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听课记录范文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别妄想泡我
509次浏览
2020年08月30日 16: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福建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我熟悉的一个人


数学听课记录范文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听课记录范文

科目:数学

课时:一节课

授课者:刘素彦

听课时间:2013年2月28日

课题: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7的乘法口诀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
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么怎么写运
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 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
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
师对答案。

意见: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 —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
——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如果 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
更好。【教学内容】
直角、锐角、钝角、平移、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3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电脑演示课件,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引导发问。
中国文化源 远流长,其中有四部名著,它们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还有小
朋友最喜欢看的《西 游记》。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告诉老
师,你都认识《三国演义》里的谁 ?而我要讲的就是大将军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游戏,有谁希望参加呢?
2、复习内容。
第一关:认识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 角 )。
第二关:认识角的组成。根据图例,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第三关:认识直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直角)。
第四关: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两组:一 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
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 哪个角小)。
第五关: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 角
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要求:①此页面出现的两个角不可以自由移动。(引导学生另辟新境)
②基本方法是,借助学 过的直角,形成锐角比直角小,直角比钝角小,所以锐角比钝角小的
推理过程。
③揭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二、导入新知的学习。
1、将复习中学习到的锐角和钝角的知识加以提炼,形成新知。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回忆第五关出现的两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先回忆锐角与 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
(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 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 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对锐
角和钝角的理解 。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 ) B、比直角大的是( )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参观小海龟的家。
活动:找一找!
海浪声带着我们走进了小海龟的家。瞧 !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
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 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
角?并说出原因。
2、海底探密。(播放课件)
小海龟的家里不仅漂亮,而且还有三个宝盒。宝盒上分别写着“我”“最”“棒”,小海龟说:如果谁能够顺利的破解出宝盒里面的秘密,谁就是我们班最棒的。小朋友想知道宝盒里面藏者
什么秘密 吗?想成为我们班最棒的学生吗?
探密开始:
①、写有“我”的圆形宝盒。
出示两道判断题: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 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②、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
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 )和1个( )组成的。
B、用同样 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
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③、写有“棒”的柱形宝盒。
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 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
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 ,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
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的是大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 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
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
图形。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 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
吗?(学生说分类方法 )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
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 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 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
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 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 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 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
件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 朋友听听!再请
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 (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
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 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
步。真棒!!请坐。我们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
(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 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
朋友,快来移移看! ”)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 吗?(生说)好,
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 ?(向
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


说得 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
7格。小房子向( )平移了()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翻开书41页,
填在书上。
两生汇报,问怎么想的。(展示台)
我们再来看看,(课件出示)小房子……一样的举手!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 们还见到了另一
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明明还想 问问你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
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
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 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师在生中看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课件欣赏)
三、 小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四、练习、活动
1、 区别平移、旋转。
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P43、3
2、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P43、1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 移和旋
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请上台展示。)
剪一剪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46~4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加深 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剪围一圈的小纸人。明白为什么会联手或围一圈。
【教具准备】
剪刀,纸。
【课时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我们从电视上,商店里等地方看到很多美丽的剪纸,大家想不想也用自己的双 手来创造美,
并且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剪纸。
二、合作探究。
大家看教材上的图形。
“每个图形上的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为什么有的小人是并排排列的,有的是围成一圈的呢?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要剪一个小纸人,怎样剪的又快又好看?
1、学习剪一个小人的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画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纸人了呢?”
2、剪并排排列小纸人的活动。
按照教材中的示意图做示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剪出图形来。 活动中,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
间做示范,要注意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 br>画小人时,要注意小人的中线应为都是折痕的一边,否则剪出来就会出现两个半人。另外,
小人的 胳膊要画的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否则剪出的小人就不能连在一块了。剪
纸前,要提醒学生注 意安全。
剪完后,各小组的学生互相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比一比谁的作品做的最好。
让学生感受一下图形的平移,每个小纸人平移一下就是下一个小纸人了。
3、剪围成一圈小纸人的活动。
按照教材中的示意图做示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剪出图形来。
这个活动相对复杂一些,做示范时要尽量做得慢一些,说得仔细一些,并注意要随时纠正学
生出 现的错误。折纸时,要按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折。
让学生感受一下图形的旋转,每个小纸人旋转一下就是下一个小纸人了。
三、巩固拓展。
开放的活动:
1、刚才我们剪出了4个小纸人的图形,同学们想不想剪出更多的小人来呢?那 么大家自己
动手来剪一个8个小人的图形。
2、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我们下一节课在班上展示出来,好不好?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设计理论
在《新课标》“总目标” 中这样一段阐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
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 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的数学就
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切无处不在 的。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出示例题——学生探究算法——师生共同归纳口算方法——应用练习。在《新课标》指引下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独立尝试 、灵活迁移——合作交流、一题多解——评价体验、归类选择——基本训练、形成
技能——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
设计特色
学生学习的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事“活生生的数学的研究工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制第五册第64页《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A) 认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B) 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建立
联系的意识。
C) 情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 的审美
情绪;让学生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对本班学生的目标定位:
A)下限: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B)上限:在教师提供的学习背景下,学生能发散性的、创造
性的、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通 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的
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分组:
合作组以异质分组,学习组以同质分组。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全班交流。
六、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情意引入
1.小朋友,老师小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这里是哪 里?(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肯德基场景)前
几天,老师在因特网上发现了肯德基爷爷发布的一条最新消息 :为了感谢小朋友对肯德基的
厚爱,肯德基将推出四款新产品:
汉堡套餐 每份23元 夹心薯条 每包1元
鸡香汉堡 每只18元 鸡块套餐 每份24元
2.小朋友你们想吃吗?
学习组统计一下,每个品种有几个想吃,并把人数填在表格里。
品种
汉堡套餐
鸡香汉堡
夹心薯条
鸡块套餐
价格
23元
18元
12元
24元
人数




师:看来每个小组统计出来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1.学生观察后齐声回答:肯德基。





2.学生个个垂涎欲滴,舔着舌头说:想吃!

3.学习组进行活动,统计人数。
汇报2个学习组。
设计思路:
选择以肯德基作为学习背景,学生熟悉而感兴趣,学习的是“生活化”的数学,提高兴奋
点,引起关注度 。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学习新知
1.探索算法:
师:如果要吃这些东西,需要花多少钱?
品种
汉堡套餐
鸡香汉堡
夹心薯条
鸡块套餐
价格
23元
18元
12元
24元
人数
4人
2人
4人
3人
师: 我们先来给这个组算算帐,好吗?
(1)先来算算最便宜的夹心薯条吧!4人吃价格为12元的 薯条要花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2×4)
(2)到底需要花多少钱呢?
(教师在12×4的后面画上“=”)
(3)大家一起想想办法算一算!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苹果堂本子上。
(4)教师巡回了解学习情况并参与有困难组的学习,指导讨论。


2.小朋友能用那么多的方法来计算12×4=48,真能干!
(1)仔细看一看每种算法的计算过程 ,然后将这些方法分一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
导:(分成三类)
一类是连加,一类是把12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还有一类是把12拆成两个数。
板书: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拆成两个一位数
连加
请小朋友比较 一下,三种方法计算起来哪种比较麻烦?(麻烦的方法我们一般不采用,
边说边擦掉12+12+12+ 12=48这类方法。)
2)总结:我们已经发现了两种比较好的计算12×4=48的口算方法。你喜欢哪种?
3)发现最佳方法:
4)我们刚才只帮XX组算出了4人吃夹心薯条需要花48元。(指小组 统计表)问:还能再
请你们帮个忙吗?那汉堡套餐、鸡香汉堡、鸡块套餐,需要花多少钱吗?
出示活动方案:
任选一题,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

组内交流

准备汇报
5)教师巡回了解学习情况并参与有困难组的学习,指导讨论。重点讲23×4的计算方法。
① 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② 可以选择“把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③ 师:看来这种把“两位数拆成
两个一位数”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乘法口算。那么,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
法 是不是都行呢?咱们试试看好吗?
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写成:
60
24×3=72
12
能干的小朋友,可以把这些计算过程想在脑子里,因为是口算。
⑤还有别的方法吗?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引导:看来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到现在为止还是个好办
法。
⑥小朋友们,你们还能证明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是适合与所有的两位数乘
一 位数的口算吗?
⑦学到这里,小朋友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1.
1)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2)指明B组的一个学生回答。
3)学生个体独立思考。


4)学生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自由的发表意见。

① 12+12+12+12=48(元)
② 6×4=24 6×4=24 24+24=48

③ 8×4=32 4×4=16 32+16=48
④ 10×4=40 2×4=8 12×4=48

⑤ 7×4=28 5×4=20 2×4=8
⑥ 9×4=36 3×4=12 36+12=48











2.
1)生思考后回答:是连加这种方法。
2)生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3)生意犹未尽地说:能!
4)生根据活动方案,学习组进行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
某组汇报18×2=36说说计算方法。

某组汇报23×4=92说说计算方法。





5)回答:
① 生:“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
② 生:不可以!因为23不可能拆成两个一位数,如果两位数再大一点就更不可能拆成两个
一位数啦。


③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关注A组)
④学生说计算过程(A组 B组)












⑤把两位数拆成两位数和两位数的方法:(可能性不大)例:
11×4=44 把11拆成两个一位数
12×4=48 把12拆成两个一位数
44+48=92
⑥生 24×3=72
20×3=60
4×3=12
60+12=72
⑦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到只最好的方法。
设计思路:1.发挥学习组学习优势,以好带弱,以好启弱,共同进步。
2.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发现本质特征的能力。
3.尊重每位学生不同的选择,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4.在认知矛盾 中产生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水道渠成的体会到“把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
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加深学 生的印象,易于知识的掌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三)仿练:计算学习组的帐单。
1.肯德基爷爷说:小朋友真能干!你们已经能正确地算 出别人的帐单啦!现在就为自己算算
帐吧!有没有什么问题?
2.太棒了!我决定要和肯德基爷爷建议一下,哪天肯德基爷爷要招收会计师,你们优先聘用。
(三)仿练。
1.学习组独立计算自己的帐单。
学习组交流,校对。
辅导路线:A B C(重点关注A组)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材料,进行模信性练习,巩固新知。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2.我们是怎样学会的?
3.一位数乘两位数是怎样口算的呢?
(五)巩固练习:
1.师:累了吧!看段V CD。谁能最快的说出片名?你们想成为樱花道,流川风吗?我们来
玩个投篮游戏吧!
2.课件出示篮球和算式


27×3= ( 27、 61、 81)
早信封里有三个圆片分别代表三个篮球,你认为哪个字是对的,就选与它一样颜色的小圆片投篮。
37×2= (64、 74、 20)
12×8= (96、 24、 86)
……

3.分层练习:
★1.肯德基爷爷的未来会计师们!你们愿意帮忙算一算这些帐单吧?


(四)课堂总结
1.学生个体回答: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我们是通过肯德基帐单学会的。
3.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在分别乘以乘数后,把他们的积相加。


(五)巩固练习
1.学生个个情绪高涨。

2.全体学生玩“投篮游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品种
A套餐
B套餐
C套餐
价格
4元
3元
1元
分数
2份
3份
5份
总价
40> =□
30> 3=□
10> 5=□
3× =□
2× =□
9× =□
42>2=□


32> 3=□
19>5 =□
2. 11×5= 34×2= 18×3=
★ ★
1.肯德基生日聚会,每位小朋友需要付出13 元。
如果3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如果7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2.肯德基餐厅内,每张餐桌可以坐4人。15张餐桌可以坐多少人?17张餐桌可以坐呢?
★★★
1.肯德基生日聚会,每位小朋友需要付13元。
如果3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如果7位小朋友参加,需要多少元?
2.肯德基餐厅内,每张餐桌可以坐4人。
15张餐桌可以坐多少人?
17张餐桌可以坐呢?
3.圣诞节快到了,肯德基即将举行“庆圣诞,家庭环保大探险“活动 ,参加的家庭需支会231
元的活动费用。消息一发布,就有3个家庭前来报名,他们共需要付多少元钱 ?


3.学习流程:

独立完成
(教师和A组商量完成)


学习组交流


全班交流
交流顺序:
A组 B组 C组
设计思路:1.学习到此,学生已感疲惫,为了再次引发他们的兴奋点,设计了人人参与的投篮游戏。
2.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难度梯度的练习,跳一跳也能摘 到桃
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 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
诀计算两道 乘法算式。
3.在合作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
教学准备:挂图、小正方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画面: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看,小朋友搭的各种形状的积木,多漂亮!这个小朋
友搭了个 长方体,每层搭7块,2层一共几块?4层呢?6层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谁能
把7的乘法口诀背给大 家听?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评析: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既 复习了7的乘法口诀,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
探索8的乘法口诀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操作感知。
请小朋友们也来摆一摆,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摆成 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块呢?(学
生操作后汇报)
2.思考计算。
如果摆1个 大正方体需要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
个呢?你是怎么算的?(学 生可以用连加法计算)
3.填表找规律。
大正方体的个数
小正方体的个数
(1)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再全班交流)
(2)能把表中求小正方体的个数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1×8=8
2×8=16
……
8×8=64
3.尝试编口诀。
你能看着这些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同桌试着说说,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 ,教师在乘法算式后空一段板书: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学生
齐读乘法口诀。
5.寻找记忆乘法口诀的规律。
(1)师生对答8 的乘法口诀,提问:怎样很快地记住8的 乘法口诀?他们有规律吗?你有
什么窍门?(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同桌再互相背一背。)
( 2).你感觉哪句口诀难记?谁有办法帮助他?(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寻找方法。如:怎
样记住7个8 是几?可以想:6个8是48,用48+8=56,或者用8个8是64,再减8得56
等。)
(3) 结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口答:7个8比6个8多( ),比8个8少( )。
[评析: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诀,在独立思考、交流汇 报中,寻找口诀规
律,深化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巩固应用
1.卡片口算“想想做做”第1题。
做第一组题。提问:计算3×8用什么口诀?再加一个8 就是几个8?你发现了什么?(如果
不知道4×8等于几,只要记住三八二十四,再加一个8就是32。 )继续完成第二、三组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一八得八,这句口诀只能计算1 ×8吗?还可以计算什么?你发现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条乘
法算式?(完整板书设计如下:)


1×8=8 8×1=8 一八得八
…… …… ……
8×8=64 八八六十四
师生、同桌进行对口令练习。分别说出口诀和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
4.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分别出示两幅画面) 秋天,金黄的向日葵成熟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种植园收向日
葵。看,他们干得多欢!从图上,你 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独立完成后说说想
法。)
[评析:看图提出数学信息,可 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和问题意识,在交流和解决
问题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 学思考。]
三、总结延伸。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 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有
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
师:你们知道一只螃蟹几条腿,2只 螃蟹呢?你能编一首儿歌吗?如:一只螃蟹8条腿,2
只螃蟹16条腿,3只螃蟹24条腿,……8只螃 蟹64条腿。(学生做拍手游戏)
[评析:在儿歌中结束全课,使课堂更有情趣,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 外,应用到生活中,是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评:本课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 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含
义。通过让学生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 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
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 生充分的自主学习
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得
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节课,情境设计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注重
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唯美文章-东北林业大学分数线


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播音与主持艺术-代理合同


广东高考成绩查询-吉林教育信息


探险作文-西藏考试院


粗心的我作文-江苏中考


扫墓的作文-运动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