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大自然的启示-购车新政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课堂教学的进程
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
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
但是学生的思维仍很不充分,需要老师继续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
br>维。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
也有着
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
一项基本任务。
【关键词】
数学思维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
一
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培养,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
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主阵地,所以,要
把思维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下面就课堂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谈些粗浅体会:
一、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较差
大多数小学生属于知
识继承型学生,他们仅满足于数学课堂上教师所灌输的
知识,满足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些都有碍于
数学学习的发展,使得学生不
仅放过思维机会不加利用而且扼杀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欲望。普遍学
生认
为能够继承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就足够了,缺乏敢于质疑、大胆发现、
勇于创新
的自信心。
(二)创新思维能力较弱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近年来注重了对小学生动手实
践能力的培养,加强
对数学活动的教育,然而动手实践能力的加强不等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加强。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创新思维能力未得到提高的现状。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转换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
1、教学过程中,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程
序设计得有条有理,课堂提问也是事先备好。但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不仅是
教学的组织者,更应是引导者、参与者,并不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环
境,鼓励学生从
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使教学行为趋
于多重整合,让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充分
发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发散思维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从各个层次寻求
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思
维较强的人在解决问题时,能有较多的机会得到正确答案,容易在某一发散点上
形成新的突破,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成果。
(二)设难质疑,发散思维
1、疑问
是学生产生思考的前提,没有疑问,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思考。小学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解疑
”的过程。教师的设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会针对这个疑问发散
思维,寻求答案。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教材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难易适中的疑问,难
则易折学生自信,丧失兴趣,易则不能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疑问确立后,教师
应适当进行思维引导,
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的答案。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
【1】这一部分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
数。”后引导学生探索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
发现答
案,我设计以“ 20 × 9=180 10 × 8=80 5 × 8=40 ”三题入手
让学生寻找因
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不断猜想,验证,最后总结出规律。因此,在课堂中,
我们教师要重视设疑这个铺垫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
2、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
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
句子尽可能
从多方面联想,如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5,你能联想到什么?”
【2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或80%);(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或125%)
(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或25%);(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或
20%);(5)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4:9;(6)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7)
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
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方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
过程。因为小学数
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小学
生这一思维发展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创新
思维的发展呢?我们教
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一)激励学生勇于不断创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发挥教学
民主,为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条件。不过,要使学生善
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关键还在于结
合日常教学工作有目的、有意识地予以勉
励和诱导。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一般性理解和运用,更
应用发展的目光
去鞭策学生,冲破定向思维,寻求最优化解题途径。例如“昆明到南宁大约360KM,
一辆轿车80KM时,轿车上午8时出发,12时能否到达?”我在教学这内容时,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小学数
学教学应该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出发,把数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
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知识间的逻辑
关系和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旧知识与新知
识的连接点,抓住知识的扩展,这样自然地把新的知识与已有
的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新的知识理念。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分析,打开了数学思维的大
门。【3】
例如:在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开始以渗透的手段逐步建立“和”
的
概念。通过渗透“和”的概念学习时,掌握加法计算方法,然后出现两个或两
个以上加数都一样的情况(
5+4→5+5→5+5+5)开始认识“相同数相加”、“ 相
同数相加的个数”,在过度到学习“乘
法意义”以此反映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逻
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形成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在数学创新思
维为学生提供一
个由已知到未知的逻辑思路和迁移条件,从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随之发
展
。
(三)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要从思维入手:
1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当中,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周玉仁教授说:“
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情境,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
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
成功的愉快。”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
,或
由他们重新发明,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要克服传统
的教师一言
堂、满堂灌的弊病,克服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的现象,采用启发
式和讨论式教学。【4】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我校一位教师用了三个大问题贯穿全过程,让
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
: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他们的关系是怎样
的?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这两条直线是相互平行的?
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
平行线(教学用的黑板有几组平行线)?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在自己实践、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发现两条直线会相交,会平行,还会重合三种情
况;通过实践又发现
了平行线的特点。丰富完善了平行线的意义,发展了学生创
新思维的空间观念。
3.加强发散
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
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
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
角度、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
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求知
欲,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
思维的重要方式。【5】①、一题多
解。老师应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知识去剖
析数量关系,
纵横沟通,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解题思路会更开阔,
思
维更活跃,有利于学生创新。例如在教学完“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设计一
道开放性的题目:(
)+( )+( )=16,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和连
加得出各种答案,学生会表现的非常积
极,可能有2+8+6=16、3+8+5=16……充
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
维。②、一题多变。一题多变可
以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到知识的大海中搏击,
创造性
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
(四)鼓励质疑、引导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
问题,才能常有思
考、常有创新。大胆质疑正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充分体现,是学
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教
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产生疑问,鼓励和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题,从存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不断激发学习
动机,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质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有学生提问可笑、
肤浅
,不着边际,我们也要耐心听取,用心引导,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动手操作探究过程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获取知
识、发
展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动手操作活动有: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拼
一拼、摆
一摆等。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胜心强等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参
与操作,独立思考、激起联想,不
仅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使每个学生都
能从多层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6】
(六)结合实践活动
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新课改十
分
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
利用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
学生手脑结合,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应
用数学创新思维的意识,运用数学创新思
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
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不能用语言完
整清晰地叙述思维过程,特别
是数学语言更是缺乏,阻碍思维发展。
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思维不充分还有其它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
力的途径和方法也很多。只要教师结合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
自主性、主动性的提高良机,科学地、经常地、多渠道地培养学
生各方面的思维
能力,就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
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
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
有的旧
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
有的知识
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
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
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
0-35=25。通
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
br>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
学生通过温故知新
,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
通过练习。
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
练习
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
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
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
,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
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
充。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
想到
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
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
一些思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黄育粤.《培养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湖北教育, 1999。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出版
社,2001。
[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几点做法和体会”---《小学数学教师》2001。
[4] 黄育粤.《培养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湖北教育, 1999。
[5]
伍利民.《思维的激发、激活与激励》,湖北教育,1999。
[6]
徐菊华.《依据教材、突出重点、发展思维》,湖北教育,1999。
[7]
沈家金,“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的初步研究 ” --湖北省钟祥市实验小学。
[8]
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