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秋节创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
这
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
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
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
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
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
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
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
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
的方
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
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
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
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
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熟记全部乘法口
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难点:角的初步认识和数学广角中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准备:
乘法口诀表、钉子板、口算练习表等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 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
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
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
br>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
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
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
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
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
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
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
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
?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
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结合课件进行说明。
1.刻度线。
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
尺子的 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 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
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 ,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学生汇报找法。(0~1之 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回答时
结合课件进行。
(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
(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
(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 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 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 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 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本课在引入时,结合生 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 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
的聪明才智。接着再通过观察、比较、比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
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课件放大1厘米 的长
度作为标准,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以实际1厘米的长度作标
准。再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
法。并
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估、
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注意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
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
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绳、1米长的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课件出示:
(二)引入新课。
1.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
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
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
(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
长,方便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
生困惑,
积极主动认识米。】
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
的尺
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认识米。(板
书:
认识米)
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
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
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交流)
(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身
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举例说明)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生举例说明)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 m)
(二)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1厘米到底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2.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
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即:20+20+20+20+20=100(厘米)
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
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 100厘米)
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一)量一量。(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
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推算较难,只
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
(三)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
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
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
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反思
本节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
br>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接着通过观察、比划、测量、估计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
1米的实际
表象。再通过对1米等于多少厘米的猜想,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让
他们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
论这一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从而进一步
深化1米的实际表象。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
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
画整厘米的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
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
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
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
作好铺垫。“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
学生的创作欲望,将所学知识与图形有机
地结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
教学重、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
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
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
。)
(二)板书:直的
(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
节课,我们一
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
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
(五)板书: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
(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
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
(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3.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4.你们真是好眼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5.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6.全班汇报。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注意什么。
7.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
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
1.在纸上设计一条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样式多。
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
3.教师讲解示范后,教师小结。
4.教师小结:画线段时,从尺的刻
度0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不论横着、
竖着、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
5.你们还想设计多长的线段,自己画一画。
6.同桌检查,再画一条跟同桌一样的线段。
7.(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画法的错误。)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一)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1题。
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别线段。
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判断的原因。
(二)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2题。
1.这题放在图形中,增加做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回答: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
3.可以适当地说说这道题渗透的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的知识。
(三)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汇报。(先测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出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3.动手画一画,说说画时要注意什么?
(四)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2题。
1.学生认真审题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2.画花在距离旗子3厘米的地方。
3.画树在距离旗子5厘米的地方。
4.画气球在距离旗子10厘米的地方。
5.展示学生的作业。
6.结合图形做一些练习:
(1)花在距离气球( )厘米的地方。
(2)气球在距离树( )厘米的地方。
……
四、总结评价,完善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线段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五、课外延伸
你知道吗?(介绍各种尺子的不同用途,丰富课外知识。)
反思: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慢。设置课前的摆绳子游戏,难度不大,可以
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到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摆、拉的过程可以
让学生感知曲与直的不同,形象、直观地
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强调“看成、作为”,注
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
线段有两个端点。学习生活
中的数学时,通过找、摸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
可分的。
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帮助学生从直观事物到
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知世界。欣赏活动将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调
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小组合作时,带动全体学生
参与到自主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
能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形象、直观的线段内化
成抽象的概念。而学生刚刚学习物体的测量,运用测量
线段为后面的画线段做好铺垫。
并紧紧围绕课本,从曲、直来区分线段,从过两点画一条线段等知识设计
练习,不同的
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了新知,检测了教学效果。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适当的赞许,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果时间充足
还可以让他们
用各种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线段设计更复杂的图案。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4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
有多长?(学生用
手比划出长度)
(二)比一比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三)揭示课题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
二、探究新课
(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
: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
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
,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
br>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
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三)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同桌交流想法。
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
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
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
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四、本课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
什么长度单位
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
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
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为后面估测物体的
长度作铺垫。创设生活情
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
13厘
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通
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
需考虑数量的多少。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
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
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最后通过回顾小结,进
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
位数加
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
生
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
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
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
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
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
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
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
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
透数形结合的
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
学
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
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
经历
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
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
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
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
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
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
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
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
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
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
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
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
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
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
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反思:
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
问题。
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参
与
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结合小棒图自然过渡到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
的数学方法,学生在
积极地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
理,又清楚地掌握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
起的计算顺序。在探究的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两个问题时,均设计了即时练习,使新知落实到每一层次
中。而课尾的总结再一次呈现
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
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
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
熟知的情
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
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
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
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
向十位进1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
+5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二)复习笔算
32+6= 5+43= 24+61=
43
+37=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
齐?
(三)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
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
原来的6捆相加。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四)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
进“1”。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反思
课前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为本堂课学习“进位加”做好铺垫。笔算的最
后一道题设计
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欲望。活动
中,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
方式,自主探究计算的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发散学
生思维。借助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为竖式
计算做准备。详细讲解5加7得12,
向十位进“1”中“1”的写法。一方面结合摆小棒理解笔算进位
加法的算理,另一方面
又突出了竖式中进“1”的写法。最后,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给巩固两位数加两
位数
的进位加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算理,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不退位减
教学目标:
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
国主义教育。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之上的。通过在学生熟
知的情
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减法的算法。让
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
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1.读懂情境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
呢?
(2)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中国)
2.交流情境图。
(二)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
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二、探究算法,明确算理
(一)自选问题,分组探究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选三名学生上台板演)
36—23= 36—16=
19—16=
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1)回忆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尝试列出竖式。
3.利用圆片,探究算理
(1)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
例如:在个位和十
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几?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
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
片、十位划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
剩下的数是几?
(2)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1)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
(2)上台板演,交流做法。
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1)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3)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二)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二)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练习三的第3题。
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反思
情境引入时,让学
生充分了解图中信息,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减法问题,教师有意识
地将其中三个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梳理出来
,作为学生探究的基点。同时在信息的对比中,
发现中国金牌数第一,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已
有了之前学习列竖式计算加法
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好充分引导。
尤其对圆片
在数位上的含义做出指点,以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笔算减法算理这一难点。在分组合作的
同时,设计分组比赛的环节,活跃课堂,让计算不再枯燥。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和评
价,让学生享受
学习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4课时) :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
白个位不够减,从
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目标解析: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的算理,亲
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
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
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
算法,并会笔算100
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
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口算。
15-7= 20-8= 17-9=
13-7=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
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代表团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
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11-6=5,40-30=10,5+10=15
金牌数
51
36
23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
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
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
个
几)
(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
表
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2):51-2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学生列式,并
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
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3.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二)教材第20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三)教材第21页的第6题。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四、
课后小练笔
反思
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
活了学生已有的两
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是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
减法
的算理做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再结合生活
背景
,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
算理,有效地沟通了
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
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练习设计着重
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积极
思考,主动参与,活跃了课堂
气氛,能轻轻松松做数学。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
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5课时) :比一个数多(少)几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
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
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
题方法。
教学难点: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4.怎样计算△的数量?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
(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
线段图分析。
)
5.引导学生用减法来检验。
二、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
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 口答检验方法。
三、应用提升
(一)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句,再列式计算。
(二)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2题。
(三)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课件出示图示,生独立解答 。
2.比较这两个问,有何不同?(学生自主交流) 3.教师小结: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哪个
数量较大,哪个数
量较小。
四、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反思 从学生感兴趣且直观的动手操作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为
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要求上因
人而异,在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解决
问题后,留给学生交流其它解法的时间,让有能力
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拓展延伸。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分
析、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
实际问题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利用先前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地
类推出解决求
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将在同一背景下的两个并列的实际问题,放在一起对比解决,有利于学生沟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
类加减法应用
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6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
.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
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解析: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
少”的意义,
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
,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
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
,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
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
?(帮李大爷
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组
28个
第二组
34个
第三组
22个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 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反思
连加、连减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复习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根据学
生的年龄特点,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农家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
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尝试练
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
中,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
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扶着学生学习了例1,例2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引导他
们用解决例1的
学习方法,举一反三的学习例2,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br>进一步体现算法优化的思想。再通过形式多样的基础训练,使枯燥无味的连加、连减的
计算变得有
趣,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
方法的能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
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
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
新意识。
目标解析:
在情境中经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在
对比中探究加
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在迁移中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
br>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出示:
60—24—16= 18+27+39=
1.学生独立练习。
2.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注意要点。
(二)情境感知
课件出示: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
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学生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
2.尝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笔算。(教师巡查)
(1)分步笔算。
(2)简便写法。
5.引导学生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运算符号的变化)
6.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
若学生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教师应
予以引导并鼓励,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
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
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67—25+28 72—(47+16)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小括号的出现,运算顺序的不同)
3.尝试笔算第二个算式。
4.重点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一)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
让学生在辨析对错中发现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三)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这是一道情境题,且有两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列出连减算式,又
可以列出含小括号
的加减混合式子,让学生自由选择。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二)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反思
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
做好铺垫。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
解决问题需要充
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另外,问题二的提出为解题
的另一种方法做好铺垫。
因为学生有了连加、连减运算的基础,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直接让学生合作探
究,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完成,重点让学生在与连加、连减运算的比较中,感受新知
学习的注意事项,看清
运算符号。探究其他解决方法的环节,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同
时在进一步巩固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的计算方法。
在出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让学生跟上一题的算式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感受小括
号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在笔算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
算有没有简便写
法,充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练习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
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连续两问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
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
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
于培养学生思
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
(2)
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二、探究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
信息?
(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
(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1)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人)
(2)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人)
(3)学生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方法不唯一)
(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2)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天学习的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
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
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第
二个问题。
三、练习提升
(一)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人)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学生口答问题。
(二)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导学生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教师小结:这节
课学习的是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
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
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
认真解答。
反思
通过复习一步
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
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
上的准备。创设一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出要解决
的数学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体会学习解决实际
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
成的,教学例
题时,出现两个条件后,分次呈现两个问题,指导学生认真审题,通过思考、交流、汇报的方式,弄清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连贯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通过多种形式
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并掌握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练习中引导
学生学会检验结果,培养学生主
动检查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的基础
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
园生活情景引出角
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
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
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
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
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
法则。教材根据儿童
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
习
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
角。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
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
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
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
形等
平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
较、
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1.
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2. 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二)揭示课题
大家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
我们就一
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 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 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
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
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
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 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 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反思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找平面图
形这一环节,既复习了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铺垫。
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
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
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
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
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通过练习,让
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
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
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
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
美。
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
养学生
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直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
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及合作意识。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
形等平面图形,并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之上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学生从实物
中抽象出
直角,从生活中感受直角,从动手操作中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力
求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
程,感受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自由画角,导入新课
(一)学生自由画角
1.
选取不同大小的角向全体学生展示。
2. 选择其中一个角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揭示课题
同学们画的这些角有大的也有小的,但有一类角很特殊,它的大小是不能变的
,你
猜出是什么角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描一描,初步感知直角。
1.课件出示例3。
2.观察上图,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汇报交流,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 观察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指出:上面这些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直角标志)。它是一种特殊的角。
(二)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直角。
1. 在教材第38页主题图中找直角。
2.
在我们的生活中找直角。
3. 在一副三角尺上找直角。
(三)判一判,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1.
用活动角做一个直角。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定
2.
用三角尺判定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四)折一折,进一步认识直角。
1. 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一个直角。
2.
用三角尺验证是不是直角。
(五)画一画,学会用三角尺画直角。(例4)
1.小组合作,尝试画直角。
2. 师生交流,确定工具。(三角尺)
3.
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44页练习八的第6题
1.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2.学生独立判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提示借助三角尺比一比。
(二)教材第40页
“做一做”的第2题
1.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2.
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汇报时强调直角要画出直角标志。
(三)教材第44页练习八的第7题
1.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从给出的点开始)。
2. 提醒学生画上直角标志。
(四)教材第54页练习八的第14题
先数正方体一个面有多少个直角,再数正方体表面有多
少个直角、长方体表面有多
少个直角,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特征。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
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本节课导入环节设计让学生自由画角,一方面复
习了画角的知识,巩固
了角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也由此引出一类特殊的角——直角,
为沟通直角与角的联系及新课教学铺垫
。
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设计“找三
角尺中的
直角”这一环节既是对直角认识的巩固,又为后面的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奠定基
础。接着,“判一判、折一
折和画一画”等环节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角。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
中,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发展学
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最后一道题意在沟通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既加深学生对
直角的认识,又能体会立体图形表面上角的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感受数学美。
《认识锐角、钝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
角。 <
/p>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
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刚刚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
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
操作中认识、判断锐角和钝角,进一步拓展完善对角的认识,
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在生活中找角。
1.课件出示例5:在图中,你能找到哪里有角?
2.根据学生汇报,在上图显示描出六个代表性的角。(2个直角,2个锐角,2个钝角)
(二)在交流中复习。
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判断直角?
(三)在问题中引入。
1.课件演示:从例5实物图中抽取刚才描出的六个角。
2.引发思考:这些角长得一样吗?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分类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交流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角,你按什么标准分类?说说分的理由。
2.全班反馈,交流分法。
方法一:按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方法二: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二)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1.验证直角。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正确的判断。
2.验证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
明确方法:像这两类角有时用眼睛就能分辨它是属于哪一类角的,就不需要三角尺去验
证。
(三)归纳整理,认识特征。
1.自主命名,发挥想象。
像你们这样按照大小把角
分成三类,其中这一类有它特定的名称叫直角,其余的两类角
你们想不想为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呢?
2.明确概念,点明课题。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其实人们已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比直角大的叫做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3.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用活动角拉一拉,能拉出哪些角?
得出方法:把直角的开口拉大就成钝角,反之把直角的开口缩小就成锐角。
(2)揭示规律:锐角<直角<钝角
三、巩固新知,理解运用
(一)连一连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二)找一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第9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小组合作:找一找身边的角,并说一说分别是哪类角。
(三)画一画
1.学生独立画一个锐角、钝角和直角。
2.同桌交流:说说画法,相互判断画得是否正确。
(四)演一演
1.自由表演:用身体的四肢动作表示角。
2.汇报表演。(这是趣味性的练习,学生只要做
出动作基本符合三类角的特点就可以,
不需要用直尺去比。)
(五)想一想
1.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材第44页第10题)
2.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从三种三角形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分析。
四、梳理反思,拓展延伸
(一)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到生活中找角,并向你的家人和同学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反思
从生活实物中找角,再从中抽象出角,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又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
素材,引起学生注意,并引发思考,为下一步探究指明方向。
从直观感知层面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
作给角分类,交流分类的理由并概括每一类
角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接着以三角尺上直
角为标准,验证判定角的类别,直观、形象,使学生真切体验到三类角的特征及
相互关
系。
通过形式多样、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不仅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更为透彻,
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作好铺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学知识,
感受数
学的内在美。
最后将数学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使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
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三角板拼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2.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用三角
尺拼角是一项内涵丰富的数学活动,又是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
动课。它既能巩固学生对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
生活动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还能使学生更加
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点,为后续学习作好铺
垫。
教学重点: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角的知识拼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充分准备
(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
1.观察一副三角尺中两个三角尺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2.给一副三角尺上的每个角编号。
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编为A尺,其中的直角为A尺直角,另两个锐角分别为
A尺①号
锐角和A尺②号锐角;另一块三角尺编为B尺,它的直角为B尺直角,另两个
锐角分别为B尺①号锐角和
B尺②号锐角。
(二)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锐角<直角<钝角)
2.三角尺上直角、锐角都有,就是没有钝角,你能用它们拼出一个钝角吗?(板书课
题)
二、活动中──合作交流
出示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一)小组讨论,自由拼角
1.思考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2.学生动手拼角并画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展示,师生交流
1.组长汇报。
2.挑选不同的拼法展示在黑板上。
3.在拼钝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三)作品分类,讨论质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类吗?
2.讨论交流:一类是锐角与锐角拼成的,另一类是直角与锐角拼成的。
3.质疑:锐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不一定)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
(一定)
(四)验证钝角,优化拼法
1.交流验证方法
目测──看上去比直角大
测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
2.总结最佳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三、活动后──运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页“做一做”
1.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钝角。
2.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直角。
3.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一个锐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展示。
(二)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三个,拼一个钝角。
同桌合作拼角,并画下来,再全班交流讨论。
(三)教材第45页练习八的第13题。
综合运用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知识,用七巧板上的图形灵活拼角。
四、活动总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拓展延伸
1.钝角去掉一个直角是什么角?钝角去掉一个锐角是什么角?为什么?
2.你还想到了……
反思
通过“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的活动,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
思考,
在分类讨论中质疑,在验证优化中升华。理解根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
锐
角去拼的优势。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序思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运用拓展分为三个
层次,第一层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础上,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两块
拼角,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二层次用两副三角尺中的三块拼角,发散学生的思
维;第三层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种图形拼,进一步加深对
角的认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感受七巧板中的数学美,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后通过
谈收获归纳总结全课,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
引发学生的
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的兴趣。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
编排
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
呈现
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
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
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
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
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
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
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
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
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
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
的游
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
渴
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
程,感
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
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
(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
预设三:3+3+3+3+3=15
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
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
相加)
(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
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
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
圈一圈:每节车厢6个人圈一圈,一共圈几圈?
写一写:6+6+6+6=24
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
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3)学生列出算式:
(4)按要求列算式:
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些,需要10个2
相加一共有能做多少人?20个2相加呢?100
个2相加呢?你有什么感受?
4.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明确乘法的意义: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2)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①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7
×2=14,读作:7乘2等于14,或2×7=14,读
作:2乘7等于14。
②小组内交流:100个2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③独立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前两问中的两个连加算式。
④介绍乘号的来历。(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
(3)比较每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①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突出乘法算式的简洁,感受乘法的必要性。)
②3+3+3+3+3=15与3×5=15,为什么加法中没有5,而乘法算式中有5呢?
5.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四: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板书。
(3)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摆一摆,说一说,再填一填。
(2)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再填一填。
2.变式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直接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九第9题。
根据“几个几相加”的描述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游乐园中哪个问题不能用乘法解决?为什么?
3.综合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3题
根据算式画图,都有两种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种即可。
(2)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4题
运用乘法与加法间的关系,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反思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
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从解决游乐园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设计自主观察、小组
合作、比
较分析、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突出了乘
法意义的本质,促使学生对
乘法意义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深化理解
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
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最后通过归纳总结,揭示本课的课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谈收获让学生
享受学习成功
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
(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
呢?5只呢?
(3)独立完成填空: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计算。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①一盒福娃有多少个?(5个)
②几个5相加?(1个5)(课件演示从一盒福娃渐变成点子图)
③1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5=5或5×1=5)
(2)出示两盒福娃。
①两盒福娃有多少个?(10个)
②几个5相加?(2个5)(渐变成点子图)
③2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5=10或5×2=10)
(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
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2.编制口诀。
思考:刚才我们用连加的方法算出了乘法的积,如果要算100个5、1000个5相
加……,用加法好
算吗?有没有更好地方法能又快又对地计算出乘法的积?
学生尝试编制口诀,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
(1)汇报比较,规范表达。
(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2)解释交流,深化理解。
①讨论: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每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②比较: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一句口诀多5?
3.识记口诀。
根据规律记忆5的乘法口诀(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熟记口诀。
(1)对口诀。(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①师生对口诀。
②同桌互对口诀。
(2)填口诀。(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1题)
2.解决问题。
(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列乘法算式,用口诀计算四张五元是多少钱的问题。
(2)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2题。
先列式计算,再填写口诀。
3.用口诀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5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全班齐背5的乘法口诀。
反思
通过让学生在列乘法算式、利用点子图计算出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编制口诀,
经历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再通过比
较、找规律识记
口诀,从自由背到开火车背、指名背再到全班背,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
基础上,熟记5的乘法口诀,体会
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和形态美。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
记2、3、4的
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的基
础上。充分利用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
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
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
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渗透
(1)填空
3+3=( )×( ) 4+4+4=( ) ×( )
2+2=( ) ×
( )
(2)对口令
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3)口算
2×5= 5×5= 5×1=
3×
5= 5×4=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
口诀,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2、3、4的乘法口诀(板书
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2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副乒乓球拍:一副
乒乓球拍有几个?(2个)有几个2相加?(1个2)
(课件演示渐变成点子图)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
表示?(板书:1×2=2 2×1=2)你
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二得二)
(
2)出示两副乒乓球拍: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4个)几个2相加?(2个2)(渐
变成点子图)2
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2=4 )你会编口诀吗?(板书:
二二得四)
(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读一读,背一背)
2.3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2)出示两束气球:两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3)出示三束气球:三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
少?
(4)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质疑:为什么“三三得九”这句乘法口诀只有一道乘法算式?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3.自主探究4的乘法口诀
(1)交流:(课件出示汤圆图)说说盒子里的汤圆是怎样排列的?
(2)填空:
(3)独立列算式,编口诀。
想一想:4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是怎么编的?
(4)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4.总结1~5的乘法口诀
(1)思考1×1等于多少?可以怎样编乘法口诀?
(2)整理1~4的乘法口诀,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5.识记口诀,深化理解
(1)自由背诵口诀。
(2)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对口诀
(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1题
先师生对,再生生对。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1题
创设小动物跳的情境,边画边说口诀。
2.用口诀
(1)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先计算,再写出所运用的口诀。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2题
①用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②思考:哪些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呢?
3.解决问题
(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全班齐背1~5的乘法口诀。
反思
探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是由“扶”到“放”的过程,先由教师指导学生编
出2 的乘
法口诀,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而4的乘法口诀则放手让学生
自己探索再汇报优化。最后
引出1的一句乘法口诀,通过课件整理出1~4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
,进一步深化理解1-4的乘法口诀,再此基础上背诵1~4
的乘法口诀便水到渠成了。练习设计体现活
动性、层次性,通过学生喜欢的对口诀游戏,
进一步熟记1~4的乘法口诀,在层层深入的练习中,灵活
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巩固新知,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
角度观察
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具
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掌握它的运算顺序。同时,一方
面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
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
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
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
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解决吗?哪个问题不行?
引出问题:4匹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解题方法
(1)呈现问题情境:
谁能用数学语
言描述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每个木马上可以坐3人,三个木马上坐满了3
人,还有一个木马上坐了2人
,一共坐了多少人?)
(2)用学具摆一摆,再尝试列式计算。
(3)汇报交流:
预设一:3×3+2=11
提问:3×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2?
预设二:3×4-1=11
提问:3×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1?
预设三:3+3+3+2=11
2.揭示本课课题:像方法一这样有乘法和加法组成的算式称
为乘加,方法二这样有乘
法和减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减。(板书课题)
3.探究计算顺序
(1)在计算乘加和乘减式题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
(2)总结规律: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计算练习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交流时,
重点交流“5×5+5=30”,让学生说说它的意义,还可以写
成哪道乘法算式?
(2)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思考:每一组上下两道算式的意义
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算式不
同,得数却相同?
2.解决问题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鼓励学生用乘加、乘减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4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拓展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5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反思:
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所以在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用数学语
言描述并提
出问题后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的方法尝试列式,加深学生对情境
的理解,感受各数据的特点,为后面的探究积累感性经验。解决问题时鼓励学生从不同
角度思考,列出
不同的算式,并充分的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乘减的
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
求积和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
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参与的意识,渗透函数、对应思想,感受探索
的乐趣。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编制乘法口诀的
方法,因
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加
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
以便更好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促使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以旧引新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算式。
(3)用乘法口诀计算。
2×5=
3×2= 4×
1= 1×1=
4×4= 5×3= 2×
4=
5×5=
参考答案:(1)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2)3×5=
15、
5×3=15,2×4=8、4×2=8;(3)10,6,4,1,16,15,8,25。
2.揭示课题。
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规律。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例6实物图。
(2)获取信息:一共有6个豆荚,每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
(3)出示表格:
豆荚个数
豆子颗数
1
2
3
4
5
6
同桌合作交流,根据实物图填写表格。
(4)汇报交流,发现规律:1的下面为什么填6?表
示什么?2的下面为什么填12?表
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编制口诀。
根据以上表格,你能列出算式并编出口诀吗?
学生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
汇报整理,教师板书。
1×6=6 一六得
六
6×1=6
2×6=12 二六得十
二
6×2=12
3×6=18 三六十
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
四
6×4=24
5×6=30 五六三
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
六
集体诵读,深化理解。
3.识记口诀。
(1)比较思考: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2)先自由背诵口诀,再同桌互背。
(3)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4)对口诀。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1题。
先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巩固记忆6的乘法口诀。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3)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2题。
以摘苹果的游戏形式,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2.综合练习。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3题。
综合运用“乘加、乘减和1~6的乘法口诀”的知识进行计算。
(3)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5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列算式再计算,然后根据结果填空。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还想学习什么?
2.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
反思
学生前几课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本节课从复习已
学的乘法口诀入手,
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体会了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也为学习、编制6的乘法口诀
做
好了铺垫。
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并能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感受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极情感。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
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
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感受数学的和
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
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
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
、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
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
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
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
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
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
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2)交流反思:你现在看到小汽车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一样呢?
3.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
行观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认识:引导学
生根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
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三)运用表象,发展观念
刚才我们在不同位置对熊猫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出示例1情境图:
1.情境模拟
(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
明看到
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再到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
(2)想一想:请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
2.运用表象
(1)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四个不同侧面的熊猫图片,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
分别是谁
看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下板书四位同学的名字。
(2)辨一辨:课件
任意出示上图中的一张熊猫照片,判断是哪个座位上看到的,请快
速站到相应的座位旁。
3.自主迁移
找一找: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你还可以从什么
位置去观察?又会看到
什么?(例如,从上面观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
4.反思提升
(1)启迪反思: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提
升: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观察
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连一连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观察推理: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大卡车的哪一面?分别是右边的哪幅图?
(3)独立解答:学生各自在书上连一连,然后汇报,同时课件显示答案。
2.站一站 <
br>(1)自由观察:每组组长将桌上的熊猫玩偶换成茶缸,每组同学围着茶缸走一圈,边
走边想每个
位置观察到的茶缸形状是怎样的?
(2)活动判断:课件分别出示茶缸前、后、左、右四个不同位置拍
的四张图片,学生
想一想在哪个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站到相应的位置。
3.填一填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
br>(2)想象推理:有三名学生分别站在3个序号所在的位置,为天安门城楼拍照,右边
的三幅图分
别是哪个位置拍的,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3)交流汇报:学生回答后显示照片的序号。
4.猜一猜
(1)课件依次出示:电脑的背面图、盘子的底面图、茶壶的顶面图、兔子的背面
图、
储蓄罐的侧面图、闹钟的正面图。
(2)大胆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分别是物体的哪个面?
(五)全课总结,迁移延伸
1.畅谈收获
2.小结延伸
同一物体,如果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后在看待事物时,不能
像“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样只凭某一
方面的了解来判断,这是不准确的,必须从事物
的各个方面来观察,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反思:
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
表象。通过情
境模拟、方法迁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观察者与熊
猫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较好地
实现由实物到形状图的转化,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建立空间观念。
《观察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学过的立体几何图形的活动,能辨认从不同位置
看到的
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二、目标解析
本节
课将所观察的物体由实物变成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立体图
形从整体认识到局部特征的
认识,并沟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根据一
个面的形状猜想几何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
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
据直觉进行猜想过渡到有序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
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的视角,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积木,长方体、正方体等。
五、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激趣感知
1.活动引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积木搭一搭。
(2)组长组织组员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搭好的积木。
2.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
: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我们的
这个面称为正面。
(2)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
1.观察学过的立体图形
(1)合作探究,直观感知。
①小组活动:将长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
察。
②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2)初步渗透三视图。
①课
件出示例2,提出问题:小英、小强和小刚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
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②学生再次结合组内的长方体模具,判断出观察的视角。
③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
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
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①小组活动:将正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
察。
②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③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④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
状相同。)
(4)师生小结。
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②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5)学生观察。
照样子观察圆柱和球,你有什么发现?
2.解决问题
(1)猜猜看。
①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提出问题: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
个立
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②学生在组内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
(2)汇报交流。
(3)讨论:我们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
【设计
意图】结合教材内容,用“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探
索和应用知识,感受到数学的
趣味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以同
桌为单位,用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再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一看,
并说一说看到的形状,最后
独立完成连一连。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反思
通过搭积木这个学生感
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观察中感受每个面
的形状,为新课的探究做好准备。
将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直观地感受到
每种学过的立
体图形正面、上面、侧面的形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随时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去,
从实物到图片,遵循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立体图
形的基本方法
。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 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
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赶快用
掌声把她请出来
吧!(课件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朋友是谁?(七个小矮人)今天是白雪公主的生日,
小矮人们想邀请小朋友一起为白雪公主唱支生日歌,愿意吗?(课件:小矮人们联欢的
场景,并
配上“生日快乐”音乐)细心的小矮人们还为白雪公主准备了小礼物呢!(课
件: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
人手捧7朵鲜花)爱思考的白雪公主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鲜花,
问了小矮人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漂
亮的鲜花中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吗?”可是小
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发现。相信聪明的你们通过
仔细地观察,一定会发现
的!有信心吗?(生:有。)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当小矮人们的“小老师”
,给他
们讲讲吧!(随即贴出情境课题:我给小矮人当老师)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活动一] 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1.
“小老师”们,仔细观察,然后把你发现的数学知识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
可跟同桌交流交流。
2. 组织汇报交流,师板书。(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补充,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
3. 把你们发现的数学知识给小矮人们读一遍吧,读完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出
本节数学课
题: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活动二] 交流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
1. 7的乘
法口诀有几句?你觉得哪句最好记?是怎么记的?有没有觉得不好记
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
2. 生交流方法。
3. 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记一遍。
4. 请“小老师”们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摆学具、动作等表示一个乘法口
诀,有困难可找小伙伴一起研究,也可请老
师参加。
5. “猜一猜”游戏。(一个学生说表示的方式与内容,另一个学生猜猜是哪句口诀)
6、师:“7的乘法口诀”都记住了吗?一起再背给小矮人们听听吧!
7. 师:小老师们真
厉害!相信这么棒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相当的不错哦!现在
就让我们来闭眼静听小矮人们汇报学习成果
吧!(通过想象与静思,加深对口诀的记忆与
巩固,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感受成功的
喜悦!)
8. 师:小矮人学会“7的乘法口诀”了吗?他们都是怎样跟你汇报的,你能把他们
向你汇报的学习成果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汇报,强化记忆,同时鼓励学生表扬小矮
人。)
9. 小矮人们学会了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也非常高兴,不信,你们看它都笑了。(随
机在课
题的数字“7”上画一个笑脸)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游戏:变魔术。(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 看图列算式,说口诀。
(1)课件
出示图:一串糖葫芦有7颗山楂,5串糖葫芦共有几颗山楂呢?如果一串
糖葫芦7角钱,那买6串糖葫芦
一共要花多少钱呢?(让学生说出算式和相应的口诀)
(2)课件出示古诗《咏柳》,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呢?
(3)估计一下你一天要喝几杯水?一个星期大约要喝多少杯水呢?
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呢?
四、小结。
这节课你开心吗?最开心的是什么?还想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略)
反思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
学生熟知的事物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体验数学。 对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时,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2~6的乘法口诀,所以教师相信
学生有自己记忆口
诀的方法,放手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对于记忆有困难的
孩子,帮助其寻找规律,借鉴经验,
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独立探究,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乘法口诀的来源。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
计算。
2.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助数轴这个直观模型,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
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7的乘法口
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
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口诀,在
实际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发展创造空
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
教学难点:掌握8的乘法口诀,会灵活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编制口诀表格,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趣揭题
1.猜谜语。
(1)课件出示谜语:身穿硬袍,手拿剪刀,口吐泡泡,走路横跑。(猜一种动物)
(2)课件出示一只螃蟹。
教师:你们知道一只螃蟹有几条腿吗?
2.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们用水彩笔在准备好的纸上,用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一只螃蟹,
注意
画出螃蟹腿的只数。
(2)收集学生作品,选出最精美的作品,并复制8份,张贴在黑板上。
(3)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探究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依次出示:2只螃蟹。
教师:1只螃蟹有8条腿,2只螃蟹有多少条腿呢?(16条)
教师:那么,3只、4只、5只、6只、7只、8只螃蟹又有多少条腿呢?
课件出示数轴,指名填写。
(2)看数轴填写。
螃蟹歌
1只螃蟹(
3只螃蟹(
5只螃蟹(
7只螃蟹(
8
)条腿,2只螃蟹(
)条腿,4只螃蟹(
)条腿,6只螃蟹(
)条腿,8只螃蟹(
)条腿,
)条腿,
)条腿,
)条腿。
(3)说儿歌。
小朋友们面对面坐好,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
2.编制口诀。
(1)创编口诀:1个8是8,2个8相加是16。我们除了
可以用加法算,还可以用
什么方法呢?(乘法计算)
(2)小组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3)举例说口诀,例如:“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三)多种方法,熟记口诀
(1)读口诀,找规律。
①全班齐声朗读8的乘法口诀。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每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
③指名背口诀。请记得好的同
学介绍自己记忆的小窍门,其他同学可以借鉴他的方
法,再来记一记。
④讨论: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记?
预设:想某句口诀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8的连加去想;
方法二:根据学生记住的口诀适当的加(或减)一个或几个8的办法去想,
⑤根据一句口诀我们可以想到几个乘法算式?(两个)
(2)对口令,记口诀。
①游戏:一个同学说口诀的上半句,另一个同学接下半句。
②小结:8的乘法口诀句数多,积
的数目较大,记忆有难度。所以我们要先记住一
些容易记住的口诀,再根据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来记
忆其他口诀。大家不仅要能按
顺序背口诀,还要能打乱顺序背口诀。只有熟记口诀,才能更好地应用口诀
。
(四)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填口诀:完成“做一做”第1题。
(2)说口诀:完成“做一做”第2题。
(3)用口诀:一个军乐队有8排,一排有8人。
①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②该怎么解答呢?
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答案不唯一。
2.提升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有什么发现?
(2)你能照样子举一个例子吗?
(五)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反思
因为
有2~7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螃蟹素材,得出连加结
果后呈现在数轴上,并充分
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编制出8的乘法口诀。再在小组
内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能力
得到了培养,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与
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收集信息,学习情感也得到了升
华。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
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
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
行教
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教
学中
,借助数轴,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四、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
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
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
演
示赛龙舟情境图)
(2)收集信息: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
有9人) <
br>(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
龙舟上有多少
人……
(4)交流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如果有连加的算式,可以
引导
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
2.自编口诀
(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
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
②根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
(2)自编9的乘法口诀。
(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找规律:
①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
②看图找规律:
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
格。
学生小结: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
③手指记忆法。
a.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师边介绍边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c.学生练习手指记忆法。
(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记忆口诀。)
(2)对口令: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
(3)背口诀:同桌互背口诀。
(三)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巩固学生对的口诀的应用。
(2)算一算。
9×6 = 2×9=
5×
9=
( )×7= 9×( )=72
( )×( )
=36
2.提升练习
(1)填一填。
9+9+9=( )×( )=( )
9×8-9=( )×(
)=( )
5×9+9=( )×( )=( )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红色圈出来,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绿色圈出
来。
9×2-9 9+9 4×9+9 9×7-9-9 9+9+9+9+9
9×
3-9 6×9-9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反思
创设乒乓球双打情境,既能复
习乘法口诀的应用,又能为赛龙舟的情境做好铺垫。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轻松地来探究9的乘法
口诀。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
国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探究9的乘法口诀时,充分
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在解决问题之余自编口诀,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9的乘法口诀较多,因
此,在熟记环节,教师充分启发学生
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规律,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初步
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目标分析】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并在生活经
验的基础上,
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从
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
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
三、教具准备
情境图,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情境导入。
教师:老师要给同学们颁发奖品。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好多卡通橡皮。
(1)课件演示:
(2)说一说:一共有多少块橡皮?该怎样列式呢?
(3)想一想:这里求一共多少块橡皮,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呢?(5个4相加)
2.揭示课题。
求几个几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的知识解决
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1)学生看图,交流信息。(课件呈现主题图)
<
br>(2)说说每种文具的价钱,如:一盒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一个文具盒8元,
一本日记本4
元。
(3)说说所求的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2.根据问题,选择信息。
学生明确:要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必须选取什么信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文具盒标上8元,然后由每
组学生用画图的
形式表示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如:
(2)说一说:一个文具盒8元,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就是求几个几元呢?(3
个8元)
(3)算一算:如果有学生列加法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
法算式并解答
,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8×3=24(元)
口答:一共24元。
(4)练一练:如果想买5个这样的文具盒要多少钱呢?6个呢?7个呢?小组内算
一算。
(5)议一议: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方法: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来计
算。
(三)分层练习,运用方法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想一想”。
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而后汇报交流想法和解法。
(2)再次看情境图,自由提问,独立解答。
要求: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如:6本日记本多少元?
①交流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出求购买物品总钱数的方法:可以用物品的单价乘买的数
量。
(3)练习十九第3题。
一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每本7元。小亮买一套,要多少元?
学生列式前可以先画一画,再说一说是求几个几相加,然后独立解答。
2.提升训练。
练习十九第5题。
小红和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一起到平安公园游玩,门票价钱
:成人8元人,
儿童4元人。门票一共要花多少钱?
引导学生挖掘隐含信息,同时理解“成人8元人,儿童4元人”的意思。
【设计意图】本课练
习设计了两个层次,基础练习注重方法的巩固和总结,进一步
明确数量关系;提升训练乘加两步计算的实
际问题,需要学生能解读隐含信息,从而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反思
本课在学生获得信息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懂得根据问题选择有效信息。通过画一
画、说一说、算一算懂得解决文具盒总钱数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的道理;通过练一练和议
一议,发现1个文
具盒的价钱不变,买的文具盒个数不同,总钱数也不一样,从而顺利
地总结出用乘法求买文具盒总钱数的
方法。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归
纳的过程,初步建立时、分的时
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会读、写几时几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在
一年级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
半。首先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大格与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分针走
一小格就是1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转动
,从而发现时与分的关系,知道
“1时=60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能准确地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引入,感知关系
(1)“报数”游戏。
游戏规则:请12名同学站在讲台
上,先1个、1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
同学报到几;再5个、5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
一名同学报到几。
(2)全班同学分组参与游戏。
(3)师生小结游戏中数的规律。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有12个数字朋友,同时它们也和60这个数
有关系。
(2)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请学生尝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观察体验,活动探究
1.认识1分、几分
(1)认识钟面。
①仔细观察钟面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②数一数钟面上的大格。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钟面上的小格。
(2)认识1分。
①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课件聚焦钟面上的小格)是什么意思?
②让学生在钟面学具上拨出1分,同桌互查。
(3)认识几分。
①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3小格、4小格呢?
②(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
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数一数或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
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④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⑤教师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依次指向1、2、3、4等刻度,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
方法快速记忆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
⑥记忆游戏:同桌两人一人拨动分针到不同刻度数,另一人回答各是几分,可以交
换进行。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师生拿起钟面,将时间拨到12时,观察这时时针、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
(2)学生
从12时开始,在钟面学具上按顺时针方向边拨边读,教师可以选择几个
时间检查学生是否手口一致。学
生拨到12时30分,教师讲解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3)让学生继续将分针拨到12,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时钟面表示1时。
(4)仔
细观察现在时针与分针的位置,说一说与12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之处。
(5)引导学生总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教师板书:1时=60分。
3.读写时间
(1)课件出示例2的三个钟面图,让学生先独立读出时间,再尝试写出来。
(2)教师具体指导三种代表性时间:第一幅图强调几时零几分的读写法;第二幅
图强调半时的
两种读法;第三幅图强调每当分针走过半时,时针会靠近下一个刻度,要
认真加以区分。
(3)师生小结方法: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4时多少
分。
(4)试读时间。
①再次回顾例1主题图,尝试读出图中上课时间。
②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读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看钟面认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的“做一做”后,在全班交流认读的方法。
2.表示作息时间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3.连一连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一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你能读出下课的时间吗?(课件出示钟表)
2.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反思
通过“报数”这个学生感兴趣
的游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观察例1主题图时,既
回顾了已有的知识,又激发探究新
知的兴趣。
利用钟面学具拨一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
分针所表示的意义,区别时针和分
针的不同。让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
官,准确理解“1
时=60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体会和方法,充分体
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
们进一步理解了认读时间
的方法。
在练习的设计上充分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
的素材,让学生充分体
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时间·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
排时间的良好
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生
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再通过合情推理,推
算出时间可能是多少。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
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
间去踢球?”,让学生在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获取数
学结论,发现
数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检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经验
1.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组钟面(时间分别为6:30、7:40、9:35、11:
30),先请学生读出
钟面上的时间。
(2)说一说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这是老师周一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猜一猜在这些时间里老师分别在干
什么?
2.唤醒已有经验
(1)说一说你们一般会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
(2)学生交流后汇报。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今天我们将
去帮他们解决
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2)学生汇报。
(3)共同分析关键词“可能”。
(4)启发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归纳推理思路
(1)师生一起整理思考过程,根据思考,将连续时间和已确定时间的事件填入表
格。。
时间 7:49:00 9:15 10:30 10:50
5
活动
做完作业 看木偶剧
(2)小组讨论:推测“踢球可能在什么时间”的关键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
决问题的?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直接推理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由主题图
中的信息,确定踢球的范围,踢球在做作业之后,
在看木偶戏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时间在9:00后,在
10:30前。所以,从表格列举的连
续时间来看只有9:15符合要求。
②排除法。
p>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因为9:00明明才做完作业,做完作业才去踢球,表格中的
7:45在做完作业之前,不可能去踢球,所以这个时间可以排除。因为明明10:30要去看
木偶戏,
踢球是在看木偶戏之前进行的活动,10:50在10:30之后,所以10:50这个时
间也可以排除
。因此,踢球的时间只能是9:15。
③学生可能会出现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4)发散思维。
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觉得明明踢球还有可能是哪些时间?
(5)检验结论。
①你的结论正确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②教师适时教育孩子要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5)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读一读
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4题。
(1)独立思考:哪个时间比较合适?
(2)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2.连一连
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3.填一填
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6题。
(1)学生独立填写作息时间表。
(2)小组内
交流后,全班汇报。(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讨论交流时应启
发学生按问题解决的步骤逐步分析
、推理,注意其合理性。)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这节课我们通过推算时间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推算时间?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反思
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
境的支撑。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
式,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师作息时间安排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
对事情先后顺序的安排,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
观察是思维的前提,学生需要从主题图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才能展开思考,教师应引
导学生在解决
问题前明确问题的方向,找到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学
生的个性化的思考方法。 推理活动强调“步骤完整,理由充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
的认知水平和接受
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难点
1、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2、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 学 流 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
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
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
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
什
么数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 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哪些数。展示给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
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
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多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
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
一试。谁想来卖?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
板书学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反思
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
作活动中成功,在
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
考问题的意识。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
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受到学习的乐
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数学广角——搭配(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难点
1、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 学 流 程
一、游戏一: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
备一束花
,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
大婶说:“请同学们猜
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游戏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
书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
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3)、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
生猜,交换进行。
三、游戏三: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
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巩固练习:师生一起做游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在游戏中都学会了什么?
反思
故事导入新
课等于抓住了儿童的天性,激起了他们玩的乐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
游戏活动,既给了学生充分的
时间活动,一起在活动中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随意玩,
鼓励他们玩出新意,教师捕捉创新的火花,培养
他们的求异思维。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
认识,初步养成回
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
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
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
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 )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习。
①填一填:(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
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
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
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复习认识时间
(1)课件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时练习
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 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
页的第3题)
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
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
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反思 <
br>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使学生能快
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而<
br>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习知识的全
过程,避免
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
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
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
习数学的
快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
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
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知识的过
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
单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
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
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
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在复
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到知识系统整
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知识
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并在活
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
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中形成体系
1.课件出示下面的八道算式。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仔细观察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指定学生回答。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1.分类整理算式。
(1)将上面的8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类方法的预设:
方法一:
加法:72+6、14+50、38+27、36+19
减法: 82-40、41-7、30-16、59-46
方法二:
……
(3)比较分法,确定研究方法二的分法。
2.复习100以内加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加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复习100以内减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4.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中的第1题的第(2)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定学生板演,同桌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进行评价。
5.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29+35+9= 97-25-47=
75-46+31= 48+26-39= 53-
(9+37)=
(2)先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并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然后全班交流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
(4)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复习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校园里有33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7棵。
柳树有多少棵?
②校园里有33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17棵。松树有多少棵?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各自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比较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5)根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学
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
题思路。
(三)练习中深化认识
1.排队
根据每个算式的结果,将下面的算式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示学生:先计算
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大小比较。)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2.投篮
小白兔拿着27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27的篮中。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
提示:先计算,再连线。
3.想一想,算一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应先从什么位填起?注意:进位和
退位的问题。
4.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小明家种了8行苹果树,每行9棵,小明家种的苹果树比小红多
15棵,小红种了
多少棵苹果树?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画线段
图分析,提示学生:千
万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一定要比一比再来列算式。
(四)梳理中内化知识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反思
借助算式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参与到“100以内加法、100以内减法、<
br>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使学生的个
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br>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
元的知识,同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表内乘法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表内乘法的知识的梳理过程
,对表内乘法的知识有比较系统
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
理与归
纳的能力,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表内乘法的知识,避免了
枯
燥无味的计算。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同
时加以
巩固表内乘法的口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乘法口诀和熟练计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一)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2.揭示课题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1.复习乘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下图:
①明确图意。(表示4个5相加)
②自主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思考:计算时应使用哪句
乘法口诀?)
③指定学生汇报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法、乘法算式及乘法
各部分的名称
。
④学生例举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
(2)及时练习。
①看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求出积。
②指定学生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2.复习乘加、乘减。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
①学生说图意,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②学生自主列式,同桌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是用哪句乘法口诀的?
③学生汇报解法,全班交流。
方法预设:
方法一:5×4+3=23
方法二:5×5-2=23
……
强调运算顺序:乘加、乘减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抢答游戏(先分组再进行抢答)。
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4题。
3.复习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有3排房子,每排5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②有2排房子,一排5间,另一排3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自主列式解答,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想法预设:
第(1)题:
想法一:把3个5加起来是多少?列式:5×3=15(间)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 □ □
□ □,一共15间。
……
第(2)题:(提示学生:“2排房子”是多余的条件。)
想法一:要把3和5加起来。列式:5+3=8(间)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 □ ,一共8间。
……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1.连一连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直线连起来。
1×3
2×2 3×2 4×1
2+2 4×3
5+7 4×4
3+9 9+7 3×3
20-4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2.填一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2题。
(2)学生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每行或每列数的规律。
3.比一比
□
□
□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5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4.算一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6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运算顺序。
5.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7题。
(2)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6.想一想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3×2+3=( ) ×( )
2×4-2=( ) ×( )
5×5-5=( ) ×( )
4×3-4=( ) ×( )
(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意义上来填空。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反思 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并激
起学生生回顾所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表内
乘法的复习环节,没有单纯地进行口
诀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表内乘
法,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
的环境中加深对表内乘法知识的
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练
习设计由浅入
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在积极思考,<
br>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
同的位置上,观察
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正确地解决有
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
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
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
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汽车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四)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课件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
的裤子,问: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
期学的什么知识?
2.揭示课题
板书: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
(二)教师引导,自主梳理
1.复习观察物体
(1)课件出示小汽车的图,同时将实物汽车摆放好。
①自主观察,组内说说。
小组内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汽车,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
子。
②交流汇报,发现问题。
a.指定一组内的学生说说看到小汽车的样子。
b.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会不同呢?小组内交流。
c.汇报交流,引导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③课件出示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小汽车的图样,指定学生进行连线,说说:你
是怎样判断?
(2)及时练习
①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
a.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重点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样判断的?
②说一说。
a.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正方体)
b.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圆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球体)
③猜一猜。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
圆柱)
a.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立体图形进行观察。
b.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
2.复习搭配问题
(1)课件再次出示两件不同上衣和两件不同裤子
①学生根据图样,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
题。
③汇报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时要有序。
(2)及时练习
①排列问题
课件出示:从8、2、4、1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
十
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组两位数时一定有序地摆数。
②组合问题
课件出示:每两人握一次手,6个人一共握手多少次?
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握手时一定有序
地握手,同时每两人间只能算一次
握手,不考虑顺序问题。
(3)引导比较,发现问题
上面的组数问题和握手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练一练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3题。
(1)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组一组
课件出示:从5、
9、0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
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组数的方法。
(2)汇报交流,重点说明:和0组数时,0不能摆在十位。
3.送一送
课件出示:元旦时,小明、小刚、小阳三人互相赠送一张贺卡,他们一共赠送多少
张贺卡?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
4.比一比
课件出示:六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小朋友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
少场?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
5.摆一摆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4题。
(1)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让想法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反思
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让学生发现已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发现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
样,并在不同形式
的练习中加以巩固、提高,从而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
“穿衣服、组数、握手”等活动中掌
握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比较中发
现两类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
基本方法与过程,进一步加深学
生对搭配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渗透搭配问题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