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word版)
2016年民主生活会-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田园杂兴
清平乐·村居
2、乡下人家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5、琥珀
6、飞向蓝天的恐龙
7、新奇的纳米技术
8、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
繁星(一三一)
繁星(一五九)
9、绿
10、白桦林的低语
11、*在天晴了的时候
12、猫
13、母鸡
14、白鹅
15、海上日出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16、记金华的双龙洞
习作例文
颐和园
七月的天山
17、小英雄雨来
18、*我们家的男子汉
19、*冰雕
20、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夜黑雁飞高)
墨梅
21、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22、“诺曼底”号遇难记
23、*记张自忠将军
24、宝葫芦的秘密
25、巨人的花园
26、*海的女儿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1.古诗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
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
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
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
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
br>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
期居住农村,,对
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
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
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
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
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
补”枝头上的花已经
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
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
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
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
描写(板书),儿
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
----、---------、----------、----------这些情景
来说明是
----------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
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
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
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
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五、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
,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
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
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
了诗人对春
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
来吗
?)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六、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
、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
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
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
识与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能正确
的认读课后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知诗
的意境,能背诵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诗,学习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感受田园生活,
体会劳动的辛苦。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
对古寺一定不陌生吧?许多孩子从咿呀学语,就开始背诵古诗
了,同学们你们喜欢那些宋朝的古诗呢?好
,今天我们就学习宋代诗人,范成大
的《四时田园杂兴》。
解题:
二、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
三、自主探究,了解诗意。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
2出示本课的生字:看拼音自由
读——指读——去掉拼音自由读——交流记忆
方法——全班交流——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出示本课的词语:自由读——指读——齐读。
再读诗歌联系世人所处的环境,理解诗句,不懂得画上记号。
小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全班交流自学情况:多媒体课件出示诗歌的画面。
耕田:种田。 绩麻:搓麻绳。
未解:不明白。傍:靠着。
自由说说诗歌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拓展升华
背一背《江上渔者》,读一读《归园田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背诵诗歌。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多种形式的读,认识8个生字。
2.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学生仿写。
杂:要注意下边的部分撇捺变成了点。
昼:注意捺的起笔为只要选好,在横的中间。
耕:注意三横长短不一。
桑:三个又又变化,上边的大。
三、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完成练习。
五、阅读《自读课本》。
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1.古诗三首
《清平乐·村居》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
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原型启发, 感知词文。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
么?
3
.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辛弃疾是我国
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
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
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
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
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清平乐”是词牌名
,
“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
(那么,这
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
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
音,
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
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
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
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
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4.为了帮助同
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
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
图并范读)
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
够理解,
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
来探讨一下自己还不理
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也
可以向后面的老师请教。
7.你又理
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
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说
得非常通顺连贯,老师相信你能读得和说的
一样好。)(太美了,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
了那充满情趣的乡
村田园生活)
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老师也感觉到“醉
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
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
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
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
么的
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
来吧!)
四、再现诗境,启发吟唱。
1、请同学们把连环画拿出来,根据你对词的理解、对词中田园生
活情趣的感
悟和看图后的想象,给连环画配上文字说明。每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连环画,
看看
那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写好了到老师这儿来加上封面。
2.请最快的一组同学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其它同学可以补充。
3.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段段生动的语言,老师忍不住想放声高歌。因为在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古代每首词都有固定的曲调,都可以用来吟唱,可惜
许多曲子都失传了,老师把
这首词填进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
4.还想不想
听,老师再换一个曲子来唱。这首曲子同学们可能比较熟悉,如
果你想唱可以跟老师一起唱。
5.这么多同学想唱,那就把这首词填进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
6.谁来来唱给大家听一听。
7.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
艳丽的奇葩,
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副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
相
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
的艺术魅力
家作: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2.《乡下人家》教案
学习目标
①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③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④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有关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吗?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
下人家”,去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
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冠”“率”
的音、形、义。
③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④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⑤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
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
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
想
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写写生字,记记新词
cháo shì mì tǎng
1.归( )
装( ) ( )食 ( )若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
给
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味美。
★品味语言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①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②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
里探出头来。(拟
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
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
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
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
,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
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
宁静、和谐的
农家生活画面)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③体味语言,感情朗读。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④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
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
★积累语言
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②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③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阅读链接
①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②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③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3.《天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到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世界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抄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孩子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
2、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孩子们从天窗里看到的和想到的。
2、难点: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课型:阅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
1、同学们,喜欢玩吗?是呀,玩,是
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
有的优势,即使一方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
界。这就是著
名作家茅盾的《天窗》一文要告诉我们的。
2、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
br>(设计意图:教学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抓题
眼质疑,既可以激发学
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又为顺利打开
学生心智的大门配了一把金钥匙,使学生对阅读
充满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指名分段读,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中的一句话来
概括。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设计意图:此环节,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
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
学生自读、感悟的空间。)
二、对中心质疑
1、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2、“慰藉”什么意思?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慰藉。
(设计
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又深受学
生欢迎,于无形中教会了学生理解词
语的方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之效。为
学习文本奠定了基础。)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朗读,体会为什
么说天窗是孩子们
唯一的慰藉?
2、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交流,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3、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
(1)出示最后一段
(2)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天窗“无”“有”“虚”“实”为什么
要加引号?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
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
出“孩子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的”的句子,再用小
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启发,帮助解疑。在反复读
的基础上,体会“天窗”的
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使难点化难为易。)
4、感情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设计意图: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说说:好的先生不是教
书,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这一环节,在学生理解文本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
行感悟、品味,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达到“授之以渔”
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1、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
小玩具……
2、激励
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
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说会写。这
一环节,鼓励学生把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
结合起来,真正落实了读中
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
性
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六、温故知新
1、文中的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是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
的大小、颜色、形
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
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板书: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针对教材结
构特点,以概括总结的方式提升学生学生对文章内
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式的感悟,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和谐统一。)
七、我的地盘我做主
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把自己说的一段话写下来。
3、阅读茅盾先生的其它作品。
针对自己实际自选作业。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
br>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和不同的学习需
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此环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天窗
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看(仔细观察)
想(合理想象)
4.《三月桃花水》教案
本课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
br>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这篇散文由9个或
长或短的段落错落
成章,却又“形散而神不散”。开篇由两个设喻精巧的疑问句
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
“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
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也就不露痕迹的回应
了开篇的问
题。结尾是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心意,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
桃花
水,已经流进了爱上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课文结构
清晰,线索明朗,文字优美,
韵味无穷。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
生活紧紧相连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
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
修辞方法,再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
挚情怀。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
“裹着”、“草
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
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
“文字优美、意境清
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
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
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
,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
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
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
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
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
学生的
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
续学习。
)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
br>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
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
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
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
没有明显的错误,就不要否定学生或
幼稚或离谱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即使有不够准
确的地方,
教师要重在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调唯一答案。也可以就此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鼓
励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
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
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
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
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
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
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
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
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
“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
喻成“长发”,把
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结尾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
它纯净
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
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
水的深情赞美和
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
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
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
进行)。
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
子、垂
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形近字组词:
梨鞠纤瓣鸟裹琴
犁掬迁辩袅衷铃
辫 衰
辨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什么声音?竖琴
沉醉
什么光芒?明镜
教学反思: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这
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
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
有句式的重
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
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学
生的朗读训练,包括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性的自学朗
读和课后巩固性的朗读;课堂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在
朗读中熟悉生字词的字音,
初步了解课文意思、课文结构,以及初步感知课文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朗
读
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把对春天、春水的喜爱、欣赏之情带到朗读中,
让学生有感情
、有意境的朗读。另外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自学的空
间,让学生在预习中,在朗读中,在小
组活动中,在各个思考问题的设置和回答
的过程中,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学
能力。再在学生
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要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学
生就能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课文的精妙之处,更能真切的与作者在情
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
5.《琥珀》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就把自己当成小科学家,好不好?看(图)它就是你们研
究的对象,你们知道它叫什么?—
—琥珀(板书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小组合作研究表等。
教学过程: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还有别的说法吗?
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是这样的?它可是世上独一无二
的,就因为里面有
这两个小东西,大科学家还特地为它编了个故事。这个故事读过了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什么叫琥珀?
2、这块琥珀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松脂球的化石里多了一个蜘蛛和一个苍
蝇。
3、这块特殊的琥珀有什么价值呢?其它琥珀也有这个作用吗?
(齐读描写琥珀的价值的语句)
三、质疑定标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研究?
(可以是自己发现的,也可以是想不明白的)
2、整理学生的质疑
这些问题有的与琥珀的形成有关,有的与琥珀的发现有
关,有的是写
作方面的,也有的不属于本节课的研究范围。如——
(板书问题要点)
3、在众多的问题中,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
(板书“形成?”)
那科学家是怎么想的呢?
四、个人自学,小组合作
1、请同学们仔细读(1-12)小节,边读边圈划。从中找出琥珀形成的条件。
(教师巡视)
2、小组合作研究。
(四人一小组成立科学研究小队,看哪小队研究得既准确,又迅速。)
五、师生合作
看这小队的(出示)你们是否完全同意?
(不满意可帮它完善,满意的话可针对某一条件说说理由。)
要点如下:
①时间长(从哪儿知道)
②炎热的夏天(热辣辣的太阳光)为什么?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指名读第6小节。
③老松树(松脂)(老松树最怕的就是——)
④继续滴(球)
⑤蜘蛛、苍蝇(怎样才能进去?)
(第7小节)指名读(怎样进去的)
齐读。从“刚”“刚好”“一齐”)这些说明这件事非常凑巧。如果
不凑巧呢?为什么?
指导读第5小节。
自由读。(评议)
指名读。
齐读。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师:唉,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读,第8小节)
解答“泪珠”“圆环”的问题。
⑥陆沉海漫(第11小节)
⑦埋入泥沙。
师小结:通
过刚才的交流,你看这些条件能缺少一个吗?(整理条件)
哪个条件最关键,如果没这只能形成一般的琥
珀。
琥珀怎样形成的弄明白了吗?
六、学习“琥珀的形成”
1、速读。
2、指名说。
3、这只是科学家想象这块琥珀被发现的一种可能,是不是只有这种可能
呢?
4、请你们展开想象还有哪些发现琥珀的可能?
七、总结延伸
1、学到这儿,课文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吗?
2、作业:
(虚拟情景)昨天,
我在网上浏览得知,你们今天研究的这琥珀就陈列
在我国生物博物馆里,为了让世界更多的人前来了解它
,我想请你们根据课文内
容,为琥珀写一广告。
6.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及本课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教师准备各种恐龙动画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动画激趣,破题入新
1、教师播放各种恐龙动画的VCD,激起学生兴趣,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种类?
板 书:恐龙。
2、入新: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恐龙家族的另一支成员,补充板
书:飞向蓝天的
二、初读感知,自主预习。
—— ————小学语文
精选资料——————
1、学生自由读文,初步感知内容人,标出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自主学习,读文,借助拼音、字典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反馈预习。
⑴读出下面的字,注意加横线字的读音。
迟钝 凌空
笨重 鸽子 描绘 千吨
敏捷 轻盈 欣喜若狂 形态各异
⑵用“√”画出加“
”字的正确音节。
相 似(shì sì) 画 卷(juǎn ju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