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

绝世美人儿
951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01: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此致敬礼的写法-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 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教学难点】
学习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
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香山枫叶的录像)
师:你们感觉这怎么样? 这么美的景色,若是让画家看到了他会怎么做?
让诗人看到了——(生:作一首非常有诗意的诗。) < br>师:对,唐代就有一位叫杜牧的著名诗人,他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
所吸引,触景生情,写 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这首诗。
2.板书:山行,你们想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自读。
3.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学



生各抒己见。)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 同桌
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 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
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二、品读古诗,领悟意境
1.明确目的,交给方法
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但仅仅会 读还是
不够的,还要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呢?你们都知道哪些好
办法呀? (学生自由说)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方法同位合作学习这首诗。
学习要求:( 1)读一读这首诗。(2)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3)在不懂的地
方作上标记,互相讨论,再和同伴 说一说诗的意思。
2.再读古诗,品读诗句
(1)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板 书)从这些景物中,你们知
道诗人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2)解读感悟诗句。(出示课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谁来读第一句?通过自学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是你不明
白的?相机点拨: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 ,给人
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斜:作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生,生出,存在。指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②说一说第一句的意思?这些景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③谁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映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这么一幅宁静、悠
远的景象,诗人坐在 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他看



到什么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欣赏枫林,感悟诗境。(出示枫林图)
师:同学们,这些枫叶美吗?在你的眼中这些枫叶又像什么呢?
生: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那样壮观。
生: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多么娇艳。
……
②师:在作者的眼里,这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还要美。
谁 来说说,春天的花是怎样的?
生:争奇斗艳。
生:五彩缤纷。
生:生机勃勃。
……
③漫山遍野的枫叶为什么红于二月花呢?诗人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
比较 这样写好在哪儿?
师生共同讨论: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
力,透过“霜叶”作者感觉到了山林热烈、生机勃勃的景象。枫叶不畏霜寒,经
霜后更加明艳动人。
④还从哪也可看出诗人非常喜爱枫叶?
生: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 欣赏艳丽的红叶,竟
然顾不得驱车赶路。(相机理解“坐”。)
⑤同学们,诗人喜爱枫林仅仅是因为枫林很美吗?感受枫叶不怕霜冻,越冷
越红的精神气质。
⑥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
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
得更加淋漓尽致,傍晚 的枫林美得像一幅画,连站在林中的诗人也成了画的一部
分,他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谁来读一读第二 句?
(3)诗人和你们一样,被这美丽的秋景给迷住了,被这美丽、和谐的大自



然迷住了,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读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1.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不仅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还读得很有感情。那 么,谁
能看着画面,边想象边用自己的话再来描绘这深秋的山林景色?(生看着画面说)
2.配乐背诵
(1)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2)配乐齐诵
四、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深秋山林图的练习纸)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五、总结学法
师:同 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正确流利地读古诗,看图片想象画面,理解诗
意,学完以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 诗,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运用这样的方法多读、
多背古诗。
六、识字、写字
1.径、霜: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看田字格,同桌记一记。
2.指导写“霜”:说说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 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
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 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
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 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
“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
“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 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
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 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
有_______ _____,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写古诗。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第三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 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
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 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
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 情景,请大家仔细看
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情感。假如 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
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
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托福考试多长时间-赞美老师的诗歌朗诵


郭明义简介-安徽中考网


立秋应该吃什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麻省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美剧收视率排行榜


泰安一中-研修总结


白鹭洲-党员承诺书


平安祝福语-职业生涯规划书


大连海事局-初中班干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