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II )卷
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
苏教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II
)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阅读 (共6题;共76分)
1. (16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1) 理解,填空。
①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
②孩子读的是《________》。
③第一句中“喧闹、声高”写出了________的外界环境,“听不见、哪管”写出了________。
(2) 按要求找出相应的字词。
①第二句中的“________”一词说明孩子懂得爱
护书,一个“________”字说明孩子的笑是不自觉的,
他一定是觉得书中的故事有趣而情不自禁
地笑了。
第 1 页 共 7 页
②第三句中的“______
__”通过阳光的移动来说明时间在流逝;“________”指李逵,“________”
指张顺
。
2. (16分) (2019·镜湖)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 , 诸儿竞⑥走⑦取之⑧ ,
唯⑨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⑩。
【注】①尝:
曾经。②诸:众,各。③游:游玩,玩耍。④子:果实,指李子。⑤折枝:折,弯曲。
把树枝压弯了。⑥
竞:争着。⑦走:跑。⑧之:它,这里指李子。⑨唯:只有,仅。⑩信然:确实这样。
(1)
“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_______。
(2) 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3)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14分) 课外阅读。
爱因斯坦小时候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
笨,老师也不太喜欢他。有一天,上手工课,大
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
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了一个很不像样的
小板凳,生气地问:“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板凳吗
?”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
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_____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___摆在桌
子上
___说___老师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老师看
他这样认真___从此改
变了对他的态度___
第 2 页 共 7 页
(1)
选择恰当的词语。
兴趣 爱好
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___。
惊奇 奇怪
同学们________地看着爱因斯坦。
(2)
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__
渺小——________
(3)
老师不太喜欢爱因斯坦,是因为________后来
,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是因为________
(4)
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同学们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
像样的小板凳________摆在桌子上
________说________老师________
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__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_____
老师看他这样认
真________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________
(5)
“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6)
你觉得爱因斯坦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
A .
爱因斯坦从小就喜欢做手工。
第 3 页 共 7 页
B . 爱因斯坦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动手实践。
C .
爱因斯坦从小很少说话,不喜欢与同学交往。
4. (9分) 阅读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
么______,使我总想
_________,表示我___________。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
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
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
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
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又叫人_____,既
愿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
大牛都有时候静立
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片段内容,不超过4个字。
(3) 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 初入草原,我的感受是“________。”可以看出我________的心情。沉浸在草
原的美景中的我
的感受是:________,我有这些感受到原因是: ________。
(5) 我想高歌的“歌”是________;我想吟诗的诗题是________。
(6)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这样写<
br>是为了说明( )
A . 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 . 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 .
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 .
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7)
写2句有关草原的古诗名句:________
第 4 页 共 7 页
5. (8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房子(节选)
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
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
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
宿舍,或活动室、仓库什么的。
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
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
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
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飞着嗡(wōng
wēng)嗡的蜜蜂。这
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fó
fú)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
大的,里面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
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威的,而是用从三百里外
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
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
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晶莹(yòng yíng)
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
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这里的富庶人家,
都攒下钱来去盖这种房子。油麻地小
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
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
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
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一泻千里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
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嗡________(wōng wēng)嗡
仿佛________(fó fú) 晶莹________(yòng yíng)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经久不朽:________。
②一泻千里:________。
(3)
油麻地小学一色的草房子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处?
(4) 在印象中,好像一般带草字
的东西都是简陋和朴素的,比如,草鞋、草帽;而文中却使用了“华
贵”和“贵重”两个词来描写草房子
,你认为恰当吗?写下你的理解。
第 5 页 共 7 页
6. (13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
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
七吨重,一天能长三十
千克到五十千克,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
百年。
(1) 这段话运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鲸的两个明显特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 说鲸是哺乳动物,其根据是:________。
(4)
对划线的词“就”“一般”在文中的作用解说正确的是( )
A .
“就”表明长须鲸刚一出生就很大。
B . “一般”表明鲸鱼的寿命都不会超过一百岁。
C . 这两个词没有什么作用,可以删去。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 阅读 (共6题;共76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