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662次浏览
2020年08月31日 10: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短信笑话-中秋节祝福语短信



2018-2019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 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激趣导入
1、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 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
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释题,简介背景
1、 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 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
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 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
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
自由吟读
1、 学生边渎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
问。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
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1、 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
巧妙。
(用 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
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 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



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 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
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
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
遥看,所 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举从一只
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 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
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
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课外积累
1、 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3、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 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
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读课文,理解内容
1、
2、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 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
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4、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
首词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 江南春天的赞美。那
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
曾 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 春回大地
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
加艳丽,春暖 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
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 ‘‘字形容春水深碧。
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
景 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人舒缓回 忆,“日出”句
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
又像 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2 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初步认识分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 自然的美,体会
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 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
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



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
山水吧。
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
同学、老师。
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汀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 投入自
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问。
品渎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
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
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丈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
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 水的“绿”和“纯”。翡翠:
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 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
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 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
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
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 br>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
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 )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
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 背诵。
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方。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
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



连 „„”,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
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 似火”。
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
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 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
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
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
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 石嶙峋”,指导学生
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
思即“ 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
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门已体会“ 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
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
画中游”。
a、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



“连绵不断”,接连不断。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b .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
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 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
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 水
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 象“这样的U1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
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这种
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 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
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 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
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
号的书写。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了解按一定顺序阅读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5、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揭示课题,初识课文
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 那里有一
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
览。
听朗读录音。
说说跟着作者游了一趟双龙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
1、导语:“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
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
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 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
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 以引导学生
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
导读顺,引导 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3、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6名学生来读对应的段落,注意不



多读也不少读)
课堂作业
1、认读生字、生词并书写,遇到疑问随时发问。
2、随机利用搜集的资料介绍双龙洞的石灰质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钟乳、
石笋。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
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1、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 心情。
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 ,春末的
景致不断扑人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下山中的春色吧!
这是映山红 ,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
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色彩多明艳 啊。
3、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丈词的妙用)
讨论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春光美”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怎
么来概括呢?
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洞,可用“宽”“高”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在简图
上补板书:宽、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
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
感。
3、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
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 一定不觉得拥挤)
4、这里作者又—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导,作者顺着溪流游览。现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
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1、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齐读。


2、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
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 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
孔隙呢?
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 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
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3、默读第五白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过孔隙是怎样的情形、怎样
的心情?
谁来读读,读出作者的感觉、心情。
你觉得哪些语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这种紧张的心情,能把它背出
来吗?
复述或者背诵这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1、联系上文引入新课
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
船而行的惊险,终于 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
子。
“蜿蜒”是怎样的?据字形释义,再观看课件,让学生作描述。
2、结合课件(或图片),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



什么?除了课文写到的,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A、学生小组内交流评议,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 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
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 br>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来表 明
观看顺序,读一读,感觉这样写条理就比较清楚了。
B.指名看着图像,试着给图配音,描述洞内景象。
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 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
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 自
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组读课文。
质疑问难
推荐课外阅读
像这样的课文,记录了作者游览过的地方,你读了,仿佛跟着作者在游览观光,这就是游记,你喜欢读吗?都读过哪些游记?你都摘记了
精彩语段吗?能背记这些精彩 语段吗?
课堂作业
1、背诵、摘录精彩语句。
2、指导造句:
时而„„时而„„(引导体会在描写景物、事物的形态变化时可



以运用,举例提示:“大海时而„„”,“舞蹈动作时而„„”,“我的
心情„„,’等)
即使„„也„„(读课文范句,体会分句间转折的意思,然后教师
或学生示范造句,指导仿造)
3、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景象奇异
金华一罗店一路上一洞口一外洞一孔隙——内洞
宽 高大 窄小 黑大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4* 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过程
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
吗?(让学生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
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
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
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



受。
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词语好在哪 里?
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
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 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
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 br>“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班级交流
各小组 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
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 自
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
师、同学交流,这样, “足不出产,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
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
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
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 ,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
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
记录。比如:去的时 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
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
妥当,咱们就听从他 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
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
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 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
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 些
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氛)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 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
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
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
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 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
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
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



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
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 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
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
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
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 。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 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
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第一单元考试
(一课时)


试卷讲评
(一课时)


5 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
词语:财富、修理厂、名 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
存根、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懂得“一个人只要
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
的含义。
课前准备



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第一课时
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1、导人:齐读一句名言:(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位
普通的母亲
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
内容?
(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
题”)
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学习三一五自然段
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
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1、自读三一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晶析词句。
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
b.品读句子: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
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 被他赶了下来。”
揣摩人物心理: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



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
标记的彩票中了奖)
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
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c、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人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配乐投
影)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
盾极了:

D、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六~八自然段
1、默 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
回到家里,他又做厂些什么?
2、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
(父亲把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r字的痕迹)
3、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深人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 ,并用自己一个人
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
什么 ?能对同学们说说吗?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1.昧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2.对
家庭的责任感)



4、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a、出示配图朗读投影。(同学们,文中的我 因百般喜爱这辆车,而
又担心失去这辆车,竟委屈得差点流泪了)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b.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下车 。理由是什么?(因为库伯是
有钱人,我们家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由成立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再次引入情境,小组讨论。
语言引入 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着父亲那本想留下车的欲望。同
学们,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亲,面对 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
的儿子,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5、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一位家境贫穷,靠自己一个 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
六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 br>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
心来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第二课时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1、朗读。(出示投影)



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
呢?
2、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a、朗读思考: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 这里,我也被搞得“迷
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
这 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b.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
词。(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诚信)
c、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的
商业交往及生活交 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
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想象拓展
1、学到这里,同学 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了,惟有这
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 遗憾呀!我们能否在
文中某个地方补出父亲可能说的话?
2、同学们,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 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町能
说了哪些话,请写出来。
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
(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



请齐读最后一段)
2、齐读中心句。(投影)
总结拓展
1、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做修改写下 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
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上的富有—XXX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6* 万 年 牢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课前准备
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6)、闷(men)、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
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于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
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 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 小节,体会父亲
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
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



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 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
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 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 量好习‘赢
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
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7 尊 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
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 理。
教学重难点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
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 ,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
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 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
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 食物,赢得了做
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
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
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
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
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
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
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
让学生读 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
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 ,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8* 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入与人之间多一些
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入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 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
些 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
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
注。
3、学生交 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
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 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
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
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减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
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



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
在家;班上的一个同 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
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
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 ,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
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
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
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 ,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
“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 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
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
不说假话。
2 、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
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也可以是 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
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
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
例。


第二单元考试
(一课时)




试卷讲评
(一课时)
9 自然之道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
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 br>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
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
1.生字新词。
2.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 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
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 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
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
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 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
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难 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 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
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
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 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
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



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
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 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
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 评
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 语,如“焦急”“若
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
的表 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
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 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
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
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 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
“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 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
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
受到伤害。”
6、感悟 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
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 。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
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 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
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
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
式地说一说,最后小 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 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
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
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 密、土地肥沃的
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 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 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
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
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
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 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
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
河道、悬河、河段、河床” ,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
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
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



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 谈从课
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
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 br>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 “展示台”
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
方的有关政策、 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
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 动。


11 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 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
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 、荧光屏、横
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 飞行与蝙蝠
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第一课时
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
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 和雷达》。(板书课题)
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
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 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
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 ,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
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 起来
归纳的。



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指名 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
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 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
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蝙蝠眼睛蒙把蝙蝠的耳朵塞把蝙蝠的嘴巴封
上,让它在拉有上。
许多绳子系有铃

铛的屋子里飞。
住。

试验结果

铃铛一个也没蝙蝠到处乱撞,蝙蝠到处乱撞,
响,绳子一根也铃铛响个不停。 铃铛响个不停。
没碰着。
试验结论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
探路的。
3、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4、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再
指名上台介绍。
5、小结:
a、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
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



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
范写生字,练写字词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 ,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
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 二,字要写
得匀称整洁。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 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
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
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卜述问题。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
波”,一生当障碍物。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a、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下列图示供参考)
嘴巴 超声波 障 天线 无线电



波 障


反射 物 反射

耳朵 荧光屏
(蝙 蝠) (雷
达)
b、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
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 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
料,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 习,
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12* 大自然的启示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 以警示和
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师生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



料。
3、教师制作“大自然的启示”专题网页。上课前将学生带入网络课
堂。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联系引入,板书课题。
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
么?
2、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
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
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
查指导。
2、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 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
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酎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精读研讨,交流收获
交流的重点是以 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
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 合起来,但要



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 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
自然的生态平衡。”可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
等方式理解。
增 增 增
枯枝败叶 土壤肥力 森林、灌木、野草 昆虫、
鸟类、兽类
强 多 吃 多
害虫 捕食

吃、咬、钻
灌木砍了野草锄了 鸟儿飞了 害虫逞凶 树林
毁灭

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町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 ,
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
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 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
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 流相关资
料,畅谈受到的启发。
回读小结,延伸拓展
1、朗读全文,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
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 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
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
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
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
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于乌龟壳,从
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 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 少数动物种类。1859
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
狼 、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
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 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
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 了荒漠,
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
们对兔子的逞凶束 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
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 样澳大利亚的农
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
动物与动物 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的关系,哪个环节上
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 来灾害。
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c S己对大自
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
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
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
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
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 激
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
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 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
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 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
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 一支歌曲。
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 组织自己的语
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夸。教师巡
回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 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
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 意不
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



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讲
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 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
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
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 br>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
病的地方,错别字词订 正写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



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
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
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 同的,但每组里
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
意这样的 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
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
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
的气象谚语。
布置思考作业
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

第五课时 展示台
课前准备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各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
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报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
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p语交际、习作”进行)
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在年级、校园内或社区内展出)
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专栏。
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
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好各组小组长的作
用。
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
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 ”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或者精神激励。
推介成果
教师向相关少儿报刊推荐学生 的习作与创意,抓住各级各类“科技
节”“发明创新大赛”等时机推荐学生的突出成果。


第三单元考试



(一课时)


试卷讲评
(一课时)
13 夜莺的歌声
学习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
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 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
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
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 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
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4、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过渡:体态小 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
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 走进1941年的苏
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
课题)
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
4、交流读后印象。
精读课文
1、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 莺形象便清晰地跃人
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
勇敢的 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2、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3、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 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
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 怎么想。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
1、交流、讨论内容。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
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 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
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 兽来
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 甩地打着路旁的树
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
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
又穿着那件绿上衣, 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



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2、交流讨论方法。
逐句 讨论交流。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
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 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
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朗读升华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
受?
2、是呀, 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
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3、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安排作业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14* 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1、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 苇、苇絮、打捞、
脊背、枕头、防备”等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
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1、了解我国抗日战争的有关情况。
2、准备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供学生选读。 3、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试着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
教学过程



感悟英雄本色——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
么。
3、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欣赏英雄本色——理解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段
1、读课文,找出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子。
2、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 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
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
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1、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
阅读,准备召开“小英
雄故事会”。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学习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



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
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
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
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 面。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着。可是,你知 道吗?这样安定
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
硝烟。
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3、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4、过渡:是啊!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 地在祈盼和平的降
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老
师想 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



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
声吧。(出示课题)
重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
重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 中哪
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 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
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
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 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予,
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
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a、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b、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
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c、指导朗读。
(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 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
了他的征衣,腕上的 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
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 听见了,全世界都听



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a、朗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如果当时你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
(语段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
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 了宝贵的生伞。他的死是
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
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
士。)
a、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b、“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 利先生给予了
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
行动中体现了 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5、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伴随着音乐,让 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
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
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
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 些句子让你
觉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 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 胁着娇嫩的“和平之
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
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
在,“和平之花”就容 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一—今天,我们中国
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 区还弥漫着战
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 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孩子,
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 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
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 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l
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
许多人还不到ll岁。)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 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
龄却要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7、成千 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
拥有的幸福和欢乐。正因为这样,作者在 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
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
的感受。
指导实践,升华情感
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 封信。那么,
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对和平的期盼。 让我们再来读一
读课文最后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学生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一段。
课外延伸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 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和平、
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 br>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
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 。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



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心愿!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了解伊拉克战争或其他中东战争情况。
2、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如沙漠本来的情景与战争的情
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
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
正祈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
互相检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亡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可以
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示范
(根据对学 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
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 空”的描写一节,指



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
的?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 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
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自主阅读
1、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升华总结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通过看图说话,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
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5、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2、搜集新闻。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 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
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
些 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
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
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 br>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
多得!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
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
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5、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 多积累
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触景生情
1、播放残酷的战争录像,然后定格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2、启发谈话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照片是1937年8
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 ,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真情表达



1、提出要求: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
和想到的写下来。
2、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
什么哭?他的父母在 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
怎样?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
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
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 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
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 捷的途径,让我们随
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



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
新闻发布会吧!
前期准备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
持人。
b、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c、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d、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
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e、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2、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
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 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 他为“最佳
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
“最佳新闻”等 。我知道大家都收集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收集资料
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现在,我们 就请同学们根据以
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共同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
上有好 的表现。
3、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
活”“其他”这 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



导。
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1、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
等。
7、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师生总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 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 。像这
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
种活动锻炼自己,提 高自己。


第四单元考试
(一课时)




试卷讲评
(一课时)



17 触摸春天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凑写“浓郁、 流连、小径,穿梭、
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
弧线、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
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
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
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
命的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
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 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
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 人
故事。
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人: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
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
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
空白与单调;生命也
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
己的春天。(板书:触
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
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
的感受。
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白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 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
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
学生在书中画出,暂时不做讨论)
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
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
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
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和体会。(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 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
感悟)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
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1、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读文,你对盲女孩



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
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I: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实际谈出自己的深层体 会)
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1、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慑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 世界
所震撼。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
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教师引
导读的学生谈一谈 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还要引导听的学生进行评议或
提问,如为什么读这部分,为什么这样读)
3、把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 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够用
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 种
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
学们自读“阅读链接” 中的内容。
2、全班交流:“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3、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做相应的补充
介绍)
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 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
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18* 永生的眼睛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
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
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
质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3、小调查:问问你身边的人们,他们对 器官捐献的事情了解多少?他
们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教学过程
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1、教师导人:《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
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
亮的眼睛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投影出示)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
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 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
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 等
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
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



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
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 ,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
丧失生命。
2、看了这两段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 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后
捐献器官或遗体,你会同意吗?你是否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或
遗体 ?
熟读精思,探究文本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 学
们学习之后一定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看法。
2、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3、仔细阅读,边读边把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从这些句子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学习。
5、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研读:
研读重点: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研读重点: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a、投影出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
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 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
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从以下几方面谈
谈自己的感悟:你可以 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



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
b、投影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 并像温
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
起了作用,你们会 为我自豪!
引导学生讨论: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
c、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
悟。
研读重点: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a、引导学生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
什么?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6、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 们轻声
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没有想到,仅仅 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
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 事故中丧生
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
会有多么痛苦吗 !”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信上写道:“角 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
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话的 纪念,并有幸分
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



烁着骄傲的光芒。
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1、评价人物: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之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
进一步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美,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2、评价作品: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
足,应如何修改?
鼓励学生从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角度进行大胆评议,
发表不同看法。
交流体会,延伸课外
学完课文,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新的体会?你打算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
器官捐献的意义。


19 生命 生命
学习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 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
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 撼、糟
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
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前准备
1、搜集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2、预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谈话导人: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 子,不料过了一些日
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
相信 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
什么?
2、简介作者:台湾著 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
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 不能举,手不能抬,
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
非常 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
感悟。
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
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



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 快又多,
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
利。
3 、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
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力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br>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
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1、自读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晶读,把自己的感情写在
旁边。
2、 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
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 制、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
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
一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
生正 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
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吟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反复诵读。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
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
读表达出来。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
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 己的学
习收获。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 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
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
诀。
2、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
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
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3、积累名言:
a、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



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
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 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
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b、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
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20* 花的勇气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哪
些要求。
2、全班交流,明确阅读要求。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
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
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变化。
2、投影出示,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 ,因
为 ;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 ,因
为 ;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 ,因为 ;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 ,因为 ;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 ,因
为 。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主研读:
a、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
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旁边。
b、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就某
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己见。
感情朗读,交流感悟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
人情入境地朗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
2、读了这 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
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积累语言,拓展阅读
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语段或词语。
2、这篇课文选自当 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
面》,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这篇优美的散文。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 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
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 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
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
解 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
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
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
认真、安静地倾听。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



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意见。


第二、三课时 习 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 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
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 加工整理,写下
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
己感受最深 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
以是片断。教师引导
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 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
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 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
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 时代背
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
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 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
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
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
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一—一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



个成语的体会。
3、

第五单元考试
(一课时)

试卷讲评
(一课时)

21 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
音字“冠”“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
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有关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
第一课时

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 诗意的田园生活吗?今天,老
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
音和形;“冠”“率”的音、形 、义。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
样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 的一处乡村风景,
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 独
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写写生字,记记新词
chao shi mi tang
l· 归( ) 装( ) ( )食 ( )若
2. guan lu
冠 率
guan shuai

幼儿园家长会流程-锦州人事信息网


销售助理岗位职责-社区居委会职责


中央音乐学院分数线-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伊斯兰教禁忌-李娜法网夺冠


有关雷锋的作文-实践总结


广东高考改革-描写母爱的散文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教师节慰问


2014高考-三年级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