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三八节有感-关于艾滋病的手抄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时间: 验印
主备人: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单元
课
题
教学内容
总复习
小数乘、除法复习
总(4)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P113第1题及练习二十五第2、3、13、14、21题。
1.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
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
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2.
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
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
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
流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知道积与
因数的联系。
通过合作题组练习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 ,在思维中理清
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资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生独立做一做
扩大10倍
扩大100倍
缩小10倍
缩小100倍
12.5
3
0.98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
改)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题(1)。
一、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购物清单:苹果每千克2.5元,买了4.8千克;
买了3件同样的玩具,共用73
.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
元;从清单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解决哪些数学
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算苹果的总价和玩具的单价吧!教师巡视,
算完后
师: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你是怎么解决的?
1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是先 ,再 ,最后
。板
书:计算方法
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必须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就像这里
的22.32÷1.2就要转化为223.2÷12,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
算.
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师: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该怎么转化呢?
除法法则:一看: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
和被除数
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拔除数转换成整数)。三对齐:商
的小数点和被除
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同学们刚才算的三道题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说
验算的方法)
板演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二、整理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简算。
用竖
式算出了苹果的总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的特征,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即时练习:完成
教材练习二十五第3、13
题。
三、复习取近似数。用40米彩带做花环,彩带每卷长7.5米。
(1)需要买几卷彩带?.
(2)一卷彩带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3)每1.5米做一个花环,40米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花环?
完成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
四、混合运算。
1.比比看谁算的快。4.6+5.4÷0.27 3.2×25 ÷8(
学生汇
报时要说运算顺序。)
五、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1题。
六、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乘除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谁
来说说我们
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小数乘、除法复习课
板书设计
因数→整数 计算方法 先 ,再 ,最后
除数→整数
一看、二移、三对齐
教学反思
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时间:
验印 主备人: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单元
课 题
教学内容
位置复习课
1.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2.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复习
位置复习课
总(4)课时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用数对确定位置。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及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资源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
.谈话: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想调整一下同学们的
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图:(略)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
⑵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⑶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2列,再向后数1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
强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200m,
再往北700m处。
⑴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⑵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600m,再往北400m
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
900m,再往北200m处。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
3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
改)
(5,7)→(7,
6)→(9,4)→(11,1)→(11,8)→(6,4)。
与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顾整理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
,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
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7列<
br>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
列上。如:
(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
同一
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
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三、巩固拓展
1.运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题目。
⑴图中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那么平移平行四边表
其他各顶点的位置分别怎样表
示?
⑵写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图形,写出平移后的各顶
点的公交车位置。
2.教材第114页第4题。
四、课后小结。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数对的规范写法
,
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
位置复习课
板书设计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
教学反思
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时间: 验印
主备人: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单元
课
题
教学内容
总复习
简易方程复习课
总(4)课时
第(
3)课时
教材第113页第3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7、18、19、思考题。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能用含有字母的
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数量
关系;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体会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能
正确列出方程,并熟练的运
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养成检验的好习
惯。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
能力,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
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
及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资源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
改)
一、沟通联系,构建网络。
1.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3)
读题。 独立完成,师巡视,找出不同的解法展示。
列方程解决问题第一步都是要干什么?
用字母x 表示未知量。(板书:字母——量)
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⑴用字母表示数
“X ”可以表示多少?这个字母可以表示所有的数。(板书:数)
⑵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比x 的4倍多13的数”,怎样表示呢?
⑶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什么?请在答题卡上用线连起来。
2ɑ与2ɑ相加
ɑ+2b
2ɑ与2ɑ相乘 4ɑ
2
ɑ与b的和的2倍 4ɑ
5
ɑ与b的2倍的和 2(ɑ+b)
3、复习方程与解方程。
⑴复习方程①当x =5时,这个数是多少呢?如果“比x
的4倍多
13的数是45。”现在又该怎样表示?(生:方程。)
谁来说说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⑵复习解方程
练习: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17题。解方程
x ÷1.44=0.4
3.85+1.5x =6.1 6x -0.9=4.5
4、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1)复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列方程解决问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在这几步中你们认为哪一步是最关键的?
(2)复习数量关系。请你们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并说出方程。
①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65平方米,上底是20米,下底是33米,
高x 米。
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式:
②小明买了8个作业本,每本x
元,付给营业员5元,找回2.6元。
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式:
甲筐有桔子60千克, ,乙筐有桔子多少千克?
设:乙筐有桔子X 千克。 列出方程是:2X +4=60
①甲筐比乙筐的2倍还多4千克
②乙筐比甲筐的一半少4千克
③乙筐比甲筐的2倍还多4千克 ④甲筐比乙筐的一半少4千克
(2)对比质疑突出优化。
让我们回到教材第118页第19题,注意分析题题目的意思,同学
们会列方程解答吗?
师:这题与求地球赤道长度那一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二、拓展提高
教材第118页思考题。
三、全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简易方程,请记住用字母表示数是方程的基础,方程是为列方程解决问题服务的。
简易方程复习
板书设计
字母——量、数数量关系 等式的基本性质 关键——等量关系
教学反思
6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时间: 验印
主备人: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单元
课
题
教学内容
总复习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
教材P113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7、20题。
总(4)课时
第(
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
积计算公
式,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整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转化
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
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沟通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及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资源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
改)
一、构建网络,新知汇总
第五单元里学习了哪些内容?
分组进行知识整理。
二、查漏补缺,错误汇总 1.弄清图形,选择公式。2.找对应的底和高。3.注意单位换算。
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别忘
了除以2。5.解决问题时,弄清面积与其他
数量的关系。6.看清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
,找简单的
解决方法。7.已知面积,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三、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一)按要求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平行四边形底是4分米,高2.7分米,求它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是30平方米,底8分米,求它的高?
3、梯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高10米,上底5米,求下底?
(二)判断题: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7
5.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
积都不变。(
)
(三)解决问题
1.教材第113页第2题。
出示第2题引导学生看题。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组织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纸片按题目要求剪一剪。
(2)算一算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方法一:4×4-2×2÷2=14(cm
2
)
方法二:(2+4)×2÷2+2×
4=14(cm
2
)
3.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2)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求面积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方法:
①将方格
中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分别求出基本图
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
教师强调分割的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选择容易获取求面积时所
需数据的方法进行分割。 ②将方格中的图形添补成某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求出基本图形的
面积,再分别减去各添补的图形面积
,得出所求图形面积。
③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cm,通过数
方格来确定图形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关键在于熟练地运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巧妙
地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通过基本图形面积
的和或差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对于不规
则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可以
将它分割或添补成已学的简单图形
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
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