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琥珀》
湖南高考报名系统-结婚典礼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琥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
“琥、珀、嗡”等11个生字,会写“怒、
吼、脂”等15个生字,正确理解“拂拭、挣扎、怒吼、推<
br>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
解这块琥
珀的样子及价值;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理解琥珀
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相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
这是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
的两具大象的
骨架,那就是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学生们观看,感受大自
然的神奇)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块形成于一万多年前的珍稀化石
--琥珀(板书课题)看,这就是神奇美丽的琥珀
化石。(课件
展示)
2.看到这些美丽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3.《琥珀》
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也就
是说明文,现在就请同学们随着作者的推测,走进这块琥珀<
br>形成的传奇故事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怒吼 松脂 灰尘 拂拭 美餐 划动
晌午 热辣辣
淹没
挣扎 成千上万 冲刷 断绝 泥沙 推测 详细 情
形
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r>情?(这篇课文生动、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
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
。)
教师提示:按“形成--发现--样子和价值”把文章分为
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1-12):写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②第二部分(13-17):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③第三部分(18):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就是文
中的那块琥珀,如今,它静静地躺在
博物馆里,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又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
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块
神奇的琥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找找琥珀形成的原因,了解这块琥珀的价值。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发现。
1.课文中的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从课文中找出相
关的内容读一读?
泥沙(琥
珀)被波涛卷到岸边--“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
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
它挖
了出来”。
2.孩子的父亲说了什么?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
有两个小东西关
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三、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找出来读一
读
奇异之处:“有两个小东西
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
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
东西仍旧
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
毛。”
四、学习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1.指名朗读,说说这块琥珀的样子?
样子--“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
蜘
蛛。这是很少见的。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
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
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
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2.这一段还写了什么内容?
价值--“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
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
古时代,世界上就已
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从“可以推测”“可以知道”--表明这块琥珀具有考古
价值。
五、学习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1.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按顺序从文中找
一找?
四个阶段:
滴: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落下来。
包: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积:松脂继续滴下来,积成一个松脂球。
变: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
2.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形成这块琥珀有哪些必要条件?
(从文中找一找)
(1)夏天炎热,渗出松脂。
①文章几处写了阳光?
②是怎样写的?
③气温的变化集中在哪几个词语上?
(2)苍蝇和蜘蛛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
翅膀,在太阳光下快乐地飞
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只小苍蝇停在一
棵大松树
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
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
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许
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
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
的光。”“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
大滴松
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
齐包在里头”。
(3)松脂继续滴,形成松脂球。
(4)地壳变化,漫长岁月松脂球变成化石。
地壳变化:“几万年,几十万年
,几百万年,时间一转
眼就过去了……淹没在泥沙下面。”(10-11段)
漫长岁月:“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12段)
四、课文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琥珀形成的过程及条件,同学们
认真阅读、积极合作,终于完成了我们的
科学小任务,老师
希望这可以作为我们科学探索的开始,继续去探索自然界的
奧秘与神奇。
板书设计
琥珀
形成松脂球(松树、炎热、巧合)
形成化石(时间之长、地质变化、
陆沉水漫、海沙掩埋)
被人发现--科学价值
热爱
探索
科学
教学反思
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
并不算难,如何在这样一篇科学作
品课堂中积累语言有效交流、培养想象和创新,提高写作能
力
、激发探索兴趣是我在教学设计中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让学生读懂文本,想象文本,深化文本内涵,走出文本,真
正了解到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到事
情发生的巧妙,达到“精
读训练”的目的,并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科普小品的
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