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576次浏览
2020年08月31日 20: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订货会邀请函-适合合唱的爱国歌曲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 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 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经历观察、操作、实 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运用除法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难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结合具体情境进
行估算。
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内容: 分 桃 子(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视频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一起学习 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自我展示
(一)出示第2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
3.肯定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选择接近书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问题1: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 □ = □
1.学生独立计算“68÷ 2”。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每只猴子可以分2篮零4个,一共24个。
(2)60 ÷ 2 = 30,
8 ÷ 2 = 4
30 ÷ 4 = 34
(3)、 3 4
2√6 8
4
8
8
0
答: 。
问题2: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1)让学生用学具动 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
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三、精讲点拨
1. 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
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数除以 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2.平均分时,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剩下的部是余数。计算方法同无余< br>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四、拓展应用: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小猴回家。
先估算再计算。
3 √6 3 6 √8 4 5 √7 5 6 √9 6

我4天大约吃60只害虫。
我5天大约吃70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
3.用竖式计算。
84 ÷ 4 81 ÷ 3 90 ÷ 6
98 ÷ 7 84 ÷ 6 96 ÷ 4
4.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3、5题
板书设计:分 桃 子
教学反思:注重创设情境,努力使数学生活化。生动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橘子(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是除数的整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
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是除数的整倍数,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是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br>教学重点:掌握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是除数的整倍数,
商是两位数的计算 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除法。
教学用具:视频投影仪、小棒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
(一 )教师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橘子”的故事。并用(视频投影仪
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二)教师口头提问,学生交流回答:
师:同学们能帮忙吗?在这个故事中,同学们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48个橘子,要分给三个人。
师:有人补充吗?
生2:要平均分给三个人。
师:就是说每个人分得的应该一样多。
生3:问题是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个橘子。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交流展示
1.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师:你选择了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生:用橘子总数除以分橘子的人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人分多少个橘子了。
2.展示方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小棒代替橘子摆一摆,
也可以算一算。
(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A:我们 组用小棒当橘子,10个小棒一捆表示一蓝橘子。每个人分到1捆,又
分到6根。也就是没人可以分得1 6个橘子。(视频投影仪展示思路)
B: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30÷3=10,剩下的10个加上这 里的8个就是18个,
再算18÷3=6,10+6=16(个),所以48÷3=16(个)。
C: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竖式边板演
师:刚才我们用分实物、口算、笔算的方法计算“48÷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生1:口算。
生2:笔算。因为口算容易出错,分实物不方便也不切合实际。
三、精讲点拨
根据学生的实际点拨
四、小结
师:大家想一下,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
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 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数不能整除除数,就要用余 下的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在一起去除以除数。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一定要
比除数小。
五、拓展训练
1.76÷4 57÷3 51÷3 96÷8 72÷3 84÷6
2.有64个苹果,平均装在4个蓝子里,平均每个蓝子装几个苹果?
3.做教材第5页“练一练”的题目
板书设计:分橘子
48÷3=16(个) 1 6
方法1:摆小棒。 3√4 8
方法2:口算。 3
方法3:用竖式。 1 8
1 8 答:每人能分到16个。
0
教学反思:教学中创设了知识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一系列
情境,为学生 提供了集兴趣性、知识性为一体的课堂气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商是几位数(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 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
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
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用具:视频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学:
视频投影仪出示: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 ,动车运行时间约6
时。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
师: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888÷6,我是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来列式的。
2.学生尝试解决。
师:我们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生1:600÷6=100,888>600,8 88÷6的结果肯定比100大,商一定是个三
位数。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2:让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与6作比较,比6小商是两位数,比6大商则是
三位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8个百除以6商1个百,1写在商的百位上,1个百乘 6得6个百,写
在8的下面,还剩下2个百。
生2:剩下的2个百和十位上的8合起来是28 个十,28个十除以6,商是4
个十,4写在商的十位上,4个十乘6得24,24写在28的下面,还 剩下4个十。
生3:剩下的4个十与各位上的8合起来是48个一,48个一除以6,商是8
个一,8写在商的个位上,8乘6得48,没有余数。
生4:商合起来是148.
师生一起板演888÷6的笔算过程。
三、精讲点拨
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师:谁能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四、拓展练习
1.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只判断不计算。
389÷3 654÷4 478÷6 432÷5 111÷2
2.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在算一算。
256÷5= 456÷3 = 784÷7=
3.学校买来数学学具袋324套,平均分给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
少套?
4.做教材第7页“练一练”的题目。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五、师生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那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2: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相同,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除起,
商写在百位上。
生3:然后将百位上的余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计算,商写在十位上。
生4:如果百位上无余数,直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
生5:最后把十位上的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生6:每次得到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非常积极,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板书设计:商是几位数
888÷6=148(天) 148

6888

6
28
2 4
48
4 8
0
教学反思: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过程中才能主动完成。只有
学生本人积极 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猴子的烦恼(教材第8—9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说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
理,能正确进行有关0的除法的口算。
2.在小组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能发现被除数的中间 有0和末尾有0的笔算
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学会正确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
3.通过独立思考,会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
或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0的占位作用。
教学用具:视频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学:
师: 有三只可爱的小猴子,遇到了烦恼的事儿,什么事儿呢?(视频投影
仪出示教材第8页例1的情境图)
师:三幅图各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帮一帮小猴子们吧。
学生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得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探索新知、展示交流。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师: 爱思考的小猴子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视频投影仪出示教材第8
页例2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试一试,看怎样帮助小猴子。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辅导学生。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3只猴子分306个桃子,每只猴子平均分多少个,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306÷3.
师: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用竖式表示出来呢?
生1:我发现这个算式和前几天做的不一样,这里出现了被除数中间不够商
1的情况。
生2:我能解决,我是这样想的。把306看成是300与6的和,先分整百数,
即300÷3=10 0;再分个位数,即6÷3=2;最后用100+2=102,所以306÷3=102.
生3:我列竖式计算。
102
3306

3
0
0
6
6
0
师:这个竖式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吗?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4:中间的0可以省略掉。(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师:有谁能叙述一下这个竖式的含义吗?
生: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3除以除数3,得到一个百 ,在商的百位上写3;
再用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除数3,商是0,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最后用被< br>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除数3,商是2,在商的个位上写2,最后的结果为102.
2.小结师:像这样上中间不够商1的写0占位,表示十位没有,再接着除。
3.学习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才大家做的很认真,答案也很正确。不过猴子们还有 一个烦恼。(视频
投影仪出示教材第8页例3的情境图)
师:接下来我们怎么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情况,选择指名说或是同桌交流。(算法略)
师边听边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先用除数6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8,商是1,在
商的百位上写1;8减6后余 下2,与十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再继续除
以6,商是4,在商的十位上写4;没有余数,被除数 的个位上是0,0除以6
还是0,直接在商个位上写0占位。
(视频投影仪出示教材第9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辅导学生。
三、拓展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08÷4 612÷3 840÷6 609÷3= 960÷4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就一定有0. ( )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有0. ( )
(3)570÷3的末尾只有一个0。
(4)600÷3的末尾有2个0。
3.一 共要运990把椅子,上午运走了450把。下午需要4次运完。下午平均
每次运多少把椅子?
4.做教材第9页“练一练”的第1、2、4题。
四、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做教材第9页“练一练”的第3、5题。
板书设计:猴子的烦恼
306÷3=102(个)
102 140
3306

6840

3 6
0 24
0 24
6 0
6
0
答:平均每只猴子分到106个桃子。
教学反思: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五、六课时
教学内容:节约(教材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余数的意义。
3.会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演算除法,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竖式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视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
1.回忆旧知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
计算方法,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我想这节课同学们依然会有很多收获。
2.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视频投影仪出示教材第10页情境图)
师:大家看看,那些同学在干什么?
生:在收集和出售可回收的垃圾,如矿泉水瓶、旧报纸等。
师:这样做既环保又有经济效益,我们也要这样做。
师:这里有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师适时板书课题。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自主探究、展示过程。
1.列式
师:3个班买泉水瓶和旧报纸,一共收入912元,要求平均每个班买了多少
元?怎样列式呢?
生:我们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来列式,式子是912÷3
2.计算。
师:我们怎么计算呢?请大家试一下,看看会碰到什么问题,等会儿我们在
讨论。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指名回答。
生 1:先把900分成3份,每份得300;再把12分成3份,每份得4;合起
来就是304.列式是: 900÷3=300 12÷3=4 300+4=304.
生2:先把9个百除以3商3 ,可是被除数中间是1,1除以3不够商,我就
不知道接下来怎么算了。
师:那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吗?
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是指名发言还是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发言。
生1:我想,这里的1表示1个十,除以3十位上不够商1,就商0,然后
接着除。
师:对呀,1平均分成3份,是不够的,所以商0是很合理的。那么,我们
还可以简化他的写法吗?
学生观察,师指名发言。
生:1和0处可以不写。
师:可不可以这样呢?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是可以省略不写的,因为不影响得数。
师:你们真厉害,找到了这种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小结:像以上这种中间有数字小,中 间不够商1,那么我们就可以商0,
再移下一位,接着除。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继续看大屏幕(投影仪出示教材第10页例
2)
师:谁能告诉我这道题说的是什么?
生:题目告诉我们522支笔分给4个班,求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支,还剩几
支?
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师生小结:
生1:求平均,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522÷4=。生2:可以用竖式计算,被
除数百位上的5除以4后商1,在百位商1.。生3: 余下的1与被除数十位上
的2合起来除以4,上的十位上写3.生4:最后将被除数上的2落下来再除以 4,
不够除,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余数为2.。生5:所以522÷4=130……2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下吧!
师生小结: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 0)的除法时,如果除到
被除数的十位正好出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可以不必再除,直< br>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上位上的数落下来作为余数。
5.出示教材第11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师选择 学生的答案用实物投影
仪演示,师生交流。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拓展练习
1.先计算、再演算。
621÷3= 432÷4= 703÷5=
2.填空。
(1)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67×8=536 536÷8=()123×7=861 861÷7=()
(2)()除以7,商是61,余数是3.
(3)168除以(),商是9,余数是6.
3.做教材第11—12页“练一练”第1——8题
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节约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
30 4 130
3912

4522

9 4
1 12
0 12
12 2
12
0
答:平均每个班买了304元。 答:平均每个班130支笔,还剩2支。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反思:学生解决问题时很少会去反思的,更不用说去验算了,其原因不外
乎是老师的题海战 术使学生疲于应对、孩子爱玩的天性。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材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题目说一说每
一步算理。
2.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
法。
教具学具:课件、 口算卡片。
一、回忆导学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1.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学生抢答。
42÷2= 24÷2= 12÷2= 142÷2= 124÷2= 112÷2=
55÷5= 155÷5= 255÷5= 505÷5= 22÷2= 220÷2=
2.师: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前面主要学的是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师参与,并巡视辅导。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学生发言,教师将知识点板书
62÷2=
两除以一位数 75÷5=
除法 262÷2=
462÷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 606÷3= 660÷3=

二、自主展示。
依次出示教材第13——14页第1——8题。
三、精讲点拨
根据学生练习并展示的情况进行随机点拨
四、拓展练习
1.计算并验算。
369÷3= 464÷4= 642÷6= 420÷3=
2.小红家果园今年收获了874千克苹果,每箱装8千克,可以装多少箱?还
剩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62÷2=
两除以一位数 75÷5=
除法 262÷2=
462÷3=

612÷3= 613÷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606÷3= 660÷3=
612÷3= 613÷3=
教学反思:练习课教学,关键是练习题的设计和选 择。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
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要注意运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
练习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集邮(教材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旧知,复习前面学的列竖式计算中几种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导入 ,让学生了解集邮的艺术性;从估算入手,分析、总结出
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 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总结出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在计算。
81÷3= 402÷2= 812 ÷4= 625÷6=
师:做完后和同 伴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二、展示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解决问题
师:大家请看下面的情境图。(投影出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已知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问题是求这些邮票能放多少页。
师:那大家估计一下,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多少页?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285≈300,300÷5=60,285<300,所以285÷5的商应小于60.
生2:200<285,200÷5=40,285÷5的商应大于40且小于60.
生3: 我可以让范围更精确些,285≈250,250÷5=50,285>250,所以285
除以5的商 应大于50,即285÷5的商大于50且小于60.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如何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
师:怎么验算他们算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用乘法验算,即看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小结
首位上不够商1时,就看前两位。
三、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解 决了这个问题。大家继续看大屏幕(投
影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怎么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学生展示?
生1:题目告诉我们把285张邮票,每8张放一页,可以放满多少页,还
剩多少张?
生2:要求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就是把285张邮票按8张一份
分,列式为285÷8.
生3:因为被除数最高位上的2比除数8小,所以计算时把2个百看成20
个十,与十位上的8 合起来是28个十,除以8商是3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3.
然后接着往下算,最后发现除不尽,有余数 。
做完后师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演示,师生交流。(略)
师:同学们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怎样验算?
生;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小结:我们可以把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来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
四、师生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集邮
285÷5=57(页) 285÷8=35(页)……5(张)
57 35
5285

8285

25 24
35 45
35 4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0 5
答:能放57页。 答:可以放满35页,还剩5张。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能清晰、有条理地 表达自己
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买新书(教材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一、回忆铺垫、情境导学
1.回忆旧知。
请你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的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
问。
(1) 一个足球60元,3个足球多少元?
(2)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需要2时,这辆汽车每小时
行多少千米?
2.情境引入。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图中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一共有200本书,要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求平均每层放
多少本?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买新书”的问题。
二、展示
请你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生一: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生二: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
生三: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 的问题,
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1.先画画图解答。(分学队解答)
学生自己画图,师巡视指导。

2.解决问题
(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100(本) 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方法二:200÷2÷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00÷4
=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方法三: 200÷(2×4)
=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点拨
四、拓展练习
1.某班要 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
一篇840个字的文章,在比赛前试读时 ,他用了5分,怎么办?请大家先小组
讨论,拿出方案(给学生3-5分钟讨论)。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奇思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
泳道有多长?
3.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4.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2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买新书
200÷2÷4 200÷(2×4)
=200÷8 =100÷4
=25(本) =25(本)http:www. m 从左向
右 先算小括号里面
教学反思:学生的表现往往有惊喜,只待教师用心去激发他,用“伯乐”
的眼睛去发现他。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讲故事(教材第17—18页)
学习目标
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算一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756÷7÷6 624÷(2×3)
二、展示
1.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图中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
淘气 不光喜欢学习语文,对数学更感兴趣,一天,淘气在语文课上轮流讲
故事,用了850字,同学们约定每 个故事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但是淘气课
前试讲时用了5分,淘气没有气馁,反而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 ,我们快去看看
吧。
问题: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个字?你能想办法表示题中的信息吗?赶紧试
一试吧。

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的想法,(肯定)
2.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你的算式每一步的意思。
(1)850÷5=170(个)
170×3=510(个)
先算1分钟能讲几个字。再算3分钟讲多少个字。
(2)也可列成综合算式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850÷5×3
=170×3
=510(个)
小结:解决类似的问题一般要先求每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3.笑笑也讲了一个故事 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讲150个。她也想3分钟
完成,每分应讲多少个字?

你能说一说你每一步的意思吗?
生:先求笑笑总的字数,再算3分钟讲完,每分钟讲多少。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优化算法。
2.师概括总结:
乘除法混合运算或除乘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拓展训练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圈一圈,算一算。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讲故事

850÷5×3
=170×3
=510(个)

教学反思 :教材将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放在一起呈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
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两种题型的 算法上的不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教科书p21—22)
学习目标
1.利用图形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2.估计商是几位数,巩固练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利用图形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关于这几节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
运算顺序,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2.计算:
120×2÷8 480÷(2×4)
二、复习练习
第1题: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第2题:培养估算试商的能力。
第3题:巩固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式计算。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4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也可画图
来帮助自己分析数量关系。
第5题: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向右的运算顺序。
(2)有乘除有加减法,按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6题: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20×2÷8
=240÷8
=30(个)
第7题:巩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1)95+100+98+105+97+99=594(人)
594÷9=66(人)
简便算法:100×6-5-2+5-3-1=594(人)
(2)一、四年级一批,其他任意两个年级一批。
第8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0=80(元)
(2)(100-80)÷2
=20÷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0(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练习二
(1):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向右的运算顺序。
(2):有乘除有加减法,按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学以致用,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活,让学生在生动活泼
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 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十二课时
第一单元 除法 测试题
一、口算下面各题。
80÷2= 600÷5= 39÷3= 300÷6= 120÷4= 13×4= 9×200=
5500÷5= 2400÷2= 4000÷8= 0×5= 0÷5= 0+5=
二、估算。
161÷2 191÷6 718÷9 483÷8 423÷7 279÷4
三、列竖式计算。(带◎的演算)
90÷6 840÷7 612÷2 504÷9 453÷8 483÷3
504÷4 824÷8 650÷5 ◎302÷2 ◎780÷3 ◎624÷6
四、我会算。
102÷3×5 17×8÷4 427÷7-21 90+369÷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五、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 )<42 ( )×8<68 38>4×( )( )×6<79 7×( )<
100 4×( )<63
六、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7=127……6(2)○÷2=349……○(3)46÷○=7……4
(4)○÷○(除数为一位数)=17……6 ○÷○=17……6 ○÷○=17……6
七、在○里填上“>”、“<”或“=”。
384÷6○192÷3 504÷9○224÷4 67×3○410÷5 456÷8○100-34
八、分类
182 415 94 279 627 905 524 609 583 2570能被2整
除的数:( )
能被3整除的数:( )能被5整除的数:( )
九、选择题。
1.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作( )。
A.被除数 B.除数 C.商
2.360÷3读作( )
A.360除3 C.360除以3或3除360 B.3除以360 D以上三种读法都不对
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从被除数的( )除起。
A.个位 B.十位 C.百位 D.高位
4.一个数被6除,商是28,余数是5,这个数是( )。
A.92 B.121 C.173 D.39
十、判断题。
1.6除一个数所得的余数一定比5小。( )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0×6,0×0,0÷6,0+6四个算式的结果都是0。( )
3.在除法算式420÷7中,被除数增加7,商就增加7。( )
4.376÷4的商是三位数。( )
5.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
十一、列式计算。
(1) 除数是4,被除数是960,商是多少?(2)除数是5,商是45,被除数
是多少?
(3)49是7的多少倍? (4)一个数的6倍是66,这个数是
多少?
(5)3除231,商是多少? (6)一个数除以7,商是209余数5,这个数
是多少?
(7)945是5的多少倍?
十二、应用题
1、一共有558人,平均排成9个方队每个方队有多少人?
2、机床厂生产了368台机器,每8台装一车,需要多少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3、一个星期有7天,366天里有多少星期又几天?
4、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12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5、小林3分钟跳了291下,小花4分钟跳了372下,谁跳得快?
6、孙爷爷今年96岁,韩芳今年8岁。6年前,孙爷爷的年龄是韩芳的几倍?
7、体育老师 买了2个篮球,用了144元,又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的价钱和
篮球的价钱同样多。买足球用了多少 钱?
8、参加体育小组的同学每6 个人编成一组,183人可以编成几组,还余3人?
9、男生为庆“六一” 做了64朵红花,女生做了76朵黄花,每7朵扎成一束
这些花一共可扎成多少束?
10、红 气球和黄气球共158个,如果红气球卖出12个后,两种气球个数就同样
多,红气球有多少个?
11 、一条小道长180米,在它的一侧每隔3米植树一棵,一共可植树多少棵?
12、小刚集邮108枚,比小英多集18枚,把小英的邮票放在集邮册里,如果每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页放9枚,一共放了多少页?
13、学校买回204套飞行模型材料,每班分9套,能分几个班?还余几套?
(要验算)
14、有420盒电池,每盒装4节电池,准备100个盒子够吗?
15、职工食堂运来500千克煤,烧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
克?
16、短跑选手在一段直跑道上跑了3个来回,共跑了300米,这段直跑道有多
长?
17、“庆国庆”大型文艺汇演有960名舞蹈演员参加,把他们分成8个组,每
组5个队,每队有多 少名舞蹈演员?
18、一个文具盒 一辆自行车 一个笔记本
8元 408元 4元
(1)买一辆自行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9、灰兔有4只,白兔有152只
(1)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 (2)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
题吗?
20、文具盒 铅笔 毛笔 水彩笔
9元 6元 7元 8元
(1)尹老师为三(2)班 学生买一种文具用去135元,买另一种文具用去105
元,尹老师买了哪些文具?各买了多少?
(2)如果用这些钱平均分买另外两种文具,各能够买多少?
21、.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2、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各班人数如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人数 58 64 59 67
(1)学校租了8辆车,平均每辆车至少要坐多少人?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公园的门票每张4元,但学生票一律半价,校长带500元钱够吗?
拓展练习:
1、找出相同的除数。
45÷( )=( )……3 62÷( )=( )……2 76÷( )
=( )……4
2、有许多算式的商和余数相同,如:10÷4=2……2。你能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
吗?
3、右面除式中□里填什么数,商中间有0?
4、有一个数,比100小比70大,这个数被8除余1,被9除还是余1,这个数
是多少?
5、 三位数 ÷6的商是两位数,那么字母A代表的数是________。
教学反思: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
单元学习目标
1. 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 特征;认识轴对称
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 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
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 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
想象能力 ;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单元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
称图形。
单元难点: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共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对称轴(一)(教材第23、24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残缺的图片,根据这张图片,你能猜出来这张
照片里的建筑吗是吗?
生:天安门
左右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的。
二、导学新课
1.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些图形是什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
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进行讨论。
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第1,3,4,5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的上下两边是一
样的。
即: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2.利用附页中的图1折一折,看一看。

(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
(2):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分。
3.认一认,说一说

观 察图中的虚线部分,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
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 样的。
你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
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4.小结
上面个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虚线两侧 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
叫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拓展训练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折一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5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对称轴(一)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 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
有效的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指导,学生为
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第二课时(总第14课时)
教学内容:对称轴(二)(教材第25、26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
体会。
2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
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 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
它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
它的另一半。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一、 复习导学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二、展示新知
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
什么发现。

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
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

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 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
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
实际操作:
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
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
行判断和选择的。
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
三精讲点拨:
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
边的。反之则远。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5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对称轴(二)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教学反 思: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
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 、性质、和联系。

第三课时(总第15课时)
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教材第27、2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
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讨论导入新课
观察下面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激趣展示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这6附图都是生活中的现象,你能把他们分成两类吗?
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推拉窗,旋转风车,推箱子,指针在转动。
课件动画演示相同的现象。学生观察。
生: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生: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2.认一认

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就是平移。
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就是
旋转。
问题: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是什么?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3.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
断。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生: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用拖把拖地都是平移。
生:旋转门,抽奖转盘,车轮子都是旋转。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2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反思: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
为学生创造进行探 究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课时(总第16课时)
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试一试)(教材第29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
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是什么?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二、操作展示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先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
(2):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描下来。
(3):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描下来。
(4):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是怎样才能平移到图3的位置?

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
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5格。平移三角尺:先向右
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
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3格。
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置的?
生:可以看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看看这几个具体的点平移了几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4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平移的格数就找具体点。
教学反思 :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
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五课时 (共17课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8分)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
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请各写出两个
、 的运动是平移。
、 的运动是旋转。(4分)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14分)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①平移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 );推拉窗的运动是( )。
①平移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①转动着的呼啦圈 ②电风扇的运动 ③拔算珠
(4)
左图是 图形经过( )得到的。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 )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 )得到的。
A.向右平移7格
B.向右平移9格
C.向右平移11格
D.向下平移1格
E.向下平移5格
F.向下平移9格
1
四、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8分)
1.小向前面走了3米。□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4.火箭发射升空。□
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6.拧开水龙头。□
7.大风车在转动。□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 10.窗帘被拉开了。□
五、看图填一填。(共8分)
)格。图③向( )平移了( )格。图④向( )平移了( )格。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六、移一移,画一画。(共9分)
2
八、计算。(第1题16分,第2题12分,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
53×1 4×200 12+28 10×48
20×3 900÷3 60-45 630÷7
12×50 300×5 3×90 43-17
240÷6 800×9 480÷6 600÷2
2.用竖式计算。
342÷9 928÷8 842÷8
760÷8 560÷8 168×7
九、解决问题。(共15分)
1.一本故事书,我6天看了42页 ,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105页的故事书
一共需要多少天?
2.一辆汽车从曱地到乙地,计 划每小时行40千米,7小时到达,结果只用
了5小时,实际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3.张师 傅和李师傅平均每人每天加工8个零件,你知道他们今年2月份一
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吗?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4.三(1)班一共有9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他们在植树节一共植树216
棵。平均每人植 树多少棵?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测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查漏补缺。


三、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在实
际生活得到应用。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
断。
计划课时:9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8课时)
教学内容:找规律(课本第 30--31 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并解释计算的 过
程与方法。
2.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
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关键: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 具:课件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学、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 30 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说一说 你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体验,展示过程。

1. 提问为什么 50×10=500 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 过
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10 表示 50 个 10 相加或表示 10 个 50 相加,
就是 500。 教师可以介绍 50×10=50×2×5 =100×5 =500
2.出示第 2、3 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 30×20,12×40,120×40 的计算
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师: 观察三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全班汇报。
学生交流:
生:发现一个乘数扩大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 积
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三、精讲点拨
(1)当乘数扩 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
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 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
末尾一定多几个0。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
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
(3)练习:30×40 140×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 14×3=42 在添上原
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40×20=4200 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试一试,课本第 30 页第四组习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
步骤。
四、 拓展练习:
1.书上第 31 页第 2 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 思
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 31 页 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3.练
习:P31 第 5 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 13×7=91 16×6=96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3×70=910
16×60=960
4.练习、巩固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方法。
五、本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小结: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
的 0。求出积。
板书设计: 找规律
5×1=5 5×10=50 50×10=500
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
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 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
一定多几个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 了有益的探索和
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第二课时(总第19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学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40×40= 30×80=
24×30= 15×50= 60×20= 50×20= 130×20=18×50=
二、算法展示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一)活动一:探索3×20的算法
1.学生交流讨论算法。
2.教师揭示算理: 把20先看成2,2×3=6,3乘的这个2表示2个十,那么6
表示6个十,6个十就是60.
(二)活动二:探索5×20的算法
1.集体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欢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三)活动三:探索10×20的算法
这道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整十数,用什么方法计算,同桌相互交流。
4)变式运用
既然找到了规律就要会对上面所学的算式会运用规律。
三、拓展训练
1.根据每一组第一个算式填空。
12×3=36 5×13=65
()×30=360 5×( )=650
()×30=3600 5×()=6500
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汇报,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乘数和积的关系变化。
2.填一填。(看谁填的多)
()×()=800 ()×()=1260
3.1盘能装下28个鸡蛋,那么10盘能装下多少个鸡蛋?20盘呢?20盘
呢?……
板书设计:找规律
3×20=60 5×20=100 10×20=200
教学反思:在练习中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第三课时(总第20课时)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内容:队列表演(一)(课本第 32—33 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计算
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正确简洁的运 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 12 行,每行有 14 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
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展示算法
1.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 的算式
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 14×12 的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
(2)展示学生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1)
方法一:把 12 拆成 6 乘 2 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
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 12 拆成 10 和 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 14、12 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3.出示 P32 表格,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2)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 交流
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①转化法: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
成两个一位数,用 连乘法计算。②分解法: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
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乘数分别与这两个数 先乘,再把积相加。③表格法:
把两个乘数都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两个两个相乘,再把4个 积相
加。
2.完成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四、拓展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 2 题。
2.完成练一练第 3 题: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 反馈计
算的结果。
3.完成练一练第 1、4 题: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 化。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4×12
=14×6×2
=84×2
=168
14×10=140 10×10=100
14×2=28 10×4=40
140+28=168 10×2=20
2×4=8
10
100
20
4
40
8

×

10

2

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 材特点,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构建以
“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四课时(总第21课时)
教学内容:队列表演(二)(课本第 34—35 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的例1) 14×12,能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边写边想:这么写的道理
二、探究新知、展示算理
1.理解竖式写法
2.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的例2)看一看、想一想、给大家说一说竖式每一
步的意思:
(1)把 12 分成 10+2,用个位的 2 乘 14,就是已经学过的一位数乘 两位数。
十位数字 1 (也就是 1 个 10 ) 乘 14, 所得的积是 14 个 10, 因此“4”
写在十位上。
(2)还可以简单写成 14 ×12 28 =14×2 140=14×10
168 =28+140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1.列竖 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
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 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位对齐,再用第
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 少个“十”,
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十位对齐,然后把两
次乘 得的积相加。
2..完成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互相评价。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拓展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 1 题。
2.完成练一练第 3 题:看图,说说看懂了什么?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
3.完成练一练第 2 题
4.完成练一练第 4、5 题。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14×12=168 14 ×12 28=14×2 140=14×10
168=28+140
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
行三层计算。

第五课时(总第22课时)
教学内容:电影院(课本第 36—37 页)。
教学目的: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
算,体会估 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 法的过
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并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师: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电影院情境图)
笑笑想组织 500 人看电影, 电影院共有 21 排座位, 每排可坐 26 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根据情境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思考后提出如:
生 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 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
生 3:还剩多少个空位?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并提出“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请同学们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展示方法
1.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根据上节课学过的,让学生独立 思考,小
组探究后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20×25=500(个) 500=500所以够用。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生:估算 26×20=520(个)520>500 所以够用。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小结:把已知的数据和稍小一些数据,结果就大于或等于要求的数据,那
么原来数据的结果就一定大于要 求的数据。
2.解决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提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
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列出算式。
师巡回帮助个别学生。 板书:26×21=
师: 这是某某同学列的算式,大家赞成吗?(让该生在大家的 赞同声中
体验一次成功) 不通过计算,估算找计算结果的范围。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说算理(代表小组)
生 1: 26×20=520 26×1=26 520+26=546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为已知的乘法或加法。
生 2: 26×21=26×3×7 =78×7 =546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
的乘法。
生 3:展示 2 6 × 2 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生说算理:与生 1 的算理相同
师板书,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 546 个座位。
师: 哪种算法和你算得相同?哪种算法是你没有想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算
法并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
生 1、生 2 的两种横式算法,有一个共同的策 略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
知的乘法或加法;
生 3 竖式计算与生 1 算法 算理相同,仅是用不同的形式描述算法过程。
3.(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2)这道题怎么估算呢?
学生和同伴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生1:把12看成10,38×10得380,
生2:把38看成40,40×12得480
师总结:得数应该在380和480之间。我们用竖式计算一下,是不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同时指名板演。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1.估算可以快速估出的数的大致范围。
2. 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分 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
数,在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 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列竖式时,末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
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 ,用哪一位的数去乘的,得数
的末位就和哪一位的数对齐,哪一位的数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近 几
十,最后把每次乘得的积相加。
四、拓展应用
第 37 页“练一练”
(1)第 1、2 题,注意进位问题。
(2)第 3、4 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题。
(3)第 5 题,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去算。
五、课堂小结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要想学好数学不但要做到细心观察,积 极动脑,
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电影院
1.估算:
2. 笔算:(1) 26×20=520 26× 1 =26 520+26=546
(2) 26×21 =26×3×7 =78×7 =546 (注意进位)
3.竖式:2 6 × 2 1 = 5 4 6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
新 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
计算能力。

第六课时(总第23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课本第 38—39 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增强
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学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竖式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练习。
2.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二、展示。
(一)复习旧知
师;大家还记得乘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吗?谁能告诉大家。
生1:先把乘数中 0 前面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
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非常好,有谁能说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吗?
生2:先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拆分 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在分别与
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生3:也可以列表法数的组成计算。
师: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吗?谁能告诉大家。
生4:先用第二个乘数个 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
末位就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生5: 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
末位就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生6: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师:大家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吗?谁能告诉大家。
生7: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生8: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与他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二)师用投影出示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1、2、3、7题。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做完后交流。
第1题要让学生结合图形说说算法。
第2、3题让学生说说师怎么想到。
第7题要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地方,巩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师用投影出示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
三、解决实际问题。
师用投影出示教材第38-39页“练习三”的第8、9、10、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
四、师生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有那些收获呢?
生1:我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生2:我巩固了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生3:我现在计算的速度快多了。
板书设计:练习三
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法则。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反思:抓住学生的读题和审题是顺利解决问题的重要提前。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七课时(总第24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 , 提高
学生的计算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 增强
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学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 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 , 掌握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 , 我们
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 : 复习课
二 、展示所学、提高能力。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 口算下面各题 ( 投影出示 ):
200 × 8= 17 × 100= 12 × 400=
42 × 20= 50 × 60= 14 × 200=
23 × 30= 43 × 200= 21 × 40=
2. 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 24 个班。运动会前夕 , 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 ,
又买了 12 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
(1) 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 ? 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 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 ? 飞镖25 元 套
(3) 一共需要多少元 ?
教师 : 先估算一下 , 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集体订正 :
学生甲 : 羽毛球拍 19 元 付 , 把它想成 20 元 ,20× 24=480( 元 ), 买
羽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 480 元。
学生乙 : 我把它想成 20 元 付 ,24 个班想成 25 个班 ,20 ×
25=500( 元 ), 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 500 元。
学生丙 :飞镖每套 25 元 , 把 12 套想成了 10 套 ,25 × 10=250( 元 ),
买飞镖的钱数比 250 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
(1)19 × 24=456( 元 )
(2)25 × 12=300( 元 )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456 十 300=756( 元 )
质疑 : 有什么疑问 ? 有不同的方法吗 ?
学生丁: 在计算 25 × 12 时 , 我想成 25 × 4 × 3, 就很快地算出了 300 。
教师 : 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做的非常好 , 当一个数与 25 相乘时 ,
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 4, 就先算 25 × 4, 这样简便。那你知道怎样计算 26 ×
35 吗 ?
3. 数学规律。
(1) 先口算下面各题 , 然后观察这些算式 , 看你发现了什么 ? 可以怎样计
算 ?
2 × 25=( ) 200 ÷ 4=( )
4 × 25=( ) 400 ÷ 4=( )
6 × 25=( ) 600 ÷ 4=( )
8× 25=( ) 800 ÷ 4=( )
12 × 25=( ) 1200 ÷ 4=( )
(2) 集体交流 , 得出结论 :
一个数与 25 相乘时 , 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 100 倍 , 然后再除以 4, 结果不
变。
(3) 思考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
因为扩大 100 后再除以 4( 缩小 4 倍 ) 实际上就是扩大 25, 就是求 25, 所
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小结 : 对于这样的规律 , 同学们要灵活运用 , 分析一下是乘 25 简便还
是除以 4 简便 , 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 ? 你有什么话想对
大家说 ? 你还有哪些困惑 ?
教学反思:分析和解答的方法因人而异,只要能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都应
该予以肯定。

第八、九课时(总第26课时)
《乘法》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20分)
1、计算35×20时,只要在35乘2的积的末尾添上( )个0.
2、6×40得( )个十,积是( )。
3、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30×17○28×18 360×4○360×40
4、《故事王》每册45元,买12册《故事王》,一共要多少钱?根据竖式计算
填空:
4 5
× 1 2
9 8…….( )册《故事王》的价钱。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4 5 …….( )册《故事王》的价钱
5 4 8…….( )册《故事王》的价钱
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
照________计算.
6.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________,如果括号里有 加法有乘
法,应该先算________.如果括号里有乘法有除法,应该________计算.
7..根据下面的应用题,写出各算式的意义.
百货商店卖出3箱保温式电饭锅,每箱6个, 每个保温式电饭锅卖
16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①165×6表示________.
②165×6×3表示________.
③6×3表示________.
④165×(6×3)表示________.
8.要使算式4×10+20÷5按加法、乘 法、除法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就要添________,算式变为________.
9.选数填空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 )×( )=1200 ( )×( )=2800
( )×( )=900 ( )×( )=800
10.学校栽了13行树,每行17棵,根据竖式在________里填数。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8’)
1.两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是三位数。 ( )
2.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它们的乘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两个乘数里一共有几个0,积里就有几个0。 ( )
4.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121。 ( )
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0 。 ( )
6.45×25与25×45的结果一样。 ( )
7.0乘任何数所得的积都小于0和任何数相加所得的和。 ( )
8.89×78的积一定比7200小。 ( )
9. 45×20所得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 )
10.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 ( )
11. 25+38×12读作25加上38的和乘以12. ( )
12. ( )×70<4200,括号里最大能填60. ( )
13. 计算33×22时,两次乘得的积都是65. ( )
三、选择题(10分)
1.15×2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 ]
A.三 两 B.四 一 C.三 一
2.有10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 瓶饮料.[ ]
A.240 B.24 C.2400
3.20× =2800[ ]
A.140 B.1400 C.14
4.积是四位数的算式是[ ]
A.23×32 B.425×31 C.57×24
5.把43连续加19次,结果是[ ]
A.832 B.817 C.368 D.442
四、直接写得数(10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720÷8= 6×3×4= 24+36×0= 9×40= (17+6)×20=
208+56= 165+60-50= 23×4= 10×32÷4= 16÷(2×4)=
75÷(15-10)= 900÷6= 9×3-3×9=
五、根据下面各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12分)
1.40×4=160 2.25+75=100
140+160=300 100÷20=5
综合算式: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
3.58+34=92 4.132÷12=11
60-48=12 25+11=36
92×12=1104 36×8=288
综合算式: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
六、计算(12分)
1.370+150÷5×7 2.3500÷(900-893)×4
3.(500-180)÷(17+23) 4.840÷6÷70+630
5.竖式计算(8分)
53×16= 72×40= 21×34= 87×12=
七、列综合算式解文字题(16分)
1.85与15的和除100,商是多少?
2.250减去5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3.88与64的和,除以24与16的差,得多少?
4.760加上800与680的差,和是多少?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八、应用题(30分)
1.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行1200米的路程需要几分钟?
2.修一段公 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15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75米,
实际几天就完成任务?
3.蔬菜组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
千克?
4.四年级二班有6个小组,每组8人,共种向日葵96棵.平均每人种
多少棵?
5.商店的粉笔每箱40元,学校买了20箱,如果再买8箱一共需要多少
钱?
6. 一台推土机工作4天可以推平760米长的道路.照这样计算,12天
可以推平道路多少米?

7.水果批发商售出1052千克桔子后,还剩12箱,每箱24千克.原来桔子有多
少千克?
8.商店卖出16盒圆珠笔,每盒10枝,每枝3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9.金城小学组织2 73名学生前往沙沟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他们租借汽车
运输公司40座的大客车,租6辆够吗?
10.小明每分钟走65米。他从家出发走了12分钟,到达书店,又走了18分钟,
到达公园 。
(1)小明家到书店有多少米?
(2)小明家到公园有多少米?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测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查漏补缺。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 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
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 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
重。
4、 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 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
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念。
2、难点
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有多重(1)
教学目标: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
的实际质量,初步建 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
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 学背另外两位
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
生感 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
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 = 1000克。如可以通过
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
符号。
三、拓展应用


1、

一个鸡蛋重( ) 一个西瓜重( )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g
3、实践活动
我的

体重
我的

估计
称量

同伴的体

一个
土豆
我的

书包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结果
4、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2、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后记:在量 一量的活动中,学生建立了“克、千克、吨”是质量单位的概念,
懂得了不同物体用不同单位表示重量。

第2课时
有多重(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
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
克?
学 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
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 些呢?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
行推算;先称好了 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
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 。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
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 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
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
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后记:进行两袋食盐重量的测量,1千克与1000克相 等,从而推出1千克
=1000克,2千克=2000克,练习时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第3课时
1吨有多重(共29课时)
教学目标: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
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 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再说一说。 < br>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
生看一看,第一幅 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拓展应用
1、 4千克 =( )克 3吨 =( )千克
50000克 =( )千克 ( )t = 2000 kg
18 t =( )kg ( )kg = 6 t
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00 50 250 5
3、连一连。
2克 2千克 200千克 400克
4、在○里填上“>”“<”或“=”
500 kg ○ 3 kg 1 kg ○ 300 g 9 kg ○ 9000g
800 g ○ 10 kg 3 kg ○ 3 t 4000 g ○ 4 t
8000千克 ○ 8吨 4500克 ○ 4千克
3 t ○ 3600 kg 5 t ○ 5000 g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
2、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后记: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使学生认识“吨”并 体会“1吨”
的实际质量,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运用前
面学 习的单位换算方法进行迁移,类推出“千克与吨”的换算方法,巩固进率。


第四课时 (共30课时)
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测试
一、填一填
1、吨用符号( )表示,千克用符号( )表示,克用符号( )表示。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袋洗衣粉重800( )。(2)一包水泥重50( )。
(3)一根粉笔重约5( )。(4)一部电梯的最大载重约是1( )。
(5)一头大象约重2( )(6)一个鸵鸟蛋的重量约是1500( )
3、2000g =( )kg 5000kg =( )t ( )千克=8吨
3t=( )kg ( )克=8千克 6000克=( )千克
3千米 =( )米 6500千克 =( )吨( )千克
6米 = ( )分米 45毫米 = ( )厘米( )毫米
3吨 = ( )千克 7000米 = ( )千米
120分 =( )时 5000千克+3000千克 = ( )吨
4、
种类
上午
下午
合计
苹果
5000克
9千克
( )千克

15千克
( )克
17千克
草莓
2400克
( )克
6千克
二、在○里填上“>“、“<”或“=”。
1、4000克○40千克 2、805克○8千克500克
3、75克○705克 4、1千克30克○1030克
5、6800克○6千克800克 6、1千克○100克
三、判断
1、一根火腿肠的质量为100千克。( )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一颗大白菜重4克。( )
3、爸爸的体重是175cm。 ( )
4、一瓶果汁重500.千克。
( )5、举重冠军能举起250千克的杠铃。( )
四、选一选
1、下列各重量中最重的是( ),最轻的是(
A.8吨 B.990千克C.8560克
2、一瓶醋重500克,4瓶醋重( )
A、2千克 B、2000千克 C、200克
3、3盒草莓共重24千克,平均每盒重( )
A、800克B、8000克C、8000千克
4、1吨 880千克比 2 000 千克少( )。
A、120千克B、80千克C、220千克
5、北京牌载重汽车的载重量是 8000千克,合( )
A.8000 B .80 C.8
五、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① 一支牙膏长15( )
② 一个苹果重120( )
③ 一张床长2 ( )
④ 火车每小时行180( )
⑤ 一块橡皮重5 ( )


吨。
)。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 需本文,请下载-----
⑥一袋面粉重25( )
⑦买2( )苹果需要6元钱; 买1( )煤需要620元
⑧火车每小时行150(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 )
⑨一枚硬币厚约1( ) ; 一枝铅笔约重10( )
⑩你平时上课用的课桌长为1( ),宽为60( ),高为7 ( )。
六、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350克白糖和260克红糖,买的白糖比红糖多多少克?


2、一台笔记本电脑重2500克,4台笔记本电脑共重多少千克?


3、一瓶饮料连瓶重1千克,瓶重100克,请问饮料有多重?


4、用载重量是3吨的汽车将6100千克的沙子运走,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5、每千克草莓的价格是8元,买3千克500克的草莓应付多少钱?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6、小刚的体重为25千克,比爸爸少62千克,爷爷比爸爸少9000克,爸爸和
爷爷的体重 分别是多少千克?

7、果品公司收购苹果26吨,先运走6000千克,剩下的用载重为4 吨的卡车一
次运完,请问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

教学反思:通过测验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能按要求备课,有足够的余量课。
数学教研组
4月11日


第五单元 面积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能用自选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²、米²、千米²、公顷),会进行简单的
面积换算;
4、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
二、教学重难点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表示简单的分数。
计划课时:8课时

第一课时 什么是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四对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和直 接对比容易得出谁大谁小。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举例说
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面积的大小,丰富学生 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面积的含义。
2、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比一比:(1)学生自己自己阅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指名汇报,什么叫面积?
(4)集体读两次: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把附页2中的图5剪下)
我先用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
我可以剪一剪,拼一拼。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我先画格子再数一数。
(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单纯依靠观察和直接对比难以判断,学生需要寻 找
其它的比较手段。教材中提供了三种办法,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其中摆硬币或 画格子的办法所蕴含的思想,为后继学习面积的度量奠定了基
础。)
3、画一画
在下面的方格里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
三、练一练
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并指出周长,用彩笔描
出来。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四、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以及摆一摆、数一数、剪一剪等活动,
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



第二课时 面积单位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目标
1、了解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感知这些常见面积单
位的实际大小。
2、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2、能选择正确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一些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 )。
2、1千米=( )米粉 1米=( )分米 1分米=( )厘
米 1厘米=( )毫米
二、新授
(一)厘米²
1、量一量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
需要统一面积单位。
边长为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厘米²。
1厘米²(1㎝²),读作1平方厘米。
2、说一说
你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²?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我的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²。
3、估一估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用格子纸量一量。
(二)分米²
1、用1㎝²的小方格来量这么大的桌面,太麻烦了!
度量稍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
1分米²(1dm²),读作1平方分米。
我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分米²。
2、估一估
剪一个面积是1dm²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有多大。
度量更大的面积,该用什么单位呢?
用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
1米²(1m²),读作1平方米。
3、说一说
1米²有多大?
我家的桌面大约1米²。
几个人围成的地面大约是1米²。
三、练一练
1、计算或测量面积时要用( )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
2、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²,dm²或m²)填空。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3)练习本的面积约22(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
3、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²)
图①面积是( )cm²,图②面积是( )cm²,图③面积是( )cm
²。
4、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剪下附页2中图6中的1cm²的面积单位量
一量。
5、先估计你的学校的操场的面积,再测量一下。
四、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都有一个直
观的认识,并能用具体的实物表 示出来。


第三、四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探索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始;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发
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 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
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归纳、建立数学模型 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
计算方法。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
有: 。
2、边长1cm的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1dm正方形面积是
( ),边长1m正方形面积是( ),
二、新授
1、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 估一估
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
2)、摆一摆,填一填
(1) 用1cm²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2) 把结果记录下来。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图①
长㎝ 宽㎝ 面积㎝²



















图②

图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提问: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试一试
用1㎝²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
三、练一练
1、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单位:m)
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3、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 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求下图的周长与面积: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算一算,学生 自主推出长(正)方形面
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简单的长(正)方形的面积。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教材创设了“铺地面”的问题情 境,探索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的换算
关系。先让学生估计1平方分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再通过 直观操作或计
算来检验,从而确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学生经历这个过
程 之后,就可能类似地推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
米等结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2、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互相换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铺地面
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
是25厘米²的方砖才能修好?
我估计,1分米²里有( )厘米²。
一横行有10个1厘米²,有( )行。
2、填一填
1dm²=( )cm²
25dm²=( )cm²
3、想一想
1米²=( )分米²
4、1公顷有多大?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米²
1千米²有多大?
1千米²=100公顷
三、练一练
1、2米²=( )分米² 3分米²=(
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²平方米5 )厘米 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00厘米²=( )分米² 400分米²=( )米² 3215平方厘
米= (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2、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米,宽6分米,它的面积有多大?
3、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 一张长是43厘米、宽是37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
多可以剪成面积是8厘米²的纸多少张?
四、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在认识理解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础上 ,认识了公
顷、平方千米,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进率和换算。


第六、七课时 练习四(共37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 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2、能正确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巩固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选适当的单位填空。
(1)一根跳绳长约2( )。
(2)一间卧室的面积约为22 ( )。
(3)一张报纸的面积约为44( )。
(4)教室的门高约为2( )。
2、填空: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00公
顷=( )平方千米
3公顷=( )平方米 4米=( )厘米 15平方米2平方分米
=( )平方分米
3、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成面积是4厘米²的小正方形多少
个?
4、 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厂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
形,它的面积有多大?
5、调查我国的陆地土地面积约多少平方千米。你能从地图上知道我国哪个
省或自治区的面积最大吗?
6、右图是铺了正方形地砖的客厅地面。
(1)这个客厅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的边长5分米,这个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7、(1)绿化面积是多少?
(2)每块水泥砖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铺路共需多少块水泥砖?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8、某足球场的长约是100米,宽约是50米,足球场的面积约是多少?
9、小调查
调查自己家房屋、院子或学校操场的面积,并在全班交流。








10、数学游戏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cm²的图形,你能画出几
种?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复习了面积与周长的含义;能够画出多种形状不同
的图形,充分发挥想象力;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的周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的数学事实。)
三、小结


长㎝

宽㎝

面积㎝²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后记:学生基本能正确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正)方形的面积,但
对一些稍微有变化的题 目,就感觉措手不及,说明空间观念比较差。

第八课时(第38课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 测验
一、填空。
1.小明大拇指指甲面积大约是1( )。
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的胸围是6( )。
3.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30( ), 腿的长度10( )。
4.用4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
是( )。
5.一块正方形彩纸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变成是( )。
6.面积是80平方米的长方形,长时5米,宽是( )。
7.周长是56米的长方形,长10米,宽是( )。
8.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也是100( )。
9.110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10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1.一块长300厘米、宽是200厘米的塑料膜,面积是( )平方米。
12. 学书厚8 ( ),教室的门高200( )。
13.一幢楼房的占地面积是200( )。
二、解决问题
1.学校会议室地面的长是12米,宽是8米,要在地面上铺地毯,需要多少平方
米?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一块长方形铁板的周长是68分米,宽是12分米,求它的面积。
3.王大爷 家院子里有一块菜地,它的长是5米,宽是3米,王大爷在这块菜地
里种白菜,如果每平方米收白菜3千 克,这块菜地共收多少千克的白菜?

4.用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 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三个
正方形州的和少了60厘米,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一个长方形,长16分米,宽12分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尽可能剪下一个正方
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 少?剩下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6.张婷要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纸折纸鹤,妈妈给她一张1平方米的的大正
方形,做多可以折成多少只纸鹤?

7. 绿化地,长16米,宽是8米,长、宽中间各留了一条2米宽的小路,绿化面
积是多少?每块水泥砖的边 长为1米的正方形,铺路共需要多少块水泥砖?
教学反思:通过测验及时查漏补缺。


数学好玩 (计划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小小设计师
教学目标: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结合欣赏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设计思路:先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
中的应用;再让学生模仿画 图案,进一步强化感知:美丽的复杂图案可以由一
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最后引导学生 利用平移、对称的现象,
探究 图案和进行图案设计,获得一种以简驭繁的思想。
教学准备:各种图案、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图案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
活中,美无处 不在,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案(出示书上的四幅图案),你能
说一说看到这些图案的感受或知道哪些图 案代表的意义吗?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1)每一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在书上把这个图形涂上
颜色。(和同桌同学互相 交流自己的想法。)
(2)哪幅图案是对称的?(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紫荆花”是由
一个花瓣绕中心旋转四次得到的。 “风筝”是由一只燕子平移后得到的。
“花边图案”是由一组小图案平移后得到的。 “雪花图案”是由一瓣雪花然中
心旋转五次得到的。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
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复杂图案,它们都是怎样得到的?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解释画法,动手操作
1、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复杂图案呢?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教材第23页画一画1)。 (学生在书上独立
画图,教师巡 视。展示学生的作品,请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
的,在画图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对称 图形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将感知
转化为设计理念,亲身体验应用平移、对称的现象进行图案设计 ,并掌握必要
的绘图策略和技能。)
(2)继续画下去(教材第23页画一画2)。 淘 气也画了一幅图案,我们一
起来欣赏。他画完了吗?观察图案,它是由哪个简单图形运用什么现象,经过
怎样的变化过程得到的。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观察的规律把图画完。)
3、作品展览、鉴赏 全体同学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寻找作品中的平移、对称
和旋转现象, 并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巧手奖、互助奖等,使学生
得到美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 生学会利用平移、对称的现象,观察、探
究图案和进行图案设计,理解并掌握复杂图案是由简单图形经过 平移、旋转或
对称得到的,获得一种以简驭繁的思想。)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利用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的
方法设计的图案,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 几何图像上,而且还
涉及到其他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杰
出的设计师。

教学反思:结合欣赏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参与、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发展动手操
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地址-班级安全工作总结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郭德纲单口相声台词


浙江工商大学分数线-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16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积极分子发言稿


反腐倡廉警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店主站柜台-中国教师报


出国论坛-图书室工作计划


贴春联作文-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