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理版
打电话应聘技巧-高薪职业排行
第一组 多彩的生活
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一、单元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生活”安排了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
《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
》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
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
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
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
由
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
有的通过记叙
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
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
品质。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将感受
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活动的情景,感受孩子在
草地上玩耍和假
日里登山游玩的情趣,感受乡村儿童生活的惬意。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
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
学习的要求,安排在
《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
动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
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
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
合性学习
的任务。
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
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
一专题提供了丰
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
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
中的“展示台” 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
展和延伸。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掌握本组的生字、词语,会认22个字,会写36个字,正确读写45个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4篇课文。《爬天都峰》中人物的
对话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
。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1
4、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图片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
力。
5、背诵、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美。
6、进行“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
综合性学习,记录、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并写一写,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7、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三、教学整体构思与教学建议
(一)、整体感知,初步涉略
1、学习单元导语,了解这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围绕什么主题,写了哪些
内容。
2、讨论学习这个单元要做哪些准备,需要搜集哪些资料。
3、部署这一阶段课外阅读和积累的重点。
(二)、具体建议,篇篇勾连
“课前布置 ——中间铺垫——课后拓展”,以资料的搜集、语言的积累为
“经线”,以综合性学习“记
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为“纬线”,贯连本组的学习。
具体安排如下:
1、课前布置。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准备课上交流。比如,《我们的民族小学》可
搜集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金
色的草地》可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爬天都
峰》可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
片等资料;《槐乡的孩子》可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等。
2、中间铺垫。
在《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精读课文后,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提出了活动内容、要求以及记录活动的方式。并例举了用
文字叙述、填表
格、画图画三种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一两种,也可以选教
材没有提到的其他形式。
在学
习了《金色的草地》这一课后,又引导学生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
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
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一是督促学生继续做好课
2
余生活的记录;二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阶段性的交流。交流的时候,可提
示学生,
教材中所列表格仅是一种记录的形式,要允许和鼓励学生采用其他的形
式,不要强求一致。为后续语文园
地的汇报、交流活动做好准备。
3、课后拓展。
(1)在课后练习中加强词、句、段的积累。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
读,或抄一抄。如,在教学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时,可以提示学生:“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了
下
来,你抄了哪些?”;在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提示学生:“读了第二段,我
好像看到了
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在教学《金色的草地》
一文时,提示学生:“我要把下面
的句子抄写下来,你抄了哪些?”。
(2)读、背训练。
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 “课文写得很美,我要
好好读一读,再把喜
欢的部分背下来”,“我要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
喜爱的感情读出来。”,“我们来分角色朗
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推荐、
检查和组织交流,既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
出发,做到因人
而异,又体现兼顾基本要求。
(3)“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口语交际的方
式要多种多样,可以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
让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的时候可
以互相询问,互相评价;教师要参与
其中,作必要的引导。最后,就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一
起总结,并
为习作做些准备。
学生第一次写作文,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
的习作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因此,要求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
话
,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对习作的评改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教学
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习作要
求,回忆在口语交际中自己所讲的内容,想一想准备
写哪方面的内容,并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然
后把自己想好的内容写下来。
写好后,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也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
这次展示台的活动要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
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
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教学中不要受课本展示台
3
中的示例限制,要根
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
己的课余生活。要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使
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
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整体回归,拓展延伸
结合作业超市和语文园地进行,可选内容:
1、基础大会战:词语接龙、猜字谜等 。
2、展示自己的积累本,互相交流积累的好词佳句。
3、本单元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
5、小练笔:自由练笔,可以写身边有趣的动植物或是
游览过的名山美景,
与本单元学习有关即可。
四、教学资源
1、 生活中
的经验积累。本组四篇课文都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文章,贴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我们在教学中会经常拓展到
这类资源,如《金色的草地》中的草地、
蒲公英就是我们身边熟悉的景物。因此,结合本单元的教学,教
师可以联系学生
实际,让学生进行观察,尝试练笔;可以引导学生沉静下来回味自己学校的学习
生活,提炼素材;可以有条件组织学生秋游,感受家乡的美丽;还可以鼓励学生
去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培
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书籍、网络资源。教师先提出要求,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习搜集
资料,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可搜集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
之间团结
友爱的故事;《金色的草地》可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爬天都峰》可
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等资
料。
4
科目
课题
教材分析
语文 年级班级 三年级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年 月 日
2课时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
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
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个民族
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傣、昌”等生字,会写“坪、坝”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
穿戴、打扮”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
分。抄写描写窗外
安静情景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
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串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
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
文
学情分析
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
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
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
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
力思考的问题。
第一课时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
教学目标
招呼、
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
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学学
5
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
1、谈话引入课文,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开始学
习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2、
让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预习读书情况。相
机指导学生认识巩固“傣、昌、昂、跤”四个生字。
教师要注意方法的引导和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
提问:你读得这么好,能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吗?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比赛读等方式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师:课文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话分别有几句
话,读是时候要注意停顿,把课文读清楚。(根据学
生读
书情况适时指导)
4、全班把课文齐读一遍,读后交流,引导学生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
文写了各民族小学生在民
族小学里学习的情景,进而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理
清课文叙述顺序。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哪里写孩子
们上学路上的情景,哪里写孩子们学习的情景?
5、师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读书,把课文读得很
正确、很流利,而且会思考,读懂了课文的意思。
二、学习字词。
1、出示“坪、坝”等12个生字,检查学生生字
6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预习情况。
师:大家的课文读得很好,不知道生字预习得怎
么样呢?现在我们进行“我指你读”的游戏。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吗?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生字的特点让学生运
用给生字注音、找音序、找部首、组词、造句等
方式
巩固生字。
4、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个别指导。
5、组织全班同学评价生字书写情况,激励大家把
字写得更好。
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生字词。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并积累
自己喜欢的语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了解课文是怎样表现民族小学
的特点的。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
子以及其它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这些句子
的含义。
3、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7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了解课文是怎样表现民族小学的特点的。
教学流程
一、学习课文,感受“美丽”。
1、读课题,谈感受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首
先请
同学们把课题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有什
么想说的?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小学一样吗?
2
、结合插图默读课文,找出表现民族小学特点的
语句。随后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让学生齐读。
师:默读完课文,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
印象,你认为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呢?(板
书:
美丽)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到表现“美丽”的
词语和句子。
(2)学生个别读自己喜
欢的句子,教师重点引导体
会“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
阳花的小路上”
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
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两句
的画面感,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民族小学
的“美丽”读出来。
(3)小组读、男女生读,读出感情。读后谈体会。
4、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民族小学钟声展现
出的独特的“美丽”,初步了解本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2)默读第三自然段,知道本段前五句写上课的
情景,第六句写下课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思
考“那
声音真好听!”一句的作用。
8
师:注意到本段有一
个特别的标点符号吗?——
“!”,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孩子
们的读书声很
好听?(板书:书声)
(3)学生个别读、比赛读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读出人物、动物
和景物的和谐美,进而理解作者对民
族小学的喜爱和赞美。
(4)结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
间教室里学习。”一句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教育。
出示“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
室里学习。”可试着让学生模仿着说句子。
(5)学习第六句,体会下课热闹的场景,有感情
朗读第六句。读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6)模仿第六句进行小练笔。
二、总结全课,升华“美丽”。
作业设计
1、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
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
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还可以画图画,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不同民族
不同穿戴
团结友爱
共同学习、游戏
教学反思
科目 语文 年级班级 三年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9
课题 2、金色的草地 教学课时 2课时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
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
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
弟”总是为
教材分析
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
察
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钓、拢”等生字,会写“耍、装”等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
语:盛开、玩耍、一本正经、
使劲、绒毛、假装、引人注目、钓鱼、观察、
合拢、手掌、有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
3.情感与价值
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
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
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 要联系
教学难点
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
在。
(1)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
(2)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讲解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0
教学流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
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
似白色绒球。
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
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
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
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
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
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11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
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
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
们发现后
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自己认为难掌握的可以多写几遍。
2、有条件的同学去找一找蒲公英,仔细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
2、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
花盛开 草地金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
爱之情。
2、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12
1、
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
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
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
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
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渡: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
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
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
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
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
色的。
(3 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
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13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 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作业设计
1、 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
郊外的草地上去踏青,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
地,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所得。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绿色的草地
快乐
开
合
蒲公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
课题
语文 年级班级
三年级
3、爬天都峰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年 月 日
2课时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
黄山爬
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
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
教材分析
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
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
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
爸爸
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
在鲫鱼背前“我
”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
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14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
“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发
颤、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
于”写一
段话。
(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
上汲取力量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搜集黄山图片
教学方法
讲解法、朗读感悟、情景教学法
第一课时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
br>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
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
定信心战胜
教学重点
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
山奇石》,
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
15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
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
图片资
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
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
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把
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读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
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
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
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
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
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
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
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6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
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
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峰(山峰)锋(雷锋)蜂(蜜蜂)
辫(辫子)辩(辩论)瓣(花瓣)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
的语气和心情。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
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3、培养学生汲取他人长处和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流程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17
一、揭题,设疑激趣。
1、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2、(多媒体播放天都峰图片)请大家仔
细观察一下,
天都峰有什么特点?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
峰的呢?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屏幕上的图和文字,指名读,读出“又高又
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
具体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A、 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吗?”――――(犹豫、怀疑)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
了我和
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
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1)课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
这个“也”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
3、学习第6-7自然段。
(1)课件出示,填空。
我( )向峰顶爬去。
“奋力”是什么意思? 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
爬山的?
“手脚并用”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
(2)结果怎样? “终于”是什么意思?
从这个词
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谁能再用“终于”造个句
子?
18
(3)拓展,启发想象。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
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
励对方? 爬上峰顶,
“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
感觉?
4、学习8-10自然段。
(1)出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分角色读。
讨
论:“我”谢“老爷爷”什么?“老爷爷”又谢“我”
什么?“居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2)出示“爸爸”的话,说说其中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作业设计
1、抄写课文第2自然段。
2、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我
犹豫——不再犹豫——奋力攀登
老爷爷
教学反思
科目
课题
语文 年级班级 三年级
4*槐乡的孩子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年 月 日
1课时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槐米的经过,赞
教材分析
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
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
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朴
19
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
土气息;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
轻松而快乐。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
掌握生字词。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目标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读——思——发表见解——体会——再读。
3.情感与价值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
的。
让孩子通过阅读,体会一些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若有新词句,应给予适当指
教学难点
导或讨论来解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读
----思---发表见解---体会---再读
第一课时
1、学会六个生字,认读四个生字,积累叠句。
2、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3
、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
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
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
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出示槐花图片及诗句,导入新课
槐林飘香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20
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
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
你最
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
相信读了课文你们
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
课文。
学生自
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
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
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
;“塑料”的“塑”
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
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
(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
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
(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
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结:槐花飘香的八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
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
自立自强的品格。
21
5、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
讨论,
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槐乡的孩子
男孩:爬、削
快乐 满载而归 勤劳能干
女孩:捡、塞
教学反思
科目
课题
语文 年级班级 三年级
语文园地一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年 月 日
3课时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
教材分析
际
、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
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
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
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1.知识与能力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生字;展示
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写作。
教学目标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与价值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22
(1)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
在口语交际中,学生能讲讲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到积极参与,语言通顺流畅。
教学目标
同学间交流时,能够互动,做好记录,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说说别人的课余
生活,学会点评别人的演讲
,做到认真倾听。
教学重点
说说我的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安排课余生活
教学流程
1、谈谈自己的课余生活。
同学们,我们上课很愉快,大家也学会了不少知识。
那么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
可以从以下几点回忆,课件出示:
(1)课间游戏。如:跳绳、踢键子等等
(2)科技活动:如:制作标点,手抄报,贺卡
(3)家庭活动:洗衣服,洗碗等等
跟据老师的提示,
请大家作好发言准备。举行一个小小的擂台赛。
2、请同学上台说一说
3、台下的同学当评委,比一比,评一评。
4、采访。请你同桌谈他的课余生活?
5、交流反馈
为自己设计课余生活调查表。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作业设计
23
板书设计
我的课余生活
课余生活:课堂之外的生活
游戏、娱乐活动、小制作、兴趣爱好„„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
教学重点
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教学难点
能够有条理地写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流程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
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
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
自己的课余生活。
2、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
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⑴
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⑵
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
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24
⑶ 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
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
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
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⑷ 家务劳动
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
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
割庄稼„
„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
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
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
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
的课
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
议。
6、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
想词语用和是否
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作业设计
誊写作文。注意作文格式,字迹工整。
我的课余生活
明确要求: 题目自拟
集中写一件事
板书设计
语句通顺,叙述流畅,无错别字
修改
教学反思
25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拓展。
2、日积月累。学生能够迅速背下小儿垂钓,记住作者。
3、读读认认,通过观察,学生自悟认字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会多音字,并能进行拓展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学生自悟认字方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说明多音字的重要性。
同学们,记得老师小时候听过这么
一个名人的故
事,有人为他自己的一颗植物写了副对联“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
批“长长长长”
都知道这个长是多音字,有几个读音?
有个聪明的小孩读对了字音。
二、联系课文,进行练习
1、自由练读
同学们,以下多音字你都能读正确吗?请自信地
试一试。
2、学生带领读
请自信的同学带领其它同学来试一试。
3、拓展组词
刚才同学们都是读课本上的。老师觉得很不够。
花一分钟的时间,自己来组个词读一读,能做到吗?
4、拓展多音字
课堂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26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讨论,还能写
出几个多音字?看在一定的时间里谁写的多。
三、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刚才,为什么有一些组写出了很多的多音字,
因为他们善于积累。
下面有一首诗,也许你早会,也许你不会,看看
自己读几遍才可以积累?
学生自由背诵。
2、背诵比赛。
读读认认
1、交流经验。
请识字大王讲讲他的识字故事,或是识字方法
2、看读读认认的内容,说一说,归纳识字方法。
3、给生字组词。一字多词。查字典,小组内分工
合作。
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2、多音字积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朱 乔
亭 禁 乙
某 章 寺 录
27
28