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资料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绍兴市高级中学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
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
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
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
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
共10条,第3条要求
培植热爱祖国
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
(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
),掌握
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
中
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
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四、分析题(50分)
(一) 课标与大纲对比
分析。(10分)
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
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
“会认”
“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
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
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
学生
的学习负担过重。这为尽早让学生开
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并且提出了
培养学生
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
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
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
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
分析、记忆字形”的
明确要求,在音
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
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
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初步
感受汉字的形体
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
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
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
字。能用
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习独立识字。”这在“大纲”中是
没有的。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
的自
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
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
础。
(二)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
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
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
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
演的环
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
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
说出“
慢着!”“等一等!”“别射!”
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
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
书,但一时
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
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
你会怎么处理呢?(10分)、
答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
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
教学环节。他的本意我想应
该是创设
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但
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
的预想
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
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
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
述文中
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
大。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
阳与人
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
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
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
能
射?”比较合理。
2、一位教师在教学冀教
版一年级下册《
遥远的恐龙世界》一
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
资料。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断:(10分)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
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
世界》,老师
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的资料。你们收
集了吗?
生(齐答):收集了。
问题一: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
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
么?
问题二: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
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
呢?
答:明显是不合理的。资料的
收集和利用在新课程中作为拓宽学
习课程的一种方式,为老师和学
生所
欢迎,它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但是,
上述案例中,课一开始就交流,学生
在没有很
好地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
像是一个个被架空了的高楼,立足不
稳,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是很
正常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让学
生自己展示给大家,这个分享的过程
是一种成
功的体验,学生重中体会成
就感,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表述出现困难
的
时候应该向他提供及时地帮助和鼓
励,而不能越俎代庖。像案例中的做
法只能挫伤孩
子的积极性。
答:我想,我会将这些资料的交
流放在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行。如:除了课文上的
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
的吗?说说你收集
到的情况吧! 我
坚持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自己展示。
学生展示过程中有困难的,老师提供协助,并适时地鼓励,以激发孩子们
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信心,图片以及资
料除了在课堂上给
学生交流的空间,
还会在班级上作展示。让学生的成功
体验在课后得以延续。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20
分)
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
常遇到
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
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
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
在一
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
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
主的气
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
怎么看?怎么办?(10分)
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
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
受,尊重
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
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
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
于部
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
织者和引
导着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
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
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
逐
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
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
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
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
问题,
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
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
法,在这
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
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
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
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
率为代价,那是得不
偿失。
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
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10分)
想——我想听到花
开的声音。活
泼——河里的水很活泼。悄悄——我
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丢——上街
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
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老师不假思
索就把这些句子打“×
”,理由是句
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你怎样
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
该处理?
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
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
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
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
表达的习惯。特别是
孩子的创造性思
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
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
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
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
力的丰富。
五 论述题(24分)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
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
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
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三个
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
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
中。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
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的语文课程 。
2、 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
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
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
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
字和写字 ”、“ 阅读 ”、“ 写作
”(小
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
作”)、“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
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
习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
br>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
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
发展。€€
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
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
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
系统和完整 。
5、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
(探究) 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
的要求是:读准(生
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
母、
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
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帮助(学
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
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
重点。 <
br>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
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
贴近(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
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
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
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
通)。口语
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
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
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
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
实口语交际的
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
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
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
得是学习者通过
新旧知识经验间反
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
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
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
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
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
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小学个学
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
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
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
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
广见闻,善思考,有个
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
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
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
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
“考察”、“实验
”、“探究”等一系列活
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
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
自主活动
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
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
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
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
识和
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
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注重语
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
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
25、 “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
力 、 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
值
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
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
标。这种叙写
方式,思路清晰,具体
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
语,但它的每一
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
维 乃至 三维的目标都交融 在一
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
27、
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
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
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 ,然后要明确
表述教学
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
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
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
写字、阅
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
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
底蕴
)、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
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
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
读、习
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
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
运用语
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
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
学
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
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
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
至的学习
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
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逐步掌
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
立读
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
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
的“合作”学习,互相取
长补短,不断
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
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
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
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
设一种类
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
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
操
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
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
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
探索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
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
本
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
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
的乐趣。
7、课
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
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
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
方式
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
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
来源。直
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
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
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
对于
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
的实施条件。
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
基础,
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
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
养的形
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
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
的语文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
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
文
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
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
体的语文课
程资源。
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
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
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
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
标或愿望。简而言之,
凡是以活动为
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
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
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四)努
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
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
的交际
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
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
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
“两个
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
于学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
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基础。语
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
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
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
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应着重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
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
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
验呢?首先是由于语
言运用往往因
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
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
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
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
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
实践经验和积
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
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
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
、得
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
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
者。师生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
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
。教学
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
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
降低自
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
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
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
除学生
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
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
形成沟
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
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
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
对话,
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
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
能深刻
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
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
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
语拼音的要求
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
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
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
降低了,时间减少了,
但是汉语拼音
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
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
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
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
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
地学
习、生活。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
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
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
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
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
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
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
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
间对
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
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
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的能力。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
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
哪些新的要求?
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
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
察、思考、表现、
评价的能力,要求
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
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
广阔空间,减少对学
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
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
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
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
会写作,重视引
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
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
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
兴趣,培植自信,
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
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
性地表达。€€
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
综合性学
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
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
于
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
倡。”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
br>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
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
尚的道德情
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
教师
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
多给学
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
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
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
识地做出
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
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
注
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
br>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
当的分
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
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
资源两大
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
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
三大类。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
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 “自主”
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
而言的,是指
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
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
我
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
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
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
学习方法,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
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
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
补短,不断丰富
自己,加深理解,提
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
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
br>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
神。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
一种类似于学
术(或科学)研究的情
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
理、
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
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
创新能力
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
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
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
的意
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
究的乐趣。€€
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
设一
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
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
题、实验、操作、调查、信
息搜集与
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
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
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
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
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
段,
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
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
的:(1)
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
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
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
石快代
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
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
时让学
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
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
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
如:
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
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
想一想
,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
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
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
眼前的
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
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
的心
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
子们在边疆成长。€€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
中的小组合
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
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
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
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
写.第三,小组
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
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
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
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
周期长,“优生”
“独舞”唱主角。第七,
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
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
上
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
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
br>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
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
语言积累、语文
能力、语文学习方法
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
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
对语文学习的
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
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
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
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
定量的感性语言
材料,在量的积累的
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
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
br>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
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
的名言“教是为
了不需要教”。第五,
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
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
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
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
的。它绝不是一
种纯粹的语言技能,
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
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
br>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
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
任何工具
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
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
惯。凡是
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
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
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
感。语
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
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活动,
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
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
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
读、背
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
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
东西唯
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
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
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
理解
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
维,接受学习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
br>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
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
动接受和被动接
受,如果是主动接受
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
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
br>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
要注意的方面?
(1)优
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
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
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
等)
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
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
践,寓教于
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
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
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
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
巩固,教师应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
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
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
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
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
在儿童言语交
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
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
生自
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
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
能
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
广阔空间,减
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
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
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
,
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
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
间,把习作引
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
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
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
化
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
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8、在当前正在进行
的课程改革中,
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
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
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
的?€€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
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
,而是彼此
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
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
能
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
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
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
链接知识
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
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
学中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
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
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
三维
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
座。
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
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
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
学生是最
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
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
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
响着
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
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
想法。在教
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
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
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
,
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
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
具体表现
: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
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
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
力
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10、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
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
题
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
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
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
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
的各种不同的答案,
不管学生的答案
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
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
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
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
新立异”的答案,
以博得老师的赞赏。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
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
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
的个性阅读。当学生
的个性化理解与
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
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
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
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
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
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
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
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
残害别人,越会
动脑筋想办法,害人
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
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
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
会的主导价值
为前提,应该合情合
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
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16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
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
要按教科书教完该
教的书就是了,何
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
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
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
认
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
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
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
书教完该
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
资源
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
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
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成与发
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
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
的资源
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
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
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
社会相
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
因此,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
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
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
/p>
17、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
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书对吗?
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
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
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
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
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
是人本语文课
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
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
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
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
学生成长
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
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
生命
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
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
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
教学内容
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
力的
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
与农村之分。
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
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
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
老师具备一
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
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
细
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
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
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
一定能收获
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
18、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
语文书
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
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利
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
化和民族精
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
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
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
教
材和课堂是不够的。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
围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
的动机 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
交际的能力 4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
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
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
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
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
br>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六、论述(11分)
学了新课标,你认为在高效课堂建设
中要有哪些具体体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
态系统,因
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
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
的因
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
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
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
象的认
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