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书所见

萌到你眼炸
692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11: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札幌市-延庆一中


希望能帮助到您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书所见

一、教材简说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
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 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
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
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
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 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二、设计理念
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 视培养学生对祖国
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
方法让学 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
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
的意 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
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希望能帮助到您
五、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 思的
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
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 学们读一读题目。
[设计意图]
出示秋天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感受秋天,自然导入新课。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
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
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
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希望能帮助到您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
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设计意图]
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
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 下来,那
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
边读边把诗人所看 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 具书,看插图,
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 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
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
[设计意图]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
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
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希望能帮助到您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检查其学习情况 ,通过注释、
看图片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并更形象地理解词语。
6.学习生字(促、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
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
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 要注意什么呢? (生
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
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
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生字词,以落实“双基”的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识字的
能力。古代 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
读,精读后,理自见得。”鼓励学生多读,就是 为了扫除阅读障碍,


希望能帮助到您
总体把握诗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础。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
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
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 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
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 样的心
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别的地方 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
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
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 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
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再指名读,齐读。
(9) 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
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诗句的意思?(说得


希望能帮助到您
好的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
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 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 独和
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
深深体会“动客情”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 ,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 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
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
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
说)
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 那么投入的时候,就
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
情)


希望能帮助到您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
独的心, 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
思吗?
①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 才能说得通
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
语、诗句的顺序 。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 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
情景。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让 学生把
诗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这既符合古诗本身的特点,也让学生在尝试
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 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并且还引导学生对于诗句
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 ,使之感受
更为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
件出示)
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设计意图]


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环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生的兴
趣,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
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
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
(男女赛读)
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设计意图]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
分诗,七分读”
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
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我 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
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 升华。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
萧、客、促、深)


希望能帮助到您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
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背诵古诗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同时
还是文化的积累,
思想的积累。再次通过游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
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
诗呢?(指名读或背)
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
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 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
使课堂教学得
到拓展和 延伸,并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丰富学生
的积累。在最后,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 大胆质疑,善于解
疑,做学习的主人。
(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希望能帮助到您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
家一起交流。
3.做生 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
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 受呢?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要
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
魅力。“学习即生活”, 让学生走进与课堂学习内容相互关联的世界,
走进更广阔的生活课堂,才是真正的积累,才是真正的学习 。
(十)板书设计,突出主题
夜书所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设计意图]
板书的 设计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并突出主题,
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对 古诗的理解有所加深。


描写雪的好段-工作联系函


骂人最毒的话-我的未来不是梦演讲稿


工作鉴定-信访工作总结


北京嘉华学院-2015江苏高考分数线


李碧华语录-自我检查


助一臂之力-关于航天飞机的资料


爱国的作文-西敏寺大教堂


海滨公园-现代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