现的,
一定注意它的要求。
◆资源链接
强化训练:
给下列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54÷9 18÷6 40÷8 45÷5 63÷9 56÷7 56÷8×3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0.4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36
错误

第四单元
33.3%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时 课时
***
错题来源 题 基本 √ 课
新授


33




题目出处 课堂内独立作业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陈述性知


综合

单元
总复



型 课
练习

复习



相关知识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在这个单元的解决问 题的教学中,学生经历探究了“一个数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的一般解决方法。这是本学期的一个重点,但 由于学生关于倍
教学简述 的生活经验很少,加上知识的遗忘(上学期认识了“倍”,学习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很多学生对“倍”的概念模糊了,
同时也容易混淆求几倍和求 多倍数的不同关系。
◆典型错题
题目:8的4倍是多少?
错解:8÷4=2
◆原因分析
做错题的学生中大部分是看到“倍”想到用除法计算,陷入了机械解题的泥沼。根
据教学经验,对关于倍数关系的不同题型的辨别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本题中有好几个学
生就将“ 8的4倍是多少?”理解为“8是4的几倍?”,这和学生的审题习惯、分析
能力有关,同时也和学生的 语言经验(较少用到有关倍的知识)缺乏有关。
◆教学建议
由于学生关于倍的生活经验很少 ,加上知识的遗忘(上学期认识了“倍”,学习解
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很多学生 对“倍”的概念模糊了,同时也
容易混淆求几倍和求多倍数的不同关系。因此在新授时,教师应适当加以 铺垫和复习,
注重数形的结合,清晰学生对“倍”的理解。在新授新知后,教师还应该将本学期知识和上学期知识进行对比沟通,使学生清晰两种不同的题型。
其次,要关注学生中存在的思维惰性现 象,他们或者对数学不太有信心,或者确实
存在理解的困难,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时 ,除了精心备课,想方设
法在课堂中突破难点之外,还应该在课外适当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尤其是学 困生,

34



更要抽时间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在理解的 基础上再适当多加练习,这是帮助学困生掌
握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资源链接
对比练习:(建议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
1.6是2的几倍?
2.6的2倍是多少?
3.6是哪一个数的几倍?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4.6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36
错误

52.8%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四单元


基本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堂作业本第24页
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

陈述性知


综合 √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这一单元继续在“用2~6的口诀求商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教学简述
基础 上学习用“7~9的口诀求商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题,有三
个数学信息,两个数学问题,其中 第一个问题,需要舍弃一个多余信息来
求解,第二个问题是两步计算,需要学生重新整合相关信息,这一 类题对

35



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难度,教材中也没有这样的例题。
◆典型错题
题目:
图:有六个少先队员在种树
文:一共有24棵树。平均每人种几棵?2个小朋友一组,平均每组种几棵?
错解:解答“平 均每组种几棵?”有8人的解为:24÷2,有11人不能整合相关数
学信息进行分析,不会解答。
◆原因分析
1.一直以来,我们的教科书单一地提供着“两个数学信息,得出一个数学结论”
这样的解题模型,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一旦提供较多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学生变
无从下手 。
2. 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整合多条信息解决指定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无论是计算教学和专门的“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地提供(或让学
生找到)多条数学 信息,再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解答。让学生平时就能尝试到自己整
合信息的过程。
2.新教 材专门思维训练的题目几乎没有,因此,教师需要适当添加一些基本的思
维训练习题,如一二年级的学生 要能够从两个数量中得出总量、相差量、倍数。
◆资源链接
基本练习:
1. 提出问题再解答:
(1)有12个苹果,4个梨, ?
(2)学校声乐组有男生8人,女生24人, ?
2.补上需要的数学信息再解答:

36



(1)二A班有女生9人, ,男生有几人?
(2) ,乒乓球有15个,乒乓球的个数比羽毛球多几个?
(3)一共有36个苹果要分给大家, ,每组(人)分到几个?
变式练习:
1.8人要种16棵树,2人合作一组,平均每人种几棵?平均每组种几棵?
2.二B班有32人,8人一组制作手抄报,一共需要制作16份手抄报,每组需要
做几份?
3.二C班“啄木鸟小分队”6名学生分3组去找错别字,共找到了24个错别字,
平均每组找 了几个错别字?每组有几人?
4.二C班“啄木鸟小分队”6名学生,每2人为一组去找错别字,共找 到了24
个错别字,平均每组找了几个错别字?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6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36
错误

44.4%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四单元


基本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堂内独立作业
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


综合 √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拓展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程序性知
37
策略性知



识 识 识
教学简述
在这个单元的解 决问题的教学中,学生经历探究了“一个数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的一般解决方法,并学习解决与此相关的 两步计算应用题。
◆典型错题
题目:
图:42颗糖葫芦,7颗为一串。
文:把盘里的糖葫芦串好后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串?
错解:
1.16位错误的人中有14个学生只解答了第一步:42÷7=6(串)
2.另外两位学生一位答:42÷2=21(串),另一位没解答。
◆原因分析
错误的学生中大部分只读了两次或一次题目,认为只要算出一共可以串几串即可,
理解为串好后分给两个 小朋友一起吃,而没有深入理解最后的问题“每个小朋友可以分
到几串”的具体含义。另外一位学生是读 不懂题目意思,错解为“42÷2=21(串)”
的学生是没有认真读题。
◆教学建议 对于新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们讨论的话题。其中争论的焦点不外
乎几点:1.教材 分散了解决问题的教学,几乎没有“专题”的教学。如以前有归一应用
题等专题一类一类分开进行教学, 现在就基本没形成什么体系。2.新教材不倡导教学生
分析、抽象出数量关系,这样,教师就缺了教学的 一个很有效的抓手,学生则少了分析
思考的依据。用过老教材的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弱了,知识更难教
了,因此,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我觉得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适当改编教材,补充一些例题,有意识地进行分类教学,同时 我觉得随着学生年龄的增
长,可以逐渐教学生抽象出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分析的方法。
◆资源链接

38



关于“解决问题”的学习与整理(摘自佛山市南庄中心小学网站)
“问题解决”和小学数学课程
一、背景和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 心理学家首先对问题解决进行了研究,并对“问题解
决”作了诸多的阐释。在国际数学教育界,从美国的 波利亚首先对怎样解题作了详尽的
探讨开始,逐渐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尤其是在美国,从60年代“ 新数运动”过分
强调数学的抽象结构,忽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脱离教学实际,到70年代“回到基础”
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掌握低标准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学水平普遍下降。在对于数
学教育发 展方向作了长期探索以后,“问题解决”和“大众数学”已经成为美国数学教
育的响亮口号,并产生国际 影响。我国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把解决问题列为数学教育的四
大目标之一。
什么是问题解决,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至今仍然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
一般地认为,解 决问题可以从这样两方面去理解:解决问题从广义理解是指综合地、
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 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从狭
义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 系实际的问题。它最显著的特点
是工具性和应用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一是创新:创新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最迫切需求, 但创造能力并非与生俱有,必须通
过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形成。问题解决正反映了这种社会需要。
二是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国际上其它一些国家的小学数学教学比较 ,具有重视基础知
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数学计算、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等显著特点,学生的整
体数学水平较高。但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
识不强( 数学与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创造能力较弱。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
成数学问题,也不能把所学 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
景了解不多;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 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
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了解不够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体
现问题解决的思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39



三是数学观的变化,即数学的工具性。
学生之所以要学习数学, 除了数学是一门科学以外,更在于数学是解决各种问题(生
活上的、生产上的)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与人 交流的工具。学数学,首先是为了应用。
应用数学是学既是数学的出发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所以,数 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
给学生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最有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 培养
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
劳动 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四是具有较高的效率。
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可以较快地教给学生一 般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想方法,。在
解决来自实际和数学内部的数学问题中,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是 基本相同的。不仅如
此,这种过程和方法与解决一般的、其它学科中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有很多共同之处。 在
数学问题解决中学到的过程和方法可以迁移到其它学科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三、“问题解决”和小学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有关解决问题的表述:
关 于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
度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数学 课程的总体目标。
其中对解决问题目标的阐述是: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 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
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
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关于学习内容: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
概率实践与综合应 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
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 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其中关于应用意识的阐述是: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 蕴含着大量
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
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

40



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要的是在 小学数学
课程中去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精髓,就是它所强调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解决问题部分编排特点:
(一)分散编排,难以系统教学。九年义务教材采用板块式的应 用题编排方式,在
每一年段基本上都有相对集中的应用题教学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一般采用适当的分类
方式,便于学生掌握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与相应的分析思考的方法。这种方法
便于学生 的系统学习和及时巩固。而新教材则放弃了这种版块式的编排方式,而是采用
分散编排的方式,内容丰富 ,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见
解和创造性,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 习数学思想和方法。但是对于学生掌握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对于问题模型的建立、巩固、应用带来了较大 的困难,使学生在学习
时可能存在学一点丢一点的情况,尤其是中下生在分析稍复杂的问题时有较大的困 难。
在五、六年级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如分数乘除计算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求积问题,比的
应用 ,比例的应用等问题解决采取相对集中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和
分析解决的方法。 < br>(二)与知识教学紧密结合。特别是以计算教学为主线,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在
导入新知、巩固 新知中采用问题解决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与生
活,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 系。解决问题与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还具有双重意图,
即一节课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经历了探 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了解
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达到这些目标具有较大的 困难。由于教学时
间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以知识教学为重,这样就削弱了对问题的分析和相应的练
习。练习课中的练习量也往往较少,使学生对解题方法的巩固也有一定的困难。
(三)呈现方 式多样化。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相比以前的应用题更丰富多彩,主要
有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的 。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
生的现实,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让学生主动通过 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
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大量采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式问题,使 学生易于理解
问题,降低解决问题的的难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合理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
(四)难度降低,以两步为主。
(五)解决问题教学时往往不能套用现成的类型和解法,需要 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
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
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表现形式上最明显的就是例题与练习题在数量关系类型
上的不 匹配。如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11与“做一做”完全不配套,例11是典型的归
一问题,而“做一做” 的题目是绝对的归总问题。再看例11与后面习题的关系,练习

41



六中共10个题目,除了第一题是归一问题外,余下的9个题目就是九个题型 ,优等生
能独立完成,中差生就困难了。
(六)五上年级解决问题较难的部分是用方程解决问 题。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参与运
算的方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九年义务教材有提前教学,如求未知数X), 可以说是全
新和知识。课本58、59页介绍简单的方程解法后紧接着例3、例4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课本65页稍复杂的方程则把解方程与用方程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同时教学,学生既
要学习解方程 的方法,还要用有别于算术方法的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这种多要求浓缩
精华式的编排,无论对教师还是 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准备。

五、解决问题教材整理。
根据要求,这里所说的解决问题,是指从狭义理解的联系实际的问题,即相当于过
去的应用题。
内容
分布





册 < br>1~5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6~10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11~20数的认识与20以内 进
位加法
20以内退位减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
法(两位数与一位数)
一步计算:两数求和、两数求差;
比多比少
两步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求总数、求部分数、剩余数,比多
比少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一步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加、连减、加减混合
乘法一步计算(求几个几)、求一
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数学广角:简单的搭配(排列与组
42
相关知识点 解决问题
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估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步计算:连

表内乘法2~9的计算



合)、简单的推理



表内除法;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千以
内)及估算

一步除法:平均分;求一倍数;求< br>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两步:乘
除混合(综合列式)
解决问题(专题):加减混合 两步
计算(综合列式)、连减或一个数减
去两个数的和(添小括号)、乘加乘
减两步
两步:加减混合;一个数减去两个
数的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一步:有余数除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数学广角:搭配(排列与组合)
一步:求一倍数、求倍数;两步:
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除数是一位
数的计算)
解决问题专题:连乘;连除;除减
面积的计算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等量代换
与乘除同步练习的一二步的问题
解决
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之间
的关系
数学广角:统筹与优化、对策(烙
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田忌赛马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及验算

有余数除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笔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笔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43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定律:加法、乘法运算
定律;减法、除法运算性质;应
用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步、三步: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两级混合;

小数加减问题:连加、连减、加减
混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
形、三角形、梯形及组合图形)
简易方程

小数乘法一步;两步连乘;乘加、
乘减
小数除法一步(实际问题中用进一
法、去尾法求近似数);
与面积计算相关的问题解决

用方程解决一步、两步、三步计算
问题
解决问题专题:连除两步、乘除混
合两步、除与加减混合两三步(两步
为主)
数学广角:数字编码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长方体与正方体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
积)
简单的一两步分数加减问题解决
关于棱长计算的问题解决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
的问题解决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
积)计算的问题解决
数学广角:找次品

44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比的意义和应用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
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


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
面积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比
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解决
求单位1的量的一两步计算问题
解决(用方程解)
应用比的意义和性质的问题解决
(按比例分配)
求百分率、折扣、税款、利率等的< br>问题解决;百分数乘法一两步计算的
问题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
少、求比一个数 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是多少)
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问题
解决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尺

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
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用比例解决问题(正、反比例问题
解决)
关于比例尺的问题解决(求实际距
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关于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的问

关于圆锥的体积计算的问题解决
六、教学建议
(一)打好基础
要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和基本 的技能。当人们面临新情景、新问
题,试图去解决它时,必须把它与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当发现已有 知识不足以解决
面临的新问题时,就必须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训练相关的技能。应看到,知识和技< br>能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提倡问题解决的时候,不能削弱而要更加重视数

45



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比如重要的数学概念 (虽然目前有淡化数学概
念的趋势,但无论怎样淡化,必须让学生掌握重要概念的实质)、计算、空间图 形等。
(二)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非常重视从 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如
单元或课时前的情景图),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 在教学中要有
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题都要从实际引入,数学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规律,许多数学概念是从前面的概念中通过演绎而得的。 此
外,联系实 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数学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不宜于把实际问 题搞得过于复杂,以免学生厌烦浪费学习时间(这一点与
课外练习作业和考试要求会有所冲突)。
(三)教一般过程和方法
在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教学中,教给学生比较完整的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和常用方
法,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的常用方法有:1.画图,引入符号 ,列
表分析数据;2.分类,分析特殊情况,一般化;3.转化;4.类比,联想;5.建模;6、举< br>反例;8.简化以寻找规律(结论和方法);9.估计和猜测;10.寻找不同的解法;11.检
验等。
(四)创设问题情景
教学要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沟通教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1.一个好问题或者说一个精彩的 问题应该有如下的某些特征:(1)有意义,或
有实际意义,或对学习、理解、掌握、应用前后数学知识 有很好的作用;(2)有趣味,
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投入进来;(3)易理解,问 题是简明的,
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4)难度的适中。
2.应该对现有习题形式作些 改革,适当充实一些应用题,配备一些非常规题、开
放性题和合作讨论题。 (非常规题、开放题在教材中的体现并不多)
(五)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
要培 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
教材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 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
考,提出问题。 在小学阶段,鼓励学生 去猜想和探索要注意防止无意义的乱猜和毫无
头绪的乱探索。在鼓励学生探索、猜想、发现时要侧重于“ 教”:有时候可以直接教给
学生完整的猜想过程,有时候要较多地启发、诱导、点拨学生。不要在任何时 候都让学

46



生亲自去猜想、发现,那样要花费太多的 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此外,在探索、猜
想、发现的方向上,要把好舵,不要让学生在任意方向上去 费劲。

需要补充的图片:
第十一册:圆的面积
第十二册:正反比例应用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9.3%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83
错误

21.7%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四单元
教材62页练习十三第
8题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
决问题


基本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综合 √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拓展

47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本题是学生初步学习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后出现的一道图文式解
决问题的练习。
题目:







错解:6×8=48(块)
◆原因分析
1.低年级学生由于一年级时一直是有老师 读题后进行练习的,所以到二年级时,好
多学生读题的习惯,拿到题目,尤其是这些图文结合的题目,对 条件、问题产生迷惑,
经访谈,多数学生没有考虑到三个蛋糕这一条件。
2.低年级的解决问 题多数是以图文结合或对话的形式出现的,题目的有些信息是直
接文字给出的,有些是要从图中数出来的 ,所以,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题目意思,
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有一定的困 难。
◆教学建议
1.审题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方法, 从以上错例中都能看出学生审题 能力的欠缺,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多带领学生认真阅读题目,边读边思考:
48



题目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这些条件和问题之间 存在什么关系?逐字逐句的读,
不仅要读文字、也要会读图,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2.突出“中间问题”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经验。虽然新教材没有出现“中间问题”的提法, 但一个有应用题教学经验的教师, 必然会恰如其分地继承这一做法, 从而提
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的解题实效。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需平时的训练, 学 会口头表达与书面叙述相结合。两步计
算解决问题还要求学生有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些也都是平时 须加强训练的内容。
◆资源链接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3.1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4
错误

21.4%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五单元


基本




新授



练习


题目出处 课外练习题 综合 单元
√ √

49



相关知识 千以内数的读写、组成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总复



复习



知识属性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主要是使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组成和正确的把数写
下来。
◆典型错题
题目:8个一和2个百组成的数是( )
错解:8个一和2个百组成的数是(802、820、82 )
◆原因分析
学生对于数的知识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的学生对于百以内的数的组成都
没有过关,所以,一接 触万以内的属性写法,就与原来的知识相互冲突。
◆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进行学习迁移,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给学生
复习相关的知识,为学习新知打下接触,同时为了 更好地巩固新知,可以安排一些有趣
味性、操作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
2.指导学生读 题,理解题中的词意,提高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同时要求边想边画
计数单位来帮助理解。
3.让学生充分利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
4.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互相交流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资源链接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1.1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50



采集样本 54
错误

23.2%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五单元


基本 √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外练习题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万以内数的读写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

在前一小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是,本小节认数范围进一
教学简述 步扩大,由于 位数增多,学生要较熟练读写万以内数不是很容易,因此除
了完成课本的习题之外我设计了一些补充练习 。
◆典型错题
题目:写出下面各数。
1.新华电影院有座位一千三百零九个( ),
2.从小明家到学校要走二千零三米( )。
错解:
1.新华电影院有座位一千三百零九个( 139 或13009 ),
2.从小明家到学校要走二千零三米( 203或20003 )。
◆原因分析
学生从写100以内的数到写万以内的数,数位比较多,学生对数位顺序表不清晰,因此
学生容 易出现不用“0”占位的错误或者弄错“0”的个数。
◆教学建议

51



1.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进一步强调“先想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是几位数 ?再
写,写完后检查位数对不对。
2.加强改错练习,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对于还有困 难的学生,让他们先在计
数器上拨数,再对照计数器写数。
3.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位 顺序表的活动,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
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资源链接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5.6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96
错误

31.3%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四单元


基本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期末总复习练习卷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 √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识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法后出现了( )里最大能填几的题目,如:80>9
教学简述 ×( ),基本都是考察学生乘法口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此类题目的思考
方法。
◆典型错题
题目:9、( )里最大能填几?
85-( )>42

52



错解:85-(43)>42; 85-(85)>42
◆原因分析
1.在教学中,教师忽略了此类题目的存在,仅仅强调了乘除法的类型。
2.学生在做题时不够冷静,习惯性地按照乘除法的最大能填几在解题;相比乘除法
的最大能填几,此 类加减法的考虑要更细致,第一步需要找准能使不等式或等式成立的
最大得数,再根据算式计算( )里该是多少。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符号。特别是表示两边关系的“> ”、“<”和“=”。
并指导学生学会找第一步关系。如:85-( )>42,先要求学生找出关系式的最简形
式为43>42,再算出85-( )=43,得出答案为42。
2.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题目中运算的符号。并提供不同符号类型的题 目,训练学
生对“+”、“-”、“×”、“÷”符号的敏感性。
◆资源链接
1.﹙ ﹚里最大能填几?
﹙ ﹚×4<29 34>5×﹙ ﹚ 7×﹙ ﹚<30
﹙ ﹚÷9<4 5>25÷﹙ ﹚ 49÷﹙ ﹚<6
﹙ ﹚+22<55 60>﹙ ﹚+9 ﹙ ﹚+6<38
76-﹙ ﹚<49 90>﹙ ﹚- 9 ﹙ ﹚- 6<10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91>87+﹙ ﹚ ﹙ ﹚-24=32 66-9 >﹙ ﹚
16-7 >﹙ ﹚ 60+﹙ ﹚< 65 72+8 <﹙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5.2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53



采集样本 54
错误

25.92%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五单元


基本 √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教科书第70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比较大

陈述性知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比较大小对于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从一年级开始一直有出现数的大
教学简述 小的比较。而这 题是学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后的习题,数字变大,在让学生
独立练习时还有学生出现如下的错误。
◆典型错题
题目:560○650 407○704

错解:560○650 407○704
都在圈内填“=”。
◆原因分析
1.基础掌握不好。在百以内数、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中对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不好。
2.学 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一看到数字一样,看完后不加思索就想当然的认为大
小一样,并没有理解各个数 字在不同的数位,它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教学建议

54



1.对于学生比较大小并不陌生,早在一、二年级就出现就要扎实教学,让学 生扎实
的掌握,并让学生牢记在心。
2.借助数位表理解。560百位上5表示5个百比65 0百位上的6个百,所以560
小于650 ,407百位上的4个百比704百位上的7个百小,所以407小于704。
3.帮助掌握比较大小 方法。如数位不同先看数位多少,数位多的数字大,反之数位
少的数字小;当数位相同时,要从高位比起 ,直到能比出大小为止。
◆资源链接
强化训练:
520○250 787○878 120○102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1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96
错误

43.8%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五单元


基本



新授



练习


题目出处 期末综合性练习卷 综合 单元

55



相关知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近似数
陈述性知

拓展 √
总复



复习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识
学生已经掌握了找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和估算的方法,这里要求学生能
教学简述 根据估算的过程判断算式的得数的范围,但当估算的结果与范围较接近时
学生很难进行正确的分析。
◆典型错题
题目: 估一估,连一连
289+197 804-195 716-286 279+364



得数比500小 得数比700大
错解: 804-195没连
◆原因分析
1.很多学生是根据8 04-195估算的结果来判断该如何连线。而且学生很难根据估
算的过程判断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估 算的结果跟实际结果的关系也很难分析。
2.教学时对于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够,没 有重视引导学生发现估
算过程中估大了还是估小了的研究。
◆教学建议
新授时,引 导学生关注选择近似数时近似数与原数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再判断估算
得数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大小关系。
师:804和195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
指名学生回答,并得出804的近似数800,和195的近似数200
师:804估成800后估大还是估小了,相差了多少?195呢?
生:804估成800后估小了4,195估成200后估大了5

56



师:那这样估算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哪个大呢?差多少?
学生同桌讨论,最后汇报结论,教师引导小结。
◆资源链接
先估算,再划去比500小的式子
396+219 333+118 734-246 948-439
693-381 204+298 609-99 192+308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42.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45
错误

17.8%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五单元


基本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外练习题 综合 单元
总复

√ √
相关知识
陈述性知

近似数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

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
教学简述
义。教 材没有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两个情境,通过对比
***及新长镇的准确数和近似人数,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
在生活中的作用。
◆典型错题
题目:
写出近似数:

57



1.永乐小学有学生1308人约( )人。
2.一台彩色电视机的售价是8890元,约( )元。
3.一条高速公路全长4966米,约( )米。
错解:
1.永乐小学有学生1308人约( 1305、1307等 )人。
2.一台彩色电视机的售价是8890元,约( 8880、8891、8850等 )元。
3.一条高速公路全长4966米,约(4965、4967、4900 等)米。
◆原因分析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我是教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
比较难理解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因此大部分的学生是不理解的,只有小部分的学生
可以理解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是出错比较多的。
◆教学建议
错对学生出错的原因,以现 实情境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
区别。理解近似数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个 数容易记住?”并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碰
到过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价值,从而在生活中恰当选用近似数 。同时要注意的是一个
数的近似数并不是唯一的,如果学生对同一个数提出了不同的近似数,教师要予以 肯定,
并让其比较哪个更接近准确数。
◆资源链接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2.1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单元
采集样本 70 32.3%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第六单元
作业本

基本 √

综合
58




新授

练习




相关知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总复



复习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

这是克和千克认识的第一课时中的一道练习题。在这节课中,学生已
教学简述 经感知并认识了 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
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典型错题
题目:
判断: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
错解:√
◆原因分析
受生活经验、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 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
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在孩子们的印象中,“铁”就是要比“棉花”重,即使 它
们之前质量的表述是一样的,也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判断。
◆教学建议
1.请生 仔细读题,尝试分析:是谁和谁在比轻重?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同为
一千克和一千克,有轻重吗?
2.转换题中物体,尝试解决:一千克的油和一千克的水谁重?(由于油和水同为
液体,学生理 解起来更容易,从此题中引申到错题中,一千克=一千克,明确质量相等
的任何物体都是一样重的。)
◆资源链接
案例:
生教生: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一样重

59



记得小时候也曾遇到过这个题目:“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谁重?”“棉花。”天
真的我脱口而出。今天 ,我又看见了如当年我一样天真的孩子。
我出示的是一道判断题“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马上响起两种声音
——“正 确。”“错误。”喊“正确”的孩子一脸自信,喊“错误”的孩子一脸微笑。
再仔细看一看,喊“正确” 的孩子里有王*,喊“错误”的孩子里有范*,这俩人属于班
上的活跃分子,好了,让这俩孩子辩论一下 吧。
范:你说1等于1吗?(边说还伸出一个手指)
王:等于呀!
范:你说1千克=1千克吗?
王:等于呀!
范:那不就对了吗?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一样重。
王:不对,棉花那么一大堆,铁只有一小块,那怎么一样重呢?
(其他孩子都在看他们俩人的 好戏,也有孩子跃跃欲试,想来说服王玺鉴。范家良沉默
了一会,说老师我还有办法说服他。)
范:(举起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如果我的这本书是1千克,这个文具盒也是1千
克,你说它们两 个相不相等啊?
王:相等啊!
范:对了呀!他们的重量都是1千克,只不过是不同的物品罢 了。1千克的棉花与1千
克的铁就是一样重的呀!
王:可是棉花还是多出那么多啊?
(范*坐下了,看来他还是想了办法的,只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让王*醒悟。魏*举
起了手,我把 这个机会给了他)
魏: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只需要知道它们的重量就可以了。现在它们的重量 都
是1千克,所以应该相等呀!
王:(支支吾吾,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棉花那么多耶!
魏:棉花是很轻的,也是很软的东西,铁是实心物体,所以小些,但是重量有那么多呀!
王:(虽然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没有心服)
(伍*举起了手,看来他应该有办法让王*醒悟。)

60



伍:我们这里比的是重量,只需要看它们的重量就行了。你说的棉花一大堆, 那是棉花
的体积,我们不是比的堆数大,而是比的重量。
(我很欣慰伍*能用体积这个概念来 解释,但很多孩子是不懂体积的意思的,所以他后
来又说的是堆数大小,估计孩子们能听懂的。)
王:哦,是这样的。
一场精彩的辩论到此结束。我主动鼓起了掌,我说把掌声第 一送给范*同学,能想
出用文具盒和书的比较办法来解决问题,第二把掌声送给魏*,因为魏*愿意帮助 同学并
且知道铁是实心的物体,第三把掌声送给伍*,因为他也愿意帮助同学,并且数学知识
如 此丰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鼓掌完毕,我说我建议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王*同
学,因为他敢于坚持 自己的意见并能在别人的帮助下修正自己的错误,有这样的学习态
度是很棒的。热烈的掌声再次在班上响 起。最后我说记住今天班里热烈的掌声,这些掌
声让我们明白——1千克棉花与1千克一样重。
最后那句话是孩子们大声说出来的。听上去让我感觉分外有激情,分外悦耳!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4.7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35
错误

20%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

61



错题来源 第六单元


基本 √


课时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堂作业本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这是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作为物体质 量单位,克和千克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但是现在的学生实际接触的并不多。
◆典型错题
题目:在( )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包大米重5( ),一瓶牛奶重500( ),一只香蕉重150( ),一只母鸡重
2( )。
错解:
一只母鸡重2( 克 )。
◆原因分析
作为物体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
原因,现在的学生实际接触的并不多。而物 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
称,学生未清晰地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对克和千克 的实际“大小”未形成较
鲜明的表象,因此学生不能合适地选择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
◆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借助了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
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
千克的表 象。

62



课后让学生收集各种不类型的物品,亲自测 量或是从物品的包装上找到物品的质
量,并用手掂一掂。真正达到对不同质量的物品有感性的认识。
◆资源链接
物品测量登记表
物品名称



猜一猜物品质量






测一测物品质量



掂一掂的感觉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8.2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45
错误

19.6
%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六单元


基本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外练习题 综合 √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


6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谢认识,建立了初
教学简述
步的质 量观念,而此练习是在教学了新课后进行的练习,知道1克和1千
克的概念,主要是让学生在建立质量观 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
量的意识和能力。
◆典型错题
题目:在( )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包大米重5( ),一瓶牛奶重500( ),
一根香蕉重150( ),一只母鸡重2( )。
错解:
一包大米重5( 克 ),一瓶牛奶重500(克 ),
一根香蕉重150(千克),一只母鸡重2( 千克 )。
◆原因分析
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来称一称,学生并没有清晰的建立1克和
1千克的质量观念,对 克和千克的实际“大小”并未形成鲜明的表象,因此学生还不能
合适的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另外还由于 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物品的质量没
有直接的接触和掂量。
◆教学建议
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我借助了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
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 掂一掂,再次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1千克
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的 观念。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
常 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认
识一些不同的秤后, 实际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我为学生提供了 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
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资源链接

64



强化训练: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8.9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96 45.8%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六单元


基本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期末综合性练习卷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
问题
陈述性知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拓展 √
程序性知

√ √
知识属性 √ 策略性知识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学生已经认识了克和千克的知识,并能判断一个物体的重量单位,之
前的练习中,学生也知道了1个鸭蛋的重量大约是70克的知识。
题目: 五、判断
2、1千克鸭蛋大约有15个。( )
错解: ×
◆原因分析
1.现在 的孩子对于这种生活味十足的判断题目缺乏切身的生活体验,很难进行一个
理性的判断,就算做对的同学 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蒙的。虽然,前面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

65


< br>一个鸭蛋大约70克,但要根据这个信息算出1千克鸭蛋的个数也是很困难的,毕竟70
×()≈ 1000这样的计算还没学过。
2.教学时,老师对这种生活题涉及的不够多,举一反三的方法也没教给学生。
3.虽然这样 的考察旨在促发学生关注生活,但这样的考察并没有贴近教学实际,反
而是在考察教师是否讲到过这样的 题型。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知识来推理计算解决所遇到的生活问题。 师:1千克鸭蛋应该是多少个呢?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你应该回忆一下我们
已经知道的1个鸭 蛋的重量。再根据1个鸭蛋大约70克的信息来算一算1千克的鸭蛋
大约有几个?
引导学生计算1000里面大约有几个70?
师:你能在草稿纸上自己试着算一算1000里大约有几个70吗?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汇报校对。
小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冷静的思考,根据已有的知识来仔细分析
拓展:请你再思考一下如果鸭蛋比较大的话1千克大约有几个呢?
◆资源链接
根据生活经验填空:
一个鸭蛋大约重70( )
7个鸭蛋大约重( )克
1千克大一点的鸭蛋大约( )个,小一点的大约有( )个。
1千克大一点的鸡蛋大约( )个,小一点的大约有( )个。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3.7%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83
错误

41.7%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

66



错题来源 第六单元


基本


课时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教科书第89页
运用克和千克知识解决问

陈述性知


综合 单元
总复

√ √
相关知识 拓展 √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这是在学生学习克与千克的基础上,进行的解决问题练习,对学生来
教学简述 说是个难点。涉 及到单位的互换,乘加的计算等知识。学生才学会了克与
千克的互化,一下子计算那么复杂的题,他们就 不好理解,因此错误较高。
◆典型错题
题目: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错解1:妈妈要付多少钱?2千克÷500克=4 4×2=8(元)
错解2:妈妈要付多少钱?4×2=8(元) 4×2=8(元) 8+8=16(元)
错解3:小红要付多少钱?2500克÷500克=5 5×3=15(元)
错解4:小红要付多少钱? 8+3=11(元)
以上只是错解中的一部分,此题学生的错误可谓五花八门,问题与解答不相符的情
况很多。

67



◆原因分析
1.书本中出现这道练 习的本意是要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多以500克作为计量单位
的情况,学会灵活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由于之前的教学中涉及到的只是1千
克=1000克的概念,学生对500克的感知比较薄弱。
2.这道题涉及到单位的互换,乘加的计算等知识,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
答,本身超出 学生了的能力范围,因此学生错误才会高。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 水平。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
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 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
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在课 前调查中观
察一般散装的物品是以500克还是1000克作为计量单位的。
2.设计要坡度 。这道题本身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可以先提一个问题“2千克苹
果要多少元?”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
3.进行统一单位名称的规定,告诉学生单位名称统一的好处,比如容易比对,考
试时能及时发 现错误。
4.平时加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力求问答一致。
◆资源链接
推荐文章《东西南北 教育视察》2010,9 “小学数学中单位换算的“规范”性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6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4
错误

64.81%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时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七单元 题 基本 √
68

新授



题目出处 课堂作业本42页

综合

单元
总复


型 练习

复习



相关知识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
陈述性知

拓展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这是学生第7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中关于估算来解决问题的课后一道
教学简述
题。在教 材里,在课堂作业本中,简单的已有不少练习,但这道没有出现
估算,一下子让学生直接计算那么难的题 ,他们就不好理解,因此错误较
高。
◆典型错题
题目:原有苹果550千克,上午卖出苹果128千克,下午卖出193千克。一天卖
出( )
千克,还剩( )千克。
错解:一天卖出(330)千克,还剩(220)千克。
◆原因分析
1.教材练习 设计欠佳。因为这个单元刚学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而在这道题
中却出现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道题明显是超出了学生的
能力范围。
2.教学内容与练习脱轨。这练 习是学生学了估算计算后的一道题,是否这道题本
身设计出现问题。
◆教学建议
1.设计要到位。这道题本身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是否把问题改为“一天大约卖
出( )千克,大约还剩( )千克。”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
2.设计的练习一定要与新授的内容 紧紧联系。这题是估算后的一个练习,这题在
字面上都没有从估算的角度去出题,因此学生错误才会高。

69



◆资源链接
强化训练:
参加学科类兴趣小组的有348人,艺术类兴趣小组有578人,大约有多少人参加
了学校的兴趣小组? 艺术类的比参加学科兴趣小组的大约多多少人?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94
错误

51%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课时


***
错题来源 第七单元


基本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内独立作业(练一练)
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
决问题
陈述性知


综合 √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拓展 √ √
知识属性
程序性知


策略性知

教学简述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础上出现的有关和差关系
的解决问题
◆典型错题
题目:张爷爷收黄豆810千克,比收的玉米多190千克。收黄豆和玉米一共多少
千克?

70



错解:(1)810+190=1000(千克)
(2)810+190=1000(千克) 810+1000=1180(千克)
(3)810-190=720(千克)
第一步用加法计算的达到了30人,错误率达31.9%。其他错误基本是计算错误。
只算对第一步的有7人,错误率7.4%。
◆原因分析
这是一题和差关系混合在一起的题目 ,其中前面的相差关系是逆叙的,这就增加了
难度。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逆叙说法需要学生“脑筋 转个弯”,需要学生进行反
向思考:黄豆比玉米多190千克,意思就是说玉米比黄豆少收190千克, 所以玉米的
重量多,应该用加法。但由于这类题在教材中本来就出现的少,更没有单独的例题,因
此学生几乎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看见“多”字就用加法,看见“少”字就用减法,而
不会去反过来进 行深入的思考。
◆教学建议
1.在学生熟练掌握顺向相差关系的基础上,适当补充逆叙的相 差关系题目,并要进
行直观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同时要在平时的练习中 适
当增加对比练习量,使学生对这两类题目都比较熟悉,并能注意辨别。
2.教学中注意避免 学生思维僵化,注意打破一些不良的思维定势,着重通过引导学
生比较两者的数量后再思考用什么方法计 算。
◆资源链接
对比练习:(建议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
1.小红有9支铅笔,小明比小红多3支,小明有几支铅笔?
( )的铅笔多,算式:
2.小红有9支铅笔,比小明多3支,小明有几支铅笔?
( )的铅笔多,算式:
3.水果店有苹果16箱,梨比苹果多8箱,梨有多少箱?
4.水果店有苹果16箱,比梨多8箱,梨有多少箱?

71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47.2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96 34.4%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八单元


基本 √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课堂练习题 综合 单元
总复


相关知识 统计表和统计图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策略性知识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学生已经学会观察简单 的复式统计表和画1个格子表示5个单位的统
计图,但根据统计表中数学信息来提数学问题时还是会有很 多的障碍。
题目: 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喜欢体育活动的统计表
项目
人数
乒乓球
45
足球
50
跑步
15
游泳
25
跳绳
35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计算吗?

72



错解: 乒乓球是跑步的几倍?45÷15=3
喜欢跑步的人数比游泳多几人?25-15=10(人)
◆原因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阅读 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理解这样的信息量
较大,题目表述复杂的题目确实存在着困难 ;更何况还需要他们自己组织语言提数学问
题,学生往往会无法表达题目的主要意思,如本题的主要在讲 “喜欢的体育活动”,学
生往往忽略了“喜欢”,在提倍数问题时,主语也表述不清楚,如第一个错解 “乒乓
球是跑步的几倍?” 就是把“乒乓球”当成了主语,而没弄清主语应该是喜欢乒乓球
“的人数”。
2.教学时,作 为数学老师忽视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其实这
些都是影响着学生理解题意,表述问 题的重要因素。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阐述题目的主要意思、提醒学生注意提问时的信息关系表述。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题目,谁能说一说它只要在说什么事情?
生:说的是二年级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
师:是的,既然讲“喜欢”的活动,那我们在题问题 时也应该表达出这一层意思,
否则就不符合题目的只要意思了。谁能来提一个数学问题?
让学 生自由提问题,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解决同学的问题。当学生出现了类
似典型错解中主语混乱,表 述关系错乱的问题时,板书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
失误之处。
(1)主语混乱:“乒乓球是跑步的几倍?”
师:乒乓球的什么是跑步的几倍啊?
生:人数
师:是啊,我们说话的时候应该说完整,说清楚,否则别人要理解不清楚的,所以< br>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

73



(2)关系错乱:“喜欢跑步的人数比游泳多几人?”
师:大家仔细看看喜欢跑步的人数和游泳的人数到底是那个更多?所以这句话应该
怎么说呢?
生:明明是喜欢游泳的人多,所以应该说是“喜欢跑步的人数比游泳少几人?”或
“喜欢游泳的 人数比跑步多几人?”
◆资源链接
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的统计表
项目
人数
围棋
35
合唱
20
电脑
15
书法
50
美术
45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计算吗?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误

采集
学校
课时


采集样本 96 38.5% 采集者 *** ***
错题来源 第九单元


基本 √
新授


练习


复习



题目出处 单元综合性练习 综合 单元
总复

√ √
相关知识 数列的变化规律
陈述性知

拓展
程序性知


知识属性 策略性知识

74



学生刚学习找规律方正图形规律和循环排列的规律,基本掌握了图形
教学简述 变化规律,但数列的规律 相对较抽象,学生较难把握数列本质的规律,再
加上计算失误,导致此类规律出错的学生比较多。
◆典型错题
题目:7、按规律填数
(2)1、4、9、16、( )、( )
错解:1、4、9、16、(24)、(33)
1、4、9、16、(25)、(41)
◆原因分析
1.二年级学生易于观察和发现图形变化这类直观的规律,而对数列这种抽象的规 律
缺乏分析能力,同时分析数列各数字之间关系时需要大量的计算,而二年级学生的计算
错误率 较高这一现实也影响了正确解题的机率。
2.在教学中,教师教会了学生分析数列关系的方法,但仅局 限于相邻两个数字之间
简单的和差关系,忽视了递增的和差关系和倍数关系。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分析数 列时
的计算正确率和检查数列规律的方法关注不够。
◆教学建议
1.新授时,要扩 大数列规律的练习量,丰富的数列规律展现给学生,并要细致分析
各种数列的特点,最好是能结合直观的 数形结合讲解。
如:
1 4 9 16
1×1 2×2 3×3 4×4

能尽可 能多的帮助学生对数列的规律更直观,更有效地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
生发现数列规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75



2.练习时,鼓励学生能在相邻两数之间标明 和差关系,不是和差关系的数列也能用
做记号等方法表示出数列的规律。并提醒学生注意各部分要计算正 确,避免不必要的计
算失误导致的错误。
3.检查时,要注意数列规律的检查和计算失误的检 查。所以教师在任何一个教学时
机都要注意提醒学生检查这两点。首先是观察分析所发现规律是否正确, 然后用发现的
规律带进数列从头计算。
◆资源链接
按规律填数
(1)1、8、3、6、5、4、( )、(
(2)2、3、5、8、12、17、( )
(3)1、1、2、3、5、8、13、( )
(4)2、4、8、16、( )、( )
(5)2、3、5、8、12、17、( )
(6)96、( )、24、12、6、3
(7)1、4、9、16、25、( )
(8)7880、7890、(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29.4%


76





)、(

朴载相-简短祝福语


金正阁-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描写春天的作文-科协工作总结


2013安徽高考数学-饮食指南


汽车促销活动方案-三年级作文熟悉的人


会计从业资格证成绩查询-快乐寒假手抄报


升国旗演讲稿-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关于宽容的议论文-大学毕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