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温柔似野鬼°
606次浏览
2020年09月04日 06: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河北科技师范大学-开学新计划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
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 )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发展)的基础 。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 )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课堂教学 )资源和(课外学习 )资源。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
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
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 )的过程中进行。
6.( 识字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 )的综
合体现。
9.1—4年级从( 写话 )、( 习作 )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
( 兴趣 )和( 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
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 和
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 )(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
至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
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 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
和协调发展 。
12.语文是( 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3.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1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15.汉语拼音教 学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
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 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
表》)
16.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
生的 (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 ), 口语交际能
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
19.(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
往能力),是落 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
2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 (原有的经验 )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
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 (建构 )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
有( 主体已有的经验 )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
导学生(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
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 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
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
2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
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 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
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2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
素养,是培养 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
25.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br>(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
提 高 。
2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
27.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教学
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 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
于操作 。
28.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
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二维 乃至 三维 的目标都 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
就是叙写方便 。
29.(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
3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 ,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
达到 何种效果 ,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 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
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 )。
3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 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
构主义理论)。
3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 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
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迁移)。
3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
2


该重视(发展学生能力)。
3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 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
口”,这说明小学生(感知能力不成熟)。
3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
中,小学阶 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3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 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
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 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7.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 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
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 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
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 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38.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 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
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发散思维)
39.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 意
味着失去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br>良好和道德健康)。
40.《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41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段习作目标要求中的“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是在
(第二学段 )提出的。
42.在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教学目标要求是(掌握)
43.《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课
外阅读 总量达到:(145万字以上 )
4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45.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6.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 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
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 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
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 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
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 的能力,而且
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
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
3


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
“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获取深刻 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
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
的发现问 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
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
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 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
乐趣。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 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
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
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 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
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 br>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
利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
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 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
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
并将之整合 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
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 ,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
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 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 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
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X )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V )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X )
4、 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
局面,不利于教 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V )
5、《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
课 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X )
6、《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
健 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V )
7、 《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
在思想品德课中 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X)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X )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V )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
5


答。( X )
五、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 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 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
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 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
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 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
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 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
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 在生活中自然
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
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
践 ,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 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 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
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 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
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 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
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 切用商量的语气,
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 也不
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
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
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
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 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
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 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
6


生活。
7. 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答:(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 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 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
语文学习的规律;(3)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 字。
8.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9.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
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 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
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 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
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 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
10.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 :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
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 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 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
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 学会写作,重视引
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1.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3)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
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 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
的审美情趣”。要重视熏陶感染、潜 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
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7

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
课内的 “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14.什么是课程资源?
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15.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 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
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 网络化资源三
大类。
16.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
是依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 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
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 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
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
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
“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同
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探究”
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
现问题、实 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
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 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
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 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17.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
独立 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
技能,发展情感态 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
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 、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
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 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
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 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
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 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
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 ,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
“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 过哪些句子
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
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18.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 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 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
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 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
8


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 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
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 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
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臵老一套,不运 用小组学习的学习
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19.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
课程 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
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
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 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 美的和谐发展。
20.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 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
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 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
中学会学习。
21.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 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
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 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
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 范,并没有、也
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 ”要
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22.. 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答:(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六、观点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 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 、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
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 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
走向非理性主义 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 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
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 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
9


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 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 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
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 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
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 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
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
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 ,就是能
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
现象。要 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
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 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 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
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 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
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 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
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 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
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 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
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 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
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 手实践中巩固,教师
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 学时空,汉
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 br>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 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
法。
答: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 》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
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 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
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 生的习作创设广阔
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 的想
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 br>6.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在教学目 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
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 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
10


和能力 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
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 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
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
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 基座。
7.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 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
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 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
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 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
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 成信息对
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
力的,教 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8.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 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
多课中出 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
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 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
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 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
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 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
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 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
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 正确的价值观”
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 实已
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
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
深,所以不值 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
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 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
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 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9.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 科书教完该教
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
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
的书就行了。 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
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 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
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 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
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 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
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 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
11


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10.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 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
校内、校外一切课 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
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
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 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
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 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
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 资源观,具有细致
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 作中,
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11.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 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答:(1)不认同这种观点。(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 味着课
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 br>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
文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课堂是学 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以
我的教学实践,怎样上好一堂 课,我认为:(1)一堂课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也就是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2)一堂课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智发展的特
点,二要符合学情、班情、校情。(3)一堂课的教 学内容要正确,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抓
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准确理解所学的内容。(4)一堂 课要看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
用.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教师就要善于提出有 趣的问题,激发学
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和解决 问题,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一堂课要看课堂组织严密紧凑.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 br>系,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等因素都要充分的考虑,利用这些条件完成教学
任务, 提高课堂效率.应当知道,教师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七、问题分析及对策题
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 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
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 ,学生们交换
位臵,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 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
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
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 面的案例,
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 br> 12


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 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之前,交
给学生问题,要读出 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
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 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
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 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
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绝。可以看得 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
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 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
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 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
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八、案例分析题(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 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
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 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
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 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
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答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 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他的本意我想应
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
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 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
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 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
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 个太阳不
能射?”比较合理。




13

池州学院地址-浙江省教育考试网站


饥荒打一字-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上海中考总分


春节的来历-啤酒节方案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胞波情谊是什么意思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农村入党申请书范文


重庆高考成绩查询-关于爱情的名人名言


肖克俭-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