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
贵州省财政会计网-会计毕业生自我鉴定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一、教材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课文从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
br>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
儿童在大自然的怀
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
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叙述儿
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
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
二、学生分析:
这一组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从理解上比较容易,学生读一遍课文就
知
道说了一件什么事,但课文中有些词语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帮助理解。第一组
教材是从低年
级到中年级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衔接问题。通过本组学习让
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联系上下
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
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四、学情分析及学法研究
参与性是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因素
,参与其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主
人,是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所以,三年级上册教材在
安排语文综合性学
习时,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
主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在学习了《我们的民
族小学》后,以学生的
口吻自主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
习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
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
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
地上玩耍
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因为是初次安排
综合性
学习,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以学习
伙伴的口吻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
动进行得怎样,并提示示范、加以引导,实际上
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参与,激励学生愿意参与,让学
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扩大对各民族的了解。
六、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可用11——13课时
我们的民族小学„„„„„„„„„„„„„„„„„„3课时
金色的草地„„„„„„„„„„„„„„„„„„„„3课时
爬天都峰„„„„„„„„„„„„„„„„„„„„„3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学生从低年
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二组
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
年级的
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低年级和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前
一组和本
组的教学,逐步完成从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即在进一步巩固并
扩大已有的识字写字教学成果的同
时,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及习作兴趣,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
统、完整地组织在一
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
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
一个语文园地。
《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
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课文展示的
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
、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
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
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这正是编
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
学生通过
这些故事去探寻名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整合优势。每
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单元主题。在阅读教学
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
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
的导语中,
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
求,
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作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
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
“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
二、学生分析
1、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都
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识
字方法。如“增减偏旁”、“声旁归类”、“部件拆分与合并”
、“偏旁置换”等方法。
大部分学生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遗忘较快,形近字、同音
字错误较多,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朗读的形式
,如:自由读、感情朗读、分角色读等,
初步达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
中让学生初步学
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
并加强读书积累的指导。
3、能用普通话和他人交流,并逐步形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有主动交际<
br>的欲望,但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本单元要学习讲述名人故事,情节要完
整,内容较为具体
。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
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人物的对话,要培
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
br>3.在对课文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诵读理解词句,把握文
章的主要内容,并能通
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
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
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培养学生通
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
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
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并养成修改
文章的好习惯。
四、教学整体构思与教学建议
本
组课文都是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课文,如何结合文本特点落实新课程理
念,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呢?
(一)引导学生主动感知──蓄情待发
本组课文讲的都是一个个名人故事,从内容上讲能够吸
引学生阅读,学生在
老师还没讲到这些课文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读过了。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学时,我们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中,读出
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文章大意。
(二)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融情共鸣
1、设境生情
通
过图画、录像、音乐、动作及语言的描绘,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诱发学
生的情感,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情的陶冶。教学时,要重视单元整体引导。在
开始本单元学习之前,可以用课件展示出单元导读中的名
人画像,让学生仔细观
察,提问:“画的都是一些谁?你认识其中的哪位?”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
br>的已有经验依次进行介绍。
2、读中悟情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
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
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字、
词、句、
段进行朗读训练,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品质。
(三)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泻情升华
以《小摄影师》为例,学完了课文,体会了人物的品质
,再引导学生思考:
“小男孩还会来吗?为什么?再来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我们展开想象,接着写写这个故事。”因为学生有深刻体会,被高尔基那种品质所感动,孩子们便
能写出一篇篇想象合
理而饶有趣味的习作。
第三单元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
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
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
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
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
从多角度描写秋天,
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
的山、秋天的雨,秋
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
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
br>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
好
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四、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3课时
《风筝》
3课时
《秋天的雨》 3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
2课时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
br>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
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
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主题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
关连,紧密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
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
的图画,为习作做准备。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介绍了: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
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有的讲对植
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
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
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
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
玩出了名
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
宽
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
正确的观察方法。
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是
“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
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
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
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
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
察了什
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
求学生
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
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
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
出看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
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
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 求 。
学情分析
1、
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应以学生的自主学
习为主。增强学生
的识字乐趣 。
2、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应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以加强读
写
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练笔的机会。
教学目标:
1、
认识“怒、燥、暮、试、验、证、阅、固、调”等生字,会写“艳、
内、梦、论、试、验、堂、镜、闲”等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苏醒、无论、试验、纸袋、名堂、浪费、镜片””等词语;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3、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5、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
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6、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7、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8、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9、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10、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1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1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
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2、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
动时间有关。
3、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4、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第五单元
一、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简短
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
《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
课文之
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的要求。
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
“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
,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
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学习
精读课文《盘古开天
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课后安排“综合性学
习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
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
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
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
际”中,
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
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
肖。在“展示台
”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
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
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
力,又增进了对
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59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掌握风尘仆仆、止境、奔流不息、
滋润、双龙戏珠等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
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
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
5、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观察,去写作文。
6、学会运用宽带网进行资料的搜集。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2、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
倦的品行,并在读懂的
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评价。
3、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4、发挥丰富的想象,复述故事。
5、了解赵州桥的建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课时安排:
9、古诗两首
3课时
10、风筝 3课时
11、秋天的声音
2课时
12、听听,秋天的声音 1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3课时
第六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
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
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
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
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
、物
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
产。《香
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
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
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这里
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有反映
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
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
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
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
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
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
面的知识联系起
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
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
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
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
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
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
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
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
解之谜。
5、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6、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7、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
力。
8、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
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
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9、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
3、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
习抓住景物特点。
4、有感情地兰度课文。体会璀璨的名珠。
四、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
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23、魅力的小兴安岭
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3课时
第七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讲述了:我们经常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常
是想的不一样的,当然想法不一样,做法难免会有差异,
最后的结果更是不尽相
同。本组课文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
br>想问题。本组的4篇课文,其中三篇精读,《矛和盾的集合》、《科里亚的木匣》、
《陶罐和铁罐》;一篇略读《狮子和鹿》。
本组课文以启发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在单元
导读中有所体现,
在《矛和盾的集合》中通过对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品质的学习,懂得:“谁
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含义;而《科里亚的木匣》中能
够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
化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
的谦虚克制,懂得: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略读课文《狮子和鹿》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故事。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
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了解课文的所蕴含的哲理,用事实说明道理,正确看待人和物。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2、让学生懂得周围一切都在变化,养成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
习惯。
3、学会从事件的过程与结果的练习中领悟寓意。
四、课时安排:
《矛和盾的集合》 2课时
《科里亚的木匣》 2课时
《陶罐和铁罐》
2课时
《狮子和鹿》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结合故事蕴含的哲理联系到
自己的实践经验。
2、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应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
解课文中的大意,体
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有趣的故事展开的
,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关连,
紧密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故事蕴含的道理进行
掌握。
第八单元
一、教材解读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
“献出我们的爱”。分别由29课《掌声》、30课
《一次成功的实验》、31课《给予树》、32课《
好汉查理》(略读课文)和《语文
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
老奶奶让
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
出温暖
的双手。爱,还可以怎么表达?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让我
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
美好。腿脚残疾的英子在三次掌声中留泪了,此
泪化作了她生活的勇气。一个有趣的实验终于在三个孩子
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了,
小女孩之所以得到老教育家的青眯是因为她有着先人后己的品行。金吉娅在“给<
br>予树”上摘下了一个卡片,用二十美元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买了一只洋娃娃。
爱搞恶作剧的查
理在草地上抽刀出鞘,杰西坐在轮椅上,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
暑假,信守诺言的他做了
真正的好汉。在连学了两篇充满异域情调的文章后,编
者在《语文园地八》中匠心别具的安排了一组《三
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我们感叹教材编写者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
二、教学建议:
教师在整体把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同样请大家不要过度阐<
br>释人文层面上的东西。“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人文”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
历经变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那么,语文课中的人文因素,
怎样才能形成于学生的素养结构中去呢?
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是读——读着读
着体会到了;读着读着感悟到了;读着读着共鸣到了„„读能激起
学生热爱世界
先进文化,理解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情感;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提升
文
化品位。“读中自有真情感,读中自有真性情,读中自有真人文。”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世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人间爱的暖意。
3.掌握38个生字和49个词语。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人间爱的暖意。
2.体会爱无处不在,爱包含在生活的细节中。
3.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得到爱是幸福的,献出爱是快乐的。
五、课时安排:
1.《掌声》(2课时)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爱
,就是
鼓励和信任;爱,就在我们的掌声里。
2.《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5课时)
使孩子们感受到得到爱是幸福的,献出爱是
快乐的。其中《一次成功的实验》
在原有爱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明白谦让是爱,服从指挥也是爱;《
给予树》
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献出爱有时也需要我们牺牲一些东西。
3.《好汉查理》(1课时)
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爱——当你献出爱给别人时,你
也得到很多
很多:成长、快乐、幸福------。
4.语文园地八(4课时)
“
口语交际”(1课时)这次活动围绕夸夸我的同学这一主题进行。活动目
的不仅是练习孩子们的口头表达
能力,还把生活中和同学一起的日子里的得到的
各种爱一一进行盘点,明白生活在爱中是多么幸福。习作
(2课时)我的发现、日
积月累、读读记记、趣味语文(1课时)
六、友情提示:
阅读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新教材的阅读教学因为其所
选文章文质兼美、内涵丰富、
汉语表达纯正、文体多样,而使她分外美丽。
送你32字口诀:切入重点,贯通全文;精当提问,开放
大气;引导质疑,
深入探究;感悟体验,注重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