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套含教学分析)

绝世美人儿
926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06: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成绩查询-中班班级计划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教学内容
㈠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 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
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 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 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 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
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 习公倍数与
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
安排 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
索活动(一)——2、5的倍 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
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 ;在“探索活动(二)——3
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 数的特
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
观方法; 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
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 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
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 中,尝试运用“列表”、
“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
识倍数和因 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能找出 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 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 ,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
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 理
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
在数学活动 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
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 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
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
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
学习分数四则计 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本
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九个活动情境 :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具
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了解一个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
除 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知道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掌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相
互转化的方法;在“找规律 ”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大小不变规律的过程,理
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 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 识公
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也为后续理解、掌握通
分的方法打 下了基础;在“去少年宫”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
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 一知识,会正确地通分与比较分数的大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 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
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
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㈡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
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 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2、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 规则图形面积的


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 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
学的知 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情境活 动: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重
点介绍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计算组合图形的分割方法;在“探索活动— —成长的
脚印”中,主要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安排,让学
生形成 解答组合图形的基本能力。
㈢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 方案。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
的可能性的,在三年级时,他们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 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
性大小的出现是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游戏公平的
活动,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
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形、统计三
个领域的内容,并进一步加强课堂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结合,以
提高 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集中性的专题综合应用内容:在
“数学与交通”的专题综合应 用活动中,安排了“相遇”、“旅游费用”以及“看
图找关系”三个小专题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以提 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
在“尝试与猜测”的专题综合应用活动中,安排了“鸡兔同笼”与“点阵中 的规
律”的两个小专题,通过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
象,从中能 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分析与解决,让学生进
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二、课时安排:(见附表)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 “打电话”的情境,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活动,掌握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能够按要求求出


积、商的近似值。
4.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
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重点与难点说明
小数的除法,分为 三种情形分别进行探索:一是小数除以整数,二是整数除以整
数;三是小数或整数除以小数。
小数除以整数的情形,结合实例,探索并理解可以把被除数当成整数,变成整数
的除法求得商后,只要商 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整数除以整数的情形,在以往学过的整数的除法中,只能求 得整数的商及余数。
但在小数的除法中,整数的余数可以化为更小的单位(小数单位),因此可以继续平均分(做除法),得到的商是小数。所以,今后遇到整数除以整数的情形,
可以把被除数(整数 )的末尾添上小数点,在这个小数点后面可以添上所需要的
“0”。这样,整数除以整数的情形又转化为 上述小数除以整数的情形了。
除数是小数的情形,应用商不变规律,根据把除数变成整数的需要,把被 除数和
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就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上述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了。
在实际 应用中,对于复杂的小数的乘法或除法运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
且会根据要求,取积或商的近似 值。
认识循环小数,结合竖式除法的过程,体会出现了什么情况,不用再除下去,就
能知道商 一定是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 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
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 数的
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
程,知道 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2、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
抽象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
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
学问 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单元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单元难点:在 探索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


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课时安排:8课时

第四单元目标:
1、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和高,
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3、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 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单元重点:基本图形计算公式的推导,计算图形的面积。
单元难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高。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五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生产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 解分数,
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
分数、整数的互化。
3、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4、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 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5、体会 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6、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
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单元重点: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
质、公因数与公 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单元重点: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安排:14课时



第六单元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
单元重点:
学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元难点:
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
课时安排:4

第七单元目标:
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的大
小设计相关的方案。
单元重点: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单元难点:能根据指定的条件合理设计可能性大小的方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 精打细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体会除法的意义。
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发展推理能力。


一、出示情
1、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境图:明确
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2、交流方法:
问题。





二、总结
三、巩固练
习。
教学反思


(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 )×8=11.2 一位小数
(3)、元转为角化整数乘法。
(4)、商不变的规律。
3、讨论: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P65,试一试。




教学内容

打扫卫生

教 1、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一、创设情
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

二、自主探





三、巩固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创建数学模型在组织学生探索时,由于学生已学会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可以放手让 学生
试算,再组织交流。在试算前,可以估计一下得数
的大致范围,最后与得数进行对照,既检 验了结果
的正确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习惯。在交流时,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 么,如教材中
用红色表示补0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学生尝试做书P67试一试
集体校对。并让学生提出在计算时问题。
书试一试第2,3,4把手作为回家作业。



教学内容




打电话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
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 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
问题。
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
一、创设情
创设“打电话”的情境,
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



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
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二、自主探
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
究,创建数
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
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 会到
学模型
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

化为已有的 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
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

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
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巩固
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
与应用
2。7÷7。 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
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
时 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
——补充练习: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5=□÷325 161÷0.46=□÷□
2.笔算。6.84÷0.912 25.84÷1.799.6÷41.5

220.5÷147
3.判断。1.44÷1.8=8 11.7÷2.6=45 4.48÷3.2

=1.4
四、总结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民币对换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

二、自主探
究,创建数
学模型
三、巩固与
应用




第1题: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07,
四、总结。
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纪末2元,因此11元港币不够。 < br>第2题: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
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还需要去乘 100.
第3题: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9.15=45750(元)
不需要
近似值.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
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 意
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
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
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2、练一练:P711,2,3,4
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呈现中国银行2003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
之间的比率。
个性调整


教学内容




除的尽吗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
么是循环小数。
2、会表示循环小数。
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会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教材创设了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
境,教师可以让学生 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

二、自主探
1、放手让学生计算7 3+3和9.4÷11的商,学生
究,创建数
算一算时间后,可能就不住下除了,教师可以问学
学模型
生:”为什么不往下除了?发现了什么?”’学生发




三、巩固与
应用




书P 73——第1题,辨认哪些是循环小数。其中4。
2525,小数部分虽然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但是它
没有删节号,说明是锄 尽的,就不是循环小数。
此类习题教师不必过多不充,
第3题,这道题的得数是循环小数,题中要求保留
三位小数,即1。667千米。

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草不尽;商有时一个
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时,如果一个数字重复
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 几个数字
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四、总结。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调查“生活垃圾”
1、体会小数混合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
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
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二、自主探
究,创建数
学模型






三、巩固与
应用


一、创设情
1、创设情境。



2、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学生 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
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
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步骤,说明
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试一试:
第1题:其中第2小题是带有中括号的算式题,指导
学生练习时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回忆一下四
月份有多少天,再独立解答。
四、总结。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




教学反思





单元练习设计
复习内容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除法计算。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第1题 :要求学生口算。在小数四则计算中,要
继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但在速度上不做硬
性要求。
第2题:要求学生计算并验算,小数四则运算的
验算方法和整数四则运算是一样的。
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各题的得数是否正确,培
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练习时,
要 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然后再算一
算。
第4题:先让学生找一找规律,并说一说是怎样
找到的,再按照规律填数。其规律可以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学生说一说什么单价,再
独立解答。
第6题:要求学生列竖式独立计算。
第7题: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培养
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题:脱式解答,有的题目学生能用简便方法,
应以予以鼓励。
第10题:由学生独立看懂图意并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


个性调整
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一)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
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复习
二、探讨








三、生活中
的图形。



四、动手
做。

五、巩固与
提高


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2、折一折,剪一剪。
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轴对称再认识(二)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
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复习
二、探讨











三、生活中
的图形。





四、动手
做。






五、巩固与
提高




1、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
画的对吗?

2、讨论并说明理由。
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4、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平移
教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
学 两种常见的现象。
目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看一
看,初步感
知平移与
旋转。

二、说一
说,丰富对
平移与旋
转的认识。






三、画一
画,掌握平
移运动的
特征。








四、巩固练

教学反思
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1、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
个性调整


2、观察并讨论:

3、讨论:平移时应注意什么?
4、按要求画一画:

完成书中26页题目




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欣赏图
案。
二、说一说



三、画一画




四、练一练




五、实践活
动。



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体会平移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出示书中的图片,学生观察。

1、独立涂色,然后同桌之间说说图案是怎样得到
的?
2、找出对称图形,说出对称轴。
3、议一议复杂图形的构成。促成学生形成一种以
简驭繁的设计图案的理念。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①学生先观察,独立思考,然后通过讨论得出绘图
的 策略:根据对称轴,找图形特征点关于对称轴的
对称点,然后连接各对称点。
②学生掌握策略下独立绘图。
2、继续画下去。学生独立完成。
1、图案设计。
用自己带的一片树叶或其它图案,通过平移或旋转
设计新的图案,并涂色,可进行评比展示。
2、根据附页中的图4通过对称、平移、旋转来设
计图案。
1、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
2、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
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制作“雪花”。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倍数与因数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教学目标
2.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
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1.将课本第2页的情境图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
题。
揭示概念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请同学们观察这
些数,按照它们的 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呢?它们各属于哪一
类呢?
引导学生揭示自然数、整数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数?把你想到的数与小组
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它们是哪一类数?
2.认识倍数与因数
再次引导观察情境图思考。从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

息?
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
以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引导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数?20是什
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发现:5和4是乘数,20是积,关系:乘数×乘数=积
指出: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当我们 探讨乘法算式各部分
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
的因数。约数和 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你能根据乘法算式18÷6=3这个算式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
入,探索新













二、看书质




























三、巩固应
用,拓展提






四、全课小
结:你有哪
些收获?

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吗?
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3、找因数和倍数
观察第3页上的“找一找”,然后全班交流方法。
找7的倍数。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巡视并答疑。
1、课本第3页第3题。
2、游戏
同学们,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张卡片, 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倍
数,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几是几
的倍数, 或几是几的因数”。
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5×4=20
像-3、-2、-1、0、1„„这样的数是整数。 20是4
和5的倍数。
自然数范围内(零除外)。 4和5是
20的因数。

教学反思

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红领巾心向党歌词


写秋天景色的作文-学校考察报告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店铺转让合同


秋分是几月几日-大学生辩论赛策划书


第三代身份证-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处


关于雷锋的故事-教师五年发展规划


演讲技巧-北京市财政局会计网


中国司法部-原材料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