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定)
重庆高考录取查询-年会主持稿
1.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
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
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
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
、
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
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
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
1
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
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
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
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
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
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
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
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
么?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
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种子
种子 饱满
小姑娘 凝望
乌亮 虔诚
光泽
专注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3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
下春游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
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
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
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
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
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
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4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
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
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
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
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
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
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
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
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
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
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
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
5
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
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
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
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
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6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3、 钓鱼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
言行,做一个正
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7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
个简单的是与
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
钓鱼,
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这是为什
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②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③整读第三自然段。
2.
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
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
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
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
讨论“这
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
同学合
作、讨论!
8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
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
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
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
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
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① 出
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
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
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② 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
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
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③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板书设计:
钓鱼
钓鱼------放鱼
-------启示
4爷爷的芦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
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
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9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 翱翔、 婉转、 温润、 驱赶。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
海水就长不结实。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复习检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
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过渡: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
的
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六、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
声读这两段,想一想:“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
声将他的恐惧躯干得一干二净”这两句
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是不是
前后矛盾?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
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10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读一读你所喜欢的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
二、继续精读第三、四段
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
2、指名说。
3、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导背诵。
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背诵第7~~13自然段。
板书: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语文百花园一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读词语、说词语”“读句子,说说
体会到
了什么”“积少成多”、“阅读平台”“指南针”“能说活道”“笔下生辉”等训练。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11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本百花园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读词语、说词语”“读句
子,说说体
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
教学过程:
一、导入:录像短片《小明学语文》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别喜爱积累词语,可是由
于方法不正确,
积累起来十分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
二、出示词语
瞧 看 瞅 扫 视 盯着
讲 说 商量 告诉 劝告
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源源不断
1、寻找规律: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认识AABC的词语
(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
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3)口头说词,必须用上AABC式。
四、将句子补充完整
(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2)你注意到了画线的部分了吗?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五、读读背背
(1)
出示文中《四时田园杂兴》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12
(3)全班齐背诵。
六、作业:
学习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训练“阅读平台”、“能说会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 指名口头说AABC的词语。
(2)
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二、 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
1、
指名分段朗读诗歌《葡萄叶的梦》,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
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葡萄叶的梦”进行讲解都可以)
3、
那么,葡萄也得梦是什么呢?
4、 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由来。
5、
知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出对葡萄叶喜爱的情感。
6、 全班一起朗读这首儿童诗歌。
三、 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
1、 教师读题题目的要求。
2、
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 出示基本要求:
(1)
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
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3) 看那个组的代表说得好,大家评一评。
(4) 各个小组
派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
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四、 写一写:寒假里的见闻或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
五、 学生作文,老师巡视指导
六、 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
13
5、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
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
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
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
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
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14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
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
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15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6、桂林山水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
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
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
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采用先扶
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
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
分别描写的。
( “静”“清” “绿”。)
3.体会最后一句
16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
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
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
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
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
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
系?
2.朗读
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
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
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17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7、走进丽江
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11个生字。
2、初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 绵延 闪烁 昂然
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18
3、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学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图)。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9
8、五彩池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了解四
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
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
(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8、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
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
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
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
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
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理清结构:
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
文的第2、3小
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
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三、精读课文
20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
想?
(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齐读最后一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8*、五彩池(游记)
(池)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水)
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颜色(美)
21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4、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
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
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1-4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知识花园,
你
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知识花园有很多的地方可玩,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
关才可以往下走。
二、出示词语
姐妹花园
来到姐妹花园你会发现有很多词语就像姐妹一样有相似之处。
1、找姐妹
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
语写下来。
(
)蝶( )水
( )驶衣( )
山( )( )才炼(
)
( )色( )布( )碑
2、(出示一株大花,每朵花的花瓣
上都有一个词语)在姐妹花园里,有一
株特殊的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
点,试着说一
说你还知道哪些词和这些词差不多。
22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 千丝万缕 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
三、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古诗、诗歌
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硕果等着你
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喜
欢的词语,把它写在卡片上的小花篮里。
四、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
绍:在百花园里我们有很多收获,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将
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校园里有你喜欢的地方吗?是什么样的?
你心目中的
学校是什么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练习说
小组推荐说
五、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
中,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笔下生辉---
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未来的学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背诵《渔歌子》
二、能说会道----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1、 教师读题目要求。
2、
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
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 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一、 笔下生辉------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将来的校园
1、
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 反馈思考情况。
3、
幻灯出示要求:
(1) 想一想:怎样把校园美丽的地方写具体呢?。
(2)
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23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
总结
三、 学生写作文,教师随堂指导
四、 作业
1、 完成习作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3、 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9、卫星比武
教学目标:
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
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 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
(3)
板书课题。卫星比武
(4)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 提出自学要求。
(1)
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4
(2) 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
(3) 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
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 检查学习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
(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4) 指名认读生字.
(5)
出示文中词语.
(6) 学生认读生字
(7)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
己的感受.
(8)
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
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等
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
显神通,为人
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
五、小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二、 情境导入
三、 整体感知
1、 指名朗读课文。
2、 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4、
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 学习课文
25
1、
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
2、
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
3、
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
初步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
明方法。
5、
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6、
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
五、 探究学习
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 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
六、 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各显神通
贡献巨大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
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
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认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
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6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
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
2.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
2.板书课题:巴斯德
3.课件出示链接资料:
4.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
7.板书:征服狂犬病
8.齐读课题:
9.理解:征服
10、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2)板书字音不准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
(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
3.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已有
的知识、能力解决生字、新
词的学习,教师点拨、辅导重点、难点问题。]
(2)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
课件出示:“博”的笔顺,通过重点笔画变色强调有上边的“横折”不要写
27
成“横折钩”。
课件演示:“残”右上两笔横稍斜,不是撇。
课件出示:“博”与“搏”的组词练习,进行比较。
(3)书写生字。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课文,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或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理解“征服”
1.自由读课文,继续思考课题中“征服”一词说明什么?
2.交流认识。
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5.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
(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日之内便会死亡”、“
极为罕见”、“无数
人”、“谈‘犬’色变”。
(2)学生互相评读。
[引导学生正确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肯定别人优点,善意提出意见。
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
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艰难和是否适用于人体的疑虑,
并读出感情。
(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化。
(2)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一样?你听出怎样的
感情?
(3)你想怎样读?
[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
(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终于”,感受征服狂犬
病的艰难;同时体会
巴斯德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体的焦虑、疑惑,理解其崇高的
责任心。
4.小结:巴斯德经
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
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
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
的危害而忧虑不安。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
着看
28
课文。
(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
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
思考: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经过中你感受到巴斯
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研读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
(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你中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些语句?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代表汇报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
(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
(3)其他组评议、补充。
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五)总结:
出示名言和补充资料: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
斯德
(六)布置作业:继续查找、收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 有关动物病毒对人体
的危害及预防把办法。
[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复习、交流资料,写出防病措施。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二)归纳文章结构:
1.回忆文章写作顺序。
2.完成课后49页练习。
(1)自己完成。
(2)反馈定正。
(三)交流相关资料:
1.小组交流。
2.个人展示。
(四)汇报了解到的防治动物病毒传染的措施。
29
(五)积累词语
1.填写词语花篮。
2.交流自己欣赏的词语。
3.抄写词语。
(六)听写词语,反馈、纠正。
板书设计:
10.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科学研究 孜孜不倦
极度忧虑
挽救孩子 惊魂不定 惊心动魄 筋疲力尽
征服狂犬病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2.继续练习末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
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4.学习用“并且”造句。
教学重点:
1.了解调查报告的写法。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了解报告文学各部分间的联系,
2.“宜”、“订”的字音掌握和“圾”、“贸”、“摊”的自行掌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6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30
1.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的体裁是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小
树死因的。)
4.引入:什么是调查报告呢?
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学习生字。
1.学生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认会。
2.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部分。
3.指名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
萎、集贸市场、适
宜、垃圾、树坑、罚等
5.理清文章结构:
6.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7.小组间互相检查识字效果,采取点将提问(板书)的方法巩固识字。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部分结构顺序的安排,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习一下:
(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巩固易错字:贸、罚、垃圾。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回顾调查报告的结构组成:
(1)浏览课文,看看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2)板书: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3)引入学习: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
(1)学生回答后板书: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通过师生评议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以读带讲。]
(3)导入:看到春天还嫩叶满枝的槐树,到
了本该枝繁叶茂的盛夏竟悄然枯死,
怎能不令人或不解呢?这正是作蛇蝎调查报告的原因。,接下来我们
看作者开始
做了哪些事?
3.学习“调查”部分。
(1)默读这部分中1自然段,并划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
31
(2)默读这部分中2自然段,并划出表示数字的词语。
(3)学生汇报所划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老师根据学生体会归纳板书:
步量统计考察、拍照、画图、列举数据。——摆事实
4.学习“分析”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
(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5.学习“结论”部分
(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6.学习“建议”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
(3)写一写,读一读,议一议。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思考:个部分间改变顺序行吗?为什么?
2.拓展学习:介绍关于调查报告的常识(什么是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等)
(五)学习用“并且”造句:
1.指名读课后练习的两个句子。
2.分析“并且”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仿照例句说句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一些调查报告,学习其结构。
3.收集关于环保的一些资料。
板书设计: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32
12绿色的记事本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
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
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谈话引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 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
4、
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生自己
的感受。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学习提纲
(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
(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
(3)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
(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
(5)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
(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
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木材。
33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板书设计:
12*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 垃圾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目标:
1、语海畅游-----
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
造句等内容。
2、积少成多
---读背中外科学家的名言。
3、阅读平台---科学小故事《用冰取火》
4、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5、指南针---- 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2、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3、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
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积少成多”和“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一、学习“语海畅游”。
1、 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
2、 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组内讨论,交流注意点。
(1)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
(2)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
4、出示课本例子
5、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
6、(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34
(2)学生做课本中的练习。
7、反馈练习情况。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幻灯:
中外科学家的名言。学生读这组名言。
2、你还知道那些中外名言。
学生反复读诵及至能背。。
3、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4、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5、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用冰取火》,要求读得流利、连贯。
你读懂了什么?
2、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1、 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 你喜欢科学小故事吗?为什么?
3、 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四、作业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南针“”语文大课堂“
教学过程:
五、 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六、 指南针-----
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
1、 教师读题目要求。
2、
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 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 语文大课堂-------
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
调查报告。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语文大课堂”是一次学以致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培
养学生
的观察、交际、分析、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
的写作
方法,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准备:确定调查
主题,选择调查方法;进行实地
调查:落实调查任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做
35
好课堂交流;写出调查报告。
4、想一想:怎样把收集材料呢?。
5、怎样把你你手机的材料进行整理。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八、 总结
九、
学生写调查报告,教师随堂指导
十、 作业
1、完成习作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3、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6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 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
些,你心中会感到——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
(3)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
米,相当于
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
物。
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
有()的泰山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7
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诗歌。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四、学习诗歌
1.整体感知内容。
2、学习第一节
1)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
2)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
3)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学习第二节。
本节中作者用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4、学习第三节。
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
5、学习第四节
问: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激励学生上网查找祖国各种情况。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谈谈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九百六十万
祖国 宽阔而温暖 妈妈的怀抱
宏伟的蓝图
38
14、陈嘉庚办学
教学目标:
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朗读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
怎样办学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
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质疑
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要办学、怎么办的?陈嘉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课件: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实业家。
(1)读句子,画出重点词语。
(2)根据重点词语,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是“爱国”?)
三、深入学习,感悟人物内心
1、默读课文,用笔划出陈嘉庚的语言、动作,把读的感受批注在书的空白
处。
2、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对妻子说:“……。”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
(1)对比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嘉庚在南洋的生活,出示资料。
陈嘉庚能够把自己的血汗钱,拿来为家乡人民办学,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
人。
3、陈嘉庚在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时,他回到家中又会怎样对妻子说?,
39
4、填空:
课件:
陈嘉庚在海外拼命打工,是为了()。
四、深化体验,运用语言
1、如果你是集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会对陈嘉庚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又会说些什么?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语言。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
们了解到陈嘉庚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实业家。今天
这节课老师来考考大家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
二、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情况
1、理解字词
华侨
重洋 诚信 积蓄 耽误 欺侮 简朴
2、基础练习
(1)形近字组词
桥() 赚() 悔()
骄()
谦() 诲()
侨() 歉() 海()
(2)总结规律
三、指导写读后感
1、你认为陈嘉庚是个怎样的人?概括的说说。
2、文中陈嘉庚的哪些语言、行为最令你感动?小组交流。
3、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呢?结合自
己的实际谈谈。
4、试着动笔尝试写一篇读后感。
5、全班交流评改。
四、布置作业
以读《陈嘉庚办学》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4、陈嘉庚办学
40
辛勤劳作 有所积蓄
陈嘉庚 拼命赚钱 办学校 热爱家乡
诚信经营 源源不断
15、舞动的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
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
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2、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人头攒动、会徽、揭晓、通讯、蕴
含、韵味、协调、媒体、乃至、主旨”等词。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
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
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
北京”中所蕴
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联系文章内容,理解“人头攒动、揭晓、蕴含、
韵味、主旨”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到北京你能联想到什么?
2、看到“舞动的北京”你又会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什么?
41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说会徽充满
动感和活力?)
三、深入学习,指导朗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2003年8月3日傍晚的北京天坛公园,一起去感受北京的动
感与活力。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边读边想想一走入天坛公园,你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紧张、隆重)
(2)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会徽(投影)
看到这个奥运会的会徽,谁能说出它的含义,默读课文2—3自然段。
(2)边读边画,画出相
关的语言。如果你是北京的奥运使者,你能否清楚明
白地向大家介绍这枚会徽的含义吗?(学生练说,内
化语言)
(1)想想刚才我们在介绍徽会时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总—分—总)
(2)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5)出示“国徽”
你能像刚才介绍奥运会会徽那样,介绍国徽吗?(学生练说,读写结合)
3、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读懂了什么?
(2)默读思考: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3)对比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4)看到我们自己民族的设计,得到别人的赞许,你的心中有什么想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巩固生字、新词。
五、布置作业:查阅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巩固生字、新词。
2、运用手中的资料,制作奥运专题小报。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对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有哪些了解?
二、巩固词语
42
1、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形近字组词。
三、语文综合实践
1、教师出示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图片,看谁知道他们是谁?
2、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外貌有什么不同?
3、同学讨论,交流,描绘福娃的外形。
4、通过你们手中的资料,谁来说说这五个福娃代表的含义。
5、学生介绍手中的资料,要求抓住重点。
6、除了这五个福娃之外,你对奥运会还有哪些了解?
7、学生讨论交流。
四、作业:
自主动手出一张有关“奥运”的宣传小报。要求内容突出主题、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 15、舞动的北京
上部 传统印章
奥运会徽 成功
下部 北京2008
16、大使馆妈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
国的情感。 <
br>2、通过角色转换,感受陈小龙在孤助无源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
助他之后的感激祖
国的情感。
3、会认5个生字。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
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43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使馆吗?(简单介绍大使馆)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课题)
(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文章写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理解:爱戴安顿安慰举目无亲
2、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内容我们了解了,下面你们自己
试着解答刚才的问题,想一想陈小龙为什
么管大使馆叫妈妈?
3、学生读文,做批注。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2、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和当地的外国人语言也不通,就在此时他得到
了大使馆的帮助,读读
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当时陈小龙又
是怎样的心情
3、在大使馆工作人员
的帮助下,陈小龙顺利地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
远在荷兰的舅舅并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
都湿润了,所以陈小龙写了这封
信,感谢使馆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呢?
4、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2、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
强盛了,我们才会在
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生活。
六、作业 给父母将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16、大使妈妈
大使馆
-------像妈妈一样关心
陈小龙-------感激与爱戴,热爱祖国
44
语文百花园四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百花园的训练
,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言
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激发
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祖国的好品
质。
2、通过能说会道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5、 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6、 笔下生辉----
写“家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一、学习“语海畅游”。
4、 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形近字。
5、 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6、 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7、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朗读。
8、 你发现了这些词的规律了吗?
9、
你能找出这些词语吗?(学生自由交流,小组反馈。)
10、
出示幻灯:流离、工整、长短、黑白、真假、是非
11、
出示课本重的病句。
(1) 指导朗读句子。
(2)
学生修改病句,教师巡视,实时反馈:
第一句:把“宽阔”改为“辽阔”。
第二句:在:和“的后面添上”收听“
第三句:把“云南孔雀“删掉。
12、
教师准备一些课外的病句,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4、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5、展示我的采集本
6、全班互相评
价,看谁手机的资料多,教师适时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收集材
料的积极性,以及对体育的爱好。
45
三、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我是中国人》,要求读得流利、连贯。
你读懂了什么?
3、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7、
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8、
当外国人嘲笑和侮辱中国时,吉鸿昌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9、 说说你敬佩他的原因是什么?
10、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我们从
小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无论身在何处,都要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
国人,我们是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
,我们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作业
背诵《凉州词》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过程:
十一、
复习导入新课
1、 背诵、默写《凉州词》
2、 展示收集的奥运会徽
十二、 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十三、 教师读题目要求。
十四、 本次的联系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十五、
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照片、资料等,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
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十六、 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十七、 笔下生辉------写“家乡”
4、 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5、 反馈思考情况。
6、 幻灯出示要求:
(7)
观察家乡的变化,抓住麽一方面,写一片赞美家乡的文章。
(8)
如果你认为家乡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家乡是什
么样子的,写一篇想象作文。
(9) 写的时候要之一观察身边的变化,如小河、街道、绿地、楼群,人
们的吃
、住、行、,及商店、超市等,还要了解一下它们的过去。
(10)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十八、 总结
十九、 进行了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
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家
一定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家乡,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爱护家乡的一草一
木。
46
二十、 作业
7、 制定家乡的发展蓝图
8、
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9、 写一写你为家乡生态环境做的一件事
17、莲叶青青
教学要求
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
达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朗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解决上面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练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47
1、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情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
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课文的学习,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1、学习课文第2段。
讨论:A 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B
找出课文中体现祖母让我吃惊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
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C 看着祖母这样地照顾荷花,有什么感受?并体会了什么?
D
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
一个新生的孙子。分析这句子的修辞手法。
2、学习课文第3段。
A 出示提纲。B 让学生自学。C 反馈学习情况。
3、学习课文第4段。
A 全班一起朗读第4段。B
你读懂了什么?你理解最后一句话了吗?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7 莲叶青青
48
下大工夫
祖母分享快乐
乐于助人
爱惜莲叶 守、欣、喜
让、欣赏
倒贴茶水
剪叶治疮
念念有词
18、萧山杨梅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4.会认“杭、咖、啡、籍、遨、兼”等6个生字,会写“杭
、咖、啡、阅、籍、
兼、蝉、初、库、沧”等10个生字。掌握“杭州、咖啡、书籍、兼管、蝉鸣、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
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作者资料、书籍《爱的教育》《寄小读者》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讲授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找学习伙伴互相读一遍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顺。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二、质疑解难
1.简单介绍本文主人公——袁鹰。
他成长为作家,和他酷爱文学,从小大量阅读课外书有密切关系。
49
介绍“萧山杨梅”
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1)组词: 籍()() 初()()
阅()() 兼()()
(2)理解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
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
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
三、浏览课文,观看插图,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1、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
2、整理图书吃杨梅。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记忆字形:
“遨”:敖+走之旁
“兼”:笔画记忆
“初”:衣补旁
3.指导写字:
“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
“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
“初”注意部首
“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弯勾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五、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杨梅图。
杨梅大家都吃过。“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
[板书:萧山杨梅]齐读课题
“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经常、时常
50
意在理解文中词语,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
这是为什么呢?打开书自读第一自然段。
——带来一丝温暖,想起一位老师。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级时的语文金老师。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金老师的哪些事?
——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板书: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
梅]
[意在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文探究: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读读金老师的外貌。
——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
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
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我从金老师口中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养成了
课外阅读的习惯,
直到如今。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因人施教,个别辅导。
⑴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
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
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
——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评读。
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关心学生。[板书:关心]
3.自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
句子写得最好,
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金老师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
同桌互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自读;指名读;齐读。
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爱护学生。[板书:爱护]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质疑:读完这一段话,你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
几十年世事沧桑,
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
怎样的情感?
——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
51
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
让我们也饱含着对金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读这一段。
四、课外延伸:
在众多的课外书中,金老师最早让“我”阅读的两本书是什么?
——《爱的教育》《寄小读者》
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我想你一定从中有所收获。然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读
书体会。
板书设计:
18 萧山杨梅
鼓励课外阅读 关心 感激
整理图书吃杨梅 爱护
思念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生字,其中7个要求会写。借助多种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想象画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园子的美丽和“我”的快乐与自由,逐步深入地
感悟人物形象。
4.结合作家卡片的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激发孩子了解萧红,阅读《呼兰河传》
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小说运用具体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寓情于物
等方式将快乐、自由写具体。
三、教学准备:
1.制作并下发阅读摘记卡。
2.搜集萧红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52
一、初读:在语言中复活“园子”的模样
1.(板书:园子)知道什么是园子吗?你对园子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作
家萧红小说中的园子,(出示:课文插图)这里
既是她真实生活的童年所在,也是她小说中的特殊环境。
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
br>了。)(完成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
——指导重音的处理: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
......
3.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快速读读课文。
——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象画面,尝试将感受读出来。
(2)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4.检查指导。
(1)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 蜻蜓 蚱蜢
第二组:韭菜 谷穗 倭瓜
第三组:瞎闹 铲地 抛开
(2)指导朗读第一组。
——指导读准。
——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都是昆虫;部首一样;)
——园子里可能还会有哪些昆虫呢?
(3)指导朗读第二组。
——指导读准。
——出示图片。你能将图片和文字对照起来吗?相机解释:倭瓜。
——在你的生活经验里,这样的园子里可能还会有什么菜,什么谷物呢?
(4)指导朗读第三组。
——指导读准。
——使用手势或者肢体表演的方式说词语意思。
(5)(出示插图)就是这样的一个园子,谁能用上刚才的词语说说图上的观
53
察所得?
预设,我带着草帽,和祖父在园子里看——在园子里种——我还在园子里—
—
(6)指导书写“帽”
是啊,图上的祖父和我都带着草帽。“帽”是个容易写错的生字。说说怎么
记好它?
——自由发言。
——出示字源。提示:右上方不是“日”;横画多,间距匀。
——示范写好“草帽”一词。
二、细读:整体把握,触摸“园子”的自由
1.课文哪些地方直接写到了这个园子呢?快速浏览,找到答案。
第2和第13自然段集中写园子。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园子。边听边批注圈画。
(1)指名朗读,相机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停顿。
(2)汇报交流。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第2自然段)。
A指导抓住“样样都有”。发现作者将静态和动态描写相互结合的方法,写
出园子的生机。
B对比品味。既然第一句已经说了“样样都有”何必在后面将蝴蝶、蜻蜓蚂
蚱再写一遍呢?
引导发现概括描写和具体描述相结合将园子写生动形象了。
C小结学法:读读、议议、品品。要求:用同样的方法汇报后面的收获。
——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园子。(第2自然段)
A指导抓住“白、黄、大红、金”和比喻“小毛球似的”想想画面。
B读出感受,表达美丽。
——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A自由汇报:读读、品品、议议。
B作者用什么样的特殊方式将这份“自由”充分地展现在你眼前的呢?
——引导关注发现三个“就像”和六个“愿意”的特殊表达。
54
变换句式,发现对仗之美。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语言背后的妙趣。
——出示具体情境仿写:卧室是我的小天地,____
_愿意___________;_____
愿意___________;
_____愿意___________; _____愿意__________……
D引导发现:
11句话,写了不同的事物,事物虽多,但是作者安排上却一丝
不乱,自由的感觉就这样出来了!
E齐读整段。
三、精读:由境及人,发现人的自由
1.文中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的段
落和笔墨来写园子的自由,通过以往学习小说
的经验,说说你的推测!
(1)自由发言。引导发现:园子中的生物尚且如此自由,园子中的我就更加
自由了。
(2)
小结:在小说中经常会看到对故事的环境或者背景的大篇幅描写,它们
对刻画人物形象有特别的用意。
2.默读课文,从哪里发现“我”的自由了?圈画批注在课本上。
(1)交流“瞎闹” ——什么是瞎闹?哪些词看出了瞎闹?引导抓住“就……就……就”和“东
一脚西一脚、溜平、踢飞
”等动词。
——引导学生发现动词表现自由这一主旨的特点,到文章中的其他地方去找
一找。
继续交流发现“乱爬在地上、勾、抛、摘、吃、追……”
(2)交流祖父的“笑”
——朗读祖父和我的对话。自由交流。
——如果说对“我”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是正面描写的话,那么祖父的笑,
你看出什么呢?
(3)小结:正是有了祖父这份放纵的疼爱,这园子成了我的自由天地,这回
忆成了我最珍贵的
记忆。再看“瞎闹”,还是无理纠缠的意思吗?这词语的背后
藏着什么样的情?
(4)直接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标示出动词“乱闹”和“抢”,发现这个词语背
后的感情色彩。
55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
不往菜上浇,而是拿
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
了!下雨了!”
四、回读:捕捉信息,积累优秀语段。
1.出示作家卡片前半段。自由朗读,捕捉信息。 <
br>有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
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
微微第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看她“玩累了,就在房子
底下找个英两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
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等着,等她醒了,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1)交流:萧红的书就要这样读着、想着、再读着、想着……
(2)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个
自然段就像这段文字中介绍的那样,写得有趣?
选一两处抄写在自己的摘记卡上。
(3)自由抄写。展示、评价、朗读。重点关注行款:字走中线,大小匀称。
2.出示完整作家卡片。补充自主搜集的资料。
(1)自由交流。
(2)小结:萧
红年仅31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也慢慢
发现萧红不寻常的一生,他幼年丧母,早
早就离开了家乡。那个曾经的家,只有
万般疼爱自己的祖父留在记忆中。
(3)再次发现课题的秘妙。
朗读重音指导:我和祖父的园子
....
五、延读:激发兴趣,走进《呼兰河传》
1.这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这
是“我”童年最珍贵,最美好的记忆,这是
“我”难得的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只是这样的快乐太少,太少
了……
2.出示《呼兰河传》的其他文字片段。自由朗读。
3.布置作业:
☆学习用课上摘抄句段的书写方法,摘抄课文中的感兴趣的句段。
☆☆将“我”童年的趣事和家长分享一下,并和同学一起分享你的童年趣事。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读读《呼兰河传》去感受“我”的另一面。
六、板书设计
56
小说
人物 环境
我和祖父的园子
淘气
快乐
自由
……
20母亲的呼唤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3.认识“憔、悴、愚”等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生和自己母亲的照片,按孩子年龄由小到大排列。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读全文,标记生字,读准字音。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自学生字。
2.找学习伙伴互相读一遍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4.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
57
5.巩固记忆生字词。讨论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形近字组词:
愚() 呼() 幸() 视()
遇() 乎()
辛() 现()
6.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重点理解: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不堪: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表示程度深。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
愚笨:头脑迟钝,不灵活。
7.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三、初步了解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1.“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带我到公园玩,捉迷藏时母亲的呼唤成为“我”幼
年生活中最快乐的记忆。
2.小时候的一天,母亲带“我”到海边玩,母亲担心的找“我”,那次呼唤
令“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3.“我”小时候听到母亲的呼唤感到“心烦”,但听不到母亲的呼唤又会感
到害怕。
四、作业:回家留心听听自己的妈妈是如何呼唤自己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交流:回家后,听到自己妈妈呼唤自己时的甜蜜体验。
那么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感受?
二、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总的感受?
2.文中写了三件事表现了这充满爱和关怀的呼唤。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三件事分别给作者留下什么感受?
——最快乐,最难忘,心烦又渴望
3.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感动自己的相关句子,写体会感受
4.小组内仔细读读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5.全班汇报:
(1)“我”很
小的时候母亲带我到公园玩,捉迷藏时母亲的呼唤成为“我”
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记忆。
(2)小时候的一天,母亲带“我”到海边玩,母亲担心的找“我”,那次呼
唤令“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
58
(3)“我”小时候听到母亲的呼唤感到“心烦”,但听不到母亲的呼唤又会
感到害怕。
6.哪件事最令你感动?选择一件,有感情地读一读。
7.最后一段。这段课文怎样总结全文,与开头呼应的?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五、再讲讲你的感受母爱的故事。
[意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
《难忘的教诲》:母亲教育孩子不要讥笑别人,要学会自己奋斗,学会
去掉不必要的负担,快乐地生活。
《可贵的沉默》: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板书:
快乐
20 母亲的呼唤 难忘 亲切 甜蜜
渴望
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要求:
语海畅游-----同义词、逻辑训练、加标点。
积少成多---《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笔下生辉----
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2、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3、笔下生辉----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平台”。
59
教学过程:一、学习“语海畅游”。
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
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出示幻灯
“一起”和“一同”……
学生读这组字,并开火车进行口头说句。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练习,教师检查反馈。
6、出示课本例子
7、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
(1)把“学生”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年龄的。
(2)把“少年”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职业的。
(3)把“电视”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剧种的。
(4)把“电影“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家用电器的。
8、(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2)学生做课本中加点的练习。
9、反馈练习情况。
(1)电灯、电话、留声机是爱迪生发明的。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
(2)他小时候记性很好,不到三岁,就能背诵杜甫的《绝句》。人们称赞说:“这
小孩多可爱
呀!”
10、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4、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心灵创可贴》,要求读得流利、连贯。
你读懂了什么?
3、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你喜欢苏茜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我们应该学习苏茜那可富有爱心的童心。她是
一个善良的小姑娘,是一个关心
他人的小姑娘。)
四、作业 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60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默写《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三、教师读题目要求。
四、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五、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六、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笔下生辉------写“家乡”
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反馈思考情况。
幻灯出示要求:
想一想:怎样把文中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呢?。
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八、总结
九、学生写作文,教师随堂指导
十、作业
完成习作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21、爬山
教学目标:
1、认识“逞、崎、岖、
煌”4个生字,会写“煮、拂、燃、煌、智、慧”6个字。
要求掌握的词有“煮熟、吹拂、燃起、灯火辉
煌、智慧”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
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父亲的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带给人的深刻启
61
示。
难点: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爬过山吗?能把你爬山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交流吗? 2、看来每个人对爬山都有不同的理解与体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爬
山》(板书:爬山)
课文围绕爬山都写了哪些内容呢?你想知道吗?我们现在就
来学习。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边找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
字和新词的?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1)课件演示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认读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煮熟、吹拂、燃起、灯火辉煌、智慧
2、再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通过读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1)概括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
好每件
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
2)学生汇报读书感受。
(放手
让学生畅谈读书感受,学生会谈到父亲所说的话,能有自己初步的理解,
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感受,又能
根据学情进行下面的教学。)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学生边读边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分别汇报,边汇报边填表)
什么地方 什么情况
说话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自读。
(2)质疑——小组合作——解疑
62
1)为什么说爬山是一件辛苦的事?
(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爬山会遇到
哪些困难?遇到困难,人们往往会产生什
么不良情绪?以此来说明爬山是一件辛苦的事。)
2)“我们”爬山 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3)“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替换,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了“征服”的意思。征服——
战胜)
4)“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
(“征服山”是指战胜山,以爬到山顶为
目的。“征服自己”是指要有自信心,尽
自己最大努力去爬山。教育“我”做事要有决心,要有信心,要
努力去做。)
5)我为什么是“似懂非懂”?
(“我”那时年纪小,只有十岁,所以对父亲富有哲理的话好像懂了,又好像不
懂。)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问——解疑为学路,合作讨论形式学习,进而解决发
现的问题,给学生读书
的时间与环境,使其在读书、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
和阅读能力,最终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这是父亲开始爬山时所说的话
,他使我们明白了做事要有决心,有信心。那
么,父亲的另外两次所说的话,又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下
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2、书写课后的生字。
3、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 爬山
决心
征服自己
信心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引入情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爬山》,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父亲第一次所说的话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呢?
3、是啊,父亲的
话使“我”明白了在困难面前,要有决心、有信心,征服了自
己就征服了困难。那么,父亲还说了什么呢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回顾课文内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63
(课件出示)
●父亲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说:“爬到山顶
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
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1)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讨论,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
(父亲的话强调的是
爬山的过程,强调爬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就是做任何
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去努力,而结果并
不是很重要的。)
3)“我”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自己并没有尽最大努力,所以羞愧地低下了头。)
4)能说出一个你自己尽力(或没尽力)的一件事吗,你今后会怎样去做呢?
[语文教学的人
文性,就在于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结合自身的例子,不但能更
好地加深对课文本内容的认识,而且更具
有实际的教育意义,突显人文性。]
2、学习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课件出示)
●
……“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
会,用脑袋去思考。”
1)自由读。
2)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或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结合父亲是怎样做的来理解。)
3)父亲的确话给了你哪些启发呢?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体会。)
3、(课件出示父亲三次所说的话)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
2)完整地谈一谈自己从父亲的话中得到的启示。
[再次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揣摩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认识会得到更大的提
高。]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我”从这次爬山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抓住“沉静”和“智慧”
结合前文的学习来谈)
3)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诵。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本课的闪光点。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看一看大自然的美景,听一听大自然的声
音,然后用心灵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64
21 爬山
征服自己
尽力做事
智慧
懂得欣赏
22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魅、姗、辰”等3个字,会写“魅、丐、牌、绅、衷、辰、酸”等7
个字。掌握“
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4、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得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让
学生明白恰当地
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自己写富有魅力的
语言。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精彩的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2、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魅力”,指名读。
2、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你认为什么具有魅力呢?
(随机扩展:如学生说到“春天的魅力”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魅力在哪里
等。)
4、同学们用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实这
也是一种魅力,这就是
同学们“语言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那么课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
么呢?
65
现在,就请同学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寻语言的魅力。
[先理解魅力的意思
,再出示课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
兴趣,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清自己不熟悉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字词读音。(课件出示本课字词)
3、全班交流,注意“衣衫褴褛、姗姗而去”等词的读音。
4、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结合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衣衫褴褛、头发斑
白、良辰美景”的意思,也可
以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再说一句话,进一步理解词语。)
5、再读课文,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法国诗人在一位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结果给钱的人就多了。)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
学生的自读和交流,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为学
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法国诗人让.彼得勒在木牌上只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
”就让老人
的处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在加上这几个字之前、之后都是样的情境呢?我
们现
在就来共同学习研究。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一幅画面?
(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师相机板书“双目
失明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
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衣着华丽”等词语
理解汇报。)
4、感情朗读
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
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
[读课文,想画面;看画面,读课文,经
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更好地促进了课文
本的学习,丰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手段和方式。]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位凄苦的老人,我们多么希望能有人来帮
助他呀!谁
会来创造这个奇迹呢?老人的处境会不会有所改变呢?我相信,通过下节课的学
习,
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2 语言的魅力
66
老人 路人
双目失明 无动于衷
我什么也看不见
什么也没有得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那个
可怜的老人吗?(生回忆课文中描述老人的词句。)是啊,
这样一个老人,他的境遇发生变化了吗?会是
什么改变了他的境况呢?下面我们
就来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2
----5自然段
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
变了他的命运。
1、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
[在默读中进行充分的思考,边读边画,有思考的内容,和充分的时间就会有自
己的见解。]
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3、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
(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一人读添字前的内容,一人读添字后的内容。其他同学想想前后语
气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互相练一练。
3)分角色朗读。
[通过朗读,进而更好地体会出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
学习第6自然段
1、诗人
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读
有关段落,找出答案,画下来。
2、学生自学,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1)“春天到了”我们会想到什么?
(春天美丽的景象)
2)根据文中的内容想象一下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吗?
(学生想象)
3)这么美的春天,你们想看吗?请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许抬头看。
67
(课件出示春景图及背景音乐)春天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燕
子从南
方飞回来了,尽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赏着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们在绿
树红花间
追逐嬉戏;那红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怒放,真是如
诗如画的春天。
4)刚才,我播放的画面,你看见了吗?(没有,什么也没看见。)
3)你想不想看这如诗如画的春天呀?(重放春景图)这景象美不美呀?
(美!)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非常难受)
5)你这么一会儿看不见就这么难受,
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会更难受,这
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6)指名读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读下面的内容。其他同学看画面再次感
受。
7) 我们也被这句话感染了,自由练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中,学
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学生的
想象力,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另外也让学
生体会“春天到了”让人想
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盲老人却看不
见,
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
诗意的语言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8)齐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短短几个字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语言是多么
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
发现许多有魅力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经典的富有魅力的语言
课件)
体会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不同的语
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
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说得好
,“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希望
同学们认真地学好语文,让你们的语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2、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
力,写几句话呢
?
(出示图片:草坪、动物、水资源、环境等)
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
四、布置作业
1、查找能说明“语言魅力”的词语、格言或故事。
2、背诵第6自然段。
板书设计:
22 语言的魅力
双目失明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68
什么也没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 解囊相助
23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竽、郭、腮、彻、械
”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
混、雅、彻、械”等10个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
装腔作势、幽雅、彻底、
机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难点:学习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这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
1、(播放动画片《滥竽充数》)今天,老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动画
片,看完后,
看谁能把这个动画片的内容讲一讲。
[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
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
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2、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寓言《滥竽充数》。生齐读。(板书:滥竽充
数)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故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借助拼音认读,想办
法识记字形。再画出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齐宣王 编排 蒙混过关
(2理解词语:
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 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这个
成语比喻没有
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69
装腔作势:腔,腔调;势,姿势。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某种姿势,想引
人注意
或吓唬人。
待遇:本课指报酬。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寓意。
1、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只好偷偷
逃走。)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针对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
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问题)
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2)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
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3、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2)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理解“鼓着腮帮”“ 捂着竽眼儿”“
装腔作势”,然后指导朗读并表
演,体会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
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
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
主观感受。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也更好地体验了人物角色,而
且学生的
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造力都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
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
(结合上文的讲排场来理解。)
4)
后来,齐宣王死了……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解决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4、分析人物,揭示寓意
(1)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想一想,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或类似“滥竽充数”的事吗?说一
说。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
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
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70
(4)引导学生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其他的意义。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也
希望同学们
要有真才实学,因为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不要做第二个“南郭先生”。
2、假如,同学们现在碰到了南郭先生,你会怎样对他说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五、布置作业
1、小练笔:南郭先生偷偷
地逃走了,可是,却有些让人担心,他再也不能滥竽
充数了,用现在的说法是“下岗”,下岗后的南郭先
生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
就让我们帮他出出主意吧!题目:南郭先生下岗以后
(也可以自拟题目)
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滥 竽 充 数
宣王 —— 三百人 —— 混
湣王 —— 一一听之 —— 逃
虚伪必定原形毕露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板书;邯郸学步)
2、谁知道成语“邯郸学步”的意思?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
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
点和本领也丢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
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自己简单的
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幽雅 彻底 机械 姿势 顽固
(提醒学生注意:“械”字不要读成“ji蔓彻”字不要读成“qiè”)
(2)主要内
容:燕国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没学会,
自己原来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
2、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燕国人为什么要到邯郸去学步?
(2)这个燕国人是怎样学步的?
(3)这个燕国人到邯郸去学步的结果怎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71
3、讨论问题,理解课文(教学方法步骤同第一则寓意言)
(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燕国人学习走路的样子,揭露这个燕国人虚伪的
心理和他自食其果的下场)
(1)分组学习,研究讨论课文相关内容。
(2)全班交流,透彻理解课文。
(3)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板书:盲目跟随别人 终将自食其果)
四、拓展延伸
1、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演完后,模仿记者采访:“燕国人”。
2
、请你展开想象,学走路的燕国人爬回去后,人们会怎样议论他呢?就请你续
写这个小故事吧!
五、布置作业
1、结合《邯郸学步》的故事情节,编写课本剧。
2、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邯郸学步
一进城 学
过了几天 不进步
一段时间 不会走
盲目跟随别人 终将自食其果
24 米芾学书
教学目标:
1、会认“塾、琢、枉”等3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学习米芾勤奋好学
的精神。
3、让学生了解学好书法的窍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难点:理解秀才说的关于写字窍门的一段话。
72
教学准备:1、准备几幅书法作品。2、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导读
1、同学们,你们练过书法吗?你们是怎么练
习书法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
文《米芾学书》(板书课题 生齐读)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哪些问题呢?
预设:(1)米芾是谁?学书是不是学习书法的意思?
(2)米芾为什么要学书?怎么学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利用收集的资料和预习解决
问题,随问随答,筛选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鼓励学
生自读课文解决。)
[以“疑”为主线,把“生疑”“议疑”“解疑”贯穿始终。]
二、自主读书,深入理解
1、引导学生自主读书
(采用多种方法读书。可以朗读、轻声读,也可以默读或综合多种方法来读。)
2、交流读书情况。
(1)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
(沟通交流,生与生、师与生交换意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三、研读体悟,合作探究
1、师生商定研读重点
(1)米芾在私塾先生那里是怎样学习书法的?
(2)后来秀才又是怎样教米芾学习书法的?米芾又是怎样做的呢?
(3)私塾先生和秀才教米芾写字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秀才的办法好在哪?
(4)你认为米芾写好字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写好字的窍门是什么?)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
内容,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之间互通有无,较复杂的有研究
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确定)
[阅读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习过程的选择应由师生共同确定。]
2、自读感悟
(以默读方式为主)
3、合作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宗旨。]
4、分组汇报
(对于秀才说的写字窍门的一段话,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写好字的窍门是什么。对
于米芾刻苦练字的语句也
要仔细体会。)
5、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联系实际谈谈你学完这篇课文的体会,好
73
吗?
2、按照秀才说的窍门练练字。
五、布置作业
课后整理有关米芾或其他书画家勤学苦练的事例,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做到有顺
序,详略分明。
[语文课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多渠道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
力。]
板书设计:
米芾学书
过去 不用心 写不好
现在
仔细琢磨 写好了
练习设计:
1、抄写词语
莫名其妙 心领神会
依依不舍 琢磨 窍门 铭记 造诣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她把自己从的首饰当(dāng dàng)了五两银子。
(2)他的泪水不禁(jìn jīn )夺眶而出。
(3)他在书法方面很有造诣(yì
zhì )。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米芾绘画有名。
米芾书法也很有造诣。
4、在学习过程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小窍门,写下来,介绍给大家。
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目标:
1、区分音形相似的字,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
力。
3、懂得交朋友的重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4、通过阅读平台中的短文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通过能说会道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
6、通过笔下生辉,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74
重点: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难点: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使别人受到委屈的事。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语海畅游)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
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
智慧的花朵。看谁的花朵开得最鲜,开
得最艳!
二、分项训练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幅图画)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画,它们有什么不同?再读
读泡泡框的内容,
你能说说图画的意思吗?
(2)请同学们看看第一幅图画,比较图画和相应
的字体,你发现了什么?第二
幅图又是怎样的呢?
[在观察、比较中明白两个字是怎样造出来的。]
(第一幅图说明“即”的造字过程,画的是
一个人嘴对着装满美食的容器,表示
“就餐”所以“即”有“接近”“靠近”的意思。第二幅图说明“既
”的造字过
程,画的是一个人头背着装满美食的容器,表示“吃饱了”,所以“既”有“完”
“
已经”的意思。)
(3)(板书:即 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1)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两个字,谁能为这两个字组词呢?
2)你还知道哪些形近字的造字过程呢?说一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来汇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读一读,体会带点词的意思,互相说一说。(课件出示)
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鞋,可结实啦!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不结实。
玉石经过琢磨 ( zhuó mó ),变得更加光华美丽。
米芾认真地琢磨( zuó
mo )字贴。
锅里的水沸腾了。
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
(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其他同学想一想,这几个句子都是什么意思
呢?
(2)句子的意思我们了解了,可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又会有哪些
不同的意思呢?请同学们
再仔细读读这几句话,讨论讨论,看看你有那些看法。
(3)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75
(结实: 第一句中是“牢固,耐穿”的意思。
第二句中是“勇敢,坚强”的意思。
琢磨: 第一句中是“打磨”的意思。
第二句中是“思考”的意思。
沸腾: 第一句中是“水烧到一定的温度,热气上升。”
第二句中是“气氛热烈”)
(4)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说一说。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搜集不同汉字的造字过程资料。
第二课时
(积少成多 阅读平台)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语文百花园”,不但与那里各族的友谊格言相聚,还要去“向奶奶学语言”。
二、分项训练
1、积少成多
同学们,你们喜欢格言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组。
(课件出示)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藏族)
骑快马的,感觉不到路远;朋友多的,感觉不到困难。(鄂伦春族)
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样宽广;没有朋友的人,狭窄如同巴掌。(蒙古族)
智慧不凭年龄凭心灵,友谊不在一时在平时。(维吾尔族)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格言出自不同的民族,而且与友谊相关的。)
(2)谁能说说每句格言的意思?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第一句是说树长得直,它的作用就
大,人如果要正直,就有许多人愿意跟他做
朋友。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
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广结朋友,朋友越多,困难就越容易解决。
第三句是说有朋友的人,心胸开阔;没有朋友的人,心胸就狭窄。
第四句是讲人的智慧不在于
年龄的大小,也就是说并不是年龄越大就越有智慧,
而在于是否爱动脑筋。一时友好不是友谊,平时经常
的关心帮助才是真正的友谊。
这四句格言说明了朋友的重要,并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1)请同学们再多读几遍格言,能试着背下来吗?
(2)你好知道哪些有关友谊方面的格言,说给同学们听听。
2、阅读平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我向奶奶学语言》,边读边想,这篇短文主
76
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短文,思考:奶奶的话好在哪里呢?小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3)学生读文,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可结合短文中的句子来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
体会,教师不进行过
多的分析讲解。]
(4)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
[鼓励学生质疑,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这节课
,老师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真正的友谊,还懂得了学
习语言的好办法,你呢?
2、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更多有关友谊的格言。
第三、四课时
(能说会道 笔下生辉)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又要和你见面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
更出色的表现!
二、分项训练
1、能说会道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一位同
学丢了一支和你同样的一
支钢笔,他责怪你私自拿了他的东西,你受到了委屈,心里会怎样呢?(难过)
再比如,你走过有果皮纸屑的地方,没有弄清楚情况就批评旁边的同学不讲社会
公德,使别人受
到委屈;后来知道不是他乱扔的心里又会怎样呢?(内疚)
(2)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确定自己最想说的内容。
(3)不论是你受到了委屈,还是你委屈了别人,该怎么办呢?
(4)学生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适时出示泡泡框的内容。
1)我要把自己受到委屈的事情说清楚。
2)向别人说明情况,不要着急,要有礼貌。
3)向别人道歉,态度要诚恳。
(5)确定好了自己要说的内容,又懂得了表达的方式方法,就先说给你小组内
的同学吧!
(6)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进行评价。
[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侧重是否把事情说清楚了,是否有礼貌,态度
是否诚恳。]
(7)教师小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委屈可以向别人解释,委屈了
别人要向别人道
歉。
2、笔下生辉
启发谈话,揭示主题
77
(1)在“能说会道”中,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别人的事情
,现在
就把这件事写下来。
(2)习作内容:
写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别人受到
委屈的事,并写一写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
然后写一写自己是怎样向别人解释的,或者是怎样向别人道歉
的。
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在众多的事情中,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要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心情。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
哪个地
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通过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说得好,而且写得也真实、感
人。你觉得
自己又有了那些进步呢?说一说。
2、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3、在
“笔下生辉”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弄清本次习作的要
求,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
(2)引导学生写印象最深的事(3)引导学生按事
情的发展顺序写。先介绍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事情
的起因是什么,把事情的经
过写清楚,并写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还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后,你是怎样
向
别人解释的,或者是怎样想别人道歉的。
(4)作文的题目自己拟定。
25 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认“桨、榕、
纠、暇”等4个字,会写“桨、纠、逼、禁、暇、抛”等6个
生字。掌握“三支桨、纠正、逼近、不禁、
应接不暇”等词语。
2、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
的方法,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的情感。
78
难点:体会大榕树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以及群鸟快乐自由的生活。。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
片、音像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
1、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
望拥有天堂般的生
活。(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2、(板书“鸟的”):你想象中,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
园)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并查找了有关资料,关于鸟的天堂,你已经有
了哪些了解?请同学
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
新会市南
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百年前,这里原有一个泥墩,一棵榕树,经
长期繁
衍,成为覆盖有二公顷的小岛。岛上的榕林栖息着数十多种小鸟,尤以白
鹤和灰鹤最多。白鹤朝出晚归,
灰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飞舞,
嘎嘎而鸣,蔚为壮观。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巴
金游后写了《鸟的天堂》,
1982年他亲笔题了“鸟的天堂”四字,更为这风景区增色不少。)
[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4、是啊,70年
前,这里还名不见经传。巴金先生于1933年途经此处,写下了
《鸟的天堂》一文,使这里名扬四海。
谁能来介绍作者巴金?
[对作者巴金的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新词。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
字形;画出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认读生字:桨、纠、逼、禁、暇、抛
(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也可以读字组词)
②认读词语:三支桨、纠正、逼近、不禁、应接不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所闻。)
79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你对鸟的天堂有了那些新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
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对课文有
一个完整的初步认识。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
生回答可能不
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信心。]
2、那么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景
象?
3、汇报,交流。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
写了
“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
的时候,正
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
活动的情景。)
4、我们
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部分,那么在见到“鸟的天堂”之
前和之后作者又写了哪些内容呢?
(教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很容易理清文章的脉络,划分段落不再困难。)
第一部分(1~4):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部分(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部分(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
看到的情景。
第四部分(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次 经过时
第二次 再次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三支桨、纠正、逼近、不禁、应接不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吗?
3、是的,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
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现在也让我们一同跟
随作者的脚步走进鸟的天堂吧!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
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
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
80
2、赏析好句
(课件出示)“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3、指导朗读。
学习5——9自然段
过渡:“我们”一起出去游玩,这一次有没有
看到“鸟的天堂”呢?“鸟的天堂”
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继续学习。
1、仔细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2)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你是通过哪些语句子看出来的?
(3)看到这样一棵大榕树,你会产生哪些想法?作者又是怎么赞美的呢?
(4)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记下来。
(让学生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去体会。把你
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
把你不太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发言选择学习)
问题(1)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的。
问题(2)榕树大而美。
大:(生找出词语、句子,读一读。)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美:(出示挂图,生画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再
感情朗读。)
●“一部分树枝才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句话写出了大榕树的静态美)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
生命在颤动。”
(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
种生命力在涌
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问题(3)欣赏着榕树,作者发自内心地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汇报时,应充分尊重
学生的独特感受,多让学生说,让学生读。如果学生
还有不太理解的句子,就让学生再去读,再去感受,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最后再谈自己的体会。]
4、感情朗读5——9自然段。
三、课堂总结,置留问题
这样一棵又大又美的榕树,真是鸟儿生活的好地方,当作者再次看到
大榕树的时
候,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我们下节课,接着来学习。
81
板书设计:
25 鸟的天堂
大
大榕树 独木成林
美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走进了“鸟的天堂”,还记得那棵美丽
的
南国的树吗?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促进了知识的消化,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这一次作
者又来到了“鸟的天堂”,这一次与上次有什么不同呢?走进课文,
我们就知道了。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10——13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动笔画出重点的语句,然后理解并把自己的想
法与小组内同学交流。
(1)这是第二次去鸟的天堂,他这次看到了什么?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2)鸟儿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这里的鸟为什么这么多?这么快乐?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问题(1)作者看到了很多鸟。鸟的特点是:多、欢
鸟多:(课件出示)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
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应接不暇”说明鸟儿多得看不过来。)
鸟欢:(课件出示)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扑翅膀。”
(这几句写出了鸟的天堂里鸟儿欢的情景,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
问题(2)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的自觉行为。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教育学生保护自然环境
,这样才能实现人
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3、指导朗读。
学习14自然段
1、齐读。
2、(课件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思考:这句话中“的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打了引号,
82
而第二个没打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朋友的话,指的是大榕树。听了朋友的话
,
起先作者还有些疑惑,看到“到处都是鸟影”,作者才信服了,不由得发出赞叹:
“的确是鸟
的天堂啊!”这里的“鸟的天堂”是“适合鸟儿生活的理想环境”的
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榕树的
留恋和赞美之情,同时在篇末点题。)
三、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1、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议读,评读。
(3)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试背, 自己喜欢的部分。
[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四、总结全文 ,拓展练习
1、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
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
,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
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
堂。
2、“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
些有关
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3、搜集一些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板书设计:
树:大、美
鸟的天堂
喜爱 赞美
鸟:多、欢
26 鲸
教学目标:
1、会认“吨、敞、哺、滤、矮”5个生字,会写“吨、敞
、哺、滤、肺、潜、
矮、判、胎”9个字。掌握“宽敞、哺乳动物、又矮又粗、判断、胎生”等词语。
2、初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
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
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
感。
83
教学重难点:
重点:鲸的生活习性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像。
2、有关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
地生活、嬉
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
藏,
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
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
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鲸)
2、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
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
组内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3、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
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
习“鲸”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鲸)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一下:课文
中都向我们介绍
了有关鲸的哪些内容?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也可以提出来。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一吨 宽敞 哺乳动物 过滤 肺部 潜水
又矮又粗 判断 胎
生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吨、哺”两个字的读音。
(
在写字上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哺”字右边上面的点不要丢掉。“滤”字笔画多,
左窄右宽。“肺”字右
边不要写成“市”字。“矮”字左右不要写反。)
2)交流:课文每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引
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通过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
3)理解词语:胎生 哺乳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们最想了解鲸的哪一部分情况呢?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
行探究性学习。
84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找出并朗读相关段落,说说介绍的内容。
2)从哪几句话中能看出鲸的这一特点。
3)围绕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能读出相关的语气吗?试一
试。
2、在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引导
鲸的外形特点:
1)(课件出示)
●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
大肥猪那么重。
(从
这几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学生练读,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
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
●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显得很宽敞。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比较,体会出鲸的大。再练习朗读。)
2)指导朗读
3)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
四、课堂总结,置留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
不但了解了鲸的大,而且还认识了说明事物的方法。关于
鲸的知识还有很多,课文究竟还向我们介绍了哪
些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26 鲸
大小 (列数字
举例子)
演变
种类
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
2、鲸,真真太大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鲸的其他方面特点。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还记得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吗?还记得我们的学习要求吗?(课
件出示学习要
求)
请你打开书,把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再仔细读一读,再交流学习所得 。
(引导学
生继续按学习第1段的方法汇报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汇报总
结板书。如:可以把鲸的种类、吃
食、呼吸、睡觉等归纳到一起列提纲,教师引
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鲸的各方面特点写的这么清楚,
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
85
法?)
[这样教学既能放得开,又帮助学生总结一定的学习法
,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短
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
2、学生小组学习。
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所学内容,在交流讨论中点拨指导。
[以学生自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
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不要求
统一的说法,只要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
以。教师在学生交流
的基础上,随机的点拨引导,以下过程是教学的预测,不是教学的程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灵活把握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1)演变(可以以鲸的角色来自述)
在远古的时代,鲸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
鲸的祖先就生活
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
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
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就成了现在的样
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抓住“陆地”——“浅海”
——“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
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
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
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课件演示鲸的进化过程。)
(师课件出示填空题)
在( ),鲸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
境发生了变化,
鲸的祖先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
),它们的前肢和尾巴
(
)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就成了现在的样
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抓住“很远的古代”、“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
程是非常漫长的。
)
[这样设计掌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交流,互取所长,教师只是巧妙
地点拔。而
角色转换练习的设计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进行了说话训练,
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
2)种类:须鲸 ——没有牙齿
齿鲸 ——有锋利的牙齿
3)生活习性:
①吃食 (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须鲸 吃小鱼小虾
(“吸进”“闭上”“滤“吞进”等词写出了捕食经过。一
顿可吃两吨多,说明食量大。)
齿鲸 吃大鱼海兽 (“扑上去”“咬住”“很快”看出很凶猛。)
②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共同点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86
教师出示插图 指导学生朗读。(……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③睡觉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
生把画好的简单图画展示出来,再用语言描述。体会出鲸的警觉和自我保护意识。
④生长
胎生 生长快 寿命长
4、朗读感悟
我们对鲸的特点和生活习
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
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生总结学习这一课自己的收获。
2、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四、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
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
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请同学们继
续搜集课外资料,并从以
下几项作业中任选一项,进行练笔。
1、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2、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3、根据收集的资料,出一期介绍鲸的小报。
板书设计:
26 鲸
体形特点 像鱼、大、长
哺乳动物 演变过程 用肺呼吸 胎 生
种类 须鲸 齿 鲸
生活习性 吃食 呼吸 睡觉
(作比较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27 麋鹿
教学目标:
1、会认“榜、棕、孕、匿、厄、沛、衍”等7个生
字,会写“涂、榜、敏、捷、
销、匿、输、基、涯”等9个字,掌握“滩涂、敏捷、销声匿迹、输出、基
金会、
生涯”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行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
历。
3、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87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麋鹿的特点和它的传奇经历。
难点:了解麋鹿的特点和它的传奇经历,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麋鹿的有关知识。
2、自制的相关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
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
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你们了解得真多!那你对麋鹿了解多少呢?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介绍。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麋鹿的知识。)
[通过收集和交流,引起学习的兴趣,做好知识的储备。]
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
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板
书课题:麋鹿)老师这儿有一段关于麋鹿的影片,请欣赏
。(播放课件)
(解说词: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亚洲东方最大的一片湿地。在这片广袤
无垠的湿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人与
多种动物和谐共处,创
造着美丽而宁静的生态环境。)
4、看了影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想对麋鹿了解更多吗?其实课文对麋鹿做了详细的介绍,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
文,一同去认识麋鹿。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理解主要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滩涂 封神榜 敏捷销声匿迹 输出基金会 生涯迅即 厄运 颠沛流
离
(根据读词情况,及时纠正错音)
(2)理解词语:销声匿迹 敏捷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麋鹿的哪些内容?
4、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整理板书。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1)轻声读文2
----4自然段的内容,边读边想,在自己的脑海中描画出麋鹿的样
子。
2)(课件出示麋鹿图)请学生边看图边读有关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来描绘麋鹿
88
的。
3)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交流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
尾似驴,所
以又被称为“四不象”。(课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1)指名读这句话,体会外形特点。
(2)明明说“四像”可又为什么说“四不像”呢?
(引导学生说出:似鹿不是鹿 似马不是马 似牛不是牛 似驴不是驴)
(3)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为姜子牙的坐骑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齐读
句子)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这一段话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体会麋鹿重)
●“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吧用来驱赶蚊蝇……
(这对应了“四不像”中的……尾似驴)
●“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指导朗读。)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
且……才发育完全。”
(朗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体会所用说明方法,说明繁殖能力低。)
●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
2、当讲解员介绍麋鹿。
同学们对麋鹿已经有了一
定的认识,那么谁能结合板书,假设自己就是一位解说
员,向大家介绍麋鹿,好吗?
(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然后指名介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道认识了麋鹿
,也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这奇特麋鹿一定还有它更
奇特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继续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麋鹿
外形特点:四不像
生活习性:草食性哺乳动物
传奇经历:
89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于麋鹿你有了哪些认识呢?
(通过回顾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细读课文,体验传奇经历
学习1自然段
麋鹿是一奇特珍稀的动物,因此也必须重点保护。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麋鹿生活的
天堂。
(课件出示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说这里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2、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土地广阔”“林茂草丰”“气候温和”等词语来理解。)
3、想象画面,你觉得这里怎么样?谈出自己的体会。
4、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麋鹿传奇经历
1、是的,这是麋鹿生活的天堂,可是你知道吗,在许多年以前,我们人类
没有
很好地与它们相处,致使它们濒临灭绝,麋鹿经历了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静下
心来读一读
麋鹿的传奇故事。
(1)这部分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你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
(3)画出使你感受最深的地方。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把感受和体验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深的句子。可采 取读----
谈感受
---再读 的方式进行。)
3、再次默读这部分内容,说手自己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4、教师小结:我们的国家曾被列强所欺,麋鹿几乎灭绝,在国外,正因为有喜
爱它的人,麋鹿
才得以生存,当我们的国家强盛时,它们终于回归祖国。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出了麋鹿的漂泊不定,使学生明白我们要保护麋鹿,
保护环境。)
三、深化延伸,升华感知
1、经过我们的学习,我们对麋鹿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老师
还想请教大
家一个问题:人类花费那么大的精力与金钱来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能
谈谈
你的看法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补充。
四、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
90
物。
2、外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麋鹿或其他野生动物的资料。
板书设计:
麋鹿
外形特点:四不像
生活习性:草食性哺乳动物
传奇经历:漂泊不定
颠沛流离
28小狮子爱尔莎
教学目标:
1、会认“肝、糙、犀、耷、恕、恋”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爱尔莎
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
3、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让学生
明白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难
点:理解“我”费尽周折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
驯养狮子的过程中同爱尔莎
产生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查阅乔伊•亚当逊的著作《野生的爱尔莎》或《狮子和我》
2、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狮子吗?谈一谈你对狮子的了解。
(引导学生回想从电视及文章描写中见过狮子样子说说。)
2、你见过有人在家里喂养过小狮子吗?
3、是呀,森林之王——勇猛的狮子谁敢喂养呀!可
人和狮子能不能在一起朝夕
相处共同生活呢?奥地利女作家,乔伊 .
亚当逊就勇敢地尝试了这件事,并且
以她最好朋友的名字爱尔莎为它命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逊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文章《小狮
子爱尔莎》
91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课,力求自然、亲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或联系上下文理
解。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感知,小组合作读文讨论。)
3、自学反馈
1)读词语:鱼肝油 粗糙 犀牛 宽恕 恋恋不舍
(提醒学生注意:“糙”字读“cāo”,不要读成“zào”。“耷”字是第一声,不要
读成第三声
。“恕”字声母是翘舌音“sh”。)
2)理解词语: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
宽恕:宽容、饶恕。
九霄云外:九宵,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九霄云外:形
容远得
无影无踪。课文指把怒气抛到很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3)主要讲了“我”精心训养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
大自然的事。
三、再读课文, 理清顺序
1、课目文围绕“我”驯养小狮子爱尔莎又把它还给大自然这件事,是按怎样的
顺序来写的呢?
(抱养照料——生活习性及建立情感——放回大自然。)
2、将全文内容按上述顺序归纳,用“先……再……然后”训练说话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总结,置留问题 <
br>“我”和爱尔莎一起生活了三年,小狮子爱尔莎有哪些特点?“我”又是怎样和
它建立感情的?“
我”为什么要把它放回大自然?这些问题,在下节课我们将仔
细研究。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出生
|
28、小狮子爱尔莎 成长
|
回归
9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内容。说说本文写了件什么事。
2、本文围绕着小狮子爱尔莎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出生——成长——回
归大自然)
3、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入手学习这篇课文,特别是了解“我”和小狮子的
深厚感情。
[回顾全文,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交代了学习任务,使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
目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阅读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
课文里哪
些地方最使你感动?说说为什么最令你感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有着深厚的
感情。
[边读边思考,找出表现“我”对爱尔莎的关爱,爱尔莎与“我”感情深厚的句
子多读
几遍,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
口头表达能力。]
2、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更好的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出生:
1)生通过具体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
2)(课件出示 ) 这是一只(
)的小狮子。
3)读出出“我”和小狮子初步建立情感的句子,再次完成上面的填空。
4)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成长:
1)第2自然段:顽皮——小狮子洗澡时,跟“我”开玩笑。
(抓住“故意扑腾”“扑倒”体会。)
第3自然段:勇敢——犀牛非常凶猛,爱尔莎
却和它搏斗并赶走了它,
保护了“我”。(抓住“跑来”“勇敢”“搏斗”“赶走”等词语体会。)
第4自然段:温顺——它开始换牙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
还撒娇似的吮着
“我”的大拇指,温顺可爱。
(抓住“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吮吸”等词语
体会。)
第5自然段:驯服——它夜间闯入驴群,被“我”教训时的表现可看
出它的驯服。
(抓住“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吮着”“蹭着”等词语体会。)
小狮子的性格特点:顽皮、勇敢、温顺、驯服。
2)先读一读,再仔细地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之间互相评读。
93
回归大自然:
1)全班讨论“我”为什么要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
[再读课文,理解送回爱尔莎的原因。引导学生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我真正深爱它,让它自己去生活。
试验由人抚养并带有人气味的狮子,能否在大自然中生存。)
2)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来回答“我”为什么要送小狮子回大自
然。
3)理解句子
●“我搂住他的脖子,吻着它;它好象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
一个劲儿蹭我。”
(这句话具体写出了“我”送爱尔莎回大自然时表现出的难舍难分的情态。)
●“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
(这两句话写出了“我”和爱尔莎分别时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集体评议。
5)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结合课文
作者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启发学生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物,
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6)小狮子爱尔莎回到大自然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小结:是呀,任何一种分别总是让人痛苦。爱尔莎走了,满载着作者对它的
情谊走了。回到真正属于
它的大自然中去了。让我们与作者一道为爱尔莎送别,
祝它一路平安!
[体会作者与小狮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并使学生受到真挚情
感的熏陶。]
三、联系生活,升华主体
1、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爱护动
物,善待周
围的动物,再凶猛的野兽也能和人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动物和人都是有感情的,
只
要我们关心爱护小动物,小动物也会关心爱护你。
那么,与本文作者相比,你们认为我们周围的人在保护动物方面做得怎么样?
或者建议咱们重庆人在保护动物方面还应做些什么?
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太需要我们的关爱,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的
努力去关心
这些小动物吧!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只有我们生存的
环境
才会和谐、美丽。
2、将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的介绍写下来。
3、做调查:了解当地水里的鱼、林中的鸟及其它的动物,最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94
物
爱自然
出生:抚摸喂一刻不离
|
28、小狮子爱尔莎 成长:顽皮、勇敢、温顺、驯服
爱动
|
回归:莫大痛苦、恋恋不舍
语文百花园七
教学目标:
1、使生学会从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区分音同形似字,防止用字混淆,提高学生
的识字能力。
2、懂得成语的字面意思,以及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3、通过自然段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捕捉中心句,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5、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编、写动物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成语、寓言故事。
2、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语海畅游)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
们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七,相信在这里,你会有更多的收获。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分项训练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课件出示)
“度
”“渡”音同形相像,意义用法不一样。“渡”字多指渡水上,过江过河用船
渡,“度”字多指时间上,
假日节日用欢度。
95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辨字歌,想一想,这首辨字歌是怎样区分
“渡”
和“度”的?
(2)学生讨论,然后汇报,教师引导。
(“渡”有三点水旁
,表示与水有关,所以一般用在渡水上,如“渡江”“渡河”
“渡船”等;“度”多指时间上,如“欢度
”“度假”“一年一度”等。)
(3)你还能用“渡”和“度”再分别组几个词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纠正指导。)
(4)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音同形似的字呢?你是怎样区分的呢?说
一说。
[通过拓展的练习,更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读一读,查查成语词典,理解它们的意思,再说几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关动物的成语,请看:(课件出示)
鹤立鸡群
虎头蛇尾 鸡犬不宁
井底之蛙 鼠目寸光
狡兔三窟
九牛一毛 浑水摸鱼 羊肠小道
(1)谁来读一读。
(2)你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如果还有不理解的,赶快拿出词典查一查吧。
(3)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及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4)学生汇报。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当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虎头蛇尾
:虎头硕大,蛇尾细小。比喻做事有始无终,开始声势浩大,后来劲
头不足。
鸡犬不宁: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扰乱十分厉害。
井底之蛙:井底的青蛙住在狭小的地方。比喻见识少的人。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比喻采取多种预备措施躲避祸患,保全自己。
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浑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捞取不当的利益
羊肠小道:形容狭窄弯曲的小路。)
[不能只单纯地说字面的意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引申义和比喻义]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动物的成语,说一说,让大家共同来分享。
3、读一读,想想下面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课件出示短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读文讨论后汇报。
(3)那么哪句话讲的就是这段话的意思呢?说说你的理由。
(这段话是围绕第一句“科学家
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
秘密”写的,因为后面的几句话讲的是蝙蝠为什么能在夜
里飞行,也就是具体说
96
科学家揭开了什么秘密。从结构上看,这段话先概括地说,再具体地说。)
(
4)同学们说得可真好,那么,在前面学习的课文中还有这样的段落吗?请你
找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这样做的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把你知道的音同形似的字写出来,再组成词语。
3、继续收集有关动物的成语。
第二课时
(积少成多)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要带给你更有趣的与动物有关的古诗和成语,想知道吗?那就跟我
来吧!
二、分项训练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课件出示)
画眉鸟
百啭(zhuàn)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 欧阳修)
(1)这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画眉鸟》,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注意
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诗,然后教师指名读。
(提示学生注意诗的节奏)
(3)谁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在开满鲜花的山岗上,在长着各种树木的林子里,画眉鸟的叫声婉转动听。整
天关在笼子里叫唤,不
如在树林间自由自在地啼叫。
这首诗咏画眉鸟,表现了画眉鸟在自由天地飞翔的欢乐和被囚后的痛苦,
反映了
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5)理解了诗意,你能背诵下来吗?试一试。
我的采集本(课件出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都是有关动物的,包含两个分句,由8个字组成。)
(3)谁能说出这些成语里面都有哪些故事呢?
(学生能够说出的由学生讲,学生不知道的由教师讲解。)
(4)你还知道其他相类似的成语吗?说一说。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师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抄写成语。
第三课时
(阅读平台)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这节课,老师要带给你一个寓言故事,《狮子和鹿》
(板书:狮子和鹿)
二、学习短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一想这个小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读文,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一只鹿开始得意地欣
赏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认为自己的腿太细,太难看。后
来有一只狮子向它逼近,鹿用它那四条长腿远远
地把狮子甩在后面。就在狮子灰
心丧气的时候,鹿的角被树枝挂住,鹿差点被狮子扑住,它用全身力气才
从树枝
中挣脱出来。于是它又嫌弃起那两只差点让它送命的美丽的角,而喜欢上了自己
四条让它
狮口逃生的腿。)
1、请同学们再想一想,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开始喜欢自己的角,讨厌自己的腿。后来喜欢自己的腿讨厌自己的角)
2、这个寓言故事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呢?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任何事物既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我们不能只从外表上去看待事物。)
4、在你的生
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觉得应该怎
样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呢?
(学生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正确的引导)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98
第四、五课时
(语文大课堂)
一、导入
一个深刻的道理,包含在一个有趣的故事中,这就是寓言的主要特点。有的寓言
故事表面上讲的是动物之
间的事,实际上还是为了教育人,我们读后也会受到很
大的启发。
二、分项训练
语文大课堂
1、收集动物的寓言故事,填写读书卡片。
(1)老师在课前,布置了大家去收集寓言故事,你们都收集了吗?又是从哪里
收集到的呢?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寓言故事。
(3)在这些寓言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这个故事中又包含了一个什么道
理呢?
(4)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故事名称 主人公 主要内容 包含的道理
选自何处
2、以小组为单位讲动物寓言故事,评一评读书卡片。
(1)小组内互相讲讲寓言故事。
(2)评出完成得好的读书卡片,并说明好在哪里。
3、讲、演动物寓言故事,或把故事内容画成连环画。
(1)刚才,同学们评出了好的读书卡
片,那你们愿不愿意讲你们认为好的寓言
故事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呢?
(2)下面我们就开展一个竞赛活动,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
[学生可选择多种方式,体现学生特长,尊重学生。]
(3)学生展示。
(看谁的故事讲得生动,哪些同学演得精彩,谁的连环画画得形象。)
4、编、写动物寓言故事。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多的寓言故事,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
了吗?
(2)如果让你来编一个动物寓言故事,你准备编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故事里有什么动物呢?它们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呢?
(4)你为什么要编这样一个故事呢?故事里包含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5)出示要求(课件)
一、故事要有趣味性;
二、故事中要包含一个道理;
三、故事内容要完整,条理清楚。
(1)同学们可以自己编,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编,编好后说一说。
(2)动笔把编好的故事写下来。
99
(写故事时可以对故事做一些修改。)
(3)出示学生写的动物寓意言故事,读一读,评一评。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讲、演、画、编等多种学习活动,对有关动物的寓言
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而
且自己还编写了寓言故事,你们真是了不起!
2、把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29 孔子学琴
教学目标:
1、认识“痴、抑、纯”3个生字,会写“倦、谱、溢、浸、抑、纯”6个字,掌
握“厌倦、曲谱、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
的。
3、学习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理
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
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收集孔子的资料。
2、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这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答:孔子 师板书:孔子) 2、这就是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课前大家都搜集了相关的
资料,你愿意把你眼
中的孔子介绍给其他同学吗?
[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孔子的资料与大家进行交流,不但做到了资源
共享,而
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
教育家、大思想家。为中华文明
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关于他
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学琴》(板书:孔子学琴)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他会有
更深的了
解。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