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69页)
河北软件学院-国庆促销
部编人教版最新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及教学计划
创意教学设计
(表格式69页)
2019-2020学年度
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6篇。每
个单元包括
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一般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
成。其
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
文前有一段提示语,提示略读课文
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
还安排有“资料袋”。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
,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
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50
个字,会写2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田字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
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三、四、六、八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
字。
在一、四、七、八单元课文后,分别安排了一篇口语交际,八个单元都安
排了一篇习作。第五单元安排了
一篇“习作例文”。每个语文园地有“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
累”等栏目。第三单元语文
园地后安排了一个“快乐读书吧”。
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
况: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
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
注音;精读课文
和略读课文了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要求学生认识为止。
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学习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
律不注音。课文的生字标的
是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
标住的是变调音或轻声。
2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
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
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
然的思想感情;学习
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
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学习用钢笔
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
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义、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联系复
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写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
读给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
力做到清楚
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
3
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
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
学生不同的学
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
力上有差异。
随
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
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
法是所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
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
不容易写好的笔
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
,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教师
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
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积极引导,及时检查,适当表扬和激励。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4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
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
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
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
学生运用在精读课
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
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
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四)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15~17课时 第五单元15~18课时
第二单元13~15课时
第六单元14~16课时
第三单元15~18课时 第七单元15~18课时
第四单元15~18课时 第八单元15~18课时
5
全册教案--------------------
----------------------------------------
2019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课 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重点:1.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
教学准备
资料。
2.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
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
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
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
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
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
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4、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
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
画是撇折。
3.学生写字。
6
复 备 课
教
学
过
程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
等方面想象、讲述。
b.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
一读?
c.配乐朗读这一段。
2.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孩子
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生开始上课
了。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
家专心听
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
问题,小手举
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
,看到小朋友
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3.朗读有关句子,想象句子描述一幅情景?
a.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
br>b.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
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
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
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3.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四、作业
五、小结
板
书
设
计
穿戴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 好朋友
语言不同
7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2、花的学校
1.认识本文的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
教学目标
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
真童趣。
教学重点 重点: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难点: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
二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降、润、罚、扬、臂、赏、碰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臂——劈虫——触角——触
B.换偏旁以及的字:汤——烫壁——臂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
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
每一节诗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节: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变放假了。
第三节: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以上,冲了出来。
8
复 备 课
教
学
过
程
第四节: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花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画一座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
狂欢的舞。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
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
到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
在做功课”?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变放假了”?
9
3.指导学习第三节。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
“雷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变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是指哪儿?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在作者看来,蛤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拉哪个度、感悟、想象。
三、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
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
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板
书
设
计
2 花的学校
跳舞狂欢
花孩子 冲出来 美丽、活泼、可爱、调皮
急急匆匆
10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3、不懂就要问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目标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要问。
教学重点 掌握新字、新词。
教学难点
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孙中山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准备
2.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揭题。
2、介绍孙中山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教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学
2.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多种方法识字。
过
3、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程
如:孙→(子)+(小)→孙(孙子)
诵→( )+( )→诵(背诵)
4、学生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
回
答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复 备 课
五、填空:
孙中山从此养成了(
),这个习惯就是( )。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学习课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板书课题)看到课题,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
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读了课文,我们就
能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教师总结: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
中山一样,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
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6.全班汇报。
7.指导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方法。
2.出示名言进行积累。(幻灯出示)
五、师生总结
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运用到我们以
后的学习中去。
板
书
设
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要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2
4、 古诗三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 <
br>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
得热爱家乡,珍惜
亲情。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
教学难点
爱家乡,珍惜亲情。
1.课文插图。
教学准备 复 备 课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香山枫叶的录像)
2.板书:山行,你们想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自读。
二、品读古诗,领悟意境
1.明确目的,交给方法(学习要求)
(1)读一读这首诗。(2)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3)在不懂的地方作上标
记,互相讨论,再和同伴说一说诗的意思。
2.再读古诗,品读诗句
(1)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板书)从这些景物中,
你
们知道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2)解读感悟诗句。(出示课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谁来读第一句?(个别读、齐读)
②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这些景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过渡: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映
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这么一幅宁静、
悠远的景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
为什
么呢?他看到什么呢?
教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
①欣赏枫林,感悟诗境。(出示枫林图)
过
②师:在作者的眼里,这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还
程
要美。谁来说说,春天的花是怎样的?(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生机勃
勃)
③漫山遍
野的枫叶为什么红于二月花呢?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
进行比较这样写好在哪儿?
师生
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
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觉到了山
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枫叶
不畏霜寒,经霜后更加明艳动人。
④指导朗读
三、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1.想象画面,边想象边用自己的话再来描绘这深秋的山林景色?
2.背诵
四、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深秋山林图的练习纸)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五、总结学法
师:同
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正确流利地读古诗,看图片想象画面,理
解诗意,学完以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
诗,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运用这
13
样的方法多读、多背古诗。
六、识字、写字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背诵秋天的古诗。
2、板书课题《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
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
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
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
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5、
再读后一句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想想秋天除
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五、抄写古诗。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第三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
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
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
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
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
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
语。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情感。假如
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
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14
五、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学会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
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
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
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略)
4.课外延伸(介绍法国梧桐)
教
学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程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五、学习生字。
15
复 备 课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
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
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你能
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吗?
5.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
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
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
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
,通过比喻的手法
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