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单元试卷分析
工作责任心-小学美术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单元试卷分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
样定的: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
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
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
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
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
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
顺序都在平时的练
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
br>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
的怀疑过。让
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
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
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
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
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学生错误:
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空间:
教学生明白综合算
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
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
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
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关系,体
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
值,
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
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
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
生创
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
中观察
、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
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
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
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
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
律运用到实际中
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
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
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
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
长度换
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
明显
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
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
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
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
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
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
以谁为标准,
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想象那样的效果。
有时不
得不减少活动的次数,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
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
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
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
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
的差距。努力!加油!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已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反思内容:学生对于加法和
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
法和乘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细想
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生
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
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除了少部分思维
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
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
的考验,如42
X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使运用了
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
有完全形
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
有1
25和8得1000一样。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
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
复练习过程中,
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题。其次,等待讲解了下
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我想学生会得
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
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
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
且会十分的感兴趣。不知教材的这样安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是把简便运算
分开安
排在各个运算定律新授后,或许学生会更感兴趣,毕竟螺旋式的上升符合小学生的现
有心
理接受水平。
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br>本单元刚开始的教学效果真的是特别差,学生交来的课后作业错误满篇,平时麻
利的对号此刻却再
也难以画上去。一节课时间过去了,作业没批两本,自己却感到头
昏脑胀,哎,怎么会这样?
说实在的,对这一个单元从思想上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心想,小数对学生
已经不是初次接触了,他
们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哪知道,实际上
原不是这么回事。本单元看似容易,实则难点
一大堆。小数的意义、性质上是很抽象
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
问之知道,但运用
缺乏灵活性。变换练习题题型,学生马上无所适从。
比如,学生知道:用来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
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练习题:1.04读作(
),表示( )。第二个括号学生几乎都填的是1个一和
4个0.01,而少有学生填104个0
.01。虽说学生填的不算错,但也说明学生对小数部
分的计数单位不像对整数部分几个一、几个十等的
理解那么深刻。
又如,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
题:2.0与2大小一样,意义相同。( ) 学生判断正确。说明对小数的意义还是没
有真正理
解。2.0与2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所以意义不同。
生活中的小数出现问题更多。尤其
是单位之间的换算,要根据进率来移动小数点
的位置,学生不是进率记错了,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对,要
不就是数位不够补0时,
补在了中间。
接连几次作业,效果都很差,这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
考:接下来的课我该如何
进行?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呢?
通过和同事的交流,我们认为
,首先要慢下来,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不要急
于求成。第二,针对问题,一点一点讲清讲透,有针对
性地加强专项训练。第三,帮
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清
楚地知道
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一个个消灭掉。
后
来的几次课,我依计而行。果然作业效果有了很大改观。批改起来也顺畅多了。
单元检测在即,我想对本
单元的问题再做一个小结,帮助大家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1、小数的意义:
明白不同的数
位上计数单位不同。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整数部分的计数
单位最小是一,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
大是0.1。
2、小数的性质(1):
区别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不是
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如果在小数
点的后面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会改变。如:2.4=2
.40,不能写成2.4=2.04
3、小数的性质(2):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是和小数的扩大或缩小相联系的。归纳为:
小数点右移一位=小数扩大10倍=小数×10
小数点右移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小数×100,……
小数点左移一位=小数缩小10倍=小数÷10
小数点左移两位=小数缩小100倍=小数÷100,……
4、求小数的近似数:
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改写原则是不能
改变原数的大小,所以除
了末尾的0可以去掉,其余都要写上。
一个是求小数的近似数。一般会说明保留几位小数(如保留一位
小数,或精确到
十分位、精确到0.1,精确到十分之一),原则是看保留位的右边一位“四舍五入”。
如:把19007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再保留两位小数
190070=19.007万≈19.01万
这类题最易出现的错误是小数数字写对了,却
忘了添上“万”或“亿”。也有部分同学
把改写和求近似数混淆。
5、生活中的小数:主要涉
及小数与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也就是换算)。主要有长
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换算
。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学生基本不存
在问题。长度单位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以外,两相邻单位的
进率都是10。两
相邻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两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
100。这是解决问
题必须熟悉的。然后根据是扩大还是缩小进行小数点的移动即可。如:
2.05吨=( 2050 )千克,扩大1000倍,所以小数点右移三位。
470厘米=( 4.7 )米,缩小100倍,所以小数点左移两位。
3.04米=( 3
)米( 4 )厘米,把其中的0.04米扩大100倍,即小数点右移两位。
4千克70克=(
4.07 )千克,需要把70克缩小1000倍,即小数点左移三位,
再与4千克合起来即可。
6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6.05
)平方分米,需要把5平方厘米缩小100倍,即
小数点左移两位,再与6平方分米合起来即可。 本单元的教学真的是教训难忘,我也希望自己吸取教训,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
中总结,在总结中提
高。
第五单元三角形。近日教学了四年级三角形一节的知识,认为有很多知识点位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如: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
但教师在组织学
生探究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准备好师生所需的探究材料和演示材料,
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会影
响探究结果的不当的.甚至错误的探究或操作方法
要能做出充分的预料,并在探究前予以排除,这样才更
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
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初上这
节时我让
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了三组探究材
料: 6 7 8
4 5 9 3 6
10 ,课堂上让
学生根据这三组材料分别摆成一个三角形,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结果有很大一
部
分学生得出均能摆成三角形,课堂上我通过巡视发现这部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操作方
<
br>法出现了差异,他们在操作时是将每相邻的两根小棒的端点靠在一起,而不是将两个
端点重叠在一
起,这样由于这些学生操作方法的不当而造成了探究结果的不同,借此
机会我适时的教育学生掌握和应用
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他
们要重视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第二堂在另
一个班上这节内容时,在探究
活动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用小棒摆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思
考片刻后我请了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达成了操作方法上的共识,再
分
组进行探究,效果较好。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
其实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
算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理差不多。相对
来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对这部分知识,但是从
我这节课来说,源于学生的基础
差,可能收到的效果还是很好。下面就我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
进行自己的
教后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的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
元的教材
在安排时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购买学校用品入手的。让学生很容易理解,
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
计算的数学问题,从
而产生新的计算要求。在此基础上,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
计算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笔算
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选择利
用整数加、减法的算法进行计算。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
课堂小结时我提了个问
题:为什么你们都选择采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呢?通过比较你
发
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与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学生解决了这些问
题基本上
也就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了。
最后我又强调了在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需
要注意什么。数位必须对齐,小数
点也必须对齐。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计了一些练习题。整
体感觉学生在
这部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第七单元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统计》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想、问、做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
规律,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因此,我紧
密的联系
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我利用班会课举行联谊会,问要买什
么
水果?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
当然是事半功倍了。让
学生自己去调查,,如此以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
且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亲身体会调查
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
理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生动
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
数学问题。
2、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在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想自己所想,问自己所问的,说自己
想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会
想、会问、会说。要学会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帮助别
人弥补不足之处。对别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责
,而是学会提问。形成一种老师、学
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问题的氛围。教师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化
的思维方式与结
果,还要抓好时机,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他们个性素质的不断优化。<
br>整节课学生不是静静的听教师教,而是热闹的“动”起来。这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
“合作
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始了,头脑灵
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
合作交流的效果渐佳了。
3、评价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
节课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上的激励,也有
体态语的触摸。虽是一个微
不足道的动作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
样评价方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
握,也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
发展,另外我还进行了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尝试,我看到
了学生在自我反
思的矛盾斗争中增添了一份勇气,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但本案例也反映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学生对统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到位,虽然本节课同学们一反
课改以前的“静”而是“勇
敢”的“动”起来。然而因为“动”使得本节未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只
完成复习统计
表这一块。另外,由于教师说的其他水果有很多种,教师例举的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以至最后学生统计结果中选择其他的学生最多,最后还是没有决定好买什么水果合适。
这是我在设计
时没有想到的。
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
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
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魅力。首先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设计
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李阿姨
沏茶
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
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
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最佳状态,
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一个个
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
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
学会优化思想。从
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最佳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
活中常见的问
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验,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