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数学上课本复习题
云南考试网中心-河北省会计考试题库
1米-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1个水杯的高约翰逊( )
跳绳的长约2( )
格尺的厚约(
)毫米
我的身高是( )厘米
8千米=( )米
7000米+8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3千米-1000米=( )米
5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
1600千克-600千克=( )吨
1吨-400千克=( )千克
1袋食盐重500克,6袋食盐重(
)千克。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的和是( ),
差是( )。
真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⑴一枚5角的硬币厚约1( )。
⑵课桌高约7(
)。
⑶小明的体重约是28( )。
⑷一个鸡蛋约重50( )。
在○里填上“>”“<”或“=”
4000米○5千米 50千克○500克
5吨○5500千克 8分米○79厘米
熊猫 小狗 大象
鲸鱼
50吨 80千克 6千克 4吨
二、判一判
2千克重的棉花比2千克的铁块轻。 ( )
一根铅笔长约2分米。
( )
一头大象重约4千克。 (
)
黑板长约4米。 ( )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
四位数。( )
三、选一选。
1.下面( )的总重量恰好是1吨。
①400克和600克
②400千克和600千克
③4千克和6千克
2.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
)正好
是1千米。
①2圈 ②2圈半 ③3圈
3.8吨60千克等于( )。
①860千克 ②8060千克
③8600千克
4.飞机每小时飞行约( )。
①800千米 ②800米
③800吨
5.不能验算435-176=259的算式是( )。
①259+176 ②435-259 ③435+259
四、动手操作小练场。
1.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
(
)厘米
( )毫米
2.画一条3厘米5毫米的线段。
五、应用题
1.一枝铅笔长18厘米,现在用去20毫米,这
枝铅笔还有多长?
2.从北村到南村有几条路?哪条路近?近多
少米?
1
3.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4.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千米。
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
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5.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每台重
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6.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市目前最高的摩天大
楼,
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京广中心大
厦高209米。中央电视塔高多少米?
7.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
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到学校只有155米
。
小明家到小红家多远?
8.有90
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
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这一天共孵出
多多少
只小鸡?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9.李刚家到学校共有218米,某天
早上他到校
后发现没带作业,又返回家去取,这一天他早
晨到校共走了多远?
10.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
的4看到6,把十位上的
7看成了1,得到的
结果是284,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
<
br>1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
位上的5看到了3,个位上的4看成了8,结果和是78,正确的和是多少?
12.一条路,已经修了950米,修完的比没修
的少125米,这条路有多长?
2
13.超市上午卖出321袋盐,下午比上午多卖
出2
8袋,一天共卖出多少袋?
14.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王
华比门矮多少厘米?
15.有4吨沙子,一台卡车每次运走700千克,
6次能运完吗?
16.一枝粉笔原来长8厘米,用去一段后还剩
5厘米4毫米,用去了多少毫米?
17.爸爸买来鸡、鸭、鹅各一只,一共重12千
克。女儿问爸爸一只鸭
重多少千克,爸爸告诉
她“一只鸡和一只鸭共重8千克,一只鹅和一
只鸭共重9千克”,你能算
出一只鸭有多重
吗?
18.一根木条长30分米,把它截成相等的6段
,
每段长多少分米?合多少厘米?需要截几
次?
19.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5千米,剩下的是
修好的4倍,这条公路共有多少米?
20.王老师每天晨跑1000米,他一个星期跑多
少米?合多少千米?
21.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方框,
使等式成立。
( )+(
)+( )+( )+( )=1000
有( )有( ) 有( )有( )
不( )不( ) 不( )不(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没(
)没( ) 没( )没( )
写出反义词
灵敏—(
) 松软—( )
缺乏—( ) 熟悉—( )
滚热—(
) 广阔—( )
。
?
!
写下面的关联写出一句话。
„„就是„„也„„
„„即是„„又是„„还是„„
(
)犬不宁 ( )尾续貂
3
( )目寸光 (
)肠小道
( )视眈眈 老( )识途
打草惊( ) 狡(
)三窟
九( )一毛 杯盘( )藉
杀鸡吓( ) 画(
)点睛
二、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彼(pǐ
bǐ)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2.他渐渐觉得自己似(shì sì)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3.自从爸爸出差(chā chāi)去了,全家人天天
都看天气预报。
4.每逢沙漠里刮起卷(juàn juǎn)着沙子的旋
风,骆驼的鼻孔就紧紧地闭起来。
2.照样子,找出下列成语中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日积月累(积——累)
蹑手蹑脚( — )半信半疑( — )
风平浪静( — )横冲直撞( —
)
4.写3个带有动物的成语。
5.写2个描定人物或动物动作的词语。
四、选词填空。
却 可是 才 虽然 但 还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
东西会让他回头„„
,当爸爸走到拐弯儿
处的刹那间,
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
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 消失在拐弯儿
处。
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 却打
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眼里
闪着泪
光。
五、开心阅读。
它的眼睛鼓鼓的,头是三角形的,爬
行起来
并不那么轻快,也许你会以为它有点傻(shǎ)乎
乎的。但你知道吗,它可既是游泳专
家、跳远健
将,又是歌唱家,还是捕虫能手呢!
1.用“
”画出描写青蛙处形的句子。
2.青蛙都有哪些本领?
(二) 用脑想 用心记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东正之,他看书看得(持、
特)别快
,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的书一本
又一本,花(废、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
没留什么
印(象、像)。这使他十分苦(恼、脑),
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
朱熹(xī)请教,朱熹
询问了他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
读书不要只图快,哪
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
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
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
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
不
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
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
(
shuài)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
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
br>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完一段
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人,有几个主要问题,
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
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把第一自然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去。
2.第3、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陈正之为什么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4.古往今来,有关“读书”的诗句或名言俗语很
多,请写一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