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温柔似野鬼°
738次浏览
2020年08月30日 15: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鞍山师范大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精品经典
一、 除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在上册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试商
方法是以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 引入,通过
分苹果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抽象过程。还注意引导学生把
学到 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上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
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 生活,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 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
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能力目标: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
格式。
教育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时数: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苹果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 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教育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团结合作。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并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出示1。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1. 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 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
4. 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
(1) 如果每盘放6个呢,怎样列式?出示2。
(2) 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
(3) 汇报分的结果。
5. 试一试。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 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 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20÷6=3(盘)——2(个)
(3) 你能试着算一算,你的计算结果对吗?
三、学中做
1. 课件演示第3页试一试的第1题。
2. 完成试一试(2)。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做中得
综合练习。
(1) 完成练一练1。(2)完成练一练2。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除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后在学习生活中要正确
利用竖式进行除法计算 。
六、作业布置。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橘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
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体验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有余数
除法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课 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是淘气的生日,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去给淘气庆祝生日啊?
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淘气妈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
(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师生互动
1.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挂图再次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
(3)组织小组讨论: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橘子?
(4)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2.进行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组织学生对孩子的板书进行评价。
4.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学生讨论: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第4页“练一练”第1、2、3、4题。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草莓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 法的试商经验。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草莓挂图,投影仪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二、玩中学
1. 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 看图说图意。
(2) 指名汇报。
(3) 怎样列式?
(4) 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 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 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 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 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三、学中做
完成第4页的试一试。
四、练一练。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 完成第5页的第1.2.3.4.5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同学们要正确掌握试商的方法,记住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
六、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租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
展应用意识。
2、教育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 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
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 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二、玩中学
1. 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如果有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 摆一摆,说一说。
通过摆一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怎样分配合理?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
3. 试一试。
继续通过应用,使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
每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三、学中做
1. 完成练一练的1.2.3.4题。
(1) 独立完成。
(2) 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
我们根据题 意用除法求出商。
五、作业: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派车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
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掌握了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 “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派车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1)可以怎样派车?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
的理解和表达,如 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
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 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
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
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第9页“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除法的练习课(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道理。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 用。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认真学习。
3、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开学已经一周了,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2、3、4、5、6、7题。
三、综合练习
(1) 填一填。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a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 )和( )。
b计算有余数除法,( )一定比( )小。
c37里面最多有( )个6,还余( )
(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a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 )次
①4 ②8 ③9
b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 )条船。
①7 ②8 ③9
c、一批树苗不到70棵每行栽7棵和每行栽9棵,都剩下6棵,这些树苗有( )棵。
①63 ②57 ③69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能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
五、作业布置。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除法的练习课(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道理。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 用。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认真学习。
3、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除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二、基本练习
1、 填一填。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5<39 90×7<36 4×( )<33
9×( )<64 6×( )<25 5×( )<26
2、 用坚式计算。
8÷3 19÷5 14÷5 19÷4
三、综合练习
1、填一填。
A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数要比( )数小。
B45里面最多有( )个6,还余( )
(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a39÷8=( )
①4……7 ②6……1 ③5……1
b一个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
①9 ②8 ③7
c、58÷()=8……2。
①6 ②7 ③89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能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后进生还要加强辅导。
五、作业布置: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二 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 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
加、除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是 四则运算在实际中的综合运用。
内容安排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 及
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垢污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并
能运用了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到混合运算
要有 一定的顺序;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
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计
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时数;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 “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 法、后加法”的运算顺序,体会
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谁能用讲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1. 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
息?
(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 如果至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 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应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他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
报。
(3) 说一说又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4) 教师介绍脱试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3.做一做。
(1) 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
做一做。
(2) 指名汇报。
二.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结合刚才的练习,你得到什么结论?
三、练习:完成试一试的第1.2.3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看清楚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五.布置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买鲜花
教学目标: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3. 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第14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 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 24÷8=3(元), 5-3=2(元) 答:(略)
b . 5 - 24÷8
=5-3
=2(元) 答:(略)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5-24÷8 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5-24÷8”中 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
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 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也可以表
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贵多少元?
因此计算“5-24÷8”的时候,应先算24÷8=3,再算5-3=2,用脱式计算式:
5 - 24÷8
=5-3
=2(元) 答:(略)
(3) 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 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2) 让学生独立解答。
(3) 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
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 第15页“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 第15页“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
五.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能够进行
正确 计算,提高计算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关混合运算的两步试题。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
数学练习课,进 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
1. 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一画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在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6+7×3 29-6×2 54÷9+3 18-6÷2
2. 算一算,看谁算得最准确。
2×6+37 8×7-34 42+40÷5
90-54÷6 56-2×6 40+2×6
学中做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1+7+7+7+7=21+( )×( )=21+( )=( )
(2) 65-8-8-8=65-( )×( )=65-( )=( )
2. 完成练习题的第4.5题。
三、综合练习。
1. 把两个一步算式写成一个两步算式。
4×8=32 64+20=84 60-32=28 84-72=12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完成练习题的第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对有乘、有加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巩固练习,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过河
教学目标:1、知识目 标:通通过“过河”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 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有小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式题。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看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 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1)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指名汇报。
(2) 试着做一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想一想。
由情境入手,领会理解运算顺序。
(1) 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2)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3. 试一试。
试着做一做(29+25)÷9。
三、课堂练习。
1. 做一做。
完成做一做的习题。
(1) 先说一说计算顺序。 (2)再独力计算。
2. 比一比,算一算。
16+24÷8 18—9×2 30—6÷3
(16+24)÷8 (18—9)×2 (30—6)÷3
四、综合练习。
1、练一练。
(1) 在〇里填“<”、“>”或“=”。
7+7+7+8〇7×4+1 7×9—〇7×7+7
30÷5+1〇30÷(5+1) 9—2×4〇(9—2)×4
8+32÷8〇(8+32)÷8 18+36÷9〇(18+36)÷9
(2)判断。
①(8+6)×7与8+6×7都要先算乘法。 ( )
②81减去6乘以6的积,列式为:(81—6)×6。 ( )
③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 )
2. 实践应用。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五、小结。
六,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使 学生能够进行正确计算,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两步计算的式题。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 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
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投影仪出示)
1. 画一画先计算什么,在计算出来。
27+3×4 46+26-24 36÷4-6
98-27-16 48+32÷8 87-7×9
2. 啄木鸟医生。对的画对号,错的画错号。
12-6×2 8×4+15 20-10÷5
=6×2 =32+15 =10÷5
=12 ( ) =47 ( ) =2 ( )
选者正确答案。(1)停车场上有大汽 车40辆,还有4排小汽车,每排5辆,停车场上一共
有多少辆?正确列式为( )
①40×4+5 ②(40+4)×5 ③40+5×4
(2)二年一班有5个 小组,每组8人,其中有24人是男同学,其余的都是女同学,女同学
有多少人?正确列式为( ).
①24-8×5 ②8×5-24 ③8×5+24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3)8瓶饮料24元,一袋饼干5元,饼干比一瓶饮料贵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
①24÷8+5 ②24÷8-5 ③5-24÷8
三、综合练习。
列式计算。
(1) 25加上6与7的积,和是多少?
(2) 36除以9得商再减去3,差是多少?
(3) 5乘以7减6,差是多少?
(4) 42加上48除以6的商,和是多少?
以上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很认真,对所学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 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是学生能够进行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体会 数学与实际生活
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有小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式题。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商议节练
习课,进 一步巩固带小括号试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
问题。
二、基本练习。
1. 先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第一步求什么,再脱式计算。
完成练习三的第3.5.6题。
三、综合练习。
1、填一填。
① 在混合运算的算式里,要先算( ),后算( ),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② (64—40)÷4要先算( ),再算( )。
③ 29+35÷5要先算( ),在算( )。
④ 算式8×7—5的差式( ),要使算式等于16,应该列式为( )。
2.选一选。
⑤ 2+3×4与(2+3)×4的得数( )。
A.相等 B。不等
⑥ 9×(3+4)和6+11—7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 )
A.除法 B。加法 C.乘法 D.减法
⑦ 算式:(6+3)×9的读法是( )。
A.6与3的和乘9 B.6加上3乘9 C.6加上3的和乘9
3、 列式计算。
i. 52减去40的商再除以3,商是多少?
ii. 甲数是35,乙数是28,把它们的和平均分成9份,每份多少?
4、 实践应用。
a) 完成练习三的第4.7题。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 )


精品经典











三、方向与路线
教材分析:本单元在 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
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并 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线路图。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会遇到方向与线路的问题,因此学习这课就显得十 分必要。为学生提供思
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路线,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给定
一个方向 (东、西、南、北)能辨认一定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
在位置。结合本地的情况,认识简 单的路线,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
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平时认真观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能辨认一定的方向,
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认识简单的路线,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方向板。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
教学内容:辨认方向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给定 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教育目标: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能辨认一定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习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 )面,商店在学校的( )面。
医院在学校的( )面,邮局在学校的( )面。
二、学习新课。
玩中学
1. 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 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 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三、课堂练习。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 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 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 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北、西分别是那位同学。
3. 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辨认八个方向,平时同学们要多 观察,正确说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
方向。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路线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
方向 和经过的地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育目标:体验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关于方向的知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路线图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路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我们学校明 天要来一批外地的小朋友,学校想让我们班的同学带着这批小客人乘
坐1路车去动物园。如果你是小导游 ,你能向客人介绍一下1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二、教学新课。
1. 说一说。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在小组互动中学会认识路线。
(1) 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
(2) 全班交流。
2. 填一填。
通过填一填,进一步明确行驶方向及路线。
(1) 自己独立填一填。
(2) 小组内说一说。
(3) 全班交流。
3. 玩一玩。
通过做游戏,是学生进一步明确行车路线。
(1) 公布游戏规则。
说出游览 的起点是什么站,终点是什么站,汽车怎样行驶的。前面一位同学行走路线的终
点是后一位同学行走路线 的起点,手尾接龙,依次进行。
(2) 开始游戏。
(3) 游戏小结。
1. 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中的3道题。
2. 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以上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正确掌握一些地区的路线图。
五、作业布置: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是同学进一步认识路线图,能根据路 线图熟练说出从
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捷克我们来商议接练习课,看看数学知识与 生活有
哪些密切联系。
对话平台
二、基本练习。
1. 说一说。
(1) 你的家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个有哪些建筑物?
(2) 你的房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各摆了哪些家具?
2. 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1)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
(2) 想一想,再回答。
(3) 议一议,再说一说。
(4)说给小组同学听。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1. 剪一剪。
2. 按图中所给的信息贴一贴。
3. 将剩余的图按自己的设计贴在小区中。
4. 小组交流。
(二)填空。(投影出示,学生口答)
从西湖公园出发向( )行驶( )站到超市,再向( )行驶1站到( ),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再向( )行驶( )行驶到市场,再向( )行驶( )站到和平
路,再向( )行驶( )站到少年宫。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练习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由学生自己归纳。
五、作业布置: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单元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是同学 进一步认识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熟练说出从
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在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2、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这捷克我们来商议接练习课,看看数学知识与生活有
哪些密切联系。
对话平台
二、基本练习。
4. 说一说。
(1) 你的家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个有哪些建筑物?
(2) 你的房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各摆了哪些家具?
三、巩固练习。
1、填空。(投影出示,学生口答)
从西湖公园出发向( )行驶( )站到超市,再向( )行驶1站到( ),
再向( )行驶( )行驶到市场,再向( )行驶( )站到和平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路,再向( )行驶( )站到少年宫。
2、仔细观察后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练习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由学生自己归纳。
五、作业布置:











四、生活中的大数
教材分析:本单元单元教学是在学习百以内数 的基础上,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
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 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
活中有大数,然后又利用正方体这一几何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 br>学生实际感受“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通过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学
习读,写万以内的 数;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一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
数感。通过“拨一拨 ”等数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一
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 估计。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估计能力。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教学重点: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一内的数。
教学难点: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实验操作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 计数器,正方体模具。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一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 要性。通过数
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通过“拨一拨”、“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
受,。
2、教育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大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挂图,,正方体模具。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幅图片,每幅图片都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 新知识,谁愿意把他
读给大家听。
这几个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课。
玩中学
1. 说一说。
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 在生活中,由许多这样大的数,你能找出来吗?
(2) 于你的同伴说一说。
2. 数一数。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通过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 小组合作数一数。
每个同学准备2条小正方体,每条由10个小正方体,5人为一小组,摆出100个小正方
体。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在以每小组摆出的100个小正方体为一层,让10个小组同学把 一层正方体逐一放到讲台上,
组织同学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个。
(2) 看图数一数。
意义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出示图片,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 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
(1) 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
(2) 感受一千人在操场上敬礼升旗会是什么样的?
三、课堂练习。
1. 找一找,填一填。
(1) 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
(2) 填一填。独立完成后指明汇报。
(3) 数一数。完成说一说的第(1)题。
(4) 涂一涂。
2. 回家之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在学习中要多观察掌握这些大数。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拨一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拨一拨”、“ 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数的兴趣。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
的数。
2、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一百是几位数?你还 知道向这样的三位数吗?请你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说一说。除了三
位数,你还知道几位数?请你举几个例子 说一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教学新课。
1. 拨一拨
通过在计数器上 拨一拨,学会数数、读数和写数。
(1) 读、写三位数。
完成拨一拨(1)。
(2) 学习四位数及末位有零的数的读写。
完成拨一拨(2)
(3) 你拨我写。在同桌之间进行。
2想一想读书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中做:完成试一试(1),(2),(3)。
三.课堂练习:完成练一练1 ,2,3,4.
以上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 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大数,同学们平时要多观察,掌握方法,
会读会写这些大数。
五、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比一比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比一比的活动,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够用符号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 的作用。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复习准备。
1、生活中的大数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
个问题。
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投影出示)
89○57 125○88 312○197
二、 教学新课。
1. 学一学,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探究 。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在( )里填上“>”或“<”。
学中做1。试一试。先试着做一做,再议一议。
3.想一想
4。数学游戏。
5.估一估。完成练一练的第一、二题。
三、 巩固练习。
1、 把下列的数按数的大小排列起来。
(1)8010 1080 1800 1008 8001
( )( ) ( )( )( )
(2)696 969 996 669 906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 )( ) ( )( )( )
2、 用0、3、5这三个数字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先写出来,后按大小顺序排列。
四、 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先看清数位顺序及数字才比较。
五、 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1)。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 比较大小的方
法及有关数的知识,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数材,进一步感受大数
的意 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得作用。
2、教育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调动学习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大数的意义,正确估计大数。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 学会了许多有关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上一节
练习课,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看看那 个同学学的最出色。
二、基本练习。
1. 完成练习五的第1,2,3,4,5题。
三、综合练习。(投影出示)
1、 选一选。
(1)下面几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数是( )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A、1803 B、1083 C、1008 D、1800
(2)5000前面的数是( )
A、4000 B、5001 C、4999 D、4990
(3)数中间只写一个0的是( )
A、五千零四 B、五千一百四十 C、五千一百零四
(4)下面的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A、5070 B、5700 C、7005 D、7500
2、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每人出示一个大数,然后按大小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比较认真,平时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养成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好习
惯。
五、作业布置。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2)。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 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
法及有关数的知识,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 实数材,进一步感受大数
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得作用。
2、教育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调动学习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生活中的大数,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大数的意义,正确估计大数。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 学会了许多有关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上一节
练习课,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看看那 个同学学的最出色。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二、基本练习。
2. 填一填。
(1)( )个一千是一万,一千里面有( )个一百,( )个一百是一万。
(2)由3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6028是由( )个千,( )个十,
( )个一组成的。
(3)千位右边是( )位,左边是( )位。
(4)6006是一个( )位数,左边的6在( )位上,表示6个( ),右边的6
在( )位上,表示6个( )。
(5)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四位数是( )。
(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 )位数。
2、写数。
1)超市今天的营业额是五千零八十八元。( )
2)一切工作台DVD机的价格是六百零三元。( )
3)我国的信封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
4)地球的极圈半径大草原约为六千三百一十八千米。( )
三、综合练习。(投影出示)
1、 判断题。
1) 一个一万是一万个一。( )
2) 读数和写数都是从最高位起,按顺序读、写。( )
3) 4003读作:四千零零三。( )
2、 读数。
6000( ) 4502( ) 207( )
3092( )6258( )5002( )
3、 比较大小。
1000○999 99○101 1010○999+1
99○100-1 1879○1987 8970○8790
四、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大家对所学的知识基本已能掌握,以后在生活中对一 些大
数要多记,多用。
五、作业布置。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五 测 量
教材分析:本单元探索的主要内容是结合生活实际,经历测量 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
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出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它们 之间
的关系。主要包括体会千米、毫米和分米的含义,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
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
过测 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
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 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
的长度。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平时认真观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发展估测意
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
度单位。。
教学难点: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尺。
教学时数: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铅笔有多长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 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通
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通过“估一 估”、“量一量”等活
动,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教育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
3、 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地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1、“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他帮忙”。
2、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3、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 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
面上, 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
书中表格中。
b) 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 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 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
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 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 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 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 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 活动。
a. 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 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 指名汇报。
(4) 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二)认识毫米。
1. 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1) 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
这些知识。
(2)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 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 ?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
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2. 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三、课堂练习。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 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 br>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
记画出 两个端点。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 判断
4. 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四、课堂小结。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基本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
系。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千米有多长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4、 知识目标: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
立千米的空间表象。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5、 教育目标: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6、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用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教学用具:米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 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
量,不就知道了吗?
二、教学新课。
(一)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1. 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 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
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 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 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 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 (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
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 想一想。
(二)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1) 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 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
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2)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1千米=1000米
4. 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 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 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
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 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
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2)完成书中42页填一填。
三、巩固练习
1、估一估。
(2) 我 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
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 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3) 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 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
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2.完成43页的第1题。
3.完成43页的第2题。
四、小结
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今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
五、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六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 练掌握千米、米、分米、
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练习
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2.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 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
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3. 能力目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 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
教学用具:米尺、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 来上一节数学
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
1. 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 量一量: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3. 填空:(投影显示)
(1)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作单位;量比
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 )作单位。
(2) 38米+54米=( )米 1米-6分米=( )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 )分米=( )米 1米-85厘米=( )厘米
(3) 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 )厘米,正好身高1米。
(4) 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 )
厘米。
(5) 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1只梨重( )克
(6) 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 )张 。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 )张。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习6的第1.2.3题。 2、完成练习六的实践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很多题目,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
理 化。,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2.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 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个 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
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
更聪明、更有才智。
二、回顾与整理。
1. 你学到了什么?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
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
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
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
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
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
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
(3)出示图3。
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
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2. 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a. 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
b. 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3. 评一评。
a.自我评价。
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4. 忆一忆。
a. 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
个问题等。
b. 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
c. 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
5. 写一写。
a. 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b. 学生完成纪录卡片。
三、课堂练习。
1、 做课文49页第1.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整理与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使知 识更系
统化和条理化。
五、作业。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同
时 ,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
4、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 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谈话引入。这节课 ,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用这些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堂练习
1.
2.
凳上智慧梯。完成46页的第2题。
你知道吗?完成46页的第3.4.5.6.7.8题。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三、巩固练习。
1、 计算。
5分米+30厘米= ( )分米 1米-20厘米=( )厘米
1米+30毫米=( )毫米 1千米-200米=( )米
2、 比较大小。
130厘米○2米 27分米○27米
195厘米○20分米 1米3厘米○103厘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非常认真,我们对前面学过的知识 进行了巩固练习,平时要多练才能更
好地掌握知识。
五、作业。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乡村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 “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
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 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
进行解决。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 的想法。
5、 教育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在很 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小村庄。潺潺的河水从那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
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 着,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真实人间仙
境。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教学新课。
1、 看一看。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整体感知画面。
i.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ii. 在小组内交流。
iii.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说一说。
分布引导,循序渐进。
(1) 出示书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看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要
求小组内交流。
(2) 每组派代表汇报。
3.算一算。
解决发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
对于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 知识尝试进行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放
在问题银行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课堂练习。
1、小黑板出示
日期
数量
21日
908
22日
1002
23日
890
24日
980
( )日的产蛋量最多,有( )个。( )日产蛋量最多少,有( )个。
这几天的产蛋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2.练一练。
58-7×6 8×6+22 17+81÷9 (56-45)×6 8×(70-65)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乡村”,知道自己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 学问
题,并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五、作业。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单元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2. 知识目标:在练 习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同
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的发展。
6、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 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谈话引入。这节课 ,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用这些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
3、 计算。
5分米+30厘米= ( )分米 1米-20厘米=( )厘米
1米+30毫米=( )毫米 1千米-200米=( )米
4、 比较大小。
130厘米○2米 27分米○27米
195厘米○20分米 1米3厘米○103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180厘米=( )米( )厘米 15分米=( )厘米
2、连线。
小明的肩膀 30厘米
一本数学书厚 1420米
广州到上海的距离 13厘米
一根绳子长 13分米
小丽的身高 8毫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非常认真,我们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巩固练习,平时要多 练才能更
好地掌握知识。
五、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六 加与减(一)
教 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索并
掌握三位数加减 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内容总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十、
整百数的加减法口算;第二 部分是三位数的加法;第三部分是三位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
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上的应用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
数的加减法口算以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估算,判断
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口算以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
算。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口算以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图片。
教学时数: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买电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教育目标:步培初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用具:口算卡片 实物卡片 磁力板,计数器。。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故事引入。
今天,数学王国里的“放心家电城”终于开张了。瞧,大家都赶来 祝贺,顺便也挑选几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样中意的商品,谁能说说,柜台里都摆放了哪几种家用电器呢?分别是多少钱呢?
二、教学新课。
1. 看一看。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发现数学问题。
(1)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成员讨论。
(2)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很多问题。如: 一台洗衣机比一台
电冰箱便宜多少钱?买其中三样或四样电器共花多少钱?1000元钱能买那几种商< br>品?……教师先选择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加以解决。
2. 算一算。
探索计算的方法。
解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
(1) 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
(2) 板书:500+800=
(3) 怎样计算500+800,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4) 各小组展示算法。
3. 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得加减的口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50页试一试中的题目,得出结果。
(2)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 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2.3题。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同学们在口算时要认真看题,掌握方
法,正确计算。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回收废电池(一)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 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 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2、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3、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教学用具: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 ,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
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 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
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
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
二、教学新课。
1. 看一看。
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 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
环保教育活动 。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 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
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 我们重点研究加
法的有关问题。
2. 算一算。
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1.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2. 教师板书:102+97=
3.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4.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5. 进行计算。102+9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6.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7.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8. 完成第52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1.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的算理。
2. 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3. 完成第53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①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② 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③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 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 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
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5页的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要记住“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
理。
六、 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回收废电池(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2、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2、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3、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教学用具: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38页的第1题。
二、教学新课。
1、课件显示课本55页“回收废电池”
教师指出:根据图示上的 内容,上一节课有的同学已经提出了“一班和三班一共收回多
少节”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 题。
2、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1)列出算式。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102+129=。
2 )问:怎样计算102+129?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计算?让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先估
算,后计算。
(2)显示计算方法。
A、先指名学生口述估算过程。
B、如有学生是这样估算的 :把102看成100,129看成130,100+130=230,所以大约
有230节。
C、估算时,由于每个学生估算的方法不同,答案可能不一致。只要估算过程合理,教
师都要肯定。
D、学生可能会用以下几种方法:
102+129 102+129 用竖式算:
=102+130-1 =100+129+2+9 102
=232-1 =220+11 + 129
=231 =231 ——
231
3、指名学生发现:在计算这道题时,有了进位问题要注意什么?教师板书。
(1)学生小组讨论。
(2)引导学生验正估算的结果。
三、课堂练习。
1、列竖式计算。
292+506 834+786 986+120
644+979 236+549 103=907
2、列式计算。
(1)比835多372的数是多少?
(2)一个数是709,另一个数是766,和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三位数加法进行了学习,同学们要正确地计算,仔细看题,并认真检查。
五、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小小图书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3、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能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
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积极思考的教育,养成验算的习惯。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3、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教学用具: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课外小 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
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 识呢!
二、教学新课。
1. 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 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
中你知道了什么?
(2)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 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 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① 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②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6-118=
③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④ 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⑤ 进行计算。236-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2) 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
① 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②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③ 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④ 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3. 试一试。
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1) 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
(2) 结合实际讨论:找回32元对不对?
(3) 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
(4) 完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4. 议一议。
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1) 讨论300-97怎么算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最简便。?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各小组间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
(3) 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 个0的退位减法,个
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4) 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
5. 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1) 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得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
法法则。
(2) 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3) 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 在下面记一记。
(5) 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
交流计算方法。
6. 议一议。
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
(1) 出示747+87=?独立计算出来。
(2)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与同伴互相交流。
(3) 汇报验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减法,同学们要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并养成验算的
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七(一)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 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
算。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1题。
二、基本练习。
1. 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2题。
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 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
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 差最小。
2. 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3、6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4题。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4. 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5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教材第60页的第7.8.9题。
四、知识拓展。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七(二)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3. 知识目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 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并正确进行计
算。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的第1题。
二、基本练习。
1、投影出示,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375+470 710-459 680-397
743-219 505-279 325+241
2、把这些算式的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行。
(1)400-122、500-328、806-530、1000-488 ------- ------------ ---------- ---------------
(2)300+495、235+399、128+278、603+289 ------------- ------------ ------------- ---------------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546 500
-392 验算: -379 验算:
—— ——
452 401
-325 验算: - 288 验算:
——— ———
2、计算下面各题,你认为哪种方法算方便就用哪种方法。
400-192 500-108 202+89
836-378 600-598 99+459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学习
很认真。
五、作业。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单元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 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
算。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的第3题。
二、基本练习。
1、小黑板出示,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578+380 460-256 970-687
467-118 456-358 907+246
2、把这些算式的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行。
(1)405-128、800-398、706-538、1000-488 ------- ------------ ---------- ---------------
(2)489+195、236+378、428+176、303+543 ------------- ------------ ------------- ---------------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45 657
-129 验算: -487 验算:
—— —
337 976
-325 验算: - 685 验算:
——— ———
2、计算下面各题,你认为哪种方法算方便就用哪种方法。
321-216 453-218 545+189
438-378 900-534 199+32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巩 固了本单元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同学们学习很认真。
五、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七、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的感知了部分几何图形,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安排
了认 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欣赏与设计几个部分。本单元内容接近生活,
来源于生活,让学 生在大量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表象,进一步深化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2、 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 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 结合生活情境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5、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
计图案.
二、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审美意识。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重点:认识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教学难点:会用正方形、长 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
像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角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 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找
一找”“折一折”“ 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学难点:认识角的特征。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现在我们先一起看挂图
(师生一起观看挂图)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小朋友,刚才的挂图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综合图]
T: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角吗?
A:找角,与同桌说说。
B:汇报。
T:小朋友,你们太厉害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 ,那么在我们周围是否有角的影子呢?
你能找到吗?
A: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组代表汇报,均可补充。
二 导入探究,学习新知。
(一) 认识角
T:小朋友,你们刚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师都还没发现到,你们平
时的观察很仔细,很细心,给每一个小组往上爬一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出一个角来。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汇报。
T:小朋友,老师终于知道角是怎样的,(教师画一点)原来是这样的。
A:学生判断 B:汇报
(学生判断错了,应该还要两条线)
哦,原来还要两条线。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负面的解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逐步形成角的
意识。)
A:再次判断。 B:汇报:两条线要和那个点相连在一起。
T:小朋友,我们把这两条 线取个名字,叫——边,这个点叫——顶点。通常为了方便
说出这个角,我们就记作: 1。读作:角1。
(教师演示如何画小弧号:从上一条边往小一条边画一个小弧号,然后在旁边标上1。)
(二) 第一次尝试练习。




A: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B:汇报。
(三) 角大小的认识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T:小朋友,现在拿出 你们桌上的圆片,有的同学是大圆片,有的同学是小圆片,然后
想办法折出一个角。
A:动手折。 B:同桌(大、小)两人相互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小?
T:小朋友,通过刚才折角 比角,我们发现了角有大小,对吧,那么,现在老师想和大
家一起折角,好,我们把圆片对折,然后再对 折,最后对折。
A:思考:同样折三次,同桌两人折的角,谁大谁小?
B:再次比一比。 C:汇报。
T:一样大,可是好象怎么看都是那个大圆片折出来的角大呀,你们能 告诉陈老师角的
大小与边有没有关系呢?
(生汇报)
哦,与边没关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关系?拿出桌上的两根小棒。
A:利用这两根小棒,制做一个角,再小组内讨论,动手实践,角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B:汇报,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没关系,而是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C:教师利用活动角及课件加以演示。
三 实践活动。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角来吗?
A: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几种方法?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四 第二次尝试练习。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什么秘密呢?
A:汇报
哇,挖掘了这么多的秘密,智慧爷爷说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Q1:数角。



Q2:思考。



对这个图形剪一刀,那么还剩几个角? A:猜 B:动手剪——证实。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对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能借助三角尺辨认三种角。让学
生了解“角的知识”与生活 密切相关,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角。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的数角。
教学难点: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完成练习八。
二、学习课文内容。
1、以“去角国做客”为线索,完成书本上的基本练习部分。
2、继续展示课件1。
它们就是陪同我们玩的向导,我们来向他们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记 住,一定要把角的名
称说的准确呀!
完成教材第68页的第1题。
3、展示课减2(一列小火车、6节车厢,车厢上面分别画着教材第2、3题中的6个图形)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节车厢,就请你们标出这节车厢上的图形的各个角,注意直角用符号
“┐”表示。 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都找到了什么角,有多少个?
(1)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答案。
完成教材第68页的第2、3题。
4.展示教材第69页的第6题。
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角的王国吧!请你一边看,一边认,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角?
(1) 自己找,自己认。
(2) 全班交流,角的名称叙述要准确。
三、课堂练习。
在角的王国里,到处充满了新奇有趣的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1. 展示课件4。
(1) 你们看到了什么?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显示教材第69页的第5图)你能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是什么时间吗?
(3) 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4) 分组活动:用学具钟拨一拨,说一说,还有哪 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同样大,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5) 拿起手中的放大镜看看手中的钟面,你又发现了什么?
(6) 指针长了,角的大小变了吗?
做中得
1. 又一个角很顽皮。(出示68页第4题第1个角图)数一数它有几个角。
2. 它在自己身上填了一条线(出示68页第4题第2个角图)。数一数它现在又有几个角。
3. 哎呀,它又给自己添了一条线!(出示68页第4题第3个角图)同学们快数数,现在又
有几个角?
四、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角,知道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的数角,同学们要认真观察。
五、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形与正方形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
形的特征。能够按要 求在之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回用正方形、长方形设图案,
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尺、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面上放一些几何图形,请你认一认,它们都是谁?
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认得这么准确的?
二、教学新课。
1. 活动一。
学生分组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 教师出示若干图形,请同学们说出几号图是正方形,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2) 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先研究用什么方法,再进
行操作。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
(4) 完成“填一填”。拿着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相说一说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 活动二。
通过小游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 猜一猜。
信封里装一张长方行纸,露出一部分。请同学们猜一猜:信封里装的彩纸是什么形状的?
(2) 拉一拉。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拉一拉,(拉动要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彩纸露出部分的 变化,长方
形——正方形——长方形。
(3)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一会是长方形 ,一会是正方形,一会又变成长
方形呢?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课堂练习。
1、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 数一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你发现什么?
学生看书本73页。完成后集体订正。
3、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学们要记住它们的特点,正确区分。
五、作业布置。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生活情景与实践操作,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在观察与比较中,使学
生在头脑里建成 长方形与四边形间的区别与联系。体会平行四边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尝试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情景与实践操作,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活动长方形框架点子图,七巧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件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找一找,你在这幅图上找到了什么你认识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
1. 做一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引出平行四边形,同时渗透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师示“活动长方形框架”。
老师要拉动框架两角,猜猜会是什么结果。用你的小手比一比,和同桌说一说。
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学生到前面来拉动长方形框架两角,将其变成平行四边形。
这个图形的名字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
2. 说一说。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平行四边
形。
(1) 先对你的好朋友说说。(2)谁愿意告诉老师?
1. 画一画。
教师出示点子图。
书上附页3有点子图,请同学们是这在上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吧!
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你觉得自己画得棒不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 拼一拼。
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1) 每个同 学都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我们的七巧板着急了,它也想和平行四边形做
朋友,请你帮帮它,用七巧板拼出 平行四边形,快动手试一试!
(2) 拼完的同学可以将你的平行四边形展示在前面。
(3) 看一看,评一评,你最喜欢谁的平行四边形?
三、课堂练习。
1、找出平行四边形,并涂上颜色









2、把下面的平行四边形变成几个你喜欢的图形的组合。
例: 你还有不同的的方法吗?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与设计
课型:活动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
边形等图形设计 自己喜欢的图案。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数种不同的、带有个人风格的、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情景与实践操作,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图案资料,学生收集的图案、方格纸。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精美的图案,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好吗?
二、欣赏
1、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a) 欣赏。书上图案。学生独立欣赏。
b) 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幅图?它是由什么图形组发的?设计的图案像什么?可以用在
什么地方?
2、试一试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
(1) 看一看。淘气动手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了一幅图案,同学们想看吗?出示图案。
(2) 试一试。你想动手试一试,做一个小小设计师吗?快行动吧?教材73页方格图。
(3) 比一比。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走一走,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的作品,
就悄悄地告诉他。
3、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三、综合练习。
1、 说一说下面这些图画里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生交流各自的图形设计。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设计的图形都非常好看,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勤动手的好习
惯。
七、 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对本单元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能借助三角尺辨认各种几何图形。
让学生了解几 何图形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平面几何
思维。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掌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尺子、三角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平对本单元的知识进
行巩固练习。
二、复习角。
1、下面的图形分别有几个角?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 )个 ( )个
2、请你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一个角。

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三、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1、指出下列图形的名称。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你会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吗?
学生自己动手,教师辅导。
四、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对本单元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复习,同学们平时要养成多思考, 多观察
的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

















八加与减(二)
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 减混合运算,在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
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的连加、连 减、加减混
合运算。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因而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迁移,
让 计算教学连贯成脉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元目标:
1、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 用。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
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捐书活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 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
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 生活中的作用。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
学和 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
把这两所学校的捐 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二、教学新课
1. 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 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
表你知道了什么?
(2) 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14=222(本)
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3(本)
2. 想一想。
(1) 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 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3. 做一做
4. (1)后来呀, 我们的兄弟学校东宇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
(2)汇报算式,结果。
三、课堂练习。
1. 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一枚。
2. 完成练一练第2.3.4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的运算,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看清数字,正确计算。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运白菜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2. 知识目标:. 结 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运用连
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
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 和价值,。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对话平台
二、教学新课。
1. 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先独立思考。
(2) 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 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 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全班内交流算法。
(3) 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3、练一练。
(1)玩成教材77页试一试,78页第1.2.3题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
547-262-138 618-432-125
2、实践运用。

469元 118元 756元 328元 214元 356元
现在我有1000元,
(1) 我可以买哪些商品?(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 连减的运算,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看清数字,正确计算,并要养
成验算的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买洗衣机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 息,并能提出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课件一:小刚妈妈说:我的收入试632元,小刚的爸爸说:我的收入是786元。
你能体现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小刚的爸爸妈妈共收入多少元?(2)爸爸比妈 妈多收入多少元?(3)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妈妈比爸爸少收入多少元?……
二、教学新课。
1. 每月节余。
解决教材问题(1)
(1) 出示问题。出示课件2字幕,小刚家每月生活费需要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
少元?
(2) 学生独立估算。大约节余400元?
(3)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
自己的思考方法。
(4) 全班交流。
2. 需要攒几个月?
解决教材问题(2)。
(1) 出示问题:
出示课件3字幕: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96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
(2)独立思考后,将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展示。
3、练一练。
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
一年级有185名同学参加;二年级有216 名同学参加,三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两个年级
的总和少72人。
(1) 三年纪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
(2)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三、课堂练习。
1、请你帮忙算一算
三年级一班 45人 ,三年级二班 42人 , 三年级三班 44人, 三年级四45人,
又转来16人,怎样分配,四个班级的人数才能同样多?
2、 补充表格。

田字格 算术本 方格本 合计

一年级 127 216 462

二年级 118 69 457

三年级 71 227 483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在计算中同学们要看清题目,算完后要要验算。
五.作业布置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巩固万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并对学生进行计算速度与准确率的训练。
2、教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祖国的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难点:巩固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节练习课 老师要带你们乘坐小火车,去畅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在这一路上,
你会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会找到很多 有趣的问题。想出发吗?
对话平台
二、基本练习。
我们首先来到火车站。好多列小火车呀!
1、课件1:站台停着几辆小火车,车厢上有计算题 ,具体题见教材80页第1题和82
页第6题。)你想乘坐哪一节车厢就算出他的号码,告诉老师。如果 你计算正确,这节小车
厢就由你乘坐了。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听录音1:呜!北京火车站到了!)
出示北京风景图片。
北京的小朋友为我们出了一道题,你有信心做吗?
2、教材第81页第3题。
(1)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 你们做的真棒,让我们听一听,北京的小朋友对你说了什么,好么?录音2
现在小火车又出发了!
出示石家庄风景图片。
石家庄有个朋友叫小乐,他要请你帮帮忙。出示教材82页第4题。
(1) 交流,电表读数是什么意思?
(2) 回答书上三道题,班级评议。
告别小乐,我们继续出发。洛阳火车站到了。
3、完成教材页第7题。
以下安排兰州、乌鲁木齐站,分别完成81页第5题,第8题。
4、同学们,完成了今天的旅游,这是我们走过的路线图。(82页2题。)
四、补充练习。
1、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52-117-89 642-238+127
=352-(117○89) =642-(238○127)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按规律填数。
33 27 50 110
(1) 15 30 ( ) 104 (2)29 67 84 ( )
五、作业。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二)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回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主动学
习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技能训练及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整理与复习”,复习一下同学们所学的知识。你学到了什么知
识?
二、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1、看图教材页两幅图。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在图上着到了 哪些知识,你又想到了哪些数学
知识?
a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b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问题并加以解决。
2、回顾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与收获,请你自己说一说。
(1) 我最满意的一件作品……(2)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活动……
分小组到前面展示、汇报。
3、练一练。
完成教材84页练习1、2、3题。
三、综合练习。
1、 小黑板出示:仔细找一找。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用直角的符号标出直角。 用角的符号标出锐角。
2.有一片树叶的数字是89,有一片树叶的数字是248,有一片树叶的数字 是368,有一
片树叶的数字是106,有一片树叶的数字是113,

(1)哪两片相加的和最大?(2)哪两片相加的和最小?
(3)哪两片相减的和最大?(4)哪两片相减的和最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本单元的一些知识进行了复习,同学们要学会总结,并多训练,知识才
能牢固。
五.作业。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美丽的植物园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复习、巩固万以内的加、减及混合运算。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渗
透了对学生进行 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教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力目标: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技能训练及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过一步巩固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一大早,淘气 和笑笑就起床了!他们收拾完毕,唱着歌儿走在上学的路上。同学们
能不能猜一猜,什么事情让他们这么 高兴呢?
老师悄悄地告诉你们:今天,他们要去春游!同学们喜欢春游吗?如果老师带领你们
跟随淘气和笑笑去春游,你们高兴吗?
二、基本练习。
观察导游图。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读懂导游图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1、 出示植物园导游图和三个问题。
2、 字读三个问题,翻开教材85页,找一找,看一看,你最喜欢哪条路线,请你算一
算。
3、 三名同学选择不同的路线板书。
4、 全班交流讨论一下,哪条路最近?至少要走多少米?
学中做
3、 走进科技馆。
a) 出示科技馆全貌。我们首先到达科技馆,一起参观一下。看看笑笑看到了
什么?
b) 学生自由估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c) 讨论:你同意哪一种结果?为什么?
d) 出示淘气和身边模型,并配音:从图中能看到那些角?
e) 学生独立在书上画一画。
f) 集体交流。
4、 游览植物园区。
通过观察植物类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a) 学生自由提问并在练习本上尝试解决。
b) 解决书上问题。
c) 全班交流。
5、 读一读。阅读“你知道吗”,扩大学生知识面。
a) 独立阅读“你知道吗”。
b) 说说阅读后的感想。
三、巩固练习。
1、这里是植物园前来参观同学的人数统计。
时间
人数
周一
268
周二
198
周三
224
周四
302
周五
289
周六
450
周日

(1)哪天参观人数最多?哪天参观人数最少?相差多少?
(2)请你估计一下星天大约会有多少人来参观?
(3)这一周共有多少同学来参观?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出示挂图 : 植物园线路图
(1)从和平湾到植物园有几条路?至少要走多少米?
(2)最远的路比最近的路要多走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 复习、巩固万以内的加、减及混合运算。同学们平时要认真计算,并检查。
五、作业布置。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九 统计
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 学生已经接触过简易统计表、象形统计图等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简
单的统计表,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 统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单元目标
1、 知识目标:对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
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一个单 位),并完成相应 的列表。能根据简单的问
题,使用简单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 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
中。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 想法。能
够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2、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平时多细心观察,要认真检查。
3、 能力目标:磁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图片,表格,小黑板。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统计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完整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培养读懂统计图 的能够在统计图中获取丰富的信息,
并初步具有在交流中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在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学 习统计知识,使学
生认识统计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2、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平时多细心观察。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读表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统计图
教学难点:会回答统计图的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有关统计方面 的知识。谁知道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呢?
看来统计的作用真是太大了!那我们这节就继续学习统计的知识——(板书:读统计表)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
2、自由读图。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选这自己喜欢的统计图,在读图与交流中获取信息。
(1) 说一说,东东选择了什么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左侧: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右侧:二(2)班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2) 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请你仔细读一读这幅统计图,想一想,图上告诉你些什
么,你又想道了什么?
第一步: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二步:将你在图上找到的信息内容板书在黑板相应的题目下面。
第三步:全班交流、补充。
3、讨论。
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竞赛,请你帮二年(2)班的老师想一想,组织纳降比赛会受 欢迎?
为什么?
三、课堂练习。
1. 对比条形统计图。
巩固学生对方向不同的统计图的认知。比较一下,两副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条形统计图。
不同:方向不同。
无论横向统计图还是纵向统计图,她都在生活有重要作用 。
2. 完成教材88页“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同学们要认真看图,正确回答问题。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调查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用统计图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培养学生
在实际生活中用统 计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教育目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看图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用统计图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身体健康吗?
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说得很好。要想身体好, 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
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调查,统计一下我们二年一 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
二、教学新课。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 计算。
计算自己的睡眠时间,为统计做出数据准备。
(1)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睡眠时间呢?说说你的方法。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用这些方法算出你的睡眠时间。
(2) 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结果。
2. 统计。
进行二年一班同学睡眠时间的统计活动。
你想怎样统计?
活动步走:
(1) 以本组为单位记录本组睡眠时间的数据。
(2) 小组汇报,全半汇总。
(3) 展示大统计表的汇总结果。
(4) 同桌两人共同动手绘制统计图。
3.分析。
分析统计结果,做出判断,阔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 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2) 介绍“你知道吗”。
(3) 小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或想法,说一说” 。“你做得怎样?”“你有什么好办法”
(4) 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89页讨论、练一练。
2、实践应用:
整理衣柜,将你的衣服分类,用喜欢的方式记录,并制成统计图,并说话拟的发现和想法。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实践活动
课型:活动课。
教学目标:
1、 识目标:.巩固“统计”这一部分知识。培养自己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鼓 励每个
学生参与实践的全过程。
2、 教育目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看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分析统计图的数据,会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统计表的意义。
二、新授
1、出示例2(出示幻灯片)
例2:下表是某小学四年级三个班的体育达标人数统计表:
人 班别

性别



一班
16
18

二班
20
19

三班
17
14
引导学生分析下面几点:
(1)哪一个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多?哪一个班体育达标人数最少?
(2)四年级男女同学体育达标人数各是多少人?
(3)算一算:每个班体育达标人数各是多少?全级体育达标人数共多少人?
观察后指名学生回答全班订正。
2、学生交流。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南头镇乡镇企业收入的统计表。
年份
受入(万
元)
1980年
280
1985年
310
1990年
248
从上表中可以知道。
(1)南头镇1985年比1980年乡镇企业收入多多少万元?
(2)南头镇三年乡镇企业共收多少万元?
(3)1990年比1985年乡镇企业收入多多少万元?
(4)南头镇乡镇企业哪年收入最多?哪年最少?
2、仿照上题,分别对本班男,女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试制表格。
(1)汇报
(2)作品展示。
比一比,说一说,谁的统计图、统计表完成的最好。
(3)说一说。
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4)交流。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本次实验你的体会。
四、总结:说一说统计表的意义和用途。
五、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混合运算
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使学生 能够进行正确计算,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计算能力。
复习重点: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复习难点:能正确计算两步计算的式题。
复习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课 型:复习课
过 程: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 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来复习
四则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
二、基本复习。
1. 计算下列各题。
46+8×4 68+36-64 35÷5-4
160-64-36 57+68÷8 87-6×9
2. 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24-16×2 9×4+15 40-10÷6
=8×2 =36+15 =30÷6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16 ( ) =51 ( ) =5 ( )
3、选择。
(1)停车场上有大汽车40辆,还有4排小汽车,每排5辆,停车场上一共有多 少辆?正确
列式为( )
①40×4+5 ②(40+4)×5 ③40+5×4
(2)二年一班有5个小组,每组8人,其中有24人是男同学,其余的都是女同 学,女同学
有多少人?正确列式为( ).
①24-8×5 ②8×5-24 ③8×5+24
(3)8瓶饮料24元,一袋饼干5元,饼干比一瓶饮料贵多少元?正确列式为( )
①24÷8+5 ②24÷8-5 ③5-24÷8

三、课堂练习。
列式计算。
2、
3、
4、
5、
54加上5与9的积,和是多少?
64除以8得商再减去5,差是多少?
7乘以7减16,差是多少?
18加上54除以9的商,和是多少?
以上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复习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是同学进一步认识路线图,能根据路线 图熟练说出从
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复习重点: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复习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复习方法: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一、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捷克 我们来商议接练习课,看看数学知识与生活有
哪些密切联系。
二、基本练习。
1. 说一说。
(1) 你的家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个有哪些建筑物?
(2) 你的房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各摆了哪些家具?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出示挂图,学生口答)
从西湖公园出发向( )行驶( )站到超市,再向( )行驶1站到( ),
再向( )行驶( )行驶到市场,再向( )行驶( )站到和平
路,再向( )行驶( )站到少年宫。
2、仔细观察后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练习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由学生自己归纳。
五、作业布置: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第4课时

复习内容:生活中的大数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
5. 知识目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关系。
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
算。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
复习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口算卡片。
复习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过 程:
一、课前复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的第3题。

二、基本练习。
1、小黑板出示,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578+380 460-256 970-687

467-118 456-358 907+246
2、把这些算式的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行。
(1)405-128、800-398、706-538、1000-488
------- ------------ ---------- ---------------
(2)489+195、236+378、428+176、303+543
------------- ------------ ------------- ---------------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45 657
-129 验算: -487 验算:
—— ——

337 976
-325 验算: - 685 验算:
——— ———

2、计算下面各题,你认为哪种方法算方便就用哪种方法。
321-216 453-218 545+189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438-378 900-534 199+32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巩 固了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
们复习很认真。
五、作业。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复习测量和平面图形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
6、 知识 目标:在练习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同
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的发展。
2、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能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复习难点:熟练掌 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
教学用具:小黑板。
复习方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
过 程:
一、谈话引入。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用这些知识
解决生活中 的一些实际问题。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二、基本练习
a) 计算。
5分米+30厘米= ( )分米 1米-20厘米=( )厘米
1米+30毫米=( )毫米 1千米-200米=( )米
b) 比较大小。
130厘米○2米 27分米○27米
195厘米○20分米 1米3厘米○103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180厘米=( )米( )厘米 15分米=( )厘米
2、连线。
小明的肩膀 30厘米
一本数学书厚 1420米
广州到上海的距离粉 13厘米
一根绳子长 13分米
小丽的身高 8毫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非常认真,我们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巩固练习,平时要多 练才能更
好地掌握知识。
八、 作业。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精品经典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乐昌市老坪石中学(小学部)



备课本










班级:二年级
科目:数 学
姓名:


使用时间:2012年2月13日

军转政策-换汇


梧桐花-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放牛娃的春天观后感-中秋节是多少号


金华中考分数线-中考资源


新年快乐英文-保护地球的作文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地址-服装厂实习周记


数学帝-陕西高考报名


1500-乔迁之喜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