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材料
甘肃省人事局-兰州商学院录取分数线
秦腔节选
贾平凹
秦腔,就源于八百里秦川的西府一代。这里民性敦厚,
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
样,哭丧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的
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
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
秦腔
是秦川农民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精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
来一段秦
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酒、长线辣子、大
叶卷烟、
羊肉泡馍一样,成为秦川生命的五大要素。和西凤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比较起来,
它是唯
一精神性的需求,是恶劣物质条件下的大苦的农民的精神享受。秦腔来自草野,创造它的是“下里
巴人”
,能够真正欣赏它的也不会是“有闲阶级”,只能是大苦中求大乐的草根百姓。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
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吹、
拉、弹、奏、翻、打、念
、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庙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
从搭台、排练到演出,他们全程参
与,尤其是演出几乎成了全村人的盛典。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
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
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节,三月—会,那戏必 是上演的。戏台是全
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
要筹资积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
比这戏台阔不阔。一到演出,半下午
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
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那
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各类小吃趁机
摆开,—个食摊上一盏马灯,花生、
瓜子、糖果、烟卷、油茶、麻花、烧鸡、煎饼,长—声、短一声,叫
卖不绝。锣鼓还在一声儿敲打,大幕
只是不拉,演员偶尔从幕边往下望望,下边就喊:“开演呀,场子都
满了!”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出场了
,却又叮叮咣咣不停。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说最
前边的还立着;场外的大声叫着亲
朋子女名字,问有坐处没有,场内的锐声回应快进来;有要吃煎饼的喊熟
人去买—个,熟人买了站在场外
一扬手,“日”地一声,隔人头甩去,不偏不倚目标正好;左边的喊右边的
踩了他的脚,右边的叫左边的
挤了他的腰,言语伤人,动了手脚;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
向外拱,人的旋涡涌起,如
四月的麦田起风,一会儿倒西,—会儿倒东。
开场前似这般“乱”作一团,演出则大不相同了。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
女
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
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翅,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
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
娘站在台中往下
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
地,慢慢 地,慧
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那叫一个沉迷。
秦腔还有
一处与他戏不同。他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有力气而获得的。如果是冬天,那
风在刮着,像
刀子一样,如果是夏天,人窝里热得如蒸笼一般,但只要不是大雪,冰雹,暴雨,台下的人
是不肯撤场的
。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
溜一排地蹲在
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人艺术之宫,“听
了秦腔,肉
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
高空,杨树
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桠权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险,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桠上掉下来,
掉下来自不
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更有一些爬在了场边的麦秸集上,
夏天四面来
风,好不凉快,冬日就扒个草洞,将身子缩进去,露一个脑袋。也正是“有闲阶级”享受不了
秦腔吧,他
们常就瞌睡了,一觉醒来,月在西天,戏毕人散,只好苦笑一声,悄然没声儿地溜下来回家敲
门去了。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作客,
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未逢年过节,他们就会合家唱一会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
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
腔名角。无论在任何地方,即使这些名角没有在场,只要发现了他们的父母,去商店买油是不必排队的,
进饭馆吃饭是会有座位的,就是在半路上挡车,司机也要嘎地停车。但是,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
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手,使你永远记住教训。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
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
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能使八百里秦川的
劳作农民喜怒哀乐表现出来。
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1本文采用了( )的构段方式,写出了秦腔和养育了它的秦川百姓的血肉联系。
2秦腔来自( ),能真正欣赏它只有( )。作者先写了(
),
又写了( ),然后写了(
)。写出了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
川,只有这秦腔,才能表现出使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