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韩国语能力考试官网-淮南子主术训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
我要讲的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我会从单
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
、教学建议等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
成。其中《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
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
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
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
有的描写了秋天美
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
的声
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四、学情分析 1、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大
部分学生有自
主识字的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遗忘较快,形近字、同音字错误较多,
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
习习惯的养成。
2、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感情朗读、分角色读等,初步达到
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
方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并加强读书积累的指导。
3、能用普通话和他人
交流,并逐步形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有主动交际的欲望,但
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本单元要学
习讲述秋天里的趣事,语言要生动,内容较为具体。
五、教学建议: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关于本组教材我有以下建议:
1、引导学生读懂
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
秋天的美好。
2、课文的
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
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
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主题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
关连,紧密
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画秋天,说一说秋天,为习作<
br>做准备。
下面我会对每篇课文进行教材解说,并提出建议。
9、古诗两首
一、教材解说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
的《夜
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
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
所代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
时只有十
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飘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
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
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二、教学建议
1、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有7个。可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标出不认识或容易
读错的
字,然后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安排互相交流后,老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促、
插”,前是平舌音,后是翘舌音。
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针对难写易错的字,引导学生交流,老师
相机了解写字的重难
点,然后作重点提示。如,“深”,右边上面不要多一点;“逢”,里边的下面是三
横,不
是两横;“佳”,右边是“圭”,而不是一竖直贯四横;“倍”,注意和“陪”的区别;“插”,
不要写成“播”。
2.理解诗歌意思是体会感情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了一些词的注释,可引
导学生在朗
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给古诗加注释,在教<
br>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因此要给学生讲一讲注释是怎么回事及怎样使用注释。注释一般都是针
对某 些难理解的词语的,既要通过看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又不要生搬硬套,提醒学生在<
br>使用注释的时候,力求做到总体把握,不能字字对译。下面补充一些词的注释:独,单独;
异,别
的,其他的;逢,遇到,碰到;倍,加倍;遥,远。供教学时参考。
3.这两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夜书所见》诗的前两句写郁闷孤独之情,可提示学生从
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
飞的深秋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但不要过分渲染。后两句描写的图景令
诗人倍感亲切,
也许他会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所以感情略显舒缓。这两句给人的画面感很强,
可
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那种景象,然后通过交流,合作完成课后习题的相关要求。
《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这首诗中诗人的思乡之情在前两句中得到了直接抒发,要特别
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独”字
和两个“异”的表达效果。
4.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朗读有助于整体感知诗歌意思,更有助
于体会诗歌
的思想感情。两首诗的感情都真挚深沉,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总体上可舒缓些。不过第一<
br>首诗中的后两句感情明显有所舒解,读的时候,语气较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
调甚至
可以作上扬处理。在朗读的基础上,也可以安排一些其他的学习方式,如可以开展合
作学习,交流对诗句
的体会,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也可引导学生对照文中注释理解诗句意
思,合作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5.在教学之初或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
10风筝
一、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
束的快
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
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
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
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
化的。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
伴们的心情起伏
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
作
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二、教学建议
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
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课文开门见
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这些
孩子“最大的快乐”。风筝显然给童年的“我们”
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乐趣可以
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
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课文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
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苦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
,寄托着
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理解这句话。
11秋天的雨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
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
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
收景象,还有深秋
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
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
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
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
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
种修辞手法,或把秋
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
艺术化
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建议
1.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
四个自然段的每
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课文的结构非常整
齐。
2.学生在阅
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理解。多数词语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
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
”,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
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
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缤纷指
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
需要好好体会品味。
12听听,秋的声音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
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
语言精练
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br>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二、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
着明显的不同。课文前面有一段连接语,
课文学习之前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连接语,以明确学习要求。
2.初读诗歌。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运用前面几篇课文里学过的方法理解诗
中词语
的意思;(2)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
是具体可感的声音。
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
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
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
音。
3.这首诗歌就是通过秋天的声
音来体现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秋
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写秋天的诗歌,举行赞
美秋天的诗歌朗诵会。
语文园地三
口语交际
这次口际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
”,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
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
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如摘果子、
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活动
。讲之前要选那些自己觉
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
听的人受到
感染。
教学时,先让学生整理一下想说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交流方式,
安排相互
交流。可以同桌互相交流,可以自由组合交流,还可以男女生分组交流,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老师巡视,掌握各组的情况,适时给以引导。然后推选代表,准备到班上
交流。
习作
这次习作的形式是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课前要布置学生准备一幅画,这幅画可以是<
br>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大的景物,也可以
是人在
秋季里活动的场面。
先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注意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说清
楚。
然后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写画面。注意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
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完成习作后,引导学生同桌进行交流。可以采用一人读,一人
听的方式,这
样可以让同桌细心听,另外自己在读的时候也会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交流
时,互相提意见,之后根据
所提的意见各自进行修改。展示、评价。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提供了形式相同的四组
词语,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
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的新
的词语。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
感知字词,在读的基础上,引导从中可以发现什么。交流发现,要不拘形
式,学生不一定都
能完整地把这个设计意图说出来,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应给予肯定,老师要对学生的发言
作评
价,最后还要把要发现的内容明确完整小结出来,为后面的扩展作准备。
读读背背
这次“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对对子,对子里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也可以说说读后感受到的画面。如学
生有兴趣,还可以安排拓展活动,鼓励学
生自己编类似的对子。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样子写一
写,如能押韵更好,但不可要求过高。然后互相交流自
己编的对子,并评一评,看谁编得好。
我会填
这次“我会填”的目的是训练词语的搭配,进
行词语积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
补充动词。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
,每处不只一个正确答案。2.注
意积累,填完以后再读一读,进行巩固。3.可以做些扩展,比如可以
用竞赛的形式,在本
组或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或课外找类似的词语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趣味语文
这次“趣味语文”安排的是读绕口令。这个绕口令描写了彩霞映照大地,一群花花绿绿
的鸭子在水中嬉戏,水花和霞光相融的美丽而有趣景象。
教学时,可指名让学生朗读,要读准字音,
然后自由读,同时展开想象,感受文中美好
的景象。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读出速度;再指导背诵。在学
生自练的基础上可进行绕口令
比赛。比赛可分组来进行,再从每组选一至两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赛完
以后做出评价。
如果有可能,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