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一)》课标内容和课标解读
大学生个人简历范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
本文,请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
(一)》课标内容和课标解读
本文从网络收集
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xxxx资料《表内除法(一)》课标内容和课标解
读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六小学
王爱华
一、课标内容
《课程标准(xxxx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描述:“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
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标准(xxxx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
学段中提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
运用数与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
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能熟
练地口算20以内的
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课程标准(xxxx年版)》在“评价建
议中”中提
出:“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计算速度要
求8~10题分。”
二、课标解读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
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教学时,
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除法的
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为此
,教学时借
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
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观
察、了解“每份同样多”
的生活实例,引出“平均分”。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
平均分6块糖
、16片枫叶、18个橘子、10盒酸奶、
12根小棒……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
成相应的表象。这就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了基
础。
(2)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
法的关系。
教学用
乘法口诀求商,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
的关系。教学时,要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使学生初
步
理解乘除法的关系。例如,利用第19页例2植树情
境,先写出乘法算式算出积,再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接着,可用小棒代表包子摆一摆,让学生看到“一共做
4×6=24(个)包子”“24个包子
每笼4个,可以装24÷4=6
(笼)”“24个包子平均放在6笼中,平均每笼24÷6=4”,初步领会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有了这个基础,让学生
用除法算出24÷4、24÷6的商,就容易由
4×6=24想商。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
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在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引导
学生探索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
时,把“怎样求出
商”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
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索
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经历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探索数学
问题的兴趣和
创新意识所必需的。
2.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力
求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重点突出对数
量关系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并逐步
学会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1)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学会独
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只有经历“从头到尾”的探究,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例
如,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时,我们可利用
教材提供的除法中包含的现实情境作为素材,便
于学
生与已有减法、加法和乘法的概念建立关系;同时被
除数是较小的数据12,为学生进行动
手操作和自主探
究创造了条件。在展示、交流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可
先呈现连减的方法,这是最
基础、也是学生最容易理
解的方法,并以对照排列的方式,逐一记录分桃过程
中逐次减3的过程
。连加的方法让学生汇报,给学生
足够的思维空间。教师将平均分的结果用直观图展现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
、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出来,引导学生发现乘法
与除法两者间的关系,使学
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并获得用乘法口诀求商
的方法。这样使
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在合作、交流
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画图理解数量关系。
画图是理解与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
字用
直观图的图示表示出来,既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
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
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
懂题
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直观图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表示出来,鼓励学生形式多样化,达到
明晰数量关系、
促进问题解决的目的。
(3)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
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不
仅仅是对题目中条件的重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用
自己的语言将自己
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运算的意义联
系起来,说明自己选择算法的道理。可让学生结合动
作、直观
图边比画边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只要表达内容合理即可。
3.设计丰富、有
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
、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除法运算的能力。
熟练口算表内除法,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
计算能力。《课程标准(xxxx年版)》在“评价建议中”
中提出,到学期末学生每分钟应做到8~
10题。要达到
这个目标,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并组织学生进
行练习。
(1)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练习内容。
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必
备条
件,是熟记2~6的乘法口诀。因此,除了让学生
懂得乘法口诀在除法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外,还需要不<
br>断给学生提供熟记乘法口诀的练习,为提高学生用乘
法口诀求商的能力打好基础。
适当安排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和求乘法算式中未知
数的练习是必要的。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和求乘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思维过程与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一致。
例如,()六二十四自身就是求24÷6的商的
思维过程。
又如,完成6×()=24,要想6和几相乘等于24。提
供这样的练习内容,学生
不仅能熟记乘法口诀,还能
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促使学生牢固
掌握用乘法口诀
求商的方法。
(2)适当加大课堂练习密度。
小学低年级的练习,必须以课内为主
。适当加大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
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
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课堂练习密度,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尤
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殊“照顾”。例
如,多
进行口头练习(如“对口令”、抽卡口算、小组抢答等),
把练习题制成卡片让学生练习
,这样可以加大课堂练
习密度。但要注意“适当”二字,把握课堂容量。密度
太大,学生过分紧
张,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降
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单调的练习学生容
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练习效率。针对学生
的年龄特
点,要注意练习形式多样化。例如,利用教材提供的
资源,组织“送信”“找朋友”“
抽卡”等游戏性练习活动,
让学生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地投入练习活动,将有效
地提高计算能力
。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
如需本文,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