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学校证明范文-工作总结范文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体系: 本册教材以新
颖的编排,引人入胜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情境,鲜活真
实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迫切地想与教
材对话、交流。
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千米、分米
、
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
的
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第八单元三位
数乘一位数;第
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十单元总复习。
教材特点: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几
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包含大
量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情境串或故事串,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逻
辑关系的问题串。
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
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主动去学习。
“你
说我讲”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册内容的重点:
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
分米、毫米
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
“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
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的难点:
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
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
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
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
学习“万以
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
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能在他人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
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增
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单元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度
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
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
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
第三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本单元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
位
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笔算不连续
进位、退位的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
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第四单元 图形与拼组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学好
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
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
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
六边形。
第五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习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完成阶段,是今后学习
乘数是两
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
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九单元 统计 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
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有了初
步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分段统
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
内的数,能说
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
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会
计算
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乘法。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
能恰当地
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朴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把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详细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
察
、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
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
间观念。
4、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爱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
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
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
强
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进度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1-3 第一单元
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15
4-5 第二单元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10
6-7 第三单元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10
8
第四单元
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
5
9-10 第五单元 国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10
11
12
13-14
15-16
17
18
19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第十单元
期中复习、考查、考试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
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总复习
回顾整理、期末考查
5
10
10
5
5
一、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
、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
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
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
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
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
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经历观察、
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
2、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知识。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
5、提倡方法多样化。
课时安排:
10课
信息窗1—游览北京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2页信息窗1,14、15页的“你问我说”。
学习目标:
1、知识
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会读写千以内的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
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
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单元 、游览北京、
千以内数的认
识。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并理解数位上数字的意义。(课件出示,师
指名学生读出) <
br>师:今天的学习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有),要想真正的完成学习目标,离不开
同学们的
认真看书自学,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看看是男生表现好,还是女生
表现好。
三、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1、巩固数位顺序器的知识
2、100是多少?你能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吗?
(指名后进生回答,巩固以前的知识)
先学(看一看)
师:把书翻到课本13页,信息窗1
同学们,你到过北京吗?喜欢北京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游览北京,好吗?
认真看课本13页的信息窗图(师:认真看这四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出示情境图,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数学信息?
做好记录,板书在黑板上
(1)一千有多大?怎样写一千?
(2)二百有多大?怎样写二百?
(3)……
10个 一百是(
)。一千里面有( )个一百。
一千 写作:( )
一百二十五
写作:( )。
一百二十五里面有( )个百、(
)个十、( )个一。
(学生看课本13页自学填答题纸,5分钟后,指名后进生回答问题。)
体会1000的大小
(1)先自己推想1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师提供材料(一本10
0页的稿纸、一盒200根的牙签、一本500页的书)先自己推想
1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
说一说,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
(3)师利用计数器进行演示一百一百的数到1000
(4)师:多少个一百是一千,也可以说,一千里面有多少个一百?
(师板书)
(5)同桌合作,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在计数器上试着拨一拨。
学习写1000
(1)你能根据一百的写法推出一千的写法吗?
(2)师根据数位表强调1000的写法。
学习数的组成
(1)想一想:125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说一说: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25呢?
(3)做一做:300和808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后教(做一做)
1、三百
写作:( ) 三百里面有( )个百。
2、八百零八 写作:(
) 八百零八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
个一。
3、108读作:( ) 它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一。
(指名后进生去讲台上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坐在答题纸上,找学生订正,讲
解后,同桌
订正改错。)
四、当堂训练:
1、(1)一个一个的数,从一百七十八数到一百九十一。
(2)、一十一十的数,从五百八十数到七百一十
(3)、一百一百的数,从二百数到一千
2、我说你写
三百零二 二百四十 五百
七百三十五
3、432、304、840每个数中的“4”各表示多少呢?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1000的大小,并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大数的写法和读
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并将它写出来好吗?
六、作业布置:
课本第16页自主练习2题、3题、4题、5题。
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一千是多少?
10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
写作:125 读作:一百二十五
教学反思:
信息窗2—参观人民大会堂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9页信息窗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及20页你问我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计数单位“万”的认识,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
从面认识计数
单位“万”,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数器记数,帮助学生学习万以内数(
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及
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让我们感受万以
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万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黑板。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的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大声的读出,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目标的学生请把手放下。(学生信心满满,那么这节课老师提议进行小组比赛)
三、复习旧知
1、巩固数位顺序器的知识
2、1000是多少?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3、写出下列各数:一百三十八、六百零六、六百四十、五百零六
四、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先学(看一看)
师:把书翻到课本19页,看信息窗2的图。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教师带领大家参加手拉手
联谊活动,你能接着编个故事吗?(出示
信息窗2情境图)
1、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数学信息?
(1)一万有多大?
(2)三千六百九十三有多大呢?
(3)怎样写一千五百、六千零伍拾和三千零五呢?
(4)……
十个一千是( ),一万里面有( )个一千。
我们学校约有( )册书。( )比( )大得多。
3693里面有(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
3693 读作:( )
(师板书问题,学生自学课本20页,解决
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填空,5分钟后,找后进生
来回答。)
1、体会10000的大小
(1)先自己推想10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万的大小,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
(3)全班交流
(4)师利用计数器进行演示一千一千的数到10000
(5)师:多少个一千是一万,也可以说,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师板书)
(6)同桌合作,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在计数器上试着拨一拨。
2、学习写10000
(1)根据一千的写法你能根据它们推出一万的写法吗?
(2)师根据数位表强调10000的写法。
(3)怎样写一千五百、六千零伍拾和三千零五呢?
3、学习数的组成
(1)想一想:,3693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说一说: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3693呢?
(3)师小结:3693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后教(做一做)
1500 里面有(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
读作:( )
3005里面有 (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
读作:( )
6050里面有(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 读作:( )
一千五百 三千零五 六千零五十
写作:(
) ( ) ( )
(指名后进生去讲台上板演
,其他学生自己坐在答题纸上,找学生订正,讲解后,同桌
订正改错。)
五、当堂训练:
1、(1)一个一个的数,从九千九百八十七数到一万。
(2)、一十一十的数,从八百九十数到一千零二十
(3)、一百一百的数,从八千六百数到一万
2、我说你写 二千五百七十三
二千零一十七
3、4321、3004、8040、5400每个数中的“4”各表示多少呢?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10000的大小,并知道了生活中的很多
大数的写法和
读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并将它写出来好吗?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17页、18页的2题、3题、4题。
2、选做题:课本第19页“课外实践”。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万是多少?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千
2、怎样写三千六百九十三呢?
写作:3693
读作:三千六百九十三
教学反思:
信息窗3 参观学校
——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体会计数单位“百”、
“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借助实例初步
认识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估数,理解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的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大声的读出,目标明确的请举
手,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目标的学生请把手放下。(学生信心满满,那么这节课老师提议进行小组比
赛)
三、口述自学指导(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先学(看一看)
打开课本24页,看信息窗3的图片。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数学问题?
1、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
597接近600,600就是597的近似数。
508接近500,500就是508的近似数。
597≈600
508≈500
约等号
2、哪所学校的人数多?
1210 958 (
)比1000大,( )比1000小。
1200是( )位数,950是( )位数 。
(1)观察两组数字,同位探索比较一下谁大?
(2)交流比较的方法。
第一种:1200比1000大,950比1000小,所以1200>1000
第二种:1200是四位数,950是三位数,所以1200>1000
(4)师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首先看数位,数位多的数大于数位少的数。
3、故事书和科技树,哪类册数多?
895 806 (
)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 )比( )大,所以( )比(
大。
895接近( ),( )就是895的近似数;
806接近( ),(
)就是806的近似数。
所以( )比( )大。
(1)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2)小组合作,研究比较的方法。
第一种:
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9比0大,所以895比806大。
第二种:895接近900,806接近800,900比800大,所以895比806大。
(3)根据学生的回答,借机告诉学生:
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数;
)
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近似数。
(4)师小结:
当数位相同的两个数相比较时,从高位起比较,高位数大的数就大。
后教(做一做)
1、 1250○934 768○98 394○307 127○123
2、806、816、826、836、846、856、866、876、886、896的近似
数分别是多少?
3、动物彩蛋和脸谱谁多?(生自主解决)
(指名后进生去讲台上板演,其
他学生自己坐在答题纸上,找学生订正,讲解后,同桌
订正改错。)
四、当堂训练:
自主练习:
1、第1题:结合现实情境比较数的大小的题目。题目中有位数相同和不同的数的
大小比
较两种情况。教师可多为学生提供现实性的素材,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现实生活中较大
数的感性认识。
2、在○里填上“<”或“>”
987○ 1002
658 ○568 879 ○883
3062○ 3054
5176○ 5179 9989 ○10000
3、小鸡回家。
是一道连线题目,目的是为近似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26、27页自主练习4题、5题、6题
2、选做题:课本第23页自主练习7题。
板书设计:
参观学校
—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1、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
597接近600,600就是597的近似数。
508接近500,500就是508的近似数。
597≈600
508≈500
约等号
2、哪所学校的人数多?
1210 958
3、故事书和科技树,哪类册数多?
895 806
教学反思:
信息窗4 游览长城
——整百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整百整十数的口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整百整十数相加减。
2、过程与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体验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数据和交流的信息,感受数据大小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信息窗4整百数的加减法(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
出示几组口算,请生计算。(生口算。)
交流一下为何算得这么快?
三、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读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看明白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的学生
把手放下,学生信心
十足,我们这节课来进行男、女生比赛。
四、自学指导
续讲故事导入(出示信息窗内容)
看一看 提出问题
(1)
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
500+300=( )
想:5个( )加3个(
)是8个百,8个百是( )。
(2)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
110-90=( )
想:( )个十减去( )十,就是(
),也就是( )。
(学生看课本28页解决自学指导的问题,5分钟后妙招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讲解:可以利用竖式:
1 4 0
0
+ 6 0 0
-------------------------
2 0
0 0
五、做一做
(3)第一候车厅比第二候车厅多多少人?
1200+800=( )
1200表示( )个一百,800表示(
)一百,12个一百加上8个一百是( ),
就是( )。
(找两名后进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学生带讲台纠错,教师讲解,同桌互相纠正错
误)
六、当堂训练:
1、150-90= 80+30=
500+500= 1000+2000= 5000-1000=
250-80=
70+50= 70+90= 8000+600= 400+6000=
2、自主练习第2题 是一道游戏性练习。练习时,老师要安排多个学生拿着得数相同的算式卡片,一次找到几个朋友,也可以只安排部分学生拿卡片参与,其他学生当裁判。
3、自主练习第3题
七、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29页自主练习4题、5、6题。
2、选做题:课本第30页“聪明小屋”
板书设计:
游览长城
—整百数的加减法
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
500+300=( )
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
110-90=( )
教学反思:
信息窗5 美好回忆
——估计
教学内容:
课本31页的信息窗5,估计,你问我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对具体实物进行估算。
2、过程与方法:在估算过程中,体验估算广泛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的来学习课本31页的 估计。(师板书课题)
复习巩固
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897、703、987、1024
二、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数学信息?
1、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
2、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个字?
(根据问题,学生做自学知道的题目,3分钟后,请后进生来回答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方法一:
以一行大约1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
方法二:用圈出大约2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
教师讲解补充:
(1)让学生知道:
“大约”就是对计算结果不要求准确、统一,生活中有许多无法准确
计算结果或不需要精确计算的,都要
用到估计。(板书:估计)
(2)小组交流估计的方法。
(3)师小结:估计的方法有圈一圈、切块、行×列等
每行大致的数目相等,有多有少时,取中间的数
做一做
1、6250大约是几千?( )
2、参加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的代表有2916人,大约是多少人?( )
3、二、一班有大约有( )人,女生大约有( )人,男生大约有(
)人。
4、我国大约有( )人口。
(找后进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答题纸上,学生纠正错误,教师讲解,同桌互相改错)
三、当堂训练: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32页4、5、6题
2、选做题:课本第33页7题
板书设计:
美好回忆
—估计
1、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
每行大约10个,共10行
“大约”就是对计算结果不要求准确、统一
2、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个字?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和
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千米=
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
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
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
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
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千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算。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信息窗呈现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2、在实际测量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重视对学习活动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信息窗1
金箍棒的变化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毫米、分米的认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
念;
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感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1米长的金箍棒。
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本35
页的信息窗《毫米、分米、千米》(师板书课题)看一下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读出,目标明确
的学生举手,有信心完成的学生把手放下。
二、谈话导入
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2、1米有多长?1厘米呢?
(小资料)世界上最窄的河流位于内蒙的耗来河,全长17千米
,水流平缓,清澈见底,
平均水深50厘米左右,一般在二三分米左右,河水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宽,最窄
处只有几厘米,
放一本书便可当桥,所以又叫书河桥。
有一种虫叫吹沫虫,平均长度约6毫米,但它能跳7米高,相当于它身高的100倍。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
三、自学指导(看一看)
看课本35页的信息窗和问题,并解决以下问题。
1毫米有多长?
1、仔细观察尺子,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 ),毫米用( )表示,它比(
)
单位更小。
2、1厘米里面有( )个小格 , 我发现1( )和10(
)同样长。1分硬币
的厚度大约是1( )。
1分米有多长?
3、10(
)就是1( ),分米用( )表示,它比( )单位大。
4
、我的手长大约是1( ),粉笔盒的高度大约是1( )。
指名学生来回答看一看中的问题,教师讲解补充。
四、做一做
1、1厘米=(
)毫米 1分米=( )厘米
2、( )、厘米、( )、米、(
)(公里)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作( )。
4、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指名两名后进生到
讲台板演,学生自己做在答题纸上,找学生纠正错误,教师讲解,同桌
互相指正。
五、当堂训练:
1、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的长度吗?与同桌交流一下。
2、小组分工合作。在教室里找自己的测量对象,要用上四个单位。
物品名
估计长度
测量长度
填空。
2分米=( )厘米 1米=( )毫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38、39页4题、5题、6题。
2、选做题:课本第39页7题、8题。
板书设计:
金箍棒的变化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厘米、毫米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教学反思:
信息窗2 比本领——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
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
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千米的感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本40页的信息窗2《千米的认识》(师板书课题)看一下我们
今天的学习目标,
指名学生读出,目标明确的学生举手,有信心完成的学生把手放下。
二、谈话导入
1、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吗?(分米、毫米)
2、1千米有多长呢?
(小资料)世界上最窄的河流位于内蒙的耗来河,全长17千米,水流平缓,清澈见底,
平均水深50
厘米左右,一般在二三分米左右,河水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宽,最窄处只有几厘米,
放一本书便可当桥,所
以又叫书河桥。
有一种虫叫吹沫虫,平均长度约6毫米,但它能跳7米高,相当于它身高的100倍。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
三、自学指导(看一看)
看课本40页的信息窗和问题,并解决以下问题。
1千米有多长?
1千米就是( )米,千米又叫( ),用( )表示。
我们学校楼长约100米,10座这样的教学楼的长约是1( )。我家离学校大约1(
)。
2千米是多少米?
2千米是2个( )米,也就是2000米,2千米=(
)米
(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千米
)(公里)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叫作( 长度单位 )。
指名学生来回答看一看中的问题,教师讲解补充。
四、做一做
1、1千米(公里)=( )米
2、2千米是2个(
)米,也就是2000米,2千米=( )米。
3、( )、厘米、(
)、米、( )(公里)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作( )。
4、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指名两名后进生到讲台板演,学生自己做在答
题纸上,找学生纠正错误,教师讲解,同桌
互相指正。
五、当堂训练:
2分米=( )厘米 6000米=( )千米
1米=(
)毫米 3千米=( )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41页、42页1、2、3、4、5、6题
2、选做题:课本第43页课外实践。
板书设计:
比本领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
2千米= 2000 米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 奇妙的动物世界
教学内容:
课本45页奇妙的动物世界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
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激
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进
一步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活动过程:
一、制定调查计划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你们愿意吗?
1.确定调查对象
(1)谈话:你最想了解哪种动物?
(生可能想了解:①小狗、小兔②鲸鱼③小鸟、蝴蝶……)
师小结:大家是想了解陆地上的、水里的和天上飞的动物。
(2)谈话:你想了解关于这种动物的哪方面知识?
(生可能想了解:①速度②身高③体重④寿命……)
师小结:你们是想从数学的角度了解动物
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
进行调查。 (板书:调查对象)
2.确定调查方式
谈话:你想用什么方式得到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
(生可能:①去查阅关于动物方面的书。②上网查找关于动物的资料。③去问动物园的
叔叔阿姨……)
师小结:这些都是很好的调查方式!这节课咱们就采用同学们喜欢的这些方式进行调查!
(板书
:调查方式)
3.确定调查地点及小组
谈话:大家认为我们该去哪些地方进行调查?
(生可能:①去图书室②去微机室③去动物园)
师小结:同学们想的很好!我们就按调查方式
划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查。不过今天想去
动物园的同学就不用外出了!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动物园的科技员
,你们去顾问室咨询就可以
了。 (板书:调查地点)
4.确定调查任务
你们小组想调查哪类动物的知识?
5.指导记录方法
谈话:调查时还需要做什么准
备?现在咱们就分头行动,把你们调查到的数据整理在老
师发的题纸上。调查活动为20分钟,小组长负
责掌握时间,20分钟后准时回教室。
奇妙的动物世界
调查方式---- 调查地点------ 调查人------
---年--月--日
动物名称
身高
身长
体重
寿命
速度
睡眠时间
其他
二、分组调查
师巡视了解各组情况,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查找资料,并指导学生做好调查记录
1.师先到微机室去巡视,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到相关网址,加以指导。
2.再到图书室和咨询室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三、数据的整理与交流
(一)组内交流
谈话:把你们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一会儿咱们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好吗?
(学生交流,师巡视了解资料搜集情况)
(二)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先把你们组的调查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小组轮流汇报,投影出示)
学生可能搜集到的知识:
①东北虎: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3
50千克左右,“森林之
王”之称,虎爪长6厘米,犬齿10厘米,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
叶林地带,寿命28
年左右。
(根据学生汇报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释。
如:刚才这位同学说东北
虎肩高1米以上,那同学们想想你们的身高大约是多少,东北虎肩高与你的身高
怎么样?东
北虎体重350千克左右,同学们的体重大约是多少?相当于咱十几个同学的总体重啊!它的
犬齿10厘米,那我们身边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也是10厘米?看来东北虎真的好厉害啊!以
下
学生搜集的信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把搜集到的数据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
来。)
②大熊猫:身长约1.5米,肩高60——70cm,体重100——180千克,每天吃2
0千克左
右鲜竹,春天生长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温暖山坡上,寿
命
20——30年,刚生下的熊猫只有150克左右。
③蜻蜓:一只复眼由1万只小眼组成,
每秒速度可达40米左右,可以连续飞行1小时不
着陆,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晰的看到9米开外的处于活
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
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是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飞行家”。一小时能
吃29只苍蝇或840只蚊
子,全世界的蜻蜓大约有5000多种,我国约有300种。
④猫
头鹰:是捕鼠能手,我国有30多种猫头鹰。它的食物95%是野鼠,一只猫头鹰在一
个夏天能捕上千只
野鼠,为人类保护1000千克粮食,相当于三个人一年的口粮。
⑤鸵鸟:身高可达2.75米,身长
2米左右,体重约160千克,跑动时一步可达8米,在
15分钟或半小时之内,毫不费力地将时速提高
到50千米,最快的每小时可达70千米左右,
连快马也比不上它。鸵鸟蛋每枚约130
0克,相当于25枚普通鸡蛋的重量。
⑥蓝鲸:身长30米左右,体重约70吨,一张嘴就可以开到容
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的宽
度,时速可达27千米,一头蓝鲸每天吃约4吨重的小磷虾,如果肚中食物少
于2吨,它就会
饿得发慌。它经常潜入水深三四十米处搜寻食物。换气时,喷射的水柱高达15米左右。
幼鲸
长7.5米左右,重约6吨,经过24小时喂奶,体重就能增加100千克左右,平均每分钟增加<
br>约75克,幼鲸经过7个月的哺乳,体重可达23吨左右,体长约16米,小蓝鲸到5岁才算成
年
,寿命20——30年。
⑦蜂鸟:体长不过5厘米,体重仅2克左右,蜂鸟有300多种,羽毛有十几
种颜色,有
“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它的翅膀每秒能震动50—70次,
飞行速
度可达时速50千米,飞行高度有四五千米,蜂鸟心跳每分可达615次,蜂鸟蛋只有豆粒般大<
br>小,每枚重量约0.5克,大约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鸡蛋那么大。
……
(三)教师提供动物信息
谈话: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关于动物的信息,真让老师大开了眼界。
老师也上网搜集了
一些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共享。(屏幕出示)
中华鲟、麋鹿等动物的相关信息。
活动小结:
谈话:对刚才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以及你和同学的表现,你想不想说点什么?
教学反思:
课题:智慧广场
教学内容:简单的搭配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搭配,了解和掌握解决简单搭配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
法的多样性,提高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尝试用搭配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在现
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在数学活动中养成善于合作、思考、倾听、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搭配,了解和掌握解决简单搭配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预习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
1.通过谈话或多媒体演示引入“搭配漂亮衣服”的情境,从而引出“任意搭配,有几种不同
的穿
法”这一话题,启动教学。
二、指导点拨 解决问题
1、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任意搭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理解每一种穿法都是由一件上
衣和一件裙子组成的。
2、合作探索,肯定方法。
在学生尝试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
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
识经验采用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方法进行组合。
3. 让学生
充分交流、展示,对于学生出现的所有个性化的方法,教师首先要鼓励,同时对正
确的方法给予肯定,错
误的方法给予指导纠正。
4.对比多种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学生在交流完各种方法
后,教师要将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对比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况
适时提出诸如:“为什么漏了一种啊
?”“他这样表示你有什么感受啊?”“怎样做到既不重复,
又不遗漏?”“等问题,激发学生认知冲突
。
一、 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 1、2、3、4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尝试用搭配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境图
第三单元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能计算得
是千数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并会验算。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
同的方法
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
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4、把握计算教学的要求,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
信息窗1 蜜蜂王国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36页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 。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师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
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46页,看图、看问题。
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
2、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目
。(投影出示)
64+25= 28+37= 48+52= 43+26=
58-26= 72-49= 50-24= 97-18=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
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
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
最多。练
习:自主练习第1、3、5、7、8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得100分。
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48页4题、49页9、10题。
2、选做题:课本第49页11题 是一道拓展性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板书设计:
蜜蜂王国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32+45=77(只)
1、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45-32=13(只)
教学反思:
信息2 整装待发
——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第2课时40页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
技能:理解千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约等号,进一步了解估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三位数的不进位加和不进位减。
教学难点:估算计算的结果,并学会运用约等号。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师板书课题)并指
生来读本节
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50页,看图、看问题。 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算式?用竖式怎么算?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并将课本
上的补充
完整。
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
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有竖式和计数器分别怎么算?
4、三、四队大约有多少只?怎样来估算?改怎样来列算式?86接近( ),103接近(
),
100+100=200
86+103( )200,≈叫( ),
读作:( )。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目
。(投影出示)
642+250= 285+371= 148+520= 450+266=
588-263= 726-490= 507-247= 974-181=
276+312≈ 109+486≈ 732-289≈
876-401≈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
来,在旁边改
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
最多。练
习:自主练习第2、3、4、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得100分。
作业:
课本第53页6题、7题。
板书设计:
整装待发
—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
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
4、三、四队大约有多少只?
教学反思:
信息窗3 勤劳工作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笔算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信息窗3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笔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或少
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
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位)
的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共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
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有关进位、退位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笔算。(师板书课题
)并指生来读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54页,看图、看问题。 1、果园到花园一共有多少米?怎样列算式?小女孩怎样估算的?用竖式怎么算?列竖式要
注意什么
?并将课本上的补充完整。
用竖式计算。(让生边说边板演,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弄清十位满10,向百位进一的道理)
5 9 2
+ 3 8 4
———————
( ) ( ) 6
思考:十位上9加8得17,该怎样写?
2、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列竖式时思考十位上1减2不够减怎么办?
3、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怎样列式计算?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目。(投影出示)
634+275= 856-37= 29+543
=
157+482= 738-674= 847-428=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
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
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
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练
习:自主练习第1、
2、3、4、5题。
5、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6、写完检查。
7、全班集体对改。
8、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得100分。
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56页6、7、8、9、10题。
选做题:50页课外实践。
板书设计:
3 勤劳工作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笔算
从果园到花园有多远?
592 +
384 ≈ 980(只)
592+384=97(只)
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
518-277≈290(只)
518-227=291(只)
教学反思:
信息窗4 国王查账——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信息窗4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三位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并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验算,掌握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验算,掌握验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
验算。(师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58页,看图、看问题。
1、为了验证一下算得对不对,国王应该怎么办?(引入验算)
即:
5 7
3
+ 3 1 8
———————
8 9 1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该怎样验算,和减其中的一个加数怎么验算?
2、
8 9 1
— 2 6 4
———————
6
2 7
差加减数怎样验算,被减数减差?(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目
。(投影出示)
173 + 375 = 419 + 236 =
731 + 229 =
780 — 527 = 912 — 406 =
573 — 458 =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
来,在旁边改
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
最多。练
习:自主练习第1、2、3、4题。
9、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10、
11、
12、
写完检查。
全班集体对改。
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60页5、6、7题。
选做题:61页我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4 国王查账
--加减法验算
1、一队和二队共生产多少蜂蜜?
5 7 3 验算:3 1 8
8 9 1
+ 3 1 8 + 5 7
3 —3 1 8
——————
—————— ————
8 9 1
8 9 1 5 7 3
2、 还剩多少克
8 9 1 验算:6 2 7 8 9 1
—2 6 4 + 2 6 4 —6 2 7
—————— —————— ————
6 2 7 8 9 1
2 6 4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爱心行动—— 图形与拼组
教学内容:
图形与拼组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
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长方形
和正方形。
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过程中,运用操作法、实践法、交流法、比较法、讲解
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受到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学具操作。
2、在实践中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平面图形的不同特征,有利用记忆和区分。
信息窗1
—— 制作保护牌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课本52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观察
、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在纸上画出长方形和
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受到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主观察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图形(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图形。(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怎样做一个长方形的牌子呢?
长方形有哪些特点呢?
生2、怎样做一个正方形的牌子呢?
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呢?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投影出示)
请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
正。
2、讨论(议一议)
(1)第一个同学画的,认为正确的请举手。
(2)第二个同学画的,认为正确地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看看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
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
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六、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
必做题:自主练习第3、4、5、6题
选做题:自主练习第7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还剩
()
个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信息窗2—欣赏主题壁画
教学内容:
欣赏主题壁画(课本56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图形的拼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在
欣赏、设计、拼摆等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图形的拼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
在欣赏、设计、拼摆等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图形、多媒体课件拼出的美丽图案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欣赏主题壁画(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借助图形的拼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课件出示,
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境图,看一看,图中的图案真漂亮
呀!仔细观察,它们的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你还会拼什么图案?
先看一看:仔细观察情境图,(1、 欣赏图案美,如小鸟图,它的翅膀是什么形状的,头是
什么形状的,嘴是什么形状的?2、设计图案,让学生自己拼组。)(5分钟之后请学生回答。)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投影出示)
出示七巧板的图形,让学生们写一写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
正。
2、讨论(议一议)
生回答,师板书。
生、七巧板是由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 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
六、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解图形、拼图案,同学们都学会了吗?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
作业:回家做一幅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欣赏主题壁画
小鸟的图案是由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拼成的的。
小路的图案是由六边形拼成的。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计算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
加减法的估
算,进一步
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加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能力。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交流法
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着重练习笔算能力。
信息窗1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教学内容:
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科书59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
位数的加减法
。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
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课件出示,师指
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
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
(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
( 一学)1、
先看一看:(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想一想:该怎样样列算式?你打算
怎样算?怎样估算,189≈
( )394≈( ),最后的结果≈(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怎样列式计算呢?)
(3)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该怎样列算式呢?)
( 二学)手指课本第一个竖式,列竖
式时什么位和什么位对齐,现在个位相加,满10向十
位进1,而十位相加又满十向百位进( ).
第一个笔算加法会做了,自己动手把课本56页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第二个竖式填上。
手指第三个竖式,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
)位减起,哪一位
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在本位上加( )再减。
想一想,笔算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投影出示)
245+196= 564-278=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
正。
3、讨论(议一议)
245+196= 564-278=
245 564
+ 196 -278
——— ———
( ) (
)
(1)认为竖式正确的请举手。
(2)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
(1)笔算加法算式时,从哪一位算起,从哪一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
(),十位满10又
向百位进( )。生回答,师板书。
认为第一个题做对的举手。
(2)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在
本位上加( )再减,生回答,师板书。
认为第二个题做对的举手?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星星最多。练
习:自
主练习第1、2、3、4、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
六、全课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要注意
什么?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
作业:笔算下面各题(做在作业本上)。
126+385= 248+158=
478-199= 645-278=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189+394=583(棵)
435-276=159(棵)
189
435
+ 394 -276
——— ———
(583)
(1 59 )
答:一共有583棵白菜。 答:还有159棵茄子没检查。
教学反思:
信息窗2——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的和整百数减三位数)
教学内容: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的和整百数减三位数)课本63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会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法。
2、过
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
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
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整百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连
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的和整百数减三位数)(师板书
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的和整百数
减三位数)(课件出
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猫头鹰一家捉鼠的情景图,你发现了
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出示课件:信息窗
情境图)
生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
生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 一学)1、先看一看:(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
捉了多少只?(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
怎样估算,你会用竖式计算吗?用计数器拨一拨。)
(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呢?)
( 二学)手指课本第一个竖式
,你有什么发现?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借助
计数器,个位上0减6不够减,只能向()
位借,十位上是0,那么从哪一位借的1退到十
位变成( )个十,
这时从从(
)位借1退到个位,即连续退位。
手指第二个竖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自己总结。 <
br>想一想,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整百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应注意什么?(5分钟
后比谁
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投影出示)
508-179= 600-235=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
正。
3、讨论(议一议)
508-179 = 600-235 =
508 600
-179
-235
——— ———
( )
( )
(1)认为竖式正确的请举手。
(2)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
(1)仔细观察第一个题,计算被减数中间数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需注意什么?
认为第一个题做对的举手。
(2)仔细观察第二个题,计算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需注意什么?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
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星星最多。练
习:自主练习第1、
2、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
六、全课小结
1、同学们,这
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整百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
数。应注意什么?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
作业:笔算下面各题(做在作业本上)。
200-115= 308-146 =
700-456= 608-419=
板书设计:
灭鼠能手
——被减数中间有0的、整百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205-116=89(只) 300-116=184(只)
205 300
- 116 -
116
———— ————
89 184
答: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89只.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184只.
教学反思:
信息窗3
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
2、过
程与方法: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
验,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
题的策
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小棒、纸条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
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出示医生啄木鸟、喜鹊和黄鹂
为树木捉害虫的情景图,仔细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数学信
息提出数学问题?(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
图)
生1、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生2、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
一学)先看一看: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1)(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能用纸条来表
示它们之间的
数量关系吗?说出自己的想法。)
(
二学)手指课本63页第一个纸条图,看一看,喜鹊捉的虫子的数量可以分为(
)部分,
一部分是和( )捉的虫子同样多,一步分是比(
)多捉的。求喜鹊捉了多少只?就是
把( )和( )合起来,所以应该列什么算式?
手指74页第二个纸条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要想求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就是从146
里面去掉
( ),所以说,应该列什么算式?
想一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
少?怎样用数量关系来表
示?该怎样计算呢?(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
的题。(投影出示)
(1)小象举起了194千克的重量,小熊举的比小象重65千克,小熊举起了多少千克的重量?
(2)青蛙跳了110厘米,蟋蟀比青蛙跳的近31厘米,蟋蟀跳了多少厘米?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
正。
2、讨论(议一议)
3、(1)小象举起了194千克的重量,小熊举的比小象重65千克,
小熊举起了多少千克的重
量?
194+65=259(千克)
答:小熊举起了259千克的重量。
(2)青蛙跳了110厘米,蟋蟀比青蛙跳的近31厘米,蟋蟀跳了多少厘米?
110-31=79(厘米)
答:蟋蟀跳了97厘米。
(1)认为算式正确的请举手。
(2)列算式时应该先求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
(1)要想求小熊举起了多少千克的重量?就应该知道小熊举的比小象重(
)千克,就是
用194和( )合起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时用加法算式。
(2)要想求蟋蟀跳了多少厘米,先要知道蟋蟀比青蛙跳的近(
)厘米,就是用,因为青蛙
跳的远,蟋蟀跳的近,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
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4、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
六、全课小结
1、同
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学会用纸条来理
解数量关系。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
作业:应用题
1、小羊和小牛进行射击比赛,小羊射了120,小牛比小羊多射了28环,小牛射了多少环?
(2)、小红和小明跳绳,小明一分钟跳了143下,小红比小明少跳了28下,小红跳了多少下?
板书设计
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146+38=184(只)
146-12=134(只)
答:喜鹊捉了184只。
答:啄木鸟捉了134只。
教学反思:
六、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动物趣闻”教材76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
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4.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
br>(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
克
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
么位上?(经过
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
中,仔细看
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8.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千克重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1.
谈话交流:我们已经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激发兴趣)
2. 课堂检测
3.
组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学生自由谈论、交流
做“自
主练习”P6—1、2题。
3.
对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品等)进行估测、称量,然后进行比较,测查自己估测得是否准确。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
一找,掂一
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
/p>
交流。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板书设计
克、千克的认识
克 g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学生对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不太了
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一
定的初步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强练习
与巩固,才能让学生
真正了解这两个单位的使用。
教学内容
认识吨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吨。2. 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2. 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
袋装大米
教与学的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思考交流 口头解答
二、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条鲸鱼体重约
34( )
2. 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
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
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三、自主探索 研究问题
1.
教学吨的认识
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
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
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
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
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 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强
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
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
去商
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
书有关数量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举例: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练习质疑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 1. 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
2.
2吨=( )千克 5千克=()克 7000千克=( )吨 9000克=( )千克
3.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自由交流
六、作业设计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 吨作为
一个质量单位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陌生,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只知道
表示很重很重的物品时可以用吨来表
示。教学时借助一袋大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受25
千克有多重,以此帮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
教学内容 教材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
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情境图——搜索信息——提出问题——探究交流——获得新知——拓展
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 秤、生活实物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课复习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认识体秤,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 小兰体重32( )
2) 一个鸡蛋重50( ) 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 2瓶矿泉水重约( ) 4)
7粒黄豆约重( )
3、自主练习P8—1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思考解答
仔细观察图中所提
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
体交流小组内交流,每组派代
表,全班交流。
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拓展延伸
薯片 薯片
200g 150g、、
2.5元
2.5元 你会买哪种,为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四、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对三个质量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这还不能够达到熟练
运用的目的。必须加强学生的
平日运用,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
解它们。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课 时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
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情境图——搜索信息——提出问题——探究分析——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教具准备 情境图、实物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导复习
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
回顾交流汇报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
知识。
解决问题
铅球 篮球
乒乓球 杠铃
4 650 4 50
学生分小组讨论它们大约有多重,该用哪个重量单位。
二、情境导入
1. 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 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1) 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2) 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
(考察学生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吨的组成)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估一估 思考交流汇报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并合作解疑。
三、总结评价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四、作业设计
实践作业:回家完成这样的表格:1千克中大约有多少这样的水果?
物品 苹果
橘子 西红柿 黄瓜
数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了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加强
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效果较
好。
七、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信息窗1
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借助
关于三(1)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
数学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
人”,引入对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和
学习;借助关于三(2)班学生跳舞的数学
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
进位)笔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信息窗2呈现的是体育大课间团体操表演
的情境,根据表演
团体操学生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
两位
数第一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学习和探究。信息窗3呈现的是呼啦圈表演的情境,引导学
生提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和“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引出对分步解决
“求比一个数
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学习。
教材的知识前后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
内乘法的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
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结
合和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
地口算;能正确笔算两
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
多少”问题的方法。
2.
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提高运算能力。在
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
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
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并
能利用所学的知
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算理的探究和算法的形成。
本单元课时数:7课时
本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图:
两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1 信息窗2
信息窗3
课题: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整十数乘一
位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一
位数(不进
位)的笔算
两位数乘一
位数(进位)
的笔算
求比一个数
的几倍多几
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
的几倍少几
的数是多少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
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学具操作,明确笔算算理,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棒、正方体
教 学 过 程
一、问题 预习展示
2、
3、
提纲预习你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明确练习内容
一、 解决问题 指导点拨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多层次练习
1.计算。
32
×3
34
×2
24
× 2
2. 用竖式计算4×21。
学生
独立计算,教师可以选取两种不同的竖式进行展示交流,在对比中体会交换因数的位
置列竖式计算的优越
性。
3.如果有时间,再计算自主练习中的“坦克过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3页第8题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根据问题选取哪些相关联的信息,理清解题
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 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1、3、6题
2、自主练习9、10题
3、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揭示课题“两
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2、进一步巩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预习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 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快乐大课间》。
师:喜欢大课间吗?这是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同学们有的在表演艺术操,有的在表演扇子
舞。
师: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数学信息:表演艺术操的排5行,每行19人。
表演扇子舞的有3组,每组29人。(课件出示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说数学问题:表演艺术操的一共有多少人?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呢?
生列式:29x3=
二、 指导点拨解决问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你能尝
试着用笔算的方法解决这
道题吗?
同桌互相探究29*3的笔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实物投影)可能有:
师:你们不仅会算,还会说,真能干!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的说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
竖式的
写法却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第二种)对,竖式这样写简便。(指第二种)
那用竖式的简便写法
把这道题做出来。并同桌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写竖式,并同桌说计算过程。
3、规范竖式的格式
师:同学们都清楚了18×3怎么算,我也想算算,你们说,我来写。
学生说(先算3乘个位上的9等于27,个位上写7,向十位上进2;再算3乘十位上的2
等于
6,再加上十位上进位的2等于8,在十位上写8;所以29乘3等于87。)
师追问:明明3乘十位上的2等于6,为什么在十位上的写8呢?
(3乘十位上的2等于6,再加上进位的2,就等于8,所以在十位上写8。)
4、 师:刚
才我们解决了有87人表演扇子舞。那么表演艺术操的一共有多少人呢?你
能解答出来吗?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做完交流计算方法,做错的订正。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1、师:刚才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
竖式的简便计算,那你会列竖式计算59*7
吗?
学生自主探究: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草稿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整个计算过程:用7乘9得63,向十位进6个位
写3,用7与5乘得35,加上
个位数6得41,在百位写4,十位写1,积为413。
4十
位写1,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4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
位上。)
2、巩固深化 列竖式计算
师出示:78×7= 67×9=
学生
独立完成
3、师:会列竖式计算:8*25吗?
生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算法。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交流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结果。
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
3.限时作业
4、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师:这
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计算的?计
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1) 计算是应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
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2、进一步巩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小棒
教 学 过 程
一、 提出问题 预习展示
1、
2、
提纲预习你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明确练习内容
二、 解决问题 指导点拨
1、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
41×4= 17×6=
217×5= 241×4=
312×7=
124×8=
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记时间训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集体订正。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做练习四第5、 、8、9、10、题和聪明屋
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第5题:有趣的动物世界。对于这
一题,不要只解决计算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开阔视
野,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
第六题
火眼睛变对错
第9题:是一道探索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可以估算得出正确答案
。
也可以通过计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画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这一解决问
题的
过程。2、理解并掌握“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理解并掌握“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理解并掌握“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线段图
教 学 过
程
一、预习展示 提出问题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指导点拨
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寻找与二年级相关的信息: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一年
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
3.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是第一次学习用线段图分析
理解数量关系,所以要为
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1)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述题意。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线段的长短比例、
上下位置、条件与问题的标注方式等等。
难点:“二年级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这句话的理解。
应指导学生用线段图正确地表达题意:
即,
二年级的人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一年级的2倍一样多,一部分是再多出的
5人。
第二个红点: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实施步骤:
1.明确问题,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信息。
2.根据前一个红点的方法,学生自己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题意。
重点: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思考:
“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应该怎么画?
通过交流讨论明确: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18人的3倍,
然后按合适的比例从后面取一小段用虚线表示出少的2人。如能动态呈现,效果更好。)
3.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尝试 列式解决。
4.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说解题思路:
先求一年级人数的3倍是多少,
再求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5.梳理总结: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或问题入手寻找解题思路)——列式解
答。
6.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或基本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1、2题
2、自主练习3、4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智慧广场--数字谜
教学内容:课本96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
能: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
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
推理经验。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答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
br>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
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探索加减法算
式中的“数字迷”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
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数字谜(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景图中的加法竖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飞加飞等于2.腾加腾等于9
(老师借助课件演示)
( 一学)猜一猜:猜猜看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 二学)算一算:动笔算一算,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
三学)小组交流: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验证:教师借助课件演示推理的过程。
2、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
正。
2、讨论(议一议)
(1)第一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的请举手。
(2)第二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地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
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六、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谜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
!自主练
习第3、4、5题
板书设计
数字谜
腾飞
46
+ 腾飞 +
46
———— ————
9
2 92
教学反思:
八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
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
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
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
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
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
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进
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
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
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
?(引出大海的美丽富
饶。板书:富饶的大海)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主题图“捕鱼归来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条船?生列算式:40×2=80(条)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80是怎样求出来的?
用学具摆一摆,理解算理再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小练习:自主练习2
10——×4——(40)——×8——(320)
20——×2——(
)——×6——( )
30——×3——( )——×7——(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理)
(3)200千克鱼,能卖多少钱?生列式:200×4=800 说算理
(4)小练习:300×3 7×100(指名说算理)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自主练习1)
2×3= 3×5=
5×4= 4×2=
20×3= 30×5= 50×4=
4×20=
200×3= 300×5= 500×4=
4×200=
2.估一估,连一连(自主练习3)
48×5 6×63 396×2
102×3 199×4 7×81
大于500 小于500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重点研究整
十数乘一
位数的口算。我组织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应该说这
节课的内容是很容易的
,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
积极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使
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体会
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整个
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
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
习惯解决问题。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比较好,能够熟练运
用乘法口诀,解决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的口算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还不熟练,需要进
一步加强。
教学内容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
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
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
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
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
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
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
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预设 使用修订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20×6= 4×30= 90×7= 500×2=
60×6= 9×20=
100×4= 300×8=
二、新授知识
1.出示情境图:
回忆寻找未解决的信息和问题,师板书
2.解决问题:
(1)2筐虾一共多少千克?生列式:13×2=
①估算
②利用学具操作,探究算理,小组交流
③竖式计算:
结合算理理解竖式
④简便写法:
(2)这批带鱼能卖多少钱?学生独立列式3×312=
①估算
②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③全班交流,说出算理。
3.小结: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在竖式上直接写出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自主练习5 学生先独立审题,师再引导审题
每小时行21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时、4小时呢?
(学生独立列式,通过估算、竖式计算,将答案算出,并将书中表格填写完整。)
3.哪辆坦克能过桥?(自主练习6)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式计算出每辆坦克的重量,再进行比较。
4.按规律填空(自主练习7)
30 60 90 ( ) ( ) ( )
111 222 ( ) ( ) ( ) 666
学生独立完成
5.自主练习8
引导学生读清题目,分析理解题意,尝试独立解决。
6.自主练习9 填一填
( )×5=400 2×(
)=648
6×( )=666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可以让有学生间互教互学。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教学反思 乘法竖式的理解与掌
握是本课的重点,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算
理,明白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学生初步接触竖式乘法,书写起
来很不习惯,要加强指导。教
会学生估算的方法,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学
内容,一定要在
趣味上下功夫,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还要强调“≈”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
析,对同一类题目
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
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
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对问
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赶
海队伍的归来,看到他们从海里捕到了许多海产品,他们把
这些海产品怎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121笼装多少只螃蟹
①学生估算
②牵引不进位乘法竖式原理,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指名边说算理,师边板书:
③注:进位的标记“2”要写的小一些,避免与其他的数字混淆。
三、巩固练习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填一填。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
竖式计算将结果算
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3.先估算,再笔算(自主练习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可以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四、教学小结
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
学习的知识掌握不错,能
够正确书写竖式,理解算理。强调书写格式,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
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
析,对同一类题目
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
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
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
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对问
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火眼金睛辩对错(自主练习3)
学生独立判断,并将正确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全班交流。
二、自学新知
出示情景图,解决问题:
(1)3笼能装多少只扇贝?学生列式:125×3=
①估算
②迁移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竖式,自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
指名板演,学生评价。
提醒: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观察情景图,还有哪些信息提出的问题没有解决?
①4袋虾饲料,每袋41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②一笼养8只螃蟹,112笼共多少只螃蟹?……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自主练习1)
2.火眼金睛辨对错(自主练习3)
3.先估算,再笔算(自主练习4)
219×4 512×4 2×283
316×3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可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游戏:玩一玩,算一算(自主练习6)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先估算,然后笔算。
5.有趣的动物世界。(自主练习5)
师带领学生读题,然后根据已有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解决。
6.在(
)里填上“>”“<”或“=”(自主练习7)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说出判断的方法。
7.自主练习8:每行312棵,种了4行,一共种了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回答问题(自主练习9)
观察统计表,计算回答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9.自主练习10
小组合作分析读懂题意,寻求正确的解决策略,然后全班交流。
四、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书上的练习比较少,在完成书上练习的基础上要加大练习的数量,使学生熟练掌
握。
用竖式计算乘法时要注意:
1、
2、
教学内容
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乘的顺序。从个位起,用一个因数一次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
积的位置及进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
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
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
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
感受大海的富
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
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
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购青岛的特产——海产品,让我们一起去看
一看都有些什么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①学生估算
②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2:火眼金睛辨对错
小组内说说对不对,错在哪儿?计算这样的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3.自主练习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算
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4、 自主练习7
出示图画,理解题意
自己列式,全班交流
5、
自主练习9:动脑筋
30×9 12×3 25×4 13×7
300×9 120×3 250×4 130×7
(1)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2) 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积吗?
3000×9
1200×3 2500×4 1300×7
学生先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可以指名交流,然后集体订正。
四、教学小结
末尾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末尾有0 的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时
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漏写乘数后面的0。同时要
进一步加强练习,使学生做到熟能生
巧。
教学内容
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
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
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
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
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
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计算末尾有零的数的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出示情景图,解决问题:
(1)2个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①估算
②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提醒:中间有零的数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买5盒虾皮一共需要多少钱?
①估算
②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2的其余题目
2.自主练习4
小组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5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
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算
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6:蔬菜批发市场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可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提出问题,先估算,然后笔算。
5.自主练习8:请你帮忙算一算
出示图画,弄清题目要求
指名读题,然后根据已有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解决。
四、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中间有0的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比较难,要注意提醒学生0乘任
何数都等于0。同时还涉及到价钱的计算,一节课要完成全部内容
很紧张,因此必要的练习
要跟上。
第九单元:我是体育小明星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教学内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
统计,并会用画“正”字等方法
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文字、
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
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
数据分析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索能力,体验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
回归生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分类统计,并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学会分类统计,并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活动情境。
2、运用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信 息 窗 1
——运动会获奖情况
教学内容:
分类统计,教科书98-100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
<
br>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
,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
察、分析、探索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分类统计。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分类统计)
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
手放下。这
节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
:
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98页,手指9
8页信息窗,(表扬××已经指好了)仔细观
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最积极。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每个
学生都能认
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四、后教(议一议)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来考考大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生1:我们班运动会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各有几人呢?
生2:获奖的同学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生3:哪个项目获奖的人数最多,哪个项目获奖的人数最少?
生4:......
2、交流讨论,整理数据
师:同学们从获奖成绩表中,能一下子找到问题的答
案么?想一想,这些信息可以怎么
整理?小组交流一下。
(各小组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像这样先分一类来整理数据的方法就爱是分类统计。
3、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制作统计表,观察统计表。(讲明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分类不同,合计相同。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们能根据大家整理的数据来分析一下这个班同学的获奖情况么?
五、当堂训练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课本100页:自主练习必做题:4
板书设计:
分类统计
分类不同,合计相同
教学反思:
信 息 窗 2
—体育小明星评选
教学内容: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科书101-104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
用画“正”字等方法收
集和整理数据
2、过程与方法: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
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索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数学来源
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
学具、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
据。请伸出小手和
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请看今天的学习
目标(课
件出示)。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完成目标的请把手放下。这节课咱们要进行男女生比赛,(板书:男女)比一比谁得的五角星最多。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书时谁的坐姿
最端正
,谁思考问题最积极。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现在请把课本打开,
翻到第101页,手指101页信息窗,(表扬××已经指好了)仔细
观察信息窗中的图片和文字,他们
班在进行体育小明星评选活动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吧!
三、先学(看一看)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思考问题最积极。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二)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每个
学生都能认
真地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四、后教(议一议)
师:同学们看完了么?看完的请举手?好,咱班也来一次体育小明星评选好不好?
1、学生填写选票;
2、收集选票;引导学生:要想知道谁当选,应该怎么办?
3、唱票;一位同学读票,一位同学监督,其余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及统计结果。
5、介绍画“正”字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再来整理一次。
(完成后,引导学生与自己前一次
的记录方法进行比较、评价,交流对画“正”的感受,
体会画“正”字方法书写的简便,且统计结果可以
利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既快又准,感受
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五、当堂训练: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课本103页:课外实践题
板书设计:
用画“正”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反思:
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
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连
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图形与拼组,对称,统计等知识。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
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
受数
学学习的乐趣。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2008年在我国发生一件大事,谁知道是什么事?
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畅谈)
3、看,为了迎接
奥运会的到来,这里的小同学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呢!他们打算锻炼好身体,
争取参加2008年的奥运会
![出示情境图]
二、小组竞赛:
1、谈话:大家愿意参观一下他们的比赛吗?那让我们去看台上观看吧!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情境图。)
2、仔细观察图中的看台,你发现了什么?
(看台分为A、B、C三个区域。)
3、谁来说一说A、B、C三个区各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读出这个数字。)
4、把每个区的数字卡片放在三个小组的前面
,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区域。下面按小组开展竞
赛:每答对一题加10分,看看哪个组最终是优胜小组。
(1)每组派代表说说:这三个数的组成(抽号回答)
(2)A、B、C三个区,哪个区坐的
人多啊?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学生抢答)
(3)这么多座位,大约有多少个呢?(学生独立估算,集体交流。)
(4)A区比B区少多少个座位?(每组派学生代表上黑板解答)
(5)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
(6)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5、小结第一轮比赛各小组的成绩
6、第二轮比赛:
(1)综合练习第1题:连一连 (板贴卡片)
1000
四个千和八个一
560 九百九十九
4008
最小的四位数
999 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的数
2070
五百六十
(2)综合练习第2题:我说,你拨,他来写
每组派一名学生,由一人说数,其余两人一个拨计数器,一个写数。
(3)综合练习第3题:开火车口算
300+400=
700+800= 5000+1000=
280-200=
60+500= 760+120=
70+140=
1000-800= 980-460=
650-30=
260-130= 400+600=
看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4)综合练习第4题:房子里可能住着哪些数字娃娃?
6( )7>657
3( )49<3549
98
小组合作完成,要求找出所有可能的数字是什么。
(5)综合练习第6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25+436 778-563 168+832
400-198 49+527 913-754
各人独立完成练习,全班交流计算结果。
(6)综合练习第5题:
东东:这学期我大约认了650个字。
明明:我认的比你多得多。
小文:我认的比你少一些。
小文可能认识了多少个字?
350个 590个
670个
明明可能认识了多少个字?
630个 680个
900个
根据上面的选择,明明比小文多认多少个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综合练习第7题:
客商要订购800只风筝。工厂工作进度统计如下:
第一周完成286个,第二周完成327个。
>( ) 789
估一估,多长时间能交货?说说你的理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统计各小组成绩,评出优胜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复习内容如果枯燥无趣,就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
积极性,也就根本达
不到复习的目的,可以说没有什么比他们积极的参与更重要的了。因此,本节课采用
了深受
学生喜欢的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进行复习。学生们在一个个挑战面前,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
情,他们积极动脑思考,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困难,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培养
了他们勇于
挑战,互相合作的意识。针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将后面综合练习的相关题目融
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使学
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与练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通
过复习,我发现,学生在万以内数的认
识以及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掌握较好。部分学生出现的
错误几乎都是因为粗心而产生的,只要他们能做到细
心仔细,相信正确率就会提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有关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和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去看台上参观了学校的运动会
,而且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今天,
我们要先去跳高场地参观,看看有没有更多的收获。[出示情境图中
的跳高场地部分]
二、复习长度单位:
1、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得到了哪些有关的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女孩的跳高成绩是多少?)
指名解决问题
3、这些信息与我们学过的哪部分知识有关系?
4、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5、它们之间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
6、巩固练习:
5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8分米=( )
厘米
60分米=( )米 ( )毫米=3厘米
( )分
米=9米
( )米=8千米 (
)米=70分米 7厘米=
( )毫米
8、扔铅球的小男孩扔了多远?
4米5分米是多少分米?多少厘米?
三、复习时间单位:
1、谈话:跳高场地很热闹,跑道上的比赛更精彩!看,那里正在进行1
500米的比赛,第一
名已经顺利冲过了终点,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成绩吧。[出示情境图中的跑道部分
]
2、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千五百米的学校记录是多少?学生也可能会
提出其他问题,教师可以
相机进行指导。)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4、独立解决这个问题,集体交流。
5、比“分”表示时间更短的单位是什么?表示比较长的时间,我们一般用什么作单位?
6、你能用这三个时间单位说几句话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7、巩固练习
(1)拨钟表,认时间
(教师拨钟表,学生认时间;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表。)
(2)填空练习
2时=( )分 60秒=( )分 3分=(
)
秒
( )分=1时 ( )分=180秒 (
)秒
=2分
(3)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空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需要20( )
爸爸每天工作8( )
丁丁跑100米成绩是15( )
姐姐每天读书30( )
一节课有40( )
(4)综合练习第12题:
7:00播放新闻联播
烧水
刷牙
梳洗
10分钟
3分钟
5分钟
从6:50开始,最快会在什么时刻完成这些事情?并说明理由。
(独立解决这个问题,集体交流。)
课后反思
这部分知识,学生经常
出错的就是单位之间的转换。我一直坚信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因
此我从来没有让学生死背公式。但我
同时又发现学生虽然当时理解了,可做题的过程中却不
会回头去想一想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想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也许会起到
更好的效果。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有关图形与拼组、对称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通过几节课的复习,我们不仅去参观了不少精彩的比赛,而且也对之前学过
的知
识进行了回顾和整理。现在,再来看这幅图的中间部分,看看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数学
信息?[出示情境
图中间的足球场部分]
二、复习图形与拼组,以及对称知识:
1、运动场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运动场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的。)
2、这学期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
3、教师出示图形,学生进行辨认。
4、(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想一想: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5、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
6、在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与你的同位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强调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说一说,同时加强学生间的互相合作。)
7、一起来说一说长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正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8、图上还告诉我们足球场的左右两个半场是对称的,怎样就算是对称?
9、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称现象到处存在,能不能举几个对称现象的例子?
(教师可以联系教
室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实地的观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所
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1、综合练习第9题,说说每种色块各是几边形。
2、综合练习第14题,按照要求完成。
与你的同位交流一下,看看你们剪出的图形一样吗?
3、综合练习第15题,说说图中哪些事物是对称的?
把对称的部分涂上相同的你喜欢的颜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运用学习
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大家可真了不起。看来我们的生活中有
不少数学问题,希望大家遇到问题时,
要开动脑筋,多想想办法,从中你会获得很多快乐的。
课后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比较简单,采
用动手操作的方法也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的时候学
生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复习的效果来看,
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学生虽然理
解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但是却说不出来,应该有
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
力的训练。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
话:同学们,运动会真是精彩!这些小学生在这次运动会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一
起来看一看吧。
二、复习统计知识:
1、这么多同学都在参加比赛,我们一起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分类统计的知识统计一下吧。
2、我们可以怎样分类?
(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按男女统计,或者是按照运动项目的不同来统计。)
3、那么就按同学们说的,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来统计,完成统计表。
4、课件出示统计表。
项 目
人 数
跑 步
跳 高
推铅球
合 计
5、展示学生的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并能从中发现问题。)
6、课件出示推铅球的成绩表。这是老师记录的这些小同学推铅球的成绩。
7、老师想很快就能看出有多少人的成绩在4米到5米之间,可以怎么办?
8、你能不能来帮帮老师?
9、赶快统计一下,填好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
成 绩
人 数
4米以下
4米—5米
5米以上
合 计
10、展示学生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11、关于统计的知识,你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运用:
1、综合练习第16题,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你们小组成员每天各在什么时间起床和睡觉?
2、小组活动,完成统计表。
3、展示个小组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4、汇总各小组的统计表,完成班级统计表。
5、观察我们班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6、集体交流你的发现。
7、你想对哪些同学说点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课后反思
分段统计这一知
识比较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却是十分广泛的。因此对学生们来说,
不仅要掌握好分段统计的方法
,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学会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能
够从中发现问题。在自主练习过程中,注重
将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学生间的互相合作结合起来,
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同时
改变由教师提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进而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
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