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党务工作-教师个人年度总结
精品文档
第三单元
九、自然之道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从中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丰
富见闻,引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了解海龟是怎
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把握文章主
要内容,体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4.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2.理解向导的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知道幼龟是怎样离巢入海的。
3.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海龟入海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 激情导入
同
学们,你们喜欢海龟吗?你们对小海龟有哪些了
解?(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讲述。)你们想知道海龟是怎
样离
巢进入大海的吗?(播放多媒体课件。)在幼龟入海时,一个极
大的危险是什么?(经过沙
滩,成为食肉鸟的美食。)可海龟有
自己战胜天敌的方法,而“我们”在其中却犯了一个极为愚
蠢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二 初读课文
1.请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3.思考:本文讲“我们”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4.质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三 汇报交流
1.生字、新词。
(1)字音。
啄(zhuó) 愚(yú) 巢穴(xué) 气喘吁吁(xū)
(2)字形。
“啄”不要少点。“幼”与“幻”要区别。“返”第四笔
是点。
(3)词义。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鱼贯而出:贯,连接,连续。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去。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
免
祸患,为常人所不及。踌躇:犹豫。文中指幼龟探头出穴,欲
出又止,侦察外面是否安全的样
子。
2.本文讲了“我”和同伴及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
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
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当“我
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
要向
导把幼龟抱向大海。结果巢中幼龟以为外面安全,鱼贯
而出。“我们”虽然尽力拯救了一些幼龟,仍有许
多幼龟成为
食肉鸟的口中食,“我们”十分悔恨。
3.质疑解疑。
四 理清层次
按事情发展顺序:事情的开始(看海龟离巢入海)、发生
(探头的幼龟遇危险,向导救援)、发
展(群龟鱼贯而出,被食,
“我们”极力拯救)和结果(“我们”很悔恨)。
五 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有感情地朗
读、对比体验、换位
思考等过程,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要紧
扣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句子的含义,把握人物的感情变化,感悟自然之道。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2.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3.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把默读课文时要思考的问题制成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
br>1.读题目,想一想,“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怎
样理解题目?(自然界有其自身的
规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说说本课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幼龟从巢里出来进
入大海
的规律。)幼龟进入大海,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自我
保护的方法,而“我们”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
事,“我们”
做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浏览第3~7自然段,概括“我们”做了一件什么<
br>事。(“我们”发现幼龟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头时,不顾向导
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回大海,结果
巢里的幼龟鱼贯而出,被
食肉鸟当成了美餐。)
3.你怎样概括一件事的内容?(文章按事情
发展的顺序
叙述,因此概括也应交代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起因、经过和结果。在仔细读课文后,把六要素想清楚,再连
起来叙述顺畅。即“读文想六要素连顺畅”。)
二 默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
感受。
思考:(出示幻灯片)
(1)“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为什么?
(2)向导怎么说,怎么做?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2.小组交流,提出疑问。
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
①看见探头幼龟遇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指
导朗读,读出危险及焦急的心情 。)
原因是爱护幼龟,担心它受伤害,但不懂它入海的基本
规律。
②不顾向导的劝阻,执意要向导把幼龟抱进大海。(读出
急切的心情。)
原因是急切地、不顾一切地想救幼龟,丝毫没有从动物
自身的规律去思考。
(2)联
系下文,你知道幼龟入海的规律了吗?“我们”这
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由焦急变为被眼前的景象
所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惊。轻声读,体会“我们”震惊的心情。
①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
是这样的。”(向导觉得这是自然规律
,幼龟防御天敌一定有
自我保护的办法,不能人为地去改变。)
②向导在“见死不救”的呼喊
中,不情愿地把幼龟抱进
大海。(向导也是没办法,明知这样做不好,可经不住众人的
指责。不
过,向导应该和众人讲清楚,这样也许会避免对幼龟
造成的伤害。)
③假如你就是那位向导,
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急切想
救小海龟的人讲清原因呢?(自己准备,再请两人说。)
4.朗读第8自然段,体会主题。
(1)“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致
海龟受到巨大的伤害,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救海
龟,但“我们”的内心仍是悔恨至
极。读第8自然段,从哪儿
看出“我们”的心情?(低着头,慢慢地走。)
(2)“我们”的
内心会想什么?(无知;好心办坏事;不按
自然规律办事,只能把事办糟;自然现象神秘莫测,不知道就
不能乱加干涉。)
(3)向导由“若无其事”到“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
么样?(悲叹。)
把悲叹换个词。(伤叹,慨叹,哀叹。)
悲(幼龟的惨死)
叹(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规律,应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责罚)
(4)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六、
十条。
第四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
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第六条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
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第十条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
野生动物的主要生
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国家和地方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三
总结全文,引导学生综合性学习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的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我们
必须遵循,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你愿意更多地了解自
然吗?那就赶快行动吧!
2.观察大自
然(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收集资料,调
查访问,动手实验等,还可以进行创造发明,在班会上进行
展
示。
课堂作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判断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1)“啄木鸟”的“啄”应读“zhuó”。( )
(2)“愚不可及”的“愚”应读“yú”。( )
(3)幼龟一般在三四月份离巢而出,爬向大海。 (✕)
(4)幼龟入海最危险的是在经过沙滩时,易成为食肉鸟
的美食。( )
2.你还了解哪些“自然之道”?请简单写下来。
例如:人们为保护羊不被狼吃掉,大肆屠杀狼;羊失去了
天敌,身体素质下降,反而大批死亡。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十、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懂得要自觉地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
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认识本课生字。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及原因。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
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4.学习《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概况》。
重点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自学提示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质疑释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黄河
流域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后
来黄河变了。那么,
它是怎样变化的呢?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怎样变
化,变化原因
,怎样治理。)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幻灯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查字典理解: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
水土流失。
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的治
理方案是什么?
4.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
启发?
三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四 老师点拨,解答疑问
1.黄河变化: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
乃至黄河流
域自然条件很好。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后来黄河变
得凶猛暴烈起来,经常决
口、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
难。
2.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
土本
身结构松散,二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两方面原因的关系: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土流
失,使
得农作物减产;而农作物减产,人类就会多开垦荒地;开荒越
多,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
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治理方案:
①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②保护好森林资源,
尽
快恢复植被。③合理规划利用土地。④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小结。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这
里曾
经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黄河发生了
变化,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自然环境的变化
,造成水土流
失和农作物减产,而人口的增长,使得人们更多地开发荒地,
水土流失就更加严重
了。为了治理黄河,科学家设计了许多
方案,保护森林、恢复植被、兴修水利、合理利用土地,黄河变好一定会成为现实。
5.给人类的教训及启发。
6.
学习《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概况》。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防沙
治沙法》并决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林
业法制建设中的一件
大事,也是我国防沙治沙史上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从此步入法
制化轨道。
五 朗读训练,深入体会
1.练习朗读使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同桌互读互评。
六 引导搜集资料,激发责任感
1.这篇课文通过对黄河变化
的过程及原因的描述,使我
们知道了要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黄河治理
不仅是科
学家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请你搜集有关黄河
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好吗?我们将以治理黄
河方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的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2.介绍搜集资料的方法。
上网,看电视、图书、报纸、杂志,参观等。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关键词
句,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黄河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给我们的反思是
沉重的。教师可
引导学生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而受到惩罚的
例子,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激起学生强烈的、
自觉的环保意识,以及民族的忧患意识。
课堂作业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气候温暖 土地肥沃 道理深刻
森林茂密 结构松散 泥沙沉积
2.给加点字注音。
祸(huò)河 乃(nǎi)至 江淮(huái)
媲美(pì) 繁衍(yǎn) 不迭(dié)
3.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
的责任,你打算怎样做?请写下来。
可以先从自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不使用无法降解的塑
料购物袋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十一、蝙蝠和雷达
教学要求
1.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
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
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不愧为
我们人类的老师,它蕴藏着无穷
无尽的奥秘,带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人类的许多
发明
创造,都是从自然界的生物身上受到的启发。你们都知
道哪些这样的发明?(潜水艇受鱼的潜水特点发明
;飞机根据
鸟儿飞行的特点发明;建筑师受蜂巢结构的启发设计建筑
等。)人们仿照生物的某些
功能进行研究创造的科学称为仿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学。
二 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新词。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三 小组交流
四 集体汇报
重点提示:
1.生字。
(1)字音:蝙读biān;捕读bǔ不读pǔ;锐读ruì;荧读
yíng不读yín。
(2)字形:“揭”最后一笔是竖折。
2.新词。
敏锐:这里指眼睛看得很清,反应很快。
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率(20000赫兹
)的声波。
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
性。
雷达: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3.主要内容。
讲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秘,从中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安全航行。
五 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分段读课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飞机夜间飞行的现象,提
出它怎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揭开了
蝙蝠夜间飞行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科学家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原
理,设计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
的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的过
程及揭示的秘密。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教具准备
蝙蝠图片,课后第三题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朗读,引发疑问
1
.老师激情朗读或背诵第一自然段,问同学们看到这一
景象有什么疑问。(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
飞行呢?)
2.由飞机引出蝙蝠介绍蝙蝠,引发疑问。
(1)出示蝙蝠图片,结合课外资料和课本上第3自然段介
绍蝙蝠。
哺乳动物,头
部、身体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
的膜。它在夜间飞行的时候,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
br>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
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2)见到蝙蝠在夜间能如此飞行,你有什么疑问
吗?(是它的眼睛敏锐,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吗?)
二 介绍试验,解释疑问
1.导入: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人们由蝙蝠的夜行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了疑问,引发思考。为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
就做了三次试验。每次试验的准备、经过、结果是什么,最
后的结论又是什么?
请你以科学家的身份,介绍三次试验的过程及结论。
2.小组准备,合理分工,介绍清晰。
3.汇报交流。
4.引发疑问: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
是用嘴和
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面对这样的结论,你又有什
么思考?(它们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三 画图展示,引发疑问
1.同学们,课文哪一自然段介绍了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
起来探路的?(第7自然段。)
2.默读第7自然段,用简单的图画说明蝙蝠飞行的秘密。
3.明白了这一秘密后,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怎样
想?(怎样使飞机也具有这一功能?)
四 引发想象,明确雷达的工作原理
1.假如你是飞机设计师,你会怎样把蝙蝠夜间飞行的功
能运用到飞机上呢?(飞机也能发出一种波,遇障碍返回时,
飞机又能接受这种波,使飞行员看
到是否有障碍物。)
2.科学家发明的雷达,就完成了这一使命。雷达是怎样
工作的呢?读第
8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幻灯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五 回顾全文,激发创造欲望
1.同学们,科学家就是在大自然的现象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进行发明创造的。你能从动物身上获得
提示,设计一项小发明吗?相信你也能成
为一个小小仿生学
家。
2.学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吗?(科学
家
通过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发明了雷达,解决
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
2.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
如:横七竖八
五颜六色 十拿九稳
一清二楚 五湖四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读课文的第7、8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蝙
蝠探路的方法: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
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
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飞机上的雷达相当于蝙蝠的嘴,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
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
耳朵。
(3)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我还知道
潜水艇是人们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的。
4.蝙蝠是兽类还是禽类呢?快跟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
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十二、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
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2.认识本课生字。
3.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
示和启发,能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森林动植物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科学
家探究蝙蝠飞行的奥秘,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
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
以充当
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请读下面这篇课文。
二 初读课文
1.请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看看每篇短文都写了什么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 小组交流
四 集体汇报
重点提示:
1.字音:
“扫帚”,“扫”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ào,“帚”读zh
ǒu,在词语中,应读轻声。
2.字形:
腐——府 壤——嚷 翼——冀 鲸——惊
3.《“打扫”森林》
写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
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破
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把森林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写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
示,进行发明创造。
五
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体会深的词语。
2.集体交流。
(1)《“打扫”森林》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
保持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森林里的动植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读第5自然段,用图表示。
森林中动植
物联系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林务官新官上任,想做出些成绩,除尽败叶野草,砍矮树,
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呢?看图示推理叙述。你还知道自然界中
哪些相联系的事物呢?
小
结:看来自然界的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要很好地掌握它们,合理地利用它们,不能只凭
主观臆
断,才不会好心办坏事。
(2)《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
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
br>科学家从蜻蜓、鲸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解决了什么问
题?你还知道哪些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例
子?
六 抄抄写写
1.抄写好句。
2.写出自己读后的体会。
板书设计
课堂作业
1.填上合适的词语。
(捕食)害虫
(解决)问题 (发明)飞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咬食)树叶
(花费)精力 (保护)森林
2.照样子,写词语。
光秃秃 美滋滋 白花花 乐呵呵
又宽敞又干净 又调皮又可爱 又老实又厚道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科学家
发现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
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解决了飞机机<
br>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问题。
(2)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
想的“流线型”,而这种外形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工程
师设计船体模仿鲸的形体,解决了轮船航行速
度慢的问题。
4.你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吗?你有什么好的方
法呢?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语文园地三
教学要求
1.拓展视野,培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实
践、创新的意识。
2.进行“口语交际·习作”的训练。积累一些谚语。
3.培养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遣词造句的能
力。提高动手操作、顺利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口语交际及习作指导。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2.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3.进一步激发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准备好幻灯机或多媒体,以便学生在展示时用,黑板布
置“大自然——人类的老师”。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大自然,了解了<
br>大自然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知道了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律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它们具有许多
特殊的功能,给人类许多启发,帮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同学
们,你们搜集了大量自然界给人类启示的资
料,今天我们就
来充分地展示一下,深入地认识一下我们这位可敬的老师—
—大自然!
二 小组交流
1.每个人说说自己搜集的是哪方面的资料,是怎样给人
类以启示的,
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发明
创造的事例,也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
,
想发明什么。
2.组内发言时,其他人要认真听,不正确的地方可以适
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
全班汇报
1.从每组同学中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2.听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对介绍不够清楚的地方
可以提出建议。
3.台上同学即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虚心接受别人的
建议。
(台下同学及老师也可以解答问题。)
四 小结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让我们去
投奔大自然,探索其
中的奥秘吧。大自然会以宽广的胸怀欢迎我们,成为我们智
慧的源泉,成为
我们亲密的伙伴,成为我们幸福美丽的家园。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习作,结合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活动经过或
心得。
2.培养先想后写的习惯,提高表达的条理性。
3.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导入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各自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启示的资料,也有同学介绍了通过自己观察动植物
而受到的启发,真是丰富多彩。同学们积
极探索的热情、合
作互助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一定
给彼此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现在,我们就来把这一活动某一
方面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二 引导写作
1.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①写自己的发现。
②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
(2)要求: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修改。
2.指导写自己的发现。
(1)内容:交代清楚观察什么;进行了怎样的观察或试验;
了解了什么特点或功能;可以解决人类生活的哪些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顺序:
①提出问题。
②从某种事物中得到启示写具体。
③怎样解决问题。
3.指导写活动经过。
(1)目的: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2)顺序:
①时间、地点、组织什么活动。
②经过:(重点)
③活动结束,大家的心情,你的收获。
4.指导写心得(观后感)。
(1)中心:呼唤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
(2)顺序:
①组织什么活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②简单介绍活动的经过。
③就你
感受最深的一方面谈谈你的想法。可结合社会现
实,也可结合自己的打算等。(重点介绍。)
④呼唤人们遵循自然规律,热爱自然,发现探索自然。
三
自己思考,想想你的思路应该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四 写草稿,老师巡视
五
师生共改一篇中等学生的作文,同桌互读互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的内容。
2.提高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分别读每组句子,体会句子有无带点词语表情达意的
不同。
第一组:加上“终于”,表明科学家的研究非常艰辛,时
间漫长,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也体现了科学家
锲而不舍、坚韧
不拔的精神。
第二组:加上“根本”,说明海龟受伤害完全是由于“我
们”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的。
第三组:加上“居然”,难以相信的程度就更深了。
2.再读一读,加深体会。在语言表达中,要想加强表达效
果,可以加上一些表示程度的词语。
二 日积月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激情导入。
培根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
谚语中找到。”我们中华民
族的谚语很多,它是民间口头语言
的精华。请你快快读读下面的谚语吧,看看它是怎样体现我
们
中华民族的天才和智慧的。
2.读谚语,说意思,谈体会。
第一句是与农时有关的。第二至第六句是与气象有关的。
第二句:早晨有朝霞天气不好,不要
出远门;有晚霞时,
第二天肯定是一个大晴天,可以出远门。
3.互读互背,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 展示台
1.由班委会组织,进行“走进大自然”的展示。
(1)展板,可以将搜集的资料图片分类展示。
(2)展示台,将同学的发明以图片和实物介绍的方式陈
列。
(3)好书推荐:将有关的好书籍推荐出来,供同学们借阅。
2.合理分工,定时完成。
3.进行小结,总结得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