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课题论文
中央司法警官学校-公司年终总结范文
研究课题论文
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
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
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
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
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
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
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从
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
新能力。
一、数学语言通俗化
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
会到这一点,
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
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
学生
的理解。如: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从而让学生喜欢数
学,喜欢学数学。所以在上课伊始,我首先选择的是学生平常喜欢表演、
自己爱唱的《数鸭子》的歌,让
学生自由发挥,各自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然后,要求学生
根据要求猜一猜这些鸭子的只数,通过这数数
、猜数活动达到了重新认识数学的目的。让学
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二、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
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
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
到的月饼个数。
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
数表
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
,要平均
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
你能用
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
学生自身的欲望。再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
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
三、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
践,为学生营造一种
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
学生的
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
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
以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
算法”中,有这样一题
“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
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
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
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
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
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
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
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
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四、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
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
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
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
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
“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
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
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
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
个买花
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
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
能,激发了
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五、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
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
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
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
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
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
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
年几岁啦?多高呀?身
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
确地说出
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
服、外出
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
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六、数学知识实用化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
它是在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
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
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
生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
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
的发展。如生活中每
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
算一下
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
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最佳途径。所以我让学生动手操作,猜中学。猜
猜老师手中
有几颗糖?小朋友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再抓一把花生米,小朋友猜猜大约有几粒?
为什么?如果抓一把
黄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几粒吗?为什么?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
己估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为
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一粒一粒来数,在数数中体验合作
与成功的喜悦。快乐地学到:同样抓一把,
个子小的,粒数越多(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
培养估计意识,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看日
常生活的意识)。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一种
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应当是与此有关的人类创新
过程的揭示、再现,继而给学生有所启迪的
过程,这应是创新教学的精髓所在。
“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
程中,教师自然而然
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
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
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
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
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
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
体意识。在课堂上
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
生强
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
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