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754次浏览
2020年08月31日 09: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赞美女性-毕业生自我介绍


2020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乡下人家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口语交际:转述
习作:我的乐园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琥珀
6.飞向蓝天的恐龙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8*千年梦圆在今朝
口语交际:说新闻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
繁星(一三一)
繁星(一五九)
10.绿
11.白桦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猫
14.母鸡
25.宝葫芦的秘密
26.巨人的花园
27*海的女儿
习作:故事新编
语文园地八

21.古诗三首
22.文言文二则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24*黄继光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习作:我的“自画像”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18.小英雄雨来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20.*芦花鞋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习作:我学会了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16.海上日出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习作例文
习作:游
第六单元
15.白鹅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 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 br>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 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安排课
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分八个单元:第
1~4课为“乡村生活”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文章表达的< br>思想感情。第5~8课为“科技成就”篇,文中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
未来,都述说着 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阅读时让学生学会提岀不懂的问题。
第9~12课为“轻叩诗歌的大门”,意 在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第13~15课为“作家笔下的动物”篇,意 在明白这些可爱的
小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第16~17课为“走遍千山万水”篇,课文内容大都以游览的顺序展现大自然的美好,掌握课文
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 方法。18~20课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篇,成长
的故事总是说不完,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第
21~24课为“伟大的人物品格”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凸显名人伟 大品格的故事,
从人物的语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第25~27课为“奇妙的童话”意在
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 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
较大的调整。新选入24篇课文,其中《在天晴了的时候》《芦 花鞋》《宝葫芦
的秘密》《短诗三首》等课文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所选课文多是其它
版 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上册课文直接选入下册课文。全册8个单元共安
排了4个口语交际,分别安 排在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转述、
说新闻、朋友相处的秘诀、自我介绍。这四次口语 交际围绕学生两方面的能力
进行训练:一是学会转述别人的话;二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全册共安排了 7
次习作,每个单元一个专题的习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 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识
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比以前都有 了很大提高,学习习惯有了好转,
并且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表现令人满意。但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学 习基础
差,学习习惯亟待加强,成绩有待提高。本学期教学,应在让每个孩子都进步
的基础上, 继续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5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
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 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在交谈中 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
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 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
9、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 清楚,比较具体。会
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五、教学措施
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
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举一反三,教会学生灵活 运用,
并以识字写字、作文片段训练为重点。
3.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 拔高或降低教学标准。面向
全体学生,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
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展 开语言积累,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促进习作水平提高。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敢
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每 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
的学习方法。
6.老师自身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与理论,多向有经验的老师 学习,并及时反
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必要的条件。
六、 教学进度表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内容
1.古诗词三首 2.乡下人家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口语交际:转述
习作:我的乐园 语文园地一 单元测试
5.琥珀 6.飞向蓝天的恐龙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8*千年梦圆在今朝
口语交际:说新闻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单元测试 9.短诗三首
10.绿 11.白桦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语文园地三
单元测试 13.猫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14.母鸡 15.白鹅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语文园地四
单元测试 16.海上日出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习作例文 习作:游 语文园地五
单元测试 18.小英雄雨来
第十二周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20.*芦花鞋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习作:我学会了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语文园地六 单元测试 21.古诗三首 22.文言文二则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24.*黄继光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习作:我的“自画像”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语文园地七 单元测试 25.宝葫芦的秘密 26.巨人的花园
27.*海的女儿 习作:故事新编 语文园地八
复习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复习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难点
结 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
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 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
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 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
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 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
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 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 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
也来读一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 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
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 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
“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1)“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什么?(篱:篱笆。疏疏:稀
疏。径:小路。阴:树荫。描写景象:稀疏的篱 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
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
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2)“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描写景象:儿童奔跑
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 中,再也找不到了。)
女生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这两句。
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感觉非常有趣)


4.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 诗表达了作者对儿
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5.集体朗诵,读出古诗的趣味。
6.谁愿意把整首诗背给大家听?
(1)1分钟背诵记忆古诗。
(2)填空式背诵。
(3)全诗背诵,背诵比赛。
7.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关注细节,拓展延伸。
1.回想整首诗,小朋友在干什么?(捉蝴蝶)
你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朋友捉蝴蝶的情景吗?大家仔细看,评一评谁是“最佳
小演员”。
2.依次请几位学生表演“捉蝴蝶”。(预设:分别表演“走”着追蝴蝶和“跑”
着追蝴蝶。)
3.我们再来看诗句中写的是“急走追黄蝶”,表演时到底是应该“走”着追
还是“跑”着追? (学生讨论)我们来看看古代汉语词典中“走”的意思。(走:跑,
疾行。)
4.现在,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可以被评为“最佳小演员”呢?说说你的理由。
5.美读:诗 中不仅有美丽宜人的景色,还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在追逐翩翩飞舞
的黄蝴蝶,简直太有趣了,让我们再美美 地读一读。
五、延伸故事,感悟诗境。
1.动动手,画一画。


读 了这首诗,你觉得图上该画出哪些景物呢?(篱笆、小路、树、儿童、黄蝴
蝶、油菜花。)赶紧动手画一 画这美丽的景色吧。(提醒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画和
课文中的插图作做比,辨别不同之处,适当进行修改。 )
2.这是一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小故事,请你回家先把诗背给父母听一
听,再依照自 己的画把诗歌编成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以题目导入:齐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
3.回顾学过的有关乡村的古诗有哪些。(《村居》《所见》……)
4.简介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2)介绍作者:播放课件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正音。
注意生字,要读得字正腔圆、准确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读通诗文。(注重纠正字音)
2.注意节奏。
(1)听范读。(出示课文朗读)
(2)自主练习朗读。(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试读,评议。
(4)教师示范指导。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再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乡村场景。(读注释)
2.交流感想。
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一下。
(农家忙)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4.理解诗意。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查阅自己不明白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
方做上记号。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译文: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一片雪白, 油菜花倒
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
去。)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读出你的喜爱与赞扬之情,并评价。指名说。(加强对
诗 意的理解)
在美丽的田园里,果子快要成熟了,荞麦花雪白成片,油菜花金黄稀疏,蜻蜓
蝴蝶 飞舞,寄托着收获的希望,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齐读本诗。
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田园风光的美丽和 农村生活的恬静,他们写下了大量
的田园诗篇。请看南宋翁卷的《乡村四月》。(体会又忙又乐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再读古诗,感受自然之美。
2.全班齐诵,感受大家在田间忙碌劳作之美。
3.引导学生说说学习古诗的感受。
4.有感情地背诵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第三课时
一、直接导入,明确诗题。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清
平乐·村居》。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3.解题: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教师指着板书“清平乐(yuè)”,请再齐读一遍“清
平乐”,读了 这个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
4.师简单介绍:“清平乐”是词牌 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
用它作词牌的词一般给人一种宁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5.那就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富于感情。
2.学生自读: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教师正音)
3.指导书写“锄豆”的“锄”。
4.指名学生朗读。
5.齐读全词,读的同时请注意观察,这首词与前面的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词的特点:有长短句,有词牌名,分上下两片。)
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哪个字、哪个词语、哪个句子不理解。
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共同讨论交流。
7.讨论交流。
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1)你们是怎么理解“翁媪”的?
(“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是一个“公”字,“翁”指老公公。
“媪”左边是一个“女 ”字,是指老婆婆、老奶奶。所以“翁媪”就是指老翁、
老妇。)
(2)“锄豆”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锄豆”这个词不能按字面意思理 解,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你们
能猜出这个词语的意思吗?“锄豆”就是锄豆田里的杂草。)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
1.我们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特别想读一读。教师入情入境地范读。
3.教师朗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方法。
教师简单介绍:请读这三个字,“小”“草”“媪 ”(课件闪烁),发现了什么?(这
三个字最末有相同的韵母,都有“ao”。)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 是押韵。古人写
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大家读读词的上片,感受一下。(生练习读)
看看词里面还有哪些字押韵?(“东”“笼”“蓬”)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
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四、品读诗词,展开想象。
1.品读乡村美景。
好 词需要细细品,下面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
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 一、二两句?你从这两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美丽的风景不仅要用眼睛去欣赏,还要学会用耳朵去聆听! (课件播放潺潺
的溪流声)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其实“茅檐”透露的是用泥巴垒的墙,茅 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
么还能带给我们美的感觉呢?(老师简介: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 结,“茅檐”
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 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
的小乡村里去。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一齐朗读。


想象画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画面 :一所茅屋又低又小,紧靠着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草。听见茅
屋里有人操着柔媚的当地方言,带 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乐,那满头白发的老人
是谁家的老翁、老妇?)
2.品读人物画面。
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着读下片。
这一家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预设:我最喜欢小儿,因为他很可爱。)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儿可爱呢?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那作者为什么说小儿“亡赖”呢?(“亡赖”同“无赖”,实际上是说小儿顽
皮、淘气。)
哪个字最能看出小儿可爱呢?(从“卧”字可以看出小儿可爱。)
想象“卧”是什么样的姿态?“卧剥莲蓬”的样子你能想象出来吗?
(学生想象:小儿很专注 ,很认真,还会哼着歌,还可能仰着,高兴了就打个滚,
摇头晃脑,晃动着小脚,侧着身子,用手托着头 ……)
师小结提升:是的,小儿卧的姿势可多了,他愿意仰着就仰着,愿意侧着就侧
着,愿意 趴着就趴着……他是多么快活、自由自在、幸福、惬意……难怪冰心奶
奶说,“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 孩子”,通过你们的声音来表现出这种惬意吧。
想象画面: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画面:茅屋外, 老夫妇的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
织鸡笼。可爱调皮的小儿子最讨人喜欢,他正 趴在溪边剥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师讲解:诗中的翁媪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老,可是 他们的童心未泯。人们常
说老小孩儿,其实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样可爱。同学们来仔细看图,两位白发苍苍
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亲热地聊天,这就是——“相媚好”。
五、多层朗读,品读诗词。
1.带着感情来朗读。
(1)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2)在小组内展示朗读。
(3)选代表全班展示朗读。
2.师生合作引读。
喜欢老人们,这么亲密地、甜蜜地说着话,聊着家常,读出他们的——“相媚
好”。
喜欢大儿,读出他的——勤劳。
喜欢中儿,读出他的——心灵手巧。
六、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此时大儿、中儿、小儿听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们
又会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生活得怎么样?(温馨幸福、美好)
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自 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
其乐。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来读一下吧:
师引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仅仅是“翁”和“媪”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诗人、我们)
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放音乐,配乐朗读)


让我们闭上眼睛,吟诵这首词。
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 仿佛听到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
事。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一遍!
2.延伸补充。
老 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如此向往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资料吧。
(补充资料:辛弃疾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那时宋朝的大部分江山已
被金人占领,辛弃疾 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但是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
却一味地向金人求和。由于主和派的排挤、打 压,辛弃疾被发配到江西上饶等偏
僻的小乡村。在小乡村,辛弃疾一待就是二十年。然而,在这二十年里 ,中原百姓
每天都在金人铁蹄的践踏下生活,辛弃疾很想救民于水火,却无法施展抱负。在
一个 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八岁的老人僵卧病榻,高呼:“杀贼!杀贼!”然后
愤然离世。)
3.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清平乐·村居》。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教学反思


2.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 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
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
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 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


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
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
“cáo”,冠字 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
的含义。
学 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
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 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
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 读课文,从作者
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 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
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 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
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
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
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
着的独特、迷人的美? 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 体会乡下人家独
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
方 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 :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
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
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
再想象一下“高楼 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
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 ,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
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 鼻
子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 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
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 再来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
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 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 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


“走进田园”的综 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
动(如 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
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
笔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天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抓住“小小 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
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天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
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读课文。
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 问读课文。(学生可说说课文的描述:“在
房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 自己见到过的天
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 排意
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
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 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
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
括。
学生读,读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设计意图:提出开 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 读书、感悟的余地。)
5.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
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 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
本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 你的心灵,反复阅读,
体会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
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
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 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 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
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 br>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过程中要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 br>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体会孩子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 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
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使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 进行感悟、品位,
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三、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
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
作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 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
“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 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
“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 “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 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


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 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
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
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 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
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 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
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


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 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
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 为这是学生
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
题继续 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在课
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
和5、6自 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
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
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要鼓励学生 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就不要否定学生或
幼稚或离谱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对课文的初 步感知,即使有不够准确的地方,
教师要重在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调唯一答案。也可以就此训练学生语言 表达能
力,鼓励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 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
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
(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
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 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
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 ”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
“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 ”比喻成“长发”,把
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 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 ,因
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 ,品一口,就好像美
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
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 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
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 在课后进行)。
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
子 、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形近字组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转述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学会将听到的话转述给第三者听,要求将主要内容陈述清楚,意思表达
完整;
3、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课前准备:
1、转述试验:
(1)要求每位家长在今天晚上6 点到8点这段时间里给语文老师打一个电话。
具体内容由学生干部布置。
(2)与家长电话联系,由他们自行设计几句话让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转述
给老师。
2、随便准备一些小道具(诸如:剪刀、书籍、花盆、制作材料等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同学们,昨天老师没有亲自来布置作业,而是让玲玲 来告诉大家的,大
家听得明白吗?老师从昨天晚上所接到的电话中就知道谁明白了,谁没有明白。
今天,有没有人让你告诉老师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转述家长交待的话。
3、听 到了各位家长让你们告诉我的话,真高兴。你们看昨天老师和你们没
有见面,而你们是怎么知道老师布置 的作业的呢?你们的家长没有和老师见面
又怎么知道给老师打电话的呢?老师没有见到你们的爸爸妈妈又 怎么知道了他


们要告诉老师的话的呢?对呀,都是请另外一个人转告的,把你知道的消息 告
诉一个当时不在现场的人,这就叫“转述”。
4、板书课题:学会转述
二、指导转述的方法:
1、调查:刚才向老师转述了你们家长的话的同学举手。
2 、谈话:其实这些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转述,只要将意思说明确,注意不
要太啰嗦,让听话的人明白你的 意思就算是一次成功的转述。
三、具体案例练习:
1、出示题目要求:老师通知大家:明天 下午,班级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
求同学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李响请假了,没 有到校。
如果老师请你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他,你见到他该怎样说?
2、自由读题,弄清题意。
3、说说题目中有几个角色:老师、李响、转述者
4、分小组进行练习:先由老师通知转述者,再由转述者进行转述练习。
5、指派某小组到台 前表演,大家评议。评议要点:是否将老师的通知清楚
地告诉了“李响”;人物之间的交流语言是否文明 礼貌。
例:刘畅(转述者):请问这是李响的家吗?
李响:是刘畅呀,快请进。
刘畅:你明天上学吗?
李响:明天我要上学了,有什么事吗?
刘畅:明天下午,我 们班级将要举行树叶贴画比赛,美术老师要求同学们
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你赶 快做好准备吧!千万别忘了。
李响:是嘛?不是你告诉我,我明天肯定做不好。谢谢你!


刘畅:不用谢!好朋友还用这么客气吗?你记住了就行,我也要回家了。再
见!
李响:再见!
四、实例练习:
1、指定一个接受转述的人暂时离开教室,以听不到教室里的谈话为宜。
2、老师对选定的转 述者说:“请你告诉戴广顺,让他将教室里的那盆君子
兰先浇点水,然后搬到外面晒晒太阳。”
3转述者离开教室,向戴广顺转述。
4、让戴广顺进教室,大家看他的行动就可以判断出转述者是否转述成功。
五、师小结: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转述者,必须做好哪两件事呢?(一个听,一个说)
如何听:听别人讲话要集中,不随便插话,边听边思考。
如何说:要说普通话,学会用礼貌语言,说话声音要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六、分组设计:
1、各小组选派一名转述者;
2、各组讨论设计一个转述内容;
3、将内容告诉非本组的转述者,并转述给另一个小组。
4、按小组进行积分,最后评比。
七、作业:向各位家长转达老师对他们的谢意。感谢他们在这次活动中所
给予的支持。
教学反思


习作:我的乐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写自己的乐园,写出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自己的乐园的美好,激发热爱生活的情
思。
3.互相评价习作,提出修改建议,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写出自己乐园的样子,以及带给自己的快乐。
教学难点
能描绘出自己乐园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体验游戏。
出示动物乐园图片,看,动物们在自己的乐园 里,生活的多么快乐呀!我们的
生活更是充满了欢乐,你的乐园在哪里呢?今天,我来写一篇作文,题目 是《我的
乐园》。(板书:我的乐园)
二、掌握技巧,写好作文
1课本上已经给你们提供了一些题目,任由你选择,你要选择哪个?你想怎样
写呢?
(1)满是玩具的房间。
(2)班级图书角。
(3)自己家的院子。
(4)村头小河边的草地。
(5)我的乐园。


(6)学校的篮球。
(7)爷爷的菜地。
2欣赏经典,感悟写法。
我的乐园
我家的院子是我的乐园。
我家的院子非常美丽。我最喜欢的两棵树,在院子的西南方棵是玉兰 树,一
棵是樱花树。三月是它们最美时的季节。樱花开了粉若云霞;玉兰抽叶了,碧绿
如翡翠。 它们的枝条互相交织在一起,大概在院子里相对得久了,成了好朋友,惺
惺相惜吧?从远处看,就像两朵 巨大的棉花糖。
过了几天,樱花落了,与之前的玉兰花瓣混杂在一起,像铺上了层花色地毯,
走上去“沙沙”响,很好听。院子的东南角是个大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底下铺
着一层细沙和一些小石头 。对了,池底还有几块砖。它们向来是“微生物”的乐
园。掀开砖一看,上面有些不知名的小蠕虫在爬动 。一条金鱼和几条鲫鱼在池子
里无忧无虑地游动,从来不管今夕是何夕。它们互相追逐玩耍,吐着泡泡, 一副不
问人间俗世的模样。池子里还曾养过一只大河蚌呢!它是棕黑色的,闪着蓝光。
对于它的 到来,我曾经非常欣喜,天天来看它。可它太娇气,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为此,我还伤心了很久呢!院子 的西北边有一棵枇杷树。它每年大约四月会结果。
每到四月时,爸爸经常爬上梯子,剪下果子递给我,而 我把它放入妈妈拎的小篮
子里。有时候嘴馋了,我还会趁着空档儿,剥开外皮塞进嘴里,酸酸甜甜,满嘴 生
津,自己家种的果树果然好吃。院子的东北边,就是关狗的地方了。两只金毛犬
正在换毛期, 狗毛四处乱飞,让人不胜其扰。这里还有一个破布袋,是我扔给它们
当玩具的。结果那个袋子的碎片被它 们拖来拖去,整个院子里随处可见碎片,真
是太不讲卫生了。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两只“二货”还乱咬花 草,妈妈辛辛苦苦


种下的花草大部分都难逃他们的魔爪!妈妈恨恨地责骂它们,想把它们 送人,被
我苦苦哀求后才勉为其难地留下了这两只狗狗。
正值春天,经常能看到蝴蝶在院子里 飞。有一种种蝴蝶的颜色是淡紫色,又
有点儿蓝。当它们把翅膀闭和上时,就仿佛出现了一只大眼睛。还 有一种蝴蝶,
是黄色的,带着金粉,在阳光下极为耀眼。蛐蛐快活地叫,蝴蝶随意地飞,鱼儿欢
快地游,狗狗悠闲地走。怎么样我家的这个院子美吗?偷偷地告诉你,我家有个巧
手妈妈,所有的切都是 妈妈亲手布置的哦!我家的院子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快乐,
你喜欢我家的院子吗?
3结合例文讲解写作技巧。出示:
《我的乐园》作文写作技巧
1)乐园是什么样子的?
2)在乐园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3)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写出真情实感。
4.理清自己作文的思路:首先要选择 作文的题目,再合理进行选材,确定文
章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清主次,抓住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 。(板书:我的
乐园)
写之前仿照课本上的例子,填表格写一下简单的提纲,比如上文的提纲如
下:
村头小河边的草地
草地上有绿草、野花、昆虫鹅群……放风筝、看天空变化的晚霞……在大< br>自然中自由玩耍,真快乐!
我家的院子
院子里有玉兰树和樱花树,有池塘,里面有鱼 儿、蠕虫、河蚌。院子里有一


条金毛犬。看蝴蝶飞,鱼儿游,狗狗走……院子给了我”无 穷无尽的快乐,喜欢
自己的院子。
5.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看学生的作文情况,记下典型的不同类型学生。)
三、习作交流,用心修改。
1.大家把自己的作文读给自己听,读给同座同学听吧!
2.我还想请几个同学大胆起来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其余的同学注意听,提
出自己的建议。
3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领悟写法,课堂小结
想一想,怎样写好景物一类的习作?
1.预设:写出景物的内容,抓住重点景物写,写出在景物里做些什么,带给自
己怎样的快乐, 写出自己对景物的赞美和喜爰之情。
2小结:今天的作文课上我看到了同学们愉快的笑容,大家在作文 的过程中
体验到了乐趣,懂得了写作的一些技巧。其实,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观
察、 勤于思考,把自己听见的、看见的、想到的进行合理的整理,把自己想说的
话写出来就行了。只要我们努 力,坚持,我想大家也都会喜欢上作文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2学习和积累词语,了解城市和乡下的不同。
3看图写一段话,根据例句仿写。
4.积累和理解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教学重点
词句段运用(积累词语,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区别,仿照例段写片段)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有些语句特别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想法,读读下面的
几位同学的交流,想 一想这些语句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想法?(板书: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情感)
1 .小刚:如《清平乐》,我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感受到作者对乡
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小兰:我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
节,都有一道独特、 迷人的风景。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小明:学习《天窗》这课时,我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 慰藉。”体会到
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作者情感或想法的部分用“---”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4.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
(1)《清平乐》表达了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2)《乡下人家》表达了作者的 想法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
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天窗》表达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4.小练习:请同学们从本单元其余的文章 中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或想法的
句子,看看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或想法。
示例
从《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表达了诗人喜
爱儿童及乡间美景的思想感情 。从《三月桃花水》体会到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
喜爰和赞美之情。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并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
活的不同。(板书:城市生活农村生活)
1.出示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
水 鸡犬相闻
2.读一读,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
注意读准平舌音“璀、璨”,鼻音“袅”。
3.说一说,这些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第 一行词语都是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第二行词语都是描写


乡村生活的词语。
4.选一选,说一说。
(1)描写城市生活
这是个繁华都市。到处高楼林立,到处 车水马龙。商场里陈列着各色价值不
匪的世界名牌服装,酒店里的奢侈盛宴一桌连着一桌,局跟着一局, 大街小巷里
无处不是霓虹闪烁、欢歌劲舞,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前卫时尚的气息……
(2)描写乡村生活
柔和的夕阳,绚丽的云彩,横卧在不远处的天边群山上,坐落着依山傍水 的
一簇簇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炊烟袅袅。
(3)说一说,你体会到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不同
学生交流,展示如下:
城市生活很繁华、热闹、时尚、快捷、方便;乡村生活很自然、恬适、静
谧、美好。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城市生活:霓虹闪烁 灯红酒绿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乡村生活:万紫千红 花香鸟语 春色满园 雨后春笋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二)读一读,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 br>天空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
乡下人家一起,绘成 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沬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个片段分别描绘出了什么地方的风景画?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总结:第一个片段写了一幅傍晚时田园风景画
第二个片段写了一幅海边风景图
板书:田园风景画海边风景图)
2选择其中一幅图,照样子写写。
示例: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空。一片片晚霞,倒映在清澈如 镜的小河里,像盛
开的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不知谁往河里丢进一粒小石子,激起的浪追逐着夕阳
的余辉。河两岸的柳条像一丝丝的绿绸,在春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好像怕惊动
了静静的河水似的。柳 树下洗衣姑娘的影子倒映在水里。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卜算子咏梅》,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3教师讲解:
(板书:卜算子咏梅)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句意思:风风雨雨把冬天送 走了,漫天
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意思是说悬崖已结 百丈尖冰,但梅花
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她虽然美丽但 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
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5.琥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简介琥珀
1、PPT:琥珀之谜一:琥珀是什么?
琥珀的简介以及图片欣赏。
2、过渡:那么课文是怎么描述琥珀的呢?
三、学习课文首尾段
1、PPT展示:琥珀之谜二:这一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
么?
2 、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在哪一个段落。
生答:20自然段。
3、师读20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琥珀样子和价值的
句子。指名读所画的句子。


4、PPT展示20自然段的段意。
5、要求学生找出本段中的“一万年”还在哪里出现过。生答:第一自然段。
6、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约摸算来”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生答,明确答案。
7、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段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四、学习课文,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1、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思考,填空:写了哪两层意思?生答。
PPT展示:
(1)琥珀 形成 的过程;(2—13)
(2)琥珀 发现 的过程。(14--- 19)
过渡:我们先学习琥珀形成的部分。
2、PPT展示:琥珀之谜三: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3、同桌合作读2--- 13自然段,边读边标出来。
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琥珀形成的过程。
五、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
1、PPT展示:琥珀之谜四:琥珀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2、小组讨论: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每组先说一个条件,小组说完后仍不够完整,可以补充。
4、边汇报,师边引导,PPT展示
(1)天气炎热——文中哪些句子提到“天气”?读原文 句子。为什么必须
是在炎热的夏天?生答。
(2)老松树
(3)松脂持续滴下——文中哪里显示是“持续滴落”的?


(4)苍蝇和蜘蛛的距离非常近——找原文。
(5)巧合——读第9自然段,哪些词语体现巧合?“刚”、“突然”、“刚好”。
(6)时 间漫长——找出表示时间漫长的词语:“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
“几千年”、“一万年”。
(7)地壳运动导致陆地下沉,海面上升,森林被淹没。
六、了解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1、问: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答:在海边被小孩子发现。
2、文中的开头也提到了海,找出关键词“翻腾怒吼”,作用是什么?开头为
下文埋下伏笔。
七、课文可以分为几段,用简洁的话说出每一段的段意。
八、布置作业,观察一块琥珀的图片,发挥想象,仿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 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
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
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恐龙的进化过程,练习有条理
的复述恐龙飞向蓝天 的演化过程。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5.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
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板书:恐龙)读课题,根据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知道的恐龙种
类和特点。
2.(板书:飞向蓝天)读课题,你脑海里产生了什么问题?我们知道的恐
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 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恐龙是如何飞向蓝
天的呢?(打开论坛,浏览课前预习同学提出的问题, 试着归类,然后看课文,
哪些问题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课文中会告诉我们答案的。
二、整体感知,认读词句。
1、带问题初读课文,指名回答,整体感文章大意。
2、学习、检测生字词,语境中认读生字词。
三、深入读书,分段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介绍恐 龙的句子,用波浪
线划出介绍鸟类的句子。读一读?你能找出一对反义词吗?这节中哪句话告诉
我们恐龙和鸟类的关系?读着这句话,老师发现了这句话的用词很准确,你发
现了吗?说说你的理解。
(“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恐龙种类多,演 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
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漫长的演化”很 准确。)
(2)让我们再次用朗读读出你的感受吧。(男生、女生、全体合作读第一
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是谁发现恐龙的一支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呢?
师:早在19世纪,生接读:英国学者赫胥黎———
师:20世纪末期,生接读:我国科学家 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
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资料袋)
师:(出示:辽西的 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
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为什么说 这是“点睛”之笔呢?你能读
出科学家们的欣喜吗?
四、总结。科学家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 的恐龙化石后,是怎么推理论证
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也知道第三、四自然段是这个
疑问的 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二、深入读书,合作学习
1.齐读第三自然段,渗透写作方法。
说说这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过渡段)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3.找出表现恐龙家族庞大、形态各异的语句读一读。
4.小组讨论:陆地上的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飞向蓝天的恐龙的?
合作填写下列表格
恐龙的庞大家族
恐龙的演化过程
第一代恐龙
繁衍生息的庞大
家族

特点

有的四足奔跑





(其中的)
猎食性恐龙
身体渐小,越来
越像鸟类



从体态、习性、
体表的不断变化上
从性情上

说明的角度

从生活习性上




思考: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得最具体?这样具体描写有什么好
处?
5.学习汇报:
(1)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创设情境,
感悟积累。
(2)招聘自然博物馆讲解员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恐龙的演化过程
(3)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找一找,读一读,谈谈自
己的体会。
6.小结。
三、齐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主科学家们又有怎样的愿望。
2.说说你对“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个句子的理解。(科
学工作者十分希望 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
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 (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
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四、总结概括全文,引导质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
2.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生质疑,引导深入探讨。
学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总结:科学家们经过近百年的努力 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


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 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
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更为美好的愿望——重现这一历
史进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新字、词;
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知识;
3、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4、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字、词典等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
3、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2、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念;
3、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把学生由神奇的神话世界领进神奇的科学世界)
1、多媒体播放《西游记 》影片中孙悟空变化成一只小虫随铁扇公主喝茶时,
进入了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让学生观看《西游记》片段,然后请学生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
谈感受。
归纳、总结:这是神奇的神话,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这神话
更神奇的多媒体展示图片(1) [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纳米机器人在人体血管中巡
游,这机器人长约3毫米],这种机器人能自我复制,能 杀灭人体内的有害病……]
这样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它就是应用纳米材料并运用纳米技术制
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我就与大家共同走进《神奇的纳米》,多媒体出示标题,
神奇的纳米。
提问:(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
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是纳米,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等)
二、新授
(一)阅读探究
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下列信息:
什么叫纳米
什么叫纳米技术
什么叫纳米机器人
阅读汇报(1)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小结:
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纳米技术:指的是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
察和加工 的技术。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
(二)理解概念,感受“神奇”(多媒体出示标题)
以上三个概念,它的内涵我们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分别谈谈你对这三个概
念的理解。
1、学生自由发言,理解概念“纳米”,教师补充,请学生计算:人的一根
头发直径约0.6毫米,它 有多少纳米,约60万纳米),感受纳米这个长度单位
本身的微小。
2、理解“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指的是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
的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由于学生的知识局限,不知道分子、原子的微小,我列举初三化学课本
上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一滴水(约20滴水为一毫升)所含的水分子的个数大约
有 1.67×1024个,即10亿人同时一 个一个地数,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
地数,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一滴水的水分子,从而说明分 子的微小,体会
纳米技术的精细之极,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多媒体展示[IBM]图片,并加以说明。
第二课时
一、阅读探究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勾画出纳米神奇的具体体现;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多媒体出示,阅读汇报2)
归纳小结:并板书


二、拓展延伸
大胆想象,创造神奇(多媒体展示标题)
开动思 维,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运用纳米材料和技术来发明创造一
些物品,并作简介介绍。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表扬鼓励。
三、纳米情报站,展示神奇
把教师收集到的有关纳米技术的新产品向学生作介绍:图片1: 美国已研制
成功的“自净”玻璃;图片2:中国研制成功的人工骨粉;图片3:美国人正在
研制 的“纳米战袍”……
四、科海冲浪,搜罗神奇(作业)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科海遨游 ,领略了纳米的神奇,体验了阅读的快乐,
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纳米科技的最新进展吗?请以四人为一小组 ,查阅报刊、杂
志,或上互联网查阅资料,每一个小组办一份以纳米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材解析


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 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
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 业的蓬勃发
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 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
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 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载
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教学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展历程,中华民 族 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
代科技工 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 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是学
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 说 明道理的
写法。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 穿越、振奋、规模、协作、
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
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历程和千
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
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教学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 的有关情景。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同学们,2003 年 10 月 15 日上午 9 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 被送上太空,这
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 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 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
梦,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2.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 船,一起
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二、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
2.质疑: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三、学生自读、思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自读要求
(1)快速默读课 文,可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也可在课文旁批注:课文写了
什么梦?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想是怎样一 步一步 “圆”的?
(2)小组讨论交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发言, 讨论交流读书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在学生的发言中,
教师适时帮他们理清圆梦的过程,了解课文主要 内容:古人的奇妙想象──美
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 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艰苦的努力、“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
成功、“神舟 六号”——里程碑意义、炎黄子孙更远更绚丽的梦想。)


四、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自主研读,批注。
(1)在中华民族千年的寻梦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说一说,并读出你
的感悟。
(2)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五号”能发射成功,你认为应该归功于谁?
请你仔细读读课文,在有感 触的地方圈圈画画,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有感而
发,写上批注。
(3)“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讨论交流读书感受,并抓住关键语句指导读文。
预设一: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 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
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 箭飞行
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
多的失败和 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
始 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预设二: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
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 三千多个。预设三: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
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 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
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的成功的伟
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
果,赞扬了中国航 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请学生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勇于实践不懈努力 默默奉献锲而不舍团结合作。
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激情总结全文。千年梦圆在今朝, 同学们,
继“神舟六号”之后,中国又相继发 射成功“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


号”,随着祖国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梦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
努力中实现。
4.总结写作方法:
①文章中列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
②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说服力又具体感人,是非常值得
我们学习的一种。
五、课后作业
结合课上学习的内容和自己收集的材料,编一期以祖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主题的手抄报或者墙报,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科技节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说新闻

教学目标
1、创设互动、合作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 际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增强合作意识。
2、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新闻,培养学生收集新闻的兴趣和能力;
3、通过交流、评议 、激励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和身边小事,激发学生热爱
生活,关注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大方自然发言,认真细致倾听,文明礼貌交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交际内容、情境,培养学生的认识、评价能力和交际应变能力是本课
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好新闻发布会会场。
学生:通过听 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调查、访问等渠道,收集国
际、国内新闻或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并做好 摘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感受“新闻发布会”
1、播放课件新闻发布 会录像片断(片段选取应贴近学生生活或学生有所了
解)。学生观看录像,了解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 br>2、指名说说发布新闻时要注意什么?出示本次“口语交际提示”说说提示
都告诉我们些什么?老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小结归纳:
(1)姿势(站立或坐姿)
(2)语速(要让人听得清楚,便于记录)
(3)语音(吐字要清晰,要与所说的内容相协调)
(4)答问(要让人把问题说完,回答要真诚)
3、师谈话:前些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收集 国际、国内新闻或发生在身边


的新鲜事,并做好记录。今天我们就来开个新闻发布会,请 大家来当发言人,
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一则新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录像 中感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新
闻要做到哪些,明白在本次口语交际课上要怎样做,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 铺
垫。}
二、小组交流,尝试新闻发布
1、个体准备:自主梳理筛选新闻信息,确 定发布主题,再按要求想一想:
准备怎样向同学发布新闻。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新闻发布模拟练习。
3、教师参与,给以相应指导。
4、小组评议,推荐全班交流人选。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通过小 组交流,既可以促
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相互补充,又扩大了学生参与交际的范围。同时,老师有
意识的指导,能让学生更清楚本次口语交际训练重点。}
三、全班互动,实现多向交际
1、推选主持人。
2、主持人发言,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3、发言人按照主持人的安排发布新闻。
在每位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后,主持人要安排1~2 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
提问,发言人答问。并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针对新闻内容不清楚的地方或还想知道的有关内容;
(2)答问:要不愠不怒,温文尔雅;
(3)教师:是听众,要起救场作用。


4、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说出自己发明的物品的样子、用途或功能。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小发明的外形、作用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生活中,我们常 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克服困难,有时候会产生一些
奇思妙想,于是就有了发明创造。有了这些奇思妙 想,这样的发明,生活就会
变得更加的方便。
2、奇思妙想的小发明图片(课件出示)
3、师小结:制作小发明创造要抓住它的哪些特点能够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二、搜集素材,拓展思路
1、说说你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2、出示范文。
3、说说从哪些地方给了你方明的灵感?
4、学生评价
三、全课总结
今 天通过这节观察课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捕捉到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以及
从哪些事中他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课后请同学们看一下书上的习作要求下
节课我们上习作指导课。
学生认真聆听,学生观看小发明的图片。
1、简单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2、听老师的介绍
3、在具体的事例中找到自己发明创造的灵感
4、是否特点和事例相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说出自己发明的物品的样子、用途或功能。
2、还可以根据自己的 想象,按习作中给出的提示写出你的发明,要写具体,


写清楚。
重难点 所选的发明能突出奇思妙想的的特点,抓住发明的材质、制作过
程、使用方法。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是总结式导入本节习作的内容,并出示习作要求。出示课件
2、回忆上节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通过文本,体会写法。
1、让学生回忆张衡的地动仪,想想是怎样描写地动仪的样子的?
2、课件出示张恒一课中的描写地动仪的语句。
3、师小结:体会课文写法,介绍一种事物, 先从整体说起,介绍它大概的
样子,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的说明。
三、根据要求,编写提纲。
提示同学们按照两个角度编写提纲。
四、全课总结 < br>今天通过这节习作指导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描写事物的习作方法,同学们表
现的很好,课后,希望同 学们能按提纲来完成习作。
学生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作者是否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自己的发明创造,描写是否具体,是否表
达出小发明带来的方便。


2、在评改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互评互改和自评自改取长 补短,共同提高
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表现、评改的能力。
重难点 让学生能在欣赏中交流明确,明确依据习作要求评改作文的优缺
点,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内容
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缺点,然后高职学生本节课我们上习作评改课。
二、回忆习作要求,出示评改要求,学生进行评改。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评改要求进行评改作文
1、一道学生进入美文展示厅欣赏美文。
2、引导学生进入作文诊疗室评改作文。
3、指导学生根据收获评改自己的作文。
三、总结全课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 作文修改到此结束了,但是同学们的想象是永
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能多动脑经,积极思考,努力学习, 争取早日把自己的
奇思妙想发明出来。
1、认真聆听,明确学习内容。
学生回顾习作要求,明确评改要求。
1、根据要求欣赏美文
2、评改典型例文抄作业。
3、根据收获评改自己的作文再交流回报。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繁星
教学目标:
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来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 同学们,有人说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
芒。你喜欢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 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怎样?
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我们先看一组关于星空的图片,然后请 同学们说说。
(教师播放图片)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
生:我想到的是牛郎织女。(有生笑)
生:我想起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生:我想起了钢琴奏鸣曲《星空》
……


师:(高兴地)同学们的想 像太丰富了,懂得也很多。你们知道吗?著名作
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想听听他的感 受吗?
生:(齐)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随巴金先生去看繁星,并听听他的感受。
(生兴致很高)
我们先听一遍朗读录音,请同学们边听边划出难读难写的词语。
(教师放朗读录音)
(学生边听边划词语。教师巡视)
师:(出示加点字)录音听完了,请哪位同学读一读这样几个字:摇摇欲坠
半明半昧 模糊 霎眼
生:老师,我来读。zhuì mèi (停了一下)mú shà
生:老师,第三个字应该读mó
师:对,这是一个多音字,“模样”的“模”读mú。再请大 家讨论一个问题:
课文几次描写繁星美景的?又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议论,纷纷有同学举手)
生:我觉得是三次描写。一次是“从前”,一次是“三年前” ,一次是“如
今”,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生:老师,我认为是四次描写,还有一次是“有一夜”。
师:(故作思考)嗯,两种意见,哪一种正确呢?
(学生议论,片刻有同学举手)
生:老师,“如今”“有一夜”都是作者在赴法国留学的邮船上看星空的情
景,可以看作是一次描写。
师:有道理。那这两段内容算不算重复?


生:不重复。一个是看整个星空,一个是看巨人星座。
师:你说得很好,很善 于动脑筋,这在写作上就叫“泛写”与“特写”。(边
说边板书)现在大家自由地读一遍课文,再作深入 地思考:作者三次写看星的
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读课文。有学生边读边用勾画圈点法标示关键词句。教师巡视)
师:好,课文读完了,每个小组再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小组热烈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答疑)
生:我来说说我们小组的意见。作者“从前” 在家乡,看到的是“密密麻
麻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个静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 的蓝
天”,并且“认识了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
无数半明半 昧的星”,“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生:老师,我想补充他们小组的意见。
师:当然可以。你说。
生:我们要注意作者特写看巨人星座的情况。“我”“看清楚了那个天 上的
巨人”,“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师:补充得很好。那么作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 < br>生:“从前”,“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好 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我
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 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
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师:你能发现这些感受变化的特点吗?
生:……
师:同桌之间可以探讨一下。


(同桌议论,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作者第一次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第二次想像成和朋友谈话,第三次
想像成睡在母亲的怀里。
师:嗯,那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生:我觉得感受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入。
师:回答得很好。那为什么会这样?哪位同学谈谈。
生:老师,我想会不会跟年龄有关系?
(有学生笑)
师:(鼓励的目光)没关系,声音大一点,自信一点,把你的观点表达出来。
生:(继续)因为年龄大了,他懂得就多,观察、思考就深入一些了。
师:同学们说有没有道理?
生:(齐)有。
师:给点掌声,鼓励他一下。
(掌声响起,学生显得更兴奋)
那么,除了年龄原因还有其他吗?
生:还有作者的 人生经历。作者写这篇文章已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
国,心里充满着留恋,作者这时已不仅仅是对大 自然的热爱,更有对祖国的热
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到这,不由得生掌声再次响起)
师:说得太好了,老师都被你们的理解感动了,原来作者的感受里包含了
这么深刻的思想。
请同学们将这些句子齐读一遍,再次体会一下其中的情感。
(生齐读)

师:作者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有了对星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我
们每位同学的阅历都不相同 ,当你在某个夜晚面对星空时,你看到了什么?又
想到了什么呢?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再次放映星星闪烁的夜空,设置情境)
(生开始写。教师巡视直至下课,并布置下堂课交流所写内容)
第二课时
(上课,师生互相致礼)
师: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巴金三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还
让大家写了自己望星空后的感想。现在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三分钟,开始。
(小组内,同学们热烈地交流自己的作品。老师参与小组的交流并发表看
法)
师:好,时间到。现在请三个小组各推荐一篇在全班交流。
生:我们小组先来。
( 生读)小时侯,我总喜欢独自一人看星星。星星看上去像钻石,一闪一
闪的,我便认为星星就是钻石,人 们所用的钻石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我
好想把自己变成一只小鸟,每天晚上飞上天啄一颗钻石。长大 后,我才知道,
星星并不是钻石,而是亿万颗恒星。至于星星会眨眼,是因为星星发出光进入
地 球村时,被大气层给折射了。
(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
生:(读)思绪总爱流浪,穿过时 间的界限,来到茫茫的海上,飞越群山峻
岭,奔向心灵的故乡,偎依在明月的身旁——
假若让我祈祷,我祈求做一颗微不足道的恒星,探索人间的大好风光。
假若让我祝福,我祝福天下所有人都如夜间的繁星一样,散发出迷人的光


芒。
假若让我选择,我将把人间的美好写在天空中,展示人性的美。
……
朦胧中,一切 都在梦境,星的脸又是那么的近,那么的让人动心。好怕梦
醒,就剩星星的那串余音……
(学生掌声)
生:(读)仰望星空,享受黛蓝色。那种美丽不可用言语来形容。瞧,那是一种高层次感的黛蓝色,像舞女的水袖裙,飘渺轻逸。忽然间,带动宝石的光
泽,裙角飞扬,飞向无 限的远方。有时候,也会感觉那是立体的空间,虽然没
有实在的触摸得到的具体感受,但那一双双忽近忽 远,忽闪忽灭的眼睛,似乎
在行走,似乎在寻找着它们的归宿,似乎也要将你带到它们中间飞行,自由翔
驰,去探索无限的可能性。那真像一群探险家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挖掘宝藏……
(学生掌声)
师:好,三个小组都汇报完了,我们请同学们作评价。哪位同学勇于发言?
生:我认为三位同 学都写到了自己看星空的感受,第三位同学想得比较奇,
像什么“像舞女的水袖裙,飘渺轻逸”“立体的 空间”,比喻比较新,但整个内
容听不懂,太朦胧了。
生:第二位同学写得比较虚幻,不过语言还是很美的。结尾好像有点悲观。
生:第一位同学写 长大后对星星的认识与小时侯不同了,说明他的知识增
多了。听起来像童话,还告诉我们知识。
……
师:同学们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说得很有道理。现在请同学们将
自己的描写与巴金的描写作个比较,看看我们与作家有没有共同的地方,或者


看看我们 还缺少点什么。
请同学们在比较之前先读一读巴金看星空的三个片段,然后可以交流自己
的发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片段,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好,同学们刚才通过自主、合作 的方式,比较了自己和巴金的描写,
那么,你们有哪些发现呢?请同学们来谈谈。
生:巴金在描写星空时,不仅仅写眼前景,还由眼前景想到其他的东西。
师:能不能具体地说说?
生:比如作者写海上看繁星的时候,就产生了种种奇妙的感受:星空 越来
越低,星星越来越近,它们正对“我”友好地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于
是,“我”回 到了童年,成为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微笑着,沉睡着……
师:说得很好,你知道这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吗?
生:……
生:(抢着)老师,这是用了联想。
师:对,但你说得还不够全面。作者由实写到虚,运用了 联想和想像写景
状物。(老师边说边板书)(同学做笔记)你们的描写里有这种手法吗?
(有许多同学摇头)
好,同学们将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
生:老师,我们这一组在比较之后还有一个发现。
师:(饶有兴味地)嗯,说说看。
生:巴金在描写时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所以他的语言比我们更形象、
生动,更有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齐)同意。
师:那我们看看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
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眼睛模糊了,看星星就好像萤火虫在飞舞,很生动有趣。
师:分析得很细致,你的描写有比喻手法吗?
生:有。(给大家深情地朗读)“ 我托着下巴,凝望着星空。星儿闪烁着,
眨着眼,好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蓝蓝的天幕上,为宁静的夜晚又 增添了几份神
韵。”
(生鼓掌,老师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写得同样出色。哪位同学再说说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用了拟人,如“我仿佛看见它 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
说话”,把星星当作人来写。
师:说得对,在作者的眼 里,星星有了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好像走近
了“我”,同“我”交谈,“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你也这样写了吗?
生:没有。
师:(微笑着鼓励)没关系,下一次可以尝试。还有一种修辞手法,大家发
现没有?
(生纷纷举手,师指名一同学回答)
生:作者还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
幻的”。
师:对。我们来分析这句话的特点。


(同学之间议论)
生:我觉得这句话有气势有感染力。
生:这句话写了多种感觉,有触觉、听觉、幻觉。
生:这句话能表现出海上夜的柔美、宁静。
……
师:同学们分析问题很全面,很善 于动脑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也有
一个发现:刚才大家的分析基本都集中在课文第三段,看来这一段 的表达最丰
富、最精彩。我们是不是尝试背诵这一段?
(生要求准备一下)
师:好,我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
(生自由准备三分钟后,齐背)
师:同学们,我 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们还从作家
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们 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
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 我们
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
蓝天……) ”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
(生纷纷动笔,师巡视)
教学反思


10.绿
一、导入新课:


师:板书“绿”,同学们,由绿你想到了 哪些词语?一个绿字让我们想到
了这么多有关颜色的词语,这么多美好的事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我 国著
名作家朱自清笔下的《绿》
二、检查预习:
昨天,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第一组词语:几绺 棱角 倏的 鞠躬 皱缬
出示第二组词语:镶、裁、挹、掬。
师:你们发现了这组词与什么有关?(与手有关)
出示第三词语:飞花碎玉(花被风吹落和玉 摔碎时的情景,)、明眸善睐
(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评价学生),生读。
透过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想像着画面再来读一读。瞧这个小姑娘用明亮的 眼睛友好地看着我,我们
说她明眸善睐,飞花碎玉一般用来比喻雪花或者瀑布,在文中是指----- 梅雨瀑。
三、品读体验
(一)领会梅雨瀑
那就让我们快到梅雨瀑看看吧!看看梅雨瀑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你从哪儿看出梅雨瀑的美?
生读“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远望去,像一朵小小的白梅,微雨
似的纷纷落着。”师出 示此句。
师:看,那晶莹而多芒的水花,如朵朵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你们看,这就是梅雨瀑(出示图片)什么感受?看那瀑流如飞花、如碎玉


请同 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此时,你就站在梅雨瀑下,你听,那瀑流飞花碎
玉般乱溅着,轻风起来时,朵朵白梅 随风飘散,偶然有几点送入你温暖的怀里,
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请大家慢慢睁开眼睛,说说什么感受-----把它读进去
(二)感受梅雨潭的绿。
过度:可是即使梅雨瀑如此的美,却没有让作者停止探询的脚步,什么吸
引着他?(梅雨潭的绿) < br>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文中描写梅雨潭绿的句子。学
生交流。下面我们来交流 一下,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梅雨潭的绿?
1、(师随机出示句子)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
异的绿呀。
师感情朗读此句。通过老师的读,你听出了什么?这是怎样的绿?(板书
奇异)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 么?
真的有荷叶吗?一个“铺”字让你体会到湖水怎样?(平、静)
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注 意什么?谁来读读试试。多么平、多么静,多么奇
异的绿呀!让我们一起再来体会。
还从哪儿看出梅雨潭的绿?生读,师随机出示:
2、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 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
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 样
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
玉,只清清的一 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同时出示去掉比喻后的句子。)
老师这儿也有一段话,请同学们对比着读读,看看哪一段让你感觉更好!


她松 松的皱缬着;她轻轻的摆弄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 她!
比较两个句子,哪一段让你感觉更好?为什么?生答
师:美妙的比喻来自作者奇妙的想象,请同学们带着想象再读这一段。生
读。(板书想象) < br>通过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潭水?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呀!你看,这就
是梅雨瀑梅雨潭的绿。( 图片)师:你想说什么?
在你心中你觉得梅雨潭的绿还像什么?
3、看到这奇异的绿,作者不禁想到----生读相关段落。
作者写这四处绿想说什么?同学 们简直就是作者的知音啊,北京什刹海的
绿杨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水太暗。 (对比)
比来比去,还是这梅雨潭的水---(美、绿、奇异、醉人)
你看她 -------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
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 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
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 些儿尘滓,宛然一块
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配乐朗读。
4、这样奇 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那醉人的绿呀!此时----(出 示)生读
师: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
二三岁的小 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
你“女儿绿”,好么?


在和梅雨潭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作者对它的什么情感?它让我们陶醉,让
我们迷恋,而作者的 情就是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出来,散文就是情景交融,难
怪作者这样说------齐读最后一句。 < br>是呀,梅雨潭不只让作者感到惊诧,它也让我们惊异,让我们陶醉,让我
们迷恋,那么就让我们把 这醉人的绿永远留在心底吧!
出示所有交流的有关绿的句子。配乐朗读
小结:同学们,这节 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朱自清细腻的笔触,通过作者丰
富的想象、鲜明的对比,情景交融,让我们体会到了 梅雨潭那奇异的绿。课下
请同学们了解朱自清,有机会的话,阅读他的《荷塘月色》,感受另外一种美。
四、推荐阅读《荷塘月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白桦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 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
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 学生学
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
讲得好。生 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 ) 忽略( ) 激励( )
2.写反义词:浮躁( ) 异常(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 来到大兴安岭,认
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
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桦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 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
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 ----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
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 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
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 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 “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
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
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 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
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 ,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
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 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
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
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 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
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 于寂寞、无私奉献的
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反思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 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
们到雨后小径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 的时候”,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动人景象
以及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自由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 象的描写,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
中的自然清新的画面。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 怀,激发学
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诗句,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
情感。
2. 展开同学之间的交流,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或者动手画一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
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采用同学互助的方法
自主学习。
在阅读课文时领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理解诗歌内容,


想象在天晴了的 时候小径中清新的画面,激发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播放与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课件展示)
(二)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了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
什么?
(三)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过渡: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 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
首清新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课文,捕捉直觉
(一)初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展示课件)
(二)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 读课文,解决文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互助,可以用查字典,联
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2. 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一)默读课文,思考: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径上看到了什么?(展示课
件学习提示)
(二)班内交流,把关键的词语划出来。板书。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一)朗读全诗。说一说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 师过渡: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
续欣赏这幅图,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 中的美景吧。
二、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一)指名读第一节。思考:通过诗人描述雨后的小 路、小草、小白菊、
凤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展示课件)
(二)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指导朗读)
(三)品读第三节。思考:在这一节中我们还看到了些什么?读一读,议
一议。
(四 )教师指导: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么明朗,
溪中波光荡漾,天空云儿闲游,多么 美。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五)你留心过雨后天晴的景色吗?说一说。
(六)教师点拨: 是呀,雨后景色多美!所以作者不断地提议我们在雨后
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好。读 一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丰富积累
(一)自由诵读,思考: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文?
(二)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美文来读一读,积累在采蜜集上。(出
示课件)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 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
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
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
的诗人。今天我们 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 考。怎么解决这
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 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
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 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 课件 。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
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 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 练习 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
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13.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 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 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
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 ,想想课文主要
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课后
第4题的词语,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多读几遍。(学生初读)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
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检查课后习题4,学习词语:(幻灯投影)
下面我们先来检查第 部分的词语 ,我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齐读词语。 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


遍。——同 桌交换检查、修改。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的词语。
折:读sheé 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zhé,怎么组词?
你能用上划横线的三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
3、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小)
(2)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计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
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
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 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
(3)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
(古怪的)
那在“一群小猫”前呢?(淘气的)
(4)齐读:(古怪的)(一只)(大)
(淘气的)(一群)(小) 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
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
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淘气)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
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 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
(一)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大猫到底古怪在哪里?
小猫又淘气在哪里?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
个重点句。
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 (什么叫尽职?)
3.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表现出大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呢?
4.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 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
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
(1)大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
(2)大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
(3)大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5.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
吗?
同学们真聪明 ,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
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 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


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 —解释“古怪”。好,
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6.课文第二、三两节也写出了大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
古怪的重点词语:
交流: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练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练说,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
1.请同学们按找出重点词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找出写小猫淘气的重点词语
——默读、找。
2.交流:没完没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写小猫淘气的句子中也加上“没完没了”来说说。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再跑再跌(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不哭,还是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没完没了地玩,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看,这真是一群淘气调皮的小猫啊!对“淘气”这个问题你们也自己
解决了,可以擦去问号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 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
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2.明目标
所以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可爱的?、体会作者


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大猫之可爱。
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师来讲问 。请
同学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朗读第一段。
幻灯出示:、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 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
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读:体会 作者
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为了帮助大家讨论好,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 出
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
A、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C、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 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
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 小孩子,对猫多亲昵
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D、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 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
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按刚才的过程,完成笔头练习:幻灯出示练习:(见
后面练习纸练习二)
3.自主学习:
如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
文。


(准备好)。谁能最早主动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
4.交流:
例:、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闭息凝视:写了大猫 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
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1)“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
重点词:蹭:摩擦 (你在什么时候谁那儿也蹭几下?)
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
的小孩。
(2)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生交流一处,朗读体 会一处)——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
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 爱之情,请同学们一齐
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一段。
三、体会小猫之更可爱。
1.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请同学们按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
段,边读边想:课文 哪些写出了小猫更可爱,作者更喜欢?
2.交流:
3.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 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
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更喜欢小 猫的感受
来——齐。
4.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是淘气得 更


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
人啊!同学们,我们想不想也拿起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
第三题:写一段描写小动物 的话。
5.交流。
四:课文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 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
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
民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
也是如此喜爱。这 说明在我们的辞海中,处处都 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
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金教师 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
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4.母鸡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重点难点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颤颤巍巍”“如怨如诉”“尖锐”“凄
惨”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通过品味对母鸡“负责、慈爱、
勇敢、辛苦”的具体 描写,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具学具:多媒体演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回家都认真观察了母鸡的一些生活 习性吧?把你的所见所闻说出来
和大家分享一下。母鸡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 怎样
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
只怎样的母鸡。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分别在文中的哪
几小节进行了描写?
三、检查反馈
1.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
2.抽生说说老舍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请同学说说作者对母鸡 是怎样的态度?说说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
的原因。
四、教师点拨
(一)学习第一段:
1. 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 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
说说。
2.(出示)理解词语:
颤颤巍巍,如泣如诉。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 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
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
1.四人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2.重点指导第五节。
(1)(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
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 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
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 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
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
看看前,看看后。( )

< br>(4)(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
雏,好像在说:“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板书)爱
4.选一节你最喜欢的小节读读,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三)领悟中心,情感升华:
1.引读课文。(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3.在动物世界中,人类世界中,这样的母亲还为数不少呢!
(多媒体展示,情感共鸣)
4.小组内故事交流,体会母爱。
五、巩固提高
1. 举例说说你在本课学习中体会到的方法(说到一两点即可)。
2. 摘抄描写母鸡的精彩词句。
3. 读一读老舍的其他作品。




15 白鹅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
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 、脾气、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会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白鹅的特点并运用方法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学会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白鹅的特点并运用方法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丰子恺。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图片导入
1、由课文插图引出丰子恺。
2、趣说“鹅”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2、师利 用课件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语的情况。强调读准“颈、吭、倘、
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 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
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 的读音。
3、重点指导书写“餐、蹲、脾”。


三、“趣”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说文章写得真有趣。你们觉得有趣吗?请举
手的同学读出自己认 为有趣的地方。
2、在评议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看来,作者笔下的主角——白鹅,
配角——狗都让你们觉得有趣,丰子恺确实有一支生花妙笔。谁先来告诉我,
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
3、指名回答。
4、专心的同学早就留意到了,文章有一个句子,它概括地告诉我们,白鹅
是一个怎样的动物。
5、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指导感情朗读,提炼出关键词:高傲。
指名谈对“高傲”的 理解。
6、师质疑:丰子恺用“高傲”评论他家的白鹅,是讨厌吗?
7、请学生用各种形式 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感受,体会“好一个高傲的动
物”在全文中的作用。
8、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体现白鹅“高傲”特点的另三个方面,讨论
这一段的作用。
四、“叫声”高傲——想象“鹅语”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白鹅“叫声”的词语。
2、课件出示:我是 “鹅语”小翻译: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好
像在说:“____________。” < br>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似乎在说:
“___________ ___。”
3、指导感情朗读。


五、简单小结,布置作业
1、师 小结:白鹅的姿态和叫声,让我们初步见识了它的高傲。好戏在后头,
下节课,我们继续去白鹅的步态和 吃相中体会它的老爷派头。
2、布置作业:①熟读课文;②抄写生字;③家听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
1、课件呈现词语,请学生交流昨晚家听易错字。
2、听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 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
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 近、
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三、“步态”高傲——表演理解
1、师质疑:丰子恺怎样写白鹅“步态”的高傲?
2、生带着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圈点勾画。
3、在汇报中,相机播放“净角”脸谱图像和“出场”。
4、学生组内合作练读第四段,要求 把白鹅走路的“高傲”表演出来(先一
个人读,一个人表演,再尝试个人边读边表演)。
5、指名表演读。师指导对比朗读。
6、师质疑: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高傲?
(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7、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8、回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抒发喜爱之情。
四、“吃相”高傲——想象情景

唐山大地震资料-老人与海读后感800字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地址-青海人事考试中心


江苏点招网-复旦附中浦东分校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煤矿合同


实现理想-写景的作文500字


南京二本大学排名-招新宣传单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辞职报告如何写


湖北三本大学排名-山东高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