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摘记

绝世美人儿
885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10: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天津高考吧



第1课 窃读记 林海音
1、句子“我跨进店门,暗喜„„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表示动作的词是:跨、踮、挤。
从中感受到书店顾客之多,更能体现出“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2、句子“急忙打开书,一页,„„读着。”
这是比喻句。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近义词:贪心。
这句话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相近成语:如饥似渴
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句子“我很快乐,„„的滋味!” 这是中心句。快乐是因为作者从书中获取了知识。惧怕是因为怕被书店老板发现而遭到
训斥、驱赶。

4、句子“记住,你们是„„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 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
长的人。

第3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 尤安·艾肯(英)
1、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

2、作者的观点是: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3、句子“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这句话将书比作家和朋友,充分表达了 作者对书的喜爱。生动而又巧妙地说
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4、从 作者的读书方法中得到的启示是: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
百读不厌。

5、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 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
读就读。表达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6、句子“从某种意义上„„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
同。作者是指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 的。以自
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7、读书成语: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读书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



第4课解释:我的长生果 叶文玲
1、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

2、借鉴: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鉴:镜子。

3、模仿:仿效,照这样子做。

4、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1、《泊船瓜洲》的表达方法是:写景抒情。

2、第一、二句诗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第三、四句诗意: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3、名句中 的“绿”字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但是,用“绿”的好处是:“绿”
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 ,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4、带点注释共5个。补充:泊:停泊。 间:间隔。

《秋思》
1、《秋思》的表达方法是:叙事抒情。

2、内容 :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 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第一、二句诗意: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 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
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
第三、四句诗意: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5、带点解释共3个。

《长相思》
1、《长相思》的表达方法是: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2、“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相应成语:千山万水。

3、“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

4、“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

2



5、“风一更,雪一更”的相应成语:风雪交加。

6、内容: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此时,词人身在边塞,心却在故乡。

7、上阕意思: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下阕意思: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
禁思念 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溯雪之声的。

8、带点解释共5个。补充:更:遍。 故园:故乡。

9、三首诗中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第6课 梅花魂 陈慧瑛
1、“秉性”是什么意思?梅花的“秉性”指什么?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梅花的 秉性就是梅花的精神,即“梅花魂”,就是不管历经多
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 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2、课文的中心: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3、外祖父三次落泪,表明了什么?
外祖父三次落泪,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

4、句子“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选自王维的《山中送别》。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选自秦观的《浣溪沙》。
外公读到这些诗句常常落泪是因为:这些诗句勾起了外公深深的思乡之情。

5、文中直接描写梅花秉性的句子是:旁的花,大抵是„„愈精神,愈秀气。

6、近义词:流浪——漂泊 唯一——唯独 稀奇——稀罕
大抵——大多 欺凌——欺负 境遇——处境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玷污——弄脏 无所谓——谈不上

第7课 桂花雨 琦君
1、句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笨笨的”形容桂花树的样子很形 象。不仅写出了桂花树枝干、树叶密密的、紧紧的、鼓鼓的
样子,还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体现出桂花 树憨态可掬的样子。

2、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浸在桂花香里的。”和“全年,整个 村子都浸在桂花的
香气里。”
“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
气弥漫。

3



4、句子“可是母亲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联系“担心”品味母亲话里的味道:家乡的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好像
是家里的 一员,母亲的孩子,母亲在桂花树上寄托了希望。

5、联系“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收到 桂花”时的场面品味母亲话里的味道:家乡的
桂花树不仅给自家带来了喜悦,而且给乡亲们带去了欢笑, 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
关爱。

6、联系“台风来临之前抢收完桂花”时的喜悦 情景品味母亲话里的味道:有苦有乐,
有喜有忧,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家乡的桂花树,让一家人尝到了劳 动的辛苦和甜美。


第8课 小桥流水人家 谢冰莹
1、句子“有两三枝特别„„画着粼粼的波纹。”
“画”可以换成划、搅。
2、好处:“画”字用在句子中更形象、更准确,句子读起来更美一些,将柔软的柳枝拟
人化后,句 子就更加生动了。


3、句子“至今一看到茶树„„当时的情景来。”
“当时的情景”指作者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茶叶,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时的情景。 说明当时的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所以他至今难以忘怀,可以看出作者
对家乡的怀念 。

4、句子“那段日子,„„也不会忘记。”
“那段日子”指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也是作者的童年时光。
“印在我的脑海中”、“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都说明作者对家乡印象之深,怀念之重。
“那些 美好的印象”不光是家乡美好的景色,还包括作者记忆中童年玩耍时的情景,以
及人们“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第13课 钓鱼的启示
1、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放回湖里去。” < br>“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这条鲈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上来的,而且这
条鲈鱼又大 又漂亮,周围又没有人看见。

(1)“好一会儿”说明:①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②正因为大鲈鱼这么漂亮
可爱,所以从情感上说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父亲也正经历道德考验:放,还 是不放?

(2)“得”说明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3)父亲的话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4



体会 到父亲的坚决,同时也能体会到父亲的慈爱——他理解孩子的心情,但实践道德是
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 严格要求,这才是真正爱孩子。

3、父亲坚持要“我”放掉鲈鱼的原因是:父亲让我明白,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
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 严格的教
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4、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诱惑人的‘鱼’。”
“鱼”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不是真 正的鱼,表示特殊含义。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
金钱、地位、荣誉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的一点方 便、一点好处的事。
例如:考试时老师多给的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的钱;红灯时趁无人过
马路„„

5、《钓鱼的启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6、近义词:乞求——恳求 诱惑——引诱
抉择——选择 告诫——警告
转眼间——霎时间、刹那间、一瞬间、一转眼


第十五课 落花生 许地山
1、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
(1)“爱慕”意思是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
(2)这句话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 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生长位
置的比较,说明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表美丽,但它具 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不求
虚名、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3)这句话把“鲜红嫩绿”、“高 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土里”、“矮矮地生在地上”
形成鲜明对比。

2、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含义: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一样,不追求外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含义: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应该对他人和社会有
好处及贡献。
< br>2、这篇课文借物喻人,借落花生来比喻做人的道理——就是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
讲体面,而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例如:清洁工、送报工、送奶工、修理工„„)

5、近义词:怪——挺 开辟——开垦 居然——竟然 希望——期望

6、反义词:便宜——昂贵 爱慕——讨厌 有用——无用 成熟——幼稚



5



第四单元园地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意思是: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相近谚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不怕无能,只怕无恒。
有志者,事竟成。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
意思是:想要把事情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观察。说明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
良好习惯 的重要性。

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室九空。”
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 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可能
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很 小。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
的重要。

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功:功夫和力气。自然:理所当然。
意思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成
功。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
意思是:宝剑的锋利, 需要经过反复磨砺,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释放出来
的。人要成才,事要成功,都要付出代价 ,经历考验。

相近谚语: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作者:马克。汉林 美国
1、近义词:安顿—安置 昔日—往日 疾步—快步
反义词:绝望—希望 危险—安全 幸福—痛苦
漆黑—明亮 失常—正常 肯定—否定 坚定—动摇

2、句子: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什么写父亲
外貌?)
答:课文这样描写父 亲的外貌,说明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为了救儿子决不放弃,表现
了这位父亲坚忍不拔、信守诺言,有责 任感,体现了对儿子深深的爱。

3、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 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6



答:文中三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望中满怀信心的
力量源泉 ,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的好处是: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 分体现了崇高的父爱,
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4 、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课文为什么
不直接写挖了 36小时呢?)
答:这样写是为了更突出时间的漫长,过程的艰难,体现了父亲坚定、执著的信念和父
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5、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答:父亲了不起,是因为父亲深爱儿子,虽悲痛欲绝,却绝不放弃,不顾自己安危救出
儿子,他 坚忍不拔、信守承诺、有责任感。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儿子对父亲无比信任,
勇于同死神搏斗,他沉着冷 静,替人着想。同时把让同伴先获救当作应尽的责任。

6、内容中心:课文主要写有一年发 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
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同
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18课 慈母情深 梁晓声
1、数(shǔ)落 忙碌(lù) 攥(zuàn)着钱

2、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带“欲”字的成语:随心所欲、欲擒故纵、 垂涎欲滴、翠色欲流、欲罢不能、跃跃欲试、
欲速则不达、摇摇欲坠、欲言又止、为所欲为
龟(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3、句1“母亲说完了,立刻又坐了下 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了缝纫机板
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这句话连用 了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争分夺秒、辛苦劳作的情景,让我深深体会到
母亲为这个家,为孩子所付出 的辛劳。

4、句2“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 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书,使我
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 如果用这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
的爱子真情。

5、句3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
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这三句话采用倒装句式,三个“我的母亲”强调了“我”对母亲深深的呼唤,表达了 “我”
对母亲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情。
6、作者梁晓声,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 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
城》、《年轮》。

7



19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作者:巴德。舒尔伯格 美国
1、反义词:精彩——糟糕 严厉——慈祥
谨慎——疏忽(马虎) 赞赏——批评
2、注音:腼腆(tiǎn) 兴(xīng)奋 誊(téng)写
3、解释:
(1)腼腆:害羞,不自然。
(2)一如既往:态度没有改变,还是像以前一样。
“一”字开头的成语:一心一意、一刀两 断、一马当先、一五一十、一贫如洗、一
手遮天、一本正经、一干二净、一丘之貉、一针见血、一步登天 、一曝十寒、一箭双雕、
一言九鼎、一鼓作气„„
(3)歧途:错误的道路。
(4)谨慎:非常小心,以免发生不利的事情。

4、母亲看到巴迪的诗后会怎么想?
母亲心想:巴迪的这首诗写得并不好,但这是儿子写的第 一首诗,我应该给他鼓励,给
他力量,让他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有更出色的 作品。

5、父亲看到巴迪的诗后会怎么想?
父亲心想:这首诗确实很糟糕,虽然 是孩子的第一次创作,但他已经听到太多来自他母
亲的赞美了,我应该对他严格要求,应该提醒他,让他 知道自己的不足,希望他能够不
断总结、提高。

6、父亲的语言及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从父亲的言行中,我体会到父亲非常严厉,对 孩子的要求十分严格,希望孩子能不
断总结、提高。这严厉的背后是对孩子深深的爱与殷切的希望。

7、句子“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幸运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因为 “我”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给“我”
自信, 她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因为“我”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
告和教育,使“我”不走 向歧途,并正视自己,不断提升。

8、句子“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体会含义。
答:“生活中的小船”比喻自己成长的道路。
“风”比喻父母和人们的不同评价。
句子含义是:在成长的历程中,要经得起赞扬和批评,既不要自傲,也不要自卑,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健 康成长。

9、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 的断言
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体会含义。
答:说明“我”对母亲“精彩极了” 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
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 “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
成长的道路上能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 是说,不会产
生自傲或自卑。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我”会不断前进。


8



第21课 圆明园的毁灭
1、解释:
(1)不可估量: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
思。
(2)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拱”是围绕的
意思。 这里的“星”指小园;“月”指圆明园。
(3)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4)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5)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2、课文开头一节表达了作者痛惜、愤慨之情。

3、课文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精美的建筑风格、珍贵的收藏文物。

4、课文第五节描写了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肆意践踏、毁灭的情景,倾注了对民族灿烂
文化被毁的痛惜 和悲愤。

5、第四节是总分总结构,开头一句也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6、近义词:任意——肆意 奉命——奉旨

7、反义词:破坏——保护 销毁——保存

8、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是这样做的:统统掠走、任意破坏、销毁罪证。

9、从“ 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烧三天”等词,我体会到侵略者的残暴与
野蛮,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 、落后、无能。

10、课文结尾一句与开头首尾呼应,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痛惜、愤怒。

11、内容中心: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br>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
忘国耻,增 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22课 狼牙山五壮士 作者:沈重

1、内容中心:课文写抗日战争时期,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
爱祖国、热爱 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顺序为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
歼敌——跳下悬崖。


9



3、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 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答: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个 “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
民深切的爱,表现出崇 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在这儿表现了班长马宝玉 坚定
果断,毫不犹豫。

4、句子“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 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
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来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
力。这两句话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5、句子“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答:“这声 音”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
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 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25课 七律长征 毛泽东
1、内容中心: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 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
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2、解释:(1)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万”、“千 ”
都是泛指。
(2)等闲:平平常常。
(3)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4)细浪: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3、 这首诗是七言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文。诗中红军经
过的地方有五岭、乌 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4、“万水千山”一词概括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不怕”一词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一词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5、“逶迤、磅礴”两词用夸张手法说明山势雄险。
“细浪、泥丸”两词用比喻手法说明其渺小。
“腾、走”两字是拟人化动态描写。


10



6、“暖”、“寒”是一对反义词。作者以两种感 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
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

7、“喜”字说明胜利在望,虽然翻越岷山的困难程度超过五岭和乌蒙山,但心情舒朗,
“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变得美不胜收了。
“尽开颜”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着长征的最后胜利。

8、诗句意思:
①②(首联):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
常的事。
③④(颔联):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
小波浪;乌蒙山那样 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⑤⑥(颈联):金沙江两岸悬崖 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
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 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
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 壮)。
⑦⑧(尾联):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
笑逐颜开。


26课 开国大典
1、主要内容:1949年10月1日,30万群 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怀(无比喜悦和
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
观看(阅兵式),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中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 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2、解释:
(1)擎:举。 (2)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3)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4)瞻仰:恭敬地看。

3、句子“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答:“直奔”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工人们参加典礼的迫切、兴奋的心情。

4、句子“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答:这句 话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满是群众的天安门广场比作海洋,把翻动的红
旗比作波浪。写出了开国大 典广场上人如海,旗如潮的热闹场面。反映了参加典礼的人
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5、句子“下午三点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主席毛主席出 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答:这两句话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6、句子“这庄严 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
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 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

11



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答:这段话中的“宣告”、“声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
句话。
这段话主要写: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这段话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7、句子“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答:“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升起来了”、“从此站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当家作主了。

8、句子“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
爱领袖的心情融 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答:说明毛泽东是人民群众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政府主席,选举 他为主
席正合民意。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崇敬、热爱。

9、句子“群众差不多把嗓 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
的欢喜和激动。”
答:这句话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10、句子“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答: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人们的喜悦,以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11、句子“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
呼‘同志们万岁 !’”
答:一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二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12、句子“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答:“红流”指举着灯笼、火把的游行队伍。
“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 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
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12

历史教学论文-湖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浙江发票-小学英语教师述职


关于梦想的诗歌-玉树网


安徽省会计考试-读书报告


英语三级成绩查询-婚礼新郎致辞


柏林之围-小宾馆管理制度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客房服务员培训计划


胜利学院-圣诞节英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