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别妄想泡我
893次浏览
2020年09月04日 22: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韩国大使馆上海-中学生日记200字


第一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 精读课文,
《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 br>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
的怀抱 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
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 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
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
感到十分亲切。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少年儿童生活的快乐、幸福。
2、随文识字22个,会写字36个,掌握常用词语45个。
3、在朗读、背诵、摘抄等学习 活动中积累语言,通过课余生活记录培养观察生活的习
惯,学会安排课余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组教学,使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尽情享受生活的无限乐趣。
2、通过本组教 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
的语文学习。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课时
金色的草地 2课时
爬天都峰 2课时
槐乡的孩子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 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
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 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
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 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 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
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 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
一个美丽的地方》 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 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 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
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
各自轻声朗读第 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
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 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 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
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板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2 金色草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
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
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 br>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
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 绒毛 假装 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 合拢(lǒng) 手掌 有趣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 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
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 。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 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
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 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
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 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
师生共同评价。
3 .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
一回,齐读1.2自 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
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 原因。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教学过程:
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 籽吐絮的时候,“我
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 的种子
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学生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 ,草地就 ;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 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
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4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 蒲公英和我们一起
“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 、习性各
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 br>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
大家把 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板书: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绿色
快乐 草地
【教学反思】



3 爬天都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
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 美,谁愿意
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 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
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 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
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
滑的石脊,石 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 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
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 顶、似
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
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
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
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 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
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
气词“啊”“哩” 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 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
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 ?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
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 br>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
励爬上峰顶 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板书: 3、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奋力向上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教学反思】






4* 槐乡的孩子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
么一群孩 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
么呢?今天我们学习— —《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 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
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 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


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
花、果实以及根上 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6.虽然天气炎 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
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 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
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 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
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 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
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 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 4、槐乡的孩子
男孩 爬 削
女孩 捡 塞 快乐
满载而归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 br>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培养学生的 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 联小朋友
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
这乐趣与 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
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 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
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
活安排得好,是 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 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
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 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
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 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
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 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
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 ,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
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 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
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 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
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 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
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
跃然纸 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
韵律。3.朗读比赛 。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 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
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 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
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 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
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 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
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 师颁奖。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 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
文,《我不能失信》一 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
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
侯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 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
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小事中,体现出 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句子 理解课文的方法,在勾画、品读中感悟语
言文字的美妙,积累语言。
2、将阅读中学习的阅读 方法迁移至生活中,学习观察周围的人、事,并运用语言文字
表达意思。
3、会认汉字19个,会写40个,理解掌握46个词语。


4、从名人的故事 中感受到名人的不平凡,学习他们的品质,从名人名言中受到启发教
育。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本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 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3、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灰雀 2课时
小摄影师 2课时
奇怪的大石头 2课时
我不能失信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3课时

5 灰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 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
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 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
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
里去了?列宁和 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
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 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
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 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
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 了,那只灰雀到
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
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 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
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
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
概括,是什么? 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
4 .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 ,
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 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 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
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 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


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 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教学反思】




6 小摄影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 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
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2、检查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 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
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 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
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
关怀备至的感情。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
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
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
怎样的? 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 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
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 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
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 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
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 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
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 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 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
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板书: 6、小摄影师

小男孩 高尔基
扔纸团 请进来
忘胶卷 给胶卷
热爱崇敬 关心爱护
【教学反思】




7 奇怪的大石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 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


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
教学过程:
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
问?我国 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奇怪的大石头 》(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 提醒大家。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 著名、
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 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
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 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
们到现场去,去 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 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
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 容描述。
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 李四光会怎么问?
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 ,请大
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
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 们也有强烈
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 br>献。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 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 ——震惊世界
【教学反思】



8* 我不能失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 .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
怎样的一个人物?利 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 br>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
遍,把课文 读顺畅。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 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 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
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 ,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 ,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
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 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


能像宋 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
8*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培养良好习惯。
2、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 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
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 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 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
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3.一
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
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3、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
过的 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
迪,从中汲取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
了解这样 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 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 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 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
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 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
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7、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 《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
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 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
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 景色。教材里
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


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与 秋天有关的故事、散文、诗歌等,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想象,感受秋天
的美景,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2、随文及课外阅读会认汉字30个,会写子34个。
3、通过看、读、找、抄、写等各种形式积累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本 组教学,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
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
中积累语言。
3、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古诗两首 2课时
风筝 2课时
秋天的雨 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9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 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 不能解决的问


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的:
1.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 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
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 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
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 ,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
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 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 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
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 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 也是陌生的,怎能
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 突出
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 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
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 。(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 的兄弟
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
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总结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板书: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景物 思乡之情 忆

人物 追忆童年 思念亲人
【教学反思】




10 风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 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
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
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 快活,把
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 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
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
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 10风筝

做风筝 高兴
放风筝 高兴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 难受
【教学反思】




11 秋天的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 读写“清凉、
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
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
犹如 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
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a、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 句,并把那一句所
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
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习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拓展练习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
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 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
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
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 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
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 藏着什么
好吗?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表象。
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
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
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
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
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
朋友 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 累,让学生说说:你还
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 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
小青蛙______ 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
它动植物 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
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b、然后集体交流。
3.引导学生拓展活动:美丽而又 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
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 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
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生字:梨、菠萝、粮、紧、杨
板书: 11、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丰收 欢乐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
【教学反思】




12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
同 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
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
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
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
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 ----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
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
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
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 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 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
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 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蟋蟀
大雁 田野 匆匆来去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a、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 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
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 丽的秋天里,你们
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b、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
◇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2.快乐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
一起观看、 欣赏。
b、分组介绍:
c、课堂展示:
◇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
◇ 评选最佳展示员。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行我的发现、读读背背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的能力。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 从中能
发现什么。
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 男女两组,各读
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 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
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语。再让学生按这两 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
让学生读“红色”与“兰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颜色的词,看哪一组说的词最多。
读读背背
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词语
成对的用在 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让学生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试着背背对子歌。
总结: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进行我会填、趣味语文的教学。
3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口头填空“匆匆地( )”“快活地( )”。通过交流,激发兴趣,开启思路。
各人在书上填写。
读读各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
二、趣味语文
绕口令比赛。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一次绕口令比赛,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的最准、最快。
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
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选出一至两名最佳选手。
各组选手进行比赛。
评比后授奖
三、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在下一次比赛中再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 br>本组课文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
1篇 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内容丰富多彩。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
的讲对动物的细 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
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 有所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2、随文和课外阅读会认汉字25个,会写字40个。
3、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探究它们的奥妙。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2、 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3、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花钟 2课时
蜜蜂 2课时
玩出了名堂 2课时
找骆驼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3课时
13 花钟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
正 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
间开
放 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
的,你知道是怎么回 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 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
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 请学生读1、2两段。
4、 评议。
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 编,描写花
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 交流自己的收获。
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 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
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 芳迷人、
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
察和思考的习惯。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 动时间有关。学
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
(1)学生听写词语。
(2)同桌相互检查。
二、展开想象,推测原因。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2、学生自由推测。
三、研读课文,探究解惑。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朗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5、小组交
流,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
7、 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拓展能力。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
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 。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
给他人。(形式多样: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
板书设计:
13 花钟
湿度
温度 花钟 光照
昆虫活动
【教学反思】




14 蜜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 “无论、
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
趣。
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
昆虫世界的 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 字时要注意
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 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
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 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
方向的能力?说说理 由。
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 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
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 地回到了家”
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 的能力,是不是又
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 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
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板书:
14、蜜蜂
辨认方向 能力强
? !
遇到问题 实验求证 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15 玩出了名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 名堂、
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
家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玩耍常 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
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 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
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
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
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 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
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 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 “名堂、
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重难点: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③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 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
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 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
感情。
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 br>⑥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
学生交 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欣赏玩出的名堂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 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③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⑤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交流玩中收获
①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
交流 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练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②学生说 说怎样
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板书:
15、玩出了名堂
磨镜片
列文虎克 制作显微镜 轰动世界
最早发现微生物

【教学反思】




16 找骆驼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
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 商人想要在沙
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
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板书:
16 找骆驼
左脚跛
左驮蜜 右驮米 观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颗牙
【教学反思】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详祥)细 蜂(蜜密) 脚(印映) 究(竞竟)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骆驼的特征 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缺一颗牙齿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先从两 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
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 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
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 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 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
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 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
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 生,“谁能讲得
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
言后 ,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
的发现。其中,老 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 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
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 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
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 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
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 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
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 瞳孔是什么样子?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读读背背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分小组练习背诵。
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读读认认
出示六个词语,让学生认读。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认读,检测识字的效果。
展示人体器官的挂图,由一位学生读词,另一位学生指出图上相应的部位或者器官。
说出几个表示人体器官或部位的带有“月”字旁的字来。
宽带网
组织竞赛讲故事活动。
A 教师可以先宣布竞赛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 竞赛活动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在班级内在竞赛。
C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让优胜者介绍经验。
开展推荐读物活动。
介绍自己读过的讲科学发明或者发现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并互相借阅。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 《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
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是叙


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 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
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 艺术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多侧面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随文识记生字共67个。
3、养成在自学中质疑,在合作中解疑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本组课文,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一步加深
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打通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引导学 生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
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3、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孔子拜师 2课时
盘古开天地 2课时
赵州桥 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3课时

17 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 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
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
书:孔子) 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
......
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总结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 “小”字的写法。
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
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 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
面介绍孔子和老子( 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板书:

17、孔子拜师

远近文明 风餐露宿
总觉 不够 日夜兼程 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教学反思】


18 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
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 大之处。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今天,我们一起
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
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
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 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
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 内将要开展的
“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
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 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
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 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


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 云 雷
太阳 月亮
东 西 南 北 美丽的宇宙
大地 江河
花草树木 雨露
【教学反思】


19 赵州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
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
造一座怎 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
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 文就清楚了。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
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扩展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板书:
19、赵州桥
悠久 1300年
雄伟 长、宽 世界文明
坚固 没有桥墩
美观鲜活 图案精美
【教学反思】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 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
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
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
(完整保存) 五百多个 热闹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选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 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
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③
......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①观察与认读。
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认认
①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②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③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④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展示台
①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②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 与准备(注意不同传
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③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④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 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
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 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
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有描绘北国各个季
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 璨的明珠》。
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随文识记生字共53个,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掌握阅读文章和诗歌的方法。
3、养成在自学中质疑,在合作中解疑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 本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
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祖国 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古诗两首 2课时
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东方之珠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3课时
21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 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
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 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
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 yàn 空蒙kōng méng
淡妆浓抹dàn zhuāng nóng mǒ 相宜xiāng 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 (唐) 苏轼 (宋)
天然美 热爱大自然
【教学反思】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 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
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 一个怎样的
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②检查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
屿 山崖 栖息 鸟粪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①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③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岛上儿女
【教学反思】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 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
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 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
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教学反思】



24 “东方之珠”
学习目标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难点: 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 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
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③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儿
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
24 “东方之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应有尽有 一应惧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

璀璨无比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 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
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 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
大家想想看, 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
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累词语。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 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
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了解有关祖国山河的知识。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二、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
吗?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组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矛和盾的集合》讲述了将古代兵 器矛和盾
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科利亚的木匣》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侯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
切都在不 断发生变化的道理;《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
自以为是,人各有所 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
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 。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
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41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多种形式的朗读和默读相结合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
达意方面 的作用。
3、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4、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
想方法思考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本组课文,引导学生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 课文内容,初
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3、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矛和盾的集合 2课时
科利亚的木匣 2课时
陶罐和铁罐 2课时
狮子和鹿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3课时

25 矛和盾的集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 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
16个词语。②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
关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 ,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
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出示生字卡片,开火 车请学生读。③指读课
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④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①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④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 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b.多媒体演示这7个
字的布局。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 确读写“集合、招架”等
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 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
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
教学重难点: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
同学的意见 。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④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①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②齐读这段话。
③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写字抄词
①练习其他7个生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实践活动
①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②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板书: 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进攻 集合
盾 防守 坦克
【教学反思】



26 科利亚的木匣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 斧头”
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
利亚 。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 什么?他是怎样埋
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
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 斧头”
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过程:
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 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
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 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


③给生字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
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26 科利亚的木匣
埋 挖 受启发
人长大 步子变大 一切在变
【教学反思】


27 陶罐和铁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 ”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
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感悟课文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 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
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 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
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 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 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
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 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
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 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 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
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 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
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 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
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 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
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板书: 27 陶罐和铁罐


不敢 坚硬
抗氧化 能保留 氧化 不存在

各有所长 正确对待
【教学反思】


28 狮子和鹿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教学过程:
形象揭题,展开联想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好背景图,语言渲染: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 (边板书课题边描
述)有狮子,有鹿。(贴图)
②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③教师小结激趣。狮子凶猛,鹿很 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过,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
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 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
领悟这个道理了。
自主读书,领悟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 读错的字词,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和理解方法。教师及时点拨
小结,如鼓励大家用看图、换词方法 理解“匀称”;用联系近义词和上下文来理解“抱怨”。
③学生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音准、句 通、文顺”,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感受深刻的地
方做记号。
④学生再次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⑤教师出示课文第六、七自 然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两段课文。可以和四人小
组讨论读;可以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座听 ;可以和好朋友一人读一句交替读。
⑥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 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
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前后联系,延伸拓展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陶罐和铁罐》带给大家的启示。
②学生分析、比较《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③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
板书:
28*狮子和鹿


精美别致的角 好看 坏处
四条细腿 难看 好处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
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①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a.课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 剪下,花费时间较
长。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 用工
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 有些缺
点有可能成为“优点”。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
工。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
大缺点” 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像这种“缺点逆用法”
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
◆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
防 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
形,这样从结构 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
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 大增加。
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c.教师小结 ,引出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
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
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 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
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 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
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讨论时 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
角度想办法。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 奖”获得者,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②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
③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说的同学 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
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
④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3、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①教师和学生玩“对相反词”游戏。教师说:“我说黑。”学生回答:“我说白。”……
②教师出示小黑板:傲慢—谦虚 懦弱—勇敢 丑陋—美丽 愚蠢—聪明
③学生小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④同座讨论从这两行词语中发现了什么。(发现上下两个词意思是相反的。)
⑤延伸拓展。请学生再说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读读背背
①教师出示写有“读读背背”的小黑板,明确题目要求,看谁能很快地背下这些句子。
②学生 自由地小声读读、背背这些句子。同座可以互相读读背背,也可以“对口令”似的读
读背背,如,一个人 背“千里之行”,另一个背“始于足下”。
③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学习可以自由选择汇报形式,可以独自背,可以与人合作背。
④集体读、背。
连连认认
①教师板书学生已经认识的字:竹、说、海、木、书、怒、女、子。请学生读一读,组组词。
②教师板书拼音,请学生读读词。
③教师板书生字,让学生边看边猜一猜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个字连成词呢?
④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再找一找合适的字,连一连线。同座可以互相帮助。
⑤全班交流。请学生上黑板连一连线,再请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词语。
⑥教师出示生字,用多种形式请学生认读。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成语故事
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过程
①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②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
③请学生自己画画简笔画来想一想: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
④全班交流。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再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⑤学生练习讲个成语故事。
⑥教师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课后还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有4篇课文。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 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
为略读课文。课文以“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同学们友爱 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
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圣诞 节前夕,金吉娅给
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自称好汉的小男孩查理, 在帮
助一位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
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
二、教学目标:
1、阅读“爱”的故事,发现生活中“爱”的故 事,体会“什么是爱”,学会关爱别人,学会
感激别人的关爱。
2、随文认识汉字共62个,会写字38个。
3、通过朗读、观察、查询、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积累语文知识。
4、通过各种朗读练习和表演课本剧,丰富语感,深刻感悟文章主题。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本组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爱的真情。
2、 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 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掌声 2课时
一次成功的实验 2课时
给予树 2课时
好汉查理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3课时
29 掌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10个 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
意”等16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③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培养
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


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
课题。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 多读几遍,把字音
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 (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
和不足。
④学生四 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
要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 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联系第一自然段,理 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 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
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 、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
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 文静、愿
意”等16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③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
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
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 29、掌声
英子 默默地 早早地 最后 不愿意
快乐 说笑 跳舞 有勇气
鼓励 尊重
【教学反思】

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
13 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②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
句, 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精读感悟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②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识字写字
①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②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 验”等
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过程:
继续精读感悟
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②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 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
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 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
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
③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①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②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③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
上。
板书: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井口小 有次序 获得成功

有了危险 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教学反思】


31 给予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 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
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 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
道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 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
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 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 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
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 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
试探、心意”等 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 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
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
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交流感悟
①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
己买了什 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③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布置作业
①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板书:
31、给予树
哥哥姐姐 金吉亚
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美好的礼物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教学反思】


32 好汉查理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①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 只有八
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②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初读感知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③检查读书情况。
④讨论交流。
再读质疑
①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②初步释疑。
对 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
重点探讨的问题 。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①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②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拓展练习
①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②镇上的人后来会怎么评价查理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人们对查理的评价。
板书:
32* 好汉”查理
调皮 爱搞恶作剧
有礼貌 自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②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③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 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
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 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④全班交流。
⑤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
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教学反思】



公司年会活动流程-小课题开题报告


青春无限-山东科技大学招生网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天津中考吧


春节礼物-油价上调时间


关于情人节的文章-意大利米兰留学


歌唱祖国曲谱-北京十一


硅酸盐研究所-保安辞职信


陕西公务员成绩查询-打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