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 教案
传递幸福-暑假趣事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三首
《山行》: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
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
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
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
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
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
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
,有些字词
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
“斜”、“生
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
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
篇的意思,也是这
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
会学生如
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
要做了以下几点: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
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
古
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
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
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
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
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
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
br>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第1页共5页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
定的
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
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
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
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
自己的看法
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
给大家听听,也
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
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
有个
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
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
,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
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
学生戴着头
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
中形成的图像更
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
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
把感
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
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
第2页共5页
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
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
擎雨盖”“荷尽”“傲霜枝”。
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
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
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
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词,降低了诗句翻
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
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
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
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
后认
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
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
学生空间,也突出了古诗本身所特有的“留白”
的魅力。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
物:荷花、
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
的画面,想象两
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
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
读、思考、想象、
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
节,是一
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
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一个叫向嘉艺的女
孩儿真不错,她站起来
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
回答
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
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
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
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第3页共5页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
不是
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
画面,用自己习惯的语
言方式表达,顺应诗句的朦胧,从整体的感受
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夜书所见》: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游客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
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
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
之感所代替。
所以,我教学这首诗时,更加注重了让
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
方
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
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
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
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
学生通过朗读品味
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在教学
第一、二行诗时,我让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
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
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
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有
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的外
第4页共5页
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
谁呀?这时,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
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
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
从这首诗的教
学中,我感受到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还需加强,孩子
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
更加重视这方
面的培养。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