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小布头奇遇记-药厂实习日记
第四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课文围绕“动物
”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一次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一个“语文园
地”。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们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
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
爱的赞颂之情
。《白鹅》向我们展现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
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
地朗读,体会不同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在学完课文
后,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
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会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4.体会课文语言的趣味。
5.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重点
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猫》2课时
《母鸡》2课时
《白鹅》2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3 猫
这是一篇需要精读的课文。
老舍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可爱特点的描写,字里
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在介绍猫的
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
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
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
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老舍是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特点
的,体
会老舍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1.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展示不
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并辅以图文,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通过读(范读、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
使学生从
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让学生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
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
通过反复诵读,进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体会作者感
情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重点
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2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
感知第1自然段的写作特点。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
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猫就
是其中的一种。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2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
近老舍先生家的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先圈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再和小组同学
交流。
2.预习汇报。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猫的哪些特点?哪几个自
然段是写“古怪”的?哪
几个自然段是写满月的小猫的?(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4.课文中哪两个句子最能概括猫和满月的小猫的特点呢?找一找并画出来。
(课件出示:(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讨论:是每段的总起句,课文就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
5.句子比较。(课件出示)
(1)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读一读,看看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些?为什么呢?“实在”还
可以换成哪些词呢?
(“实在”更加突出了猫性格的古怪,使语气更加肯定。)
三、读中感悟,理解猫性格的“古怪”
(一)学生自由读文。思考: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
批注。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课文中有哪些自然段的写
法和它
一样?
1.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猫的“老实”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睡觉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乖、睡大觉、无忧无虑、不过问)
(2)谁能把猫的这种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3)“乖”本来是
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猫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试一试,读
出你的喜爱来。
2.从哪几句话又能看出猫很“贪玩”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玩耍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2)“任凭”可以换成哪些词呢?谁能用“任凭”说一句话?
(3)想一想,都有谁会怎么呼唤它呢?
3.按前面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哪儿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捉老鼠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屏息凝视、非……不可)
(2)“屏息凝视”是否意味着猫不呼吸了呢?让
我们屏息凝视3秒钟,有什么感觉?猫
要这样“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你觉得这是一
只怎样的猫啊?
(3)读一读,读出猫尽职的性格特点来。
4.猫的这些古怪的性格特点,课文是用怎样的句式连起来的呢?
引导学生找出后进行比较。
(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 );可是(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 )可是( )”
(2)“它很老实,它的确( );可是( );它很贪玩,的确是……可是……”
(3)仔细读一读,体会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感觉到什么?
(4)情境创设:这么贪玩的猫,家里来了客人,老舍先生会怎么说呢?
(5)作者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方法,使笔下的猫仿佛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字里行间渗透
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6)大声地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种感情来。
5.猫还有什么古怪的性格特点吗?
(1)学生读句子,小组合作,找出相关语句。
(2)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呢?
课件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①理解“蹭”。什么是蹭呢?
做个动作看看,会有什么感觉呢?此时的猫在作者的眼里
像什么呢?
②怎么才能读出这种喜爱之情呢?
(3)课件出示:“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①说说你对“小梅花”的理解?
②作者把猫的脏脚印说成是几朵梅花,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呢?
③让我们读出老舍先生的喜爱之情吧!
(4)课件出示:“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
,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
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①猫的叫声有长短,有粗细,这么多的变化,像是在……
②本是平常的叫声,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从中你感觉到什么呢?
③带着这种情感读读这一句吧。
6.猫的性格古怪还可以从哪几句话看出来呢?
(
1)课件出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就是遇上蛇也
敢斗一斗。”
(2)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找出重点词语:藏起来、不要说……
就
是……)
四、课堂小结,提纲挈领
1.老舍先生家的猫性格真是古怪。(引读:它既……又……学生接读)。
2.老舍先生用平
实的语言,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猫性格的古怪和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那么,他笔下的满月小猫又是怎样
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老实 贪玩
尽职
性格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1.体会满月小猫的可爱。
2.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3.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重点
体会满月小猫的可爱。
难点
用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只性格古怪的猫,那么谁能用一
句话概括一下猫的
性格特点?
填空:它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二、品读欣赏,体会满月小猫的可爱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句话最能概括满月小猫的特点?
(1)课件出示:“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学生读这一句。)
(2)这一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过渡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3)为什么用了一个“更”字?这说明了什么呢?(满月的小猫更惹人喜爱)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满月的小猫“更好玩”呢?画出文中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重点词句: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没完没了、摔跟头……再跑再跌……撞疼了
也不哭。
4.课件出示:小猫玩耍的场景。多淘气的小猫啊!面对满月的小猫作者没有责打而是
满心的喜
爱,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理解“生气勃勃”并说一句话。
5.默读课文。
三、对比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1.总结过渡:老舍先生抓住了猫的性格有些古
怪的特点,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其
他作家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猫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阅读链接”
中的片段,相信大家会有
新的收获。
2.指生读夏丏尊的《猫》、周而复的《猫》,引导学生
总结出夏丏尊是围绕人对猫的态
度来写猫的,周而复是抓住外形和神态特点写猫的。
3.说说老舍是围绕猫得哪些方面来写的?
4.交流三位作家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总结全篇,情感升华
1.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作者在写猫和满月小猫的时候,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了哪些事例呢?
2.小练笔。
(1)自读“小练笔”。
(2)指生说出这段话的特点。
(3)学生仿写一只小动物。
(4)朗读、欣赏、评价学生作品。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给生字组词。
2.学生交流识字、写字要领。
3.教师提示“遭、殃、盆”等生字的写法。
4.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满月的小猫:天真可爱
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
生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获
得生动、直观的感受,引领学生融入到文本中去阅读、去探究,让学生乐学、
善学。
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领悟文字所表达的效果。如对本文中“蹭”“屏
息凝视”“丰富多腔”等词语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
活体验去想象
、去理解,去感悟。由于学生已经进行充分的朗读,获得了一定的感知印象,
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
融合,因此心有所悟,体会到了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
本节课我还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
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
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4 母 鸡
本课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
佳作,叙述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
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
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
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
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
的情感也由
讨厌转变为尊敬。本课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
br>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
1.围绕主题研读课文环节,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同桌讨论交流体会。
2.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
3.运用朗读品味法,引导学生读出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品质。
4.联系实际法。由鸡母亲的品质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将感恩教育融入本课教学中。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
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
母亲伟大的母爱。
3.比较作者写猫和母鸡叫声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不同。
4.结合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各种形式的反
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
原因,感受鸡母亲
伟大的母爱。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
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母亲
伟大的母爱。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老舍的作品,预习课文。
2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作者讨厌和不敢
讨厌母鸡的句子,说
说产生变化的原因。
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作者讨厌和不敢讨厌母鸡的句子,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看录像,初步认识母鸡。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母鸡》,你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3.出示资料,认识作者老舍。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全班齐读课文。
要求:
(1)圈出新字生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尊敬母鸡的?
2.反馈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指读。
(2)出示生词,学生齐读。
疙瘩 欺侮 毒手
一撮毛 恨不能
成绩 聋人 孵出 雏鸡 警戒
啄一啄 啼叫 凄惨
三、圈画作者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
1.学生讨论交流作者对母鸡态度前后发生的变化。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2.第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3.过渡:
为什么作者会讨厌母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出来。
为什么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用“——”画出来。
4.交流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原因。
四、练习写字
1.同桌互相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学生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
3.教师提示“孵、掘”等字的写法。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
母 鸡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1.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
母亲伟大的母爱。
2.比较作者写猫和母鸡叫声的句子,体会情感的不同。
3.结合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
重点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
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母亲
伟大的母爱。
难点
1.比较作者写猫和母鸡叫声的句子,体会情感的不同。
2.结合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
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
1.这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母鸡》,我们上节课了解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先是?
后来是?
2.教师出示这两句话: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你是从哪两个词读出
来的?抓住“一向
”“不敢”体会作者前后态度的不同。
3.从“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这是多大的情感变化啊!
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地
品味作者的情感。
二、学习“一向讨厌母鸡”部分
1.这母鸡到底怎么讨厌呢?那我们就得读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你认为这是一只
(
)的母鸡。用一个词语来填空,并说一说作者用了什么写法写出了母鸡的讨厌。
2.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准备展示。教师让同学起来发言。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说)
预设:(1)这是一只叫声讨厌、无病呻吟的母鸡
。(你从哪些词看出它的叫声讨厌?抓住
“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如怨如诉”感受母鸡的讨厌)
4.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抓住母鸡对公鸡、鸭子、其他母鸡的态度来对比感受。(教
师可以在学
生发表意见后再来引导:你们看,作者写母鸡为什么还要写公鸡、写鸭子呢?)
5.这是一只拼命炫耀
的母鸡。课件出示这句话: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
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
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先让学生发表意见,
你们怎么就看出母鸡爱炫耀?先看第一个分句,母鸡
的这点儿成绩是什么?这点儿成绩至于
惊动全世界吗?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什么?再看第二个分句。你读出
了什么?聋人能听见声音
吗?那么,作者这么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这种有些不符实际的写法也是在
突出母鸡令
人讨厌吗?)由学生自己说出来,教师相机点拨即可。
三、学习“不敢再讨厌母鸡”部分
1.这样一只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的母鸡着实
让人讨厌,可是后来作者为
什么改变了看法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同学们,你们认为老舍先生用这些词语来形容母鸡准确吗?我们来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第4~10
自然段)。分别勾画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在旁边写
写你的
感受。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1)负责
第5自然段:母鸡随时保持着警戒的状态。想象一下:怎么警告鸡雏的?上节课有同学
提出,为什么文中
用到了这么多儿化音的词语,我们把这一段中带有儿化音的词语找出来读
一读,你读出了什么?(体会到
作者运用儿化音,把对母鸡的态度由讨厌转到尊敬,读起来
更亲切,同时更接近口语,这正是本课语言的
特色之一)
这是一只负责的母鸡,第8自然段。“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母鸡的叫声,你还觉得讨厌吗?(不讨厌)因为它是为了保护鸡雏而叫。
(2)慈爱
第6自然段“咕咕
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第7自然段“……一声
也不哼”。
(3)勇敢
第6自然段“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
三分”与
前面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形成对比,感受成为了母亲的母鸡是多么勇敢呀!
(4)辛苦
第6自然段理解:“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
的,它自己却消瘦
了许多。”作者运用打比方、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感受母鸡为了让小鸡吃饱,
非常辛苦劳累。这是一只任劳
任怨、慈爱的母鸡。作者抓住了母鸡的动作来写,结合第7
自然段:“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
……”。
4.母鸡因为有了一群鸡雏而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
br>鸡了。)此时此刻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的一种怎样的情感?(歌颂、赞美)让我们带着这份感
情
齐读第9自然段。
5.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母鸡真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呀。看来,老舍先生用词
十
分准确、严谨,我们可要向他学习哟。
四、感受母爱,升华情感
1.老舍先生只
是在赞美这只鸡母亲吗?不是的,其实他是想赞颂天下所有的母亲,因
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带着对鸡母亲的这份敬意一起读——它负责、慈爱、勇敢、
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
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此时此刻你一定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上
节课有人提问:为什么作者
先写对母鸡的讨厌,再写对母鸡的尊敬呢?(为了突出对母鸡的的赞美、敬佩
)这种写法叫先
抑后扬,(板书写法)。写母鸡的讨厌是为后文作铺垫,因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鸡
母亲是一位英雄,老舍的母亲也是,你的母亲呢?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位英雄。
3.课前
让大家搜集关于母爱的文章来读,从文章中我们一定都能感受到,世界上那无
与伦比而又
深沉的母爱。老师也搜集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位来自贫困山区
的母亲,在多次辗转驴车
、汽车和火车后,来到外地探望服刑的儿子。当老母亲见到儿子时,
她给儿子掏出用白布裹着的葵花子仁
。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壳的葵花子仁,白花花的,密
密麻麻。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包葵花子仁,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擦泪。母亲为
了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省吃俭用一年时间,才
能凑足路费。来之前,她白
天农忙,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堆得像小山一样
,母亲不舍得
吃一粒,因为这是儿子最喜欢吃的。十多斤瓜子仁,不知嗑了多少个夜晚。在所有探监的人
当中,他母亲的衣衫最褴褛。母亲一粒一粒嗑出来的瓜子仁,包含了对儿子的千言万语。此
时只
听见“扑通”一声,儿子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4.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到了你的母亲?想到了母亲为
了你任劳任怨?拿起我们手中的笔,
我手写我心,观察母亲日常生活中对你一点一滴的关爱,用上今天学
到的写法,以《母亲》
为题,完成一篇小练笔。
母鸡 (先抑后扬) 鸡母亲
一向讨厌
负责
无病呻吟
→
慈爱
欺软怕硬勇敢
辛苦拼命炫耀
叫声讨厌
不敢讨厌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
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
化,感受鸡母亲伟大的爱;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感悟
作者的语言风格。在教学中,
我先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体会作者对母
鸡的情感由讨厌
转变为尊敬的过程,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再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
爱
的感受,提升对母爱的认识。在教学中,我还将读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课文
中
的句子,感受母鸡的讨厌之处与可敬之处,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的角度不同,
心理体验不同
,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
15 白 鹅
<
br>《白鹅》是著名漫画大师、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作者通过这篇课文
向我们描绘
了一只高傲的白鹅。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姿态就给人留下这一印象,再到“鹅的高
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
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
“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的吃相中生动而具体地写出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但不令
人讨厌,而且觉得白鹅可爱有趣,让人发
笑。作者的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丰子恺先生不仅采用了对
比的写作方法表现鹅的高傲,
还善于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一提及白鹅,学生随口就会吟诵骆宾王写的古诗《咏鹅》。可见白鹅在学生的眼中是一
种漂亮的
、喜欢在水里拨清波的动物。而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则是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对
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就
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风趣幽默的语
言,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
特点的,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这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词语丰富、
精彩。在整堂课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合作表演等方式来理解文章,引
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
教给学生归纳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还培
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合
作探究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鹅的高傲特点的。
4.读“阅读链接”,体会两位作家笔下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白鹅的高傲,品味作者语言的趣味。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师:课件。
学生:查阅丰子恺的相关资料,了解鹅。
2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3.了解课文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难点
了解课文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一、漫画导入,简介作者
1.老师带来了几幅漫画,大家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丰子恺的漫画作品)
2.欣赏完了
漫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达)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些漫画的作者是
谁?(丰子恺)对于漫画家丰
子恺,你了解多少呢?
3.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丰子恺生平资料,教师进行简介。
丰
子恺先生多才多艺,但他最负盛名的还是他的散文作品。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白
鹅》就是他的名作
之一,请大家齐读课题。(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一
起来领略白鹅的风采吧。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
读几遍。并想想白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生词。 <
br>大家都读完了课文,现在让老师来考考你们,你们能不能正确读出文中的生词。我想请
几位同学来
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课件出示:叫嚣、狂吠、窥伺、侍候、京剧、昂首大叫、
奢侈、譬如、敏捷、堂倌
、一丝不苟、看守、大模大样、供养不周。)
3.感知课文大意。
(1)大家对本课的生字
词掌握得还不错,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白鹅给你留下的印象。(指
名几位学生回答)丰子恺先生对白鹅
的印象是怎样的呢?文中有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谁能
找出来读一读。
(2)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学生齐读句子,教师板书:高
傲。
(3)知道“高傲”是什么意思吗?
(4)学生汇报:特别骄傲、傲慢等。如果把这个词用在
你身上,你愿意吗?(不愿意)。是
呀,“高傲”这个词含有贬义,难道丰子恺先生很讨厌白鹅吗?(不
是)那他为什么把“高傲”
这个词用在白鹅身上?(学生自由表达)是呀,只要我们把课文读懂了,就能
明白丰子恺先生
对白鹅的真正情感。课文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那白鹅的高傲
表现在哪些方面?
(5)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叫声、步态、吃相。课件出示:鹅的高傲,更
表现
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你们读的这句话是第几自然段?(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在
文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而且还是中心句。
三、书写生字
1.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指导写字。
(1)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2)学生写字。
(3)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二。
白 鹅
高 傲
叫声 步态 吃相
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2.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鹅的高傲的。
3.读“阅读链接”,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
似之处。
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鹅的高傲的。
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鹅的高傲的。
一、感情朗读,交流心语
1.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2.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
二、体会高傲,感悟写法
(一)学习第3自然段,听叫声。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去
听听白鹅是怎么叫的吧!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拿出笔把描写
白鹅叫声的词语画下来,并好好体会。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
2.汇报交流:
(1)谁来说说白鹅的叫声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厉声呵斥”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很严厉很大声地叫)
鹅的叫声就是这样严厉大声,严肃郑重,就像在训斥着你。谁能读出这种语气?
(3)指名学生读。
是呀,如此高傲的叫声,当有生客进来时,他便厉声叫嚣。
“
厉声叫嚣”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很嚣张地大叫)白鹅叫得如此嚣张、傲慢,此时
你仿佛听到它在叫
什么?
(4)指名学生说。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引吭大叫”的“吭”是什
么意思?是“喉咙”。这白鹅伸长脖子敞开喉咙大叫,想想它的叫声怎样?(学生汇报:很
凶、很霸道
)
(5)此时你仿佛听到它在叫什么?(指名学生说)
(6)白鹅如此傲慢、嚣张霸道地叫,它是在为主人做什么?(学生汇报:看家、看守门户)
是呀,所以他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老师觉得鹅看守门户
的本领比狗还强,
因为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所以我们不仅了解了鹅的叫声很高傲,而
且还明白了鹅看守门户很认真、
很尽责。
难怪丰子恺先生会这样说:(学生接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7)板书:严肃郑重。
(二)学习第4自然段,观步态。
过渡:白鹅的叫声高傲,它的步态就更傲慢了。谁来说说鹅是怎么走路的?
1.学生自由思考鹅的步态。
2.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看过净角出场吗?(没有)想看吗?
3.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
谁来说说净角出场的样子?(学生汇报: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从容”是什么意思?(不慌不忙)
谁能读出“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语气?
多有派头呀,这才是鹅走路,跟鸭子走路一样吗?哪位同学能模仿鸭子的走路姿势?
4.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局促不安”是什么意思?
(不自然、不安定)鸭子走路步调很快,很不自然。老师表演
给你们看(师模仿)。鸭子的步调不好看吧
,很不自然。谁能读出这种急速、不自然的语气?
(指名学生读)
5.读到儿,老师不禁要问,这一段明明是介绍鹅的步态,怎么又写起鸭的步调,这是
为什么?
6.学生汇报:通过写鸭子的步调,更能表现鹅走路的特点。
像这样的写法叫“对比”。那我
们一起来把鸭子走路和鹅走路的句子读一读。(板书:局
促不安、大模大样。)
(三)学习第5~7自然段,笑吃相。
这白鹅走起路来真是傲气十足,特有派头,可是它吃起
饭来却让我们常常发笑。下面请
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5~7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觉得有趣的句子画下来,
好好地体会。
1.学生自读第5~7自然段。
2.汇报交流。
(1)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很有趣?
(2)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
和草。
谁再来告诉大家鹅是怎么吃饭的?(小组学生接读)
这样有趣的吃法,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
,(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指鹅的吃相刻板,
从不改变。)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鹅吃饭的东西能少吗?(不能)
吃饭的顺序能改吗?(不能)
是呀,鹅吃饭时就是
这样三眼一板。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
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
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3)你还觉得哪儿有趣?(预设:我觉得白鹅吃饭
时需要有人侍候,像个大老爷)是呀,能
不能找到句子读一读?
A.学生读句子: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B.
堂倌是什么意思?(古时饭馆、茶馆、酒店中的招待人员。)“老爷”旧时仆人对主
人的称呼,这里用来
形容白鹅高傲的脾气。此时,主人都变成招待人员了,白鹅却成了鹅老
爷了,这身份的互换,可见白鹅真
是个高傲的动物呀。
(4)作者把鹅称为“鹅老爷”,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作者对鹅的喜爱。)
(5)为什么鹅吃饭要人侍候?
(学生汇报:因为附近的狗很多,狗会偷吃鹅的饭)
是呀,就是鹅三眼一板的吃法才让附近的狗有机可乘,也给我们上演了更加有趣的一幕,
想看看吗?
(6)(课件播放狗偷食的动画)有趣吗?(有趣)
赶紧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
(7)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每逢它吃饭的时候,
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
饭……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谁来读?当这位鹅
老爷发现饭罐空空如
也时会怎样叫?(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鹅会厉声大叫。)是呀,狗偷食如此敏捷,鹅
的叫声如
此厉声,出现如此有趣的一幕都是因为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我们读出这种趣味吧。(引<
br>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出鹅昂首大叫时的高傲)。(板书:三眼一板。)
(四)交流课后第二题,悟“高傲”。
1.学生交流从文中摘抄的词语。
2.互相查漏补缺。
3.总结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鹅的高傲。
三、阅读链接,比较异同
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白公鹅》一文中白鹅的特点及作者写作特点。
2.说说两篇文章中鹅的共同点。(都很高傲、可爱)
3.交流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四、总结写法,学以致用
1.我们认识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和一只有派头的白鹅。你们觉得这
两篇文章的作者喜
欢鹅吗?(喜欢)那他们为什么用“高傲”“派头”这两个词来形容鹅?(这是反语的
写法)什
么是反语呢?(反语就是用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意思,也叫明贬实褒)谁能用这种反语的形<
br>式说一句话。
2.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拿出笔也来写写自己喜
欢或熟悉的小动物吧,可从动物的外貌、叫
声,生活习性等方面写。
叫声―→严肃郑重
→大模大样
高傲 白鹅
步态―
→三眼一板
吃相―
《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作者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对比、反等的写作手法,
把一只傲
气十足又令人喜爱的白鹅形象刻画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风趣幽默
的语言中感受白鹅的高
傲,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品读字、词、句,
感悟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朱熹说:“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
记,只是要多诵
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所以这堂课我秉承了语文教学最本真、最古
老的方法——读。整体感知让
学生读,理解感悟让学生读,培养语感让学生读,体会语言精
妙让学生读,积累语言还是
让学生读。引读、接读、想象读,不同形式的读,读出了鹅的高
傲,读出了语言风趣幽默,读出了作者表
达的情感。
丰子恺先生的文章不仅语言风趣幽默,而且结构非常严谨,课文从“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br>为引子,再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
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
郑重严肃”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
一板”的吃相具体写出了鹅的高傲。在学习“叫声、步
态,吃相”的段落中,有大量的四字
词语用得准确生动,如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
,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
的准确性。我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大模大样”“局促不安”的意思;我
通过动画
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三眼一板”“空空如也”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语言,还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此时布置小练笔,学生便能读写结合,水到渠成,真正
做到了一
课一得。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选择
课本中的一个情境或者自己创设一个情境,向别人介绍自己养过的一种动物。如果
自己没有养过动物,也
可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动物。在写的过程中,要写出动物的特点。
四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小动
物,喜欢是创作的源泉。由于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动物的,同
时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作家写动物的方法,
因此能够轻易完成本次习作。
教学本次习作时,课前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习惯等特点。注重指导
学生采用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的学习方法,开展习作课。
【知识与技能】
写自己养过或喜欢的动物,要求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
能有条理地写出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它的特点及和你发生的有趣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趣。
写出动物的特点。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动物,观看动物相关的视频。
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
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老鼠)
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它。(小狗)
小结:为什么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它们是谁呢?生答,师板书:抓住特点。
正是因为谜语抓住
了动物的特点,而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动物的特点,所以大家一下子就
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
!
今天我们就用抓住特点这一方法来说一说、写一写“我的动物朋友”。
二、小组合作,表达交流
1.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逛逛动物农场,去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的动物朋友呢?
2.同学们,你们的动物朋友分别是谁呢?
3.学生交流。
4.同学们在这么多的
动物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喜欢它?说给大家听听,
还可以展示一下它的照片。
5.看来同学们真是很喜欢动物,可爱的小狗,性格古怪的小猫……说起它们,同学们
个个滔滔不绝;那
就让我们都来动手写一写吧!
三、明确要求,理清思路
1.怎样才能把我们喜欢的动物写得活灵活现呢?
2.学生交流方法。
3.引导学生明确写动物的方法。
结合情境一,引导学生写出动物的外貌特征。
(
1)星期天放羊回来,发现我最喜爱的一只小羊不见了,我想请小伙伴帮忙找一找。师:
小作者会怎样对
小伙伴们介绍自己的小羊呢?
学生自由思考、交流。
教师小结:要写出小羊的外貌特征。
(2)我们全家要外出旅行一段时间,只好请邻居帮忙喂养我的小狗。
师:邻居要怎样照顾我家的小狗呢?
学生自由思考、交流。
教师小结:要写出小狗的生活习性。
(3)我们家就要搬到外地去了,我想请一位同学收养我的小猫。
师:“我”会用什么方法说服同学收养小猫呢?
学生自由思考、交流。
教师小结:讲一讲小猫的可爱。
四、总结方法,欣赏佳作
总结写作提纲:
第一,要对我们所写的动物进行仔细地观察。
第二,要写好所写动物的外貌特点。
第三,要写出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第四,要写出小动物的特点(可爱,勇敢,胆小,调皮……)。
五、自我构思,自由写作
1.结合课前的观察,构思习作提纲。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外形特点
我的动物朋友
生活习性
喜爱
动物特点
习作讲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次课,同学们写了自
己的动物朋友,老师把你们的习作寄给了一家动物保护协会。他
们看了你们的习作后,评出了他们心目中
最喜欢的小动物,并委托老师在我们班举办一次颁
奖典礼。想知道哪些同学得奖了吗?让我们马上开始“
我的动物朋友”颁奖典礼吧!
二、欣赏范文
1.你们在看到动物的时候,第一眼是被它们的
什么吸引呢?(外表)是啊!看来动物和
人一样,颜值很重要啊!
2.我们班哪些同学笔下的动物颜值最高,获得了评委的喜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奖
名单!
3.你们想看看这些动物究竟长什么样吗?
4.动物保护协会给我们发来了其中一位同学的作
品,谁愿意读给全班听听?其他同学
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这位同学写得好的地方在哪儿。
5.品读美文,问:这个同学写了猫的哪些部位?抽生说,师总结:像这样写完一个部
位再接着写下一个
部位,叫做按顺序描写,这是第一个优点。她在写这些部位的时候抓住了
哪些特点呢?抽生说,每个部位
都抓住了特点,这是第二个优点。还有别的优点吗?抽生说,
我们抓住了特点,有些部位的特点还可以发
挥想象,把它写生动,这是第三个优点,只要做
到了三点,就能把小动物写得栩栩如生了,也能表达出你
对小动物喜爱之情。这也是我们习
作的主题!那现在就请你们读出这位同学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吧!
三、习作欣赏及修改
过渡:都说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但光看动物的脸行吗?还需要看动物什么
?我们一起回
忆一下,本单元的课文,作者除了写这些动物外貌之外,还写了什么呢?
看来在
动物的世界里,脸是很重要的,习性也很重要,动物的特点就更重要了。我们现
在就来揭
晓最佳习作奖吧!
1.颁奖。
我们最佳习作奖,设置了复赛,进入了复赛,就还有机会获奖
!想获奖吗?那就先和老
师一起向写得好的同学讨讨经验吧!
2.欣赏美文一:请默读这个片
段,思考这个片段中的小动物有什么特点?(抽生说),
哪一句话概括出来了?我们要写一个小动物的某
一个习性,要抓住它的特点,并一句话概括
出来,也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我们抓住了特点,要怎么表达
出来呢?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
方法让别人理解他家的小兔子是“小馋猫”的?中心句以前的部分写的是什
么?看来概括
出特点还不够,还要用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动物的特点!我们继续欣赏,这个片段还有什么
值得我们学习的。抽生说,这些都是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发挥了想象。这样做的好处是
把动
物的某一种特点凸显出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小作者怎么把小
兔子贪吃的特点写
出来的,(第一步,方法是?第二步……)
3.欣赏美文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只小猫,请同学
们默读这个片段,思考:这
个同学做到这三步了吗?分别用的什么方法?(抽生说。)
4.看
来做到这三点,就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了,都说艺术源于生
活,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我们在生活中要怎么做呢?(仔细观察!)
5.那我们再带着喜爱之情读读这两个片段吧!
6.集体评改:有个同学写了他家的小狗,没有获奖,但他很想进入复赛,你们能帮帮
他吗?他是这样
写的。(抽生读),都说评改评改,有评才有改,我们一起评一评,我们按照
黑板上的三个步骤来,第一
步,概括特点,他做到了吗?文中的这只小狗有什么特点?第二
步,体现特点他做到了吗?用了哪些事例
。第三步,凸显特点,他做到了吗?我们帮他改一
改。
7.我们一起读读改过后的这个片段,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8.经过这样一改,他肯定能进入
复赛,你想跟他一样进入复赛吗?请你先选择一个习
作的片段,自己先按照上面的三个步骤评一评,看哪
一步自己没做到,然后有针对性地改一
改。等一下我们就现场选出进入复赛的同学!
四、习作例文
可爱的小金鱼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家里鱼缸中那条小金鱼。
小金鱼全身的鳞片是红色的,像一片片小红叶。它的身材不仅又小又苗条,还很萌。它
的眼睛小小的,像
两颗芝麻粒儿。尾巴是红白相间的,十分漂亮。小金鱼有四片红色鱼鳍,
当它游动时,四片鱼鳍就像四支
红色的船桨。
只要我把手在鱼缸上面一晃,小金鱼就把脑袋凑过来,以为我要给它喂食,小嘴巴一张<
br>一合的,还吐出了许多小泡泡,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惹人怜爱。这时我马上给它喂了两颗
鱼食,
它就赶紧把头凑过来吃。
小金鱼很贪玩,它吃完东西后就在鱼缸里玩耍,自由自在的。
小金鱼玩累了就睡觉,睡
醒了后就玩,显得十分活泼可爱。我想等它长大了就给它买个更大的鱼缸。 <
br>小金鱼很喜欢睡觉,它中午要睡觉,晚上也要睡觉。小金鱼睡觉的时候就像浮在水中的
塑料鱼,一
动不动的。我摇一下茶几,小金鱼就醒来了,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好像在大叫:
是谁打扰我睡觉?看着它
焦急的样子,我心里想:是我干的,你能把我怎么样?如果小金鱼
知道是我吵醒它的话,它肯定会想:“
你是个大坏蛋,竟然打扰本小姐睡觉!”有时候,小金
鱼睡得很沉,无论我怎么摇茶几,它都不醒。我想
它真是条贪睡鱼。
我喜欢小金鱼。它是我的好朋友。
点评:
本文通过对小金鱼的
外貌特征和“进食”“游玩”“睡觉”等生活习性描写,以及叙述
发生在“我”与小金鱼之间的故事,使
得小金鱼“贪吃鬼”“贪玩鬼”“贪睡鬼”“小公
主”的形象跃然纸上。小作者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使小金鱼的形象更加生动鲜
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小作者对小金鱼真切浓烈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既欣赏了获奖小作者的美文,也学到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的写作
方法。
同时我们还活学活用,把神态描写的方法用到了自己的习作中,有很多同学都进入了复赛,
就让我们期待第二轮的颁奖典礼吧!
这次习作教学所写的对象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同
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在写作指导课
中,我利用课本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讲评课中,创设比赛情境,
通过颁奖、复赛等形
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用看似贬义
的词语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运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词句段运用”引
导学生理解运用动物特
征比喻某类人的词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任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体会
句子中语
气词的表达效果。“书写提示”指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一段话。“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理解背<
br>诵古诗《蜂》。
运用反语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已有体会
;词句段的运用中
句子去掉语气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心里明白,但可能表达不明确,教学中
要注
意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体会不同,学会正确表达。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大胆
表达。“识字加油站”可由学生自主完成。“词句段运用”
需要教师提示、点拨,学生在学习后进行适当
的拓展。“日积月累”指导学生朗读、摘抄。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交流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句子中,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12个生字,书写词语。
3.理解运用动物特征比喻某类人的词语。
4.体会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5.正确规范地书写一段话。
6.感悟、背诵古诗《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动物特征的了解,感知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练习,正确规范书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感悟能力。
1.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正确规范地书写一段话。
教师:课件。
学生:积累看似贬义的词语、句子。摘抄用动物特征比喻某一类的词语。
2课时
1.交流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句子,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12个生字,书写词语。
3.正确规范地书写一段话。
一、交流平台
1.出示三个句子: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3)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2.指名学生读一读。
3.交流这三个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交流自己摘抄的句子。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导入。
2.指生认字。
3.发现这些生字的识记规律。
4.齐读词语。
5.同桌互认生字、词语。
三、书写提示
1.出示课本中书写的示范。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规范、正确的要领。
3.学生交流怎样才能把一段话写规范。
4.学生试写。
5.展示交流。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书写提示
1.理解运用动物特征比喻某类人的词语。
2.体会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3.体会句子中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感悟、背诵古诗《蜂》。
1.体会冒号的用法,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2.体会句子中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一、交流运用动物特征比喻某类人的词语
1.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名称:马、牛、鸟、羊、蜂、虎、龙、鸡、虫、狗。
2.同桌之间交流这些动物的大体特征。
3.继续出示在动物名称前加上一些词语:千里、老
黄、百灵、领头、小、纸老、变色、
铁、应声、哈巴。
4.再读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在生活中指哪一类人。
5.全班交流。
6.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类似的动物词语。
二、体会冒号的用法,选择一个短语,写一写
1.读句子,圈出冒号。
2.交流冒号前后句子的关系。
(冒号后是围绕冒号前写
的。第一句写出了猫的“温柔可亲”;第二句写出了母鸡的“警
戒”;第三句写出了鹅“
看守门户”的表现。)
3.选择一个短语,仿照着写一写。
4.指名学生出示自己写的内容,其余同学来评析:是否正确使用了冒号。
5.同桌互读。
三、体会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1.自读句子。
2.交流加点字“吧、啊、呢、啦”属于哪一类词语?(语气词)
3.再读句子,体会如果去掉了这些语气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去掉了这些语气词,句子就没有了感情色彩,就表达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四、日积月累
1.导入。
唐代诗人罗隐以《蜂》为题写了一首诗,赞美了蜜蜂为酿
蜜而劳苦一生的品质。那这一
首诗中,还会不会蕴涵着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
书课题,简介诗
人。
2.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意思。
(3)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读、齐读古诗。
3.学生质疑,初步感悟。
(1)结合插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师作点拨讲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景
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忙碌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
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以
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3)指导朗读。
(4)尝试背诵古诗。
4.小结。
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对劳动
人民的同情,这样写比直接写效果好。
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课前安排学生收集
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实际上就相当于对
本次语文园地的某些内容进行了预习。在课堂的学习中,我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其
中的难点进行点破,较易知识点均由学生合作完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让他们在相
互的学习、交流中巩固基本的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