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_苏教版
望月怀远-十堰教育学院
12.桂花雨
【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册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桂花雨》这
篇课文以“桂花香”为线索,
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家乡
的思
念。本文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文章先写小时侯“我”最喜欢
桂花,因为“它的香气
真是迷人”。第二、三、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
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第五、六自然
段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我”爱童年的 “桂花雨”。教材中有一
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
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景。教学中能让
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
增强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只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而本
文是一篇散文,形散神不散,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如何让孩子读懂文本背后所蕴
含
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分一个课时进行讲授,教
学时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师生、
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
教学时紧扣课文的语
言,让学生在文字与情感中走个来回。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
br>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整节课
抓住桂花香、摇花
乐、悟乡情、思故乡四个板块,因势利导,通过原境、意境、
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写、说的训练,努力
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味、再现快
乐的摇花童趣、尽显浓浓的朴素乡情,缠绕丝丝缕缕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
br>其、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味优美句
子和经典词语,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
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1 8
【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句子和经典词语,体会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和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借
助想象和情景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
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三)自读自悟,局部深究,浸染桂香。
(四)走进作者,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微课设
计指导
1.同学们,这
是什么花?(师板
书:桂花)
一、了解桂花,导
1.课前预习
通过桂花雨
2.齐读课文以及作者的导入
题目,分享对交流引发同学们的思
考。
2.今天我们桂花雨的认识。
出课文题目,简介要学的课文就叫
作者。
“桂花雨”(板书:
雨 齐读课文题
目)
谁来说说文
2 8
中的桂花雨指的
是什么?
3.(课件出示
简介)琦君,她是
浙江温州人,12岁
随父亲来到杭州,
32岁去了台湾,60
岁移居美国,她
一
生漂泊,84岁才回
到故乡温州,就是
这样一位八十多
岁的老人,久久难<
br>忘家乡的桂花,久
久难忘感受过的
《桂花雨》。
1.现在请同1.大声自由教
师通过理
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引发思解词义,品味解
朗读课文,要求读考。
准字
音,读通句
子,再想一想桂花
二、初读课文,整
体感知,初闻桂
花。
2.交流
读,想象感受,朗
读体味的方法让
3.同学们思学生仿佛身临其<
br>的什么让作者久考到摇桂花,下桂境一般,置身在沁
久难忘?
2.交流,整体
感知。
3.引出重点:
那么在这么多的
难忘中哪个
画面
在琦君的脑海中
久久挥之不去
花雨的情景。
人心脾的桂花香
4.齐读句子。 味中。
3 8
的?
4.我们一起
来读读这句话:桂
花开得最茂盛时,
不说香飘十里,至
少前后左右十几
家邻居,没有不浸
在桂花香里的。
(1)读完这
句话,你感受到了
什么?(板书:花
香)
你是从哪
些词感受到的?
(2)理解
“浸”的意思,品
味“浸”字。
(3)如果你
是琦君的邻居,你
有什么感受?
(4)再次齐
读这句话。
1.体验快乐
1.自由默读,教师采用读
一读,看一看,想(1)(请大家交流句子。
三、自读自悟,局
部深究,浸染桂
香。
默读第三小节),2.浏览课文,一
想,演一演,说
一说等方法使孩
子们身临其境,使
孩子们读出情味,
使孩子们
心驰神
往,使孩子们领会
找一找,划一划哪找到句子。
些句子能感受到
“我”当时的迫不
及待。
(2)交流句
4 8
子。
(3)师生演
一演,
情境对话,
体会“我”当时的
迫不及待,我渴望
看到桂花雨落下
的美景。
(4)师生对
话,体验情感。
2.感受乡情
(1)就这样
摇呀摇
,让前后十
几家邻居浸在馥
郁香气中的桂花
都纷纷扬扬地摇
落了,可在琦君的
笔下,却说: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
在桂花香中。
(2)品读“全
年”“整个村庄”。
桂花只在秋天开
放,而且只有琦君
家的院子里种着
桂花,
那为何说是
全年、整个村庄都
沉浸在桂花的香
气里呢?请你快
速地浏览一下课
其精妙所在。
由“浸”字带
动全句,通过品读
词语,
激情引读等
方式,让孩子们感
受到桂花永远香
在人们的心里。
5 8
文,找到依据来说
一说。
1.提出矛盾
处,引发认知冲
突。
难怪,背井离
乡时,每每我把一
大袋桂花给母亲,
母亲总是说:“外
地的桂花再香,还
是比不得家乡旧
宅院子里的金
桂。”
2.读懂母亲
四、走进作者,升的话,体悟一份浓
华情感,品悟乡
愁。 浓的乡情。这家乡
院子里的桂花香
仅仅是桂花本身
的香味吗?不是,
这花
香中还蕴涵
着我和母亲浓浓
的情感。
板书:思念
3.走进内心,
升华情感。
(音
乐响起)正如《烟
愁》中所说:每回
我写到我的父母
抓住母亲说
的话,在矛盾冲突
中来体会桂花香
的丰富内涵,感受
作者的思乡之情,
适时
地补充一段
直抒胸臆的思乡
语,在浓浓的思乡
情中结束这堂课
的教学。
6 8
家人与故土,我都
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忘不了他们
对
我的关爱,我也珍
惜自己对他们的
一份情,像花木草
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正是
因为对根的追寻,
84岁那年,她又回
到了故乡。看
到故
乡的一草一木,不
禁泪水涟涟。其实
琦君她从来没有
真正离开过故乡,<
br>因为故乡就在她
的心里。
课后写一写
童年的趣事,看看
五、作业布置。
有关琦君的其他
作品,选择自己喜
欢的文章读一读。
桂 花 雨
六、板书设计。 花香
乡情 思念 快乐
1.创设情境,善用“空白”,引发想象。小学生具有丰
七、教学反思。 富的想象力,阅读教
学中,学生的想象力需通过感悟自得的
语言实践来实现的。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思维支点进
7 8
行启发、导向,才
能挖掘创造想象的潜力。例:教学桂花纷
纷落下情景时,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想象桂花落到你的头上、颈上、身上、地上的感受,再说出表现作
者当时喜悦心情的词语,最后用词语喊出
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样一步步深化进行语言实践,有身临其境之感。可调动学
生平常的生活积累
和知识积累,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
对文本的理解有了升华。
2.整合教学资源,触发
学生情感。教学过程中,学生从
“摇花乐”到“思乡情”情感需一个转折过渡,才能渐渐沉
浸文
本,体会真情。为此,收集了有关琦君的资料,还补充
了了作者另外一部作品中的话,让学生从提供的资
源中获得
信息,通过自读自悟,有层次地感受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
思乡情。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