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gct报名时间-党员的自我评价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案
执教者:
中年级第八册整体识字
教学目标:
1、 以游戏竞赛形式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培养学生自我主动识字,能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
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设计:
一、 激发兴趣
1、 把生字表发到学生手上,让学生们先浏览一下,明确意图。
2、
出示本册生字,鼓励学生一起掌握他们。
3、 说说你的方法。
复习:形近字识记法,会意识记法,分部件识记法等。
构字方法: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
4、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结合我们学过的构字方法,看谁认得快,记得牢,写得好。
二、 扫除熟字
1、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红笔把你认识的字圈出来,读一读,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然后
在小组内汇报。
2、 小组学习,相互补充,扩大熟字的认识范围。
3、
过滤熟字:即出示生字表,由学生来读,强化记忆,把会写的字划掉。
三、 重点识字
1、
出示认知的二类字,(不会写的字),进行认写活动。
2、 比一比,看谁读得多。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生读,互相更正,争取全部读完。
反馈形式:师抽查一
人,作为小组代表出来比赛,参加‚打靶识字‛,(电脑屏幕两秒钟出示
一字,生抢读。)评出‚优秀合
作小组‛。
3、 比一比,看谁会记字。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十分钟,把二类字分成四组,每组领一组生字,自能识记。
反馈形式:四
组轮流向大家介绍本组字的记忆法,征求其他的好的记忆方法,参加‚记字方
法大比拼‛活动,评出‚记
字王‛四人。
4、 比一比,看谁默得多。
活动形式:全班听写。
反馈形式:同座互批,评出‚默写能手‛四人。
四、 巩固记忆
1、
电脑游戏:蜜蜂采蜜(选择正确读音)
2、 互动游戏:找出亲兄弟(辨别形近字,同音字)
3、 口头游戏:我读你组词。
五、 作业巩固
1、
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写一写,记一记。
2、 订正默写错误的字。
课后反思:
经过半年的思考,我对整体识字有了新的感受。整体识字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授
之以渔‛。
通过短时间大量识记生字,帮助学生掌握识记生字的方式。同时,通过短时间内反复巩固识<
br>字方式,使识字方式成为一种识字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无意识习
惯记忆
,增加识字的数量,从而为大量阅读扫清障碍,为习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整体识字的要点:
一、短期内大量识记本学期生字。
二、在随文学习中巩固识字成果。
三、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扩展识记生字的范围。
整体识字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或者故事介绍中国汉字的组字特点
1、形声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65右。
2、会意字,这一类生字占生字总量的15%左右。
3、独体字,这是一种基础字,数量基本上不大。
4、象形字,这类字一般也是基础字居多,数量基本上不大。
5、新型汉字,这类汉字由于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使得构字方式不太明显。占有20%。
二、按照以上构字方式将生字表中的汉字分类。
三、在分好类的汉字中用喜欢的符号将自己已经会写的字标注出来。
因为整体识字这个方式我
已经使用了一年了,所以不少孩子已经初步具有有习惯性识字能
力。因此,本学期生字中有不少他们已经
会写了。
四、在家尝试记忆,以读为主。
五、教师逐字讲解构字方式,学生补充,形式上灵
活。如猜谜语,组字游戏,还偏旁组字游
戏等,加强学生识字方式以及识字习惯的培养。
六、课堂上及时检查。
方法,我选择的是报听写。
效果:全班学生在短
短两节课时间基本上音形意全部掌握百字以上。音掌握率达到95%以
上。掌握最好的孩子,在全册17
5个生字组词(360字)中仅仅错了七个字。
七、针对出现错误较多的孩子,以及错误较多的汉字,进行个别指导。
错误率较高的汉字有:
瞻前顾后的瞻,放肆的肆,尾翼的翼几个书写比较复杂的字。
准备明天将几个错误率较高的字重新听写,并检查错误率较高的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
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
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
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时间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
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
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 要持之以恒。
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
、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
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
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
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
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五、作业: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附: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及时修补
1、
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
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
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出示挂图
要求看图说一段话。(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有什么人?
他们去干什么?)
2. 板书课题:5 走,我们去植树
二、 自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1)
借助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拼音,读准、读顺课文。
(2) 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
(3) 联系上下文,借助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4)
在不理解的诗句旁打上"?"。
2. 按要求自读课文。
3.
检查自读情况。
(1) 指名分段读课文
(2) 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3) 交流词语的意思。
和煦 乖乖 版图
(4)
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三、 范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3. 读一读,再抄写。(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组词区别。
二、 细读课文
1. 细读第1、2节。
(1) 自由读课文。
(2) 讨论。①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的决心很大?
("走"单音
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②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
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
③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告诉学生"
;到处"和"青翠
"要重读。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2.细读第3∽6节。
(1) 指名读课文。
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
(2) 读后交流。
(相机板书: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3) 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①
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
②
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 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②
"绿色宝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
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指导读好第
4节。("离不开"、
"宝库"要读重音)
④
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
⑤ 说&q
uot;绿色的希望"指什么。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
⑥ 练习有感情地读第5、6节。
(4) 练习背诵。
2. 细读第7节。
指导朗读。
师述: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
的朋友一起去植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学生练读课文。
三、 总结课文
1. 齐读课文。
2. 分组背诵课文。
3.
读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四、 布臵作业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
课后反思:
读懂一
首诗,首先须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意义内涵。在提到植树的作用时,诗歌运用了一些
形象的语言,如‚绿
色工厂‛、‚叫风沙乖乖低头‛、‚让鸟儿翩翩起舞‛等等,这些言语表达的背
后隐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只有大概理解了内在的科学道理,才有可能对诗歌的主旨作深一
步的感悟。‚感悟是建立在对文本材料
阅读感知的基础之上的,扫清知性上的障碍,理解知
识的意义,阅读行为才有可能持续地走向深入。‛语
文学科本身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涉及
到的学科也是多样的,如何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体现,而不致讲解
了科学知识导致语文学科
味的冲淡与弱化。笔者认为,应该以‚语文的方式‛解释和表达,以保持语文的
学科属性。教
学时,可以结合上下文,在具体语言环境里悟出答案,‚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给我们
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纳故吐新,空气循环,这些道理已经含蓄形象
地予
以表达了。当然,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不少学生对树木的
环保作用已有所知
晓,固沙蓄水,防止水土流失等等,也能说出一二。来自学生鲜活经验的
知识可以在课堂教学里加以放大
,成为大家共知的事实,为学生读懂诗歌作好铺垫,定下前
提。
2.第一朵杏花
一、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
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
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
变化
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 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臵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 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
花开了。‛说着,竺爷
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
爷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
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
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 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
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
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
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
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
子()地说:‚刚才。‛竺爷
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
激动、自
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
不禁要问
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
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
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
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
,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
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
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
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
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
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
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
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
不苟的科学态
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确 观察
可
桢 一 丝 不 苟
课后反思:
课文《第一朵杏花》就是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
赞扬了竺
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
变化的规律。
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
态
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分
别
是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次看杏花,以及竺爷爷意味深长的话。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评议,
抓住关键句子
,抓住学习中的疑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补充资料《竺可桢和自然日
记》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更
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加深对人物品
质的感悟。并以此为契机,发动全班搜
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名家汇萃‛的故事会,
了解名人故事,体味名人情操,以指导自己的学
习、生活。
3、燕子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
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导入:
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
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
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
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
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
(板书‚燕子‛)
(1)、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
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
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
快……的语气)
(2)、练读:
(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四、布臵作业
1、习字册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课
1、请学生说说回忆第一段写了什么?(外形)
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请学生带感情背诵)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
边
的呢?(春天)
(2)、自由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横线划出来。它们是什么
样的?
圈出描写的词语。(微风——吹拂;细雨——洒落;柔柳……)
(3)、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
A、出示小黑板。
指名口头填空第一句。(吹拂
、洒落)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舒服、惬意……)你怎么读出
这个感觉?(示范读,教师评价)
指名口头填空第二句。(展开)你怎么读出柳叶的嫩呢?(示范读,教师评价)
指名口头填空
第三句。(赶集似的,烂漫无比)你怎么理解‚赶集似的‛?说明花草很多,很
热闹……)你准备怎么读
?(教师评价)
B、在这样美的春天里,还有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生
趣是
什么意思?(生机和趣味)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高兴、兴奋……)
C、完整地练读——分小组比赛读——齐读
(4)、指导背诵
A、理思路:春天到
了,微风和细雨怎样?柔柳怎样?青草怎样、绿芽、鲜花怎样?小燕子
又怎样?
B、同桌互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内容:
A、自渎: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飞行的形态)
找出描绘的词语。(斜着、掠过、横掠……)
B、掠过写出了什么?(飞的速度快)(板书:快)
横掠写出了什么?(飞得轻)(板书:轻)
(2)、指导朗读
A、小燕子飞得又轻又快,我们应该怎么读?(轻快)
B、指名读,评价——齐读。
(3)指导背诵
A、燕子图片演示。(指名表演)
B、练背——齐背(教师同时演示)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燕子轻快地飞呀飞,累了,就——停在电线上休息。(板书:休息)
(2)、默读。找出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做什么?(板书:电线——五线谱;燕子——音符)
(3)、比较:教师故意读错‚痕‛‛为‚根‛,请学生说说哪个好。
(4)、指导朗读:飞倦了怎样读?春天的歌怎样读?
(5)、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
学习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春天里活泼可爱的燕子。在外形上,它有着——(指名
说),它在
春天里到来,
轻快地飞到我们身边,连休息的姿态都那么美。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起读它。
四、布臵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围绕春天景物写一篇日记。
附板书:
羽毛 乌黑光亮
外形 翅膀 俊俏轻快
尾巴 剪刀似的
3、燕子
春天赶来
飞行 快,轻
休息 电线——五线谱
燕子——音符
课后反思: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教学的形象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
特点决定
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在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明媚春光的录相,学生观看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赞叹:这真是一个烂漫无
比的春天
呀!在教学中,我又播放了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
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
悠闲。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时,学生通
过多媒体展示的燕子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再通过合理的
想象,一下子就领悟到了作者为什么说像五线谱
,为什么说它们就像唱着春天的歌。这样,
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分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读懂了课文。
二、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
生,
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如:在观赏了
春天美景以后,让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的词
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
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学习第二段课文时,让学生自
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
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比较
灵活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
/p>
三、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学生的语言积累。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
,
而又高于生活。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
活
,觉得透彻。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
文中是说谁赶
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
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在学生
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
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
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
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
开了。学生说出了:‚沾衣欲湿杏花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
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雨鱼儿出,微
风燕子斜‛、‚绿杨烟外
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优美的诗句。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
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
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
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
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
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
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
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
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臵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 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
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
时名儒周敦
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
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
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
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
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
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
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
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
其学为‚洛学‛]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 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 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
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
近午的阳光,长流
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
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
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
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
引用诗中原句,
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
以自
己创作。)
五、布臵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选做)
习作一 我的建议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
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
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
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
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 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
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
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习作讲评
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同学能选取一个地方,抓住关
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并把这一景点
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还能结合课春
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在青翠的山间,
留下了她的足迹。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
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
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
,那茂密的竹林青
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如果你到了
山的
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平时不
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
了什么神奇的
咒语,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
闪闪,这好像一幅画。
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总评: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继续加油!
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
2、‚,‛应改成‚。‛
3、这句话过渡很自然。
4、‚,‛应改成‚。‛
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
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文章增色不少
练习1
教学要求:
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 和小芳的对话。
(2)
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 句主要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3)
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
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
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2、教学第二部分
(1) 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
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
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
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
会说成小溪
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 个句子,请读
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 动些?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
第二课时
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
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程、租‚这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
础上小结:‚植、程、租‚都是
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 一
笔都是横。
(4)
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 ‚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 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
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
(2)
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
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
(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
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
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
式。
学情分析:
课文故事发生在生活中,但学生平时可能缺少这方面的观察和思维习惯。因此,学习
设计理念: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
篇凝聚着
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
br>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
最基
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
教学要求:
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第二课时:从小男孩的举措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受到感染,启迪。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
国三星集团创
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
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
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
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
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
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
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
款。同样是在
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
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
秉
哲。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
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
几遍后,感觉
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
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
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的,如果你想知
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
的方法,
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爱因斯坦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知道这是为
什么吗?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能说出课文主要练习朗读课文。
2、 思考提出的问题。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汇报交流。
说说你回家切苹果的情况,你是怎样切的,分别看到了什么?
四、学文探索,体会何谓创造。
1、 一般人是怎样切的?理解 循规蹈矩
2、
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切的?理解拦腰切下去
(1)演示一下切法。
(2)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理解 横切面 果然
3、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你想过没有?(思维定势作用 或是出于方便 出于公
平
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 )
4、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 ‚魅力‛。文中指什
么?
(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
4、‚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
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所谓
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自己寻找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有时需
要自己提出问题等。)
5、 出示名言警句
(1)、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
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
——(罗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
6、
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练笔。写一写,再交流。
7、
把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最后一节),建议背一背。
五、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下列词语造句。
清晰
魅力
*
学了课文,你想探索什么?(想知道第一个发现这秘密的人是谁吗?还想探索其他吗?)
附板书:
苹果里的五角星
拦腰切下去--------发现五角星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叫创造力
7.人类的‚老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
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
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弄懂三
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
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
分享一下。 一, 揭题激趣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 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
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
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
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再读课文,
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
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
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
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
的?
(1)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 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
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
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
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 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
......‛在这
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
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
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
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 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
,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
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 奇思妙想
1 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
吗?
2 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 课外迁移
六、
作业超市
1 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
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板书
人类的老师
↑
自然界种种生物
练习2
教学要求: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教学准备:
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
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
(2) 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
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臵。
(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臵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
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
(1)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
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
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2)
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 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
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3)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
书写要求。在观察比
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氛‛这三 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 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
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
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 斜钩要写得舒展些。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
(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
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
理解词语意思,并体
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 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
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 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 回报。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真知》。
(1)出示诗歌
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 当,狐狸能得
逞的原因是什么?
(2) 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
乌鸦又会怎么应付
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
(3)
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 组员之间互相评
议。
(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
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
见………‛的句式写
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
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 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
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
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己实
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
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
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
,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
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
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
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
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
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
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
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
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
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 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
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
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 尊 恭 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9 祁黄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
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
精神的理
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不避仇
不避亲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 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
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
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 晋国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 召 慎重
其它:中军尉 兴亡 外举不避仇
征伐 郑重 举荐 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 尉 慎
上下结构:晋 荐 召
半包围结构:选 适 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臵。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
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兴亡
合适 召 慎重 解狐
2、
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
公只
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
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
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
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
从什么地方体会到
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
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
深感意外‛
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
到祁黄羊是个怎
样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宽阔 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
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
角色朗读。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
尚之士。板书:不避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 ) 荐(
) 伐( ) 悼( )
晋( ) 存( ) 代( ) 掉( )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
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3、
归纳段落大意,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
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
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4、指名朗读第十一自然段,讨论: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自
己的儿子祁午?你是从什么地方
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
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
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们仇人或亲人‛的下面加横线。齐读,问:祁黄
羊一心想
的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祁黄羊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不但外举不避
仇,还能做到内举
不避避亲。板书:不避亲
5、既然这样,为什么祁黄羊不先推荐
自己的儿子祁午,而要先推荐解狐呢?你是从什么地
方发现的?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
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
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
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二、
快速朗读课文(或默读),小小组合作讨论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交流。
四、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1、理清顺序:
因病辞职
外举不避仇
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慎重 才能 重任
2、 照样子写词语。
代替(‚代‛与‚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与‚危‛意思相反):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学要求:
1. 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说出从哪里看出公仪休很爱吃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2’
1. 板书课题。
2.
介绍剧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 15’
1.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a.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
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 检查自读效果。
A. 出示生字词,正音。
B. 指名朗读对话,学生评议。
C. 教师指导读长句。
3.
再读课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 交流:
a. 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 c. 故事分为几部分?
d.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5’
1.
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 学生回答。
3.
指导朗读。
4. 指名表演。学生评议。
5.
再进行朗读训练。
四、课堂练习 3’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公仪休的美好品质。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
2、 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公仪休:爱吃鱼。
清
正廉洁。聪明机智。)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
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a) 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
其间帮学生理解诸如: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
语;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
为何偏偏送的是鲤鱼;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个性品
质的问题。)
三、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
四、 表演。
1、 分配好角色,大家当导演,有什么话想对演员说(说表演的要点)。(如时间紧就演公仪
休拒收礼物一段)
2、表演
3、点评。有没有把大家的意图演出来。
4、学生对照看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再反馈表演,要求要加进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五、
明理
追问: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没有?你认为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你以后会怎么
做?
六、 课后试演课本剧 。
练习3
教学要求: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
》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
习语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
(2)今天,老师
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
雄‛。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
(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
(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
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
讲的
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
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
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
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
?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
(9)鼓励学生回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
‛。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
分要呈上靠之势。
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自由朗读。
6、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8、集体练读。
9、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
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
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
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
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
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
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
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
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
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
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
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
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
。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
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
<
br>情境1:A同学是四(3)班的班长。这次参加大队委竞选,仅以三票之差落选了,她愣愣
地坐在
教室里发呆…… 情境2:邻居王奶奶的儿子考上了托福,即将去美国留学。最近几
天,王奶奶总觉得心
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组选定话题,合作自由交流。
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
br>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
家能
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
同学们进行空中交
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
1、选出嘉宾。
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
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
与
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
当你不开心时,
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接进电话:
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
……
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
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
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
。
五、总结
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反犬旁、马字旁。
2、指导
(1)出示范字反犬旁。
反犬旁由哪几笔构成?反犬旁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猪‛字。
写右边的‚者‛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马‛。
‚马‛做部首,字形有什么变化?
(4)小结:‚猪‛与‚验‛都呈左窄右宽之势。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后记:
学生找出写公仪
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
吃鱼了今天买
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
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
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
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
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
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
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
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
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
家的无奈。(过渡:为
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
学生读出,我出示这段话,让学生
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
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
‚如果……就要……就……‛、‚如果……还
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
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
鱼 了。由此得出
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
才会一
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
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
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
‚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
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
不惧,身先士卒,
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
‚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
救工作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
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
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
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臵作业
1、在习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臵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
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
后边。
(3)自
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
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
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 指名学生朗读。
(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
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教学后记: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
‚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
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而经验是体验
的基础。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
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
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
课文内容的前提。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精心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一句话,激活经验,以读求悟
,读中见悟,品读悟情。通
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受感动的地方,然后根据自己生活中
的已有经验认
真读读,细细品味。这样,不仅能体会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加深了对‚白衣战士
‛
的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12、‚番茄太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
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
读好课文中的人
物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课题:‚番茄太阳‛)
3、大家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戚‛、‚献‛等字。
4、学生描红。
五、布臵作业
1、在习字册上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想想‚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精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
(1)‚我‛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心情如何?
(2)后来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出‚
我‛
的心情: 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3、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
童趣和童真给‚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
样好的心情变化。
(二)深入课文,悟形体情
1、 感受小女孩的爱笑,体会‚我的心情觉得温暖起来‛。
(1)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差不多总是中午去菜场?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表现来想象当时的情形,体
会一家人相互
之间的关爱和温情。
(3)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让学生自
由发言,表达感受,理解作者孤独的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丽,体会‚让人隐隐心
疼‛。
提问:为什么看到明明,会‚让人隐隐心疼‛?
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双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
道这一家人来到城市一买卖为生,真正目的是
为了给孩子治病。同时,领会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体
会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明明的不
幸。
3、
感受明明的聪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体会‚番茄太阳‛的情感蕴涵。
(1)提问:明明虽然双目失明
,但他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
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
孩,大家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现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阳‛了吗?你认为明明对太阳的这一说法好吗?
引导通过
讨论体会‚番茄太阳‛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领会明明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认识
以后的欣喜。
(3)体会‚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明
明笑声的清脆悦耳,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明明认识未知事物以后的欣喜,以及
这笑声的真纯和感染力。
(4)指导读这一部分,要求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的心情。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课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朴,体会‚我‛内心的激动。
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几点:
(1)理解: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明明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
,给‚我‘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我‛生活的寂寞,让‚我‛体会到
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痛苦等
等。
(2)明明临走时跟‚我‛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答?
(3)为什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
—这句话用‚番茄太阳‛来喻指小女孩的笑脸,并且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给作
者留下的美
好印象和温暖的感受。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让学生说写祝福明明的话。
2、‚我‛今后的心情还会像开始时那样灰暗吗?
教学后记:
《番茄太阳》是一篇
洋溢着浓浓人情味的文章,失明的孩子,瘸腿的阿姨,辛苦的爸爸妈妈
妈等一群普通但充满爱意的人,他
们如三月的太阳,暖暖的滋润着我们的心。案例二中,执
教者就巧妙的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既进行
了言语的训练,又润物于无声之处。‚现在,
明明就站在你面前,她问:‘阿姨,我长什么样?’你怎么
对她说?‛学生很自然地学用书上
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出。在说的过程中,疼爱、怜惜之情油
然而起。达到了较好
的效果。
13.第一次抱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1、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德育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拓展读写点
1、
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2、
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准备
VCD歌碟,多媒体课件,讲义,带花边的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
,以形
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
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
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
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
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单的符号说
明)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
(1)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母爱‛……)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
(如: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母亲生病后 地:在医院里 事情的起因:‚我‛错以
为母亲的体重不轻
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
睡觉
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
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
的地方,可以在班
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
4、老师设臵问题,学生讨论做答(投影)
(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
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
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
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
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
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
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答案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
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
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
5、
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
你们说说,用你
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之后可以提到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6、读写拓展
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
你感动或是
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
我请各位小
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
三、小结:
(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
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
教学后记:
课题质疑以后,就进入了课文的初读阶段,初读课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
读顺课文。猛一看,这一步好象跟前面的课题质疑没有多大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旦学生对课题产生了种种疑问,他就有了解疑的需要,并且由于这种需要来自本身,就大大激起
了他阅读
的欲望,从而在这种欲望的强烈驱使下顺利的完成初读课文的要求。与直接提出初
读课文
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朗读相比,学生的阅读欲望要更强烈些。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
理解课文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 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
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
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段。
1、 自读 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讨论:时间:假日 地点:森林 天气:闷热 人物:一家人
3、 小结。
五、指导写字
‚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娇
、纤‛要写得左
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
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课文。先
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开火车读词语。
闷热 弱小 旷地 掀起 低垂 附近 粉红粉红的 芳香扑鼻 几滴雨点
在雨如注 滂沱大雨 野
蔷薇 娇嫩纤弱 萨沙 托利亚
(2)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外国家
庭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
人物。(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
1、过渡:在一个假日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外度假。(放音乐)
引读第二小节的前两
句话。听着这么美的音乐,读着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
2、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做些什么呢?
3、多么详和的画面啊,拿好书一起来读第2小节的前3句话。
4、突然(放音乐)描述:雷
声大作,先是—,接着—,什么叫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词
是形容雨大的?(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滂沱大雨)
5、过渡:一场大雨打乱了一家人的度假计划,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
贵。大雨中,一
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相机板书)
6、雨下得这么大,爸爸、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学习第3—8小节。
1、导入: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样问妈妈的?他妈妈又是怎样回答
的?
2、学习第一次对话(3—4小节)
(1)引读:萨沙问道—
(2)理解重点句子(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读读、想想、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在大雨到来时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5)指导朗读。(肯定的语气)
3、学习第二次对话(5—6小节)
(1)听了妈妈的话,萨沙的表现怎样?
(2)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3)比较句子(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
(A)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4、指导朗读出反问的语气。
5、学习7—8小节
6、听了妈妈的第二次答话:萨沙是怎么做的?
7、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些什么?
8、书上是怎么说的?(出
示小黑板: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
花弱小的词语;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
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
9、讨论交流
10、给蔷薇花盖好雨衣的萨沙,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1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
12、指导读好反问句(自豪的语气)
1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8小节。
14、讨论反馈
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大雨来临时,爸爸把
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最后萨沙将雨衣盖在了蔷
薇花的上面,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比自己
弱小的人。(指板书)学了课文,作为萨沙的同龄人,
你有什么体会呢?
2、指名说说 3、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自觉保护弱小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
出援助之
手,同学们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对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应
该爱护、关心,这样世
界才会更美好。
五、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处写下来。
2、抄摘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教学后记:
父母爱着自己的
孩子,兄弟姐妹间相互友爱,人爱着弱小的动物、植物,这是多么感人的画
面啊!其实萨沙只是一个上小
学四年级的孩子,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
予的关爱,那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
,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15 鸟语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 理解课文矫健 催促
无拘无束 疏忽 预报 应验 呆楞楞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三、 指导分段。
1、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
意思,就合并为一
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 分组交流。
3、 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生字词。
二、 精读指导
1、 学习第一段。
(1)
齐读第1自然段,填空:我从小就爱鸟,爱看( ),爱听( )。
(2)
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治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治长’啊!‛这句话怎样读?
(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2、 学习第二段。
(1)
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① 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
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
指导朗读
②
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指导朗读
③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二)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
引读第10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
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读后
朗读,指导朗读。
(三)小结:‚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学习第三段。
‚我‛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齐读最后一段。
三、 总结课文。
1、 朗读全文。
2、
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3、 总结。
四、 作业
1、
造句:
疏忽……
顽强……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
1、
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
2、 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
(1) 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记忆。
①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练习背诵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①
边读边在脑
子里想象画面。
② 练习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写法,说说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
四、 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比一比,再组词。
治( )
催( )碌( ) 预( )
冶( ) 摧( )绿(
) 硕( )
4、 按课文 )的燕子那里,我( )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
)的大雁那里,我(苍
鹰那里,我( )……
5、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板书:
;从( )的 )
接近 交谈
鸟语
倾听 猜想(丰富)
人类的朋友
教学后记:
教育是一门艺
术,评价也有艺术。评价的艺术就在于通过评价使学生增强自尊,树立信心,
掌握更多的发展本领。王方
朗读时,我非但没有因其没有听清要求多读而打断或让举手的同
学中断其朗读,还牢牢抓住其朗读的亮点
‚读得投入‛加以表扬。这样既激发了王方的读书兴
趣,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大家明白两点,其一,读书的
方法—‚我都有些陶醉了,王方同学俨
然成了那位爱听鸟语的小作者,读文章就要像王方同学那样投入‛
,进入角色,感染听众。
其二,学会欣赏别人。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第二点应该具有更为深远
的教育价值。
当然学会欣赏别人,并不等于去做‚好好先生‛。所以我在评价中又中肯地指出:我们不仅
要
读得好,还要听得准。因为是在鼓励基础上的指正,学生便能迅速察觉,并及时纠正。当然,
受教育的是全体学生。对王方讲‚高山流水‛故事部分的评价便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发展本领
‛—明确
学习语文的多种途径和主动精神。
16、天鹅的故事
设计理念
《语
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强调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
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见,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自我建构的过程,情感日趋丰富的过程,在
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
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其心灵。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
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
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
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爱鸟护鸟,
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把握这一指导思想,本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
学生感受生命的激
情,接受情感的滋润、心灵的洗礼,感受生命的可贵的美好初衷,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6、7节。
2、认知目标: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3、情感目标:(1)在理解课文(让
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
事所设臵的场景所调动。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
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学生带着求知欲
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
挚。)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
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
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4、根据提示学习分段(文章哪到哪是斯杰潘讲述天鹅的故事?)(相机板书)
5、讨论交流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
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
三、再读课文情意浓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
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
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
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
的五、六、七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
就重点品读其中的第五自然段。(投影
出示)
学生带着激情去品读,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中领悟高尚的人物形象所迸发出来的情感。学生从重点词:‚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的‛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
的;又从‚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的省略号中体会到了
老天鹅的顽
强,它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冰层进行较量,老天鹅的自我牺牲精神活生生地展现出
来。
教师组织
学生进行个别读、小组读及竞读,让学生在反复读中感受天鹅品质的崇高与精神的
伟大。
四、总结课堂情回荡
根据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五、学写生字严始终
提醒写字姿势与书写要求。
板书:一(1) 讲‚我‛……做客。
起因
冰封湖面
二(2-8)讲天鹅的故事 经过 腾空而起 扑打冰面 齐心协力
合力破冰
结果 感动老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
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
中的有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
文
字,谈谈在不同要求的朗读时体会到的内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3)
情感与态度: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受到爱
鸟护鸟、保护生
态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天鹅的故事》。
斯杰潘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
动人的故事,一个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并且被感动过的故事。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说说课文什么地方最让
你感动。
(交流。)
二、 在交流中随即学习有关学习的内容。
预案:1: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三次叫声并对次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发现课文中老天鹅撞击冰面的特写,教师要有机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旋涡。
3:对老天鹅是‚破冰勇士‛的理解。
4:对老人放下猎枪的质疑和释疑。
(交流)
三、 随着学生的交流有机组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一)、对三次叫声的理解
1、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三次的理解的看发。
2、教师的
引导:逐一对每次叫声的不同含义的理解。(天鹅迁徙北归,历尽千辛万苦,跨过
千山万水,是为了种族
的生存和延续,长途的跋涉使它们疲惫不堪,冰封的湖面又断绝了它
们的食物来源,可以说是饥寒交迫,
严峻的生存考验正等待着它们,就在此时,老天鹅们是
怎么样的叫声啊?)
3、在勇敢地撞击
冰面的时候,没有一只天鹅叫,但是当很多天鹅都参加撞击的时候发出了
这样的叫声,请问这叫声代表什
么呢。
4、他们在破了的冰面上快乐的自由的游着,快乐地觅食,是拥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次叫声。
(二)、对老天鹅撞击冰面的特写的理解
1、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对五自然段的内容的理解。
2、重点理解关键词语:‚像石头似的‛、‚腾空而起‛、‚撞击‛、‚颤动‛……
3、点拨:你在冰面上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裂开了一道缝
看到了——又开了一道缝。
还看到了——冰面上是羽毛和鲜血。你体会到了什么?——勇敢和
顽强——‚破冰勇士‛的称
号。
4、体验:请学生用自己的右手象征那只老天鹅,随着课文的
内容,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
下。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痛)在来一次,(更痛)——体验老天鹅‚
第二次、第三次……
撞击冰面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老天鹅的勇敢和顽强。
5、颠簸
学生对其他天鹅的理解。当他们看到这只老天鹅从天上落下来撞击冰面时怎么样的
想?当他们第二次看到
老天鹅撞击并面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当他们看到老天
鹅第三次撞
击冰面,冰面上出现了裂痕,还有满冰面的羽毛和鲜红的鲜血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
他们被感动了——他们也加入了撞击冰面的行列,而且鼓舞着,叫喊着。
教师深层次点拨——同时还感动一个人——
(三)对老人放下猎枪的质疑和理解
1
、当你们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你们想问他一个什么样
的问题?
2、学生在读书后提问:总的可以归纳成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放下猎枪?
3、在交流中体会老人的当时的心理。
4、教师的点拨:你从你所学国的那些文章里看到了生
命的可贵和为了拯救生命而甘愿付出
生命时的伟大?(《生命桥的故事》《蚁国英雄》中的老羚羊,外层
的蚂蚁。为了救起一些生
命而先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令人感动啊。
老天鹅们仅仅是为了获得食
物——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也是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感动了老人,促
使他放了手中
的枪 。永远地放下了自己的手重的枪。)
5、对文章 生命的壮歌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3.
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1抄写词语;2组词;3按课文内容填空;4听写词语。
课外:1排列句子;2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故事
1、范写生字‚蚁‛,齐读。
2、看到这个字,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把这个‚蚁‛字写得这么小?
结合出示卡片:(弱小)的蚂蚁
3、继续板书:国英雄 齐读题目
4、这是一个
小故事的题目,初次看到这样的标题,你的脑海里出现过问号吗?把你的疑问
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弱
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 板书:?
(二)了解大意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
由读读《‚蚁国英雄‛》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
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草丛起火 蚁群被围 抱团突围 成功脱险。
3、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这是个怎样
的故事?(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
可泣……)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
一读吗?
(三) 细读感悟
1、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
什么这些②引导学生抓住‚万万没有想
到‛、‚竟‛、‚突然‛等处,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并指导朗读
。
③这里的‚区区的弱者‛指谁?(蚂蚁)弱是与强相对而言的,现在处于强势,对蚁群的生命
构成威胁的是什么?(大火)从文中找出表现火势强盛的句子,并练习朗读。(相机板书:
火神肆虐)
④火神如此肆虐,形势这样危急,可作为区区弱者的小蚂蚁并没有束手待毙,相反它们采取
了结
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的小蚂蚁呀!多勇敢的小生灵呀!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由衷赞叹,
再次好好地读读
这个感人的句子吧!(有感情地齐读出示的句子。)
(2) 结合交流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
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
蚁被烧焦后爆烈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①引导学生抓住‚火舌舐动‛、‚不断发出‛、‚爆烈的声响‛等处体会火势的凶猛、形势的危急;
抓住
‚越来越迅速地滚动‛、‚不见缩小‛等处体会蚂蚁的勇敢、坚定。(结合板书:火舌舐动)
②指导朗读。
(3) 结合交流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
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
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说说这段文字为什么令你感动?(相机板书:不松动分毫
不放
弃岗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结合理解‚肝胆俱裂‛。
③从外层
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里又一次出现了蚁国英雄,现在你对作者称蚂
蚁为英雄还有困惑吗?
你从这样的称呼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蚂蚁的赞颂、敬佩之情。)
相机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④再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赞颂、敬佩之情。
3、
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老师还想让大家用上些词语形容蚂蚁,现在你们会用哪些词
呢?出示卡片:(
)的蚂蚁
4、 带着对蚁国英雄由衷的敬意再来读一读这则感人的故事。
(四)
激情揭题
1、师述: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的沉着、坚<
br>定、团结一致。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
的精神
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的壮歌
这就是17课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好它。
3、网上征文:故事结束了,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学法小结
1、细心的同
学一定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的课文中还有另一则小故事。如果我们用上学习《‚
蚁国英雄‛》的方法,就
可以自学下一个故事了。
2、回忆小结学法,结合出示卡片:了解故事大意
细读感人之处
朗读表达情感
附 板书设计:
18、生命的壮歌
火神肆虐
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 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 勇于献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学完了‚蚁国英雄‛这个故事,谁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背给大家听。
(二) 导入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
2.师述:在一个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 齐读
4.质疑:看到这个小故事的题目,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是‚生命桥‛?‚生命桥‛
的含义是什么?……)
(三) 了解故事大意
1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生命桥‛》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
之后,试着用
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 老少分类
飞跃山涧
老少配合 一死一生
唱响壮歌 猎人惊呆
3.
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四) 细读感人之处
1.过渡: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2.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
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
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
感好好读一读。
3.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 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
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
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
桥。
①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
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桥墩?……)
②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
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一个个
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
)
③讲述原因
(2)结合交流出示:当老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
刚好出现在年
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有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
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①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②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③请一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④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理解‚刚好‛)
(3)引出第一自然段:几分钟以后,羚
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的羚羊为一
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
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
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
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①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幅场景,突出‚猛蹬‛。
③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a、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B、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④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⑤再次指导朗读课文: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
⑥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图,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
(4)继续交流,出示:紧接着,
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
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
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
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①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②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
③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这老羚羊心中想着‚他人‛的献身精神
激励了年轻羚羊,年轻羚羊也心中想着‚别人‛、心中装
着集体,它们身上都表现出可贵的团结协作精神
。
(五) 激情揭题
1. 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
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
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的生存。这是一座座真正的桥梁
。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 板书:生命桥 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
4.此时此刻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
音乐‚爱的奉献‛
(六) 作业
1. 组词。
蚂( ) 怜( ) 具( )
弃( )
妈( ) 玲( ) 俱( )
奔( )
2. 按课文 ),没有( ),没有(
),( ),( )。
②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
),( )也不( )。
18特殊的葬礼
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
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
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
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
情感。
4、联系生活实际,能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难点:能通过想象描述枯竭的瀑布的样子和游人的感受,并写一段话。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题
1、
揭示课题:解释‚葬礼‛:一般指人死后所举行的一种殡葬仪式。
2、
提问:在‚葬礼‛前加‚特殊的‛三字,大家会提出哪些问题?
(1)
谁举行葬礼?(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的葬礼?
二、 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1) 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根据所注拼音读准字音。
(2)
查字典、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枯竭:水源干涸。
垂危:病很重将要死去 。
不辞而别:辞,告别。别,分离。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一
息,一口气。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课文中
指瀑布即将完全消失。 下旬:十天为一旬。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水帘:指瀑布从天而降就像水做的帘子。
预测:预先推测或测定。
唤起:发出号召使人们奋起。
(4)
指导书写:垂、竭、葬
(5) 读一读,再抄写词语。
2、
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思考:如果按‚举行葬礼——瀑布今昔——决心保护‛来划分,
该怎样分?
(1) 举行葬礼:第1自然段。
(2) 瀑布今昔:第2-5自然段。
(3)
决心保护:第6-8自然段。
还可以怎样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其余为第二部分)
三、 课外作业:
1、 用钢笔描红。
2、 朗读课文,要求流利、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1、
听写词语。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二、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段。
思考:这一次葬礼‚特殊‛在哪里?
讨论交流:地点特殊、主持人特殊、对象特殊
2、默读第3—5自然段,想想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一条怎样的瀑布?
3、讨论,出示第3自然段进行品读。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板书:雄伟壮观
(3)能抓住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其气势的雄伟。(个别读)
(4)欣赏瀑布一泻千里的景象。
(5)想象:如果你是游客,看到如此气势壮观的瀑布,你会怎么样呢?
(6)齐读这一自然段。
4、出示第5自然段进行品读。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讨论,板书:奄奄一息
(3)
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悟。(指名读、齐读)
过渡:昔日的瀑布就象一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而如今
的他却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5、讨论第4自然段,明确原因。
6、小结、板书:人类破坏
7、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三、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课后练习4,准备写话。
(第3课时)
一、 指导朗读
指名朗读课文,要用不同的感情去表现瀑布的今昔。
二、 掌握主要 人为破坏
奄奄一息
19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会用‚纵黄交错‛、‚适宜‛造句。
4、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
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 板书课题:7
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范围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 自读课文。
(1) 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③注意读顺长
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sha) 罗(luo) 劣(lie) 适(shi)
侍(shi) 良(liang)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④检
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要居中写。
四、作业
1、描红。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2、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sa sha)时 恶劣(li lie)
良(niang liang)好
待(shi si)弄 适(si shi)宜
2、看拼音,写词语。
kua zhang dai jia e
lie shi yi
( ) ( ) (
) ( )
xiang zi piao liang shi
nong pei zhi
( ) ( )
( ) ( )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然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外、白茫茫‛想象沙漠
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
的情景)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在这茫茫无
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
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
看看。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③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
丽,那么迷人。而这迷
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
漠中的绿
洲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
‛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
绿洲的句子。
②理解词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b、指名说说阿
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等词,同
时理解‚恶劣、适宜、纵
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有了……才……)引导用‚有了…
…才……‛
练习说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②默读课文。在能表现阿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③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
感悟: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
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酋人
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浇( )
漂( ) 侍( ) 宜( )
烧( ) 飘( ) 待( ) 宜( )
3、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 ( ) ( )
干干净净(
) ( ) ( )
4、写出近义词。
培植( ) 适宜( )
美丽( ) 侍弄( )
附板书:
19 沙 漠 中 的 绿 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像孩子一样
花代价培植
20
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学
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
线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导入:(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
。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
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
2、示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10 云雀的心愿)。
3、生疑: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
2、生答题:
资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
的嘴小而尖,
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1) 读准生字词的音
(2) 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字音检查: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领读,开
读,反复正
音。
生字词①讨厌 乱砍滥伐 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擦去 空调器 绿洲
②脱缰 讯期
蓄水 苔藓 渗进 储存
多音字:埋怨 mánmái 淹没momei
树冠 guanguan
暖和 huohehehuohuohu
2、划生字词:
3、字形检查:
(1) 出示生字词思考:生字中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2) 学生描红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 ) 伐( ) 垮(
) 冠guan( )
庆( ) 代( ) 挎(
) guan( )
七、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3、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就是(引)-----‚到沙漠去种树‛。
为什么会
产生这样的心愿?就是因为它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请同学用‚
先……然后……最后
……‛说一说他们去的地方。(指名说)
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去弄个究竟。
二、读课文
(二)精读第2、3、4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
2、3、4自然段,可
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学生自读,然后交流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2自然段)
(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你
感觉沙漠是怎样的?能用一两个
词语概括一下?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漫天飞舞、贫瘠)。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指导用埋怨的语气读)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指导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4自然段)
(1)
你知道了绿洲为什么会变成沙漠。‚贫瘠‛是什么意思呢?
(2) 为什么小云雀要给沙漠种上树呢?
(3) 它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
(4) 沙漠好吗?怎么不好?
(5) 是啊,当狂风挂过时,会睁不开眼睛,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6)
它怎么知道的,请同做妈妈告诉小云雀,齐读。
总结: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书上怎么说的?
5、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板书:保护土地)看黑板,用‛因为……所
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三)、精读第5——10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2、 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把……
比作……‛,突出‚脱缰的野马,咆哮‛,反复朗读,体会洪水的危害。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用什么语气读?(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突击‚唉‛这个拟声词)
5、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防洪)
6、过渡:森林为什么能防洪?怎样防洪?森林水库又是什么?自读第10节。
7、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示意图,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个部分如何蓄水?
树冠
挡住
苔藓和枯枝败叶 吸收一部分
土壤 吸收大部分
① 森林是一水库
8、比较句子: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
更肯定?(反问句
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
语气
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
9、这段话说明了森林的什么作用?(蓄水) <
br>10、说话练习:‚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板书,防洪蓄水)。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四)、精读第11、12、13自然段
1、过
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他们又回到了森林,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默读课文11、
12、13自然段
,想一想,从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奥妙?
2、读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森林就像空调器。
3、比较句子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
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板书:调节温度)。这段话说明森林有什
么作用?(调节
温度),谁能用‚因为……所以……‛,把板书连在一起说。
三、总结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
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自
己先试一试。
四、布臵作业
1、练习册P 26 二、三、一
2、搜集森林的资料,说说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述课文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讲评作业
①字词:树冠guan 乱砍滥伐 咆哮 冲垮
② 解释:①流水漫溢(泛滥成灾)乱砍滥伐② 选择或节制
2、森林的作用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
云雀就立下
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种树)
二、引申扩展
1、课文中讲了林林的四个作用,那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1) 人类的资源宝库
(2) 庞大的氧气制适厂(天然的氧吧)
(3) 良好的吸尘器
(4) 卫生保健医生
(5) 绿色的隔音墙
2、总结,还让同学抄在书上(有举的同学)
三、复述课文
1、通读课文
2、表演:课文中描写了哪两个动物?(小云雀和云雀妈妈)。要求分角色表演,脱离书本,给
5分钟
时间准备。
3、想象:假如小云雀实现了他的愿望,那我们将看到什么?
四、培养环保意识
1、过渡:是啊,那样世界该多美好啊!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
在
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心愿呢?
2、 例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自己的心愿,我们看到河水脏,
我就希望发明一个污
水净化器来使河水变清(生回答)
4、总结:老师真的希望每个人的心愿
都能实现,那世界将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住着
该多开心啊!
五、课堂作业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2)
难道森林不是空调器吗?
2、说‚森林实是太重要了?用‛因为……所以……‛写下来。
3、抄写课文中一个比喻句
六、课外作业
1、
小练笔:以‚森林实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环保心愿‛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2、
预习‚习作3‛
板书设计:
云雀的心愿
保护土地
防洪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种树
蓄水
调节温度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
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
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
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
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
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
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
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
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
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
,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
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
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
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
‚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臵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小儿垂钓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
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
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指名读后两句。
②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
③他来干什么?
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
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⑥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
⑦‚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师
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
思用在了钓鱼上
,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
⑧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
⑨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⑩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
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
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
,使人倍感亲切,让我
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练习五
学会做主持人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
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
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实验目标:
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
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
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宋庆龄的生平。
图片、投影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宋庆龄的生平。
2、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 学会用重点突破的方法为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
,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
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通过细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
2、
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
树的象征意义。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②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
③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④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⑤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②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学习第4~8句。
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
‚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
(相机板书:永久保持 拒虫香气)
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的体会。
C、指名说说,大家参与评点,相互补充。
⑤指导朗读。
⑥指导背诵。
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
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
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
气,令敌人畏惧,人们
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4)指导概括段意。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枝干粗壮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怀念
拒虫香气
高贵之处
永久保持
23 黄河的主人
一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
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
尝试"
;造句。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
br>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
br>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
形象内
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朗读要正确,通顺。
(2)通过结合
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生词,无法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做上记号。读不懂
或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问题的
形式记下来,准备课上讨论。
(3)收集课文中和课外书中描写黄河的词语和句子,准备课上交流。
(4)从课外书或网上去寻找黄河上的交通工具--
羊皮筏子,了解它的制作、特征和功能,
最好能附上图片。
(5)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
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
(6)理解词语(带点的字先查字典理解)
筏子 竹篙 胆战心惊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提心吊胆
2、课件制作
3、其它准备工作
(1)课前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2)课上准备好电脑,实物显示频、投影仪器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
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
文,(板书:黄河)同学
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
2、
课文写到了黄河,作者面对黄河时,他的所见所感也是通过丰富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出
示:黄河滚滚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激流 湍急 汹涌 胆战心惊 提心吊
胆 如履平地
(1)指名读--集体读(要读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2)这些词语在下面的课文朗读中还要加深体会。
2、师:黄河之水日夜奔流,汹涌咆哮,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
黄河的主人(板
书:的主人),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谁是黄河上的主人?他为什么会成为
黄河上的主人?它有什么本领能成为主人?)教师在
课题的右侧打上几个?
二、初读课文,感受语言
1、师:同学们围绕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你们
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
办法是什么?(读书和讨论)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相信你能通过自己的读
书和思考,
来解决刚才的问题。还要注意,读书要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反复读读。
2、同桌互读,你喜欢读哪些段落就读哪些段落,并让同桌评价一下读的效果。
3、个别朗读
,把你最喜欢读的或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如果一个同学读了以后,
还有同学认为自己也喜欢读
这一段或认为自己会读得更好,那就可以站起来再读。
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拨、评价。
4、交流初步的感受: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5、黄河的主人是谁?(板
书:艄公)(教师提醒"艄"字的写法)课文中的艄公在
干一件什么事?艄公 <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艄公撑着羊皮筏子
送五个乘客过黄河) (板书:
黄河 羊皮筏子
乘客)(教师提醒"筏"字的注意点,不要少一撇)
5、你见过黄河上的羊皮筏
子吗?哪位同学在预习课文时已经找到了介绍羊皮筏子的材料,
如有图片就更好。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
一下你了解的羊皮筏子。(让学生上台介绍,而后,
教师可以出示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的课件并加以简要说
明)
三、小结课文
1、指导完整的朗读课文(教师逐节朗读课文)
2、质疑问难: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学习词语
1、出示词语
筏子 艄公 竹篙 沉着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激流 险恶 赞颂 尝试 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浊浪排空
(1)指名读
(2)领读
(3)找出上述词语中表示"害怕"的词语,你还能说出那些近义词。
2、完成课后的练习2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六、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
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
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准备在下一堂课上交流。
(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人在征服自然、挑战自我过程中的一些图片,并作必要的提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唤起记忆
1、课前板书:黄河的主人
2、师:
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初步学习,你了解了些什么?(板书:艄公)(课文介绍了在
波涛汹涌的黄河上,
一位艄公撑篙驾着羊皮筏子送五位乘客渡黄河的事。)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黄河上羊皮筏子的惊与险
1、同学们,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
到了奔腾不息、汹涌咆哮的黄河边,请大家看画
面,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用心感受。演示多媒体:(
远景)汹涌激荡的黄河水、震耳欲
聋的波涛声。
2、师:看了这幅画面,假如让你给画面配音
的话,你该诵读课文的那一部分,又该怎样诵
读读?先自己练读,然后交流。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
评价:是否感受到"胆战心惊"--再指名读--集体读
4、多媒体出示:在汹涌的激流里的一叶筏子。
(1)师:请你练读下一个自然段,然后给这一幅画面配音。(指名读)
(2)在原来的画面上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再仔细读一读,然后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多媒体去除配音,只保留画面。)交流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让学生说一说重点
是从哪些词
语中体会到的,教师随机点拨评价,并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从下列词语中可以让人着重体会到黄
河的汹涌险恶?quot;汹涌的激流"、"整个
儿吞没";那东西的
渺小无助:"小"、"轻"、"浮"、
"小小";作者为那东西的强烈担忧:"突然"、"强
磁力"、
"吸引")上列引号中的词语点击时多媒体设计成另一种颜色
。
(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要让人感受到黄河的凶险无情,那小东西的渺小危险和作者
的深切担忧。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1)师过渡:同学们,作者远望时,看到的仅仅
是一样东西,即使如此,作者已经为这样
东西而担心害怕,那么,当他定睛细看时,发现这东西上面坐着
的竟然是人,这时,作者的
感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请你找出相关的文字读一读,再谈谈体会。
(2)指名朗读--评价--
再指名朗读(教师可随机点拨)(1、3句带感叹号的句子重点指导朗
读)
教师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感情:那小东西上坐着的竟是人,而且有六个人,黄河
的水那么湍急,人就
像贴在水面上漂流。作者既觉得不可思议,又为他们担惊受怕。(必要
时教师可以范读)
(3)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十分担心、
异
常震惊、惊恐不已、胆战心惊……)
(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艄公的大智大勇
1、过渡:同学们,在作者这样的心境下,你再读读
下面这个自然段,你是否能够发现什么
问题?
(1)出示:(第6自然段)"我不禁提心吊胆,……浏览窗外的景色。)
(2)学生边读边思,然后引导提问。学生可能会问:
①在如此危险(危急四伏)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核心问题)
②用&quo
t;小心"和"大胆"来同时形容艄公的行为,是否矛盾?
……
2、自主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读书、结合上下
文、独立思考、
跟同学讨论……)
(2)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鼓励
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同时自由地寻
找自己的交流伙伴。
3、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
br>(1)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合作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汇总小组的意见。比一比哪个小组交流
得最好
。
(2)交流中可能学生会得出如下结论:(教师还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文字中得出如下结论
的。)
①乘客不是第一次坐羊皮筏子,已经有了一定经验。
②乘客们都非常的勇敢,他们不惧怕黄河的险恶。
③他们知道艄公很有驾筏经验,不会出任何危险。
④因为艄公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一定会战胜惊涛骇浪。……
(3)重点指导朗读描写艄公的句子。
4、重点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深领悟
(
1)师:同学们,此时你想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说些什么话?(多媒体出示羊皮筏子上的
艄公画面)(在
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最好能抓住课题阐述)
(2)作者是怎么赞颂艄公的呢?多媒体出示:(在原有画面
的基础上出示):"羊皮筏
子上的艄公……成为黄河上的主人。"
(3)谁能替作者来赞一赞羊皮筏子上的艄公。
①指名朗读--学生相互评价--在指名读
②集体朗读这段话(愿意赞一赞这位艄公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赞一赞)
③出示填空题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着<
br>_____________,身系着
_____________
____,手里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凭着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成为______________。"
(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熟读--指名说)
板书: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师:黄河上惊涛骇浪,可我们的艄公却如履平地,他真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四、小结全文,深化主旨
1、师:同学们,学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一句格言(板书:沧海横
流,方显英雄本色)。这
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人在跟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搏斗中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英雄气概
。同学们,
从黄河的艄公身上你还能想到哪些人?口头交流一下。
2、师小节: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黄河的主人(集体读)。奔流不息的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更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
儿女的聪明智
慧和精神品格。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永
远的启迪,愿艄公的智慧和
精神能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3、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话想说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课外作业
下列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
1、在人与外界的各中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
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
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在了解的基础上仿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
段的写法赞
一赞他。
2、在当今现代交通工具异常多样和不断涌现的时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
子是否可以退出历
史的舞台?围绕这个论题去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黄 河 的 主 人 艄公
羊皮筏子
乘客
(第二课时)
黄 河 惊涛骇浪 沧海横流
的
主 人
如履平地 方显英雄本色(艄公)
练习一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这里有7个班委职位,请用书上的方法,我们开个班委推荐会
(2) 宣布班会开始。
(3) 思考:谁适合担任什么班委?为什么?
3、 交流
4、 评议
5、 写选票
6、 小结说话情况。
二、 教学第七题
1、 讲解反文旁的写法。
2、 学生练写。
练习五
学会做主持人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
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
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练习7
一
教学第六题
课前准备:
提前两三天将口语交际训练 谈话揭示讨论话题:(略)
(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A
: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
理压力,同时
接受别人的帮助。
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2 指导
(1) 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2) 小烦恼
-----某位同学
(3) 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指导 学生分成若干小
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1、2、3、4等‛,
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
,尽情倾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 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
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
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有条理、流利等、
4 反馈
(1) 教师引导学生对口语
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
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