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
孟婆汤作文-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与解读
大家好!我交流汇报的主要内容有三点:
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的主要特点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解读一下教材的基本结构:
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
元的学习。共有课文27篇。
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等。
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
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2、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全册要求认识250个常
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7篇课文进行学
习。第一单元,围绕着“学校生活”为主题,
美丽的校园,
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
时间顺序,描写了各民
族的小学生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
课和下课时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提现了
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诗集,运用丰富的想
象,将雨后
的花拟人化,通过对他们在地下学校上课、下雨放假回家的
描述,表现了花和儿童的
活泼可爱以及对家、对妈妈的爱。
《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弄懂书
里
的意思,他冒着被先生惩罚的危险,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
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
精神。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金秋时节”,金秋的阳光,洒在树
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
我们的心上。《古诗三首》中的
《山行》一诗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
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一
诗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
”“橘绿”的描写,突出
了菊枝傲霜凌寒的气概,以此勉励友人珍惜打好时光,乐观
向上,努力
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看轻自己。《夜书所见》
中诗人通过对秋风吹梧叶、儿童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
等景
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
水泥路》写了一夜秋雨后,水泥
道上落满了金色的梧桐树叶,
将水泥道装扮得更美了。 作者小心地走在水泥道上,第一回
觉得
水泥道真美呀!表达了作者对雨后美景的赞美、对生活
的热爱。《秋天的雨》捉住了秋天的特点,以秋雨
为线索,
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描绘了一个美丽、丰收、
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
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听听,
秋的声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
展现了秋天的美景,赞美了秋天。同时也启示我们用心去发
现美,去倾听自然之韵。
第三
单元以“有趣的童话”为主题,让孩子们乘着想象
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唱
歌。
课文《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讲述了鸟儿为兑现自己的诺言,
历尽千辛万苦寻找自己的朋友—
树,最后面对着由树做成的
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赞美了鸟儿和树之
间的高尚
、真挚的情谊,赞扬了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
高贵品质。《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写种子随着时间
的变
化,感受、追求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度过了充实的一生的故
事。说明了人经历的阶段不同,
追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写红头与青头两只蟋蟀在捉迷
藏时,红头
不小心被大黄牛吞进肚子里,最后在青头的帮助
下逃出来的故事。赞扬了青头临危不惧、重情重义以及能
灵
活运用知识战胜困难的精神品质。《一块奶酪》写蚂蚁队长
在拽掉的奶酪渣面前,经过复杂而
矛盾的思想斗争,最后命
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掉奶酪渣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的品质。
第四单元围绕“预测”为主题,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
阅读之旅,充满乐趣。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写了老屋
想倒下,但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分
别请求它帮忙,老屋都
一一答应了,最后小蜘蛛一边补网,一边给它讲故事,直到
现在老屋也没
有倒下的故事。赞扬了老屋助人为乐、一心为
别人着想的品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写胡萝
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那根胡子因沾到甜甜的果酱而越来
越长。于是小男孩用它来做风筝线,
鸟太太用它来当晾尿布
的绳子……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神奇。《不会叫
的狗》课文写
了一只不会叫的狗来到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大
家一致认为不会叫是很大的缺陷。于是,小狗向小公鸡和杜
鹃学叫,结果却引起了很大的误会。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事
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千万别生搬硬套
。
第五单元,主题为“观察”,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
少发现美的眼睛。课文《搭船的鸟》
写的是是“我”和母亲
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看到一只站在船头的翠鸟,通过对
翠鸟的外形和
捕鱼过程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
之情,同时展示了一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金
色的草地》记叙了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在窗前草地上玩
耍的情景,以及发现草地会变色及变
色原因的事,展现了大
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情。
第六单元,主题为“祖国山河”,祖国,我爱你,我爱
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古
诗三首》中《望天
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
的景色。《饮湖上
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
现的不同风姿。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
p>
河山的热爱之情。《望洞庭》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副有
没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
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是按海水、海底、海岛的
顺
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瑰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海滨
小城》按照
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海滨的大海、沙滩和小城的庭院、
公园、街道,写出了海滨
小城的美丽和整洁,抒发了作者对
家乡的热爱之情。《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述了我国
东
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七单元,主题为“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赐给我们
许多珍贵的礼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大自然
的声音》这
篇课文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描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以及动物
的声音,体现了大自然声
音的美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父亲,树林和鸟》课文通过写父亲一生最喜欢
树
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赞美了父亲最爱鸟,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同时也提醒我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大自
然。《带刺
的朋友》这篇课文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发现小刺猬爬上
树摇晃树枝,让红枣掉下
来,然后归拢红枣,讲红枣扎到背
上,驮回洞里的过程,表现了小刺猬的聪明,流露出“我”
对
小刺猬的喜爱与钦佩之情。
第八单元,主题为“美好的品质”,美好的品质,犹如
温暖的阳
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司马光》写了一群孩
子在庭院里游戏时,一个孩子失足掉进水缸,其他孩子
吓得
分封逃跑,只有司马光砸破水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
临危不惧、聪明机智的美好品质
。《掌声》一文通过记叙身
体残疾、内心自卑的英子,在上台讲故事时因为同学们给予
她的两次
热烈掌声而变得开朗、自信的事,说明了爱和鼓励
具有无穷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甚至命
运。
《灰雀》一文讲述了列宁喜欢的一只灰雀被一个男孩捉走,
后来男孩受到列
宁的感染,主动将灰雀放回来的故事,赞扬
了列宁善解人意,尊重、爱护男孩的高尚品质,以及男孩知<
br>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品格。《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文通过写
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坚守阵地,坚决不
撤离,抢救了一个又
一个伤员的故事,赞扬了白求恩不怕牺牲、对工作负责、对
同志热忱的国际
主义精神。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二)结合专题安排学习,落实课程标准提倡的课程理
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
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
内容。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识字、写字教学
(二)阅读教学
(三)口语交际教学
(五)习作教学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
字方法迁移到
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
方法,
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
的差异。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
随着
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
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
是所
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
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质疑问难。
2、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教
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
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语句的理解
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
加放手,主要靠学
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并在读中渐渐学得
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交际情景中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四)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