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祝福妈妈-业务员的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本课的教学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让学生初
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场景和物体入手,
有层次的安排观察活动。第一道例题首先提供了两
张同一间教室的,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哪一张照
片是在教室前
面拍摄的,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后面拍摄的,从中体会观察者的位置
不同,所看到
的场景是不同的。第二道例题让学生从前、后、左、右
四个方位观察带尾巴的玩具猴,并提供4张图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
的观察和图片特点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3题,
分别让
学生比一比,连一连,说一说,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
同的位
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
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通过学生的小
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
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
学
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
能够运用“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观察方法
”辨认物体,体验从不同
角度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发展直观思想和初步的空间
观
念。
4.感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br>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
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
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及会根据看到
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
知道拍的是
谁吗?(在屏幕上依次播放两张分别从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
进行辨认。)(学生齐
答“老师”)你们是怎么认出是“老师”的呢?
2.引
导揭题:生活中,观察一个物体的位置不同,得出的图片
往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观察物
体》。(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人物——“老师”引入
,设疑“为
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一步到
位”的让学生初
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图像也可能不同”的
道理。】
1.教学例一
谈话:你们知道这是在哪拍的吗?(继续播放2张照片,
让学
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启发:拍的是同一间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
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拍到的照片是不一
样的。
2.小组合作,探索例二
指导观察,出示例题图介绍“小猴”
谈话:你能分别说一说“小红、小玉、小芳、小云”各拍到了
“小猴” 的
哪一面吗?(小组讨论)
引导:在小组内把准备好的玩具摆在桌子中间,4位同学下位
相互观察。
谈话交流: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探究的结果展示给大家
看?让学生边示范边讲解。(任选一组)
3.教师引领,全班总结
老师引
导并纠正示范:先观察小猴的前面,从前面平视小猴看,
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接着观察小猴的后面,从
后面平视小猴看,看
到的是小猴的后面;再观察小猴的左边,(转到小猴的左边),看到
的是小
猴的左耳朵和左胳臂。最后观察小猴的右边,(转到小猴的右
边),看到的是小猴的右耳朵和右胳臂。(
强调观察时一定不要高于
小猴的高度)
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清了老师是如何观察的了吗?下面请每
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
自己看到的小猴图
片。(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4.启发比较:找出小猴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两张图片,区别并判
断是哪个小朋友看到
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5.小结:把自己当做小猴,看到小猴的右耳朵
和右胳臂时,是
从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耳朵和左胳臂时,是从小猴的左
面看到的。
6.引导:请再小组内相互的走动观察。说一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换位观察)
【设计说明:教学例二时,直接让学生通过实践、小组活动,
亲生经历“位置不同,
观察不同”的道理,并通过小组活动积累经验
和发现疑惑,进而从老师的示范和纠正中解决疑惑、得到真
知,让学
生获得正确的观察方法。换位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观
察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从而深刻体会到观
察同一个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帕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
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
想法,只要抓住了物体的特点就应该给予肯定。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
个物体,看到的样
子可能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果
让你观察
一辆汽车,你打算从哪个位置观察?从汽车的正面、后面和
侧面看到的汽车形状会有哪些区别?
提出要求:根据图中3个小朋友的观察位置,把每个小朋友与
他们看到的汽车形状连一连。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请小组长拿出茶
壶放在桌上,进行观察。先说说自己看
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再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
引导:你能说出其他三人看到的各是哪幅图?(着重引导学生
根据
壶嘴和壶把的朝向判断茶壶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设计
说明:教材通过呈现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对本课知识进
行内化和加深,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
使学生加深了对“同
一物体,不同观察位置,图形不同”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了
辨别物
体“前、后、左、右”的方法和“根据看到物体的形状正确判
断观察者位置”的方法。本练习的设计既有
切实的数学意义,又充分
联系生活,真正的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教育理念。】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