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上海大专学校-张晓风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
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
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时间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
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
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 要持之以恒。
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
、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
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
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
1 56
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
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
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五、作业: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及时修补
1.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
生
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
行动绿化祖国的
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具准备:挂图、录音、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
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2 56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和煦是什么意思?
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植树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纠正学生的读音。
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段、(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段、(2-6)讲植树的重要。
三段、(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5、细读3-6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
6、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
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
幸福健康。”
3 56
B、
“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
路”外树木还有
哪些好处?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
,说说什么是“绿色的
希望”
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
朋友一起去植
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齐读第7段。
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
2.指导朗读技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六、布置作业 <
br>1、背诵课文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
介绍
。
板书计划: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2.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
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
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
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
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
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脉络,做到读准字
音,读
通句子。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4 56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投影片(第一自然段第二举、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
-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
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2、组词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目的:运用各种形式来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敬业的精
神。
一、新课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
56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
物候观测
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
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
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之
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四、(学习第7---14自然段)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
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
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
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
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
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
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
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
”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
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
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第三课时
目的: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
事物变化的规律。
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一、复习
指名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段。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
,也不
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6 56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三、通读全文,总结课文,指导应用。
1、自由朗读课文。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
3、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
花开,第一声蛙鸣,
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
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
,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
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五、练写片段指导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1)每人说一段话便独立成一个自然段。
(2)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2、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说。
3、将自己与别人的对话创造性地记录下来注意书写格式。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析疑。
5、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六、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自豪)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肯定)地说:“是。”
3.燕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训练学
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能力。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
3、积累好词佳句。激
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
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7 56
教学重点: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学会按顺
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
间连着几痕细
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人新课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
,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
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
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
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
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
章。(板书课题:l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
顺。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议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
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
子的。)
(
2)在议答燕子每个方面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
喜欢的理由,
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议答理解相应的段落。
4、汇报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
br>(1)“我非常喜欢小燕子的外形,因为它长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
剪刀似的尾巴,看起来是那么活泼可爱”。
(2)“凑”是什么意思?(几个方面合起来。)
(3)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
件,通过
电视屏幕显示小燕子外形图。(边叙述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图
中燕子浑身乌黑的羽毛
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
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个部
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
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4)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5)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指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在学生议答中,教师完成如下板书:
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形状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一种美感,有助于学
8
56
生体会到春景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4、指导感情朗读。
三、探究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
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让学生将课本翻开,将其想像
成燕子的一对翅膀
,将桌面想像成湖面,模拟燕子飞行。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插图,唤
起头脑中有关鸟儿飞行的记忆表
象,仔细揣摩,互相纠正。正确的做法应是:轻轻扇两下“双
翼”,然后展开,快速均匀地向前滑行,再
将书的一端点一下桌面。这样学生就深刻地理解
了“掠”字的含义。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3)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4)教师在两组线上再分别添上几笔: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5)理解“春天的赞歌”
,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
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教育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自由创造
1、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尤其
是学了本课后,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可爱的燕子的形象,你
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
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
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2、“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以上两题选择一题)
七、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倦”、“添”等字。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4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了解两首古诗《春日偶成》的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会熟练背诵古诗。
2、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3、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
9 56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
寄托
了讽喻之意。
(3)一二句写今:
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
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
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4)三四句吊古:
南朝
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
十寺,还有多少佛
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这
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
快心情。
2、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3、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
为他像少年人一
样偷闲贪玩呢?
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江南春》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
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
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晓》、《咏柳》等。
二、学习古诗《江南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习生字词
(1)自己读
(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
(3)需要理解的词语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读诗句
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
读。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
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10 56
在江南一带,到
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
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5、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
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
7、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主要板书计划:
显示新本领
17苹果里的 横切苹果 创造力
“五角星”
深有感触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 抄写词语;
2 多音字组词;
3 造句;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5 听写词语。
课外:
1 查字典,解释带点字;
2 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
11 56
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
力。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
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
1.板书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Xian
hao qie
鲜 好 切
xian hao qie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名读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显示新本领
12 56
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
“我”想到了什么?板书:横切苹果
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指导朗读: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
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6.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
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说说第二层意思。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层的含义?
4.小结: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
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
“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
常规的思维方式。
2.讨论交流: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1.造句。
①魅力——
②清晰——
2.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而且苹果里
有(
)的“五角星”,这种( )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
就是( )
6最佳路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吆喝(hè)、看(k
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 56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
考、讨论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
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
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
走进迪斯尼”、“迪斯
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情意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
的价值。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阅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
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阅读课文3——7自然段,了解相关资料,阅读同题文章,联系生活实际,
寻
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
样的动画人物不
陌生。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格
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
事建筑研究40多年,
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
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
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
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
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
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
ān)管、
调转(diào 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
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
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
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
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
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
思绪。(遇到难题)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获
得启示)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完成设计)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获得最佳)
分排分段朗读课文。
14 56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
前,“白雪公
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这就是迪
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
“未来世界”“幻想世界
”“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
丰富而且有趣。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
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
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
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同学们
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
,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
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比起迪斯尼乐园的
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
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
(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
是有机组成部分;
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
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工
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6、指导朗
读。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
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3、阅读《创新的奇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
格罗培斯,对他
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齐读第一段。
二、继续阅读课文
阅读第二段(3——4)
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
么回事呢?自读
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
位老人那儿受到启
发?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
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
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15 56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
被尊重。
4、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
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可读读5、6自然段)
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
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
到启示。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
返回了巴黎,设
计了怎样的方案?他是怎么想的?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
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
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
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
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这些“优雅自然”的路
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
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说说你的见解。
▲这样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
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
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
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
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
却又“优雅自然”,
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
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
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
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
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因为格罗培斯是受当地农民卖葡萄的方
法而产生路径设计方案的,两者之间有一些共
同点,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最
佳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
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4、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延伸
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格罗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筑大师!
▲格罗培斯,你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16 56
▲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
发呢?联系生活
,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最佳路径
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7人类的老师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树
立爱科学、探
索科学奥秘的志向。
2.引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理解“雷达、原理、关键”等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
志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能做人类的老师?
二、理解课文:
1.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抽查识字效果。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2.读完课文,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3.学习链接:P111“仿生学”
4.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
文,边读边想,细
细地体会,填写表格。
5.汇报交流
老师 特点 启发
蝙蝠 超声波 雷达
鸟儿、蜻蜓 防颤 飞机
鲸 流线型 轮船
鸡蛋 薄壳结构 屋顶
大袋鼠 跳跃 越野汽车
贝壳 坚固 坦克
……
三、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
,但这还远远
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阅读《鼹鼠的启示》
(二)
17 5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
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
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
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
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
课
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
可
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
!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
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
论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18 56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
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
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 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
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
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奇思妙想
1
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好吗?
2 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 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
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板书 7
人类的老师
↑
自然界种种生物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
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
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
见
???”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
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
思?
2、自渎课文。
19 56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
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
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
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
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
动作、语言、神态等词
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20 56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
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
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
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
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
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
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
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
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
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 尊 恭 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六、板书设计:
21 56
8三顾茅庐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9祁黄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
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3 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1 抄写词语;
2 组词;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5 按原文填空;
6 听写词语。
课外: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
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
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画出词语,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22 56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从哪儿写到哪儿?
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2、指导复述。
一、复习。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板书:因病辞职。
4.练习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
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
公心,真是难得呀!”
2.齐读句子。
3.学生质疑,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23 56
四、学习第二段。
1.自读课文,思考:“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内举不避亲”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2.指名口述。
3.理解“外举不避仇”。
①引读体会悼公与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
从悼公的话中,体会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从祁黄羊的“想一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②导读第二次对话。
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4.理解“内举不避亲”。
①自读第8-11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②讨论交流。
从“只有”、“想了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是无奈而又慎重的决
定。
从悼公的惊讶神态和反问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出人意料的。
读好祁黄羊的话,理解祁黄羊举荐儿子的原因。
③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5.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课件出示画面)。
①自读第二段,记住有关内容。
②分组分配角色表演。
③指名两组当众表演评议。
6.小结:
①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再读末节。
五、指导复述。
1.回忆课文各段大意。
2.同桌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评议。
六、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统帅(shuai suai )兴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
祁黄羊举荐了()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为()着想
24 56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
2、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3、通过的故事,感受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积累性常规活动:
积累杜甫、李白的古诗。
二、开放性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要和大家一起
学习一篇新课文,结识一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
的古人,他叫公仪休。
1、出示公仪休图片及简介
2、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板书:齐读)公仪休拒收礼物。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
学过的课文完全
不同,把书翻开。
三、互动生成展开
(一)初读剧本,了解剧本知识
1、快速浏览,说说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交流
3、小结:课文就是一个独
幕剧的剧本(板书:独幕剧)。他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
物的对话。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
动等,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4、认识剧中其他两位人物:鲁国某大夫的管家公仪休的学生子明
说明:课伊始,就
让学生浏览课文,比较和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交代时间、地点、
人物。方括号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
动等。括号里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了解独幕剧
的特点,初步学会阅读剧本。
三、读通剧本,理解词语
剧本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1、轻声朗读剧本
要求:
(1)读准字音,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
重点理解:回味日夜操劳心满意足盛情恍然大悟无可奈何
说明: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立足点是学
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再初读课文时,
就让学生在组内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剧本中的有关词语,并能
在理解中加以积累
四、细读剧本,深入理解
1、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回味似的)鲤鱼的
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
条,一顿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读一读,演一演
2、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管家的主人为什么要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公仪休
呢?
25 56
出示管家说的
读一读,演一演
3、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为什么拒绝呢?他是怎么想的呢?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
运用文中的关联词,练习说话:他想:(),于是他()。
五、排演剧本,加深体会
1、请三名上台试演:一人演公仪休,一人演子明,一人演管家。
2、师生共评,并随机指导。
3、各小组分角色表演
说明: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参与,走进角色,走进历史,都当
一回剧中人。在排演过程
中,学生将各自的感悟、体验融入剧中,进一步体会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六、登台亮相,欣赏评议
(二)
教学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
礼物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课文,基础性诊断。
1、揭题,说说:从题目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通过预习,你发现本课有什么特点?
3、小结:介绍独幕剧的特点以及朗读注意点。
4、检查初读,正音,指导朗读。
5、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公仪休为什么不肯收下鲤鱼?
二、群体诊断与矫治。
1、设问;根据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交流,归纳筛选。问题大致如下:(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儿看出?(2)他为
什么拒收鲤鱼?
(3)公仪休是怎样拒收鲤鱼的?
三、精读感悟,发展性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的品格。
1、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圈画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味以及
自
我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对鱼的喜爱之情以及公仪休的见解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2、交流:相机出示公仪休的一段话,逐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理解。
A、可设计以下句式帮助理解。
(1)()我喜欢吃鱼,()不能收人家的鱼。
(2)()我收了人家的鱼,()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3)()照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4)()我犯了法,()吃不上鱼。
B、设问:公仪休不收鲤鱼就是为了“一直有鱼吃”吗?
出示:(5)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鱼,是因为()。
1、指导朗读,提示:根据括号里的提示
和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朗读出不同的
语气并加以动作表演,真切体会语言。
2、通读全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26 56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优化矫治。
1、提示:根据人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语气及神态练习表演。
2、学生自主性练习(自由组合合作练习)。
3、指名上台表演,群体诊断、矫治。
五、迁移练习,优化训练。
1、思考:子
明在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件事上明白了什么?又会怎么做?可以用表演的形
式或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
2、自主性练习。
3、交流,优化评讲。提示:表演或朗读时人物的语言、态度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和当
时环境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
“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
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
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
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
惧,身先
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
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
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
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
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
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
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27 56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
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
句
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
等词语,通过理解
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
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
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
“高风险”,
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6、学习1、8、9三个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
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8 56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12“番茄太阳”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番茄太阳”,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导入、初读课文。
1、老师先向你们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她叫卫宣利,是一个热爱写作的
人。可是,几
年前,由于一次车祸,她的双腿不幸瘫痪了。她还很年轻,对生活充满追求。对她来说,这
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从此之后他变得怎么样了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
从哪里可以看出阿姨的生活非常艰难?
3、你们能体会在这种
情况下,卫阿姨的心情吗?你说说看。你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好
吗,我们听听,你是不是真的体会到了。
4、好好的一个人,一下子失去了腿,成了残疾人,生活又是那么的艰难。我们可以想
象
得到,阿姨的心情是多么的绝望,多么的灰暗。课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写出了卫阿姨当时的
心情.哪个词?
我们再来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5、后来,卫阿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6、指名把这一段读一读。
7、卫阿姨的心情现在变得怎样?
8、是什么让卫阿姨的心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红红的番茄太阳到底指的是什么?请同
学们带着这两个问
题,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写番茄太阳的句子。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
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
1、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番茄太阳”?
2、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
。(多媒体出示: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
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3、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话。谁读一读?在你眼中,你觉得太阳真的很像番茄吗?
4、(像。圆圆的,红红的。经过小女孩这么一说,我们觉得太阳和番茄真的有点像。
可是生活中,我们
却从没有把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不像。太阳是很大的火球,番茄凉凉的,也不是很圆
。是啊,番茄,太阳,我们
从来没有把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难怪很多同学第一
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奇怪。既然不是非常的相象,
为什么明明会把太阳叫“番茄太阳”呢?
自由读课文2至13小节,想一想,明明是个怎样的
孩子,她为什么会把番茄和太阳联系在一起。从课文
中找出依据。
5、生读。
6、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是个盲童
生下来就什么也看不见。(书上怎么说)
在她的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是什么?(蔬菜)
为什么会是蔬菜呢?
29
56
我每次去菜场,总能看到爸爸拉着明明的手,教她认识各种蔬菜。谁把
这段话读
一读?(多媒体出示“那位年轻的父亲……圆圆的……))
指导朗读
爸爸妈妈以卖菜为生,没有时间陪明明出去玩。明明从早到晚就和爸爸妈妈一起
守着
摊位。对于她来说,她最熟悉的东西就是面前的黄瓜、豆角、番茄。在她能感觉、触摸
得到的东西中,番
茄和太阳是最想像的,所以,她把太阳称为“番茄太阳”。
△是个爱笑的孩子
你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来。
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在写明明的笑。
明明是一个多么爱笑的孩子,她的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快乐的笑。
加朗读指导,读出明明的乐观、开朗。
△是个漂亮的孩子
有多漂亮,读给大家听听。
这么漂亮的孩子,为什么却让人看着隐隐心疼呢?
7、明明在同学们的眼中是漂亮的,爱笑的一个小女孩,虽然她的世界一直是一片黑暗,
连太阳是什么样
子的都不知道,可是她依然有一颗热爱生活的童心,他的心和健康的孩子没
有什么两样。再出示并指导读
好第一处番茄太阳的句子。
此时,如果你就是心情灰暗的卫阿姨,看到比自己小这么多的孩子
,虽然和她一样
也残疾了,却那么的爱笑,那么乐观,那么富有美好的想象,你会怎么想?
8、是呀,正因为如此,卫阿姨每次看到明明,看到她的笑脸,不由自主地觉得那就是
最美的番茄太阳。
(出示14小节)
9、反复读一读这一小节,想想让我觉得明明的什么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仅仅是灿
烂的笑容吗?(对生活的好奇,热爱)谁来读?把你感悟到的读好,指名读。老师再引导:生活中身体的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残缺,明明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呀!谁再读。
再齐读
。
10、卫阿姨觉得明明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不仅仅是因为明明的乐观、热爱生活感染了
她,还是因为什么感染了她?默读课文15-17自然段。
11、谁来说说。
12、出示第16小节
13、谁来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14、谁再来读这一段。把心放进去,通过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达给别人。
15、多好啊。一
个从来没有见过光明的孩子,一个跟着父母靠卖菜生活的孩子,一个
只能用蕃茄当太阳来想象的孩子,在
自己有一点点复明的机会的时候,就要把双腿送给我,
这怎能不让我流泪?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再
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播放音乐)
16、明明的爱心感动了我。同学们再想一想,明明只是一
个小孩子,她的爱心又是谁培
养出来的呢?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
△父母
明明的父母是怎样的人?(生活并不富有,不放弃这个盲孩子,尽自己可能培养
她,想方设法为她治病,
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还有什么人也影响了明明
△好心人
在我们的身边
,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里,还有好多的好心人。你们看(出示一组图
片,音乐“爱的奉献”画外音介绍)
好心人感染了明明细小的心灵,所以,明明对卫阿姨说出了那番话。听了那番话,
卫
阿姨又会怎么想呢?(我不孤独,有明明这样的人在关怀着我;我并不可怜,我有自己的
本领,为什么不
能走出自己的路来)
30 56
从此以后,出示“红红的番茄
太阳……”,番茄太阳,那是明明的温暖的爱心。卫
阿姨从此不再绝望,她坚强地用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
一片天。
这是我搜集到的一组关于卫阿姨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卫的成绩)
四、总结
1、卫阿姨终于站起来了。此刻,你想对卫阿姨说什么,想对明明说什么?
2、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成为一个心中有太阳的人;只要心中有希望,那就离光明不远
了
13第一次抱母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三、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朗读配乐:舒伯特的《小夜曲》。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习生字词。
一、揭题导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指导:“第”是竹
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师:课文读过吗?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时候?
师: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相机板书:原因感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
眼睛
,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情
况,看看通过预
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检查
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捧好书做好准备,我随机抽
查。听的同学还有一个任务,
就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读课文,并且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
的有关语句。
(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时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男女生读等形式检
查读书情况。)
2、评价朗读,汇报交流。
师:请几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情况。
师:听得挺认真的,小评委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不知道另外一个任务完成得怎么
样?
先看第一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31 56
生答。
师:从文中哪个句子知道的?划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①“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②“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
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
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引导: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两个原因,(板书:换床单,报母恩。)按先后来分,
可
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的?从哪
里到哪里是讲作
者因为想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
师:现在看第二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板书:难过,愧疚
师: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引导: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
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
心情。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
的,
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B、护士在后
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
我妈这么轻。”(难过)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愧疚)
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
再读
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引导:
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
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
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
么?
引导: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师:是呀,“乳哺三年娘受
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
“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
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
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
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
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
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
担,还包
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师: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
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
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师: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
因
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师: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
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
叫累)
师: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一起读一读2、
3自
然段。(配乐齐读)
四、指导写字:越、瘦
五、布置作业:
32
56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抄写生字。
附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原因先:换床单(1—3)
后:报母恩(4—5)
感受:难过愧疚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
知道:母亲用她那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
子,并且从无怨言,这使作者感到难过和愧疚,从而
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这个想法是……?
二、品读4、5自然段。
师:同样
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吗?找出有关语句,
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
师: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睡着了吗?
师:母亲流的是怎样的泪水?为什么?(激动、幸福、欣慰等)
引导: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
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抱母亲仅仅一
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而母亲
抱我呢?(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当
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时,不禁想起了孟郊诗中的两句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让我们提起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我虽然能抱母亲一时,却报不了母亲对我们一世的情啊!母亲虽不要回报,但
作为
子女怎么不应该回报呢?让我们给母爱以回报,一起读一读最后这两段话吧。
三、联系实际,探究主旨。
师: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她无私地付出一切,
却从未想过回报。
子女给予她的一点点关爱却足以令她幸福满怀。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现在
我们
一起来交流。
1、一天中妈妈为你做的事
2、一天中你为妈妈做的事
3、当你拥抱妈妈并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又有什么感受?
4、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师: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倾听到爱的流淌,从真挚的言
语中我触摸到美好的心
灵。听了同学们的话,我想起了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
亲不是这样
过来的?”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是呀,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
的爱儿女。我想那位护士也一定想起了她的母亲,
你看她在文中都有哪些变化?(体会到护士也被无私的
爱打动了。)
师:孟子有句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要像孝
顺
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别人的父母,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学完了这篇课
文
,我想我们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像那位护士一样孝顺别人的长辈,好吗?请落实在
行动上,然后写
一篇日记,哪一天有了行动,哪一天写这篇日记,老师看你的日记就知道你
是否行动了。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则孝顺长辈的日记。
2、抄写生词并听写。
3、《课程探究》第13课。
附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33 56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要求: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二、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
成良好道德行为。
教学过程:
课前交谈:关于“最弱小的”,了解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认识。
一、读通课文,感知故事
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通读情况。
2、小组交流各自预习的收获,读懂了些什么。
3、小组推派代表在全班作初读收获的交流。
此为阅读的第一层面:学生借助现有知
识、能力基础自读课文,通过交流有所促进,其
认知基本停留在字词的理解,故事内容的了解,人品的初
知层面。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对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带着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此为阅读的第二层面:学生根据个体喜
好稍作努力品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诵
读课文,说说自己的解读,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林中旷地
景色的美好,雨中蔷薇花
评价:你编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从鸟儿那里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你学
到了勇敢、顽
强的技能……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三、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1、板书课题,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板书:萨沙说)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板
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
A从这句话的意思看,萨沙人小志气高,不想当最弱小的,他能保护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现在
”引导学习第7自然段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
薇。抓“朝着……掀起……盖在……”
引导体会、朗读。
萨沙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掀起雨衣盖在正受风雨摧残的娇嫩纤弱的蔷薇花
上,他
用自己所做的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做)
C我们能不能从萨沙所说的
、做的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
中萨沙的语言,从中体会萨沙根本没把自己
看作是最弱小的。
34 56
D萨沙所想的、做的、说的都证明了他
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说——“现在我该不是最
弱小的了吧,妈妈?”
抓“该……不是……吧”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3)假如你是妈妈的话你会怎么说?
师小结:细细读来,我们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
好孩子。你们说,
这是不是个值得欣赏的句子?当然欣赏也得有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
文细细欣赏,你的收获会更大
。
2、体会萨沙家人的美好品质,表达内心感受。
(1)看图,听风雨声,说说图上情景。
(2)(插图上叠映人物)请认真观察,滂沱大雨中,爸
爸、妈妈、托利亚他们的表情动
作各是怎样,再读读想想书上有关语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么?
让学生分别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这
句话的意思,懂得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
(3)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看来“我不
是最弱小的”不仅仅是萨沙所说的做的,也是我们的心声,一起自信地
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四、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2、摘抄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板书: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 每个人都要保护
比自己弱小的人。
妈妈
爸爸
托利亚
15鸟语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
爱。
4、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三课时
35 5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文中生字,指导学生描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读了课题,你想问些什么问题呢?(生自由提问)
板书课题:鸟语
齐读课题。
过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小作者从鸟的语言中听到了什么,想到
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自学流程如下:
(1)自由读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学生自由练读,亦可同桌互相听读。
(2)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找出自己识记本课生字的方法,尝试理解文中
新词的意思。
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或者小组讨论交流,给不理解的地方做
上记号。
(3)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尝试给课文分段。可书面提出自
己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亦可自己思考。
2、交流:
(1)指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一些较长和较难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尝试说说自己对一些生词
的理解。
(3)说说自己读课文的所得,也可提出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或读得好的句段。
3、分组练读课文,加深体会课文内容。
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生字新词,完成课后描红。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36 56
2、出示: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小组讨论:
(1)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文中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作者爱鸟,爱听鸟语和想听懂鸟语?
(3)你能读出小作者的这种感吗?
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讲述自已课后搜集的关于公冶长的故事。
过渡:
于是
,小作者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那么作者又从鸟语中听懂了
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二
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小组学习目标:
(1)选择小作者和一种鸟对
话的内容进行学习。(可分为:a、布谷鸟b、喜鹊c、
其他许多鸟三组进行)
(2)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小作者对这种鸟的喜爱。
(3)说说从这种鸟的语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些的启发?
(4)练读本小组选学的段落,读出感情。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4、交流:
(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每组可指名一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2)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a、小作者在同布谷鸟的“对话”中懂得了要做一个“勤劳刻苦”的人。
b、小作者在倾听喜鹊的叫声中,懂得了人对生活和未来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c、小作者在从其他许多鸟的叫声中,明白了各种道理。
(3)检查各组的朗读情况。
各组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在读的同时相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加深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2、指名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合刚才的学习谈谈你的体会?
四、总结课文
学生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会。
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从哪些鸟的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想一想,准备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7 56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3、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相机进行造句训练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把你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相机进行造句训练。
出示: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音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1)学生说说自己对“疏忽”一词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境)
(2)自已尝试进行造句。
(3)交流评议。
(4)按相同的方法完成对“顽强”的造句训练。
二、学习文章写法,进行拓展练习
1、本文写小作者从鸟的身上想到了很多,在写布谷鸟和喜鹊时叙述详细,而在写其他
鸟时则比较简略。
拓展练习一:
在作者所写的其他鸟类中选择一个依照前文进行详写,如:可
以写自己同燕子的对
话,也可以写自已观看大雁的飞行。要求写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同时还可结合自己日
常生活
中的具体事例。
(1)学生练写。
(2)交流评议。
2、本文写了很多种的鸟,作者都能抓住它们独特的地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拓展练习二: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或叫声。要求语言准确、通顺。
(1)学生练习完成训练。
(2)交流评议。
(本次练习可根据上课时间进行安排,亦可安排在课外完成)
三、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2、3自然段。
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3、学生练背。有条件的可当堂试背。
布置作业:
1、选择两个拓展练习的其中一个写下来。
2、背诵全文。
16天鹅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
”,书空“啸”字。理解词语“呼啸”、“窟
窿”、“胸脯”、“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 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
38 56
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 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
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 (板书:天鹅的故事)
4 齐读课题
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
的
情景。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
内
心深处对天鹅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
课文讲述了在( )情况下,( )带领( )去( )结果( )
的故事?
2 学生交流,梳理课文
(1)
板书:老天鹅
破冰
众天鹅
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
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听风
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
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
3
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 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学生朗读感悟,思考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
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 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 交流:
(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
A 齐读
B 比较句子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扑
打冰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
39 56
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
C
(理解“胸脯”)(板书:勇敢)
D 结果怎样?(看媒体)
E 齐读句子(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
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
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理解“窟窿”)
(2)众天鹅怎么做?
(理解“怔住”)
3 这时众天鹅发出了怎样的叫声?
(1)
出示:(湖面上传来阵阵“克鲁—克哩—克哩”的叫声,)
(2) 自己读?
(3) 师生互读
(4) 齐读
说明:通过比较句子,抓住关
键语言,“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用自
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让学生反复朗读
并亲自体验,使朗读理解紧密结合。
(三)体会第三次叫声
1
(板书:团结)导读,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所有的—
2
此时,天鹅的叫声怎么样?
3 出示:(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天鹅们不时
发出胜利的欢呼声:
“克鲁——克哩——克哩!”)
4 自己读
5
指名读
6 齐读
7
出示:(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好像在说:“。”)
(板书:脱险)
8 积累几个描写和风的词语
说明: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想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促成学
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四)整体朗读三次叫声
(五)齐读课文,说说感动的语句。
说明:让学生交流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
催发了学生灵性的涌动
,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说话
你想对老天鹅、众天鹅分别说些什么?
说明:拓展说话练习,使学生从课文到自我,从内容到情感,从语言到审美全方位
地提高。
18生命的壮歌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语以及课文的朗读。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媒体:投影仪,生字卡片。
40 5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小故事,先听录
音,思考:着两个故
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注意难读的字和词语。
二、初读课文。
1、提问:谁能说说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答)
2、抽读生字卡。
学生自读课后的生字。老师出示卡片指名读。(用开火车的方法)
注意的字:前鼻音链怜惋焚涧
后鼻音陵瞪
翘舌音至臭舐灼坠狩
平舌音肆
3、映示:课后词语。学生读。
补充词语。指名读,齐读。
4、显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和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
5、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难读的句子。句子略。
三、写字指导。
1、学生自己提出哪些字难写,该注意些什么?
2、用钢笔字描红12个生字。
注意:“肆”的笔画较多,要进行具体的书写指导。
“链”的各部件比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毙”字中的“比”部。“俱”中应是三横。
四、布置作业。
1、读一读,并抄写课后练习3中的词语。(每个抄4遍)
2、再读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上堂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两则小故事,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蚂蚁团结合作、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映示:课后词语和补充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哪两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蚁国英雄”)
1、学生齐读课文。
2、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起火
3、给“临河”的“临”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靠近、对着
②来到、到达 ③将要、快要
4、靠河的草丛起火了,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指导
41 56
读)
映示:我们随着……。
这里的“可不是”是什么意思?(的确是),黑压压一片(蚂蚁群)指导读。
5、我当时看了这样的情景,心想:指名读。(惋惜)指导读,反复读。
学生齐读下一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6、这么紧张的场面,下来将发生什么呢?朗读下面的文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映示:(1)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致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
己的岗位。指名读,(“肝胆
俱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英雄?你是从哪里
看出来的?
板书:坚守岗位
(2)可万万没有想到……。
指名读 理解“束手待毙”
蚁团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
板书:突围
7、蚁团的结果是怎样的?齐读最后一句。
板书:冲进河流
三、齐读课文,讨论:
你读了这个故事之后受到了哪些启发?
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牺牲。
四、指导背诵
讨论如何更好的背出来。
指导学生,列出提纲:起因(不慎、起火、火舌围向丘陵)
——被发现——突围——蚁
国英雄们坚守岗位——冲进河流
让学生反复读并背诵,同桌互背。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生字和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的含义,并背诵。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羚羊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2、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二、细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题“生命桥”,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己读第1段,思考:
当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时,羚羊群中出现了怎样的
情景?
板书:遇险
分析这段课文,理出顺序:(分类 老羚羊 叫 年轻羚羊 应 飞跃)
指名口述第一段的内容。
42 56
3、齐读第2段,思考:出现了什么奇迹?指名回答。
让学生试着用简笔画,把这段话的意思画下来。
然后选出一幅复制在黑板上,老师讲评。
板书:老羚羊献身。
4、指名读第3段。
提问:“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指的是什么情景?
“凌空腾起”的“凌”是什么意思?
思考:为什么他是神圣的?
猎人门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映示:为什么把羚羊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作“生命桥”?
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为桥墩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读。)
板书:成功飞跃
5、学生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6、放录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短文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你从这则短文中想到了什么?
板书:勇于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
三、齐背“生命桥”
四、作业:
任选一则小故事背下来。
18特殊的葬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看图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今天,产生学习兴趣。
2、认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解词句,初步感知课文。
3、识写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解词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件。2、播音机及课文录音。3、小黑板板书生字。
学生准备:1、字典和词典等一般工具书。2、收集有关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图片、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3分钟)
请大家观看几幅图片。
投影: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有关图片
你认识这座瀑布吗?板书:塞特凯达斯瀑布
可是,你知道吗?1986年九月,巴西总统为它主持了葬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特殊的葬礼
二、倾听录音,初步感知。(2分钟)
请打开课本,边默看课文,边倾听播音。要听清楚字音和停顿,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自读课文,理解词句。(5分钟)
课文叙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辉煌的历史和枯竭的命运,令人深省。
大家都想读好课文吧,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懂句
意。
43
56
可以轻声读课文,也可以默读。遇到难读或难理解的字词句,联系上下文
以及文后
的生字表及习题,独立自主思考;依然不懂,再查找工具书或请教邻座同学,乃至询问老师。<
br>教师边巡视,边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15分钟)
1 、指名认读生字,读后评议,纠正读音后,齐读两遍。
2、指名认读生词(课后习题3),读后评议,纠正读音后,齐读两遍。
3、指名认读课文各自
然段段,在学生认读困难之处,教者适当范读,领读。读后评议,
表扬为主,激发学习热情。
教者及时板书:易读错的多音字和组词;辨析形近字,强调不同的部件。例如:
瀑pù
哀āi 悼dào 慕号hào
破pò 衰shuāi 掉diào 幕háo
4、齐读课文一遍。
五、交流疑惑,深入理解(5分钟)
1、请学生自由提问,大家来解答。
2、教师补充提问,大家来解答。
以上的问答,应包含以下几个难懂字词:滔滔不绝、汛期、不辞而别、生命垂危、
奄奄一息、慕名而来
六、识写字词,布置作业(10分钟)
最后我们来识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1、学生描红生字。
2、黑板出示:殊、葬、帘、竭、测、旬、授、傲、号
指名说说:识写有困难的字。
“葬”,上下是“艹”,中间一个“死”。下面的“艹”,左竖变为竖撇。
“傲”,中间分为为两部,“”和“刀”变体。
以上的内容,先由学生讲解,教者补充讲解,并板演描红。
3、学生临写生字、生词
4、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写好习字册中的字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朗读。
2、概括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感悟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描写瀑布的语段。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10分钟)
指名读课文各自然段,
读后评议是否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相机指导读法,再指名
读或范读、领读,力求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
。
二、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3分钟)
同学们
已经读了几遍课文,说说课文哪几段写了葬礼的情况?哪几段介绍了塞特凯
达斯瀑布由胜转衰的经过?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点拨,总结板书。
一(1)举行葬礼
44 56
二(2-6)由胜转衰
三(7-8)葬礼过程
教师提示:本文的重点在第二段(2--6自然段)
三、带着如下问题,自读课文。(5分钟)
黑板出示:
1、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什么样的?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又是什么样的?用
----画下来。
2、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枯竭?用﹏﹏画下来。
学生自读后,做好发言的准备,举起手来。
四、交流读后感想(15分钟)
1、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自主发言,朗读自己找到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适时投影有关的语段,引导大家讨论。
投影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的河水从悬崖上
( ),( ),(
)。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
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
)的( )面前,流连
忘返。
这段话表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
),不仅通过所填的这些词语,正面描
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还通过对(
)的介绍,侧面衬托了瀑布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描写瀑布的雄伟壮观,一要准确描写水
流,运用“汹涌”、“咆
哮而下”、“一泻千里”等词语;二要运用衬托手法,描写人们的反映,突出瀑
布。
板书:雄伟壮观
投影2: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填空:
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昔日的
壮观气势了。它在群山
之中无奈的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
名而来的
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
1、这段话运用了( )和(
)修辞手法,描写了即将枯竭的瀑布的。
2、你能想象它真实的景象吗?
3、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那些感想?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手
法。并通过描述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枯竭的情景和游人的反映,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描写瀑布能力。
板书:奄奄一息
投影3: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
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
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
此逐年减
少。
1、这段话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的?
2、请你用“‖”给这段话分层。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滥用水源、乱砍
乱伐,是造成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
的原因,使学生受到节约水资源、爱护树木的教育。
板书: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五、再读重点语段,熟读成诵。(5分钟)
45 56
指导学生读好投影的片段。指名读,评议后再指名读,或者范读、领读,读得声
情
并茂,身临其境,争取会背诵。
六、总结心得(2分钟)
1、师问:同学们学了本文,思想道德上有什么收获?
引导巩固认识:节约用水、爱护树木。
2、师又问:描写瀑布景观上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巩固认识:抓住水流直接描写,结合拟人手法和衬托手法。
3、课文为什么把举行葬礼放到文章的开头,而不集中放在瀑布枯竭之后?
引导学生认识到:倒叙方法,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
(2)课后习题4:描述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以及游人的所想所说。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一(1) 举行葬礼
雄伟壮观
二(2-6) 由胜转衰——
人类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奄奄一息
三(7-8) 葬礼过程
19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
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
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2、借助课文具体的
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
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7、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像爱孩子一样
花代价培植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你见过沙漠吗?了解沙漠吗?
谁能说说沙漠有哪些特点?(板书:沙漠)
46 56
2、提示课题(完成板书:沙漠中的绿洲)
3、质疑: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做上标记。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意思。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罗马()劣()适()侍()良()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恶劣侍弄适宜培植纵横交错觉不毛之地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重点指导下列句子
(1)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2)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3)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
管。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按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怎样分段。
五、指导写字
1、描红
2、抄写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时恶劣()
侍()弄适()宜良()好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读后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重点抓住“不是……而是……”“到处”“白茫茫”)
(3)你还读懂了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抓住“白”与“绿”的对比,体会。结合理
解:“星罗棋布”并指导说话)
(4)指导朗读(重点词语要重读)
2、读第二自然段
(1)激疑: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么来的呢?
(2)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想想你看到了什么?能介绍一下吗?
(3)学生交流
(4)自由读二自然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边读边找出描写迪拜美的句子。
(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用赞美、佩服的语气)
47 56
3、细读第3自然段
(1)质疑:学了第三自然段后,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2)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一流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
用——画出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
洲的句子。
(3)分四人小组自学讨论
(4)学生交流
(5)师引读: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生长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淡水,而那里原先是——(生齐读)
(6)出示沙漠图
瞧!这样的环境书上用了一个词语不毛之地(结合理解)
师:但是,这样恶劣的环境,阿联酋人民退缩了吗?
生:没有,师:他们从___________
(7)结合理解:纵横交错
(8)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6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说说读后你们感觉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2)生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细读第7自然段
(1)齐读,想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些什么?
(2)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要精心侍弄花草树木?
(3)生交流
(4)师小结。
三、作业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云雀的心愿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认识7——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加强朗读与理解能力的自我诊断
与矫治。
4、有条理地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认识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反馈正音。
(3)再读课文,想想带生字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
(4)依据课题质疑。
48 56
(5)浏览课文,找到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相机板书: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自渎课文,看看课文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2、交流讨论,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3、抓住关键词语自学说明森林重要的前三部分,边读边体会。
4、检查自学效果:
(1)第1段:抓住“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体会乱砍滥伐造成的危害;指
导读好埋怨的
语气;练习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2)第2段:“从像脱缰的野
马”、“咆哮”、“冲垮”、“淹没”体会说明什么;从“大伞”、
“挡住”、“吸收”、“渗进”、“
储存”体会森林是一座大水库;出示反问句式,体会反问语气,指
导朗读;仍用上一段的句式练习说话,
领悟云雀***话。
(3)第3段:生自渎自说自悟,抓住“枝叶茂密”、“挡住”、“遮挡
”、“不容易散失”
等词语来体会。
5、再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森林的重要,读后有条理地说一说。
6、读后两个自然段,读出“森
林实在太重要了”的感叹,读出“一定”、“让沙漠变成绿
洲”的决心和期盼。
四、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熟读的基上练习复述,鼓励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3、结合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将对“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的体会写下来。
五、拓展延伸:
1、后将课文排练成课本剧。
2、选读有关科普文章,举行“环保我知道”主题会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象),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
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
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板书:池上)齐读。
教学过程
一、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
49 56
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他热爱
大自
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
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再次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结合前后句和文中插图,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剧含义。
一、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读这两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生:莲叶田田的,莲蓬嫩嫩的,我也好想去摘。
(2)小娃如何偷采?
生:小孩可能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撑着船偷偷去采。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
(4)你最欣赏前两行中的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
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配乐朗读这两行诗。
2、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生默读,读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
(3)抓住“不解”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
(4)指导读出情趣。
二、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读、唱、演都可)
2、你还读过哪些描写荷塘、荷叶的诗句?
板书设计
21 古诗两首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第二课时
课前导语
一、理解课题。
分别讲“小儿”和“垂钓”各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
1、配乐范读。边听边想画面。
50 56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重点读准:稚子、垂纶、借问。
三、读课文,悟道理。
师:小孩正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甲:这么大声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乙: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捉不到鱼了。
生丙:我应该打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生丁:(做摆手动作)不要惊了我的鱼。
生戊:(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
师:你认为文中的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己:那个小孩做的是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告诉他,这样就不会
吓跑鱼儿了。
生庚:我也这样认为,他这样做,既帮助了人,又没吓跑鱼。
师:是呀,大
家说的对,这个小孩聪明又有礼貌。他陶醉在垂钓的乐趣之中,还不
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
,你们也原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四、指导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21 古诗两首
稚子 垂纶
小儿垂钓 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 借问
22我的菜园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 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
坚
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
的生活态度。
教学媒体:投影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
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分段。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揭题释题,激发兴趣。
51 56
1、 板书课题:我的菜园。
2、 释题。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运动的杰出领袖,是南非
历史上第一位黑
人总统,1993年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曼德拉的人生经历中,曾经有过27
年的监狱岁月。
菜园:种蔬菜的园子
3、激发兴趣:对于我们许多同学来说,菜园是一个并
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区和
农村,许多人家都有种菜的土地,那就是他们的菜园。
简单的说,菜园就是种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学也知道,每天
从菜场买回来的蔬菜,都
是从菜园运过来的。种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们
种菜,是为了生活;菜园,是他们赖以
生存的一块土地。曼德拉并非寻常之人,为什么他也
有自己的菜园,还要亲自种菜呢?我们读了课文,就
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寻常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
(1) 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二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三读课文,划分段落。
课前布置预习查字(词)典:情有独钟苦役呵护戏谑慰藉
2、 检查自读效果。
(1) 认读下列词语:当局 苦役 垃圾 呵护 争取 允许 情有独钟 监狱 辣
椒
慰藉(jiè) 收获 宽敞 意义 放弃 拒绝 戏谑(xuè ) 纠正生字读音
(2)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见上述预习内容)
3、
认真朗读全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 默读课文,练习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终于获准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开辟菜园的过程和对耕种的情有独钟。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园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 指导书写生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狱:说出间架结构及笔顺。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 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词语(见练习册)。
2、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
忍不拔的斗争精神
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
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朗读词语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2 56
二、 精读感悟
(一)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获准开垦菜园之
前处境怎样?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当时是一名囚
徒,从结束苦役后只能在“监狱内的院落里做一
些事情”中看出来。他的处境也非常苦,度日
如年,从“艰难”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3、 为了给自己监狱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样做的呢?
4、 为了给“每天的生活
寻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来一直坚持“要求当局
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最终,当局做出了让步”。从这件事中可以
看出曼德拉是怎样的一个人?(极为坚强的人)
5、 齐读
(二) 第4至第8自然段
1、
默读思考:曼德拉是怎样开垦菜园、选种蔬菜的?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对菜园
情有独钟?
2、 交流要点:
(1) 菜园所在地“土壤干燥,乱石丛生”,为了“给作物腾出生长的空
间”,他
“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选种的蔬菜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生长的西红柿、
辣椒、洋葱。
(2) 从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对耕种菜园情有独钟。
①“早在福特哈尔上大学时,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园里种过菜。”
②“辛苦的脑力劳动之后,我就到菜园里去,沉浸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之中,自
得其乐。”
③在监狱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戏谑我生来就是一个矿工。”
(这表明:开辟菜园的工作是异常艰辛的,犹如开矿一样。曼德拉开辟菜园是
异常投入的。)
④“我开始订阅有关种菜的书籍,学习各种耕作的技术,了解各类化肥的使用方
法。”
⑤“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
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
(3)指导朗读
3、第9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深化)
(3) 曼德拉认
为对一个领导人来说,应该从耕种菜园这件事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个怎样的道理吗?
(4) 齐读
三、 合作探究课题
(1)
曼德拉的菜园有些什么特点?
(2)
曼德拉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要求当局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种这个菜园?
(3)
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种菜园的过程中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领导者先要有播种、观察、耕耘,然后才会有收获。忠
于职守,尽心尽责。领导要悉心呵护人
民群众,群力击退敌人,全力挽救能够争取的一切,
全力清除影响成功的一切障碍。)
四、 作业
53 56
(1) 抄写词语
(2)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2、完成本课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默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总结课文
1、
默读课文,说一说曼德拉为菜园做了些什么?他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2、
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坚忍不拔乐观向上)
三、 作业
每课练
板书设计:
22 我的菜园
耕种菜园
│
↓
深刻道理
23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尝试”“提心吊胆”造句。
2、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独立阅读《大森林的主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有
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
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
2、解题质疑:
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主人”是什么意思。
②“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二、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思考“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三、组织交流:
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词。(略)
54 56
2、指名示范“艄、滔、履”的写法,说说注意点。
3、生回答思考题。(师追问“艄公”是干什么的?)
幻灯出示中心句: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1、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
①理解重点词“如履平地”等。
②答案要点: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
B、艄公凭着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
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2、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其意思,然后指名读、齐读。
五、指名分节读全文。
1、了解课文的朗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体
会黄河水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和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并在有关内容
处做上记号,准备交流。
六、学习课文第一节。
1、生齐读第1节,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
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
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指名读)
3、媒体出现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放映结束,师指画面: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除了文中的词语,
你还可以用哪些词句来
描绘眼前的情景?(生说后师出示:生齐读)
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奔腾咆哮、波涛滚滚、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过渡:是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每日就是这样奔腾不
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
。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节,读出气势,生齐读。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第一节,读出气势。
二、交流学习第2-7节。
1、分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2-7节,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①读课文的2、3、5、7节,体会:羊皮筏子的轻小、载人载物多,第一次坐羊皮筏
子的胆怯……
②重点体会第6节第1-2句。
我不禁提心吊胆,……破浪前行。
A、找出句子中“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等词的反义词。(惊慌、心不在
焉、粗心、胆怯)
B、如果艄公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3、联系课文2-7节,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羊皮
筏子又轻又小,上面又载满了人和物,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如果没有足
够的勇气,连眼也不敢睁,可
见其十分危险,而艄公却沉着、大胆地破浪前行,所以说艄公
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4、小结:
55 56
是啊!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之所以如此镇
静、从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有勇气,更
重要的是艄公将筏子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三、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中心句。(读2遍,加深理解,读出情感。)
指名说说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拓展训练:
1、独立阅读《大森林的主人》。
2、填空:
黄河上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
,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请大家想一想,猎
人凭着成为大森林的主人。
人凭着成为的主人。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造句:
尝试……
提心吊胆……
56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