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上海综合素质评价-浙江外国语学院分数线
xx中心校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中心校四年级实考289人,优秀率60.55%, 及格率96.54%,均分
88.39。从整体上看,试卷卷面整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计算题做到基
本不失分,实践操作
正确率比较高,对于审题及知识的灵活应用上一部分学生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
项目 参数
实考人数
289
优秀率
60.55%
及格率
96.54%
均分
88.39
二、试卷主要特点
题目灵活,
知识点比较全面,难度适中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1、从整体上看,本张试卷题目灵活,知识点比较全面,难度适中,内
容符合课标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
践性、创新性、
时代性和实用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考察
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
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2、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
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
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难点,
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
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3.
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
多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
,书
写工整,操作规范。该试卷分为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解决问题三大部分。第一
部分全面考
察了学生的基础概念与计算,正确率为75%;第二部分考察了学生的
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
通过观察想象和实际操作,并达到综合运用,
正确率是86.99%;第三部分考察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
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
生能够灵活运用,并根据题意能选择出正确的条件进行解答,正确率较高,达到
89%。
三、试卷折射出的问题
基础知识不扎实,运用知识不灵活
。
缺乏良好的习惯:有序性和条理性。
学会读题和分析题目,纷繁复杂的题目中理解题意。不会检查,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卷面的书写规范,综合应用题的答题书写习惯。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其中包括4道大题。
一、填空。
第(5)小题250600000中的“5”表示(),学生的错误有:5000个万,
千万,5千等,学生对数位和计数单位理解不到位,从而产生错误。
第(2)小题:速度(),学生有填65, 65米时,65千米分,概念不清,
从而出现了错误。
第(6)小题: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条高,学生有“1”,
“无数”这两种答案,学生肯定没有具体操作画过。
第(9)小题:上下底的和(),16,
228,13,学生可能没找到下底,也
可能对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不清楚,从而导致错误。
二、判断。
4.
5两小题,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类型题,活动课一定要让学生操作
实践。
三、选择。
(2)小题,学生选c。学生对数感有待加强,对决定得数大小的因素不清
楚。
(3)小题,学生选a或c,对数的位值不清楚,不会整体观察50万-60万之
间平均分成
几份,一份是多少,p点接近51万
四、计算。
简便运算:43×99+43=43×(100-1),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没有真正掌握。
第二部分是实践操作,其中包括2道小题。
2小题
:找规律错误较多,没有发现规律,有待多练习。
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其中包括5道小题。
2小题画小旗位置偏差
5小题错误较多,画图把宽增加的,解答只求出原来的面积。
根据全年级的卷面答题情况和以上逐题的分析,现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总结归纳如下:
1、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所见题目类型单一,运用知识不灵活。
2、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序
性和条理性。其中包括阅读、阅卷、解决问
题中都需要有这样的习惯。同时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方方面
面培养这样的习惯。
3、学会读题和分析题目要求,其中特别要练习的是较长的填空题和综<
br>合性应用题,让学生从平时就要从纷繁复杂的题目中理解题意。
4、学会检查,养成检查的习惯。
5、卷面的书写规范,综合应用题的答题书写习惯。
四、今后建议
课堂与
生活紧
密相连
动手操
作能力
抓实课
堂教学
数学知
识构建
1、今后的试
题就像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真正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抓实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成
为课堂的主人,只有亲自参与探究
过程所掌握的知识,才能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3、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小学学
生天生爱动,动手操作能
力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教学时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不断强化学
生的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相互交流、比较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数
学知识,形成学
生的认知。
4、注重数学知识的构建。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提
升,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总之,对于学生存在的失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让学生理
解并能灵活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要多练,且形式多样地加强训练学生的
计算能力。在计算题的教学中,要使学生
透彻地理解算理。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
、审题好习惯。
介于这样的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
析
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
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对后进
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
生得到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