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巡山小妖精
954次浏览
2020年08月31日 02: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花语大全带图片-集美大学招生办


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
1、口算18×4时,先算(10)×4,再算(8)×4 ,最后算(40)+(32),得
(72)。 计算69÷3时,先用十位上的6除以3,得(2)个(十);再用(9)
除以3,得(3)个(一)。
2、(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积可能是三 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判断方法:看最高位和
一位数相乘是否满十。如果满十,积 多一位;如果不满十,还要再看后一位相乘
的情况再判断。几位数的几要大写。
(2)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判断方法:看被除
数首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商一定 是三位数,如果不够除,商就一定是两位数。
3、0乘任何数都等于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任何数和1相乘还等于这个数,任何数加或减0还等于这个数。
4、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例:201×3=603、207×3=621
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这么多个零。例:500×6=3000
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例:306÷2=153
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例:820÷4=205
5、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 例:1×3=3,1+3=4
6、除法竖式计算的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③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
④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注意: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
7、 被除数是三位数,若想让商中间商0,则被除数的十位<除数。
8、除法验算:没有余数的: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商×除数+余数 = 被除数
9、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大,商越小。
除数相同,被除数越大商也越大。
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大,积就大。
10、求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倍)字不用写;


求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1、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乘这两个数的乘积。例:42×3×3=42×9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210÷3÷7=210÷21
12、解决问题的几个注意点:
①够不够、能不能等要比较大小。
②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③答句要写完整,遇到问题中有“各”字说明至少有(2)个问题,要分开来做。
④两学生和学校的举例问题。要考虑在学校同侧和异侧。
⑤绳子对折问题。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⑥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
瓶重7千 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⑦师生坐船,乘车,和给商品装箱等 问题,除得的余数也要考虑,最后别忘记让
商再加1才是最后需要的数量。如果题中说明了有几位老师, 要把老师的数量加
到总数中。
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一般用( 千克 )作单位,可以用符号( kg )表示,千克
又叫做( 公斤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克 )作单位,可以用符号( g )表示。
2、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 约重1千克;18个鸡蛋
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1克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30克;1个苹果
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 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
大约重6克;一个篮球大约重450克,一头大象大约重4500(千克) 。
3、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一样重。
4、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单位不同要( 换算)。根据题目的情况,有时先换算,有的题是后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的进率:
1米 =( 10 )分米 1分米=( 10 )厘米
1厘米=( 10 )毫米 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 100)毫米 1 米 =( 1000 )毫米
(2)人民币单位换算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3)时间单位换算的进率:
1时=(60)分 1分=(60)秒
一星期=( 7)天 1日(或1天)=( 24)时
(4)重量单位换算的进率:
1千克=( 1000)克
做填空或填表题时看清要不要写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是:都有( 四)条边,四个角都是( 直角 )。不
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 相等)。它们的关系是:正
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2、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长),短边的长叫(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边
长)。
3、从长方形上剪(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4、周长: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和。
5、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先算(长加宽的和),再用( 和 )乘( 2)。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先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
6、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长或宽:
长方形的长加宽的和等于周长的一半。
先用( 周长)÷2算出长加宽的和,再把算出来的长加宽的和-长=(宽),
长加宽的和-宽=(长)。
7、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8、靠墙围菜地:篱笆最短=宽×2+长 篱笆最长=长×2+宽

9、画图题:

(1)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先用周长÷4,算出边长再画图。
(2)画一个周长是多 少的长方形,先用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再将和分一
分,确定长和宽。(长方形可以画几种,长和 宽可以自己分配,但是和一定要是


周长的一半,不要画成正方形)。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要 标上几厘米。

10、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11、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6,宽是2的长方形,现在将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
求正方形的边长是 多少?(周长不变)
12、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拼成大的长方形有( )种拼法。画
图想每行( )个,有( )行。
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的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题意画图标数据。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2、两种物品间隔排列,两端是同一种物品,两端物品要比中间物品多1;
如果以一种物品开头,以另一种物品结束,则两种物品数量相等。
3、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8个,到第三天是共增加了2个8,第五天是增加了4
个8。
4、不太明白谁多谁少或者不清楚相互关系时,要画线段图。

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物体或图形在直线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就可以看成是平移。物体
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就可以看成是旋转。

2、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平移、旋转、轴对称都是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的。
第七单元 分数的认识(一)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
是几分之几。
2、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等于1.


3、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比分子,分 子大,分数大;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
小,分数大。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5、必须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去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安徽三联学院-艾滋病小斗士


公务员报名程序-情人节诗歌


消防征文-联谊会方案


春运什么时候开始-白玉兰的资料


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中学生励志美文


售后服务工程师-加拿大大学排名


进城务工人员-开工致辞


日本特产-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