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教案
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爱国电影的观后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
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
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模型并
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 而 使 学 生 获 得 对 数 学 理 解 的 同 时,在
思 维 能 力、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 人,大 部 分 学 生 对数 学 有 上 进
心,但 接 受 能 力 还 有 待 提 高 ,学 习
态 度 还 需 不 断 端 正。有
部 分 学生 自 觉 性 不 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
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
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
养
他们 的 各 种 学 习 数 学 的 能
力,以 提 高 成 绩。
三、教材分析
本 册 教 材 内 容 包
括:小 数 乘 法、位 置、小 数 除
法、可 能 性、掷一掷、简 易
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等。
(一)数 与 代 数 方 面
本册教材
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
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
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
继 续 培 养 学 生 小 数 的 四
运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
解 简 单 的 方 程、用
方 程 表 示 等 量 关 系 进 而 解 决 简
单 的 实 际 问 题 等 内
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
面,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
形之间的关
系,及图形之间
的转化,掌 握 平 行 四 边 形、三 角 形、梯 形
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
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
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
的公
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
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
广角”的教学内容
,
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数
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
学的实际应用,感
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
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
面积。
4、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
能
性;能 对 简 单 事 件 发生 的 可 能 性 作出 预 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br>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
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
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
册教材的重点教
学内容。
六、教学难点:理解小
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
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
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教学方法:
1、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
形成过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
(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2、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
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首先,每种图形
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其
次,按照
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
接让学生试
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到梯形面积的计算
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
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
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
过程,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
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八、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
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
体
验 理
解 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 位置、 小数除法、 可能性、 掷一掷、 简易方程、
多边形的面积、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
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
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
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
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
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
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
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律的算理做
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
课时计划:8课时 机动
2课时
1.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过程与方
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
渗透转化思想
。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7×12 294×4 67+67+67+67
6.47+6.47+6.47
问:67+67+67+6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6.47+6.47+6.47还可以怎样列式?
2、0. 38是由( )个0. 1和(
)0. 01组成的。
3、把0. 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33缩小为原来的100倍是( )。
二、情境引入
春天,柳枝染上了嫩绿,在
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
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
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
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同学们喜欢风筝吗?商店里
挂
满了各种各样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观察P2图,问:你喜欢商店里的哪一种风筝?
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2.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1)各小组成员分成两组(两个人一组),一人当商店服务员,任选一种风筝
卖(每人分配9个风筝)
,另一人当顾客去买任意个数(至少买2个,最多买9
个)。
(2)买卖双方都先想一想:买
这些风筝估计要用多少钱,记下来后再尝试计算
风筝的价格,算完后相互比较一下看是不是一样。
(3)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在小组内交流。
(4)把这些过程记下来,准备在班上说。
3.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4.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
师指板
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
乘法竖式
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5.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学生自由回答。小组学习、汇报交
流。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三、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85× 4。
师:同学们看0.85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
呢?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
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
较简便。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④
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
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
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
理解算理。)
⑤ 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
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
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四、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
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它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
能很快的算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
1.放飞第一个风筝。板书:
(1)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
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出示: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
写几道写几道)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课堂练习
P2、P3做一做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1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5
×3
10.5
教学反思
2.小数乘小数(1)
教学目标: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3.5×3
1、掌握小
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
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
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
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疑难讲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
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油漆掉了,要重新粉刷,你能帮
忙算算需要多少吗?怎么列式?(板书: 2.4
×0.8)
2、尝试计算
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
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
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
名板演。
3、2.4×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2
.4扩大10倍变成24,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
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
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
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192再缩小100倍。)
4、那么知道了要粉刷的面积,需要油漆多少千克呢?
学生独立计算,说清算理:1.92×0.9=1.728(千克)
5、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引导学生有序
地归纳:先干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上小
数点);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根据
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相等的关系)
二、教学例4
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
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
样点小
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
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
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
四、小结: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例3
2.4
例4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小数乘小数
×0.8=
1.92×0.9=
0.56×0.04=
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3.小数乘小数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1
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
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
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
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引导质疑,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口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 7×0.08
1.87×0 0.2 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
br>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
面一只凶猛的野狗
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
“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
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
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
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1)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
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
鸵鸟。)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2)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3)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
一下,再乘
一遍;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方法4:观
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可以发现答案是7.28是错的。)
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
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5)通过刚才同学们
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
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
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二第12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
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
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
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2.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或“=”。
①0.75×0.99( )0.75
②3.01×0.98( )3.01
③0.989×1.01( )0.989
④0.01×1( )0.01
三、运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习题二:页第7、8、11、13题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
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反思
4.积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求计算结果的近<
br>似数是实际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掌握求
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例6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动物是
人类好朋友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尝试探索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是怎么求近似数的?想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求一
个数的近似数呢?
生:用“四舍五入”法可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师板书:四舍五入)
2、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保留整数
1.806
2.095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
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
它们的近似值呢?
(2) 重点反馈:2.905≈2.10
师:你临怎么想的?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总结: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
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
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
积的近似数。
二、引导探寻,感知规律
师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学习了如何计算小数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继续研
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先请
大家来看一段动画片。(播放课件)
1、 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
胞个数是人的45倍,
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题目要求我们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同学们
审题很仔细!教师在“一位”上面画上波浪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问题不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
确值,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2、组织学生计算,并汇报.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0.049×45=2.205
0. 0 4 9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 4 5
2 4 5
1 9 6
2 .2 0 5
教师组织学生检查上台汇报学生的答案,找出问题得数要保留一位小数,求近
似数应该写≈。
教师用红笔写上≈。
3、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怎样保留一位小数,求积的近似值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互
相说一说吧!
同学互相讨论。
4、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你们讨论好了吗?请××同学说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情况: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大约是2。
师板书“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就是我们在取近似值的时候,看要保留数位的后一位。跟
5比,小于5
就舍,大于等于5就入。
因为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第二位上是0
,比5小,
应该舍去,所以保留一位小数后,积约是2.2。
教师边总结边在竖式的得数上板书2.205(画出箭头)
0 < 5 舍
再在横式上写得数、单位。
0.049×45≈2.2(亿个)
5、教师小结,学生看书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需要,按“四舍五
入”法保
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截取积的近似数
的方法: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
一位上的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
求出结果。
师: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板书: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三、练习
1、课件出示题目(课本“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两生板演。学生可能会出现:
先列竖式算出积是0.72,再看题目要求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看小数部分
的第二位,第二位上是2,应该舍去,所以保留一位小数后,积是0.
7。
先列竖式算出积是0.765,再看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再看小数部
分的
第三位,第三位上是5,应该向前一位进一,所以保留一位小数后,积约
是0.77。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
有什么不同?(都是求积的近似数,但第1题是保留一位小数,第2题是保留
两位小数。)
2、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3、完成练习三第1题
3、(课件出示)这是一幢21层的
大楼,每层2.84米,这幢大楼约有多高?(得
数保留整数)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教师边听边出示计算过程
2.84×21≈60(米)
2.84
× 21
2 84
56 8
59.64
6 > 5 入
答:这幢大楼约有60米。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例 6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教学反思:
.
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
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
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使学
生
体会知识的类推,迁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
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实践,尝试解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简便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44*25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二、尝试
1、出示教材中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总结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
样适用。
2、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3、出示例7第一题:0.25×4.78×4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这几个数据的特点,同时说一说可以用那些定
律进行简便运算?
然后让学生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便运算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
5、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78×4
=0.25×4×4.78 ……………… 乘法交换律
=1×4.78 ………………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6、尝试后练习:
38.7×0.125×80
1.25×0.7×0.8
0.3×2.5×0.4
=38.7×(0.125×80)
=38.7×10
=387
学生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7、出示例7第⑵题:
0.65×201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0.65×202
=0.65×(200+2) …………… 把201变成200+1
=0.65×200+0.65×2 …………… 乘法分配律
=130+1.3
=131.3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分析讲解,并在黑板上标注,让学生明确思路。
8、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2、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3、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
长、宽各缩小1000倍画出的。求这
0.025米
个操场的实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
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
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
算并集体订正。
法一:实际长为25米,实际宽为48米,实际面积为:25×48=1200(平方米)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法二:0.025×0.048×1000×1000=1200(平方米)
4、简算
15×0.4×25
27×3.7+3.7×73
0.125×8.8
8.4×101.3-8.4×1.3
5、在计算正确的同学后面的( )里画“√”
简算3.6×4.5+3.6×5.5
李小华( ) 赵涛( )
3.6×4.5+3.6×5.5
3.6×4.5+3.6×5.5
=3.6×(4.5+5.5)
=3.6×(4.5+3.6)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6.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能
熟练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过
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情境,使学生掌
握不同的问题呈现形式。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
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阅读与理解、回顾与反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计算下列各式:
0.9×0.9×1O0 1.25×0.5×8
1.86×3.04+0.14×3.04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教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刚才
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
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
题中的应用。
一、 情境导入
1、 出示例8主题图
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
。妈妈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
㎏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
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
元的吗?
2、 引导学生读题,列表整理题中的数学信息
肉
鸡蛋
3、 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
,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
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
这样的题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二、分析与解答
1、自主尝试解答
学习要求
(1)
请大家独立解答这个问题,在解答完之后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解题方法给同学们讲清楚。
学生独立完成
2、 交流分析
列举学生的解法,学生可能出现。
30.6×2=61.2(元)
26.5×0.8=21.2(元)
61.2+21.2=82.4(元)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26.5
10
20
0.8
1
1
100-82.4=17.6(元)因为
10<17.6<20,所以够买一盒10无的鸡
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1袋米
不到31元,2袋一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
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
=99(元),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第一种方法大家读懂了吗?
生解释想法。
师:第二种方法呢?
学生阅读,并进行解读交流。
小结: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
入”的方法求
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师: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汇报:我喜欢估算这种方法,因为它使计算更加的简单。
3、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2袋大米的价钱
+ 0.8kg肉的价钱 +
一盒鸡蛋的价钱
30.6×2=61.2(元)
26.5×0.8=21.2(元)
10元或20元
三种商品的总价:
(1)买10元的鸡蛋:61.2+21.2+10=92.4(元)
(2)买20元的鸡蛋:61.2+21.2+20=102.4(元)
因为
92.4<100,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102.4>100,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所以估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三、回顾反思
师:回顾这个解题过程,我们都做了什么?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学生交流汇报的同时教师板书。
第一步:理解整理(表格);
大米
第二步:分析解答;
第三步:验证反思。
师总结:大家总结得很好,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过程解题的,这的确是一种解
决问题的好办法。
探讨例9:
1、出示例9:
2、学生观图,读题,整理题中的数学信息
3、汇报
行驶里程
6.3km
收费标准
3km以内
7元
超过3km,
每千米1.5
元(不足
1km按1km
计算)
费用总和
单价
30.6
数量
2
总价
4、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求要付
多少钱,是关于费用总和的问题,可以根据已知行驶的里程7km(根
据题意,6.3km按照7km来
计算),对照两种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和超过3km,
每千米1.5元计算出总费用。
5、学生列式,然后汇报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方法一:
把7km分成3km以内(含3km)和以外(4km)两部分,分别算出
需要的钱数,然后加在一起算
出要付多少钱。
7+1.5×4=7+6=13(元)
方法二:可以先按照每千米1.5元
算出7km需要的钱数,然后再加上前3km
少算的钱数,最后求出要付多少钱
按照每千米1.5元算出7km需要的钱数。1.5×7=10.5(元)
前3km少算的钱数:7-1.5×3=7-4.5=2.5(元)
要付多少钱:10.5+2.5=13(元)
6、师: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获得了两种解决
问题的方法,看来和别人多
交流是很有益处的。那么,大家能够根据刚刚的研究过,填一填下表吗?
出示表格
行驶的里程千米
出租车费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全班交流汇报。
7、师:大家完成得不错!请继续完成下面的练习!
出示例题
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
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
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
3.8元。
(1) 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
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并把尝试展示每个解决问题的环节。完成后小组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总结:大家都知道了问题解决要经历这样的三个过程,这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
, 希望同学们可以在问题解决中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做到学以
致用。
板书设计:
例8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例9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第二单元:位 置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
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
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
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
教学情境,充分利用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
经验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
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
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
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
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
材,渗透数形
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
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
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
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
要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
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
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
,但是学生对物体位
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
应充
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
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
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
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
具体情
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
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
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
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
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课时安排:3课时
1.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3.练习五………………………………………1课时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及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
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
境中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
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某班看一看。看,这是张亮班级里的学生,多整齐!你
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
(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那一列同学的座位)
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个、从后面数第3个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说清数方向
和第几个就行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互动新授
(一)明确行、列的意义 <
br>1.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
排叫“列”,横排叫“行
”。 (板书:列行)
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
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
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
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张亮的位置。(第2列、第3行)
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
艳、赵雪,周明位置等)
让学生随便指图上一人,同桌互相说一说他的位置。(学生练习)
(二)认识数对
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
数对(2,3)表示。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2.质疑: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强调并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王艳、赵雪等)
学生回答: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3)。
2.讨论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
(四)应用知识
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
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你能用数对表示你的前后左右邻居吗?说一说,并思考有什么发现。
(1)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并讨论。
(2)引导学生明确:前后邻居数对的第一个数与自己相
同,左右邻居数
对的第二个数与自己相同。
3.做游戏:教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
4.找数对:大家来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对。
学生自由发言,指名学生说一说,如找座位,找楼座等。
三、巩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1: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生2: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师:除了以上两位同学所说的之外
,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还要注
意,列是从左往右数,行是从前往后数。
作业: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竖排一列 左一右
横排一行 前一后
数对(列,行)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P20例2及练习五第3、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
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生: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复习: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谁来说一说数
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导入:(出示如下示意图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可数对的知识,
先来看下面的示意图,你们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的位置
吗?
熊猫馆
大象馆 海洋馆
猴山
大门
引导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所在的位置。
指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确定它们的位置的。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20页“动物园示意图”。
(1)引导学生观察图,并比较它和刚才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横排和竖
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
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
的交点上。
(2)提出问题: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纵向排列的数字表示行
,从下往上数;横向排列的数字
表示列,从左往右数。图上的数字表明行和列的起点均为O。
(3)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方格图,问: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
指生回答:大门(3,O)。
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场馆的位置。
小组互相交流、探讨,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集体订正,并用多媒体出示各场馆的位置:
大象馆(1,4)猴山(2,2) 大门(3,O) 熊猫馆(3,5)海洋馆(6,4)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2.指生到黑板指一指下面场馆的
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O,3)、
狮虎山(4,3)。
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
引导学生回答:飞禽馆(1,1)是在第一列第一
行,猩猩馆是(1,3)在最
左边一列第3行,狮虎山是(4,3)在第四列第三行。
3.拓展延伸。
(l)引导学生分别观察飞禽馆、大象馆以及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图中的位置和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大象馆和飞禽馆在同一列,它们的数对
第一个数相同;
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同一行,它们的数对第二个数相同。
师小结:表示同一列物
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
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2)质疑:如果用(x ,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小组交流,并指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
确
定这个场馆在哪一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明确
必须要有两个数才
能确定一个位置。
4.找生活中的数对。
用数对表示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小组讨论交流,如: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十字绣、围棋棋谱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确定的。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自主完成,然后同桌互说。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1:我学会了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生2:我知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
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
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作业:P21~22练习五第3、4、6题。
板书设计: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熊猫馆(3,5) 海洋馆(6,4)
猴山(2,2) 大象馆(1,4) 大门(3,O)
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
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位置—练习五
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呢?
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
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
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8排垂直的格子
称为“直线”,8
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地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
(2)根
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
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
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
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
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
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
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
所在位置。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1)题:邮局所在的位置可以用(1,7)
表示。它在学校以北700m,再往东
lOOm处。
三、拓展延伸
1.结合教材第23页“生活中的数学”,讲解围棋棋盘及地球
上的经纬线与数对的
联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数对有联系?
(如电影院座位、象棋等)
2.出示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字母“Q”的位置在第2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2,2)。请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l)字母M、D、J、S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 )、( ,
)、( , )
和( , )表示。
(2)某字母的位置可以用数对(1,2)表示,其中数字1表示( ),数字2表示( )。
请你在图中圈出这个字母。
【易错点剖析】在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表示列再表示行,这
一知识点学生
容易出错;另外在确定第几行第几列时,也容易数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数对
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
【归纳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行与列,明白了确定行与列
的规则,巩固了数对的知识。
3.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1.熊猫馆的位置在( ,
),白鹤馆的位置在( , )。
2.老虎馆的位置在(2,3),在图上标出老虎馆。
3.从老虎馆到白鹤馆,要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
【易错点剖析】在方格上确定数对的位置时,要看清楚行和列的开始。本题中行
与列都是从0开始的。学
生在做题时对于0总是忽略,直接从最左边一列为第一列。
【归纳点评】在方格纸上,表示位置的那些
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
上。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O,1,2……6;横线从下
往上依次标注了O,1,
2……6,其中的“O”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四、全课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通
过本课练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作业:
按下列要求做题。
1.先写出三角形各个点的位置。
2.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5个单位,画出
图形
,再写出平移后图形A
1
B
1
c
1
顶点的位置。
3.画出把三角形ABC沿B点顺时针旋转90
度后的图形A′B ′C′。
板书设计
练习五
数对(列,排)
行:横排
列:竖排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有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
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以及
整理和
复习。教材在编排时通过晨练、编制中国结、买羽毛球等与现实生活息
息相关的情境引出
有关小数除法的一系列问题。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试商的方法都与整数除法有关,因此教材重点突出怎
样把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多处以加强提示的方式展示学生探究的
过程。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
小数等有关概念。而用计算器
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理解,整
数
除法和商不变的性质等知识基础对学生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学习具有重
要的作用。小数除以整
数的算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
正弄懂,那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也就水到渠成。学生在学
习这部分知识
时,难点是不知道商的小数点要点在哪,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商
不变的性质
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会用“四
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
限小数。 <
br>数学思考: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
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
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
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
作交流,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在小数除法简单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
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原理。
教学难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小数点倒置的确定。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
2.一个数除以小数……………………3课时
3.商的近似数…………………………1课时
4.循环小数……………………………1课时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
6.解决问题……………………………2课时
7.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教学内容:教材P24例1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
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
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 576÷48= 832÷32=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
法: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
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
面,不够商1,O占位。
二、创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
们的身体有益,瞧,
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
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
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
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计划4周应跑22.4
思路分析
平均每周跑?千米
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会看出这道算式的被除数是小数。
3.揭题:那么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
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
的知识——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三、互动新授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生1:22.4km=22400m,2
2400÷4=5600m.5600m=5.6km。22.4÷4=5.6。
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
得的商
再缩小到原来的
1
,所以22.4÷4=5.6。
10
3.引导用竖式计算
: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
怎么做?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
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l,
所以要在5的后
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4.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
什么关系?(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
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
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
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
5.归纳总结: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
练习题,完成后组织学生集
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要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学生在写商时可能会漏掉小数
点或点错小数点位置。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集体订正。提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被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整数
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
是商的小数点
的处理问题。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2、5题。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作业:教材第26页第1、2、3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5.6
4
22.4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0
2 4
……24个十分之一
2 4
0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教学内容:教材P25例2、例3及练习六第5、7、8、12题。
教学目标:
知
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
余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
br>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
行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学生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方法:利用教材情
境,结合学生例l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归纳
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如下题目)竖式计算下列各题:62.7÷3= 29.4÷21=
2.提
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
数的小数点对齐)这节课我们
就来继续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板书课题:除数是
整数的小数除法(2)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2。
1.情境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运动的学生,王鹏。看,在他的
带动下
爷爷也要开始锻炼身体了。(出示教材第25页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式:28÷16,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
学生计算完成
第一步,被除数末尾有余数12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在12
的后面添上O看成120个十分之一再除。
教师提问: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该怎么办?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的依
据是什么? <
br>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它的依
据是小数末尾添上
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由于被除数28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
来,因此要在商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后
,再写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见图1):
3.追问:现在除完了吗?为什么?(因为还有余数,所以还没有除完。)
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将8的后面添上O看成80个百分之一,再除以
16。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算式(见图2):
师进一步明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
末尾仍有余数,要在余数的后
面添O继续除。使学生知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4.引导总结:通过例1和例2的学习,谁能说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
则?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出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
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
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
添O继续除。
(二)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25页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生独
立列式
:5.6÷7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提问:观察这道算式与学习的例l、例2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
3.追问:不够商1怎么办?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总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不够商1,就应
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O来占位。
引导:现在把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56个十分之一,再除
以7够不够除?商应该写在哪里?
引导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教师板演,完成算式(见图3):
4.验算。这道题
怎样验算呢?想一想整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能不能把这种验算
方法应用到小数除法上来?学生独自试一
试,再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用乘法验算,即0.8×7=5.6。
三、巩固拓展 <
br>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1)题。并说一说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
时,怎么办
?(添O继续除)
2.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2)题。通过观察算式及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
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3.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1)整数部分不够除,商O点
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2)除到被除数的
末位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O继续除。
2.师:谁能完整地总结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归纳:除数是整数的
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
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
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如
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作业:教材第27—28页练习六第5、7、8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例2:28÷16=1.75(千米)
例3:5.6÷7=0.8(千米)
1.7 1.75 0.8
7 5.6 18 28.0 18 28.00
…添0继续除,
表示120个
图1:
16
图2:
16
(十)分之一
图3:
5.6
12 0 12 0 0
11 2
11 2
8 80
…添0继续除,
80
表示120个
0
(百)分之一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数除法—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材P26~27练习六第4、6、9、10、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计算的正确率。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知识的探究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发现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及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
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演示讲解;练习体验,理解分析,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教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方法。
2.口算。
1.6÷4= 0.49÷7= 3.8÷19=
9.6÷6=
5.1÷17= 3.5÷5= 14.4÷12=
7.6÷19=
教师出示算式,让学生口算回答。
3.列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50.7÷5= 0.91÷65= 18÷48=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6题。
(1)组织学生算一算,改一改。
(2)让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并指出题目中竖式计算错误的原因。
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可能会指出:第一个
式子的小数点没有对齐,
第二个式子商的小数点后遗漏了一个0。
2.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题。
提问: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情况下,商比1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0题。
(1)出示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0题。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这是一个单价、数量、总价的问题,先求出总钱数也就是总价,价,
单价就可以通过“单价=
总价÷数量”的式子得到。
三、巩固拓展
1.利用画图法解决差倍问题
把一个小
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的数增加了38.7,
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
学生阅读题,初步理解题意。
提问:想一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
把一个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实际上现
在的数就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0-1)倍(如下图所示),求这个小数原来是
多少,用除法计算。
原来的数:
扩大后的数:
38.7
原来的数的(10-1)倍
规范解答:10-1=9 38.7÷9=4.3
答:这个小数原来是4.3.
教师小结:已知两数的差及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
,就是
差倍问题,解决差倍问题时,关键是找到两个数和的差与较小的数的位数关
系。
2.即时练习: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来的
数减少了3.69.这个小数原
来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材第26~27页练习六第4、11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
第9题: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情况下,商比1小。
第10题:单价=总价÷数量
24.2+16.4=40.6(元)
40.6÷7=5.8(元)
40.6÷14=2.9(元)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
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1)
教学内容:教材P28例4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
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
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把除数除法化成整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1.接龙游戏。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学生:喜欢!
教师: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好吗?
(出示四组下面这样的题目进行接龙游戏)
(1) 0.78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
(2) 9.3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
(3)
6.73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4) 0.023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
2.心算,判断出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270÷90= 27÷9=
教师:你们真棒,能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
,今天我们学
习的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就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学习。(板书
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材第28页例4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画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奶奶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可能会说出:
(1)奶奶编一个“中国结”要用0.85m丝绳;
(2)这里有7.65 m丝绳;
(3)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2.教师:要求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应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7.65÷0.85= (个)
教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该如何计算,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算。
0. 8 5 7 . 6 5 0. 8 5 7 . 6 5
扩大到它的100倍
9
0. 8 5 7 . 6 5
7 6
5
0
扩大到它的100倍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边板书边讲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它的100倍,使除数转化成整
数,再计算。
5.学生独立计算,并相互检查。
教师强调:采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来把被除数和除数乘10
0,在竖式中
把小数点和没有用的0画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8页“做一做”。
先组织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再在
练习本上
进行练习,教师指3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一填。
0.12÷0.03=( )÷3 0.28÷0.07=( )÷7
0.01÷0.16=( )÷16 0.314÷( )=31.4÷18
指名学生口答,其余学生订正。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68.6
m,是第二根绳的3.5倍。第二根绳长
多少米?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2)学生列式并计算,小组内交流并订正。
四、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1、3题。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1)
7.65÷0.85=9(个)
0. 8 5 7 . 6 5 0. 8 5 7 .
6 5
扩大到它的100倍
9
0. 8 5 7 . 6 5
7
6 5
0
扩大到它的100倍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一个小数除以小数(2)
教学内容:教材P29例5及练习七第2、4、6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
时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
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
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归纳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除。
教学方法:讲解法。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
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 )÷12
2.38÷0.34=( )÷( )
5.2÷0.32=( )÷32
161÷0.46=( )÷( )
指定一个小组学生轮流回答。
教师:同学
们都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题目所考查的
知识点吗?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引导
学生向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靠
拢,并回忆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
教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
掌握了,那我们现在就更进一步地来学习一个
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2)]
二、探索新知
1.教学第29页例5。
(1)教师出示第29页例5:12.6÷0.28-
(2)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
学生计算时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结果:
a b
4.5
0.28 1
2 .6
1 1 2
1 4 0
1 4 0
0
4.5
0.28 1 2 .6 0
1 1 2
1 4 0
1 4 0
0
批
注
(3)教师:你们认为哪一个计算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并
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计算时,
被除数和除数应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当被除数位数不
够时,要在被
除数的末尾用“O”补足,再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将错误的计算擦掉。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2.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师:一个数除以小数应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归纳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
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
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
数的小数除法
计算。(一看,二移,三算)学生在教材第29页填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
(1)教师出示第2题。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判断
计算得对不对,错
在哪里,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指名回答问题。
(3)教师:正确的计算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己算一算吧!
学生在练习本上重新计算这些题。
2.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4题。
(1)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然后汇报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组算式,使学生明确:被除数不变,除数除
以多少,商就乘以多少;除数乘以多
少,商就除以多少(O除外)。
3.列竖式计算。
621÷0.003= 72
8÷0.56= 5.04÷0.012= 2.7÷0.7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4.小明帮李奶奶买西红柿,每千克2.9
8元,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
找回5.1元。他买了多少千克西红柿?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灵活地运用呢?
作业: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2、6题。
板书设计
一个小数除以小数(2)
12.6÷0.28=45 一看,二移,三算
4.5
0.28 1 2 .6 0
1 1 2
1 4 0
1 4 0
0
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
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
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
不够
的,在末尾用“0”补充足);然后按除数
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数除法—练习七
教学内容:教材P30~31练习七第2、5~11题。
教学目标:
知
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练和巩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方法,能正
确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2.通过
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
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
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
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和加深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在小数除法计算中,被除数、除数与商的有关规律。
教学方法:指导练习法。自主练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运算,那我们现在
就来检验一下。
1.谁能说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2.列竖式计算。
57.6÷0.12= 4.85÷O-25=
0.27÷0.75= 25.6÷0.32=
指名4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7题。
(1)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表格。
(2)根据所填表格,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被除数、除数与商的有关
规律。
(3)组织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
(O除外),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将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相同的位
数,商不变。)
2.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5题。
(1)学生理解题意,获知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分别是一个“苹果冠军”
的质量是1.67
kg,而一个普通的苹果的质量是0.25 kg。
(2)提问:你能根据题目已知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提示:首先明确本单元的教学
考查重点是小数除法,而这两个课时
的内容是一个数除以小数,所以提出的这个数学题目要与“一个数除
以小数”
这个主题相关。
(4)学生:这个“苹果冠军”的质量是这个普通苹果的多少倍?
(5)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据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知识加以解决。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3.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10题。
(1)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教师:要怎么比较两个家庭每月节约的费用? 引导学生理解:要求出两个家庭每个月平均节约的费用,就要知道一定
时期内的节水费用,再运用“
单价=总价÷数量”求出两个家庭每月的节约
费用。本题要注意的信息是两个家庭的节水时间不一样,一
个是半年,一个
是一个季度。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8题。
(1)指名学生读题,审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全班集体订正。
2.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9题。
提示:先计算出每道算式的商,再与被除数比较,最后观察除数的物点,
看看有什么规律。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归纳出统一的结论。(当被除数不等
于0时,
若除数等于1,则商等于被除数;若除数小于1,则商大于被除数;若除数
大于1,则
商小于被除数。)
3.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11题。
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订正。
四、自我检测
1.列竖式计算
1.28÷0.16= 57.04÷0.023 72÷0.24
1.25÷0.8
2.在○里填上“﹥”“﹤”或“﹦”
1.256÷0.4○1.256
33.6÷4.2○33.6
0.875÷2.5○0.875 5.69÷1○5.69 <
br>3.航航用5.88米的彩纸做圆环,做一个圆环需彩纸0.056米。这些彩
纸可做多少个圆环
?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你的学习有何评价?
作业:某市出租
车公司规定:3km以内8元,超过3km,每千米收1.5
元(不足1km按1km计算),张红乘做
出租车从家到图书馆,支付车费15.5
元。你知道她家离图书馆最多有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练习七
第10题:34.5÷6=5.75(元)
21÷3=7(元) 5.75﹤7
第8题:455÷6.5=70(m
2
)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P32例6及练习八第1、2、3、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
一般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
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43×4.67
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
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
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
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
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
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
候,可以保
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
常会计算
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
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
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
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
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
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1.6 1 6
12
1 9.4
1 2
7 4
7 2
2 0
1 2
8 0
7 2
8
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
论。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
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
法
就可以取近似数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
数同除数作比较,
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
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
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同时,求商的近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
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
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
数。
师小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
际取,在取商的近
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页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
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
数后,近似数的末尾
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3.9,保留两位小数<
br>是0.40。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
生归纳: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2.求商
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
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
余数同除
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
数等于或者
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作业:教材第36~37页练习八第1、2、3、8题。
板书设计:
按要求取
按实际需要取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
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商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小数除法—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
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
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
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
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板书:循环)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
学
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
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
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
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
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
——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循环小数。 <
br>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
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
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333…)
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在第2小题:78
.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
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
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
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
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
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3.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 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
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
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
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
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1. 555…和7.14545…
这样
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
小数。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数
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
识。
学生自学后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
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
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
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
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 333…的循环节是3;7
14545…的循环节是
45。(板书)
5.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
尽的情况可以根据
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4页
“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
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商
是小数,商是循环小数,而且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
教师从而引出“
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有
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如0.
9375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
..
是无限小数。如0.
2142857是无限小数。(板书)
师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
,而循
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作业:1.熟记概念。
2. 练习八4、5、6、7、9第题。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400÷75=5.333…
5. 333…的循环节是3 7
14545…的循环节是
..
45。
有限小数0.9375
无限小数0.2142857
人教版数学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