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

玛丽莲梦兔
929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00: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江西考研-小升初英语试卷


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
个 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 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
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
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2、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
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 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我们的探究对象是
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

2、是啊,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离开蜂房很远,他照样
能飞回来。法国科学家听说蜜蜂有这样 的能力,他想做一项实验来证
明。今天我们来学习(出示课件:第十四课《蜜蜂》),让我们一起
去走进课文,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研究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出示课件:自学的时候,读准生字词,课文读正
确。)


2、大家自学得很认真,(课件出示:由要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词
语: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包括,准确无误,沿途,陌生,超常。
闷了很久,几乎,尽管。)谁来做小老 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证实、阻力”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4、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一听。

5、读得非常好,(课件出示:有关“证实、阻力”这两个词语的
句子)让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

6、我发现这个课文当中有好几个多音字呢!请大家赶紧去找一找。
(闷了很久,几乎,尽管)

7、你们能找到带有这三个多音字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吧。

8、很好,刚才有一些难读的词语和多音字,我们找到了相关的句
子,把它们读正确了。 现我们把这些词语再连起来再来读一读。

9、非常好,这些词语的意思你们 都弄明白了吗?我想问问“陌生”
是什么意思?(不熟悉。)“准备无误”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课文< /p>


当中找到这个词语的句子吗?(准备无误就是非常正确,没有一点错
误的意思。)

10、你们能结合句子来理解词语的意思,非常好。

11、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词语读正确了,还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啊,
接下来我们要读课文 了,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那么老师就请6
位同学来轮读课文吧。

12、谁来评评读得怎么样?

13、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法布尔到底做了一项
什么实验?

14、同学们默读课文非常认真,谁来说说法布尔到底做了一项什
么实验(法布尔做的实 验是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15、说得真好,同学们,法布尔是怎 么做这项试验的?试验的结
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接下来,我们还要还
写字呢。

三、指导写字



1、让我们来读读要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出示课件:无论、试验、
纸袋、证实、大概、减少、阻力、推 测、包括、准确无误、沿途、超
常)

2、(出示课件:田字格里的生字),仔细看看这些生字,你觉得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3、(出示课件:读音、笔顺、组词)师范写“概”字 ,生临写。

四、作业:请大家写两遍生字,抄写一遍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总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件:第十一课《蜜蜂》)。
请大家自读课文,边读边回忆:法布尔做了一项 什么试验?



2、谁来说说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
哪一段是写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

2、谁知道课文哪一段是写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

3、那就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边
读边思考:(出示课件 :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4、谁来说说,法布尔的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5、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在 每一只小蜜蜂的背上做上记号呢?(为
了证实飞回来的蜜蜂是他放出去的。所以在每只蜜蜂的背上都做上 了
白色的记号。)

6、说得有道理,你们是从哪个句子里知道的?(出示课件:句子)
让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7、法布尔可真仔细呀!那么除了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 记
号,法布尔还做了些什么呢?(法布尔还把蜜蜂放在纸袋里走了两里
多路呢。法布尔还让自己 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这样就可以准确的
知道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8、(出示课件: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呢?)

9、是啊,做试验就得考虑细致周到,这样才科学,让我们一起来
看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起去感受法 布尔科学的工作态度吧。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那么试验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
们呢?请你们再一次快 速默读课文,在课文里找一找。

2、谁找到了?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了呢?(3、4、5自然
段告诉了我们试验的结果。)(出示课件:3、4、5自然段)

3、那么就请大家再去读读3,4,5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
示课件:试验的结 果是怎么样的?)


刚才大家课文都读得很认真,而且还进行了思考,现在老师先请
三位同学来读读

3、4、5三个自然段。

4、现在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试 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有两只
蜜蜂马上就飞回来了,小女儿看了时间,只用了40分钟。)

5、法布尔之所以让自己的小女儿等在蜂窝边,是怕蜜蜂比他先回
来, 果然有两只蜜蜂比他先到了家。只用了40分钟就飞回了蜂窝,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出示课 件:“没等我……花粉呢”)

6、小女儿非常激动,他盼着早一点把这个消 息告诉自己的父亲,
小女儿为什么那么高兴呀?(因为有两个蜜蜂飞回了蜂窝,这说明法
布尔的 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让我们带着高兴的、激动的语气再
来读好这个句子吧!

7、第二天,法布尔在检查蜂窝的时候,又发现了什么?(十五只
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说明了什么?(又有十五只蜜蜂飞回来
了)这样,20只蜜蜂中,17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 地回到了家。


8、(出示课件:那么蜜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飞回来的呢?”)
(出示课件:放飞时,正好起风了,为了减少阻力,蜜蜂只好飞得很
低,这 样,就更不能看到遥远的家了,而且对于蜜蜂来说,周围的景
物都是陌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十 七只蜜蜂飞回了家。)

9、课文第五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蜜蜂是在 什么样的情况
下,飞回了家的。谁找到了这个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 (出示
课件: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五、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法布尔通过这个实验,他到底证明了些什么呢 ?(出示课件:
情景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再和同桌讨论一下吧。

2、同学们刚才默读了课文,还和同桌进行了讨论,谁来说说法布
尔通过这个实验,到底 证明了些什么呢?

3、法布尔证明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 超常的记
忆力,(出示课件:你们是怎么知道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的呢?)
(出示课件: 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蜜蜂并不熟悉,它们被闷在纸袋
里,还走了两里多路,根本看不到周围的景物,所 以他们靠的不同超
常的记忆力。)



4、蜜蜂确实有 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那靠
的又是什么呢?(蜜蜂能这样飞回来,法布尔还不知道 原因,所以说
是我们无法解释的本能,但我相信法布尔一定会不断地去研究、观察,
解开其中的 秘密的。)

5、说得可真好呀,同学们,这篇文章很多句子都写得很好,就 让
我们再去读读全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吧!

6、好,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找到的句子吧!

六、课后总结

1、谁能说说从今天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2、是啊,听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真的,要自己亲自动手去试试看。
课后的资料袋里有一 些蜜蜂的资料,大家可以在课后去读一读,当然
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你可以在课后在课外书中寻找答案 。学到这儿,
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
用我们的实践 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七、作业:(出示课件: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



附板书设计: 14 蜜蜂



做记号 做事严谨 实验

放 实事求是 得出结论

14 蜜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
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
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
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 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
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
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
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
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
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
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
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
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 __蜜蜂有辩论方向
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_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
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 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
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 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
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小蜜蜂 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
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 十只蜜
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
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
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 、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
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
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 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
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 这些问题好吗?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
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板书:

14、蜜蜂

辨认方向 能力强

? !

遇到问题 实验求证 得出结论

《蜜蜂》教学设计

梁星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充分挖掘本文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材分析】

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写了他做 的一个试验,即证
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首先写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想做个 试验;再写实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的蜂窝里捉
了二十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女儿守 在窝边,“我”走出二里
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学习、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
结 果。结果第二天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
家;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我尚无 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别方向
的能力,留下悬念,让学生去不断探索。

【学情分析】

作者所做的实验尽管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是是学生比较感兴 趣
的话题,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受到启发,并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
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
袋”等词语,

结合课文理解“推测,沿途,本能”的意思。

2.学习默读 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学习“边做——边看——边想”的构段方法;积累 语言,通过体会“几
乎、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
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
课文 、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
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的人教版三年级 上册语文《蜜蜂》教案,谢
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试、验、证” 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
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
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
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
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
两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
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
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1.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
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
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
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 __蜜蜂有辩论方
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 :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
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 br>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 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
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

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
了时 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
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
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

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
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

(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
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 起到
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
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六、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一、说教材: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
者是 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
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 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
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20只蜜蜂有17只都准确无误地飞回了
家,这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文章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


实验过程介绍得十 分清楚,作者用词精确,观察仔细,值得学生去细
细品位,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
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2.通过体会“几乎、大概”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
性。

3.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严谨的科学品质和
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
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
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四、说教法:

为了落实新课程,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 目标,
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
种方法,利用多媒体 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小组交流”、“点
拨议论”的方法。

五、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 对教
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
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 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
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 学生自己
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 、
“悟”、等学法。

六、说教学程序:

(一)、揭题导入,了解作者


1. 揭题: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神奇而美丽的花钟,今天,我们
要走近可爱的小蜜蜂,去看看它身上又藏着什 么特殊的本领。板书:
蜜蜂

2.介绍作者:法布尔——法布尔 是法国的生物学家,他一生都
在研究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
下昆虫的各种特点,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蜜蜂》这
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试验 证实 阻力 推测 沿途 超常 陌生 准确无误

几乎(jī) 几个(jǐ) 尽管(jǐn) 尽力(jn)闷热(mēn) 纳闷
(mn)(多种形式检查读的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
试验。

2. 学习第一小节,了解实验目的。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读第一小节。

(2)作者因为听说 蜜蜂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最后得出了试验的结果。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

3. 初步了解作者的实验过程

(1)默读课文2小节,简单说说实验步骤。与小组同学交流,用
自己的话说说试验的过程。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放蜜蜂 等蜜蜂

(3)讨论:这些过程重要吗?少了其中一个行吗?

4. 试验的结果又是如何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
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四)、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
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 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
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
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 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
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
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
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发展实践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具体内容安排:

例1

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例2


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
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例3

在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
度观念。

例4

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
的长度观念。

例5

单位换算。

例6

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例7 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 单位“克”和“千克”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
“分 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
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 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
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
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
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
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
分 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_三年级上册语文蜜蜂教案。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
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
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
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
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
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 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
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
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2、P5页 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
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毫米 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练习一的第3-7题。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

2.能力目标: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3.思教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
十进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难点: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单位不相邻的两个数的换算。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

2、填空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你们是怎么想的?

二、导学阶段:


1、教师发7厘米的纸条。注意提醒学生量的方法。这张纸条长
多少 ?如果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先讨论,再各抒己见。

学生想的方法可能不同,有的用进率推算出来,有的用数的方
法, 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但要让学生明白:用进率推
算比较简便。应该这样想:

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

7厘米=7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2、量一量课桌高度。

提问:

这个课桌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谁能说一说用分米作单位怎样表
示?你是怎样想的?


用迁移类推的方式就可推出80厘米=8分米。

自己做,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

长度间的十进关系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3、4 题。

(1)第3题

(2)第4题

重点观察第1小题:

1米-2分米=( )分米

师:长度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1米变换成10分米再
计算。



2、小测试:

5分米=( )厘米

43毫米+17毫米=( )毫米

4分米=( )厘米=( )毫米

60米=( )厘米

22分米+8分米=( )分米=( )米

30厘米=( )毫米

90毫米=( )厘米

45分米-36分米=( )分米=( )厘米

86厘米-46厘米=( )厘米=( )分米

3、第5-7题练习。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7厘米=(70)毫米

80厘米=(8)分米

1米-2分米=10分米-2分米=8分米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教科书P7千米的认识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2
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认识长 度单
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2.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知道1千米(公里)=1000
米。

2.难点: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二、导学阶段:

师: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比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奥运冠军的故事-周口师范学院分数线


中国三大悍匪-内审总结报告


金城学院-中央日报


雅思考试评分-清明节的传统风俗


美国名牌大学-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十大名表排行-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夏朝皇帝-初三毕业感言


建党90周年-小学运动会班级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