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8教育部审定)

余年寄山水
771次浏览
2020年09月04日 22: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西艺术学院分数线-客服部工作职责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
文教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 册教案教学设计,教
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
本教案还存在
许多不足 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


2018年 月 日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三年级

教科书名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
称及册数 册
总授课

节数
计划实授出 入
节数 节数 原 因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2
2
4
3
2
2
2
2
2
4
8
时间 单元 教 学 内 容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一
4、古诗三首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6、秋天的雨
7、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写日记
语文园地二
8、去年的树
9、那一定会很好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1、一块奶酪
习作:我来编童话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编写故事
语文园地四
期中考试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期中考试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班级
每周
节数
三年级

教科书名称
及册数
总授课
节数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
上册

出 入
原 因
科目 语文
时间

十一
十二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计划授
教 学 内 容
节数 节

15、搭船的鸟 2
16、金色的草地 2

习作例文: 2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
17、古诗三首 2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2
19、美丽的小兴安岭 2
习作:这儿真美 2
语文园地六 4
20、大自然的声音 2
21、父亲、树林和鸟 2
22、带刺的朋友 2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2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2
语文园地七 4
24、司马光
25、掌声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口语交际:请教
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
语文园地八
期末考试
2
2
2
2
3




十六
十七

第八单元

二十




期末考试 10


【创新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 很漂亮,但各不相
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
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 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 汉——汗 摔——率 跤——交 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 读了每个自然段,
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创新教案】
2.《花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13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1)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2)换偏旁记忆的字:慌——荒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放假 互相 能够 猜出 扬起 双臂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润湿:潮湿润泽。
(2)荒野: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的地方。
(3)狂欢:纵情的欢乐。
(4)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自然段讲
了什么内容?教师相 机指导。
3.说说每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部分(3-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
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创新教案】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
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讨论: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4.集体交流阅读心得。
5.指导朗读课文。
6.这篇课文你读过之后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不懂 → 提问 → 理解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
作,再到多想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刚刚度过了小 学阶段的第一个暑假,漫长而难忘。你在暑假中
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指名来说一说)哪些是 你最感兴趣的?有些什
么感受?把你去过的地方、做的事情、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地说给老师和同学< br>们听一听。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我的暑假生活”。
二、师生交流。
1.出示 挂图: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插图,每幅图上都画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
什么?说些什么?是怎么做的?你还 做过其他的事吗?
2.指名说一说(由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
三、学生分小组交流发言。
1.从四幅图中选一幅想一想,说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说自己暑假里做的事。
2.分小组交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
3.交流完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说的好的同学准备好内容,准备在班里发
言。
四、全班交流。
1.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在小组里讲了自己或者暑假里做过的事,各组又选
出了讲的好的同学在班级里发了言,希望你们专心听,听一听这些同学说的是什
么事,他们是怎 样做的及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轮流发言。
3.评一评。选出今天的明星。
五、教师总结。
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而多彩。有的同 学
暑假里不忘记读书学习,有的学电脑,有的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泳,有的还帮助爸
爸妈妈做家务 ,也有不少同学和老师或爸妈一起游览观光,特别是——参加了夏
令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同学们认为怎样的暑假生活最好、最有意义呢?(自由说一说)
3.只要是对自己的学 习、身体、品德有好处的活动都是可以参加的,希望同
学们在今后每一个暑假中都过得有意义而且愉快。


板书设计:

我的暑假生活

旅游 学电脑 快乐

学书法 帮爸妈做事 有意义

【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独立学习文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默写。理解诗句的意思,< br>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
1.鼓励学生回忆交流积累的苏轼的诗,指名多人背诵。
2.课件出示苏轼的几首诗,学生阅读积累。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了解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
家,“唐宋八大家 ” 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
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 丕、曹植)齐名。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饮 湖上初晴后雨》,板
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识字解词。
1.学生自由 朗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文中的生字,试着运用工具书
或注释等多种方式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 标出自己学不会的地方。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2)检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评议,多媒体课件出示:
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空蒙: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④亦:也。
⑤奇:奇妙。
⑥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⑦欲:想要。
⑧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
⑨相宜:合适。
⑩总相宜:都非常合适。
三、理解大意,质疑解难。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诗的大意,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
小结。(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 波光艳丽,看
起来特别美。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
也显得非常奇妙。想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
打扮,都非常合适。)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围绕诗意进行质疑。
3.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疑难,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确定有研究价值的
问题。
(1)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有哪两种不同的美?(“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
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 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
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
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2)诗人 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西湖就像
那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一样,都具有一种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这样来写,
把西湖的自然美人化、具体化、形象化了。正因为深得审美经验的 苏轼把西湖比
成西子,所以人们又称西湖为西子湖。)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小组与同学互读互评,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3.感情朗读,练习背诵,深入体会诗意。
五、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课件展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了解洞庭湖:洞庭 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
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 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
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 洞庭湖、
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2.导入课 题: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
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 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
学生齐读课题。


3.了 解作者: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
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 《刘宾客集》。
二、欣赏范读,感悟古诗。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2.自己练习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3.同位互相检查,相互评议。
4.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全班交流,读准节奏。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
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 浮想联
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景亮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陀螺。)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诗中的画面。
(二)感情朗读,交流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和”是什么意思?(和谐,优美。)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
磨拭的铜镜。) < br>(3)教师评议并小结:“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
平浪静、安宁温柔的 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
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


月亮把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下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轻轻地读、读出
柔和的美。)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品读后两行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里的“山”指的是哪座山?(洞庭湖中的君山。)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 ?(这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表现了洞庭
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照应了前两句诗中的“和”。) (3)作者云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
作青螺。)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所见
景色的喜爱之情。)
(4)鼓励学生说 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
在月亮银色的光辉映照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 翠,洞庭水显得更加清澈,山水浑
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十分惹人
喜爱。)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读出惊讶或赞叹
之情。)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小结,升华感情。
1.交流 探究:这首诗向我们呈现了哪两种美?(第一、二行诗描绘的是在浩
淼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高挂天空, 湖面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
独特的柔美。第三、四行诗,诗人巧用一个“遥”字把镜头拉 开,湖中的舟山恰
似“白银盘里一青螺”,画面极其壮美,全诗形成了柔美与壮美相和谐的意境。) < br>2.教师小结:这首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
所见;“洞庭山水 ”“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
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
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 下的君山犹如
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3.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五、结合积累,拓展延伸。
1.像本课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一样,以山水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是山水诗,


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诗。
2.小组学生回忆交流。
3.小组代表朗诵古诗,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4.课件出示,朗读积累: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课外阅读,积累古诗。
课外搜集苏轼、刘禹锡的其他古诗,阅读积累,和同学一起分享。



【创新教案】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
丽。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会写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 同学们,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叶吗?
2. 出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
怎么回事?)
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 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
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 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
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排列 迟到 规则 凌乱 亮晶晶
湿漉漉 闪闪发光”。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
解决了哪些问题 。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法国梧桐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
写和课 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法国梧桐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简单介绍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
片状剥落。幼枝、 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
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 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
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 状,果柄长而下
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 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
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 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
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 、
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 字音,如
“增、棕”,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三、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 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 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水泥道上铺满金色巴掌?金色巴
掌是怎么回事?
2. 把你见过的法国梧桐树叶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法国梧桐树叶的图片(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说说自己眼中的秋风。


(2)说说自己了解的秋雨。
(3)课件出示描写秋风、秋雨的片段,欣赏阅读。
秋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 ,树叶开始变黄了,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叶
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满地都是干枯的叶子,走在上面,发出“ 嘎嘎”的声音。
秋天的雨水特别多,总是滴滴答答下不完,害得我哪也去不了。不过空气 变
得清新了,不再干燥了,雨一停,秋高气爽,很美丽。
2. 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
(1)作者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①多么明朗的天空。
②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③道路两旁的法国 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
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 泥道上了。
④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
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⑤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 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
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 添了水泥道的美。
(2)作者在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作者心情 愉快。(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
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 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
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②作者非常喜欢雨后 的水泥道。(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
的。……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 的水泥道真美啊!)
三、思考交流。
1.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 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
惯。
3. 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和同桌互相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个
句子?
(1)道路 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
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 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观察细致,描写具
体。)


(2)水泥道 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
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直到路的尽头……(把水泥道上的树
叶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 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
水泥道上。(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 掌。)
(4)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
歌唱 着……(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句子生动、形象。)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创新教案】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 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
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 基础展
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
累、读中 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
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 br>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
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
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 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
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 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
三维目标 。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
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
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解题,初读课文,感受秋雨。
1.(板 书“雨”)雨。交流: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每个季节的雨都有不一样的特
点,春雨绵绵,夏雨滂沱,带来 暂时的凉意。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那秋天
的雨又是怎么样的?秋天里有那么多景物值得我们写,作 者偏偏写秋天的雨,他


想告诉我们什么?他要与我们分享什么?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
(课件出示)友情提醒:
(1)读通课文,做到三点: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思考: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分散识字,及时纠正字音。
(2)过渡: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知道了秋雨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4.互相交流,教师小结:有些小朋友眼睛真 亮,早发现了二、三、四段的开头句,
概括地写了秋雨的特点。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二、研读课文,感受景美,感悟情美。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1.同学们,大声地读读吧。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读。把秋天的雨当成了 一把钥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朋友们,
你家里的钥匙干什么用的?这里的钥匙打开的是什么? 开的是秋天的门,是大自
然的门。这秋雨可真神奇啊。你再轻轻地读读,你想说点什么呢?
3 .秋天的雨很清凉,凉凉的,感觉很舒服。——绵绵细雨,真的很舒服,你来读
读。感觉到清凉了吗?
4.你还想说点什么吗?交流对秋雨的感受。
5.这么美的语言,我们怎么舍得放过?一起背背,记在心中了。
(二)品读第二小节,感受秋天之美,语言之美。
1.导读:(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美美 地读,品味到了秋雨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叫品读。(板书)一个“品”字三个口,就是要我们一遍一遍反 复地读。请同


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颜色?找找这 些颜色的词,可
以圈出来。
2.默读课文,感受色彩美。
(1)找找表示颜色的词。
(2)你看,这么多的颜色同时出现在一个季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秋天是
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好一个五彩缤纷。还可以用上哪些词来替换五彩缤纷?
(课件出示)五彩缤纷
这五彩缤纷的颜色可真美啊,难怪画家们都喜欢用彩笔来表现秋天。
3.说话训练,感受意境美。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雨把那么多五彩缤纷的颜色都分别给了谁?
(2)引导交流,(课件出示)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
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
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
秋雨里频频点头。
(3)指导朗读,教师小结: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景物都在秋雨轻轻地呼唤下,聚
集在了一起,多 么快乐,多么美啊!
4.比较句子,感受语言美。
(1)老师也好喜欢这缤纷的秋天,也想来写一写,你们来评一评。朗读比较的
句子。
(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银杏树变黄了,枫树变红
了,田野变金黄了,果树 变橙红了,菊花变成紫红、淡黄、雪白的了。”
你们说谁写得好?为什么呀?我也把什么景物什么颜色都写了呀,一看就明
白。为什么你不喜欢? (2)你们都觉得是课文中的句子美,那课文中是怎样把这些秋天的景物写美的?
请你挑选自己喜欢 的一句,读读,想想。
(3)交流学习,初步感受写法。


①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
了夏天的炎热。(把银杏树的 叶子比作小扇子,多形象啊,作者真会观察。)
②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
爽。(把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形象生动。)
③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田野比作金色的海洋。)
④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 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你挤我碰:
这里用上这个词,你发现了什么呀?说明果子实在 太多了。)
⑤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
秋雨里频频点头。(频频点头。你做做看?哦,这样。对的,那菊花怎么会点头
呢?好像是一个有生命的 人在点头一样。)
5.迁移仿写,创造美。
(1)导写:作者一定很喜欢秋天,他通过观察 ,用了那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写
了秋天的雨带给景物们的快乐。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在分享 着秋雨
的快乐。用我们的笔也去写写这神奇的秋雨吧!
(2)(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
①它把__________给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是给_______________的,______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挑选其中一句,写一写。
(4)交流、诵读自己的作品。大声地念出自己的作品。
(课件出示)写话举例:
它把橙色给了橘子,黄黄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摇啊摇啊,迎来了秋天的
凉爽。
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灯笼,照啊照啊,照出了人们欢乐
的笑脸。
它把墨绿色给了松树,绿绿的松叶像一枚枚小针,缝啊缝啊,缝出了秋天美
丽的衣衫。
紫红色是给喇叭花的,紫红紫红的喇叭花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来
了秋天的歌声。


紫色是给葡萄的,紫色的葡萄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
(5)你们每人的一两句连起来,就可能是一篇美妙的文章,写作就是要这样积
累的。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其实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缤纷的色彩,还给我们带来了 好闻
的味道、好听的歌声……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吧。
2.自由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画面,积累语句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 趁你没
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大家快来看哪:
(课件出示)(画面一:出现一棵棵银杏树),你会想起我们上节课积累的
哪些词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二:出现红红的枫叶),你又想起上节课积累的哪些词
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三:出现菊花)说说自己积累的句子。
(课件出示)(画面四:出现田野,橘子、柿子)说说自己积累的句子。
二、入情入境,理解感悟
1.发挥想象,扩写“勾住”。
(1)秋天的雨,有一盒 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呢!学生接读——(课件出示)(梨香香的,菠萝甜 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
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2.小朋友们被香味勾住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展开美好的想象,假如你们
也在那里,你们怎 么做的呢?拿起笔,接在书的第三段后面写一两句话。
(如学生可写:哦,站在果树下不肯离开;我恨 不得爬上树去把果子都摘下
来;我的鼻尖都伸到了果子上了……)
2.入情入境,美读段落
(1)秋天的雨多香啊!我带着这样的想象,美美地朗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背诵积累,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


(1)第四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
秋天 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
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 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
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 到树妈妈的脚下。它
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2)我们自己分小组学习,领略秋天的雨吹起金色 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
天来了,小动物做好了怎样的准备,好吗?
(课件出示)
自学要求:
①说一说,冬天来了,小动物做好了怎样的准备?
②带着自己的体验朗读。
(3)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2.检查反馈。
(1)小朋 友们,我们都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
受(喜爱、向往)有滋有味地读。(分小 组竞赛朗读)
(2)能不能把这部分内容背出来呢?我检查一下(用画面的形式展现)。
(课件出示)
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 br>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
衣裳),杨树、柳 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四、总结课文,理请脉络。
1.小朋友们,课文,我们整体学了一遍,你们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
天的雨的吗?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快乐的歌。

< p>
3.根据板书和学生一起总结: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
带来了丰收和 欢乐,是总结;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
来向我们展示了美好与幸福。让我们在 音乐的伴随中,再轻轻地美美地走进秋天
的雨中吧!
五、观察秋景,迁移运用。
(课件出示)播放秋雨后情景
师:我们来这样说说话:
秋天的雨把 色给了 。 像 。
(课件出示) 如: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串串玛瑙,摇
啊摇,摇出了秋天的喜悦。……
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艳艳的苹果像红艳艳的脸颊,笑啊笑啊……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鸭梨,黄色的鸭梨……

【创新教案】
8.《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
量”。小学语文课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
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使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讨论,勇于探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
新课程提倡 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
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教学目标。本着 这一思想和理念,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从激
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精心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在 我的指导下朗读课
文,从而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设计课堂教学时,我注重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和学生交流,评价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直接导入,齐读课题,简介作者。(出示相应的课件)
2.欣赏学生的课文朗读,做到字通句顺。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天才的作品,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动。
(学生接龙读)


3.学习生字“伐”。
师:读得非常棒,在读的时候我发现文中有 一个生字读得非常准,现在我把
它从文中请出来。(出示课件)学生读字、音、词,分析理解记忆“戈” 字。(简
笔画表现“戈”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4.口头填空的形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5.对话朗读,体验情感。
6.交流收获。
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 br>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7.指名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 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 一(把)斧子 一(双)眼睛 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 一(盒)火柴 一(只)鸟儿 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
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读了课文,说说


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
(一)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 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
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走之前, 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
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 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
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 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1)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
还唱歌给我听。”)
(2)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
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3)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
树是“他”。)
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二)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 这里,找她的好朋
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她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
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
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引 导体会“树根”本是树
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 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
和着急的心理,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 气)
(三)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 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
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 从鸟儿毫不犹


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
3.引导从大门的 语言中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引导
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 ,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四)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鸟儿 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已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她得知树被
“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 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
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 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教师评议、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
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
在说:“朋友, 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5.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她
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 鸟儿在说?
6.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 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
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谈话过渡: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
世间最宝贵 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


想说的话写下来。
2.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四、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 文,带给我们无尽
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
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
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 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2.推荐阅读: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一些新美南吉的童话来读, 希望你们能
从中读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希望这些童话中所蕴藏的美好情感能伴你们度过幸
福的 童年。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情意真挚
鸟儿 树
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


【创新教案】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九课《那一定会很好》。(齐读课题)
2.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轻声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
“这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2)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
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 br>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看到了什么?它的想法
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 br>“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
(二)学习第5—8自然段。
1.轻声读第5—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 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
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 舒服。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三)学习第9—10自然段。


1.轻声读第9—10自然段,思 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四)学习第11—12自然段。
1.轻声读第11—12自然段,思考大 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
了阳台上。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三、再读课文,总结提高
1.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3.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4.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种子或大树 说吧。请大家互相
说一说,把你心里的话说出来。
(1)要学习种子的精神,不断进步,不停奉献。
(2)学习大树精神,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类。

【创新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阅读中独立认识生字,能运 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贮藏、消化、细嚼慢咽”
等词语及重点语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提 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


思。能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构 造及功能。在阅读中感
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 br>困难。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打一
动物)
(1)学生互相交流,揭示谜底。
(2)指名发言,并说说理由,教师出示谜底:蟋蟀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是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
头”,一位叫“红头” 。有一天,其中那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识记生字,一边读一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分节读课 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
子里旅行?结果怎么样?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检查认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深入学习,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1~7段。
1.通过朗读,我相信大家 已经知道了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课文的哪一小
段告诉了我们?(第7段。)
2.学生轻声读读课文第7段,根据提示简练地说说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
课件出示:红头和草一起被 。
3.指名学生交流。
4.课件引读:
红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高兴地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红头(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正在这时,一头
大黄牛(从红头 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
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 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吞到
嘴里了)。


(引导学生从“ 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没有来得及”等词中体会红头的猝
不及防。)
(二)学习课文8~18段。
1.感受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危险遭遇。
谈话过渡:可 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进入了牛的嘴巴里,他
会经过哪些地方,又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1)默读课文8~18段,用“ ”划出描写红头的句子。
(2)出示句子,引导交流: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了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 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
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 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3)指名交流:在牛肚子里,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
(4)教师评议,课件出示牛胃的图片,教师在图上用箭头标出红头所经过
的地点。
(5)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仔细品读句子,
全班交流。
(6)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课件出示:当我和草突然被牛吃到嘴巴里时,感到 ;我
在牛的嘴巴里 ,吓得我 ;我的身子随着
草慢慢蠕动,又进了牛的肚子,这里 ,我 。
我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迷迷糊糊中,我眼前一亮,原来我又回到了牛的嘴
巴,我想: ,可是我已经 。最后随着牛大吼一声,
我和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7)辨析“旅行”和“旅游”词义。
2.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及运用知识解决困难的机智。


谈话过 渡:红头在牛肚子了里真是危险重重,稍不留神就会失去生命。但
最终却安然无恙地从牛肚里出来了,这 可多亏了他的好朋友——青头的帮助。那
么,小小的青头是如何救出红头的呢?
(1)课件出 示9、11、13、15、17段,学生轻声朗读,说说从青头身上,
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 扫,青头就
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
牛在 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 才是管消
化的!”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 ,
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2)指名交流
第一: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课件出示: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 巴轻轻一
...
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
........
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①引导学生从“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感受青头的着急。
②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
你会出来的。我听说 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
..
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
①随机理解“贮藏、消化”。
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并读出语气。 < br>课件出示:“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
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 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
①随机理解“细嚼慢咽”,并指导“嚼”的字形。
②着重指导朗读“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第二:了解青头拥有丰富的知识并懂得运用知识。
①课件出示: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
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 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 里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 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
化的!”
“当然有用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
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 一定能出来的。”
②学生默读,并选择一节用下面的句子说说看!
青头告诉红头 。(什么)
③学生交流。
④教师评议,并小结:青头正因为拥有丰富的知识才救出了自己的朋友。并
适时简要介绍“反刍现象”。
3.教师引读重点语句,并小结。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 ,牛在这时候不
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红头和草一起进了牛肚
子,青头又隔着牛肚皮对红头说(“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
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 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红头感到非常悲哀,青头鼓励道(“当然有用。等 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
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 能出
来的。”)
(三)学习课文19~20段。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
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地流下了眼泪,他激动地只说了
三个字:谢谢你… …他在心中还会对青头说什么呢?
四、感情朗读,教师小结。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 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
是多么值得庆幸啊!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 关心,以及灵活应用了
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
3.布置作业: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红头 误入 求救
真诚地关爱
青头 用知识巧救


【创新教案】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
为基础,大力提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1.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 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在
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2.最近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齐读
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蚂蚁们一起搬运( ),蚂蚁队长不小心弄掉了一块,经过激烈的


心里斗争,蚂蚁队长让( )吃掉了这块奶酪。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蚂蚁队长带领他的队伍在做什么?蚂蚁队长 是怎样严格要求他的队伍
的?蚂蚁们为什么都服从蚂蚁队长的管理?(引导学生抓住蚂蚁队长的话,体会
蚂蚁队长对队伍的严格要求)。
(2)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怎
么想的?怎么说的?
(3)在这件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再次体会蚁群严格的纪律性。)
(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创新教案】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 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屋的善良、仁爱、 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
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读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倒”,注意“倒”与“到”
的区别。
2.观察课本插图,认识“老屋”。
二、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
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 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
我们来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3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3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
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3)学生写字写词: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生字表中列出的本课生字的词
语抄写一遍。
三、品读课文,感知故事。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看能了解到什么。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解释“窟窿”(你读懂了“窟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黑窟窿”是怎
么回事?)
3.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
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 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二)研读二到五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二到五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 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
猫请求进入老屋躲避暴风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 )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三)研读六到九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六到九自然段。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老
母鸡请求进入老屋孵小鸡。老 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


(四)研读十到十六自然段,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课文十到十六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老屋正 要倒下的时候,小蜘蛛
请求老屋:“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 br>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老屋答应蜘蛛,再站一会儿。)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老屋对蜘蛛的关爱。)
(五)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感情。
1.老屋满足了蜘蛛的愿望以后应该倒下了吧?(学生自由发言。)
2.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 了什么?(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
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了课文,你了解到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
情、体贴 )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
“爱”。
2.感情朗读:学生自由组合,分工进行分角色朗读。
3.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结束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是一座善良之屋、仁爱之屋、同情之屋、体
贴之屋。 让我们向老屋那样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这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创新教案】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引领学生续编故事 或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观察图片:
1.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先生?这位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


先 生。这位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我们一起和他打声招呼吧。我们
的故事开始了。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一)板块一
1.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地 拿着一片果酱面包就上街去了。当长胡子沾
到了甜甜的果酱,就飞快地——长了起来。他一步一步往前走 ,长胡子被风吹到
了身体后面。
2.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聪明的你大胆猜猜。 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
富。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
(二)板块二
1.一个男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2.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男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我
可以用它来做放风筝的长线了。”男孩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
3 .当他走过鸟太太的树下,鸟太太正为找不到绳子晾宝宝的尿布而发愁呢!
这时鸟太太最希望的就是什么 ?(能有根长绳子,系在两棵树之间)。
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预设:
当鸟太 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可以用它来晾宝
宝的尿布呀。”那位鸟太太来高兴地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鸟太太剪了一段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长串鸟宝 宝的尿布。他们再
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
四,续写故事,编写童话
1.请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续写故事一:
鼹鼠老 师带着学生过马路,他们挨着个,但不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
面的踩了前面的,可真难走啊! 这 时,鼹鼠老师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突然
有了好主意。聪明的鼹鼠老师想到了什么?她剪下一段胡萝卜 先生的长胡子,让
每个小鼹鼠都拉住这段胡子,自己牵着胡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小鼹鼠顺利地过
了马路。
续写故事二:
当鸭子先生对掉落在地上的书正发愁时,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说:


“这下我总算找到捆书的绳子了。”鸭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把
书捆成两包,然 后,拎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 上了许多用处。
仔细观察这副图,你能找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吗?看谁发现得最多,还要试
着像前面一样给他们编编故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3.情境故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老师请四位。老师先给四位故事大王
提个要求,你可以大胆地编,但是别人已经讲过的地方不能重复。老 师和其他同
学一起当旁白,还要注意认真地听。
继续续编故事:
胡萝卜先生 想为自己配一副近视眼镜,就走进白菜小姐开的眼镜店。配完眼
镜,白菜小姐说:“如果你用长胡子做绳 子,把眼镜系住,就不怕找不到眼镜了。”
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一根长胡子系住了眼镜。当胡萝 卜先生的眼镜不小
心从鼻梁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
真是太棒了。”
五、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指读
——齐读。
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
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 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
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就是一种
快乐。可是 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
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 ,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颗乐于助人
的心。
4.给故事取题目:故事讲完了 ,可是我们还不知道故事的题目呢,你想给
这个故事取什么题目?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长 胡子》,故事的作
者是王一梅阿姨。
六、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
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 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


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14 *不会叫的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
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
想 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
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2)谜题:“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
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学生猜
谜语,打一动物。教师小结:其实这是狗啊。 【设计意图:猜谜的
2.(课件出示3 狗的图片)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形式引入课题,使学
了什么?谁喜欢养狗?(学生自由发言) 生兴趣盎然地进入
3.(课件出示4封面)就是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教学情景。】
谁在干什么?你觉得它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狗?这只狗
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不会叫的
狗》,作者是贾尼•罗大里。
4.(课件出示5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罗大里:
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 伟大的儿童文学作




家之一。他长期担任记者 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
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
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 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
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
童中广为流传 。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
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今天,我们
一 起来学习她给我们带来的故事——《不会叫的
狗》。齐读课题。(板书:不会叫的狗)
5.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不
禁要问:还有不会叫的狗?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狗?)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6)














干吗 压根儿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
发疯 搞不清 汪汪 差不多 百发百中 忍着 模仿
........
子弹

(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差、中”为翘舌音;

“厌、担”是前鼻音,“访、疯、汪”是后鼻音。

另外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吗”在这里读“má”,组词

为“干吗”,还有一个读音是“ma”,组词为“好吗”;“压”

在本文中读“yà”,组词为“压根儿”,还有一个读音“yā”,

组词为“压力”;“担”本课读“dān”,组词为“担保”,


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组词为“扁担”;“中”在本文读

“zhòng”,组词“百发百中”,还有一个读音是“zhōng”,

组成为“中间”;“弹”在本文读“dàn”,组词“子弹”,

还有一个读音是“tán”,组成为“弹琴”。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课件出示7)


辨析多音字“吗 压 担 中 弹”的读音,在下面的

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a.行吗( ) 干吗( )
b.压力( ) 压根儿( )
c.担心( ) 重担( )
d.中国( ) 打中( )
e.子弹( ) 弹琴( )
3.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8:生字)吗 讨 厌 怒 批 访 担 压 差
忍 模 中 弹 疯 汪 搞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吗 怒 批 访 疯 汪 搞”,
注意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 特点。如“吗”口字旁是形旁,
表示该字表示语气词,“马”表音,与“吗”音相近。
熟字比较:付一讨 庄一压 着一差
组词扩展:厌恶 讨厌 发怒 访问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9自然段):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到




















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因为不会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第二段(10~24自然段) 这只狗向小公鸡学叫,受到

了狐狸的嘲笑。

第三段(25~37自然段)这只狗向杜鹃学叫,差点被

猎人的子弹射杀。

第四段(38自然段~结尾)三种结局。

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从整体
1.学习课文1~9自然段。
入手 ,把握文意,注
(1)(课件出示9):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
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
学生通过整体感悟
叫,更不会像马 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


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并 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文章内容,边读边
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想,实现学生与文本
(2)鼓励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了解到这是的对话。】
个怎样的狗?(不会叫的狗)
(3)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到什
么?(人们对这条狗的指责、批评)
(3)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对狗批评的语气,读出狗
的委屈、可怜、无奈。
师: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小狗会在大家的劝说下、帮助下学习叫。
小狗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2.学习课文10~24自然段。





【 设计意图:预测环
(1)自由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节的设计,进一步巩
什么。 固和训练学生的预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小公测能力,为续编故鸡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狐狸的嘲笑。) 事,创编故事打下牢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小公鸡对狗的关心、固的基础。】
热心和诚心诚意地教,读出这条狗开始的认真勤奋,读出
狐狸对狗看不起、嘲笑,读出这条狗受到狐狸嘲笑后的委
屈。)
(课件出示10)(板书: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4)狐狸为什么嘲笑小狗?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狐狸因为小狗学的是小公鸡叫,很搞怪,所以
笑。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公鸡叫而被嘲
笑,以为自己学的不像呢!
预设: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
己的老师,学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被嘲笑。


(4)分角色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
3.学习课文25~37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
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杜鹃
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猎人的射杀。)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杜鹃对狗的同情、
关心。)(板书:杜鹃——同情、关心)
(课件出示11)杜鹃——同情、关心。
(4)猎人为什么朝狗开枪?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猎人听到小狗的“咕咕”叫声,以为是杜鹃,
所以开枪。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杜鹃叫而被射
杀。
(5)分角色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
五、探究结局,深化认识。



1.谈话过渡:这样一只可怜但有尊严、勤奋的,有人
生追求狗,我们都期盼着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结局。课文
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给这条狗规划一个完整的结局。
2.小组同学从课文的三个结局中任选一个互相交流,
给这条狗规划完整的结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对学生发言给
予充分的肯定。
六、展示结局,阅读欣赏。
(课件出示12)第一种结局。
……




“不坏。可我不敢担保是不是一首正确的诗。你是一
头奶牛啊……”
“我当然是奶牛。”
“可我不是,我是狗。”




“当然,你是狗,这又怎么啦?没有什么东西阻止你
学我的语言呀。”
“好主意!好主意!”小狗突然喊起来。
“什么主意?”



“这会儿我脑子里正在酝酿一个主意。我将学习各种
动物的语言,我让一个马戏班子雇佣我,我会成功的,变
成大富狗,娶一个国王的女儿。国王也好,狗也好,成为
一家子,彼此沟通感情。”
“好样的,想得真美。那好吧,我这就叫,你好好听
着:哞……哞……哞……”
“哞……”小狗也叫起来。


这是一只不会汪汪叫的狗,却是一位语言大师,精通
各种语言。
(课件出示13)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你往哪里跑?”
“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那么到我家去,我正缺一只狗给我守鸡笼子哩。”
“好,我去。可我告诉你,我不会江汪叫。”
“这样更好,汪汪叫的狗会吓跑小偷的。而你呢,他
们不知道你在那儿,他们走近笼子,你冷不防扑上去咬伤
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那我去。”狗说。


这样,不会汪汪叫的狗找到了职业,被一条铁链子拴
着,每天喝一盘子稀粥。
(课件出示14、15)第三种结局。
……



“长颈鹿吗?不是。也许是鳄鱼,鳄鱼可是极凶恶的
动物。我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近它。”
小狗在树林里匍匐前迸,一步一步朝传出汪汪叫声的
那个方向爬了过去,不知怎么的,这个声音使它那颗藏在


毛皮下面的小心脏突突地乱跳。
“汪汪,汪汪。”
“呀,是另一只狗。”



它正是刚才听到咕咕声开了一枪的那个猎人的猎犬。
“你好哇,狗。”
“你好哇,狗。”
“你能告诉我,你正在吟的是什么诗吗?”
“诗?我不是吟诗,我是在汪汪叫。”
“汪汪叫?你会汪汪叫吗?”

【 设计意图:三种结
局的展示,为学生续
编结局引领了方向,
教会了如何续编故
“当然会。你可别异想天开地希望我学大象的哼哼或事的正确方法。】
学狮子的吼叫。”
“那么你教我,好吗?”
“你不会汪汪叫吗?”
“不会。”




“听着,好好听着。就这么叫: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小狗马上叫起来。它沉浸在幸福和
激动中,心里想:“嗨,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正确的老师啦!”
(板书:小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七、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课堂小结:童话是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童年的神奇
世界,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
过、陶醉过,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 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
因为它像一湾智慧的清泉,会随时随地滋润我们的心田。
也正因为如此, 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才带着激情与真
诚不知疲倦地抒写着拥有永恒魅力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爱童话、读童话,从而拥有一把
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八、课后作业。
1.续写第四种结局。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罗大里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14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同情、关心
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公
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对狗的嘲笑、看不起;杜鹃对狗的怜悯、 关心。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狗的内心世界。
二、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 雏形。”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
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 故事情节,或
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
象 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
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 空白。例如,教学三种结局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
开想象把三种结局续编完整,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 使学生展开畅想的翅膀,翱
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不足之处: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来激 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不断获
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 ,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文章以对话的
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 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
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之
路。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长做出不同的启示。可以说是一篇
非常适合学生 阅读的佳文。
【作者介绍】
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他长期 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
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 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
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 0年罗大
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著有风趣诗歌《需
要什 么》《开满鲜花的头》等。
生平:他是一个风趣的人,喜欢写童话,在《需要什么》《开满鲜花的头》
两首诗中体现了他的风趣。被选入小学生生课本的有《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不
会叫的狗》等。
作品:罗大里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
全世界的儿童成长。 其中的《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
历险记》《亚特兰大》《蓝箭》等5部作品, 与其代表作《洋葱头历险记》齐名,
曾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只要小朋友翻开书,就会被 罗大里迷住,
罗大里讲故事的本领太大了!《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
B 历险记》,是特别热闹好玩的儿童小说,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到处冒险,变隐身
人、玩恶作剧,在浓浓的欢 乐和淡淡的忧伤中长大成人。《亚特兰大》描写了一
个神秘的希腊小公主,她刚一出生就落入熊群,跟着 丛林女神长大,美貌和勇敢
让她不断陷入战争与阴谋,她能否战胜命运?《蓝箭》里,以“蓝箭”为首的 玩
具们集体叛逃去寻找一个贫苦少年,在漫长、刺激的旅行中,感受到生活中最美
好的事就是去 温暖别人的心。罗大里真是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他那么会讲故事,
而且故事里的噱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他的作品中,
感受到未泯的童心,沉迷在“快活的、天真的”童年情趣中。
【其他资料】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相同点:
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
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 育意义。
不同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 轻。
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有一二千言。
(2)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
富、奇特。
(3)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和表现的生活,也都照顾到儿
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 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
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 式。

【创新教案】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
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 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
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 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
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
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 ,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
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 识的字,可以借
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
认识的字把拼音 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 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 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 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 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
“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
这样的朋友——一 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 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
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 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 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
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
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
比,加深对“比鹦鹉还 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 相说
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 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
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 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
变化 ?(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
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 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
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 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
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 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
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6)谈话过渡:你们 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
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
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 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
....
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 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
.....
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
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 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 称之为“灵性”。小鸟搭
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
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 br>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
全面、详细地了解 翠鸟这位好朋友!


【创新教案】
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 乐趣。
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
要性。最 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
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小小伞兵随风 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
根基。(蒲公英)
2.介绍蒲公英。
(1)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
(2)师生交流: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说。(蒲公英)是的, 同学们,你们看到
过蒲公英吗?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
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 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
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 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 的营
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开,早晨和
傍晚不开放 。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
春夏之交,蒲公英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其实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组成


一 朵,很多花形成一个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隐藏着一个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
个果上,长着很密很长的冠 毛,这些带冠毛的小果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毛
茸茸的圆球。每当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就被风吹起 ,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
它又会发芽长大。
3.质疑解疑。
(1)今天,我们要 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
草地),一起读课题。
(2)这 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题。读到这里,爱思考的小
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
①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
②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 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
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
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 师相机指导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合拢”,可
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 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
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熟读课文,厘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
就变成金色的 了,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蒲公英白 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
变着颜色。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四、自由朗读。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它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记得它们吗?(出
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轮读)
3.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
(学生答),谁 想赞美这美丽的草地。
4.设疑激趣:我们随着小男孩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
那就读读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 指名读,评读。
(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 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
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5)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6)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 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
再去经历一回,齐读一、二自然段。
(7)谁来有 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谈话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华中师大研究生院-运动会日记


小学想象作文-河南省三本院校


高考姓名代码查询-讲笑话


上下联怎么区分-团支部书记竞选稿


小学生作文竞赛题目-入党誓词全文


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读茶花女有感


汽车精品销售-西安体育学院分数线


浙江高考一本分数线-工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