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春游活动方案-开学手抄报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学会的“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
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
己的阅读所得。
2.了解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不同,并学习相关词语。
3.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能清晰地描述自己想象出的画面。
突破方法 反复朗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
难点 熟读并理解《卜算子·咏梅》。
突破方法 教师讲解词意,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点拨法。
学法 体验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不同,并学习相关词语。
一、回顾导入
师:本单元
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课文,包括《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它们中有
的
是写诗人在乡村的所见所感,有的是向我们展示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有的是回忆童年时对美好世界的
向往和追求,还有的为我们勾画了美丽的春景图。在这四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画面不同却同样美丽的乡
村生活画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去回顾一下几位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这份美好吧!
二、交流平台
1.回顾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本单元课文时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理解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感情?谁能举例说一说。
2.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后回答。
3.教师总结:本单元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4.读一读,说一说。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交流平台”的内容,学生齐读并思
考:怎样从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
感情?
(2)教师指名说一说。
(3)教师小结: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
流:聊一聊本单元课文中自己印象最深刻、最有感触的内容,或者聊一聊自己读过的文章中,主要是通
过哪些词句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
三、词句段运用
教师直接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1.认真观察这些词语,发现第一行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2.学生读,体会它们描写环境的不同,并与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指名说。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进行补充。
5.教师补充提问:谁能说一说:城乡生活还有哪些不同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词句段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
2.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描写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词语,大家都还会读会认吗?
2.分享课后运用“抓住关键语句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写关于乡村生活或城市生活的小作业。
二、“词句段运用”二
教师直接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 一幅自然、
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读一读,边读边想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教师指名说。
2.选择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1)抓住景物的特征写一写。
(2)写完后,同桌交换看,看完提出自己的意见。
(3)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修改。
三、“日积月累”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词,提出学习要求。
2.学生先大声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出节奏感。
3.引导学生逐步感受词的意境。
4.教师小结:老师搜集了毛泽东主席写的另外一首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了解了词的魅力。
五、课后拓展
搜集其他类似的词,读一读。
板 书 设 计
卜算子·咏梅
待到山花灿漫时,她在丛中笑。
教学反思
1.激发自主性与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教授学生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学习,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积累。
积累是学习
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累生字,积累诗词。积累不是简单的背诵,
而是要先让学生弄懂诗词的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能够背诵和运用。
3.重视感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成就感,如果老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那么,学生的这种成就感就会上
升为幸福感。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获得幸福感,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
习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