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打扫卫生教案北师大版完美版
知己的意思-中宣部网站
1.2 打扫卫生
课 题
上课时间
教
学
分
析
1.2 打扫卫生
领导签批
课时
2
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主要研究小数除以整数
,除到被除数的末
尾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以及商需要补0的情况。同时还要学习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
,能够继续
除的问题。教科书在第一课时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二课时重在解决试一试中的两个问题及一些
练习
题。在研究竖式计算时,应着重使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重视算理的<
br>教学。
知识与技能:通过“打扫卫生”的情景,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末尾仍有余数的计算方
法,以及
商中间有0和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计算题,并能准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
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理清算理,归纳总结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
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教
学
具
打扫卫生
板
书
设
18.9÷6=3.15(元)
26÷4=6.5(元)
方法一:利用元、角、分的关系计算。
除法竖式计算(略)
方法二:竖式计算。
教
学
目
标
重
难
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点
难点:理解算理及商中间添0的问题。
计 答:每把笤帚3.15元。
答:每个簸箕6.5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理解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末尾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一 、导
检测课前预学情况,引导学生交流预学单。
教师巡视,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入新课的教学。
板书课题:打扫卫生。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
个案补充
二 、学
(一)
问题探究一:买6把扫帚共花了18.9元。每把扫帚多少元?
(1)
根据数量关系,尝试列式:18.9÷6=
(2)
提出问题:谁能估一估18.9÷6结果是多少元?
(3) 指名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4) 提出问题:对于这个算式的计算,你有什么想法?把它写下来并讲给你的
同学听一听。
(5)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三学一测的问题探究一;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不同的
解决方法。
(6) 全班展示、交流。指名学生在黑板演示。学情预设:
方法1:我对这道题的理解是求
每把扫帚多少元,也就是求扫帚的单价,总价÷数
量=单价。列式为:18.9÷6
方法2:我把18.9元换成分再计算。18.9元=1890分。
1890÷6=315分=3.15元
方法3 :我用上节的知识计算的结果有余数所以用的是估算,
先用18.9的整数部
分18除以6,得到3元,因此18.9除以6的商比3大。
(7)
反思:这个算式与上节我们学的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同样是小数除法,但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
数。
说说竖式计算18.9÷6的每一步的意思。
算理解释:按照整数除法来除,注意把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我
们能计算到18.9除以6商3.1后余下
了3个0.1
。 这3个0.1即可以看作
(8)
30分,也可以看成30个0.01,用6继
续除,除得商要与百分位对齐。
归纳总
结;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
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
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
数后面添“0”继续除。
(二)问题探究二:买4个簸箕花了26元。每个簸箕多少元?
(1)
学生读题,理清题意,完成三学一测的问题探究二。
(2)
独立思考,尝试完成,遇到问题小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重点强调竖式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末
尾,仍有余数,要添“0“继
续除。并且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添0,添0继续除的算理。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2
(4) 思考:通过
上面的探究活动,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
算题?举一个例子,把你的想法讲给你
的同桌听一听。
(学生在三学一测上举例,同桌之间交流算理。)
(5)教师归
纳算法:整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个位有余数,可以先在商后面点上
小数点,然后在余数后面添“0”继
续除,商依次写在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百分
位上…
(三)巩固练习:5页练一练1、2题。
第1题:目的是让学生再次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先
读懂题意,列
式计算,再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第2题:侧重运用竖式直接进行计算,这里要对学生书写习惯做一指导。
(四)课时小结: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掌握商中间有0和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一练”的3——6题。
(一)复习:201.6÷65=
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算理。
(二)问题探究三: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个问题,并让学生
完成
三学一测中的问题探究三。
小组交流,并展示算法。
(1) 思考:计算商中
间有“0”与整数除以整数且商小于1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
(2) 教师小结:整数除以整数,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与
够商1的小
数除法相同,只是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用“0”占位,并在“0”
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被
除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添上“0”
继续除。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中的3——6题。
第3题:目的让学生再次经历解决问题的
过程,并结合情境再次理解除数是整数的
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算理。
第4题:借助计算时常见的错误,巩固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5题:让学生用学的知识直接计算,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
第6、7题:重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检
见三学一测中的“应用检测”,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反馈典型问题。
四、拓
指导学生完成三学一测中的“拓展延学”中的两个问题。
3
课
后
反
思
约了人们在学习上面浪费的时间与精力。从而高效,快捷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且,本书中有大量的图示
,“一幅图抵万言书”的常识乃老少皆知,人们对电影和图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
度远远大于对纯文字的
记忆和理解,这些事实说明人对图像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远远超过文字。“速读”就是充分利用和开发了这种人人皆
有的能力,将传统阅读方法中直接解析文字的模式改变
为先以图像方式记忆文字,然后再解析识别的方式
,巧妙地将大脑对图像和文字的处理功能都高效的利用起来。来更清晰的帮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所以,从这个方
面说,这部书是很能启发
读者思考的。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但又找不到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
,那么,《高效学习》,无疑是你的最佳选取,只要你看过一遍,甚至是一段,一句话,一幅图,你绝对会爱上<
br>它的。学习的难点在于坚持,而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就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让自己在学习
中得到鼓励。相信我,读了这本书你就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方法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让学习照亮你人生的
旅途。多读书,读好书,才会开阔视野,充实大脑,增长见识,获得新知。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去挖掘浩瀚书海总去
吧!注重的是全面 发展,之前看过很多整理术,学习方
法,等,包括断舍离,方格记事本,再到现在的
高效学习,这是我在上学时没有接触过的,从来不知道可以这么学习,是到工作的时候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入门和
达到一种水平和状态,这时
候才逐渐发现,上学时学的那一套跟本就是死读书。所以遇到高效学习这本书
立马就入手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本书从如何认识到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重要性开始,希望大家能活到老学到<
br>老,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光能在我们对职业上的突发状况做到临危不乱,还能让我们活的青春有活
力。那么如何能持续不断的学习呢,作者告诉我们首先要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要
有自学的能力,并展开
举例说明。这本书让人舒服的地方是,他先告诉读者们学习的重要性,让读者被说服,然后心甘情愿的读这本书,
只有认同和想学的意愿产生时,人们接受事物的能力
才会达到最高点,所以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工具书,更
像是朋友对你的劝导。快速阅读: 先看目录,对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才能局部把握,带着问题,边看边
思考,才能吸收的多,记
得牢。从目录上看就已大概知道本书的内容, 通过对框架的阅读对整本书有了
一个大概的了解,包括本书所讲的内容,划分,实例,总结,而且通过目录能清楚地知道作者的逻辑,目的选择<
br>我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来看,也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对标题的好奇来看,不仅加强了对本书内容的记忆,
也明确了自己通过本书能得到什么的目标,知道自己要重点看哪几个部分,粗略了
解哪些部分,对重点的
部分,着重来记忆,这样即能节省时间,还能记住重点。再通过对框架的浓缩和重点的提取,使大脑不得不进行思
,刺激大脑的记忆,也可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再通过
采用5W2H的提问方法来进行 关键词的提取
,让大脑记的更多,更久不以花费到学习的时间长短来评判收获,要以效率为主,并找到自己的黄金学习时间,避
免熬夜,早睡早起,利用早晨五
点到七点钟这段时间,可以说这是最高效的一段时间,完成一天中最重要
的工作,并写日计划,列清单,利用番茄钟来提高自己的专注度,使办公室环境整洁,尽可能减少影响学习的任何
外
界因素,有时间的书友们,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时间管理这里讲的是入门级别,想要深入学习和掌握,
就要不断的学习了。输出知识可以帮助整理输入知识,在跟别人分享或者整理成笔记时,
之前以为自己懂
了,结果好多印象变模糊了,好多概念模棱两可,好多东西没有抓住重点,只有当你整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的时
候,你才算真正的掌握,所以不管怎样,尝试去讲述,尝试
去写笔记。多读,多写,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
,每一本都算数。读书和学习的意义,就藏在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里,它会穿过你的血肉,融入你的骨髓,塑造你的
气质,改变你的容颜,即使被忘
记的知识的影子也会成为你的铠甲,帮助你去认识更大的世界,了解未知
的事物,变得更明事理。人不能死读书,勤读书也是要有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这本书可以给人启发,发现不一
样
的学习世界前段时间,拿下两本关于学习方面的书,都是日本人写的,上一本看的是云山雾罩,不知所
云,好生失望,这一本在打开之前,只是强迫症发作,抱着扫一眼,知道这本书讲什么
就行了,没想到,
一发不可收拾,一晚上看完,且收获满满。一直以来的一些观点,跟作者不谋而合,看书能看到这样的书,也是一
种幸福。什么意思?简单的讲,比方说你熟读上下五千年,
问起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在位发生了什么事,
都一清二楚,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输入式,你把知识都吸收进自己脑子了,也是俗称的“才高八斗”。同样是熟读
历史,有人把这些知识整合,通
过一个独特的视角讲出来,就是输出式了。比方当年明月熟读明史,然后
写出了轰动几时的《明朝那些事儿》,易中天喜欢三国,结果有了广为人知的“易中天讲三国”。据说易老师在厦
门大
学讲历史时,走廊里门口都站满人,如果每个老师都是这样的讲课风格,还有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
”的屁话,学习本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最近一年,看书很快,也看的很多,一周看书2-3本,有
时更多,前期也只是看,看后书就放那里了,属于作者讲的输入式学习,后来看的多,就跟一个垃圾桶一样,溢了
,脑子里东西多了,
就想写一写感受看法,慢慢的形成习惯,每本书看完,都要写一写,不论纸质的还是
电子的,也不论是朋友赠送或者是自己买的。在书中作者讲到,学校教育把每个人教育的认为,看书就是
看不务正业的小说,写文章,就是散文写故事等抒发自己的感情,搞的很多人听到些东西,就胆怯,说自己文笔不
好。其实,写东西,把自己的想法观点,讲解清楚就可以了,如果能配上优
美的文笔更好。写东西,排在
第一位的是,把道理讲解清楚。这个道理,在网上看到过一次,深以为然,第二次是在这本书上,感谢作者,这才
是接地气的实战派。我们应该学习有用的知识,
还是适合自己的?勉强自己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知识,只会
伤害自恋的感情,就算考过了,也可能是极其无聊不感兴趣的工作。前段时间看到一本书,关于知识变现方面的书
,看完之后,猛然
发现了一个新的了解世界的角度。比方说抖音上的网红,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有
的会做菜,有的搞笑,有的讲解人生道理等等,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发光发热,有了曝光度,就
有
了粉丝,有了粉丝就可以变现,把你当初的兴趣爱好,现在的技能,转变为财富。在抖音上,一个几十岁的阿伯就
曾说,之前村里的人都调侃他几十岁的跳什么舞,结果现在跳跳舞发下视
频,就能赚几百万。这是一个最
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你有出众的才艺,都可以变现。所以,成年的人课外学习,还是坚持自己喜欢的
为好,又快乐,又能学习,说不定还能变现。
书应该通读还是选择性的读?因书而异,因人而异。喜欢的
书就多看,不喜欢的了解个大概,或者直接放弃。有时看书有强迫症,如果不看完,就跟少了点儿什么似的。但有
的书,绝大部分
4
是翻译过来的书,不知道是作者的水平问题,翻
译者的水平问题,还是出版社编辑的问题,把人看的“欲仙欲死”,碰到这样的书,果断放弃,再看下去,把人都
看抑郁了。如果碰到喜欢的书,
看了有收获的书,就must或者多看几遍了,比方和田秀树的这本《高
效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学习习惯》,之前也看到过几本不错的书,有时间也拿出,旧书重温,孔老师不也讲过
,“温故
而知新”,“不亦说乎”,哈哈。读书是本身一件快乐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书
,别世俗的人左右,尤其对那些从来不学习不看书人的说三道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