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别妄想泡我
662次浏览
2020年08月31日 07: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20奥运会-舟山教育网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民风民俗
1北京的春节 散文 作者:老舍 < br>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北京的春节》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
19 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用他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妮娓道来 ,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课文共十四自然段,按照时间 顺序。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过年前
的准备,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 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贴春
联,大扫除,为春节作好各种准备。第二 部分(第8-13自然段),写过年时热闹的场景。其中第8
自然段描写除夕的热闹场景,第9、第10 自然段描写正月初一人们的活动,第11自然段描写初六
店铺开张后的情形,第12、第13自然段描写 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的
欢乐情景。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北京的春节 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课文内容详略得当。其中,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 天,最能
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也是春节期间的几个高潮,所以作者将这几天作为全文的重点进行详
细描写。在详写的部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当日的活动,而是分别抓住这些日子里最具特
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突出各自的重点。如,写“腊八”,作者选择“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
两个 传统的节日饮食习惯来写,从制作过程、颜色、味道等方面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腊八蒜的
特点。“腊月 二十三是小年,作者重点写“祭灶王”的习俗,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写“除
夕”,作者则围绕关 键句“除夕真热闹”,写了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
灯火通宵、鞭炮不绝、吃团 圆饭、祭祖、守岁等多方面的讲究和习俗,呈现出一幅辞旧迎新、阖
家团圆的全景式画面。写“初一”, 则抓住这一天人们的活动特点,先写“全城都在休息”,然后
分别写男人们、女人们、小贩们、孩子们的 活动,重点写孩子们逛庙会,有详有略,突出“初一”
这一天的习俗特点。“元宵节”这一天,作者略写 放花炮、吃元宵,详写了“处处悬灯结彩”的场
面,能使人深刻感受到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日子的“美 好快乐。
春节期间的其他日子,人们的活动没有特殊之处,因此作者略写,并把这些内容按时间顺序,
编排在文章的各部分,使整篇文章完整流畅。
本文结构安排既紧凑又顺畅,前后衔接自然,首 尾呼应。如,由“多数铺户在初六张”过渡到
“元宵节”这一内容时,作者写“元宵(汤圆)上市,春节 的又一个高潮了。“除夕真热闹”,这是
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不同 ”,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
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明月当空,处处灯结彩,家家吃元宵, 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
“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再如文章的最后 一部分,作者用“一眨
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一句承上启下,还
与课文的首“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
浑然一体。
老舍先生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京味儿”十足,在给人亲切感 的同时平了一份情趣。如,

1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老北京 俗语,(好处)富有民俗色彩,形象地说明了北京春节的序幕是
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拉开的。又如,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醉儿“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
儿”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 的时候句子中“零七八碎儿”“玩意儿”“闲在”这
些词语,带着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和地域色彩,因质朴 而真实,令人倍感亲切。文中还有很多老北京
人熟悉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浓郁的“京味儿。如, “这种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
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 菱角米 )热成的。这不是粥,而
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 产品展览会”,说明粥的材
料丰富,表达对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又如,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 ,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
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写出老北京人过 年吃饺子要就着腊
八蒜的习俗,极富生活气息。
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描绘了男女老少在 年货齐备的街头进行采买的热闹场面再现了往
昔北京街头的情景,浓浓的年味儿从中可见一斑,画中人们 的服饰也极具老北京地域特色。第二幅
描绘了儿童提着灯笼过元宵节的情景,孩子们手中的灯笼各式各样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
笑容,表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课文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三次高潮)这几天中人们的民俗活动
多音字如“万象更新” “间断“正月”“白云观”“分外”注意读准字音。
1. “这不是 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作者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把“粥”比作“小型的
农业产品展览会”写出 了腊八粥的特点。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2.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 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句中“色如
期翠“色味双美”写出了人们在这一 习俗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感。
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是这一段的总 起句,“彩排”一词写出小年
在春节里的重要地位。“祭灶王”写出人们追求吉祥幸福的朴素美好的愿望 。
4.“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除夕真热闹”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万不得已” “必定除了…都要 ”等词语,体会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风俗的重视,感受除夕 热闹画面中饱含的浓浓亲情和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以及由此反映出
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5.“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是本段对的总起句。概貌描绘“全城都在休息也有分类的介
绍,男 人们、女人们、孩子们的活动,作者为什么分类写不同人群的活动,又重点描写了小孩子逛
庙会的场景? 因为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活动是正月初一最突出的特点,而孩子们的活动最有意思,
最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6.“元宵节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是总起句。“又”字,课文自然衔接的特点,想一想“除
夕”与“元宵节”这两天,在“月色”和“悬灯结彩”这两方面的不同之处。描写街上灯、家中
灯突出这一日热闹“处处” “悬灯结彩”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几百盏“在家中也照样

2


能有声有光地玩耍。“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
讨论:生活的地域不同,人们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相同和 不同之处?我们现在过春节的习俗和
过去相比有没有变化,有哪些变化?要明白,虽然不同地域的习俗不 尽相同,传统习俗也在随着时
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喜爱是一以贯之的。 < br>7.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作者借助俗语、生动的修辞、充满地域特色的词语等凸显风
俗特色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闲在”等词语,
2腊八粥
这篇课文是 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
八儿的视角,写他等粥( 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
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 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亲
情的眷念,留给人无限的回味。课文语言 通俗简练,童趣十足,人物对话彰显个性,妙趣横生,将读
者引入美好的腊八风俗中,感受腊八粥的甜蜜 、家庭生活的温情。
课文共十九自然段,可分两个部分。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起语不凡, 用“小孩子
“大孩子“老孩子”代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描写老老少少提到腊八粥,都会“立时生出 一
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风趣、俏皮又亲切的语言使人倍感生活的温馨。接下来具体措摹腊八粥
的熬制过程从食材到做法,字里行间透出了“甜甜的腻腻的味道,有声有色有味,热气腾腾,使人
真切 地看到、闻到、品到传统节日美食腊八粥。课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写“等粥”“喝粥”两件事。
其中,“等 粥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
“等粥”的过程(第2-17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部 分,共呈现出四个生动场景。作者将人物的
活动、感受与对腊八粥的描写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八儿的所见 所闻所想来写腊八粥;文中的大量对
话围绕着粥的熬制过程展开,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将八儿的心理 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天真烂
漫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粥经历了一个逐渐熟烂的过程,人也经历了一段丰 富的心理变化过程,
人与粥相互映衬,呈现出一个饶有趣味的“人与粥的故事展现出课文整体构思上的巧 妙。
“等粥”部分的第一个场景是八儿盼粥快点儿熬好(第2-8自然段),因妈妈正在熬腊八粥,< br>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 “进出出”,不停询问,内心既兴奋,又急切,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失落。
粥是“益发浓稠了”,这当然符合八儿的期待-一应该可以吃了吧?但妈妈说“要到夜里”,于是八
儿 “眼睛急红了”,要赖说自己“俄”,并做出“要哭的样子。“锅中的粥”,只能发出“有声无
力的吸气 这声“叹气既暗含着八儿的失落,也表现出粥热制初期的情状。
第二个场景是八儿在说如何分粥(第9 -12自然段)。粥尚未熬好,八儿提前打起“如意算盘”,
给家人分起了粥。个头儿还不及灶台高的小 人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断到妈妈“讨价还价”,
想多给自己分些粥吃,一个天真、聪慧、狡黠的儿童 形象跃然纸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仿佛是听到八儿的话后忍俊不禁的笑声,也写出了粥逐渐 熟烂的情状。
第三个场景是八儿猜粥熬成什么样子了(第13自然段),因一时吃不到,八儿忍不住想象着锅

3


里各种食材的样子或口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的想象源于他对腊八粥 的急切渴望,八儿自动
联系了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清晰诱人的腊八粥画面栗子、饭豆、 花生仁、枣子 …
会熬成了什么样子?八儿的一系列猜想,既表现出孩子好奇而急切的心理,又细腻巧妙 地突出了腊
八粥的特点。
第四个场景是八儿终于看到了锅里的粥(第14-17自然段)。八 儿最终求妈妈把自己抱了起来,
如愿看到了锅里腊八粥的模样,“惊异得喊起来了。孩子的眼睛是天真的 、纠粹的,用儿童的视
角和口吻来写腊八粥,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新奇自然。栗子是“融掉了”, 饭豆是“肿胀”,
花生仁是“脱了它的红外套”,锅巴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 处。此处
描写与八儿猪粥时的描写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膳八粥的变化
“喝粥”的过程(第1 8-19自然段),作者没有用过多笔墨描写一家人喝粥的情景,而是独具匠心
地生动描绘了八儿一家喝 粥之后的情景。一番充满诗意而又趣味横生的描写,充分激发起人的想
象,让人如临其境。
文 中所配插图为八儿被妈妈双手抱起,看到锅内熬煮着的腊八粥时,瞪大眼睛,张开暗巴的惊
喜样子,足见 儿童的可爱稚态。图中灶台的正中,是那一大锅氰氢着热气的浓稱的購八粥、颜色深
祸,食材丰富,不断 散发着香气。
1.等粥过程中描写八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喜得快要发疯的样子,
因喝不到粥而急红眼、要哭的样子。比如,喊妈妈的时候,八儿是两声连叫, “妈,妈 ,’语言描
写,写出了八儿娇憨的情态和急切的心情。又如, “那我饿了! ,八儿要哭的样子八儿语言中的
“那”字,再联系下文“不可靠” 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 了”,体会八儿借“那”
字发泄不满、赌气撒娇的意味,体会八儿的心理- 一兴奋、好奇、急切。从而梳理出“盼粥” “分
粥” “猜粥” “看粥”这几幅画面中八儿内心活动 的变化,体会作者借助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想,
侧面写出腊八粥的美味诱人。锅内腊八粥的情状与八儿的一 系列表现联系起来进行理解:通过写
腊八粥不断地“吸气一方面写出了腊八粥逐渐黏稠、咕嘟咕嘟冒泡的 样子;另一方面写出了八
儿好奇心总得不到满足的失望。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拟人化的语言对腊八粥进行 描写,让粥也具有
了灵气和生命力。
2.自由朗读第9-12自然段,体会八儿是怎么“分粥”的
理解八儿此时的心理活动:想多 点儿粥,却又打着替大哥和爹考虑的旗号,贪吃又不忘表示自
己的“善解人意”,还要把妈妈也拉入自己 阵营,找个同盟。又如“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
碗半…..”,要引导学生读出八儿“贪心不足” 的语气,体会到儿童的狡點和天真。这一部分中正
面描写腊八粥的语句, 腊八粥对八儿的吸引力,进一步体会作者以人与粥相互映衬的方式来描绘
腊八风情的匠心独运
3.自由朗读第13-17自然段,体会八儿是怎么“猜粥看粥”的。
“跌进锅里“浑身肿胀” “脱了它的红外套”等拟人化的语言在表达效果上的好处。接着,
引 导学生对比着读一读描写八儿对粥的猜测和八儿见到的腊八粥的语句,体会八儿在猜测时是联

4


系了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中描绘出清晰诱人的腊八粥画面,这种想 象也源于他对腊八粥
的急切渴望;八儿被妈妈抱起后终于看到的粥,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处,细 腻地表现出了
八儿看粥时的仔细,以及腊八粥逐渐熟烂的状态变化。
“靠着妈妈斜立着“肚子 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等描写,体会到八儿的心满意足、家庭生活的
温馨: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喝粥的过 程,而是侧重描写喝粥的结果,描绘了喝粥后的家庭场景?
因为作者通过详细描写喝粥后的画面,让人仿 佛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尾
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俗称“腊 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在这一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我国喝腊
八粥的传统习俗始于 宋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腊八粥在不同地区选用食材有所不同,但均十分丰
富,基本上都包括谷类、豆 类和各种干果,寓意着“合聚万物、调和千灵”。
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区,人们还会在这一天泡“腊八 醋”,将蒜瓣放到可密封的容器中,倒入
醋后封口,泡在醋中的蒜会绿如翡翠,醋也有了蒜的辣味。待除 夕吃饺子时取腊八醋食用,很受人
们欢迎。
3古诗三首
《寒食》和《十五夜望月》 分别描写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迢迢奉牛星》
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大历十才子之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
冷节 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
诗的大意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 ,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姻在王侯费戚的府第飘散开 。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通过“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
与“东风”相呼应。此外,按古时的风俗,寒食日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
“ 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节日习俗。诗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日暮” 二字在时间上承接前两句, “汉宫”指的就是唐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以汉喻唐的写法。
“传蜡烛”指 的就是寒食当日,宫中传赐新火给权贵豪门,“轻烟散入五侯家”表示权责近臣们已
蒙受皇恩,表现出一 派承平气象。
《超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这首诗 借牛
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或也可认为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
诗的大意是: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通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 但一整天也织不
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 只隔着这
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天言。
诗人开篇先描绘了仰望星空所见之景,进而联想到了牛 郎织女的爱情悲剧、随后便浸于对织女
的想象中,想象她是如何地忧伤难过,进而发出感慨:牵牛与织女 虽只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凝望,

5


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诗中对织女的描绘非常细腻: “纤纤擢手摹状女子白皙修长的 手,极富
美感,“礼礼弄机杼”、一个“弄”字动态尽出,两句动静结合,表现出织女的娇柔、勤苦;从 “不
成章”到“不得话”,隐忍、静默中蕴蓄着烈的情感,含面不露,反而更增加了其感染力。诗中大< br>量运用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这些叠字的运用(好处)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
浮想联翩;同时,叠字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这首诗使用了“迢迢” “皎
皎” “纤纤“礼礼” “盈盈脉脉”等叠词,以及双声词“河汉” “素手“清浅”等,
这些词不仅展示了诗 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而且也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迢迢”
是形容路途很遥远的,表现 了牛郎和织女相隔很远很远。“皎皎”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 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
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 静的中秋月夜图。
诗的大意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 夜明月当空,
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前两句虽无“月”字出现,却处 处可见月夜之清幽冷寂。“中庭地白树栖鸦”借景抒情,明写赏月
环境,暗写人物情态。诗人写中庭月色 ,却用“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的清冷之感,全句无一
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凝神伫立的望 月人。“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 “桂花”不仅是
中秋时节的象征,还能让人联想到月中的桂树, 这样一来本句就是暗写诗人望月,不仅点了题,而
且想象的意境也显得更加悠远,耐人寻味。诗人在这样 的夜晚驻足凝望明月, “冷露”与“无声”
一方面渲染出秋夜景致的轻盈无迹之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 诗人凝神已久。在微凉的秋夜,诗人久
久望月,自然而然地想到肯定不止自己一人如此。“人尽望”三个 字,写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到天
下人皆望月,因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独,因自己的怀人之情想到天 下人的怀人之情,营造出
一种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 将全诗感情推向高
潮。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友人,却偏偏说“落谁家”,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 蕴藉。落
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
4藏 戏
(中心)这 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
舞台形式、演出方式 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
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 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课文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以连续的三个同句开篇,点出藏戏的主要特点-- 戴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这样的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了下文。 < br>第二部分(第4-17自然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第4-7自然段,写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这段故事让人体会到,只有雪域高原、雪山、旷野,才能
孕 育出藏戏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第8-17自然段,从唐东杰布的传说写到他的面具,引出对藏戏
面具特 点的介绍;进而点明藏戏舞台简单、剧情靠说唱来描述等特点,探讨面具在藏戏中的重要作

6


用;接着介绍藏戏演出形态方面的特点---情节可以任意拖延,唱腔、舞台动作可以随 意发挥,可以
再三重复,时间可以拖至三五天等,这也折射出了地域文化特色。
第三部分(第 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
传承和发展。
藏戏,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藏语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姐妹”或“仙女”
的意思。 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外国文学名著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漂流记》(长篇小说)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之作 ,是一部回忆录式的冒险小
说,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鲁滨逊漂流记》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 为蓝本,结合作家笛
福自己的经历和想象,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鲁滨
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 活。
面对严酷的环境,他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终于遇救返回故园。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第一 部分是梗概,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内
容。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通过< br>代表性的事件
,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
“驯养培育” “救星期五”,最 终“回到英国”的故事。第二部分是节选。教材选取了小说中讲
述鲁滨逊初到荒岛的部分,描写了鲁滨逊 刚刚流落到岛上时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节选
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 忧伤而寂寞的生活:面对荒无人烟的小岛和缺
乏物资及工具的困境,鲁滨逊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日期, 从船上搬运东西,开始修建住所。后半部
分描写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 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如实列出
来加以对照,从中找到了丝宽慰,于是决心不再悲观沮丧,开始着手调整 生活方式。鲁滨逊在严酷
环境中的心理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也揭示了他身处绝境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生活下去的原
因。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有过失落、绝望、恐惧,但他很快克服了悲观的情绪, 以冷静、
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开始了自己与恶劣环境之间不屈不挠的战斗。正是在这种态 度
和精神的指引下,鲁滨逊才能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顾强生活了二十八年。
课文用表格的形式 ,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可以感受到
鲁滨逊积极乐观的心态,体会到 鲁滨逊理智、幽默、具有辩证思维等特点。其中坏处写得较简单,
好处写得理由很充足,好处与坏处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用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了主人
公的想法,感受鲁滨逊内心复杂的情感,他努力 压抑自己的绝望情绪,为自己内心寻找宽慰,表现
出人物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精神。
鲁滨逊 心态变化:忧伤、苦闷、失望到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可以看出鲁滨逊聪明能干、不
畏艰难、顽强生存等 特点。
教学目标

7


1,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进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6*骑鹅旅行记(节选)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一部童话作品 ,讲述了一个名叫尼尔
斯的十四岁小男孩的故事。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喜欢提弄小动 物,因为对小精
灵不恭敬、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殷大小的小人儿,随后 又为了保
护自家飞走的雄鹅而被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历时八 个
月才返回家乡。在整个旅行中,尼尔斯不仅欣赏到瑞典的美丽自然风光,听到了许多古老的传说
故事,增长了见闻,还饱尝了风险和苦难。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
善良 、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材节选部分描述的是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去牛棚找小狐仙,他先遇到了麻雀, 麻雀嘲笑他
是“拇指大的小人儿”;接着是受过他欺负的鸡没完没了地追着他说“活该,活该”;随后尼 尔斯
遇到了猫,猫也不愿意告诉他小狐仙的去向,并且当恼怒的尼尔斯又要去抵猫尾巴时,平时温柔和< br>善的猫却将他狠狠扑倒;吃尽苦头的尼尔斯又到了牛棚中, 引得牛棚里吼声四起,牛都想好好教
训下这个平日捣蛋的小男孩。又后悔又害怕的尼尔斯意识到院子里没人愿意帮他找小狐仙,于是
他无奈地 爬上围墙,恰逢看到自己家的雄鹅要和大雁一起飞走,为了让家里不受损失,他一跃跳上
鹅背,开启了此 次旅行。
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采用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尼尔
斯的“成人”之路,就是通过被变形成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开始的。变形后,强弱身份被置换,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调皮捣蛋又爱搞恶作剧的十四岁少年,更像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
孩儿 。变形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属性,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变化分成两个方 面:一是动物们的表现,二是尼尔斯自己的变化。这两部分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
从动物们的语言、动作 中,感受动物们的表现。如,鸡在和尼尔斯交流的过程中,有三处语言“活
该 .“他活该! .”咕咕咕,你活该!…可以看出鸡对尼尔斯十分痛恨。猫在和尼尔斯交流的
过程中, “径直朝他扑了 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
了大嘴”,可以看出猫对尼尔 斯的仇恨。牛也指责尼尔斯“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可以看出牛对尼尔斯的愤恨。 变成小狐仙之后的尼尔斯的“变化”既有外在的行为、动作,也有内在的心理感受。抓住描写尼
尔斯 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的语句进行体会。尼尔斯很淘气顽皮、喜欢恶作剧。从“父母从教堂回
来时,发现雄 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等语句中,可以发现尼尔斯很爱自己的父母等。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 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
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险记。小说主人公汤 姆,索亚极富冒险

8


精神和好奇心,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 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一天深夜,他与好朋
友哈克到墓地玩耍,天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汤姆、哈克带着另一
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以致家人都 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
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 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
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 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
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教材节选部分为小说中的“快来看!他们俩被找回来了! ”这个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
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这部分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汤姆和贝琪失踪后,贝琪的妈妈
撒切尔 太太和汤姆的姨妈陷入悲痛绝望,整个小镇也为他们担忧;第2-4自然段写随着汤姆和贝
琪的回归,小 镇又恢复了欢乐,汤姆给大家讲述了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第5-15自然段写
汤姆去看望伙伴哈 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得知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节选部分先悲后
喜,结尾戛然而止,充满 了喜剧气氛和戏剧冲突。
汤姆·索亚是一个鲜活、真实而血肉丰满的儿童形象。从汤姆躺在沙发上这个 细节可以看出,
山洞历险归来的他身体还十分虚弱和疲惫,但是他仍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述着这次精彩的 历险过
程,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见他兴奋地沉浸于这次的历险难以自拔,这是他富有冒险精神的突出
体现。从“夸张地吹嘘了一番”还可以看出汤姆的虚荣心。在汤姆的讲述中,在山洞里顺着风筝
线找到了小洞出口,体现了他的聪明机灵、足智多谋。找到出口后,汤姆没有独自逃出山洞,而是
回去寻 找贝琪,下了一番功夫,才让贝琪相信可以逃出去,可见汤姆对同伴不离不弃,有责任有担
当,对待贝琪 也十分耐心。汤姆还很善良,关心他人,他历险归来身体刚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
哈克,为了哈克的 身体着想,没有炫耀自己的历险经历,而是等哈克身体已经相当健康的时候,才
分享了自己的历险经历。
课文节选的是汤姆山洞历险回家后的故事片段,主要写了回到村庄讲历险,经过看望朋友。
人物关系: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它由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及古代诗 文中的经典语
句选编而成,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将格言、谚语排列在一起, 三言、四言、 五言、六
言、七言交错而出,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语 句通
顺,读来朗朗上口,传诵至今。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时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胜过读许多年的书。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高低;经历能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
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
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 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
就能听懂林中鸟儿的声音。指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 规律。

9


第三单元 习作单元
8匆匆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写于1922年。文中朱自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
光 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第2-4自然段写时光一去不复返, “我惆怅又伤
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第5自然段回扣题旨,首尾呼应,引发思考。
课文开 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的画面,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展现春天的美丽,他紧接
着便提出了核心问题 :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不复返”和“再来“再青” “再
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核 心问题之后,作者又连续提出三个追同。这种对比和一连串的问题,
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 。
之后,作者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时光的匆匆流逝。他把自己的
“八 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和浩瀚的大海过比,突出自己日子的流逝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
大海里”无 声无影, 比喻新奇,给人强烈的形象感(好处)。他还用“行走的太阳”表现时光的流
逝。他说太阳“ 有脚啊于是,从早到晚,再到第二日…太阳不停地行走。“挪移“跨过” “飞
走” “溜走” “闪过 ”等动词,则是用拟人手法,描写时光毫不留情地离开“我”的情状,让人
忍不住沉浸在时间匆匆而逝的 遗憾中。作者没有在字面上明示情感倾向,但是在太阳的足迹中,
情感汩汩而来。这里看似自然的时光的 流逝,却是一种“情化的自然”,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作者
写到的洗手、吃饭、睡觉等都是生活中的寻常 之事,但正因为如此寻常,以致让人不察甚至淡忘,
作者的特意写出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作者 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用细腻的描写替
代空洞的议论,因而具体可感,他内心的焦灼与遗憾也跃然纸 上,让人产生共鸣。(好处)
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于焦灼和遗憾中。在第4自然段,作者一连六问。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
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作者自答“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 了。由“徘徊”
引出第二问,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因对时光的难以把握而产生的调长。紧接着的三 、四 问,作者
觉得自己在人世间丝毫痕迹都没有留下,生活、工作都无有所成,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焦急、苦 闷
甚至隐隐的恐慌。第五问中的两个“赤裸裸”,是说生与死,来得彻底,走得彻底,更何况是“转眼< br>间”,可见作者的调怅与不安。最后一问中,一个“为什么偏要”,那种“不能平的”、不甘的情愫
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之后,在第5自然段,作者再次提出核心问题“我 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与开篇形成
了呼应。至此,作者的情感历程得到了完整的呈现。
朱自清认为,能够将自己的“实感”充分表现的,就是好文学。《匆匆》就是这样篇好文章。
作者通过比 喻、拟人等手法,将无影无踪、无声无息的抽象的时光的流逝形象、具体地描写出来,
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在第1、第4自然段两处集中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不仅
文气顺畅,有助于作者情 感的喷薄而出,还与时光匆匆流的特点相契合。
第1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一是 描写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二是将自然万物

10


的循环往复与我们 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对比,三是抛出一连串的问句。作者在直接的追问中表达
的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帐然若 失。这里“同”的两个特点:一是直接问,二是连续问。这种“直接”
和“连续”,表现出作者对时光一 去不复返的感慨是自然流露的。
连串问句表达的好处:畅快、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时光的 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作者写时光流逝时
饱含真情,将抽象的 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因而真切感人。
作者描写时间的流逝、可写的事情很多,为什么偏偏写洗手、吃饭 、睡觉这么平常的事呢?这些事
如此寻常,人们不会察觉,甚至淡忘,选取这样的事例才更令人恍悟时光 流逝的匆匆。
9那个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 之门》中的一部分。课文写
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 满怀期待,后来因
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课 文通过大
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 然段),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从“早晨
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既是“盼 望”发生的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盼望”的基调--- 漫长而昏
暗。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看似平静,实则蕴含情感的波澜。
课文第二部分(第2 -6自然段),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焦急、无
奈,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
第2自然段写“我”满怀期待地在那个星期天开始等待, 这不会错” “都不会错”“我想
到 底是让我盼来了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满怀期待的孩子的心情。开始
的等待是美好 的,想到即将到来的出行,尽管需要等待,“我”还是充满了期待。第3自然段继续
描写了“我”一系列 孩子气十足的动作和心态,表现了“我”这时还有些雀跃的心情。虽然此时
已显露出遭受挫折的迹象,但 “我”相信母亲的承诺,因为此时“我”还处于终于盼来这一天的兴
奋之中。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多用 短句,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随着等待时间的延长, “我”觉得有些难耐了。到第4自然段,直 接点出了等待的时光“不
好挨”。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这些事并 不是“我”想做的,
不过是打发时间。作者通过动作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 无奈。第5
自然段,则是眼看期待要落空的阶段。这一段描写了我紧跟着劳作的母亲,提醒她赶紧兑现承 诺
的一系列动作。“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表现了“我”在上午即将结束而自己盼< br>望的出行还没有实现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母亲迫于生活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第
6 自然段读起来情绪缓慢,通过描写母亲劳作的繁多和光线的渐暗,暗示了这次盼望的无果而终。
我感觉到 周圃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领她,我一声不吭,忽
然有点儿明白了 。”这些语句细腻地写出了“我”此时的心情,主人公看似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实
则处在崩溃的边缘。

11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描写了“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 情感爆发的样子。这自然段中的
短句,语气似断非断,表现了“我”期盼落空时的悲伤。而“我”的无声 泣,终于也惊醒了那个一
直忙碌的母亲,母亲惊惶地揽“我”人怀。到这里,一个人的失落和悲伤终于变 成了母子二人的难
过,一场期盼变成了一场空,其实谁也不希望这样。但是那个星期天就像那正在消逝的 光线一样,
只剩下一派荒凉。
课文真实感人地写出了“我”一天中的心懂变化。这种情感的变 化,不但表现在如前面所说
的对“我”动作、内心独白的细腻描写中,还融入对周围景物的具体描写中。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
阳光明媚”,一句简单的描写,透露着“我”的兴奋与期待。在拿母亲买菜回来时 , “我看着天看
着云彩走”。云彩的走动,似乎标志着时间的走动。“我”多么希望它走得快些,母亲 赶紧回来,可
见“我”的焦急与盼望。到了黄昏,母亲还在洗衣服。“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渐渐地
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 “我”的内心越来越失望; “越来越远越来越
缥缈”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之中; “孤独而惆帐的黄昏的到来”说的分明是自己“孤
独而惆帐”;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凉”的是“我”内心的沮丧和失落。作
者融情于景,在描写景物时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
“我”的心情变化:
如果让你写快乐的心情,不直接出现“高兴” “开心” “快乐”等字 眼,你会怎么表达?通
过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或描述对身边景物的感受(类似本单元“初试身手”中的示 例)等,在这篇
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表现“我”的心情的呢?
1、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 子…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很大,空
空落落。”
作者用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 、翻看“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四个事例来表现“这段
时光不好挨”,作者将焦急的心情融在这些具体 事例的叙述中。
2、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感情。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 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
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 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
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 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
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这部分内容表达特点:有些话是“我”和母亲口头说出来的,有些话是“我”在心里默默说的,
这些 语言和心理独白交织在一起,平实质朴,明自如话,甚至有些“念念叨叨”如儿语、直接而又
鲜明地表现 出“我焦急的心情。其次要读好这段文字,读出“念念叨叨”、越来越着急、甚还有
些不耐烦的感觉。
课文中其他地方的内心独白。如, “我蹲在砸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
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通过对“再不”

12


“一光洗完 马上” “决不许”的体会,感受“我”迫切的心情。体会作者用富有儿童情味的内
心独白表达心情的好处。
3、体会作者如何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较开的泡沫,我感觉 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
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练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 了。”
作者写光线“渐渐暗下去” “沉郁下去实际上在写“我”的心情越来越沮丧,体会作者把心情融于景物中的写法。课文中其他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地方。(①)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
媚 。2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達的变化,孤独而惆帐的黄昏的到来 .男孩儿蹲在那个
又大又重 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课文中还有 一些地方像这样把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你发现了吗?当作者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
物的感受也是不同 的。
4、体会作者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情感。
以第6自然段为例,体会作者是如何综 合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这一段作者细致
描写了“我”的情感发展过程:从越来越着急到不耐 烦,再到渐渐地伤心、惆帐、失望,情感的表
达都不是直接的,有的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内心独白, 有的是在景物描写中融人内心感受,这
些表达都非常真实而自然。
三、比较课文和《匆匆》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
两篇课文表达的不同:《匆匆》中一连串的问句占了全文很大篇幅,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
《那个星期天》更多地将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出来。
相同点:二者都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书写“偎” 时右下部分容易多写一撤,需重点提示,还要提示学生最后一笔捺要
写得舒展,但不宜过长。书写“吻” 时注意“勿”不要写成“匆”,最后两笔撤的起始位置在“勿”
字横折弯钩的横上,第二撇要长于第一撇 ,但不要托住“口。
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理想和信念
10古诗三首
本 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三位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表
达自己的人生 志向。
《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一首,(中心)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 br>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诗的大意是: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
的 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
清爽秋日 时的原野!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 “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寂寥、
冷峻的边疆之地。 沙如雪”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
感觉,让人似乎看到了空旷 荒凉的大漠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闪着如雪的寒光。“月似钩 表面上

13


是形容月亮弯弯的形状,但“钩”也是古时的一种弯刀,在“大漠“燕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 “月< br>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证战的场景。诗的后两句借马抒情。“金络脑”指的是用黄
金 装饰的马笼头,表示非常贵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
儿一样被 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第三句开头以“何当”两字作设问, “何当”
即“何时将要 表达出渴望建功立业自知遥遥无期的意味,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这是作
者遏望建功立业而又不 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令人感慨扼腕。
《石灰吟》(中心)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 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大意: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 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全诗句句 不离石灰,表面描
写了石灰的烧制过程,实际上句句关照人的品格,都是在说如何锤炼人的品质。诗人咏 石灰,也是
吟咏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状态,吟咏自己盂落的襟怀。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石灰从 开采到烧制的过程。石灰石要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之后,又要经过烈火焚烧才能成为 石灰,因此磨炼出了坚强坚韧的品格。“若等闲”写出了石灰的
态度,不论是“干锤万凿”,还是“烈火 焚烧”,都被看作是平常、轻松的事。同时这也是诗人的
心声: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能从容自如 ,处之淡然。
诗的后两句中, “粉身碎骨”是“烈火焚烧”的必然结束, “浑不怕”“若等闲”一 脉相承。“要
留清白在人间”则是前三句的总结,既是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 碎
身浑不怕”的根本原因,也是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从全诗看,要成就清白,何其不易,要保持清白,又何等艰难。
生命可以消逝,躯体可以抛弃,但精神气节却要长留天地。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
程,喻指 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视若等闲,由此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页不屈的心性
《竹石》是清代诗人 郑變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前两句写了竹子的特点,后两
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诗的大意是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 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首句开头一个“咬”字把竹
子拟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子目标之明确, “不放松”写出竹子意志之坚定,挺立青山的翠竹
形象一下子展现在人面前。第一句写了竹子的全貌,第 二句则是对竹子根部的特写----扎根在岩
石的裂缝之中,与第一句中的“咬定青山”相呼应,一个是 整体,一个是局部,展现了画之“形”。
后两句是无法用画笔描绘出来的,却是诗人作画、作诗要表达的 “神” 。在诗人笔下, “磨”“击”
写出加害者手段之残忍,“千”和“万”突出加害者用心之险恶 ,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但在
“千磨万击”之下还“还坚劲”,一个“还”字,赞美之情顿出。“东 西南北风”写的不仅是风向
的不同,还有季节的变换。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无论季节怎样变换,竹子都 做然挺立,坚韧刚劲。
“任”写出了竹姿态之豪迈, “尔”字透出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中心)本诗 托物言志,诗中
的竹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 铮。
《马诗》中“快走踏清秋”,“走”的意思是跑, “快走”意思是“驰骋”。“清秋”运用拆分

14


理解的方法可以 理解为“清爽的秋天”。《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中“坚劲”运用拆分理解
的方法,将“坚劲”理 解为“坚强有力”。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 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
写的一篇回忆录。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 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
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的理解、敬佩,表达了对反动
派残杀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本文共 三十三个自然段,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忆”作统领,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
被捕前、被捕时 、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文章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点明1927年4月28日是
父亲的被难日。第2 -7自然段交代了父亲被捕前的情况:写了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
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 坚持留在北京,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第8-18自然段叙述了
父亲被捕的过程:写了反动派 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第19-29自然段记叙了作
者看到的庭审过程:父亲在法庭 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第30-33自然段写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
消息,反映了父亲遇难给家人带来 的沉重打击,又呼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本文突出的表达特点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运人物描写的多种方送,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位英雄
父 亲的形象。如,被捕前,作者刻画了父亲的语言---“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 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在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情况
下,父亲 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表现了父亲无私
无畏的革命精神 。又如,被捕时,父亲临危不俱的举动---“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展现了革命者
的沉着镇定。被捕 后的庭审,作者用饱含深情而又极其克制的语言描写了父亲的外貌--“的长头
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乱蓬蓬”写出李大钊遭受了残酷的折磨。父亲的神态--“他的神
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平静 而慈祥”“安定”“沉着”等关键词,写出了一位革命者在残酷的折
磨下的坚贞不屈。通过描述父亲一个 不经意的动作“又望了望我们”,写出了父亲内心深处对家
人的不舍。女儿将父亲的这一“望”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也写出了这一刻女儿与父亲的心灵相通。
本文另一个表达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 的革命者形象。一是与自己的前后对比。被
捕前,一向耐心回答“我”问题的父亲,当“我好奇地问父亲 为何烧毁书籍和文件时,父亲严峻的
态度与之前的慈样形成鲜明对比。二是与亲友对比,亲友劝说父亲离 开北京,而父亲却坚定地拒绝,
面对越来越危急的局势,亲友与父亲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李大钊 同志对待工作高度负责
的革命精神。三是与敌人对比。被捕时,在反动派凶悲粗暴的言行下,父亲始终保 持沉稳严峻的态
度;法官怒气冲冲,父亲却安定沉着,在正反面人物形象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 钊并没有
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显示了革命者的浩然正气。
本文第三个表达特点是前后照 应。如,第2自然段中写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
片投到火炉里去”,在第6自然段中写了 “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
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好处1)这样前后照应,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加清

15


楚,增 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更加突出当时社会局势的险峻。又如,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与开头形成呼 应,特别是两次出现李大钊遇害的日期,(好处2)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
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 ,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
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 限追思之情。第5自然段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
更没有打过我们”,第20自然段写 到“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前一句的“慈祥”表现的是一位父亲对子女 的关爱,后一句的“慈祥”则表现的是一位父亲在子
女前面,面对敌人所表现出的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与平 静。(好处3)前后内容的呼应,使人物形象
更加丰满。
课后“阅读链接”编排的是叶挺将军 的《囚歌》。叶挺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也是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英雄。这首诗感 情炽烈,气势豪迈,写出了革命者虽身陷牢笼,但
依然斗志昂扬的革命精神,表现了革命英雄崇高的革命 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抒发了为革命献
身的壮志豪情。
课文的主要内容,按时间顺序归纳 文中写到的事情烧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
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 亲,父亲面危险处,被审然镇定、沉着;全家得知
父亲遇难的消息。
12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
中国共 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从那时候起,“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通俗简明的文字就已经成
为中国共产党的 宗旨,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五方面内容:第1自然段明确“ 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第2自
然段论述如何对待“死”;第3自然段论述如何对待批评;第4自然段论 述如何对待困难;第5自
然段论述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这五个自然段用一对密切相关的词语---“我们”与“人民” 建立起紧密的内在关联。“人
民”不言而喻, “我们”是谁, “我们这个队伍”是谁?文章第一句就 明确指出是“共产党和共
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这是全文的出发点。“完 全是为着解放人民
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是“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即“为人民服务”, 指出“我们”
与“人民”的关系,这是全文展开论述的根基。“完全”“彻底”两个词不仅为领袖向全党 全军树
立的高标,更是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第2自然段开头顺应上一段结尾处提及的刚刚 牺牲的“我们这个队伍”中的张思德同志,引
出了如何对待“死”的论述。先引用了古代文学家司马迁的 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
于鸿毛”,再
对比
两种不同“死”的意义,前句 用“为…而死”,后句用“替…去死”,句子形式区
别不大,但感情有天壤之别,前面极力颂扬,后面极 为憎恶。接着结尾处与第1自然段结尾呼应,
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同志。
第3自然段开头再次强调: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不怕别人批评。连

16


用“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这几个关联 词,表明“我们欢迎批评”
“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正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目的就是要表明: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前三段阐明“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不怕批评,第4自然段 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我们”的目标,联系当时现状,论述如何对待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指H“中国人 民正在受
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这一点很关键,既然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是“完 全
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既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那么,为了正
在受难的“人民“我们”当然要努力奋斗”。于是自然论及“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进而自然
论及“为人 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与前文的重于泰山”相呼应。同时,毛泽东同志把怎样实现
革命目标的意思阐述清 楚后,“不过”引出一句饱含感情的话: “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
要的牺牲。”并且要求“我们 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
护,互相帮助。
第5自然段回答了如何对待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毛泽东同志重点强调: “不
管 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些 语句饱含了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同志的爱护,对同志生命的理视和尊重。
课后“阅读链接”编排的是吴瑛 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表达了人民对周恩来总理
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不舍。
1.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些内容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如何 对待“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如何对待批评--- 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如何对待困难--- 强调在困
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一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把握篇章与重点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全文的中心论点: “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就是“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
民 的利益工作的”,概括地说就是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大民服务”。围绕这一中心论点,第2-4自
然段与第 1自然段的逻辑关系: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
观(第2自然段) ;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不怕别人的批评(第3自然段);因
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责任克服困难,解救正在受难中的中国人民(第4
自然段))。

3.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
如,学习第2自然段,作者先 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接着具体说明了两种不同
“死”的意义,最后列举张思德同志的例子 ,论证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
如,第三自然段删除关联词后的句子和课文原句 进行对比,哪个语段更有说服力?恰当的关联词
可以让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和严密。能否将这些句子的顺 序打乱?这四个句子都是紧扣“不怕批
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第一句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 点;第二句指出不怕任何人批

17


评;第三句指出我们接受任何人 的正确批评;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内容越来越具体,
逐层深入地阐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
13*金色的鱼钩
课文是一篇小说,(中心)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 队指导员的嘲托
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领扬了红军战 士忠于
革命、尽职尽责、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课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要线索,记录着老班< br>长可歌可泣的英雄历程,同时又彰显课文的主旨, “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
着老班长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课文篇幅较长,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第1自然段,简要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第2自然段,对老班长的外貌进行了简单而传神的刻画, “快四十岁”的年龄却“布满皱纹”
“两鬓都斑白了”,塑造了一位吃苦耐劳的老革命战士的形象,一个“老”字,体现了战士们对他
的亲近 之情。
第3-5自然段,为了解决战士们的饥饿问题,老班长用弯针钓鱼让战士们喝上了鱼汤,从此战
士们“总是”能喝上鱼汤,但细心的“我”发现老班长从来没有吃过一点儿鱼。
第6-19自 然段,详细描写了“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的真相,以及之后与老班长争
论并最终被老班长说服 的经过。课文在这部分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在“我的步步追问下,老班
长一开始试图掩饰,知道无法 隐瞒后,又用各种理由来说服“我配合他继续瞒着两位小战士。
第20-23自然段, “我”在知道 真相的情况下,喝着鱼汤却咽不下去,但为了稳定两个小战士
的情绪,最后听从老班长的命令,含泪喝下 。这部分通过对老班长言行、神态、外貌的描写,表现
了老班长为了完成革命任务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光 辉品质。
第24-34自然段,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我”小心收藏了老班长的鱼钩, 打算革
命胜利后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供后代瞻仰。这部分重点刻画了老班长临终前的语言,临终之际,< br>老班长心中仍然只有同志和任务,体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
三个主要的事件:第6-19自然段, “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的真相,与老班长发生争
论;第20-23自然段, “我”因为知道真 相咽不下鱼汤,却不得不在老班长的命令下大口喝下;第
24-34自然段,老班长在大家即将走出草地 时壮烈牺牲。
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科学精神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选自 《孟子,告子上》,大意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指导两个人下
棋,一个人专心致志,一 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却一心以为有鸟要飞来,想要拿
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与第 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
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全文共五句话 ,虽不足百字,却把两个人学弈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道理说
得透彻。第一句指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 的人,由此引出下文。第二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分别写

18


了两个 学棋的人的学习过程: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听讲,另一个人表面虽然在听,实际上却神游八荒
之外了。第三 句说明了学习的结果,虽然两个人一起学下棋,但学习效果差异巨大,对比鲜明,令人
忍不住探究背后的 原因。第四、五两句以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总结了全文,通过否定智力因素,
让读者意识到是因为不 专心致志,所以才会落后。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结果也截然不同。全文短
小精悍,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 事,事中见理,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大意是: 孔子游历东方,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询问他
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
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前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
候像车盖那 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后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不是
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孔子无法判断孰是孰非。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
说你 很聪明呢?
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开头以无名小儿与“圣人”孔子对举,其地位和学问的对比本应高下立 现,
但作者通过一个“辩”字为后文制造了悬念。文章随后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紧扣“辩”字,有观点,有事实依据,增强了论辩性。文中出现了八个“日”字,反复
强调所辩的对象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和现象。随着两小儿对话的结束,孔子“不能决将开
头处的悬念 一笔击破,结尾有无尽余味。《两小儿辩日》所表达的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阐释:从
辩日”的角度,可以 说本文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
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现察 、多思考。从“小儿”和“孔子”的角度,还可以这样理解:只要善于
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 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患考;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
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 ,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也很令人敬佩。(学无止
境,实事求是,用心观察,探索精神。) 1.读音:“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为是其智弗若与”第一句中的”为”当“认为”讲,所以读w
éi ,第二句中的“为”当“因为”讲,所以读wèi。
2.节奏和停顿:如:使奔秋悔二人弃,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 为某其智弗若与?
日初出大如年盖,及日中则如盘击,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弗若之矣”中的“矣”, “非然也”中的“也”,可用重读的方法读出陈述、判断语气;
为是其智若与”中的“与”, “此不 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乎”,可用提高声调或重读的
方读出反问语气。反复朗读《两小儿辩日》, 体会两小儿辩斗时针锋相对斩钉截铁的自信,以及嘲
笑孔子时的得意。
3. 运用以前学过的多种方法来疏通大意。①借助现代汉语的字义来推测。如, “弈秋,通国
之善弈者也的 “善”字,“孔子不能决也”的“决”字。②结合注释。如,“孰为汝多知乎”中的
“为”,在这里“为 ”同“谓表示“说。③可以联系上下文。如“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之”
字,“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判断 出“之指代的是鸿鹄。

19


4.易错字如,“孰为汝多知乎”的 “知”字同“智”,是智慧的意思,读zhì。对于句子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如,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
中如探汤”这两个句子,联想早晨和 正午时太阳的大小差别和冷热对比,从而理解两小儿各自的论
据。
5.学习《两小儿辩日》,明确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用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观点的过程。如, “日始出时去人近”“日
中 时远也”,这是其中一个小儿的观点;在说明观点时,他的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这是他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远者小而近者大”则是他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的 依
据。可以利用表格,帮助学生整理从文中提取的相关信息,从而梳理出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
的。
两小儿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以视觉效果为依据,另一个则以对温度的感< br>知为依据。由此可以提出问题:两小儿能够驳倒对方的观点吗?为什么?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思
考同一个问题,他们的观点都有事实和常理作为支撑,所以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说服对方,孔
子也无 法判断孰是孰非。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属山东)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
后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捍卫儒家的思想原 则,
提出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性本善。将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并将伦理与政治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孟子》分为《梁惠王》《公孙丑》
《 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
个人修 养等,在历史上有极大的影响。
《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篇课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 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的或
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
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开篇点题,明确提出观 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同号之后”,然后对这
个形象化的观点稍作阐述,阐明它的实质:从常见现象出发 ,不断发问,追根求素最后找到真理。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举了波义耳 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裁试
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 的变化与缴梦有关三个
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观点。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 文,再次强调观点,指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向并不断探
索”,就能够发现真理。最后阐明科学发 现所需要的灵感来自独立思考和锁面不舍的精神,对前面
的论述作了补充,使全文更加严密完整。
全文按照提出观点一印证观点一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有代表性。

20 < /p>


用事例证明观点是论说类文章的常见写法,其中“证明”和“事例”同样重要,也就是说,
恰当的选取并表述事例不等于完成议论的任务,还需要在事例和观点之间建立起证明的关系。首
先,课文选取的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频索”,紧扣课文的
观点。 其次,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先写“观象”,着力突出其“细小”
“司空见惯 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
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 理”。(先写“细微的空见惯的现象,再写由现象中发现的问题,最后写
相关的发现或发明即所谓的“真 理”。)课文的观点正是从常见现象出发,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
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表述 顺序使事例与现点在结构上形成了一致,也就产生了证明的
关系。(三个事例的共同点:科学家能从细微 的、常见的现象中发现别人观察不到之处,在不断发
问的过程中显现他们善于思考的品质;在不断探索的 过程中显现他们追求真理的恒心与毅力。
三个事例虽然内容不同,但事例与观点是紧密关联的。) 课文的语言表述既注重逻辑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又能够将概括抽象与生动具体相结合,如,
第2自 然段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
真理”, 既用几个短句精当准确地概括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又有把‘?’ ,拉直变成‘!' (‘?’
指发现问题,以及不断追问的过程;‘!'指解决了疑问,找到了真理。),(好处) 这样凝练概
括的表述,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观点。
课后“阅读链接” 《詹天估》介绍了我国杰 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种难。主持修筑京
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不断 研究探索的学精神。我们应该认识到
科学精神的内涵之一,就是不惧困难,坚持探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本文的主要观点
抓住“一连串“许多”“反复”这样的词 语,体会科学家的发明与创造得益于他们对真理的不
懈追求。
这样的叙述顺序与课文主要观点 的表述方式有什么相似之处?事例的表述结构与观点的表述方
式存在一致性,都说明了从现象出发提出问 题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
课文在介绍三个事例时采用的过渡词句,体会“无独有僵”“更有趣的 是”这样的词句在文中
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过渡词句也突出了三个事例的相似性,使三个事例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说明作者紧扣课文的观点选取事例,能够更好地证明观点,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
在细读三个事例之后,课文的第6、第7自然段与事例和观点有什么关系。
“在科学史上,这 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中“这样的事例”指的是怎样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类似
的事例。学生总结出“这样 的事例”,如居里夫人发现循的事例,正是课文第3-5自然段所写的波
义耳、魏格纳、阿瑟林斯基“找 到真理”的事例。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找到真理”需要的条件,即“见微知著,善 于发问并不断探索”,从而认识到,课文第6自然
段是用概括性的表述印证了开头提出的观点,并对前文 作了总结。既然第6自然段已总结了前文,
全文至此已结构完整,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7自然段?这一段 是对前文论述的补充。见微知著、善

21


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 ,不是凭空产生的,那是哪来的呢?通过再一次联系上文,所列举事例中
的科学家都有着共同点“独立思 考” 锲而不舍”,从而感受到这是作者在重申自己的观点,又和
开头相互照应,使全文的论述更加严密完整。
16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全文共有二十一个自然段 ,可以分为四个
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作者儿时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声音的认 识写起,引由“我”的疑问:
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第二部分(第3 -9自然段)运用对话和
心理描写,写了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 个生物被关在父亲
的表里。第三部分(第10-19自然段)写父亲作了让步,打开怀表让“我”看,但 仍然不许“我”动,
怀表中摆动的机件和父亲的解说让“我”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但 又产生了新的
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在表里?最后“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也许这个蝎 子与众
不同,声音好听。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写儿时的“我”见人就说 父亲表
里有个小蝎子,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全文 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文章以时间为线
索,文中多次出现 时间词语,如“小时候”天” “许多天” “以后”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
移,故事的发展, “ 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终于
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又产 生了新的疑问,然后又用自己的想象解答了这个疑问。“我”的推理过
程充满了想象,但也并非没有道理 、不讲逻辑。作者展示了一个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也体现
了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本文为 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
孩子形象。,的孩 子文章开头首先提出“我”的疑问: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为什么父亲
的杯表会发声呢?接下来 文章就围绕着这一疑问展开。从表面的“言行”角度来看, “我想动表”
与“父亲不让动表”之间的矛 盾形成了文中故事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我”所思所想的角
度来看, “表里有生物”这一“论断 ”的产生、求证过程构成了文章的内在逻辑。“我的探究思
路其实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又与儿童天真可爱 的天性融为一体,统一于文章的题材和整体风格。
文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父亲把表盖打开,“我睁大 眼睛兴奋而人神地看着面前表里的美丽
世界。这幅插图放大了怀表,凸显了“我”眼中表里世界的美丽和 神秘,也表现了人物的天真和好
奇。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
不敢,因此很痛苦”这几句,回忆自己类似的经历,从“越不许” “越想动”等词语感受到“我”
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 神秘。‘不许动’,里边该
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 虫,都不会轻易被人
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 许小孩子动。”

22


这段话对“我”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写出了 “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我
吓了一跳,竭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 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
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一 句,为什么“我吓了一跳”,却还“感到
愉快”,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 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
子与一般的 不同”这句话中感受到,在“我”的心中充满了美妙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意味深长的结尾
对课文结尾“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 时候才不说了”的理解,“这样的话”就
是“我有蟋蟀在钵子里,翊朝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 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以前“我”
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亲的表“嘀嗒,嘀嗒响,所以 里面一定有生物,父亲告诉
“我”里面是小蝎子, “我就真的相信了,后来慢慢明白其实表里没有生物,就不再说了。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响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作为线索串起全文,以两个小主人公托米和玛
其关于阅 读、学习的对话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与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
教育、学习等问题 的独特思考。整个故事既充满了奇特想象,又富于生活气息。
常见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立足于现实,想象 未来,本文却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于未来反观现实,
将读者非常熟悉的纸质书、学校教育,作为文中孩子 想象和听说的对象,却将实际上是创作当时想
象出来的“电子书” “机器老师”写得真实而“日常”。 课文通过阅读媒介的变化、老师的形象
变化和授课方式的变化,表现出科技的发展将给未来的学习、生活 带来巨大的变化。课文还生动
地描述了人物真实的情感变化,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让想象也更加真实可 信,作者对教育的反思,
就在主人公对现实和过去的感受、想象、判断中凸显出来,引人深思。
全文共有三十个自然段,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5自然段),主写托米和玛
琪围 绕在阁楼上发现的一本旧书展开对话,玛琪不断提出疑问,托米则不断解答她的疑问,玛琪的
心理也随托 米的回答而发生变化,表现了文中所想象出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实之间的差异。第二部
分(第29-30自 然段)写玛琪被妈妈唤去上课,但还想着过去孩子们上课的情形,并对过去的学校
充满向往。
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故事的主要内容由对话引出,并随对话而
不断推进。 两位主人公托米和玛琪在对话中,分别承担了答疑和生疑的功能,两人的对话在形式上
构成了呼应,故事 情节也随着不断的“生疑一答疑一思索”而层层推进。玛琪通过托米的回答不
断认识和了解过去的书本、 老师和学校,也通过提问表达出她自己对于现在的上学方式的态度,
从两人对话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不同时 代款育特点的不同,也赋予故事情节思想性的内容,启发读
者在感受科技改变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 科技发展和教育理念进行思考。
教学建议
“他们”指的是谁,“那时候”又是什么时候。课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未来的人物

23


玛琪的想法, “他们那时候”,指的恰恰就是我们生活的现代。课文开 头的年5月17日”
也点明了这是发生在未来的故事。
“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上学方式的相关语句,
如“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不像
他们通常在荧光 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这些可以看出,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与现在相比,
学生使用的书本有极 大的不同。还可以画出表现玛琪心理感受的语句,如, “玛琪一向讨厌学校,
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憎恶它”“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是怎么回事“玛其想,在过
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 爱他们的学校。她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通过这些语句,体
会玛琪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 ,从玛琪对过去学校的想象中更深人地体会作者想象
中未来与现在的教育方式的差别
作者的想象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书本形态、老师形象、作业和考试方式、授课形式等。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大胆想象。
玛琪究竟不喜欢未来教育的哪些方面,由此想象一下对应的解 决方式。如,玛琪讨厌机器老师一
次又一次地给她做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而未来也许有这样一种 机器人,让学生可以根据自
己的能力或者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测试,如果答得不对,机器 人会耐心地进行提示,
或者联系其他同学,通过在线合作,共同来解答机器人的问题。玛琪讨厌机器老师 的死板,而未来
的机器人定位不一定是老师,可以是朋友,机器朋友不仅可以和玛其一起学习,还可以一 起游戏。
超越文本展开想象,如,希望未来的机器人既拥有机器的聪明,又有人的情感,未来的学习能
够实现人工教学与机器人教学的结合。展开想象:可以把机器人设计成我们喜欢的样子,在平时的
学习生活中,做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和机器人聊天、游戏就是一种学习,过程非常轻松愉快,避免出
现 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还可以对考试进行分级,我们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也可以
选择适合自 己能力的考试;机器朋友还可以对学习情况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帮助我们进步。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享誉全球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
阿西 莫夫知识极其渊博,一生出版了近五百部著作,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
多领域,曾 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在世国拥有广泛的读者。卡
尔·萨根称其为“一 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但是他生活在今天”。阿西莫夫还被誉为“百科全书
式的科普作家”“这个时代 的伟大阐释者”和“有史以最杰出的科学教育家”。




24

贵阳人力资源网-2017高考状元


填志愿网站-中国海事局


孟德斯鸠简介-2016高考数学


感恩节英文-保定教育考试院


学雷锋手抄报内容大全-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帮家人做家务


乙肝两对半对照表-和平作文


北华大学成绩查询-初中英语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